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蛋白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生理学》-血液-简答题
![《生理学》-血液-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b3ae8d6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d.png)
《生理学》-血液-简答题1.简述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作用。
2.临床给病人大量输液时,为什么要输入等渗溶液?3.血凝过程分为哪两条途径?二者主要区别何在?4.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5.简述小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6.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鉴定ABO血型有何临床意义?7.交叉配血的实验方法是什么?其实验结果如何指导输血?8.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血液不发生凝固,有哪些主要原因? "简单题1.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构成:⑴晶体渗透压,主要由NaCl形成;⑵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白蛋白形成。
其生理意义: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分的分布和红细胞正常形态、大小和功能起重要作用;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维持正常血容量2.等渗溶液是指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是0.85%NaCl和5%葡萄糖。
大量输液时若不输等渗溶液,将造成血浆晶体渗透压改变。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和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大小和功能。
血浆晶体渗透压过低,水分将进入细胞,使红细胞膨胀,甚至破裂溶血;过高,水分则从细胞内透出,使红细胞皱缩,从而影响红细胞的功能。
3.凝血过程分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过程。
二者主要区别在:⑴启动因子不同:内源性凝血是因子Ⅻ启动;外源性凝血是因子Ⅲ启动;⑵反应步骤和速度不同:外源性凝血比内源性凝血的反应步骤少,速度快;⑶凝血因子的数量和来源不同:内源性凝血所需的因子数量多,且全在血浆中;外源性凝血的因子少,且需要有组织释放的因子Ⅲ参与。
4.⑴血小板粘着、聚集于血管破损处,释放血栓烷A2、5-羟色胺等物质,收缩血管,减缓血流;⑵血小板聚集成团,形成松软的血栓,堵住破口;⑶血小板提供磷脂表面,吸附凝血因子,以及释放一些凝血因子,加速血液凝固过程,形成凝血块,紧塞破口;⑷血小板中的收缩蛋白收缩,使血凝块收缩,牢固封住血管破口而止血。
5.(1)小血管受损后,损伤性刺激立即引起局部血管收缩,若破损不大即可使小血管封闭;(2)血管内膜下暴露的内膜下组织,使血小板粘附并聚集,形成一个松软的止血栓,以填塞伤口;(3)血液凝固系统被激活,形成凝血块,加固止血栓,有效地止住了出血。
简述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和功能
![简述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6e06d00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7.png)
简述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和功能1. 引言血浆脂蛋白是一类在血浆中承载和调节脂质代谢的高密度脂蛋白。
它们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脂质运输、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调控等。
血浆脂蛋白可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2.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血浆脂蛋白主要分为以下几类:2.1 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浆中最小的脂蛋白颗粒,密度较高。
它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部分占多数。
高密度脂蛋白具有以下功能: - 通过结合和转运脂质,将余下的胆固醇从组织中返回肝脏,从而促进胆固醇的代谢。
- 参与细胞膜修复和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
- 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症作用,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2.2 低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是血浆中的主要胆固醇载体,也被称为“坏”胆固醇。
它有以下功能:- 从肝脏向组织输送胆固醇。
- 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可以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 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后,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2.3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具有以下功能: - 由肝脏合成并向全身输送三酰甘油。
- VLDL中的三酰甘油可以被脂蛋白酯酶分解成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2.4 脂蛋白(a)脂蛋白(a)是一种与冠心病相关的脂蛋白。
它的结构与低密度脂蛋白相似,但在蛋白质部分结合了额外的蛋白质成分。
脂蛋白(a)的功能尚不完全清楚,但它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有关。
3. 血浆脂蛋白的功能血浆脂蛋白的功能主要涉及脂质代谢、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调控。
3.1 脂质代谢血浆脂蛋白在脂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高密度脂蛋白通过结合和转运脂质,将组织中的多余胆固醇返回肝脏,从而促进胆固醇的代谢。
- 低密度脂蛋白主要向组织输送胆固醇,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沉积在血管壁上,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 极低密度脂蛋白向全身输送三酰甘油,被脂蛋白酯酶分解为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3.2 免疫调节血浆脂蛋白在免疫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 - 高密度脂蛋白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细胞功能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简述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功能
![简述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2506a67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4.png)
简述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功能一、血浆脂蛋白的分类血浆脂蛋白是血液中的一类重要的运输蛋白,它们负责携带和运输脂质。
根据其密度不同,血浆脂蛋白可分为五大类: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和脂蛋白(a)[Lp(a)]。
1.乳糜微粒(CM):主要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在进食后大量出现在血液中,是甘油三酯和少量胆固醇的运输形式。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主要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由肝脏合成并释放入血。
VLDL的浓度与代谢综合征、肥胖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有关。
3.低密度脂蛋白(LDL):主要将胆固醇运送到全身各组织,LDL 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密切相关。
4.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将胆固醇逆向运输至肝脏进行代谢和排泄,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5.脂蛋白(a)[Lp(a)]:结构类似于LDL,但其功能和临床意义尚不完全明确。
Lp(a)的水平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且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风险相关。
二、血浆脂蛋白的功能1.运输功能:血浆脂蛋白作为脂质的载体,负责将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等脂质从一处运输到另一处。
它们通过改变自身的浓度和组成,来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求和细胞生长的需要。
2.调节代谢:血浆脂蛋白通过参与脂质代谢的调节,对身体的正常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HDL可以将胆固醇从身体的其他部位运回到肝脏进行分解和排泄,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3.维持内环境稳定:血浆脂蛋白在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当身体处于饥饿状态时,VLDL可以将脂肪运送到脂肪组织进行储存,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4.诊断价值:各种血浆脂蛋白的浓度和组成成分的改变可反映机体代谢异常和其他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于一些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监测血浆脂蛋白的浓度和组成是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血液生化介绍2021年临床医师考试辅导——血浆蛋白
![血液生化介绍2021年临床医师考试辅导——血浆蛋白](https://img.taocdn.com/s3/m/70bc19aef242336c1fb95e74.png)
血液生化介绍2021年临床医师考试辅导——血浆蛋白自己整理的血液生化介绍2021年临床医师考试辅导——血浆蛋白相关文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血浆蛋白质血浆蛋白的含量和分类血浆中除水以外含量最丰富的化合物是血浆蛋白,正常人为60 ~ 80g/L,是各种蛋白质的总称。
根据分离方法的不同,血浆蛋白可分为不同的成分,如白蛋白(a1bumin)、球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fibrogene)。
正常人的白蛋白(A)含量为35-55g/l,球蛋白(g)为10-30g/L,白蛋白与球蛋白(A/Gratio)的比例为1.5-2.5。
血浆蛋白可以通过电泳分为不同的组分,例如白蛋白、1球蛋白、2球蛋白、球蛋白、球蛋白可以通过简单快速的醋酸纤维素膜来区分,更多的组分可以通过分辨率更高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或免疫电泳来区分。
到目前为止,已经分离出100多种血浆蛋白。
根据来源不同,血浆蛋白可分为两类。
一种是血浆功能蛋白,由各种组织和细胞合成,分泌到血浆中,在血浆中发挥其生理功能。
如抗体、补体、凝血酶原、生长调节剂、转运蛋白等。
这种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反映了新陈代谢的变化。
另一种是细胞更新或破坏时溢出到血浆中的蛋白质。
如血红蛋白、淀粉酶、转氨酶等。
这些蛋白在血浆中的出现或含量增加往往反映了相关组织的更新和破坏或细胞通透性的改变。
血浆功能蛋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除了球蛋白是由浆细胞合成外,少数是由内皮细胞合成的,血浆蛋白大部分是肝细胞合成的。
2.一般由粗面内质网结合的核糖体合成,首先作为蛋白质前体出现,然后通过信号肽的切除、糖基化、磷酸化等翻译后修饰转化为成熟蛋白质。
血浆蛋白从肝脏分泌到血浆的时间从30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
3.几乎都是糖蛋白,含有N或o连接的寡糖链,根据其含糖量可分为糖蛋白和蛋白聚糖。
糖蛋白含有40%的糖。
蛋白聚糖中的糖含量可达90%-95%。
认为糖蛋白中的糖链具有许多重要功能,如血浆蛋白合成后的定向转移;细胞的识别功能,另外,糖链也可以延长一些血浆蛋白的半衰期。
《生物化学》第十四章
![《生物化学》第十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5de0104bb0717fd5370cdc0d.png)
凝血酶
Ⅵ(Ⅴa) Ⅶa Ⅷa Ⅸa Ⅹa
血浆凝血活素前质
肝脏?网状内皮系统?
Ⅺa
接因子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前激肽释放酶 高分子量激肽原
网状内皮系统? 肝脏? 肝脏
Ⅻa ⅩⅢa 激肽释放酶 缓激肽
功能
形成凝胶
蛋白酶 辅因子 辅因子 辅因子 蛋白酶 辅因子 蛋白酶 蛋白酶
蛋白酶
- 19 -
第二节 血液凝固
四、凝血作用的调节
凝血过程是一个级联放大的瀑布效应,加之 正反馈作用,可把最初生成的酶活性极大增 强。但血凝可造成心肌梗死、脑血栓等严重 疾病。因此,机体内的凝血作用必须保持适 度。
- 20 -
第二节 血液凝固
四、凝血作用的调节
血浆及血管内皮等处存在着多种抗凝物质,凝血过程中生成的纤维蛋白(抗凝血酶 Ⅰ)有 强烈吸附凝血酶的作用。血浆中抗凝血蛋白(抗凝血酶 Ⅲ)能与具有蛋白酶作用的凝血因 子以 1∶1 分子比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封闭酶的活性中心。肝素能加速复合体的形成,使 抗凝血酶的活性提高数百倍。肝素是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的高分子酸性黏多糖, 是一种重要抗凝血物质,除上述作用外,它还能抑制血小板的黏附、集聚,从而影响血小 板磷脂的释放。肝素作为抗凝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内源性凝血的接触活化阶段
- 16 -
第二节 血液凝固
三、血液凝固的过程
(2)磷脂胶粒反应阶段
在 Ca2+ 的存在下,接触活化阶段产生的 Ⅺa 可使因子Ⅸ发生水解反应产生 Ⅸa。因子 Ⅸa 无酶活性,但可使因子Ⅹ的活化反应速度提 高 1 000 倍。Ⅹa 及凝血酶都有激活因子Ⅷ和Ⅴ 的作用。因子Ⅹa、Ⅴa 和 Ca2+ 结合在磷脂胶粒 上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磷脂胶粒是由血小板提 供的富含丝氨酸磷脂的脂蛋白,对凝血因子和 Ca2+ 有较强的亲和力,从因子 Ⅺ 的活化到凝血 酶原激活物的生成一系列反应均在磷脂胶粒上进 行,故称为磷脂胶粒反应阶段。
血浆蛋白的组成及功能
![血浆蛋白的组成及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bc45787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b.png)
血浆蛋白的组成及功能一、概述血浆蛋白是血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浆蛋白的组成复杂,包括多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对人体的生理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浆蛋白的组成及其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营养与运输以及免疫等方面的功能。
二、血浆蛋白的组成血浆蛋白是血液中的蛋白质成分,是血液凝固、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调节等多种生理过程的重要参与者。
血浆蛋白主要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
1. 白蛋白: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50%-60%。
白蛋白具有维持血浆渗透压、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功能。
2. 球蛋白:球蛋白是血浆中一类重要的蛋白质,包括多种蛋白质成分,如免疫球蛋白、补体等。
球蛋白具有免疫调节、防御感染等功能。
3.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是血浆中含量相对较少的成分。
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促进血液凝固。
三、血浆蛋白的功能1. 维持血浆渗透压: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能维持血浆渗透压,保持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平衡。
血浆渗透压的维持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维持酸碱平衡:血浆蛋白能结合和运输酸碱物质,参与调节体液的酸碱平衡。
在酸碱平衡失调的情况下,血浆蛋白可发挥缓冲作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3. 营养与运输:血浆蛋白可作为载体,将脂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运输到各个组织器官,同时也能将代谢产物和药物等运输到适当的排泄器官或组织。
白蛋白能结合和运输多种内源性物质和外源性物质,对于维持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4. 免疫作用:血浆蛋白中的球蛋白成分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
免疫球蛋白能识别和结合病原体及毒素,激活补体系统,诱导吞噬细胞吞噬等,发挥抗感染和抗毒素作用,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
四、总结血浆蛋白作为血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营养与运输以及免疫等多种功能。
血浆白蛋白的生理功能
![血浆白蛋白的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727338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a.png)
血浆白蛋白的生理功能首先,血浆白蛋白是一种球状蛋白,由58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为66.5千道尔顿。
它具有3个结构域,其中,一个结构域含有1个T4结构、一个磷脂结合位点,用于结合血清磷脂;另一个结构域含有1个乙酰血浆结合位点,用于结合乙酰胆碱和药物。
血浆白蛋白具有强大的结合能力,能与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物质结合,这是其生理功能的基础。
首先,血浆白蛋白在体内起到了渗透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血管内的血浆在压力作用下往往会渗出到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
血浆白蛋白作为渗透调节剂,通过在血管壁上产生胶体渗透压,抑制了血浆的渗透,防止了过多的组织液渗出。
此外,血浆白蛋白还能够结合周围组织的多余水分,加速组织内外的水分交换,使体内水分分布平衡,维持正常的渗透压。
除了渗透调节外,血浆白蛋白在调节若干生理功能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血浆白蛋白能够结合和运输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小分子,如脂溶性维生素、激素、抗生素等。
其中,血浆白蛋白对于游离脂溶性维生素的稳定和运输非常重要,它能够与维生素A、D、E和K等结合,使这些维生素在体内得到保护,并将其输送到需要的位置。
此外,血浆白蛋白还具有重要的解毒作用。
它能结合和清除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如胆红素、胆固醇代谢产物等。
血浆白蛋白还能与药物结合,有效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并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最后,血浆白蛋白还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它能够结合和转运各种免疫球蛋白、抗体和补体成分,参与机体对抗感染的免疫反应。
血浆白蛋白还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组织损伤,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平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结起来,血浆白蛋白在生理功能中发挥了多种重要作用,包括渗透调节、运输和结合生物活性小分子、解毒和免疫调节等功能。
这些功能使血浆白蛋白成为维持机体内稳态和健康的关键分子。
简述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主要生理功能
![简述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主要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524d880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4.png)
简述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主要生理功能
血浆脂蛋白是一类复合蛋白,包含蛋白质和脂质。
根据脂蛋白粒的不同大小和组成,血浆脂蛋白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类:
1. 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是最小的脂蛋白粒,主要由蛋白质组成,负责在体内收集多余的胆固醇并将其运送回肝脏进行代谢和排泄,起到清除动脉中的胆固醇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 低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是较大的脂蛋白粒,主要由胆固醇和蛋白质组成,负责将胆固醇从肝脏转运到体细胞。
当血液中的LDL水平过高时,容易积聚在动脉壁上,导
致动脉粥样硬化。
3.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是较大的脂蛋
白粒,主要由甘油三酯和蛋白质组成,负责将脂肪从肝脏转运到组织和细胞,供能或储存。
4. 乳糜蛋白:乳糜蛋白是一种特殊的脂蛋白,主要负责运输和代谢乳糜,即由肠道吸收的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
血浆脂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
1. 运输和代谢脂质:血浆脂蛋白通过运输和代谢体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维持脂质的平衡。
2. 维持胆固醇代谢:高密度脂蛋白可以将多余的胆固醇从周围
组织和动脉壁收集,运送到肝脏进行代谢和排泄,起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3. 调节免疫功能:血浆脂蛋白参与调节免疫反应,对细菌和病毒具有抑制作用。
4. 具有抗氧化作用:血浆脂蛋白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5. 营养供应:血浆脂蛋白提供燃料供给,供应能量给组织和细胞。
总结来说,血浆脂蛋白在维持脂质平衡、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以及营养供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简述血液中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主要的生理作用
![简述血液中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主要的生理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88cb42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e.png)
简述血液中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主要的生理作用
血液中的血浆蛋白主要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大类。
1. 白蛋白: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60-80%。
它主要由肝脏合成,具有调节血液渗透压、维持血
液酸碱平衡、运输药物、维持血浆pH等作用。
2. 球蛋白:球蛋白包括α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α球
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运输铜离子和保护机体免受氧自由基的损害;β球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运输铁离子和脂肪;γ球蛋白是免疫球
蛋白,包括IgG、IgM、IgA、IgD和IgE等,主要参与免疫反应,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3.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凝血系统的重要成分,它经过一系列的酶切反应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血栓,起到止血的作用。
除了上述作用外,血浆蛋白还具有调节血液温度、维持血容量、保护血细胞免受氧化损伤、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理作用。
简述血浆蛋白的功能
![简述血浆蛋白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2d93878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6.png)
简述血浆蛋白的功能
血浆蛋白是血液中主要的蛋白质分子,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
以下是血浆蛋白的几个主要功能:
1.运输功能:血浆蛋白可以与其他分子结合,使它们在血液
中进行运输。
其中,白蛋白主要负责运输营养物质、激素、药物和其他物质,使其能够被运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细胞。
2.免疫功能:血浆蛋白中的免疫球蛋白(抗体)是免疫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能够识别和结合病原体,激活免疫
反应,并协助身体对抗疾病和感染。
3.凝血功能:凝血蛋白是血浆蛋白家族的一部分,它们在凝
血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凝血蛋白能够相互作用形成凝
块,阻止血液流失,并促进伤口的愈合。
4.维持渗透压和血容量:白蛋白是血浆蛋白中最丰富的成分
之一。
它具有调节血浆的渗透压和维持血容量的作用。
白
蛋白通过与水分子结合来保持血浆的渗透压稳定,并通过
对容量受限组织释放水分子来维持血浆的容量。
除了这些主要功能外,血浆蛋白还参与了许多生理和生化过程,如pH的调节,酶的催化作用,物质的代谢等。
血浆蛋白的功能多样化和复杂性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不同类型的血浆蛋白在不同领域起着不同的作用,对于身体的健康和平衡至关重要。
血浆脂蛋白分类及生理功能
![血浆脂蛋白分类及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1da140f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5.png)
血浆脂蛋白分类及生理功能1. 引言血浆脂蛋白是一类在血液中运输和代谢脂质的复合物,它们由脂质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
血浆脂蛋白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调节脂质代谢、维持胆固醇平衡、运输维生素等。
本文将对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进行详细介绍。
2. 血浆脂蛋白的分类血浆脂蛋白可以根据其密度和组成分为五类:乳糜微粒、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胆固醇酯。
2.1 乳糜微粒乳糜微粒是最大的一类血浆脂质颗粒,直径约为0.1-1.2微米。
它们主要由甘油三酯、胆固醇酯和磷脂组成,外层被一层蛋白质包裹。
乳糜微粒在肠道内吸收和运输脂质,将脂质从肠道运输到淋巴系统,最终进入血液循环。
2.2 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类密度较高的血浆脂质颗粒,直径约为5-15纳米。
它们主要由磷脂、胆固醇和磷酸胆碱等组成。
HDL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清除体内过剩的胆固醇、抗氧化、抗炎等。
它们通过与其他脂质颗粒结合并转运胆固醇,在体内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从而维持胆固醇平衡。
2.3 低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类密度较低的血浆脂质颗粒,直径约为18-25纳米。
它们主要由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等组成。
LDL是主要的胆固醇载体,将胆固醇从肝脏运输到身体各个细胞。
然而,过多的LDL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4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类密度较低的血浆脂质颗粒,直径约为30-80纳米。
它们主要由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磷脂等组成。
VLDL在肝脏合成并释放入血液中,它们通过水解转化为LDL,并将甘油三酯输送给身体各个组织。
2.5 胆固醇酯胆固醇酯是一种与甘油结合形成的酯类化合物,它是血浆中主要的非极性脂质。
胆固醇酯通常以乳糜微粒和VLDL中的甘油三酯形式存在,并通过乳糜微粒转运到淋巴系统和血液中。
3. 血浆脂蛋白的生理功能血浆脂蛋白在人体内发挥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调节脂质代谢、维持胆固醇平衡和运输维生素等。
简述血浆的组成及生理功能
![简述血浆的组成及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6ae2d33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7.png)
简述血浆的组成及生理功能血浆是体内血液循环中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支持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血浆由蛋白质、水、胆固醇、游离态的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等多种物质组成。
血浆蛋白质主要由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和其他蛋白质(如载脂蛋白和糖蛋白)组成。
其中,血清白蛋白是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80%,在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和清洁血管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球蛋白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血液的正常渗透压,以及维持血液的正常浓度,和平衡血液的酸碱度。
血浆的水含量在血液中,占总体的 92-96%。
其中的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A、B1、B2、维生素C和维生素K等。
占总体的1-3%,对检测血液中物质含量及其代谢有重要作用。
胆固醇占血浆总量的0.5-1%,它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人体新陈代谢中的重要物质;可以参与制造维生素D、激素等物质;还可以与脂肪和蛋白质一起运输,以及发挥酯化作用。
脂肪酸游离态是比较重要的物质,占血浆总体的1-4%,主要有棕榈酸、硬脂酸、橄榄酸、芥酸等多种脂肪酸。
它们可以参加脂肪细胞的构成,以及参与细胞内的脂质代谢,并能提供热量。
碳水化合物是血浆中最普遍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和乳酸,可以维持血液中水解物的正常浓度,同时是能量的主要来源。
健康的血浆具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如血液循环功能、营养转运功能、调节血液粘度功能、维持血液pH功能、免疫功能和消化功能。
血液流动功能:血液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血浆白蛋白和球蛋白,他们对血浆的粘度有一定的影响。
它们能够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并降低血液的粘度,从而有利于血液的流动和循环。
营养转运功能:血浆中除了蛋白质、水、胆固醇、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外,还有各种维生素、氨基酸、尿素、胆酸和氯化物等离子。
它们可以在血浆中彼此间转运,并可以携带能量,并可以提供气体,从而满足机体对营养和能量的需求。
调节血液粘度功能:血浆蛋白质有助于调节血液粘度,它们可以维持血液正常的流动,从而防止血液凝固。
试述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
![试述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d4e25bf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a.png)
试述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
血浆蛋白是通过肝脏生成并在循环系统中分布的溶液蛋白质,是血液中最重要的一类有机物质,共有20多种已知种类,这些血浆蛋白又分为两大类:有性蛋白和无性蛋白。
有性蛋白是由性激素的部分结构元素组成的螯合体,它们可以使细胞内的活性增加或减少,促进新陈代谢,进行血液循环,还可以作为药物载体,降低药物的毒性,增加药物的质量。
例如白蛋白、球蛋白和性素蛋白。
无性蛋白又称为抗体或抗原,最常见的无性蛋白有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转铁蛋白(Tf)、补体系统(C3,C4,C5)、纤维蛋白(Fib)和组织胶原蛋白(Col)等。
它们不仅参与传递9种氨基酸和二分子小分子,还可以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参与机体对外来病原体的识别和抵抗。
它们还能够帮助血液酶活性的正常保持,防止凝血,稳定血液的黏度和流变性,调节血液的酸碱度,从而维持一定的条件和状态。
此外,它们还可以捕获及清除有害物质,维护机体细胞稳态。
血浆蛋白是血液中最重要的一类有机物质,它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使血液保持正常的状态,在人体许多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人血白蛋白的化学名称
![人血白蛋白的化学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774216f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6.png)
人血白蛋白的化学名称人血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血浆蛋白,在人体内起着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它的化学名称是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简称HSA)。
本文将从结构、功能和应用三个方面介绍人血白蛋白。
一、结构人血白蛋白是一种单链多肽,由58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为66.5 kDa。
它是一种溶解于水的球状蛋白质,在中性pH值下呈现阴离子性。
人血白蛋白的基本结构由三个同源性结构域组成,每个结构域含有两个亚结构域。
这种特殊的结构使得人血白蛋白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二、功能1. 载体功能:人血白蛋白在血浆中起着运输和分配物质的重要作用。
它能够与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结合,如药物、激素、脂质和金属离子等。
通过与这些物质结合,人血白蛋白能够稳定它们的结构并保护它们免受降解。
2. 溶解调节功能:人血白蛋白在体内维持血浆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它能够与溶质结合并调节溶液的渗透压,从而维持细胞内外溶质浓度的平衡。
此外,人血白蛋白还能够对体内的酸碱平衡起到缓冲作用。
3. 免疫调节功能:人血白蛋白参与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它能够与抗体结合,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
此外,人血白蛋白还能够与血小板结合,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三、应用1. 临床应用:人血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药物,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用于补充血浆蛋白,治疗低蛋白血症、严重烧伤和大手术后等疾病。
此外,人血白蛋白还可用于制备疫苗和抗体。
2. 药物输送系统:人血白蛋白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将药物结合在其结构上,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这种药物输送系统可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疗效。
3. 生物材料:人血白蛋白可以用于制备生物材料,如人工皮肤和生物医用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
4. 研究工具:人血白蛋白可以作为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工具。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人血白蛋白的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揭示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为药物设计和基因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简述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简述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1812f85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b.png)
简述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生理功能一、引言血浆脂蛋白是一类在血浆中存在的蛋白质,主要负责运输和代谢体内的脂类物质。
血浆脂蛋白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生理功能也不同。
本文将对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1. 低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含有较多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大分子复合物,其直径约为18-25纳米。
LDL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在体内负责将胆固醇从肝细胞转运到组织细胞中。
当LDL过多时,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2. 高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含有较少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大分子复合物,其直径约为7-12纳米。
HDL主要由肝细胞和小肠黏膜细胞合成,在体内负责将胆固醇从组织细胞转运到肝脏中,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和排泄。
3.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含有较多甘油三酯和少量胆固醇的大分子复合物,其直径约为30-80纳米。
VLDL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在体内负责将甘油三酯从肝脏转运到组织细胞中。
4. 乳糜微粒(CM)乳糜微粒是一种含有较多甘油三酯和一定量的胆固醇、磷脂等物质的大分子复合物,其直径约为0.1-1微米。
CM主要由肠道上皮细胞合成,在体内负责将食物中的脂类物质转运到组织细胞中。
三、血浆脂蛋白的生理功能1. LDL的生理功能LDL在体内主要负责将胆固醇从肝细胞转运到组织细胞中,供应组织对胆固醇的需求。
同时,LDL也可以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ox-LDL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2. HDL的生理功能HDL在体内主要负责将胆固醇从组织细胞转运到肝脏中,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和排泄。
此外,HDL还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凝血等作用,能够保护心血管系统健康。
3. VLDL的生理功能VLDL在体内主要负责将甘油三酯从肝脏转运到组织细胞中,供应组织对甘油三酯的需求。
同时,VLDL也可以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低密度脂蛋白(LDL),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简述血浆脂蛋白的结构
![简述血浆脂蛋白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ea4b156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b.png)
简述血浆脂蛋白的结构一、引言血浆脂蛋白是一类复杂的蛋白质分子,它们在血浆中承担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运输和代谢体内的脂质物质。
了解血浆脂蛋白的结构对于深入研究其生理功能和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血浆脂蛋白的分类1. 高密度脂蛋白(HDL)2. 低密度脂蛋白(LDL)3.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4.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三、血浆脂蛋白的结构1. 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构HDL是一种由多种不同大小和形态的亚粒子组成的复合物。
每个亚粒子由一个核心和一个表面包裹层组成。
核心由胆固醇酯和三酰甘油组成,表面包裹层则由磷脂、游离胆固醇、载体类别A1等组分构成。
2. 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构LDL是一种密度较低的脂质运输蛋白,其主要组成成分为胆固醇酯和载体类别B-100。
其结构为单层磷脂和胆固醇酯的磷脂双层包裹着一定数量的载体B-100分子。
3.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结构VLDL是一种密度更低的脂质运输蛋白,主要由三酰甘油、胆固醇和载体类别B-100组成。
其结构与LDL相似,但核心部分含有更多的三酰甘油。
4.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结构CETP是一种具有六个α-β折叠区域的单链多肽,它能够介导不同类型血浆脂质之间的转运。
CETP主要存在于血浆中,能够媒介HDL和VLDL之间的胆固醇转移。
四、血浆脂蛋白在生理学中的作用1. 高密度脂蛋白(HDL)在生理学中的作用HDL是一种具有强烈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脂质运输蛋白,能够清除体内过多的胆固醇并将其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
此外,HDL还能够促进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2. 低密度脂蛋白(LDL)在生理学中的作用LDL是一种主要负责将胆固醇从肝脏运输到全身组织的脂质运输蛋白。
但当其在体内过量积累时,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在生理学中的作用VLDL主要负责将三酰甘油从肝脏转运到全身组织中。
但当其过多积累时,也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简述四种血浆脂蛋白的功能
![简述四种血浆脂蛋白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ce185cd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b.png)
简述四种血浆脂蛋白的功能
简述四种血浆脂蛋白的功能
血浆脂蛋白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不同类型的血浆脂蛋白有着各自不
同的生理功能。
下面将对四种常见的血浆脂蛋白进行介绍。
一、LDL
LDL是一种低密度脂蛋白,也被称作“坏胆固醇”。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
胆固醇从肝脏运往全身,在此过程中,它往往也会沉积在动脉内壁上,引发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控制LDL水平对预防和治疗这些
疾病至关重要。
二、HDL
HDL是一种高密度脂蛋白,也被称作“好胆固醇”。
HDL的主要作用是
将体内的胆固醇“搬运”回肝脏,以便排出体外。
因此,HDL水平越高,身体内部的胆固醇也会降低。
三、VLDL
VLDL是一种极低密度脂蛋白,由肝脏合成并运往整个身体。
它主要
作用是携带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同时分解三酰甘油,将其转化为LDL
和HDL。
因此,VLDL水平的高低与身体内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代谢
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Lp(a)
Lp(a)是一种独特的脂蛋白,它和LDL在结构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
也被称作“类LDL”。
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血小板的功能,参与血栓的
形成。
此外,Lp(a)的水平也与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血浆脂蛋白包括了LDL、HDL、VLDL和Lp(a)四种类型。
每种脂蛋白都有着不同的生理功能,但控制它们的水平对保持身体健
康都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血浆脂蛋白水平,通过饮食、锻炼和医生指导等措施来维持合理的水平。
血浆脂蛋白的生理功能
![血浆脂蛋白的生理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cae7ca0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4.png)
血浆脂蛋白的生理功能
血浆脂蛋白是一种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的复合物,主要分为甘油三酯
型(TG)、低密度脂蛋白型(LDL-C)、高密度脂蛋白型(HDL-C)和极低
密度脂蛋白型(VLDL-C)等几类。
它们在人体内担负着各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1.转运和分配脂质。
血浆脂蛋白主要负责转运和分配身体内的脂质,
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
TG被运往组织中进行氧化代谢以生成生物能量,而胆固醇则被分配到细胞膜和不同的器官内以执行不同的功能。
2.保持胆固醇平衡。
血浆脂蛋白还能够调节胆固醇代谢,维持胆固醇
在血液中的平衡。
LDL-C是胆固醇的主要载体,将胆固醇运往不同组织中
提供其所需的能量。
而HDL-C则从组织中回收过多的胆固醇,将其带回肝
脏进行代谢和分解,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
3.免疫和抗炎。
血浆脂蛋白也具有一定的免疫和抗炎作用。
HDL-C能
够促进血液中的抗炎因子的产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减轻炎症反
应和免疫损伤。
此外,HDL-C还能够抑制自由基的生成,保护血管内皮细
胞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
4.促进细胞增殖和修复。
血浆脂蛋白还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和修复,
对细胞的生存和功能发挥着关键作用。
特别是LDL-C,在维持正常细胞代
谢和增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血浆脂蛋白无论是在保持脂质平衡,还是在调节免疫炎症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
因此,维护血浆脂蛋白的正常含量和结构,对维持人体内各种复杂生理过程的正常运转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浆蛋白生理作用
![血浆蛋白生理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7679ef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7.png)
血浆蛋白生理作用
1、调节功能:血浆蛋白可以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可保持部分水分于血管内,同时能维持血液正常的胶体渗透压以及酸碱平衡;
2、维持激素平衡:血浆蛋白能够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可逆性结合,既可以使血浆中的这些激素不会很快地经肾脏排出,又可因结合状态和游离状态的激素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从而维持这些激素在血浆中相对较长的半衰期;
3、运输功能:血浆蛋白中的载脂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运输脂质、离子、维生素、代谢废物以及一些异物,如药物等低分子物质;
4、凝血和抗凝功能:血浆蛋白中的一些凝血及抗凝血因子,能够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等生理过程,在防止循环阻塞中发挥重要作用;
5、免疫功能:血浆蛋白中的球蛋白能够抵御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的入侵,从而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6、营养功能:血浆蛋白能够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起到一定的营养全身组织器官的作用,同时也可作为储备营养。
血液中的血浆蛋白了解血液中营养物质的运输
![血液中的血浆蛋白了解血液中营养物质的运输](https://img.taocdn.com/s3/m/c0e3135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0.png)
血液中的血浆蛋白了解血液中营养物质的运输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在维持人体健康和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浆蛋白是血液中含量最大的蛋白质类物质,主要由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素蛋白等组成。
它们在血液循环中发挥着运输营养物质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和血液中的营养物质运输机制。
一、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血浆蛋白是血液中最常见的蛋白质成分,占据了血浆总蛋白含量的大部分。
血浆蛋白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血浆蛋白维持血液渗透压的稳定:血浆蛋白中的白蛋白等蛋白质能够吸引和保持血液中的水分子,起到调节血液渗透压的作用。
通过维持适当的渗透压,血浆蛋白确保了养分和废物在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正常转运。
2.血浆蛋白参与免疫反应:球蛋白是参与人体免疫反应的重要成分,可以与抗原结合,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保护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袭。
3.血浆蛋白作为酶的催化物:一些血浆蛋白具有酶活性,在人体内起到催化反应的作用。
例如,血液凝固过程中所需的凝血酶就是在血浆中由纤维素蛋白产生的。
4.血浆蛋白的运输功能:血浆蛋白能够与多种物质结合,如脂质、维生素、荷尔蒙、药物等,并将其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二、血浆蛋白对营养物质的运输血浆蛋白在人体内通过与营养物质的结合来实现其运输功能。
这种结合使得营养物质能够循环于全身,从而满足细胞的生理需要。
以下是血浆蛋白与不同营养物质之间的结合和运输方式:1.血浆蛋白与脂质的结合:脂质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它们无法溶于水,需要与血浆蛋白结合才能在血液中运输。
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是常见的血浆蛋白类型,它们分别负责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运输。
2.血浆蛋白与维生素的结合:维生素是人体正常发育和功能维持所必需的有机化合物。
有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等是脂溶性的,它们需要与血浆蛋白进行结合来进行运输。
3.血浆蛋白与氨基酸的结合: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与血浆中的白蛋白结合来进行运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浆蛋白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内环境知识是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内环境中的成分,如血浆中的成分,需要适当进行梳理,有利于理解相关知识。
问题:学生都知道血浆蛋白抗体参与特异性免疫,而浙科版第48页和第49页讲述了某些血浆蛋白参与免疫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这些血浆蛋白是什么呢?有哪些生理作用?
典例解析
试题: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身体各处。
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
B.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量增多
C.白蛋白减少,O2运输能力减弱
D.白蛋白增多,机体免疫力增强
解析:白蛋白减少,使得血浆的渗透压降低,渗透压感受器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会增多,故B项正确;白蛋白增多,使得血浆的渗透压增加,组织液中的水分进入到血液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故A项错误;白蛋白与运输氧气无关,氧气靠血红蛋白运输,故C项错误;白蛋白并不参与机体抗体的形成,与机体免疫力无关,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近年来已知的血浆蛋白质有二百多种,有些蛋白质的功能尚未阐明。
血浆蛋白质多种多样,各种血浆蛋白有其独特的功能,除按分离方法分类外。
目前亦采用功能分类法。
可分为以下8类:
(1)凝血系统蛋白质,包括12种凝血因子(除Ca2+外);
(2)纤溶系统蛋白质,包括纤溶酶原、纤溶酶、激活剂及抑制剂等;(3)补体系统蛋白质;
(4)免疫球蛋白;
(5)脂蛋白;
(6)血浆蛋白酶抑制剂,包括酶原激活抑制剂、血液凝固抑制剂、纤溶酶抑制剂、激肽释放抑制剂、内源性蛋白酶及其他蛋白酶抑制剂;(7)载体蛋白;
(8)未知功能的血浆蛋白质。
NO.2
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
(1)营养功能
每个成人3L左右的血浆中约含有200g蛋白质,它们起着营养贮备的功能。
虽然消化道一般不吸收蛋白质,吸收的是氨基酸,但是,体内的某些细胞,特别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饮完整的血浆蛋白,然后由细胞内的酶类将吞入细胞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这样生成的氨基酸扩散进入血液,随时可供其它细胞合成新的蛋白质之用。
(2)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清蛋白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方面起主要作用。
(3)维持血浆正常pH值
在生理pH下,血浆蛋白为弱酸,并且其中一部分与Na+结合成弱酸盐,弱酸与弱酸盐组成缓冲体系,在维持血浆正常pH值中发挥作用。
(4)运输作用
血浆中一些不溶或难溶于水的物质以及一些易被细胞摄取或易随尿液排出的物质,常与一些载体蛋白结合,以利于它们在血液中运输和代谢调节。
(5)催化作用
血浆中有许多种酶,按其来源可将它们分为三类:血浆功能性酶如脂蛋白脂肪酶、纤溶酶等、外分泌酶如淀粉酶、细胞酶如谷丙转氨酶。
其中,血浆功能性酶是真正在血浆中起催化作用,发挥功能的酶。
测定这些酶在血浆中的活性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6)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一些血浆蛋白质是凝血因子,经适当因素激活后,可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后者可网罗血细胞形成凝块,阻止出血。
血浆中的纤溶酶原在纤溶激活剂的作用下转变为纤溶酶,使纤维蛋白溶解,以保证血流通畅。
(7)免疫作用
血浆中具有免疫作用的蛋白质是免疫球蛋白(抗体)和补体。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IgG、IgA、IgM、IgD、IgE等五大类,补体是一类血浆球蛋白,是以酶原形式存在的蛋白水解酶体系。
免疫球蛋白与补体的作用密切相关。
人血浆白蛋白是人血浆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约45g/L,占血浆总蛋白的60%。
肝脏每天合成12g白蛋白,占肝脏分泌蛋白的50%。
人血浆白蛋白基因位于第4号染色体上,其初级翻译产物为前白蛋白原。
在分泌过程中切除信号肽,生成白蛋白原。
继而在高尔基体经组织蛋白酶B切除N末端的一个6肽片断(精-甘-缬-苯丙-精-精),成为成熟的白蛋白。
由585个氨基酸组成的一条多肽链,含17个二硫键,分子量约为69,000。
白蛋白的分子呈椭圆形,其长短轴分别为150和38,较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分子对称,故白蛋白粘性较低。
血浆白蛋白主要有两方面生理功能:
(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因血浆中白蛋白含量最高,且分子量较小,故血浆中它的分子数最多。
因此在血浆胶体渗透压中起主要作用,提供75-80%的血浆总胶体渗透压。
(2)与各种配体结合,起运输功能许多物质如游离脂肪酸、胆红素、性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金属离子、磺胺药、青霉素G、双香豆素、阿斯匹林等药物都能与白蛋白结合,增加亲水性而便于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