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后勤保障
要加大信息化后勤装备建设力度
![要加大信息化后勤装备建设力度](https://img.taocdn.com/s3/m/42bbdd69ee06eff9aef807de.png)
要加大信息化后勤装备建设力度后勤装备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保障打羸信息化战争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当前,各国军队纷纷把加速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信息化后勤装备,提升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设法快速提升其后勤装备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这股革命浪潮已对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产生了变革性影响。
一、他山之石:国外信息化后勤装备建设现状以推进“横向技术一体化”为后勤装备建设目标,大力发展嵌入式信息化后勤装备。
“横向技术一体化”是指在部队各种战斗支援、保障支援平台上同步“插入”多种新技术,达到有效提升部队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的建设目的。
近几年来,外军在武器装备的研发中,以适应信息战的需求为发展重点和建设目标,加速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力度,并开展了指挥控制和战场装备的全面信息化升级改造。
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成套的信息化设备加装在后勤保障装备上。
如海湾战争后,美、英军队为解决物资在请领、运输、分发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将整装整卸车、运加油车等装备加装由射频卡、全球定位等移动跟踪系统,实现了资产的“在运可视性”。
另一种方式是把微电子设备嵌入到后勤保障装备中,使其具有自主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故障自我检测水平。
加强信息化后勤装备的“系统集成”、“成套列装”,大力提高后勤装备的整体保障能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军通过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践检验后普遍认为,开展并实现信息化后勤装备的“系统集成”、“成套列装”,是保证后勤装备发挥战场高效能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式。
因此,美国在《陆军数字化战略》中列出的陆军拟采用的100多种信息系统中,有16项属于最优先发展的数字化系统,包括后勤领域使用的作战勤务保障控制系统等。
2000年开始,这些系统已装备美军的一个数字化师;另外56项属于第二类的系统,主要用来安装在各类新型或改进型后勤装备平台上,包括后勤部队应用的巡回修理车、智能卡、战场医疗系统、射频卡等。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为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中保证战场后勤补给,战前专门为数百辆战术轮式车安装了移动跟踪系统等,使每辆车在严重的沙尘暴中都能做到确切判定方位,实现了实时跟踪保障。
加强军事后勤保障确保后勤工作顺利进行
![加强军事后勤保障确保后勤工作顺利进行](https://img.taocdn.com/s3/m/ca8377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3.png)
加强军事后勤保障确保后勤工作顺利进行军事行动的胜利不仅仅依赖于战斗力的强大,还离不开充足可靠的后勤保障。
在现代战争中,军事后勤保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只有加强军事后勤保障,确保后勤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为战斗力的施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完善后勤保障体系加强军事后勤保障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
后勤保障体系应该包括物资保障、运输保障、医疗保障、通信保障等多个方面。
物资保障是指为部队提供充足、全面的物资装备,包括食品、军装、武器弹药等;运输保障是指为部队提供高效、安全的运输手段,保证物资和人员能够准时到达战斗地区;医疗保障是指为部队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保障士兵的身体健康;通信保障是指为部队提供稳定、安全的通信网络,确保指挥信息的及时传递。
只有建立健全这样的后勤保障体系,才能确保后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提升装备水平军事后勤保障的有效性与现代化装备的运用密切相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化装备已经成为保障军事后勤工作的必备条件。
比如,现代化的运输设备可以提高物资运输的效率,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现代化的通信设备可以加强指挥信息的传递,提高指挥决策的准确性;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可以提高医疗救治的水平,保障士兵的健康。
因此,加强军事后勤保障必须与装备的升级改造相结合,不断提升后勤装备的水平,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
三、加强人员培训军事后勤保障工作需要有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支撑。
因此,加强人员培训是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关键。
培训内容应包括后勤工作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应急处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
特别是在应急处理能力方面,后勤人员需要具备快速反应、创新思维和高效执行的能力,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军种的协同训练,提高后勤保障与作战行动的一体化水平,确保后勤工作与战斗任务的无缝衔接。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对于实现军事后勤保障的现代化至关重要。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物资管理的精细化、运输调度的优化化、医疗救治的远程化等,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
战争中的后勤与补给
![战争中的后勤与补给](https://img.taocdn.com/s3/m/2c23a90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7.png)
战争中的后勤与补给战争是一个充满杀戮和毁灭的残酷过程,而在背后默默支撑着战争进行的却是后勤与补给的环环相扣。
后勤与补给是战争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们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争取优势的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战争中的后勤与补给,包括其概念与重要性、组织与管理以及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一、后勤与补给的概念与重要性在战争中,后勤与补给是指为作战部队提供所需物资、装备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它包括物资储备、装备维护、运输运输、运输、通信、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工作。
后勤与补给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作战部队的战斗力和持续作战的能力。
首先,后勤与补给能够保障作战部队的生存。
战争是一个极其艰苦的环境,作战部队需要食物、水和燃料等基本物资来维持生存。
后勤与补给的存在确保了这些物资能够及时、有效地到达作战部队,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坚持战斗。
其次,后勤与补给也对作战部队的战斗力产生直接的影响。
装备的完好和物资的充足是作战部队有效执行任务的基础。
如果缺乏物资或者装备损坏无法及时修复,作战部队的战斗力将大大下降。
而后勤与补给的工作能够确保作战部队随时具备所需装备和物资,提高其战斗力。
最后,后勤与补给还可以为作战部队提供背后的支持和保障。
在战争中,作战部队往往需要战场后方的医疗保健、沟通联络等支援服务。
后勤与补给的系统组织能够为作战部队提供这些背后的支持和保障,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战斗任务。
二、后勤与补给的组织与管理为了确保战争中的后勤与补给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是不可或缺的。
后勤与补给的组织与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物资储备管理、运输运输组织、装备维护与修理等。
物资储备管理是后勤与补给中的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物资的储备、配给和库存等工作。
合理的物资储备管理可确保作战部队随时能够得到所需物资,避免物资短缺或过剩的情况发生。
此外,物资储备管理还需要考虑物资的储存条件和保管措施,以确保物资的安全和质量。
运输运输组织是后勤与补给中的关键环节。
信息化战争概论
![信息化战争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a67a29036edb6f1aff001f5c.png)
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的状态以及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信息化战争——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及相应作战方法,在陆、海、空、天和网络电磁等空间及认知领域进行的以体系对抗为主要形式的战争。
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依托信息系统,使用具有一定信息化水平的武器装备及相应的作战方法进行的局部战争。
信息作战——亦称信息战。
综合运用电子战、网络战、心理战等形式打击或抗击敌方的行动。
产生原因:1、社会形态的转变2、高新技术的强力推动3、发展战略需求的牵引4、现代战争实践的催化发展沿革:1946年—海湾战争结束:数字化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2020年左右:网络化时期2020年以后:智能化时期特点:信息资源主导战场空间全维战争力量一体指挥行动实时信息对抗全域精确作战普及基本规律:军队行动自由取决于制信息权战争制胜取决于速度与精度的有机统一作战能力取决于人与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完美结合作战体系效能取决于信息主导战争结局取决于全民整体知识能量释放指导思想:依托综合国力确保打赢战争积极遏制危机有效控制战局主要原则:加强准备、重在预防战争科学预测、正确判断形势慎重、果断定下战争决心力求精兵制胜积极主导战局发展适时终止战争行动战场环境:自然环境(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太空战场)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信息环境(电磁环境网络环境心理环境)相互作用:自然、人文和信息环境相互渗透自然、人文和信息环境相互作用信息环境在战争中的地位更加凸显特点:战场环境一体化:构成、影响、作用一体化战场环境可视化:数字化表述、网络化存在、直观化呈现战场环境敏感化:环保影响、人文目标、信息环境敏感战场环境复杂化:环境构成、环境形态、环境效应复杂战场环境的影响:对战争准备的影响:战场建设、武器装备建设、人力资源等对战争指挥的影响:战略决策、战争控制、指挥手段等对战争行动的影响:战场机动、进攻行动和防御行动对战争保障的影响:作战保障、后勤保障和装备保障信息化作战力量构成:信息作战力量精确作战力量特种作战力量太空作战力量信息化保障力量构成:军队保障力量社会支援力量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特征: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隐身化、精确化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分类:性质:进攻类信息化武器装备、防御类信息化武器装备和支援类信息化武器装备;杀伤效应:“硬杀伤”类信息化武器装备和“软杀伤”类信息化武器装备;功能:信息系统、信息化作战平台、信息化弹药精确制导弹药)、新概念武器和单兵数字化装备等。
新时期如何搞好部队后勤信息化管理
![新时期如何搞好部队后勤信息化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4bcdd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0.png)
292科技创新新时期如何搞好部队后勤信息化管理这个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新的时代潮流下,全面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也给我国的部队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部队建设和管理都面临着重重的考验。
虽然这是一个以和平为主题的时代,但是各国军事冲突不断,在世界上很多人一直被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阴影笼罩着,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要不断适应信息化的环境,将部队的管理做的更好。
然而部队的建设都需要部队后勤的支持,所以如何在信息背景下做好部队的后勤管理是我国部队应做好的首要问题[1-2]。
本文主要阐述了加强部队后勤信息化的重要性,研究在新时期如何搞好部队后勤信息化管理。
部队后勤信息化的内涵部队后勤信息化是指将通讯网络等信息技术运用到部队后勤建设之中,使部队管理的操作性和可控性都得到加强,提高管理的效率,将后勤管理活动中协调、决策、服务与控制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有效解决,高效完成部队后倾的管理工作。
在这个全面信息化的时期,部队建设要求具备信息化管理的能力,掌握信息的乙方才可以有效的将信息进行运用,在战争时不至于被动,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的部队管理都将信息化后勤管理作为重要的途径。
部队后勤实施信息化管理不仅将部队建设的成本缩小了,其稳定性也大幅度提升,而且将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到后勤管理中,也将目前的作战思维和条件都给予改善,大大促进部队的建设和社会的进步。
要将部队后勤管理信息化,主要是运动信息化网络技术处理后勤有关的业务,主要包括①收集后勤信息并建立数据模型;②解剖分析数据模型,并转化呈标准的数据,分类简称数据库;③分析处理数据库,找出最佳方案并运用到后勤的内网里。
新时期搞好部队后勤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已经不断的渗透到部队的各个方面,从安保制度的建设到思维方式和装备都已经全面向现代信息化智能管理转变。
网络化的手段在部队中寂静屡见不鲜,在部队的后勤管理中,由于信息化手段的介入,管理活动的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但是不断更新的作战方式也为后勤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实现部队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在目前来看,实现信息化是完成整个部队信息管理的首要任务。
军队后勤信息化
![军队后勤信息化](https://img.taocdn.com/s3/m/83be915f33d4b14e852468c6.png)
内容提要:军队后勤信息化是打赢信息化战争和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
军队后勤信息化的实质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系统思维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的方法,对后勤保障各要素、各方面进行改造和重新整合,是对传统军事后勤的一场变革。
其主要目标包括后勤指挥网络化、组织结构一体化、保障要素集约化、后勤投送精确化、保障过程可视化、后勤动员社会化等。
同时,应坚持顶层设计、综合集成,抓住重点、带动全局,横向一体、以民促军,科技先导、以人为本等原则,并重点做好后勤保障理论创新、后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后勤CISR系统建设、后勤装备发展、现代物流与资金流系统建设、后勤资源动员系统建设,以及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一)军队后勤信息化是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必然要求。
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是信息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以信息技术核心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军事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一种崭新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正取代机械化战争登上历史舞台。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技术特别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现代战争诸领域、诸方面的深刻融合与发展,使安全观念、制胜理念、战争形态、作战方法、武器装备、体制编制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后勤保障作为现代战争和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性力量,理所当然地受到信息化浪潮的冲击。
现代战争在表现出指挥控制网络化、武器装备智能化、编制编成精干化等特征的同时,也使后勤保障呈现出网络化、数字化、一体化、精确化等特征。
高技术战争采取的非接触、非对称、非线性等新型作战样式,以及衍生出的空地一体战、特种战、“斩首”战、快速机动突袭、远程精确打击等新战法,普遍要求提供全时空、全方位、全过程的后勤保障。
如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就顺应新的作战样式要求,创造出“弹弓”式、配送式、超越式、伴随式和直达式等保障方式。
这些后勤保障方式都需要保障需求和供给信息近乎实时的传递,高效运作的后勤组织机构,以及灵活方便迅捷的后勤机动和投送能力。
加快后勤物资保障中的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后勤物资快速保障能力
![加快后勤物资保障中的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后勤物资快速保障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6d3a3d2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e.png)
加快后勤物资保障中的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后勤物资快速保障能力[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世界范围内,几次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经验教训都警示我们,要赢得现代高技术战争的胜利,就要有适合于现代战争的军事后勤物资保障体系。
[关键词]后勤物资建设保障1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后勤物资管理数字化、为后勤物资快速保障奠定基础后勤物资信息化管理是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提高后勤物资管理水平和快速保障能力,应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高技术战争中后勤物资的管理和快速、机动保障任务。
因此,战略后勤物资储备库要实现从后勤物资账目、数据处理,到终端的收发作业,全过程信息化、自动化,就必须创建一个以应用信息技术为龙头的储存系统。
1.1实现后勤物资仓库内部各保障模块的网络化1.1.1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库房、车间的情况,通过局域网实时传送到仓库的控制指挥中心,指挥员通过可视化系统对各库房、车间实时进行组织指挥,实现分散系统复合化。
这是推进后勤物资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1.2数字化的仓库建设以网络技术为依托,运用条形码技术实现后勤物资的自动识别,运用自动摄像技术实时监控,运用微电子控制技术进行机电设备的自动操作控制,实施仓库管理自动化。
1.2实现后勤物资战略仓库安全监控数字化监控数字化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主要功能包括闭路电视监控功能、防盗报警功能、温湿度监控与调节功能、火灾报警与控制功能、出入库监控功能、紧急报警功能、周界防卫功能、门锁控制功能等。
通过对监控系统的应用,可实现仓库的集中监视、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可以为仓库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一体化地实现对仓库内各种功能的管理。
1.3创建高架密集自动存取系统库房全部用计算机管理,其货架构造为高架多层、单元格式,工作人员操作电脑发出指令,堆垛机在巷道中就可以自行作业。
提取物资时,可在计算机上发出提取某项物资的指令,堆垛机会自动通过远红外装置、控制管理软件、条形码技术等将该物资从单元货架取出,并通过RGV有轨导引车在很短时间内把该物资送到指定位置。
新时代提升军队后勤保障能力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提升军队后勤保障能力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2c5d8893169a4517623a338.png)
·57·军队建设 内容提要:军队后勤,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新时代军队后勤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保障打赢的根本方向,采用模块化的后勤力量编组模式,发展与作战任务相匹配的战时联勤保障力量,构建支撑全域作战的后勤装备体系,确保新时代军队后勤保障能力与军队履行使命任务要求相适应。
关键词:军队建设 军队后勤 保障能力 中图分类号:E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484(2019)07-0057-03 作者:段志云,陆军勤务学院军需采购系,教授,专业技术大校;彭嘉,陆军勤务学院军需采购系,博士研究生,上尉;陈锦华,武警警官学院,学员新时代提升军队后勤保障能力的几点思考 段志云 彭 嘉 陈锦华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打仗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打保障。
军队后勤从来都是建军之必要、打仗之必争。
新的时代条件下,后勤已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军队后勤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保障打赢的根本方向,着力提高核心保障能力,确保新时代军队后勤保障能力与军队履行使命任务要求相适应。
一、采用模块化的后勤力量编组模式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后勤保障的需要,后勤力量编组必须针对传统编组模式中存在的编成较为固定、战场指挥幅度过长、机动灵活性不足等问题进行优化重构,采用模块化的编组模式。
我军新一轮的改革中,已将“后勤部队”改建为联勤保障部队,其运作模式已初步具备模块化保障的能力。
模块化后勤力量编组,突出了保障功能模块化、指挥层级一体化、后勤摊子小型化的特点,使得后勤保障部队像拼组“积木”一样,能够基于任务和能力需要进行快速灵活拆分组合,保障力量可以分阶段、分区域投入战斗,从而形成“刚好够用”的保障能力。
指挥层级一体化,是指信息化条件下的指挥系统合成化、指挥手段网络化、指挥决策科学化。
合成化,是基于信息合成下的系统指挥,且是建立在作战全局的维度上对后勤保障的综合把握;网络化,就是要通过“网状”的指挥控制系统,达成实时互动的后勤指挥控制,不断拓展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在作战指挥领域的应用,使得战场信息在后勤指挥的各个层次可以进行高速传递和实时共享,以构建一种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网状”指挥结构,实现指挥信息流的快速流通、后勤力量的快速反应;科学化,就是要建立基于后勤保障方案的指挥决策系统,借助仿真技术、兵棋推演等方式模拟战时后勤保障全过程,来帮助后勤指DOI:10.15969/ki.11-2770/e.2019.07.0142019年第7期挥员进行科学判断与决策。
对信息化战争后勤指挥的辨证思考
![对信息化战争后勤指挥的辨证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32aa4e4f8c75fbfc77db244.png)
后 勤防卫等交织在一起 , 种信息蜂拥而至 , 真假混杂 , 各 且 要 做到去粗取精 、 伪存真 , 迅速获取有用信息 , 靠 “ 脑 ” 去 并 仅 人 已显 力 不 从 心 。要 想 及 时 处 理 海 量 信 息 、 选 保 障 方 案 , 优 并 确 保 指 挥 的及 时 、 确 、 效 , 准 有 没有 高 质 量 的指 挥 信 息 系 统 辅 助 是 不 可 想 象 的 。但 是 , 们 必 须 看 到 , 挥信 息 系 统 也 好 , 我 指 信 息 化 装 备 也 罢 , 根 结 底 是 一 种 工 具 和 手 段 , 终 接 受 人 归 始
的 操 纵 和 控 制 。在 信 息 化 战 争 中 , 电脑 与 人 脑 电 脑 我 们 的 正 确 态 度 是 : 理 充 分 合 地利用 , 不能依赖 。 而
敌 对 双 方 信 息 终 端 获得 的 海 量 信 息 , 远 超 出 后勤 指 挥 员 个 远
的关 键 要 素 , 时 如何 建 设 、 平 战时 如 何 保 障 , 大 家 普 遍 关 注 是
伊 战 争 之 前 , 朗 、 拉 克 分 别 耗 巨 资 从 西 方 和 原 苏 联 购 买 伊 伊 了 大 量 现 代 化 的 武 器 装 备 , 短 时 期 内建 立 起 一支 “ 代 化 ” 在 现 的 军 事 力 量 。 但 是 , 于 国 内 没有 与 之 相 适 应 的 人 才 准 备 , 由 军 队 的 技 术 水 平 、 理 能 力 和人 员 的 素质 状 况 无 法 驾 驭 这 个 管
重 建 设 任务 ” 意 识 , 证 地 处 理 信 息 化 战 争 后 勤 指 挥 诸 方 的 辨
面 的关 系 , 避 顾 此 失 彼 。 力
症 ” 被 西 方 舆 论 界 嗤 笑 为 “ 行 军 队 进 行 的 战 争 ” 由 此 可 , 外 。 见 , 打信息 化战 争 , 须有掌 握 信 息化 知识 的后勤 人 才。 要 必
[军事政治]后勤防卫论文
![[军事政治]后勤防卫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a56254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7.png)
后勤不再是后方的行动——由美军方面谈谈我国信息化作战中后勤分队及其防卫的重要性摘要:作战与后勤日益融合。
后勤的战斗职能愈加突出根据美军的统计,1991年海湾战争中,伤亡最大的不是一线战斗员,而是为他们提供食品,燃料,饮用水和弹药补给的后勤人员,“后勤不再是后方的行动”。
所以在现代信息化作战中,后勤防卫愈来愈重要,若后勤出现了问题必定会产生不可设想的后果。
关键词:信息化作战,美军,中国,后勤分队,防卫,重要性(一)信息化作战信息技术不仅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军事领域里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信息化作战作为一种全新的作战形式已经步入了现代战争舞台。
从美军近年的战争中不难看出,军事行动的主题即战略、战役、战术都带有明显的信息化特征,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信息化作战的研究和信息化作战能力的建设。
信息化作战的趋势:一体化,网络化,精确化,实时化,多维化,有限化,社会化,无人化。
信息化作战对后勤分队防卫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敌侦察监视的威胁,核、化学、生物武器的威胁,电子和信息攻击威胁,“精确制导”武器火力威胁等。
美军的GCCS就能够在任何时间、全球任何地区调动联合部队,并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须的信息能力。
再看,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所用到的“精确制导”武器,这些个武器无疑使得伊拉克战争的结果更加的没有悬念。
(二)后勤分队及其防卫的地位与作用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突击后勤历来是兵家至胜的要诀之一。
信息化作战条件下,作战对后勤保障的依赖性空前增大,全纵深的实时监控打击手段不断完善,促使世界各军事强国强调突击敌军后勤,力收釜底抽薪之效,力达少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美军根式认为,敌方后勤部队防护最为薄弱,装备最为拙劣,力量也是最弱的。
在其作战条令中也指出:“最有决定意义的进攻时使用占压倒优势的兵力攻入敌后,摧毁或夺占其后勤、战斗支援以及指挥与控制设施”。
①后勤分队防卫是一体化作战整体防卫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分队必须积极协同配合上级联合放低侦察监视、联合对目标的警戒、联合伪装防护、联合抗击、联合战场管理等行动。
信息化后勤,军队后勤全新形态
![信息化后勤,军队后勤全新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d02999c0bb4cf7ec4afed01b.png)
信息化后勤,军队后勤全新形态后勤是组织与工作的统称,既指军队构成中的后勤力量部分(具体机构的设置及其编成),也指保障军事需求(主要是作战行动需求)的勤务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随着战争形态的发展,军队后勤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形态。
信息化后勤是军队后勤的最新表现形态,深刻认识信息化后勤的本质、形成标准及其体系构成情况,对加快我军后勤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信息化后勤的本质,是建立在信息网络平台基础上的、穿上了“信息外套”的军队后勤截至今天,各国军队对后勤概念的准确定义仍存有较大差异,但都认为后勤最本质的属性是服务保障,都承认后勤最基本的涵义是指立足于后方地域(相对于前线的交战活动而言),以物质支援和技术服务为基本行动方式,为前线直接交战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的一类军事活动。
从后勤概念提出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不难看出:为作战行动提供技术服务和物质支援保障的勤务性工作是后勤概念的第一要义,后勤机构或组织是后勤概念的派生涵义;后勤概念的派生涵义是随着后勤工作在军队作战行动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后勤力量的日益发展壮大和后勤活动日趋复杂才出现的,是对军队后勤逐步成熟、完善的直接反映。
信息化后勤是一种与信息化战争形态相对应的、超越了机械化战争后勤形态的军队后勤全新形态。
它是通过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军队后勤进行从基础构成要素到组织构成要素、再到行动要素全领域、全方位的信息改造,最终实现后勤保障精确化、高效化的军队后勤系统。
信息化后勤不仅具有传统军队后勤概念的本质涵义,还具有后勤机构与组织方面的派生涵义。
它不同于传统军队后勤概念的主要之处在于:其外在表现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是建立在信息网络平台基础上的、“穿上了‘信息外套’的军队后勤”。
信息化后勤的形成标准,是基础构成要素实现了数字化和信息网络化,能确实做到“全资产可视”对传统军队后勤进行全领域、全方位的信息改造,主要包括对军队后勤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理、开发与转化,对军队后勤组织体制按照“一体化联合保障”原则进行调整和改革,对军队后勤各业务工作的流程依据“保障信息顺畅流通”要求进行整合、规范等内容。
军队信息化对军事后勤保障的改善
![军队信息化对军事后勤保障的改善](https://img.taocdn.com/s3/m/6b43e7f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0.png)
军队信息化对军事后勤保障的改善军事后勤保障一直是战争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它涵盖了人员、物资、装备的调度、运输、维护等多个方面。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军队信息化正在逐渐改变军事后勤保障的方式与效率。
本文将就军队信息化对军事后勤保障的改善进行论述。
一、信息系统在后勤保障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军事后勤保障日益依赖信息系统的支持。
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和情报,帮助军队在战场上做出准确的决策。
例如,通过信息系统,后勤人员可以随时掌握军队的人员编制、物资存储情况以及装备的维修状况,从而更好地做出决策,高效地分配资源。
信息系统还可以改善后勤保障的响应速度。
在平时的训练和演习中,后勤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物资装备进行追踪,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在实战中,信息系统可以及时提供战场态势,使后勤人员能够准确地掌握作战情况,及时调整后勤保障计划。
二、无人系统在后勤保障中的应用随着无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系统在军事后勤保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人系统可以执行一些危险、繁重或重复性工作,减轻后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无人机可以用于物资运输。
它可以通过空中运输,减少地面交通的压力,提高运输速度。
无人车可以用于物资调度,它可以根据实时的战场态势,自动调度物资运输车辆,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物资调度的效率。
无人系统还可以用于勤务保障。
例如,无人巡逻车可以代替士兵进行巡逻工作,它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战场信息,并自动发现异常情况。
无人搜救机器人可以在战场上搜救伤员,减少了人员的伤亡风险。
三、人工智能在后勤保障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军事后勤保障带来了新的机遇。
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大数据,分析复杂的信息,提供更准确的决策支持。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和分析历史数据,预测物资需求量和装备维修周期,帮助后勤人员做出更准确的物资调度和装备维修计划。
它还可以根据作战需要和战场情况,自动调整后勤保障计划,提高决策的灵活性和快速性。
信息化国防与战争后勤保障
![信息化国防与战争后勤保障](https://img.taocdn.com/s3/m/4edd57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c.png)
信息化国防与战争后勤保障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对国防与战争后勤保障的作用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信息化对该领域的影响,并剖析其在提高军事效能、降低作战风险以及加强军事物流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化国防概述信息化国防是指依赖先进信息技术,通过信息传递、处理和分析,实现全面战略态势感知,实施作战指挥控制,并保障军事装备、人员和物资的有效运用和管理。
信息化国防的实现需要依托强大的信息网络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从而达到战略指挥高效运作、实时情报获取以及优化军事物流管理等目标。
二、信息化国防对战争后勤保障的影响1. 提高军事效能信息化国防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战争后勤保障的效率和精确度。
通过信息化手段,军事装备、人员和物资的储备、调配与运输都可以实时监控和管理,从而极大地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
同时,信息化国防还可以实现精确的指挥控制,使指挥官能够及时获取实时情报和指令,做出准确决策,最大程度地提高作战效果。
2. 降低作战风险信息化国防可以通过强大的情报分析和预警系统,提前识别和评估战争后勤保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例如,通过信息化技术,军事后勤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监测战场环境和供应链情况,及时调整战略部署和物资配给,从而减少后勤漏洞和运输失误。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后勤保障上的薄弱环节,确保作战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加强军事物流管理信息化国防对于军事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信息化手段,军队可以实现对军事装备、人员和物资的全面管理,并建立高效的物资储备和调配体系。
同时,信息化国防还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物资运输、仓储和供应链的全程监控,从而提高物资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这对于保障作战所需物资的及时提供具有重要意义,为军队各项军事行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三、信息化国防的挑战与对策虽然信息化国防对战争后勤保障带来了诸多便利与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需要保障持续投入和更新,在技术先进性方面需要不断跟进。
浅谈信息化战争对后勤指挥的要求与对策
![浅谈信息化战争对后勤指挥的要求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0d805cd5fbfc77da269b144.png)
维普资讯
军 事 经 济 学 院 学 报
通过 传感 器 和数 据 链 实 时 地 传输 给后 勤 指 挥 部 门。 这样 ,在物 资 全 部 消 耗 之前 、伤 员 到达 医 院之 前 、
挥一 体化 ,将 后 勤防卫 纳 入整 个作 战 体系之 中 ,重 点突 出 信 息 系 统 的 安 全 防 护 。各 军 兵 种 防卫 相 结 合 ,“ 硬” 防 护相结 合 ,军 地防 卫相 结合 。 软
体化 联合 作战 具有作 战编 成 多元一 体 、作战
空 间 多维一 体 、作战 行动 纵横一 体 等特性 。参战力 量 诸 军兵 种联合 ,作 战样式 灵 活 ,后 勤保 障力 量多 元 ,要 求后 勤 指挥必 须坚 持集 中统一 的原则 。在信
各种 武器装 备 系统 与作 战平 台连 在一 起 ,构成 纵横
发展 ,推 动军 事领 域 的新 一轮 变 革 。信 息战 登上 了 战争 的舞 台 ,并 成 为一种 新 的作 战样式 。适 应战 争 形态 和作 战样 式 的变化 ,建立 与之 相适应 的后 勤 指 挥体 制成 为世 界各 主 要 国家军 队 改革 的重点 。近 年 来 ,我 军也在 积极 地 完善 后勤 指挥 体制 ,但 客观 上 讲 ,现行 后勤 指挥 体制 还 存在 一些 问题 ,与信 息化 战争 后 勤指挥 的要求 尚有 一定 的差 距 。 因此 ,深 化
的信 息化 战 争 ,战场 空 间 将 是 多维 一 体 ,陆 、海 、
空 、天 、电、 网等各 个 战 场 空 间 的联 系 十分 紧 密 , 信息 量 巨大 ,保 障空 间多元 ,这 种大 空 间、大 范 围 的保 障行动看 似 高度分 散 、实则 高度 一体 ,是 一种 跨 专业 、跨 建制 、跨 时空 的一体 化运 作 ,采用 传统 的信 息处 理手 段 已 远远 不 能 满 足后 勤 指挥 的要 求 。 因此 ,信息 化条 件下 的后勤 指挥 必须 广泛 应用计 算 机 技术 和 网络技 术 ,实现后 勤指 挥 自动化 。 12 一体 化 联 合 作 战是 信 息 化 战争 的 主 要作 战样 . 式 。必然要 求后 勤指 挥一体 化
信息化国防对军队后勤保障智能化的推动
![信息化国防对军队后勤保障智能化的推动](https://img.taocdn.com/s3/m/ee6a365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b.png)
信息化国防对军队后勤保障智能化的推动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军队后勤保障作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逐步实现智能化,使得后勤保障更加高效、精准。
一、信息化国防与后勤保障的关系信息化国防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军事力量的构成和运用方式,提高军事管理和作战效能的手段和方法。
后勤保障作为信息化国防的重要一环,扮演着确保军事行动顺利进行的关键角色。
信息化国防为后勤保障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使得后勤保障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
二、信息化国防带来的后勤保障智能化1. 资源调度的智能化:信息化国防将军事资源信息化管理,通过精确的数据分析和预测,为后勤保障部门提供科学合理的资源调度决策,使得资源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和利用。
2. 物资采购的智能化:信息化国防将物资采购流程电子化,实现供应链的数字化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为后勤保障部门提供准确的物资采购建议,节约成本并提高效率。
3. 运输运输的智能化:信息化国防通过实时监控和智能调度系统,对各种运输工具进行追踪和管理,从而优化运输路线,提升运输效率,并保证军队能够准时获得所需物资。
4. 维修保障的智能化:信息化国防通过设备的传感器和网络连接,实现设备故障的远程监测和自动报修,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设备故障预测和维修建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效率。
三、信息化国防对后勤保障智能化的促进作用1. 提高保障效能:信息化国防使得后勤保障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海量数据,准确预测需求和风险,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从而提高后勤保障的效能。
2. 降低运营成本:信息化国防通过优化后勤保障流程和管理方式,减少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降低后勤保障的运营成本。
3. 加强信息安全:信息化国防对后勤保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信息安全要求,促使后勤保障部门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后勤保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4. 提升作战力量:信息化国防使得后勤保障部门能够更加快速响应作战需求,提供准确的后勤保障支持,为作战力量的快速投送和持续战斗提供可靠保障。
信息化战争,对后勤指挥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
![信息化战争,对后勤指挥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f15e0b580eb6294dd886c6b.png)
信息化战争,对后勤指挥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提要:随着军事技术和战争实践的发展,对后勤指挥人才的素质要求赋予新的内涵,信息化条件下后勤指挥人才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合理的知识结构、驾驭现代战争的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具备强健的体魄等多方面能力素质。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后勤指挥;人才;素质随着军事技术和战争实践的发展,信息化战争形态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战争已实现了从传统的力博到智战的转变。
这种转变,使后勤指挥和保障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军队后勤编制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为了适应这些变革,必须对后勤指挥人才的素质要求赋予新的内涵。
一、后勤指挥人才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信息化战争的胜负与各种政治因素直接相关。
要求后勤指挥人才必须通晓政治,懂得政治与军事的关系,坚定地为政治服务。
一是具有深邃的战略头脑。
当前世界局势总体趋向缓和,但在多极化格局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矛盾都在发展,影响我国安全环境和阻挠祖国统一大业的因素仍在存在,要求后勤指挥人才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能够经受住战场复杂情况的考验。
我军未来可能进行的战争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的正义战争,更应重视提高军人的战略头脑,发挥政治优势。
二是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高技术战争受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要求后勤指挥人才必须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由于高技术战争手段具有较强的可控性,更便于用来达成一定的政治目的,这就使高技术战争作为政治的继续表现更加明显,更加直接。
三是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
要遵照中央军委关于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的指示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在政治上永远合格。
二、后勤指挥人才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战争打的是科学技术,拼的是人才和智慧,后勤指挥人才若没有精深的军事后勤知识和广博的科技与社会知识,就很难进行后勤指挥和实施后勤保障。
探析部队后勤装备保障能力建设
![探析部队后勤装备保障能力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a1e4c14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f.png)
探析部队后勤装备保障能力建设摘要:部队后勤装备保障能力是军事斗争中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和生存力。
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发展,部队后勤装备保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本文从部队后勤装备保障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分析了当前部队后勤装备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部队后勤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部队;后勤;装备保障;建设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快速发展和军事技术的日新月异,部队后勤装备保障能力建设已成为军事斗争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队后勤装备保障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战场胜负的最终结果。
在这个新的战争背景下,部队后勤装备保障能力建设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深入探析部队后勤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对于提高部队后勤装备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部队后勤装备保障概述部队后勤装备保障是指在军事行动中,为部队提供所需的各类后勤装备和物资,以满足部队的作战、训练、生活等需求,保证部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作战的一种支援活动。
部队后勤装备保障能力建设涉及到装备采购、维修、运输、保养、更新等多个环节,需要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创新机制、优化资源,以适应不同战场环境和任务需求[1]。
部队后勤装备保障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复杂性。
部队后勤装备保障涉及多种类型、多个层次、多个领域的后勤装备和物资,需要根据不同的任务、环境、条件和标准进行综合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动态性。
部队后勤装备保障需要适应部队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后勤装备和物资的配置、分配、运输和补给,以满足部队的实时需求;紧迫性。
部队后勤装备保障需要快速响应部队的紧急需求,及时提供有效的后勤装备和物资支援,以保证部队的战斗力和生存力;灵活性。
部队后勤装备保障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方法和渠道,提高后勤装备和物资的获取、利用和保护效率。
二、当前部队后勤装备保障存在的问题一是后勤装备保障体系不完善。
信息化战争后勤防卫应坚持五个结合
![信息化战争后勤防卫应坚持五个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04a24710a8114431b90dd8bc.png)
比差距较大, 要发挥本土作战优势, 取得战争胜 利, 必须重视发在后 勤 防卫 中的具 体体 现 , 也是 我
军的一大传统优势。在信息化 战争中, 后勤 目标
维普资讯
20 0 6年 第 9 期 ( 第 2 5期 ) 总 0
国防大学学报 ( 事后勤研 究 ) 军 J OURNAL O F NAT ONAL DEFENCE I UNI VERS T I Y
N o. 9 2006 G e r l N o.205 ne a
卫将与后勤保障活动交织在一起 , 后勤防卫 的组 织 协调 难度 进一 步增 大 。 ( 者 分 别 为 总参 陆航 部 后 勤 部 战 勤 处 处 长 、 作 国防大学军事后 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教授 责任 编 辑 : 于学 亭)
同的对象也在经常发生变化 ,从而需要经常变
维普资讯
关 键 词 :军 事 后勤 信 息 化 战争 后 勤 防卫
信 息化 战争 中 , 打击 对方 后勤 已成 为 克敌制 胜 的重要手 段 。特别 是 由于 现代 侦察监 视 系统 、 精确 制导 武器 、 程 打击 武器 的飞 速发展 , 远 后勤 系 统 的 隐蔽 伪装 更 加 困难 ,后 勤 受敌 威 胁 程度
和驻 地 的不 断变 换 ,后 勤 保 障上 下级 关 系 和 协
指挥主要采取无线通信方式 , 对信息系统 的依赖 程度高, 而信息化条件下陆军航空兵作战 , 作战 空间陆、 空 、 、 海、 天 电五维一体 , 后勤指挥环境复 杂, 对后勤组织指挥也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 。 此外 , 陆军航空兵作 战体系对抗激烈 、 战场
更 为严 重 。 目前 , 军后 勤 目标点 多 面广 , 我 防护 措施 不 够 , 防卫 力量 薄 弱 , 全 隐患 较 多 。要 搞 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后勤保障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后勤保障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队对后勤保障的依赖性大,所需物资种类和数量众多。
这些物资关系到军队的打击能力、机动能力、生存能力、防护能力等,任何一种物资不足或保障不力,都会影响军队的战斗力,加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后勤保障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一、信息化后勤物资储备与管理
信息化条件下对物质储备要求比较高,需要其量大、种类多。
但是,现在我军大多数仓库物资储备单一化,不能全方面为战争提供有效保障,所以向综合集成的模块化保障模式转变是后勤物资储备发展的一个方向。
大型一体综合仓库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综合配套,才能发挥物资保障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
大众型物资(弹药、油料、装备)必配,专用物资(军兵种物资)与附近军兵种人员数量配备,常规作战物资储备和存放,则要分析平时
与战争中各类物资
的消耗比例,根据比例关系合理配备。
当前社会物流业的发展给我们物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有效、快速的能使我们掌握物资储备情况,以及各类物资消耗情况。
现在我军基层仓库管理还是以前的记账本。
数字化没能真正的深入基层。
仓库领导对仓库物资储备及消耗不能很清楚。
我军应建立一种适应
于我军物资管理的系统。
由上而下,不管那级领导都能清楚掌握自己手下的物资储备。
基层保管员应对自己保管的物资信息了如指掌。
更好的发挥物资的性能。
二、信息化后勤物资运输与人员训练
现在我军的物资运输主要靠火车和汽车,部队没有自己的火车,需要和地方铁运协调,我记得有次押运时,我们在火车站等了将近两天,这种情况在战时肯定是不行的。
物资运输的搬运还大多数是人工式,不仅速速慢,而且需要大量人员。
信息化战争中,敌人对运输线的封锁加剧,运输量大和运输困难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因此,必须加强对运输的组织领导,综合使用各种运力,确保运输任务的完成。
应多附近地区铁路、陆路、水路和运力情况更多的了解。
使我们可以在战时通过多渠道筹集运输车辆,形成强大的运力。
统一筹划和组织运输勤务,充分发挥运输潜力。
组织和使用各种运输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运输工具的效能,保障作战任务的需要。
周密组织运输线防卫。
现代战争中,敌人空袭轰炸频繁,因此,要周密组织运输线防卫力量,搞好运输重点环节和部位的防卫,针对敌人袭击破坏交通运输线的特点,米取以防为主、防打结合的方针,综合运用各种措施,确保交通运输线路畅通。
现在后勤人员训练不能只仅仅注重体能与搬运的训练。
应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物资保障与管理方式,着眼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样式、后勤保障模式的需要,建成之相适应的训练知识、技术、环境、物质、信息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后勤实战化训
练。
不同层次、单位、岗位人员学习与训练使用的体系应分类进行。
主要包括现代军事、后勤理论知识,信息化条件下后勤训练知识,以信息技术为重点的现代科技知识,计算机技术知识,信息化技术、模拟技术、信息网络知识,后勤指挥自动化装备以及其他设备知识,信息化条件下敌对我后勤打击的武器装备、打击方式及手段等知识。
技术保障体系。
因此现在我们需要进行计算机网络的建立、检测与维护,系统网络和要素硬件修理,训练软件、课件的开发研制,确保人员训练的科学化、规范化。
综上所述,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后勤保障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因此需要我们更好的履行使命,为后勤保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使我军后勤保障不断完善、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