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措施

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措施
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措施

预防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操作规程

除非有明确临床指征,否则应避免插导尿管。

这些临床指征包括:

---采用无创性、间歇插管治疗无效的急性梗阻或尿潴留患者。

---重症患者的尿量测定。

---围手术期必须排空膀胱的患者,如泌尿科和妇科手术。

果必须插导尿管,应限制引流的持续时间。

在进行导尿管插入和其他侵入性泌尿道操作时,采用正确的无菌操作技术。

在进行插管或接触导尿管系统操作前后,必须坚持手卫生(洗手或快速手消毒剂消毒手)。

插管前彻底清洗尿道周围区域,使用消毒剂清洁会阴部。

插管时戴无菌手套。

采用合适的润滑剂进行非创性导管插入。

应用的封闭式引流系统必须保持密闭,避免使用开放式引流系统。

尽可能地把尿管固定牢,防止尿管在尿道内移动。

对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病人,应尽可能避免留置尿管,如果需要膀胱引流,应间断性的插管。

已被推荐但还没被证实能减少感染发生的措施:

为病人提供充足的水分。

对插管病人进行适当的会阴卫生。

对负责插管和护理的人员进行培训。

从膀胱到收集袋的引流要保持通畅,引流袋放置位置要低于膀胱水平。

应使用直径最小的导管。

引流管应该完全排空,以预防微生物在残留的尿液中繁殖生长。每班次护理均应排空尿袋一次,尿液应排到患者的专用清洁容器内。

引流袋不允许放在地板上,也不应悬挂在腰部以上高度。

除非感染率极高且没有其他方法控制,否则不应在引流袋内加入消毒剂。

导尿管不应频繁更换,因会增加患者膀胱和尿道损伤的危险,在进行抗生素治疗和出现梗阻时才考虑更换。

对合作的患者,可用避孕套导管进行短期引流,应每天更换一次避孕套导管,同时做好阴茎的护理,以避免并发症,如患者出现阴茎刺激症状或皮肤损伤时,应立即去除导管,一次性使用避孕套不要超过24小时。

防止封闭式引流的破坏:尿标本的采集应该用注射器和针头从引流管的标本采集区进行,标本采集区要用酒精消毒,不能断开引流袋。如果需要冲洗血凝块,要使用无菌操作技术。

常规膀胱冲洗对预防感染无效。

抗生素软膏和反复的导管表面清洁,对预防细菌沿导管外表面向上移行无效。插管患者无症状菌尿通常不需要治疗,一旦拔出导管,膀胱定植的菌群就会消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