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之欧阳美创编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之欧阳美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3a600d922b160b4e777fcf1a.png)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也称双向晶闸管,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功率驱动器件,由于双向可控硅没有反向耐压问题,控制电路简单,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
双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较大的用电器,且连接在强电网络中,其触发电路的抗干扰问题很重要,通常都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触发信号加载到可控硅的控制极。
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由于采用过零触发,因此需要正弦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双向可控硅分为三象限、四象限可控硅,四象限可控硅其导通条件如下图:总的来说导通的条件就是:G极与T1之间存在一个足够的电压时并能够提供足够的导通电流就可以使可控硅导通,这个电压可以是正、负,和T1、T2之间的电流方向也没有关系。
因为双向可控硅可以双向导通,所以没有正极负极,但是有T1、T2之分再看看BT134-600E的简介:(飞利浦公司的,双向四象限可控硅,最大电流4A)推荐电路:为了提高效率,使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同步,要求每隔半个交流电的周期输出一个触发脉冲,且触发脉冲电压应大于4V ,脉冲宽度应大于20us.图中BT 为变压器,TPL521 - 2 为光电耦合器,起隔离作用。
当正弦交流电压接近零时,光电耦合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截止,三极管T1基极的偏置电阻电位使之导通,产生负脉冲信号,T1的输出端接到单片机80C51 的外部中断0 的输入引脚,以引起中断。
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使用定时器累计移相时间,然后发出双向可控硅的同步触发信号。
过零检测电路A、B 两点电压输出波形如图2 所示。
过零触发电路电路如图3 所示,图中MOC3061 为光电耦合双向可控硅驱动器,也属于光电耦合器的一种,用来驱动双向可控硅BCR 并且起到隔离的作用,R6 为触发限流电阻,R7 为BCR 门极电阻,防止误触发,提高抗干扰能力。
proteus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proteus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b1e75d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d.png)
proteus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Proteus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可用于实现双向可控硅控制器。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从微控制器或其他逻辑电路接收输入信号,然后根据输入信号的状态控制双向可控硅触发器的导通和断开。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Proteus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示例设计步骤:
1. 打开Proteus软件,并选择一个新的电路设计项目。
2. 在工具栏中选择所需的元件。
在搜索栏中输入“双向可控硅触发器”并将其添加到电路板上。
3. 连接所需的电路元件。
使用连线工具将双向可控硅触发器的控制端与其他元件连接起来。
4. 添加适当的输入信号源。
例如,您可以添加一个按钮或开关作为输入信号源。
5. 对Proteus电路进行仿真。
运行仿真以测试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功能。
您可以模拟不同的输入信号状态来验证电路的正确性。
请注意,具体的电路设计步骤可能因使用的具体双向可控硅触发器型号和所需的电路功能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设计电路之
前,建议参考双向可控硅触发器的数据手册以了解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特性。
双向可控硅及触发电路Word版
![双向可控硅及触发电路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3ab3fa0066f5335b8121b2.png)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也称双向晶闸管,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功率驱动器件,由于双向可控硅没有反向耐压问题,控制电路简单,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
双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较大的用电器,且连接在强电网络中,其触发电路的抗干扰问题很重要,通常都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触发信号加载到可控硅的控制极。
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由于采用过零触发,因此需要正弦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双向可控硅分为三象限、四象限可控硅,四象限可控硅其导通条件如下图:总的来说导通的条件就是:G极与T1之间存在一个足够的电压时并能够提供足够的导通电流就可以使可控硅导通,这个电压可以是正、负,和T1、T2之间的电流方向也没有关系。
因为双向可控硅可以双向导通,所以没有正极负极,但是有T1、T2之分再看看BT134-600E的简介:(飞利浦公司的,双向四象限可控硅,最大电流4A)推荐电路:为了提高效率,使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同步,要求每隔半个交流电的周期输出一个触发脉冲,且触发脉冲电压应大于4V ,脉冲宽度应大于20us.图中BT 为变压器,TPL521 - 2 为光电耦合器,起隔离作用。
当正弦交流电压接近零时,光电耦合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截止,三极管T1基极的偏置电阻电位使之导通,产生负脉冲信号,T1的输出端接到单片机80C51 的外部中断0 的输入引脚,以引起中断。
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使用定时器累计移相时间,然后发出双向可控硅的同步触发信号。
过零检测电路A、B 两点电压输出波形如图2 所示。
过零触发电路电路如图3 所示,图中MOC3061 为光电耦合双向可控硅驱动器,也属于光电耦合器的一种,用来驱动双向可控硅BCR 并且起到隔离的作用,R6 为触发限流电阻,R7 为BCR 门极电阻,防止误触发,提高抗干扰能力。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图大全(六款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图大全(六款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c453e31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9.png)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图大全(六款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描述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图一:为了提高效率,使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同步,要求每隔半个交流电的周期输出一个触发脉冲,且触发脉冲电压应大于4V,脉冲宽度应大于20us.图中BT为变压器,TPL521-2为光电耦合器,起隔离作用。
当正弦交流电压接近零时,光电耦合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截止,三极管T1基极的偏置电阻电位使之导通,产生负脉冲信号,T1的输出端接到单片机80C51的外部中断0的输入引脚,以引起中断。
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使用定时器累计移相时间,然后发出双向可控硅的同步触发信号。
过零检测电路A、B两点电压输出波形如图2所示。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图二:电路如图3所示,图中MOC3061为光电耦合双向可控硅驱动器,也属于光电耦合器的一种,用来驱动双向可控硅BCR并且起到隔离的作用,R6为触发限流电阻,R7为BCR门极电阻,防止误触发,提高抗干扰能力。
当单片机80C51的P1.0引脚输出负脉冲信号时T2导通,MOC3061导通,触发BCR导通,接通交流负载。
另外,若双向可控硅接感性交流负载时,由于电源电压超前负载电流一个相位角,因此,当负载电流为零时,电源电压为反向电压,加上感性负载自感电动势el作用,使得双向可控硅承受的电压值远远超过电源电压。
虽然双向可控硅反向导通,但容易击穿,故必须使双向可控硅能承受这种反向电压。
一般在双向可控硅两极间并联一个RC阻容吸收电路,实现双向可控硅过电压保护,图3中的C2、R8为RC阻容吸收电路。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图三:此时无论是打开开关、和关闭开关(驱动MOC306或者不驱动MOC3061)可控硅都是导通的,即不能关闭可控硅,百般纠结和查看资料后才发现G极和T1之间的关系,安照这个电路接的话,不管J3开路时,G极的电压等于T2的电压,当交流电流过双向可控硅时,G 极与T1之间总存在一个电压差,即T1与T2之间的电压差,这个电压差就导通了可控硅,所以双向可控硅虽然没有正、负极的区别,却有T1、T2的区别。
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
![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90b7dc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6.png)
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引言:双向可控硅(Bidirectional Thyristor),简称BTT,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常用于交流电源的开关控制电路。
本文将介绍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设计要点。
一、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四层或五层PNPN晶体管结构,具有双向导电特性。
它通过控制控制极和门极之间的电压,实现对电流的控制。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与单向可控硅相似。
当控制极为正向,或门极和控制极间有正向的压力时,双向可控硅将变为正向导通的状态。
当控制极为反向,或门极和控制极间有反向的压力时,双向可控硅将变为反向导通的状态。
双向可控硅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其常见的控制模式有两种:半波控制和全波控制。
在半波控制中,只有交流电的一个半周期通过可控硅;而在全波控制中,交流电的两个半周期均能通过可控硅。
二、应用领域1. 交流电调光双向可控硅在家庭照明和舞台灯光等场合中被广泛应用于交流电调光控制。
通过改变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时长和导通角,可以实现对灯光亮度的调整,满足不同场合的照明需求。
2. 交流电机调速由于典型的交流电机是不能直接调速的,因此需要通过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来实现调速。
通过改变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断开时间,可以控制交流电机的转速。
3. 交流电能控制双向可控硅在交流电能控制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通过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可以实现对交流电能的开关调节,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并能够实现电网的防护和电能质量控制。
三、设计要点1. 选择适当的双向可控硅根据实际需求和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双向可控硅,包括最大电流、最大电压和最大功率等参数。
2. 控制电路设计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电路通常由触发电路、门电流限制电路和保护电路等组成。
触发电路用于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断开,门电流限制电路用于限制门极电流的大小,保护电路用于保护双向可控硅免受过流、过热和过压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3. 热管理在设计双向可控硅控制电路时,需要考虑散热问题。
双向可控硅mac97a6详解及其的应用电路
![双向可控硅mac97a6详解及其的应用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be8cac2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1.png)
双向可控硅mac97a6详解及其的应用电路引言:双向可控硅mac97a6是一种常用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它在电力控制和调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具有双向触发特性,可以用来控制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开关。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双向可控硅mac97a6的基本原理、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一、双向可控硅mac97a6的基本原理1. 双向可控硅mac97a6的结构:双向可控硅mac97a6是由两个晶闸管反向并联组成,其结构简单而有效。
它的触发特性使得它能够在正负半周均能进行导通和关断。
2. 双向可控硅mac97a6的工作原理:当双向可控硅mac97a6的控制端处于导通状态时,只有当施加的触发脉冲正负半周达到一定电压时,双向可控硅mac97a6才能导通,实现功率的控制和变换。
3. 双向可控硅mac97a6的特性:双向可控硅mac97a6具有较高的工作频率、耐高压、低功耗等特点,使得它在电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双向可控硅mac97a6的应用电路1. 交流电路中的应用:双向可控硅mac97a6常常被用在交流电路中,如交流调压器、交流调速器等。
它通过对电压进行控制,使得交流电路在不同负载条件下能够自动调节输出电压和频率,实现电力的高效利用。
2. 电磁场中的应用:双向可控硅mac97a6还可以被应用在电磁场控制中,如变压器、感应加热等设备中。
通过对电路的控制,可以实现电磁场的精确调节,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双向可控硅mac97a6作为一种重要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在电力控制和调节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的双向触发特性使得它能够适用于不同的电路和场合,实现精确的功率控制和调节。
在未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双向可控硅mac97a6的应用领域将会进一步拓展,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利用提供更多可能。
总结本文从双向可控硅mac97a6的基本原理、特性到其在电路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器件的机会。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fec9939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f.png)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高深的东西,仔细一琢磨,其实也没啥了不起。
想象一下,你在厨房里忙活,突然电饭锅开始嗡嗡作响,那就是电流在工作的结果。
而双向可控硅,简单来说,就是个能控制电流流向的小家伙,它就像你家里的调音师,专门来调节电的节奏,让一切听起来更和谐。
咱们得明白,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电路的作用就像是给它上个“发令枪”。
它需要一个信号,才能开始工作。
就像咱们平时喊“开始”一样。
这个信号可以来自各种地方,比如一个简单的开关、一个温度传感器,甚至是一个遥控器。
只要一声令下,双向可控硅就能迅速响应,电流就能顺畅地通过。
真是让人感叹,科技就是这么神奇!说到触发电路,它的构造其实不复杂,很多元件就像拼图一样,缺一不可。
你看,它需要一个信号源、一个限流电阻,还有个三端子元件,嘿,就是我们的双向可控硅。
简单点说,信号源发出个小信号,电流通过限流电阻,轻轻松松就能让双向可控硅进入“工作状态”。
这就像一场比赛,裁判发令,选手们就开始拼搏。
在这个过程中,限流电阻起着保护的作用。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玩火,没个安全措施,那可是要出事的。
限流电阻就像是那个时刻提醒你“别玩火”的老妈,帮你控制电流,防止过大,确保一切平安无事。
哎,有时候真的觉得,电路和生活就像是一对儿欢喜冤家,互相依赖又互相牵绊。
我们再说说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它的结构像个大门,有个小小的触发端。
只要一按这个端口,它就会打开,让电流流过。
可有趣的是,只要电流通过了这个“门”,即使不再有信号,它也能继续保持打开状态。
这就像是在约会,给你留个门,让你进来,然后你就能享受这美妙的时光。
但别以为这就完事儿了。
双向可控硅可不是一直开着的,电流到达某个临界点时,它就会自动关门,恢复到初始状态。
这就像是派对结束,大家渐渐散去,留下一个空旷的场地。
这种特性使得双向可控硅在各种电路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家用电器、工业设备,都离不开它的身影。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b44382b40740be1e650e9afc.png)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也称双向晶闸管,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功率驱动器件,由于双向可控硅没有反向耐压问题,控制电路简单,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
双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较大的用电器,且连接在强电网络中,其触发电路的抗干扰问题很重要,通常都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触发信号加载到可控硅的控制极。
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由于采用过零触发,因此需要正弦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双向可控硅分为三象限、四象限可控硅,四象限可控硅其导通条件如下图:总的来说导通的条件就是:G极与T1之间存在一个足够的电压时并能够提供足够的导通电流就可以使可控硅导通,这个电压可以是正、负,和T1、T2之间的电流方向也没有关系。
因为双向可控硅可以双向导通,所以没有正极负极,但是有T1、T2之分再看看BT134-600E的简介:(飞利浦公司的,双向四象限可控硅,最大电流4A)推荐电路:为了提高效率,使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同步,要求每隔半个交流电的周期输出一个触发脉冲,且触发脉冲电压应大于4V ,脉冲宽度应大于20us.图中BT 为变压器,TPL521 - 2 为光电耦合器,起隔离作用。
当正弦交流电压接近零时,光电耦合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截止,三极管T1基极的偏置电阻电位使之导通,产生负脉冲信号,T1的输出端接到单片机80C51 的外部中断0 的输入引脚,以引起中断。
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使用定时器累计移相时间,然后发出双向可控硅的同步触发信号。
过零检测电路A、B 两点电压输出波形如图2 所示。
过零触发电路电路如图3 所示,图中MOC3061 为光电耦合双向可控硅驱动器,也属于光电耦合器的一种,用来驱动双向可控硅BCR 并且起到隔离的作用,R6 为触发限流电阻,R7 为BCR 门极电阻,防止误触发,提高抗干扰能力。
触发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
![触发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1f5347b7f121dd36a32d8285.png)
过零触发双向可控硅调压电路图新一代晶闸管触发模块KTM2011A的原理及应用摘要:KTM2011A是青岛珠峰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新一代晶闸管触发模块,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触发动率大及波形对称性对等优点。
文中详细介绍了KTM2011A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设计特点及具体的应用电路。
关键词:触发电路隔离脉冲KTM2011A1 概述KTM2011A是青岛珠峰科技有限公司经过优化设计和精心研制的新一代晶闸管触发模块,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触发功率大及波形对称性好等优点。
其输出可触发单相电路中两个相位互差180°的晶闸管,可广泛用于单相交流调压、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中作为晶闸管的触发电路,由于模块内部集成有隔离单元,故使用中不需要外接脉冲变压器。
KTM2011具有如下特点:2.2 极限参数KTM2011A的极限工作参数如下:●输入交流同步电压:15~17V;●输出直流电压V+:22V;●输入移相电压VK:0~+10V;●输出触发电流:≤750mA;●输出脉冲幅度:18~21V;●移相范围:0~180°;●脉冲宽度:≮2ms ;●需配变压器容量:5~10VA ;●输入、输出间隔离电压:2500VDC ; ●工作温度范围:-10~+70℃。
●工作电源电压VCC :+16V ;3 结构及原理 KTM2011A 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它由同步环节、锯齿波形成、整流电路、脉冲形成、脉冲放大及隔离整形环节共五个单元电路组成。
工作时,KTM2011A 首先将来自同步电流变压器副边的电压信号经整流电路整流,并通过引脚4的内部送给脉冲放大与隔离整形电路,同时将滤波稳压后的电压经引脚3输入给锯齿波形成和脉冲形成部分作为供电电源。
另一方面,来自同步电源变压器副边的电压信号经同步环节检测出过零点,并在锯齿波形成环节根据用户在引脚7所接电阻的大小而决定的斜率形成锯齿波。
将该锯齿波与引脚9输入的控制电压 Uk 相比较以形成对应于同步信号的正、负半周脉冲。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精编版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02ecb4a0116c175e0e4814.png)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也称双向晶闸管,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功率驱动器件,由于双向可控硅没有反向耐压问题,控制电路简单,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
双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较大的用电器,且连接在强电网络中,其触发电路的抗干扰问题很重要,通常都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触发信号加载到可控硅的控制极。
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由于采用过零触发,因此需要正弦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双向可控硅分为三象限、四象限可控硅,四象限可控硅其导通条件如下图:总的来说导通的条件就是:G极与T1之间存在一个足够的电压时并能够提供足够的导通电流就可以使可控硅导通,这个电压可以是正、负,和T1、T2之间的电流方向也没有关系。
因为双向可控硅可以双向导通,所以没有正极负极,但是有T1、T2之分再看看BT134-600E的简介:(飞利浦公司的,双向四象限可控硅,最大电流4A)推荐电路:为了提高效率,使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同步,要求每隔半个交流电的周期输出一个触发脉冲,且触发脉冲电压应大于4V ,脉冲宽度应大于20us.图中BT 为变压器,TPL521 - 2 为光电耦合器,起隔离作用。
当正弦交流电压接近零时,光电耦合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截止,三极管T1基极的偏置电阻电位使之导通,产生负脉冲信号,T1的输出端接到单片机80C51 的外部中断0 的输入引脚,以引起中断。
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使用定时器累计移相时间,然后发出双向可控硅的同步触发信号。
过零检测电路A、B 两点电压输出波形如图2 所示。
过零触发电路电路如图3 所示,图中MOC3061 为光电耦合双向可控硅驱动器,也属于光电耦合器的一种,用来驱动双向可控硅BCR 并且起到隔离的作用,R6 为触发限流电阻,R7 为BCR 门极电阻,防止误触发,提高抗干扰能力。
双向可控硅直流开关电路
![双向可控硅直流开关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d57ff53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1.png)
双向可控硅直流开关电路双向可控硅直流开关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开关电路,具有可控性强、反向导通能力好等特点,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双向可控硅,简称双向可控二极管(bidirectional controlled rectifier),是一种能够控制正向和反向导通的双向开关器件。
与传统的单向可控硅相比,双向可控硅具有双向导通能力,可以实现正向和反向的电流控制。
这使得双向可控硅广泛应用于直流电路中的开关控制。
双向可控硅直流开关电路由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触发电路用于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关断,控制电路则用于控制触发电路的工作。
通过控制电路中的信号触发,可以实现对双向可控硅的控制,从而实现电路的开关功能。
在双向可控硅直流开关电路中,当控制电路中的触发信号出现时,触发电路工作,将信号传递给双向可控硅,使其导通。
当触发信号消失时,触发电路停止工作,双向可控硅断开,实现电路的关断。
通过控制电路中的触发信号的频率和宽度,可以精确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关断时间,从而实现对电路的精确控制。
双向可控硅直流开关电路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双向可控硅具有反向导通能力,能够实现正向和反向的电流控制,适用于双向电流的开关控制。
其次,双向可控硅具有可控性强的特点,可以通过控制电路中的触发信号来实现对电路的精确控制。
此外,双向可控硅的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好,寿命长,适用于各种工业环境。
双向可控硅直流开关电路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电力系统中,双向可控硅直流开关电路可以用于电力调度和电力传输控制。
在变频器控制系统中,双向可控硅直流开关电路可以用于电机的启动和停止控制。
在电动车充电系统中,双向可控硅直流开关电路可以用于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控制。
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中,双向可控硅直流开关电路可以用于机器的开启和关闭控制。
双向可控硅直流开关电路是一种可控性强、反向导通能力好的电子开关电路。
它通过控制电路中的触发信号来实现对电路的精确控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等优点。
双向可控硅触发原理
![双向可控硅触发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4f36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2.png)
双向可控硅触发原理
双向可控硅触发器是一种电子器件,它允许电流在两个方向上流通,并可以通过控制信号来触发和切断电流的流动。
它通常由两个反向并联的可控硅器件组成。
双向可控硅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硅控整流原理。
当一个可控硅器件得到触发信号时,它会进入导通状态,允许电流从一个方向流过。
当另一个可控硅器件也得到触发信号时,它会进入导通状态,允许电流从另一个方向流过。
为了实现双向可控硅触发器的控制,通常需要两个触发信号。
当一个触发信号为高电平时,一个可控硅器件会被触发,允许电流在一个方向上流动。
当另一个触发信号为高电平时,另一个可控硅器件会被触发,允许电流在另一个方向上流动。
当两个触发信号同时为低电平时,两个可控硅器件都将被切断,电流无法流动。
双向可控硅触发器在电力控制系统中具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实现双向直流电流的控制,例如直流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实现交流电的调光和电压调节等功能。
总之,双向可控硅触发器是一种能在两个方向上控制电流流动的电子器件,通过两个触发信号来触发和切断电流的流动。
它在电力控制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双向可控硅及触发电路之欧阳与创编
![双向可控硅及触发电路之欧阳与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154457e487c24028905fc3a5.png)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也称双向晶闸管,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功率驱动器件,由于双向可控硅没有反向耐压问题,控制电路简单,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
双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较大的用电器,且连接在强电网络中,其触发电路的抗干扰问题很重要,通常都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触发信号加载到可控硅的控制极。
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由于采用过零触发,因此需要正弦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双向可控硅分为三象限、四象限可控硅,四象限可控硅其导通条件如下图:总的来说导通的条件就是:G极与T1之间存在一个足够的电压时并能够提供足够的导通电流就可以使可控硅导通,这个电压可以是正、负,和T1、T2之间的电流方向也没有关系。
因为双向可控硅可以双向导通,所以没有正极负极,但是有T1、T2之分再看看BT134-600E的简介:(飞利浦公司的,双向四象限可控硅,最大电流4A)推荐电路:为了提高效率,使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同步,要求每隔半个交流电的周期输出一个触发脉冲,且触发脉冲电压应大于4V ,脉冲宽度应大于20us.图中BT 为变压器,TPL521 - 2 为光电耦合器,起隔离作用。
当正弦交流电压接近零时,光电耦合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截止,三极管T1基极的偏置电阻电位使之导通,产生负脉冲信号,T1的输出端接到单片机80C51 的外部中断0 的输入引脚,以引起中断。
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使用定时器累计移相时间,然后发出双向可控硅的同步触发信号。
过零检测电路A、B 两点电压输出波形如图2 所示。
过零触发电路电路如图3 所示,图中MOC3061 为光电耦合双向可控硅驱动器,也属于光电耦合器的一种,用来驱动双向可控硅BCR 并且起到隔离的作用,R6 为触发限流电阻,R7 为BCR 门极电阻,防止误触发,提高抗干扰能力。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af63fd3d33d4b14e842468df.png)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之南宫帮珍创作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 也称双向晶闸管, 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 可作为功率驱动器件, 由于双向可控硅没有反向耐压问题, 控制电路简单, 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双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较年夜的用电器, 且连接在强电网络中, 其触发电路的抗干扰问题很重要, 通常都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触发信号加载到可控硅的控制极.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发生的干扰, 交流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纳过零触发电路.(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 由于采纳过零触发, 因此需要正弦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双向可控硅分为三象限、四象限可控硅, 四象限可控硅其导通条件如下图:总的来说导通的条件就是:G极与T1之间存在一个足够的电压时并能够提供足够的导通电流就可以使可控硅导通, 这个电压可以是正、负, 和T1、T2之间的电流方向也没有关系.因为双向可控硅可以双向导通, 所以没有正极负极, 可是有T1、T2之分再看看BT134-600E的简介:(飞利浦公司的, 双向四象限可控硅, 最年夜电流4A)推荐电路:为了提高效率, 使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同步, 要求每隔半个交流电的周期输出一个触发脉冲, 且触发脉冲电压应年夜于4V , 脉冲宽度应年夜于20us.图中BT 为变压器, TPL521 - 2 为光电耦合器, 起隔离作用.当正弦交流电压接近零时, 光电耦合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截止, 三极管T1基极的偏置电阻电位使之导通, 发生负脉冲信号, T1的输出端接到单片机80C51 的外部中断0 的输入引脚, 以引起中断.在中断服务子法式中使用按时器累计移相时间, 然后发出双向可控硅的同步触发信号.过零检测电路A、B 两点电压输出波形如图2 所示.过零触发电路电路如图3 所示, 图中MOC3061 为光电耦合双向可控硅驱动器, 也属于光电耦合器的一种, 用来驱动双向可控硅BCR 而且起到隔离的作用, R6 为触发限流电阻, R7 为BCR 门极电阻, 防止误触发, 提高抗干扰能力.当单片机80C51 的P1. 0 引脚输出负脉冲信号时T2 导通, MOC3061 导通, 触发BCR 导通, 接通交流负载.另外, 若双向可控硅接感性交流负载时, 由于电源电压超前负载电流一个相位角, 因此, 当负载电流为零时, 电源电压为反向电压, 加上感性负载自感电动势el 作用, 使得双向可控硅接受的电压值远远超越电源电压.虽然双向可控硅反向导通, 但容易击穿, 故必需使双向可控硅能接受这种反向电压.一般在双向可控硅两极间并联一个RC阻容吸收电路, 实现双向可控硅过电压呵护, 图3 中的C2 、R8 为RC 阻容吸收电路.光耦合双向可控硅驱动器电路这种器件是一种单片机输出与双向可控硅之间较理想的接口器件.它由输入和输出两部份组成, 输入部份是一砷化镓发光二极管.该二极管在5~15mA正向电流作用下发出足够强度的红外线,触发输出部份.输出部份是一硅光敏双向可控硅, 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可双向导通.该器件为六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 其引脚配置和内部结构见下图:有的型号的光耦合双向开关可控硅驱动器还带有过零检测器.以保证电压为零(接近于零)时才可触发可控硅导通.如MOC3030/31/32 (用于115V交流), MOC3040/41(用于220V交流).下图是过零电压触发双向可控硅驱动器MOC3040系列的典范应用电路.MOC3061推荐电路图的误解:我最开始忽略了G极与T1之间的关系, 将MOC3061的4、6两脚接在了G极与T1之间, 电路示意图如下:(由于没有找到MOC3061, 用了一个开关暗示)此时无论是翻开开关、和关闭开关(驱动MOC306或者不驱动MOC3061)可控硅都是导通的, 即不能关闭可控硅, 各式纠结和检查资料后才发现G极和T1之间的关系, 安照这个电路接的话, 不论J3开路时, G极的电压即是T2的电压, 当交流电流过双向可控硅时, G极与T1之间总存在一个电压差, 即T1与T2之间的电压差, 这个电压差就导通了可控硅, 所以双向可控硅虽然没有正、负极的区别, 却有T1、T2的区别.。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57f36c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8.png)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SCR)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可以控制大功率电路的开关。
它具有双向导通特性,可以在正负半周的任意时刻导通,因此在交流电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触发、导通和关断三个阶段。
首先,我们来看双向可控硅的触发阶段。
当施加一个正向触发脉冲时,双向可控硅会进入导通状态。
这是因为在正向触发脉冲的作用下,P-N结区域的电子和空穴被注入并扩散,形成导通通道。
这个过程类似于单向可控硅的触发过程,但双向可控硅需要在两个方向上都进行触发。
在双向可控硅中,P-N结区域被激活后,电流可以在两个方向上流通,因此它具有双向导通的特性。
接下来是双向可控硅的导通阶段。
一旦双向可控硅被触发并进入导通状态,它将继续导通直到电流降至零点。
在导通状态下,双向可控硅可以承受较大的电流和电压,因此适用于大功率电路的控制。
此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特性使得电流可以在正负半周的任意时刻流通,从而实现了双向导通的功能。
最后是双向可控硅的关断阶段。
在双向可控硅的关断过程中,电流被减小到零并且维持在零点以上的电压下。
在这个阶段,双向可控硅将停止导通并进入关断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双向可控硅的关断过程相对较慢,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到这一特性。
总的来说,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包括触发、导通和关断三个阶段。
通过控制触发脉冲的时机和持续时间,可以实现对双向可控硅的控制。
双向可控硅具有双向导通的特性,适用于交流电路中对电流进行控制和保护。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充分理解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并合理设计电路以实现所需的功能。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双向可控硅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器件,在电力电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双向可控硅,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作用。
双向可控硅调速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速电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5593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3.png)
双向可控硅调速电路原理
双向可控硅调速电路由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继电器、脉冲变压器和负载等组成。
当输入电压施加在双向可控硅的正向和反向间时,通过改变触发电路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断路,实现对负载电压和电流的控制。
双向可控硅的输入端有一个触发电路,触发电路通过对双向可控硅施加固定频率和幅值的控制信号,使其工作于导通或断路状态。
触发电路由一个继电器和脉冲变压器组成。
继电器用于改变触发电路的控制信号,以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断路。
脉冲变压器用于产生固定频率和幅值的控制信号,通过继电器和双向可控硅连接在一起。
当触发电路施加导通信号时,双向可控硅的正向与负向会同时导通,负载处于工作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负载的电流和电压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对电机速度和灯光亮度的调节。
当触发电路施加断路信号时,双向可控硅的正向与负向会同时断路,负载处于断路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负载的电流和电压为零,电机停止转动,灯光熄灭。
然而,双向可控硅调速电路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断路是通过触发电路控制的,所以在电路的转速调节和灯光亮度调节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功率损耗。
此外,由于双向可控硅的性质,电路中会产生较多的谐波干扰,需要采取一些滤波措施来减小干扰。
总之,双向可控硅调速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调速系统,通过对双向可控硅的控制信号的调整,可以实现对电路的导通和断路,从而控制负载的电压和电流,实现对电机速度和灯光亮度等的调节。
然而,它也存在一
些缺点,如较大的功率损耗和谐波干扰等,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小这些问题的影响。
基于TCA785移相触发器控制双向可控硅电路原理
![基于TCA785移相触发器控制双向可控硅电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252f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d.png)
基于TCA785移相触发器控制双向可控硅电路原理TCA785是一款常用的移相触发器芯片,用于控制双向可控硅电路。
双向可控硅(BTR)是一种电子器件,用于控制交流电路中的电流。
它具有双向放电能力,可以实现正向和反向的电流控制。
移相触发器作为信号触发器,可以控制BTR的导通和断开时间,实现交流电压的控制。
原理:TCA785芯片内置了一对涉及电平检测和增益控制的差分输入移相触发器电路。
该芯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比较两个输入信号来产生移相触发信号,以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断开。
具体步骤如下:1.将双向可控硅连接到电路中,使其成为电路的一个组件。
将交流电源与BTR的控制端相连。
2.将输入信号与芯片的控制引脚相连,将移相触发信号输入到芯片。
3.当输入信号到达芯片时,芯片开始工作。
芯片通过比较输入信号和移相触发信号的相位差,来确定BTR的导通和断开时间。
4.当移相触发信号和输入信号相位差大于设定值时,芯片通过输出信号控制BTR断开。
5.当移相触发信号和输入信号相位差小于设定值时,芯片通过输出信号控制BTR导通。
6.通过调整设定值,可以控制BTR的导通和断开时间,从而实现控制交流电路的电流。
优点:1.TCA785芯片具有高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精确地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断开时间。
2.该方案使用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施。
3.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的交流电路中,如电机控制、照明控制等。
缺点:1.对移相触发信号的要求较高,需要保证输入信号和移相触发信号的相位差准确。
2.受限于芯片的性能和参数,可能无法满足一些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
3.对芯片的选取和电路的设计要求较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总结:基于TCA785移相触发器控制双向可控硅电路原理,通过比较输入信号和移相触发信号的相位差,可以精确地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和断开时间,实现对交流电路的电流控制。
这一方案具有稳定性高、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各种交流电路控制场景。
但需要注意对移相触发信号的要求,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双向可控硅及触发电路之欧阳地创编
![双向可控硅及触发电路之欧阳地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44a281dfde80d4d8d05a4fca.png)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也称双向晶闸管,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功率驱动器件,由于双向可控硅没有反向耐压问题,控制电路简单,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
双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较大的用电器,且连接在强电网络中,其触发电路的抗干扰问题很重要,通常都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触发信号加载到可控硅的控制极。
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由于采用过零触发,因此需要正弦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双向可控硅分为三象限、四象限可控硅,四象限可控硅其导通条件如下图:总的来说导通的条件就是:G极与T1之间存在一个足够的电压时并能够提供足够的导通电流就可以使可控硅导通,这个电压可以是正、负,和T1、T2之间的电流方向也没有关系。
因为双向可控硅可以双向导通,所以没有正极负极,但是有T1、T2之分再看看BT134-600E的简介:(飞利浦公司的,双向四象限可控硅,最大电流4A)推荐电路:为了提高效率,使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同步,要求每隔半个交流电的周期输出一个触发脉冲,且触发脉冲电压应大于4V ,脉冲宽度应大于20us.图中BT 为变压器,TPL521 - 2 为光电耦合器,起隔离作用。
当正弦交流电压接近零时,光电耦合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截止,三极管T1基极的偏置电阻电位使之导通,产生负脉冲信号,T1的输出端接到单片机80C51 的外部中断0 的输入引脚,以引起中断。
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使用定时器累计移相时间,然后发出双向可控硅的同步触发信号。
过零检测电路A、B 两点电压输出波形如图2 所示。
过零触发电路电路如图3 所示,图中MOC3061 为光电耦合双向可控硅驱动器,也属于光电耦合器的一种,用来驱动双向可控硅BCR 并且起到隔离的作用,R6 为触发限流电阻,R7 为BCR 门极电阻,防止误触发,提高抗干扰能力。
双向可控硅工作原理
![双向可控硅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6ba4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0.png)
双向可控硅工作原理简介双向可控硅(Bilateral Controlled Silicon)是一种专门用于交流电控制的半导体器件。
它通常被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功率控制和开关控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动机驱动、电源控制等。
双向可控硅具有双向导电性能,能够控制交流电的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的导通和截止。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工作原理双向可控硅主要由晶体管、触发电路、保护电路和继电器等组成。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触发、导通和截止三个阶段。
触发阶段在双向可控硅工作的触发阶段,需要通过外部的触发信号来触发晶体管的开关动作。
触发电路会将触发信号转化为适当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并将其传递给晶体管。
这样,晶体管的控制端就可以受到适当的电压和电流作用。
导通阶段当晶体管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在适当的时刻,其内部PN 结的偏置电压会达到硅控整流器的导通电平。
此时,晶体管的控制端达到启动电压,导通电流开始通过。
双向可控硅的导通电流会一直保持,直到交流电的电流达到零点,或者传感器检测到电流的异常,触发保护电路,停止导通。
截止阶段在截止阶段,当触发信号停止或者交流电流达到零点时,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会下降到截止电压,此时晶体管停止导通。
应用由于双向可控硅具有双向导电性能,因此可以在交流电源中实现有源功率控制和开关控制。
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双向可控硅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电动机驱动双向可控硅可以实现对电动机的调速控制。
通过控制双向可控硅的触发信号,可以调节电动机的电源电压和频率,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和扭矩。
电源控制双向可控硅可以用于电源控制和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中。
通过对交流电源进行控制,可以实现电源电压的稳定输出和对电源质量的改善。
灯控制双向可控硅还可以用于照明系统中的灯控制。
通过调节双向可控硅的导通角,可以实现灯光的调光控制。
温控设备双向可控硅还可以应用于温控设备中,如加热器的温度控制。
通过对双向可控硅的控制,可以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
时间:2012-05-31 10:56:15 来源:作者:
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也称双向晶闸管,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功率驱动器件,由于双向可控硅没有反向耐压问题,控制电路简单,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
双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较大的用电器,且连接在强电网络中,其触发电路的抗干扰问题很重要,通常都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触发信号加载到可控硅的控制极。
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
由于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的设计方案
时间:2012-05-31 10:56:15 来源:作者:
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也称双向晶闸管,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功率驱动器件,由于双向可控硅没有反向耐压问题,控制电路简单,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
双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较大的用电器,且连接在强电网络中,其触发电路的抗干扰问题很重要,通常都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触发信号加载到可控硅的控制极。
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
由于采用过零触发,因此上述电路还需要正弦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
1 过零检测电路
电路设计如图1 所示,为了提高效率,使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同步,要求每隔半个交流电的周期输出一个触发脉冲,且触发脉冲电压应大于4V ,脉冲宽度应大于20us.图中BT 为变压器,TPL521 - 2 为光电耦合器,起隔离作用。
当正弦交流电压接近零时,光电耦合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截止,三极管T1基极的偏置电阻电位使之导通,产生负脉冲信号,T1的输出端接到单片机80C51 的外部中断0 的输入引脚,以引起中断。
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使用定时器累计移相时间,然后发出双向可控硅的同步触发信号。
过零检测电路A、B 两点电压输出波形如图2 所示。
2 过零触发电路
电路如图3 所示,图中MOC3061 为光电耦合双向可控硅驱动器,也属于光电耦合器的一种,用来驱动双向可控硅BCR 并且起到隔离的作用,R6 为触发限流电阻,R7 为BCR 门极电阻,防止误触发,提高抗干扰能力。
当单片机80C51 的P1. 0 引脚输出负脉冲信号时T2 导通,MOC3061 导通,触发BCR 导通,接通交流负载。
另外,若双向可控硅接感性交流负载时,由于电源电压超前负载电流一个相位角,因此,当负载电流为零时,电源电压为反向电压,加上感性负载自感电动势el 作用,使得双向可控硅承受的电压值远远超过电源电压。
虽然双向可控硅反向导通,但容易击穿,故必须使双向可控硅能承受这种反向电压。
一般在双向可控硅两极间并联一个RC阻容吸收电路,实现双向可控硅过电压保护,图3 中的C2 、R8 为RC 阻容吸收电路。
3 结束语
双向可控硅过零触发电路主要应用于单片机控制系统的交流负载控制电路,可以控制电炉、交流电机等大功率交流设备,经过实践证明工作安全、可靠。
本文重点介绍了过零检测、触发电路。
至于软件设计比较简单,当过零检测电路检测到过零时产生中断请求,只要在中断服务程序中通过单片机80C51 的P1. 0 引脚发出触发脉冲即可触发双向可控硅导通,限于篇幅,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12
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