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外合作办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13417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f.png)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研究和探索现代材料科学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材料研发、制备、加工和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该专业主要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非金属材料工程等多个方向,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材料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深厚的科学研究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材料工程师、材料科学研究员等职业。
二、培养目标1.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具备系统研究材料的能力;2.具备材料研发、制备、加工、应用的综合技能;3.具备基础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能解决材料领域的实际问题;4.具备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能在跨学科环境中进行协作;5.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基础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普通化学、普通物理、工程数学、电子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材料学基础、材料物理学、材料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性能与测试、材料表面工程等;-选修课程:金属材料工程、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纳米材料工程等;-实践课程:材料实验、材料工程实习、材料工程设计等。
2.实践教学:-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材料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参与企业实习,熟悉材料工程实际应用情况,提升实际工作能力;-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科研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
3.专业实践活动:-学术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论坛、讲座等,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术交流能力;-实践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发展需求,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手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实验观察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入案例教学,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材料工程情境中,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3.建立实验室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支持学生开展科研实践。
西北工业大学-832材料科学基础
![西北工业大学-832材料科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b935441eb7360b4c2e3f64c7.png)
4.1 参考书目....................................................................................................................................................8 4.2 海文专业课标准课程内部讲义—海文专业课学员享有............................................................8 4.3 考前三套模拟试题及其解析...............................................................................................................8 4.4 典型与重点题及其解析........................................................................................................................8 4.5 真题及其解析.......................................................................................................................................... 8 4.6 学术期刊及专著......................................................................................................................................9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与普通专业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与普通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e0b2307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9.png)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与普通专业摘要:I.引言- 介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提出本文讨论的主题II.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 定义人才培养方案- 分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 强调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III.普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 介绍普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比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与普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 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IV.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势- 阐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势- 举例说明优势的具体体现V.结论- 总结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与普通专业的差异和优势- 提出建议和展望正文:I.引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这些项目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的同时,也引入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
其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与普通专业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优势和特点。
II.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的关于学习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人才培养方案通常由合作双方共同制定,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课程设置国际化:参照国际标准,结合双方教育资源优势,设置具有国际化特色的课程体系。
2.教学方法先进: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3.强调实践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验、实习、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4.跨文化教育:通过丰富的文化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III.普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普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常由我国教育部门制定,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进行调整。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f0990d5901020207409c66.png)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始建于1952年,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同时拥有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国家特色专业、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为代表的强大的师资队伍。
依托国防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有色稀有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和中澳国际轻金属研究中心,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材料表征和材料制备加工两大实训平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
二、培养目标贯彻“厚基础,宽专业,强实践,重创新”的培养方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与特色,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及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拥有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并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既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和生产技术管理等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工程、科技工作,也可承担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学、科技管理和经营工作。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为:1.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
2.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技术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了解相近专业基本知识。
3. 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实验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立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的函
![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立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的函](https://img.taocdn.com/s3/m/9518d70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8.png)
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立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6.05.20•【文号】教外函[2016]52号•【施行日期】2016.05.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际合作与交流正文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立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的函教外函[2016]52号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请求批准西北工业大学等2所高校与国外高校举办中外合作本科教育机构的函》(陕政函〔2015〕259号)收悉。
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和专家集中评议情况,经研究,我部同意西北工业大学和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合作,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其中文名称为“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英文名称为“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Engineering Schoo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 al University”。
请你省加强管理,指导西北工业大学进一步凝练学科专业特色,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附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信息表(1766N)教育部2016年5月20日附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信息表(1766N)称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Queen MaryUniversity of London Engineering School, NorthwesternPolytechnical University)机构属性不具有法人资格所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法定代表人汪劲松作办学中方: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或主要行政负责人李贺军外方: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UK(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合作办学者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否次和类本科学历教育学制4年模960人,每年1期,每期招生240人(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各120人),在西北工业大学年度招生规模内统筹安排。
中国-俄罗斯 本科联合培养方案
![中国-俄罗斯 本科联合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20967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8.png)
我国-俄罗斯本科联合培养方案1. 介绍我国-俄罗斯本科联合培养方案,是指由中俄两国高校共同推出的本科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跨国教育机会,培养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竞争力。
该方案涵盖多个学科领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和职业发展空间。
2. 深度评估我国-俄罗斯本科联合培养方案的深度评估需从学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学术资源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
参与该项目的我国和俄罗斯高校应该具备良好的声誉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保证教学质量。
课程设置应该覆盖多个学科领域,涵盖丰富的知识内容,并且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师资力量也至关重要,优秀的教师团队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
学术资源的充足性也是考察的重点,学校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和资源支持。
3. 广度评估我国-俄罗斯本科联合培养方案的广度评估则需要考察项目的影响范围、学生群体、国际交流等多个方面。
项目的影响范围可以从招生规模、校友网络、合作机构等方面进行评估,以了解该项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学生群体也是评估的重点,学生的国际化程度、学习成果和就业情况都可以作为评估的指标。
国际交流也是该项目广度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项目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并促进中俄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文章撰写我国-俄罗斯本科联合培养方案作为一项提供跨国教育机会的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和职业发展空间。
参与该项目的学校应该具备良好的声誉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保证教学质量。
课程设置应该覆盖多个学科领域,师资力量需要优秀,学术资源也需要充足。
项目的影响范围、学生群体和国际交流也是该项目的重要特点。
整体而言,该项目为我国和俄罗斯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和发展评台,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5. 个人观点我认为,我国-俄罗斯本科联合培养方案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项目。
通过参与该项目,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学术环境中学习,接触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好良好的基础。
工学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工学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f3e2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c.png)
工学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工学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工程人才,发展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创新人才,制定一套全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一、培养目标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这些人才应当具备宽广的学科知识,深厚的专业技能,同时具备扎实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他们应当能够在国际环境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课程设置针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求,国际合作课程应当在专业课程之外进行设置。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国际商务、跨文化沟通、国际项目管理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背景知识。
此外,还应当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如交换学习、海外实习等,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师资团队为了顺利实施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强大的师资团队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应当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同时,还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和学术交流,以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四、国际伙伴关系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稳定且密切的国际伙伴关系。
学校应主动与国际知名高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项目。
同时,学校还应建立健全的合作框架和机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以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
五、评估与改进为了不断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学校应建立有效的评估与改进机制。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对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以确保培养出的人才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
此外,还应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开展对国际合作项目的效果评估,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结语工学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工程人才,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为国家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西北地区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正式揭牌-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地区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正式揭牌-西北工业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2c4b5a7d804d2b160b4ec083.png)
西北地区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正式揭牌西工大新闻网10月12日电(记者赵珍付怡摄影记者卢迪)10月12 日,我国西北地区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正式揭牌。
该学院的成立,不仅是西工大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英文简称:QMUL)国际合作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进一步促进了中英两国之间的教育交流,搭建两国教育、文化沟通的桥梁。
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Barbara Woodward),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李奇勇,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紫贵,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司综合处处长长杜晓雁,陕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书记程勉贵,陕西省外专局副局长樊瑛华,QMUL副校长Edmund Burke,以及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副校长万小朋、张卫红等出席揭牌仪式。
英国驻华大使馆、教育部国际司、陕西省教育厅、QMUL和西工大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西工大师生代表等近百人共同参加了揭牌仪式。
西工大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自2015年开始筹建,经过西工大与QMUL近一年的积极推进,2016年5月20日,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
学院整体引进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课程体系和师资,融合双方优质资源,采用国际化教学模式,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学院还成立“先进材料与结构联合研究中心”,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依托,开展深度科研合作。
同时,学院还将积极推动中英两国高等教育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成为两国教育与文化沟通的纽带。
该学院预计将于2017年开始招生。
当天的揭牌仪式上,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李奇勇向西工大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的正式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他说,中国和英国是两个对人类文明作出突出贡献的国家,中英两国的文化教育合作源远流长,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西工大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能够继承两校优秀的大学文化和办学传统,办成西北地区具有示范意义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为中英两国人文教育交流的重要成果。
西北工业大学留学预科班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项目
![西北工业大学留学预科班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37be74375727a5e9856a61ff.png)
西北工业大学留学预科班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项目招生简章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A 国际合作交流(查询)随着我国对外教育交流的广泛开展,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我院自2006年开始与国外大学进行校际间的多项教育交流和和校际联合人才培养项目,专业涉及计算机、机械、通讯与电子、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会计、金融、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方面。
学习模式根据专业的不同要求和学生自身的学习需求,采取了2+2,3+2模式。
几年来先后有近30名学生赴国外大学深造,并圆满取得了中外两国的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联合培养项目一览表报名办法: 凡报考西工大明德学院并被录取的国家计划内学生,英语单科成绩达到100分以上者在新学期开学的一个月内,到国际合作与交流中新报名。
经过审核批准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中心进行系统的四个学期的英语强化训练和学习部分预科课程。
项目模式:该项目为联合培养模式,即学生在西工大明德学院完成二年或三年的课程学习,符合条件者,可申请赴英国大学学习后期课程。
按照两国间的政府合作协议,学生在完成规定课程修满所需学分,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并通过答辩后,同时符合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学士学位授予的各项规定和条件,可获得本人就读的英国大学的学士学位及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的本科毕业文凭和学位。
收费标准:学生每年仅需缴纳基本学费,业余时间的英语培训按陕西省物价局核准的课时费支付培训费用。
B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HND 项目)项目背景为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内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促进中英两国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在英国苏格兰政府和英国文化委员会(BC)、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国企业联合会等多家机构的支持下,中国留学服务中心(CSCSE)与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SQA)共同将英国高等教育文凭(HND)项目引入中国。
西工大的中外合作专业
![西工大的中外合作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17638b3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0.png)
西工大的中外合作专业西安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积极推动国际化教育,与多个国外知名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开设了中外合作专业。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西工大的中外合作专业。
首先是与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合作开设的“工程管理”专业。
该专业采取教师互访、师生互派等方式,使国内学生可以接受国外高水平的工程管理教育。
学生将在西安工业大学的前两年学习工程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三年至密苏里科技大学学习一年,深入研究具体的工程管理课程,如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等。
学生在学习期间还能参与实践项目和实训,增强实践能力。
其次是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的“工业设计”专业。
曼彻斯特大学是英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其工业设计专业在全球享有很高的声誉。
学生将在西安工业大学进行前两年的学习,学习设计基础、CAD绘图等课程。
第三年至曼彻斯特大学学习一年,进行更深入的设计研究,学习工业设计中最新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学生还有机会参与曼彻斯特大学的设计项目和比赛,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西工大还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开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都灵理工大学是意大利著名的理工科大学,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学生将在西安工业大学进行前两年的学习,学习材料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第三年至都灵理工大学学习一年,深入研究材料科学和工程中的前沿技术和研究方法。
学生还能参与意大利的科研项目和实验室,亲身体验国际学术氛围。
最后,还有与韩国高丽大学合作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高丽大学是韩国著名的理工科大学,其电气工程专业在韩国具有很高的声誉。
学生将在西安工业大学进行前两年的学习,学习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三年至高丽大学学习一年,深入研究电气工程中的领域,如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等。
学生还能参与韩国的实验室和科研项目,与韩国的学生交流学习。
以上是西安工业大学的一些中外合作专业的介绍,这些中外合作专业为学生提供了与国外高校合作深造的机会,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教育部关于批准2020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批准2020年下半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e0053d90912a2161579294e.png)
批准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名单(51个)序号地区项目名称办学层次1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合作举办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2河北河北工程大学与爱尔兰唐道克理工学院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3河北邯郸学院与波兰华沙生态与管理大学合作举办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4河北河北农业大学与德国马格德堡-施滕达尔学院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5河北河北医科大学与爱尔兰国立戈尔韦大学合作举办基础医学专业(再生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硕士6辽宁沈阳工业大学与英国德比大学合作举办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7辽宁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与俄罗斯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8辽宁渤海大学与波兰华沙生命科学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9辽宁辽宁科技大学与俄罗斯利佩茨克国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冶金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10辽宁大连外国语大学与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合作举办西班牙语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11辽宁沈阳化工大学与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合作举办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12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与韩国东新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13吉林长春大学与乌克兰基辅国立塔拉斯-舍甫琴科大学合作举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14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俄罗斯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15黑龙江大庆师范学院与俄罗斯西南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16江苏南京体育学院与美国罗克福德大学合作举办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17江苏江苏理工学院与德国SRH柏林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18南京工业大学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19江苏南京传媒学院与英国提赛德大学合作举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20浙江浙江传媒学院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传播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21安徽安徽农业大学与加拿大湖首大学合作举办林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22安徽安徽医科大学与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23安徽安徽财经大学与韩国高丽大学合作举办应用统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24福建阳光学院与法国高等管理学院合作举办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福建福建农林大学与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合作举办植物保护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博士26山东青岛理工大学与挪威生命科学大学合作举办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27山东青岛农业大学与韩国世宗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28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与意大利弗罗西诺内美术学院合作举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29山东德州学院与俄罗斯联邦国立自主高等教育机构别尔哥罗德国家研究型大学合作举办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30山东山东师范大学与美国肯塔基大学合作举办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教育项目硕士31河南科技大学与立陶宛维尔纽斯格迪米纳斯技术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32河南许昌学院与美国贝尔维尤大学合作举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33河南周口师范学院与奥地利维也纳康普斯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34河南商丘师范学院与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国立师范学院合作举办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35河南平顶山学院与韩国庆云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36河南郑州轻工业大学与荷兰方提斯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37湖北华中科技大学与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合作举办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38湖北湖北科技学院与匈牙利埃斯特尔哈兹大学合作举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39湖北湖北师范大学与美国菲迪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40湖北湖北理工学院与美国北肯塔基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41湖北华中师范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作举办自然旅游与生态保护硕士学位教育项目硕士42广西广西财经学院与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合作举办金融数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43广西广西师范大学与韩国龙仁大学合作举办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项目44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与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45重庆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46贵州贵州师范大学与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合作举办音乐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47贵州贵州中医药大学与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合作举办药物制剂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48云南昆明医科大学与泰国玛希隆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49陕西榆林学院与俄罗斯罗蒙诺索夫北方(北极)联邦大学合作举办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陕西西安财经大学与德国波恩储蓄银行财团学院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本科51陕西西北工业大学与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合作举办工业设计硕士学位教育项目硕士。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外合作办学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外合作办学](https://img.taocdn.com/s3/m/20453f68852458fb770b56b2.png)
1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外合作办学)西北工业大学二〇一八年六月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文版)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0401H学院名称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培养方案制定人签字年月日院长签字年月日学院教学委员会负责人签字年月日西北工业大学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百业之基,奠定了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信息技术、可再生资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涉及材料学、工程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宽口径、厚基础专业。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材料专业是其最有影响力的学科专业之一,核心理念是围绕材料组织、结构、性能关系及材料设计、成型、应用等全流程为学生提供精英质素教育和卓越专业教育,多次被英国政府评为5星级,2011年全国学生联合会发起的调查显示其在全英排名第一。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科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12年学科评估全国排名第三,拥有6个国家级科研与人才培养平台。
为了借鉴英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在本土为中国学生提供正宗的英式高等本科教育,经教育部批准,西北工业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中西合璧,强强联合,成立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创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080401H)充分利用两校在材料领域的优势教育资源和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整体引进英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模式,依托双方优质师资进行合作办学,采用国际化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和人文基础,专业竞争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进行跨国学习、工作并具备终生学习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和人文基础,专业竞争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进行跨国学习、工作并具备终生学习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c31923561252d380eb6e71.png)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中通信工程英专业代码学院名称电子信息学院培养方案制定人签字郭江年月日院长签字年月日校长签字年月日西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Ⅰ、培养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工程能力强、基本素质好,能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掌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通信、多媒体通信、数字程控交换等学科深厚的基础理论,能够在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应用领域从事设计、研究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 . , , , , . , , , , , .二、培养要求Ⅱ、业务素质培养要求:.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较宽且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
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懂得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法律知识和国防知识,了解有关科技发展的新动向。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表达以及基本工艺操作及设计技能。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工程设计能力;具有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观念,有初步的科技研究、开发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通信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具有设计、开发、调试、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 ;. , , ;. ;. , , ;. ;. ;. ;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四年。
西工大培养方案
![西工大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36113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d.png)
西工大培养方案西安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西工大制定了全面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及特点西工大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科人才。
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培养方案内容1. 专业课程培养西工大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设有一系列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课程则根据不同专业设置,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
2. 实践教学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西工大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
学生在校期间将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包括实验、实训、实习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新能力培养西工大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科研机会和平台,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学校还组织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4. 软技能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西工大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软技能。
学校开设了一系列课程,包括口才训练、领导力培养、团队合作等,帮助学生提升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软技能。
5. 学生发展计划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西工大制定了学生发展计划。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包括学术研究、社会实践、文化艺术等。
学校将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帮助学生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三、培养方案实施为了确保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西工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学校建立了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其次,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此外,学校还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支持。
四、培养方案成果经过多年的实践,西工大的培养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果。
西工大材料专业的发展前景
![西工大材料专业的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95cd8be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d.png)
西工大材料专业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材料科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逐渐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性。
西工大材料专业作为国内较早开设的材料专业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材料科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材料科学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和基础,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西工大材料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将会有很大的就业机会。
无论是从事学术研究还是从事工程技术,都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材料科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不断涌现出许多新的材料和新的应用领域。
例如,纳米材料、高性能材料、生物材料等都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这些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对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推动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西工大作为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拥有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开展着前沿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和实践机会。
第三,材料工程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与工程技术紧密结合。
在制造企业中,材料工程师的技术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可以为企业提供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方案,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随着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企业对材料工程师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因此,西工大材料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很大的就业机会,并且薪资待遇也相对较高。
第四,材料科学作为一个国际化学科,有着广阔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空间。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西工大材料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去国外深造或者参与国际合作项目,这对于拓宽视野、提升专业能力以及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西工大材料专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越来越大,材料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将会得到更多关注和投入。
西工大作为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机构,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研究实力。
而且,材料工程作为一个应用性强的学科,在企业中有很大的就业需求。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辅 修双学位培养方案.doc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辅 修双学位培养方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8e37c49581b6bd97f19ea4f.png)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辅修 / 双学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工商管理专业代码F120201K学院名称管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二〇一五年九月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工商管理专业面向经济中最主要最广泛的工商领域,是管理学门类中实践性强、覆盖面最宽的一级学科。
工商管理专业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工商管理专业在企业竞争战略、组织变革与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现代生产管理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扎实的工程技术背景知识和工商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具备组织管理基本素养和操作能力,能解决现代组织各种管理问题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学生适合在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中从事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和研究工作。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科学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基本知识、企业各类职能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和外语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并接受企业管理方法与技能方面的训练,培养有经济素养、战略眼光、竞争意识和组织才能的管理者。
毕业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能力:1.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具有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3. 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4.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培养对象面向西北工业大学在校学生(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涵盖的专业除外)。
五、学分设置六、课程设置(共17门课程,50学分)学科基础课程(7门课程,18学分)专业核心课程(9门课程,22学分)毕业设计/论文(10学分)七、辅修合格与双学位申请的有关要求工商管理专业辅修及双学位总学分50学分,其中课堂教学40学分,实践环节(专业学位论文)10学分。
工学领域国际化交流与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工学领域国际化交流与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ba96a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8.png)
工学领域国际化交流与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方案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工学领域的国际化交流与科研合作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国际化交流与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一、国际化交流计划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我们将制定以下国际化交流计划:1. 学生交换项目:积极与国外知名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学生交换项目。
通过此项目,学生可以到国外高校学习一定时间,并且与当地学生进行深入交流。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可以让他们了解不同国家的工程技术发展现状。
2. 国际暑期学校:每年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参加国际暑期学校项目。
通过此项目,学生可以到国外参加由知名大学举办的工程技术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互动,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3. 国际实习项目: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国际实习机会。
通过实习项目,学生可以了解国际工程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并且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科研合作计划科研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关键环节,我们将制定以下科研合作计划:1. 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积极与国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申请科研项目。
通过合作项目,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合作的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开展深入而有影响的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学术交流与合作:定期组织国际学术论坛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和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此外,我们还将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同行共同探讨前沿科研问题,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3. 学术期刊合作: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合作,开展联合刊登和审稿工作。
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同时也增强学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三、师资培养计划为了支持国际化交流与科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将制定以下师资培养计划:1. 师资交流项目:鼓励教师赴国外知名高校进行短期或长期访学,与国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92205467ec102de3bd892a.png)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中通信工程英专业代码学院名称电子信息学院培养方案制定人签字郭江年月日院长签字年月日校长签字年月日西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Ⅰ、培养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工程能力强、基本素质好,能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掌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通信、多媒体通信、数字程控交换等学科深厚的基础理论,能够在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应用领域从事设计、研究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 . , , , , . , , , , , .二、培养要求Ⅱ、业务素质培养要求:.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较宽且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
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懂得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法律知识和国防知识,了解有关科技发展的新动向。
.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表达以及基本工艺操作及设计技能。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工程设计能力;具有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观念,有初步的科技研究、开发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通信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具有设计、开发、调试、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 ;. , , ;. ;. , , ;. ;. ;. ;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四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外合作办学)西北工业大学二〇一八年六月本科生培养方案(中文版)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0401H学院名称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培养方案制定人签字年月日院长签字年月日学院教学委员会负责人签字年月日西北工业大学2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百业之基,奠定了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信息技术、可再生资源、智能制造等领域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涉及材料学、工程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宽口径、厚基础专业。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材料专业是其最有影响力的学科专业之一,核心理念是围绕材料组织、结构、性能关系及材料设计、成型、应用等全流程为学生提供精英质素教育和卓越专业教育,多次被英国政府评为5星级,2011年全国学生联合会发起的调查显示其在全英排名第一。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科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12年学科评估全国排名第三,拥有6个国家级科研与人才培养平台。
为了借鉴英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先进理念和模式,在本土为中国学生提供正宗的英式高等本科教育,经教育部批准,西北工业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中西合璧,强强联合,成立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创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080401H)充分利用两校在材料领域的优势教育资源和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整体引进英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模式,依托双方优质师资进行合作办学,采用国际化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和人文基础,专业竞争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进行跨国学习、工作并具备终生学习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和人文基础,专业竞争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进行跨国学习、工作并具备终生学习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完成学业的学生有能力在世界名校深造攻读学位或就职于全球知名企业和国际组织。
3(一)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基本原理,材料制备、表征、成型,及产品设计和应用开发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工程及材料科学领域的实验和计算方法;具备研究和分析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及先进功能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关系的能力;能够创新性地利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进行材料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创造性解决专业领域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具备国际化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英文材料、运用英文进行专业写作和技术交流;通过全英文培养模式、海外实习等途径培养学生能够获取、处理和运用信息,具备宽广的国际化视野、了解国际惯例;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竞争力,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合作;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
(三)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品质、突出的交流和实践能力,具有团队合作意识、领导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案写作能力,能够就复杂工程与科学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工科伦理意识,以造福人类和可持续发展为理念,能够适应动态变化及时掌握材料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在实践中持续提升自身素质。
三、培养要求(一)基础知识掌握要求学生掌握:材料科学领域广泛的基础知识,包括材料学、材料工程、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加工与应用等;深入的专业知识,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聚合物材料、可再生能源材料;工程及材料科学领域的实验和计算方法。
(二)专业技能培养4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材料科学知识与技术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理解材料科学对工程及其他技术的重要性;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评估实验结果;熟悉材料实验、测试及分析设备、加工成型设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操作;检索、收集、筛选数据,准备科学和技术报告;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的能力。
(三)综合素质培养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国际化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对信息做出其相关性、重要性和可靠性判断的能力;了解科学对社会及全球未来的影响;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力,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沟通和合作;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适应材料领域前沿科技动态变化,在实践中持续提高自身素质。
四、学制与学位学制:本科学制四年(4+0),按照学分制管理。
学位:学生通过全部课程并合格后,将获得西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工学学士学位证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五、基本学分/学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080401H)总学分167.0,总学时2738,包含课程模块学分分布如下:课程模块学分学时授课模式通识通修66.01122中/英文学科专业86.01376英文综合素质 6.096中文综合实践9.0144英文六、学科专业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080401H)学科专业课程共24门,86.0学分/1376学时,包含5课程如下:1.学科基础课程(共2门课程,7.0学分)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NXC4012工程力学 3.5学分NXC4008工程设计方法 3.5学分2.学科核心课程(共22门课程,79.0学分)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QXU4000材料学I-结构与性能 3.5学分QXU4006材料学II-加工与应用 3.5学分QXU4001材料分子学 3.5学分NXC4010功能材料概论 3.5学分QXU4011工程材料概论 4.0学分QXU4007材料学实验I 3.5学分QXU5017材料学实验II 3.5学分NXC4022热力学与相变 3.5学分QXU5002材料化学 4.0学分QXU5010表面与界面 3.5学分NXC5015结构表征 3.5学分NXC5026金属I-变形与强化 3.5学分QXU5030复合材料 3.5学分QXU5032高分子材料物理性能 4.0学分NXC5036金属II-合金与热处理 3.5学分QXU6002材料设计与选择 4.0学分QXU6007材料的环境性能 3.5学分QXU6022陶瓷 4.0学分NXC6023疲劳与蠕变 3.0学分NXC6024断裂力学 3.0学分NXC6025制造技术 4.0学分QXU7027可再生能源材料 3.5学分6七、课程模块设置与学分分布,共51门课程,167.0学分本专业课程分为四大模块,其中:◆通识通修模块22门课程,66.0学分/1122学时;◆学科专业模块24门课程,86.0学分/1376学时;◆综合素质模块最少4门课程,6.0学分/96学时;◆综合实践2门课程,9.0学分/144学时;除思政、军事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类课程(23.5学分)外,其余课程中由英方授课79.0学分,中方授课64.5学分,引进课程包括英语,个人发展规划、14门学科核心课程,以及毕业设计,共20门,部分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及教育部相关规定,即:◆引进外方课程门数(20门)占总课程门数(51门)39.2%(超过1/3);◆引进外方专业核心课程门数(14门)占总专业核心课程门数(22门)63.6%(超过1/3);◆外方教师承担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14门)占总课程门数(51门)27.5%;◆外方教师承担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学时数(824学时)占总课程学时数(2738学时)30.1%。
78(一)通识通修模块(共22门课程,66.0学分)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共5门课程,16.0学分)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NXC2001思政课I-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0学分NXC2002思政课II-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0学分NXC2003思政课II-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学分NXC2004思政课IV-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5.0学分系概论NXC2005形势与政策 2.0学分2.军事课程(共2门课程,3.0学分)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U34G11002军事理论 2.0学分U34P41001军事技能训练 1.0学分3.心理成长与个人发展课程(共1门课程,0.5学分)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U34G1100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5学分4.职业规划与发展课程(共3门课程,10.5学分)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QXU3111个人发展规划I 3.5学分QXU4111个人发展规划II 3.5学分QXU5111个人发展规划III 3.5学分5.公共通修基础课程(共6门课程,13.0学分)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QXU3101英语I 3.5学分QXU3102英语II 5.5学分体育课第1-4学期为必修课,每学期为1学分。
不同专业、不同体质、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基础条件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U31G71001体育I 1.0学分U31G71002体育II 1.0学分U31G71003体育III 1.0学分U31G71004体育IV 1.0学分6.分层次通修课程(共5门课程,23.0学分)9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NXC3000高等数学I 5.5学分NXC3004高等数学II 5.5学分NXC3002线性代数 3.0学分NXC3005数学建模与计算 4.0学分NXC3001大学物理 5.0学分(二)学科专业模块(共24门课程,86.0学分)1.学科基础课程(共2门课程,7.0学分)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NXC4012工程力学 3.5学分NXC4008工程设计方法 3.5学分2.专业核心课程(共22门课程,79.0学分)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QXU4000材料学I-结构与性能 3.5学分QXU4006材料学II-加工与应用 3.5学分QXU4001材料分子学 3.5学分NXC4010功能材料概论 3.5学分QXU4011工程材料概论 4.0学分QXU4007材料学实验I 3.5学分QXU5017材料学实验II 3.5学分NXC4022热力学与相变 3.5学分QXU5002材料化学 4.0学分QXU5010表面与界面 3.5学分NXC5015结构表征 3.5学分NXC5026金属I-变形与强化 3.5学分QXU5030复合材料 3.5学分QXU5032高分子材料物理性能 4.0学分NXC5036金属II-合金与热处理 3.5学分QXU6002材料设计与选择 4.0学分10QXU6007材料的环境性能 3.5学分QXU6022陶瓷 4.0学分NXC6023疲劳与蠕变 3.0学分NXC6024断裂力学 3.0学分NXC6025制造技术 4.0学分QXU7027可再生能源材料 3.5学分(三)综合素质模块(共6.0学分,至少4门课程,建议选修授课语言为英语的课程)1.科学素养类课程:包含三航概论、环境、生物等自然科学,其中在“航空概论”、“航天概论”、“航海概论”课程中必须三选一;计算机基础课程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