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五个步骤六个注意事项(一)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五个步骤六个注意事项(一)](https://img.taocdn.com/s3/m/b74dfdb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6.png)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五个步骤六个注意事项(一)引言概述:热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表示方式,对于研究反应热力学性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读者能够准确地表达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特征。
正文:一、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1. 仔细阅读化学反应的题目或问题,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2. 确认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摩尔)比例,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关系。
二、平衡化学方程式:1. 确保反应式中反应物总量和生成物总量相等。
2. 检查反应式中各种原子的数目是否平衡,必要时通过添加系数来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
三、写出热化学方程式:1. 在平衡的化学方程式上方添加热变量(ΔH)。
2.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使用标准温度和压力(298K 和1 atm)来计算反应的焓变(ΔH)。
3. 将计算得到的焓变值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顶部。
四、考虑反应的放热或吸热性质:1. 如果反应放出能量,则热变量(ΔH)写为负值,表示反应的释能特征。
2. 如果反应吸收能量,则热变量(ΔH)写为正值,表示反应的吸能特征。
五、检查计算结果:1. 检查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地表达了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2. 检查计算得到的焓变值是否符合反应的实际情况。
总结:通过以上五个步骤,我们可以准确地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表达反应的热力学特征。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平衡化学方程式、热变量的正负表示以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确保正确书写和计算,才能获得准确的热化学特征数据,为化学反应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注意事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eab4b9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e.png)
引言概述:热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工具。
在化学反应中,热量可以被吸收或释放,这可以通过热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本文将介绍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注意事项的继续部分。
正文内容:I.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 方程式的表达形式a. 保留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以及相应的系数b. 在方程式上方标注温度和压力条件c. 用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左边为反应物,右边为产物2. 能量变化的表示a. 用△H表示反应的焓变b. 当反应吸热时,△H为正值;反之,△H为负值c. 可以通过△H的数值大小来判断反应的放热性质II. 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1. 简化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a. 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通过查找标准摩尔焓计算△Hb. 使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H值a. 对于复杂的化学反应,需要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简化的反应b. 对每个简化的反应计算△H值,并根据反应的系数进行调整c. 将所有简化反应的△H值相加,得到整个反应的△H值III.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注意事项1. 化学平衡和热平衡的关系a. 化学反应在达到平衡时,热量变化趋近于零b. 热平衡可以通过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值来判断2. 热化学方程式的温度依赖性a. △H值通常是在标准温度下给出的,所以在不同温度下需要进行修正b. 热化学方程式的△H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需要使用热力学公式进行修正3. 热化学方程式的实验测定a. 实验方法可以通过测量温度变化或物质的热容来确定△H值b. 实验中需控制好反应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以减小误差a. 在热化学方程式中,需要明确指定物质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b. 不同状态的物质的△H值也不同,因此需要注意IV. 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与解读1. 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放热性质a. 根据△H的数值大小,可判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b. 利用△H进行反应的能量计算,如计算反应的焓变、生成焓等2. 热化学方程式在燃烧反应中的应用a. 燃烧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放热反应,可以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描述b. 通过热化学方程式计算燃烧反应的能量释放量,评估燃料的热值3. 热化学方程式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a. 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于优化工业生产过程b. 通过热化学方程式可以预测反应的热效应,指导工业生产中的能量管理热化学方程式是研究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重要工具。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点和基本步骤下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点和基本步骤下](https://img.taocdn.com/s3/m/86b427a0a417866fb94a8e6b.png)
整理ppt
CH4(g)+ O2(g)= CO2(g)+ H2O(l)
CH4(g)+ 2 O2(g)= CO2(g)+ 2 H2O(l)
6
整理ppt
【例1】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 445kJ热量,写出CH4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第三步:计算ΔH值(与计量数对应)
3.依据信息计算ΔH值,并核对与反应
计量系数(物质的量)的对应关系;
注意‘+’‘-’及单位的书写
5
【例1】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 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 445kJ热量,写出CH4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第一步:物质的化学式及物质的状态
CH4(g) + O2(g) = CO2(g) + H2O(l)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点 和基本步骤 (下)
求是高级中学
整理ppt
完成目标
1.知道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能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 3.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
整理பைடு நூலகம்pt
判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
①物质及聚集状态是否正确 ②物质的量与ΔH的比例关系是否正确 ③反应的条件注明与否 ④反应是否完全
3
整理ppt
①物质及聚集状态是否正确 ②物质的量与ΔH比例关系是否正确 ③反应的条件(温度、压强)注明与否 ④反应是否完全
4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参与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并紧密
书写出物质的状态:s、l、g、aq
整理ppt
2.按要求配平反应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6b2a0a3c915f804d2b16c1f8.png)
热化学方程式练习一本专题的复习同学们应该抓住以下几点的复习:(1)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①△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用“空格符”隔开。
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
△H的单位一般为kJ/mol。
②注意反应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
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H是在25℃.101325Pa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③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
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④注意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同。
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⑤注意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
由于△H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 也要加倍。
当反应向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2)盖斯定律的应用:反应热计算的常见类型及方法:1. 单一反应的计算: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数据列比例关系式。
2. 多步反应的计算:运用盖斯定律将热化学方程式(包括△H)进行加或减,得到新的热化学方程式后,再列比例关系式。
3、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4. 计算反应热的规范书写:(1)设未知量,写方程式,列比例式,求解,答。
(2)必须代数据,且数据后必须带单位。
(3)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明每种物质的聚集状态。
(4)注意正负号:放热反应的△H必然为负,但题目要求放出的热量时,放出的热量必须为正!(5)△H为对应于某一特定反应的反应热,而不是某种物质的反应热,因此不能在△H 后用下标或加括号代表某种物质的反应热!(6)不能出现“3molC2H2的燃烧热”类似的表述!(7)热化学方程式的加减用数字代表即可,不需要写出中间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学案
![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59cbb0b14e852458fb57f5.png)
热化学方程式1.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 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如,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的问题:(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系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一般不用小数。
注:若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系数改变,则ΔH 的数值也成比例地改变,如,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2)ΔH 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因此在热化学方程式中要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用英文字母g 、l 和s 分别表示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水溶液中的溶质则用aq 表示。
注意:同一物质,状态不同,物质的能量不同,物质状态越稀疏,物质能量越高,E(g)>E(l)> E(s),E 表示能量,所以:H 2O(l)→H 2O(g) 吸热,H 2O(g)→H 2O(l) 放热。
(3)由于ΔH 与测定条件有关,因此应在ΔH 后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
在25℃、101 kPa 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4)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ΔH 的单位为kJ/mol 。
这里的“每mol ”并不表示某一具体物质,而是表示反应按照化学系数代表的物质的量进行时表现出的热效应。
(5)可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ΔH 表示反应完全进行时的能量变化。
总结: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化学系数可以是分数,要标明所有物质的状态,要计算出焓变(ΔH )。
3.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如,ΔH =ΔH 1+ΔH 2 =ΔH 3+ΔH 4+ΔH 5。
高中化学之反应热的有关概念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高中化学之反应热的有关概念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https://img.taocdn.com/s3/m/e538cb6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5.png)
高中化学之反应热的有关概念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反应热的表示方法——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或判断的注意事项。
(1)注意ΔH的符号和单位:ΔH的单位为kJ·mol-1。
(2)注意测定条件:绝大多数的反应热ΔH是在25 ℃、101 kPa 下测定的,此时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5)注意ΔH的数值与符号: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也要加倍。
逆反应的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6)对于具有同素异形体的物质,除了要注明聚集状态外,还要注明物质的名称。
如①S(单斜,s)+O2(g)===SO2(g)ΔH1=-297.16 kJ·mol-1②S(正交,s)+O2(g)===SO2(g)ΔH2=-296.83 kJ·mol-1③S(单斜,s)===S(正斜,s)ΔH3=-0.33 kJ·mol-12.对比法理解反应热、燃烧热与中和热“三热”是指反应热、燃烧热与中和热,可以用对比法深化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避免认识错误。
(1)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热,符号为ΔH,单位常用kJ·mol-1,它只与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数、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而与反应条件无关。
中学阶段研究的反应热主要是燃烧热和中和热。
(2)燃烧热:在101 kPa时,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单位:kJ·mol-1。
需注意:①燃烧热是以1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以燃烧1 mol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②燃烧产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如C→CO2、H2→H2O(l)等。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注意事项!(一)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注意事项!(一)](https://img.taocdn.com/s3/m/6f20ed9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b.png)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注意事项!(一)引言概述:热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涉及的能量变化的方程式。
在化学实验和计算中,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对于正确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的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列举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正文内容:一、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 使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
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正确无误。
2. 在热化学方程式中,使用箭头“→”来表示化学反应。
箭头指向生成物,反应物在箭头之前。
3. 化学反应的系数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状态进行调整,以保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平衡。
4. 在方程式中使用ΔH表示反应的热变化(热焓变化),ΔH的单位通常是焦耳或千焦。
5. 方程式上方使用反应条件的描述,例如温度、压力等,以提供反应条件的信息。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态需要声明清楚,包括气体(g)、液体(l)、固体(s)和溶液(aq)。
2.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需要按照摩尔比例来表达。
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与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例一致。
3. 使用适当的括号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合物或复合物。
这样可以保持方程式的清晰和准确。
4. 热化学方程式通常包含有关反应的热量。
确保考虑了吸热反应(热量为正)和放热反应(热量为负)。
5. 当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需要注意电荷的守恒,在方程式中考虑到反应中发生的电子转移。
总结: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对于描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以及注意事项,可以确保方程式的准确和可理解性。
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将有助于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的结果,以及研究和应用相关领域的化学过程与物质转化。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doc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doc](https://img.taocdn.com/s3/m/b9a57b784b35eefdc8d333d7.png)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焓变(或能量变化;热量变化)。
例如热化学方程式:H2(g) + Cl 2(g) = 2HCl(g)△H = -183 kJ/molH代表在标准态时,1molH2(g)和1molCl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HCl(g),反应放热183kJ。
这是一个假想的过程,实际反应中反应物的投料量比所需量要多,只是过量反应物的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不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
标准态时化学反应的摩尔焓变称为标准摩尔焓,用符号fHmO表示。
注意事项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普通化学方程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反应热H与测定的条件(温度、压强)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应热H的测定条件。
若没有注明,就默认为是在25℃、101KPa条件下测定的。
②反应热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
H 为"-"表示放热反应,H为"+"表示吸热反应。
H的单位一般为kJmol-1(kJ/mol)。
③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同。
因此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体用"s"、液体用"l"、气体用"g"、溶液用"aq"等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标""或""。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
由于H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前面的化学计量系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系数加倍,那么H也加倍。
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⑥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中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
![中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5af74c3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5.png)
中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
在书写中和热化学方程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方程式的平衡:确保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数量平衡,即反应物的摩尔数与生成物的摩尔数相等。
2. 方程式的物质状态标记:使用(g)表示气体,(l)表示液体,(s)表示固体,(aq)表示溶液。
3.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使用化学元素的符号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如H2O表示水,CO2表示二氧化碳。
4. 中和反应的箭头:使用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
5. 化学反应的条件:在方程式下方写出温度、压力或溶液浓度等反应条件。
例如,使用ΔH表示反应的焓变。
6. 俄尔托定律的运用:方程式中的摩尔数可以通过俄尔托定律计算出来,即n1/V1 = n2/V2,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V1和V2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体积。
7.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反应量:在方程式的左右两侧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反应量,可以通过实验数据或化学计算得到。
8. 方程式的清晰可读:书写时应使用清晰的字迹和适当的格式,以便读者理解和阅读方程式。
以上是中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三化学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化学热方程式△h怎样算
![高三化学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化学热方程式△h怎样算](https://img.taocdn.com/s3/m/1a4a80cafc4ffe473368abf3.png)
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示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例如::,表示在25℃、101kPa下,2molH2(g)和1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2molH2O(l)时要释放571.6kJ 的能量。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在书写时除厂要遵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注意△H的符号和单位△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
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
△H的单位一般为kJ/moJ。
2.注意反应条件反衄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
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
绝大多数△H是是25℃、101kPa下测定的,此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同。
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4.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2)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表示反应已完成时的热量变化,由于△H与反应完成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
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正确计算的前提是能够正确的书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一、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①焓变数值应该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对应。
②正确书写焓变数值正负号,当反应放热时ΔH<0当吸热时ΔH>0。
③正、逆反应的焓变数值相反。
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和书写
![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和书写](https://img.taocdn.com/s3/m/2a07815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4.png)
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和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方法和书写热化学的计算方法:①根据能量:△H =E总(生成物)-E总(反应物)②根据键能:△H =E总(断键)-E总(成键)③燃烧热:Q(放) =n(可燃物)·△H(燃烧热)④中和热:Q(放) =n(H2O )·△H(中和热)⑤将ΔH看作是热化学方程式中的一项,再按普通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格式进行计算,得出有关数据。
⑥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即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定义表示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1.热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也可以表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中学化学中的四大守恒定律:质量守恒:所有反应都遵守。
能量守恒:所有反应都遵守。
得失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遵守。
电荷守恒:离子反应遵守。
二.书写原则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要遵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
因此化学计量数以“mol”为单位,数值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2.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也不同。
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g是气态,l是液态,S是固态,aq是溶液,由于已经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3.反应热△H与测定条件如温度、压强等有关。
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
若不注明,则表示在298K、101325Pa 下测定的。
4.在所写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写下△H的“+”与“-”、数值和单位,方程式与△H应用空格隔开。
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由于△H与反应完成的物质的量有关,所以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
高二化学热化学
![高二化学热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909596c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1.png)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重难点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 盖斯定律3.反应体系能量示意图◎本章知识网络知识点1热化学方程式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1)要注明,但中学化学中所用ΔH的数据一般都是在101kPa和25℃时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2)需注明ΔH的“+”与“—”,“+”表示,“—”表示;比较ΔH的大小时,要考虑ΔH的正负。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g表示,l表示,s表示;(4)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2.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意义⑴表示单位物质的量的反应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⑵表示反应完全进行时的热量变化⑶所采用单位为物质的量。
〖例1〗已知:H2(g)+F2(g)= 2HF(g)+270kJ △H= —270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变式训练1〗已知298K时, N2(g)+3H2(g) 2 NH3(g);△H=-92.4kJ/mol, 在相同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1,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95molN2、2.85molH2和0.1molNH3,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Q1 = Q2 = 92.4kJB. Q2 < Q1 = 92.4kJC. Q2<Q1<92.4kJD. Q2 = Q1<92.4kJ3.知识应用要知道能量与物质有关,与状态有关,与多少有关,且与物质多少成正比。
〖例2〗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91e4375727a5e9856a61e3.png)
) .
4 COz (g) +
甲 掌 生 数
S、 l、 g、 a” 固体 用“ ” 液 体 用 “” 气体 用 “ ” 溶 液 用 “ q 等 表 示, 只有这 样 才 能完 整 地 体 现 出热 化 学 方 程 式 的意 热 或 . 义. 化学 方 程式 中不 标“十” “ ” ④热 化学 方程 式 中 各 物质 化 学 式 前 面 的化 学 计
1t o水 为 基 准 . l o
) .
侧 , 2 5℃ 、0 P 下 , 、 1 1k a 碳 氢气 、 甲烷 和 葡萄 糖 的燃烧 热依 次 是 3 3 5k to一 、 8 . J・ o- 、 9 . J・ l 2 5 8 o k t l。 o 8 0 3k to 、 0 J・ o~ , 9 . J・ l 28 0k t l 则下列 热化学 方程 o o 式 书写正确 的是 ( ) .
2 2 () △H 一 一 4 J ・to H O 1; bk o l
(
B c。 ( ) . H2 g + O2 g ( )
厶
2 CO2 g + H2 1 () O( );
△H 一 2 J・t o bk o l
C. 2 。 C H (g) + 5 02 (g) — — 4 CO2 g + ()
理 量数 仅表 示 该 物 质 的物 质 的 量 , 表 示 物 质 的 分 子 不 丫 巴 数或 原子 数 , 因此 化 学 计量 数 可 以是 整数 , 可 以是 也
2 O () △H 一 一 2 J・to H2 1 ; bk o l
D. 2 2 (g) + 5 C2 H 0z (g
⑤热化 学方程式 是 表示 反 应 已完成 的数量 . 果 如 版
化学计 量系数加倍 , 那么 △ 也 加倍. H 当反 应逆 向进 行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3a8824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c.png)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注意事项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与热效应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它在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对于准确理解和描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至关重要。
以下是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一、明确反应的物质与状态在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清楚地标明参与反应的各种物质的化学式,并且要注明物质的状态。
常见的状态包括气态(g)、液态(l)、固态(s)以及溶液(aq)。
物质状态的不同会导致反应热的差异,例如,水在气态和液态时的生成热是不同的。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₂(g) + 1/2 O₂(g) = H₂O(l) ΔH =-2858 kJ/mol而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则为:H₂(g) + 1/2 O₂(g) = H₂O(g) ΔH =-2418 kJ/mol可以看出,仅仅是水的状态不同,反应热就有很大的差别。
二、正确表示反应热反应热通常用ΔH 表示,单位是 kJ/mol。
ΔH 的值与方程式的系数相对应。
如果方程式中的系数加倍,则ΔH 的值也加倍;如果方程式逆向进行,则ΔH 的符号改变,但绝对值不变。
例如,对于反应 C(s) + O₂(g) = CO₂(g) ΔH =-3935 kJ/mol如果将系数乘以 2,变为 2C(s) + 2O₂(g) = 2CO₂(g) ,则ΔH =-787 kJ/mol如果逆向进行,CO₂(g) = C(s) + O₂(g) ,则ΔH =+3935 kJ/mol三、化学计量数与反应热的对应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
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 相对应。
例如,2H₂(g) + O₂(g) = 2H₂O(l) ΔH =-5716 kJ/mol这里的 2、1、2 是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表示 2 摩尔氢气和 1 摩尔氧气反应生成 2 摩尔液态水时放出 5716 kJ 的热量。
高中化学:1.1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
![高中化学:1.1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cabebb82b160b4e777fcfef.png)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1.定义:在热化学中,将一个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和反应的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的问题(1)要在物质的化学式后面用括号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一般用英文小写字母g 、l 、s 分别表示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
水溶液中溶质则用aq 表示。
(2)在ΔH 后要注明反应温度,因为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同一反应,其反应焓变是不同的。
如果不标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298_K 、常压条件下的反应热。
(3)ΔH 的单位是J·mol -1或kJ·mol -1。
(4)同一化学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不同,ΔH 也不同。
根据焓的性质,若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加倍,则ΔH 的数值也加倍;若反应逆向进行,则ΔH 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3.重要提示(1)同素异形体在反应中除标状态外,还要注明名称,如C(s ,石墨)。
(2)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用整数或简单分数表示。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SO 2+O 2=====500℃V 2O 52SO 3 ΔH =-196.6 kJ·mol -1 B .4H 2(g)+2O 2(g)===4H 2O(l) ΔH =-1 143.2 kJ·mol -1C .C(s)+O 2(g)===CO 2(g) ΔH =393.5 kJD .C(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 -11.盖斯定律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都是一样的,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即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2.盖斯定律的应用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化学反应的焓变即为这几个化学反应焓变的代数和。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正误判断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正误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5141f0536edb6f1aff001fb1.png)
[学习目标定位] 1.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能判断其正误。
2.正确理解盖斯定律并学会其应用。
3.掌握反应热的四种计算方法。
一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正误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是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它不仅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而且也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书写方法要求(1)必须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标明反应热ΔH 的符号、数值和单位(ΔH 与最后一种生成物之间留一空格):(2)ΔH 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应注明ΔH 的测定条件。
绝大多数ΔH 是在25 ℃、101 kPa 下测定的,此时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反应热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 ,l ,g),溶液中的溶质标明“aq ”。
化学式相同的同素异形体除标明状态外还需标明其名称[如C(金刚石,s)]。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标“↑”和“↓”,不在等号或箭头上写“点燃、△、高温、催化剂”等条件。
(4)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而不表示分子数或原子数。
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特别提示 (1)ΔH 是一个宏观量,它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ΔH 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ΔH 也随之加倍,当反应方向变化时,ΔH 的值也随之变号。
(2)根据燃烧热、中和热书写的热化学方程式,要符合燃烧热、中和热的定义。
例1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 2(g)+12O 2(g)===H 2O(l)ΔH =-285.0 kJ·mol -1 ②H 2(g)+12O 2(g)===H 2O(g)ΔH =-241.8 kJ·mol -1 ③C(s)+12O 2(g)===CO(g)ΔH =-110.5 kJ·mol -1④C(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 -1 回答下列各问题:(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讲解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计算基础
![知识讲解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计算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f908a4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9.png)
知识讲解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计算基础热化学方程式指的是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变化的方程式。
反应热计算是通过热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本文将对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计算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
一、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在热化学方程式中,我们通常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但是为了表示热效应变化,需要添加反应热的符号。
一般来说,吸热反应用ΔH>0表示,放热反应用ΔH<0表示。
例如,对于以下的热化学方程式:C(graphite) + O2(g) → CO2(g) ΔH = -393.5 kJ/mol可以看出这个反应是放热反应,因为ΔH<0。
二、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的关系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表示的是单位摩尔物质参与反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反应热计算则是利用热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化学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反应热的计算方法有三种:基于化学计量关系的计算方法、热量守恒定律和生成焓的计算方法。
1.基于化学计量关系的计算方法根据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系数,我们可以得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
通过这个关系,可以计算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变化。
然后,根据反应热的定义,可以计算出反应物或生成物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最后,通过相加或相减,可以计算出整个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热量守恒定律根据热量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中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
这也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热。
首先,在一个绝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然后通过测量容器的温度变化来计算反应热。
3.生成焓的计算方法生成焓是指在标准条件下生成1mol物质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通过已知的生成焓值,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生成焓差。
然后,根据反应热的定义,可以计算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三、应用举例例如,对于以下反应方程式:2C2H4(g) + 7O2(g) → 4CO2(g) + 4H2O(g) ΔH = -2613 kJ/mol 根据这个方程式,我们可以得知2摩尔的乙烯(ethylene)和7摩尔的氧气反应生成4摩尔的二氧化碳和4摩尔的水,并且这个反应是放热反应。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人教版)第七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8讲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人教版)第七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8讲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af96ff3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2.png)
第38讲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复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了解反应热、焓变的概念以及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2.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3.了解燃烧热的含义和能源及能源利用的意义。
考点一反应热焓变1.反应热和焓变(1)反应热:在等温条件下,化学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或从环境吸收的热量。
(2)焓变①焓(H):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②焓变(ΔH):生成物的焓与反应物的焓之差。
③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等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常用ΔH表示反应热,常用单位:kJ·mol-1。
2.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ΔH>0)放热反应(ΔH<0)①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弱电解质的电离④盐类水解⑤C和H2O(g)、C和CO2的反应①中和反应②燃烧反应③金属与酸或氧气的反应④铝热反应⑤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与水的反应⑥大多数的化合反应3.吸热、放热的原因分析(1)从能量图分析物质能量变化与焓变的关系:Δ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
(2)从化学键变化分析总结利用键能计算焓变(ΔH),通过ΔH的正、负轻松判断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Δ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
1.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发生()2.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3.吸热反应中,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4.活化能越大,表明化学反应吸收的能量越多()答案 1.× 2.√ 3.√ 4.×一、对反应过程能量图的理解1.科学家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1)从状态Ⅰ到状态Ⅲ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从状态Ⅰ到状态Ⅱ需要 (填“吸收”或“释放”)能量,CO 分子 (填“是”或“否”)需要断键形成C 和O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计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反应热Q2、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3、焓、焓变—吸热、放热4、热化学方程式书写5、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一、反应热1.反应热:1,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对比2、反应物与生成物键能的对比2、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判断常见的放热反应:1. 所有燃烧或爆炸反应。
2. 酸碱中和反应。
3. 多数化合反应。
4.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生成H2的反应。
5. 物质的缓慢氧化。
6.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7、由不稳定物质变为稳定物质的反应2.吸热反应①几个常见的反应,如:2NH4Cl(s)+Ba(OH)2·8H2O(s)=BaCl2+2NH3↑+10H2OFe+H2O(g)= C+CO2= C+H2O(g)=CO+H2、②多数的分解反应,如:CaCO3=(高温)CaO+CO2↑CuSO4·5H2O=CuSO4+5H2O 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③一些物质的溶解,如硝酸铵溶解等。
溶解热不属于反应热。
④、盐类的水解二、反应热的测定1、仪器量热计构造2、测定原理3、测定步骤快、准、稀快:实验操作动作要快,减少热量损失。
准:测量温度时读数要准稀:酸液和碱液的浓度宜稀不易浓误差:体积误差、温度误差、动作慢、隔热效果等三、焓.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Q 的联系与区别(1).符号:△H(2).单位:kJ/mol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四、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普通化学方程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定义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的焓变同时表示出来ΔH与测定的①反应热条件(温度、压强)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应热ΔH的测定条件。
若没有注明,就默认为是在25℃、101KPa条件下测定的。
Δ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
ΔH②反应热为“-”表-1ΔH为“+”表示吸热反应。
ΔH的单位一般为kJ·示放热反应,mol(kJ/mol)。
1mol表示1mol反应,不表示1mol物质。
放出的是kJ热量ΔH不同,反应热不同。
因此热化学方程式必③四种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体用“s”、液体用“l”、气体用“g”、溶液用“aq”等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标“↑”或“↓”。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反应已完成的数量,注意可逆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产物物质的量ΔH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前面的化学有关与反应物的量无关。
由于Δ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系数加倍,那么ΔH计量系数必须与也加倍。
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⑥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书写中和热的化学方程式应以生成1 mol 水为基准。
注意弱酸弱碱。
⑦反应热可分为多种,如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在101Kpa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五、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H = E(生成物)-E(反应物)①根据能量:总总△H =E(反应物)-②根据键能:E(生成物)总总△ )燃烧热H(·)③燃烧热:Q可燃物 n(=) 放(H2在Cl2中燃烧不叫燃烧热。
指的可燃物在O2中的燃烧。
△H(中和热·) ④中和热:Q= n(HO )2) (放弱酸、弱碱所测定的中和热数值偏小,浓硫酸测定的数值偏大。
中和热计算必须不含其他离子反应。
⑤将ΔH看作是热化学方程式中的一项,再按普通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格式进行计算,得出有关数据。
⑥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即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如:六、规律总结1、键能越大,物质所含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
键能越小,物质所含能量越高,物质越不稳定。
如:HF和HI2、物质所含能量越低,断裂其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越多,而形成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也越多。
3、对于同素异形体,能量越高越不稳定。
4、不是需要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燃烧大多数要点燃,都是放热反应5、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表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因此,在计算可逆反应时不能是全部,热量随着平衡移动而改变。
对等效平衡注意从:△H = 逆反应开始的热量+正反应开始的热量6、注意图像正反应的活化能与逆反应的活化能的区别。
(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O,这时的反应2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 mol-H=ΔO(l) 2.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反应热大小比较五注意:1、注意化学计量数2、注意可燃物是否充分燃烧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4、注意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5、注意中和反应过程中的其他能量的变化【例题4】已知:①1 mol H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②1mol Cl2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 原子形成1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kJ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g) + Cl (g) =2HCl(g) 22△H = 183 kJ/mol 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83 kJ/mol 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 =-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183 kJ/mol 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H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反应物键能总和-生解析:△H =436 kJ/mol + 243 kJ/mol - 2×431 kJ/mol 成物键能总和,即=-183 kJ/mol,因此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 =-183 kJ/mol。
故选 (g) + Cl (g) =2HCl(g) C。
H 22△H)(的大小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必须标明“+”或“-”符号,比较反应热点拨:时,要注意带符号(“+”或“-”)进行比较。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数值表示反应物按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反应进行到底时的热量值,如反应是可逆反应,则热量值小于对应的反应热数值。
化学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的数值不变,但符号改变。
【例题5】(09宁夏卷28)(14分)2SO(g) + O(g) =2SO(g) 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322-1如图所示。
已知1 mol SO(g)氧化为1 mol SO的ΔH=-99 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32(1)图中A、C分别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O作催化剂,加VO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_____,理由5522是;-1△H =______ kJ·mol(2)图中;(3)VO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O氧化SO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25225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
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4)如果反应速率(SO)为 mol·L·min,则υ(O)=______mol·L·min、υ(SO) =______mol·L322-1-1;-1-1-1-1υmin·.1-△=的Hmo l,计算由S(s)生成3 mol SO(g)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3______(要求计算过程)。
所A和C解析:(1)本小题考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可得到)图中表示的E为活化能与反应热无关,但是用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2表示的意义,1-△ SO+2VO 依题意即可写出:SO +VO=H=-99×2kJ·mol;(3是2mol SO的反应,因此)222235;(4)依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4VO+ O=2VO 52 22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降低(2)无答案:(1)反应物能量生成物能量=+ OSO+2VO 4VO=)-198 (4) SO +VO 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32 3 2 225 2-△molkJ·H=-296 (5))S(s) + O(g) = 2SO(g) 2VO (4) 1522211-△ (g) = 3S(s) + 9/2O(g) =H-99 kJ·mol , SO(g)+1/2O(g) = SO222321-△△△ 1185 kJ·= 3(molH+ H)3SO(g) =-H 213,PCl(g)发生反应生成PCl(g)和】(2008年·全国Ⅱ)红磷P(s)和Cl(g)【例题6523△产物的数据)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表示生成H1mol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程方的热化学P和Cl反应生成PCl(1)32;式程方热化学解生成PCl和Cl的分(2)PCl253;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式,其分解率 mol PCl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mol PCl,反应达到平衡时还剩余应,温度T515,α,平衡时PCl分解率α;若反应温度由T升高到T α等于212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 ( 12,然后降Cl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工业上制备PCl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3325因PCl。
原Cl反应生成温,再和52;是△P;的(4)P和Cl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 PCl H= 352△△“等或填“大于”,“小于”H(和Cl一步反应生成1mol PCl的 H 1524;于”)式学化方程成两种酸,其足(5)PCl与量水反应,最终生5。
是,放出的热量中完全燃烧生成1 mol PCl在(1)由图可以看出,1 mol P Cl解析:32 P(s) + 3/2Cl(g) 在Cl中完全燃烧生成PC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为306kJ,所以P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