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1单元第3章第23节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人脑的高级功能教案中图版必修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三节反射活动的基本原理人脑的高级功能

1.理解反射弧的构成。(重难点)

2.掌握突触和实触传递。(重点)

3.说明反射中枢的类型。

4.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区别大脑皮层功能区。(重点)

1.反射弧的构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的一般过程

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纤维传到神经中枢,然后经传出神经纤维传到效应器,从而引起机体产生某一运动。

2.反射中枢

(1)反射中枢的作用

分析、归纳和整理神经冲动,是反射弧的核心。

(2)反射中枢的组成

①二元反射弧:最简单,由传入与传出神经元的突触联系和传出神经元的胞体构成,如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②三元反射弧:在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之间增加了一个中间神经元,如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③具多个中间神经元的反射弧:绝大多数反射弧属于此类,中间神经元越精细复杂,反射中枢分析综合能力就越强。

[合作探讨]

探讨1:观察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示意图,并探讨以下问题:

膝跳反射

缩手反射

(1)膝跳反射、缩手反射分别是由几个神经元完成的,由此你将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2、3。不同的反射需要的神经元数目不同,一般来说,反射活动越复杂,需要的神经元越多。

(2)上述两种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分别是哪个数字序号?

提示:①、①。

探讨2: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1)食物引起味觉属于反射吗?

提示:不属于。

(2)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与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吗?为什么?

提示:不相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食物引起唾液分泌是非条件反射,是先天就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这两种反射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也不相同。

[归纳总结]

1.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C)判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2.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刺激传出神经和效应器,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却不是反射。

3.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部位,低级中枢都受大脑皮层的调控;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非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各中枢参与。

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元,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解析】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元,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如肌肉收缩等。A正确;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二者不一定在同一地方,B错误;神经中枢经传出神经元把兴奋传递给效应器,不影

响感受器的敏感性,C错误;神经中枢可位于大脑皮层、下丘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等部位,只有一些低级中枢位于脊髓,D错误。

【答案】 A

2.下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

【导学号:07950020】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病人有感觉,说明神经冲动能传到大脑,说明①②④没有阻断,手不能动,说明神经冲动不能传导到手,说明麻醉剂阻断的位置是③。

【答案】 C

3.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

(2)结构________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结构________是效应器,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3)切断②,刺激③,效应器________(填“能”或“不能”)做出反应,切断③,刺激

②,效应器________做出反应。

【解析】反射的大致过程为:⑤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①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

【答案】(1)神经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2)⑤④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3)能不能

1.结构基础

突触由A突触前膜、B突触间隙、C突触后膜构成。

2.其他结构

D轴突、E线粒体、F突触小泡、G突触小体。

3.传递过程

神经冲动→轴突末梢→突触前膜对Ca2+的通透性增加→Ca2+进入突触小体内→突触小

泡向突触前膜靠近→以出泡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改变了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突触后膜发生兴奋或抑制。

4.单向传递的原因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合作探讨]

探讨1:相邻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有其特殊的结构(如图)。根据下图信息,探讨下列问题:

(1)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消耗ATP?递质被释放到突触间隙共穿越多少层生物膜?

提示:不需要载体。消耗ATP。零层。

(2)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一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吗?说明原因。

提示:不一定。若释放的为抑制性递质,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抑制。

(3)兴奋在由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过程中,信号的转变方式是什么?

提示:化学信号―→电信号。

探讨2: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的外表面,读图探讨以下有关问题:

(1)刺激a点,电表①、②是否会发生偏转?若发生偏转,偏转几次?

提示:会。电表①发生两次相反的偏转;电表②只发生一次偏转。

(2)该实验能否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为双向传导?

提示:能。

[归纳总结]

1.突触信号转化

在突触小体上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而突触的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神经递质

(1)本质: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化学物质,对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

(2)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具有受体蛋白)。

(3)最终去向:迅速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