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知识讲解 自然灾害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总复习自然灾害概述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中国的自然灾害的分布。

复习建议

整体把握自然灾害带来的多方面的影响,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理解人类活动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知识清单

____(诱因)

1、自然灾害的形成

受灾体

2、自然灾害的分类

(1)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________和________。

(2)地质灾害:地震、火山、________和泥石流。

(3)水文灾害:洪涝和________。

(4)生物灾害:病害、虫害和________。

3、自然灾害的特点

(1)具有严重的____性

(2)具有____性和____性

(3)发生种类、频率具有____性

(4)连锁发生——____性

人员伤亡

4、自然灾害的影响财产损失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5、自然灾害的分布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a.________灾害带;b.北纬20°~50°之间环球自然灾害带。

6、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缩小或放大灾情

(1)影响________的稳定程度。

(2)影响________的易损程度。

7、防灾与减灾

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1)自然灾害监测系统;(2)遥感技术、________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3)自然灾害的防御。

2)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1)灾前准备:准备________,建立物资储备基地;(2)灾中应急:主要是提高应急交通线的________能力,建立灾害________预案;(3)灾后恢复:减轻________,增强________。参考答案:

1、自然异变

2、干旱寒潮滑坡风暴潮鼠害

3、危害渐发突发区域关

联 5、环太平洋 6、地表环境受灾体 7、地理信息救灾物资通行应急灾害损失抵抗能力

考点聚焦

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指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自然异变作为诱因;其二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自然灾害的灾情成因系统

灾害的成因系统是分析各自然灾害重要思维角度,应坚持采用这种成因系统来认识自然灾害,以落实自然灾害成因及相关地区环境特点和灾情分析的课标。

【典型例题】

例题1 (2014年·重庆高考卷)

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上图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A.年降水量少B.夏季降水多C.冬季降水少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2.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A.流速减小 B.流速增大 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

3.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水生植物增加 B.水体富营养化

C.鱼的种类增加 D.水面面积扩大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滑坡频率与降水量基本呈正相关的关系,该区域滑坡多发且集中在夏季,与该地夏季降水量多明显相关。故选B

第2题,三峡水库蓄水后,流速减慢了,水位稳定了,这不会引起滑坡,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水位涨落,导致沿岸地区土质疏松。

第3题,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库区水面面积明显增加,水量也增加,鱼的生存空间增大了,所以水面面积扩大是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水生植物增加和水体富营养化不利于渔业的繁殖,鱼的种类不一定增加。

答案:1. B 2. C 3. D

例题2 (2015年·海南高考卷)

阿布巴利克是阿富汗东北山区的一个贫穷村落,居民大多住在土坯房中,2014年5月2日的一场暴雨触发了山体滑坡,摧毁了山下的村庄。1小时后滑坡再次发生,掩埋了自发前来救援的村民。此次灾害共造成2700多人死亡。下图为灾害发生后的实景照片。

分析阿布巴利克滑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滑坡灾情大小的影响因素。可从滑坡产生原因如地形、碎屑物质、降水等,滑坡发生区域的人口和聚落分布、房屋抗灾能力,村民救灾常识和区域救援能力等方面回答。图中滑坡和村庄的相对位置关系、山体坡度等,文字材料中“贫穷村落”、“土坯房”、“一场暴雨”、“1小时后滑坡再次发生”等分别隐含了影响滑坡灾情的地形、降水、人口分布、房屋抗灾能力、自救意识和救援能力等信息,准确提取上述信息并形成地理语言才能做出合理回答。

答案:地形坡度大,松散物质多,又遭强降水,导致滑坡强度(面积、体积)大;村庄人口多,位于不稳定山体下方,位置不当;土坯房屋不坚固、抗灾能力差,村民缺乏救灾常识;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专业救援人员和设备缺乏,救援能力差。

自然灾害的分类

自然灾害按成因及分布圈层分类

天文灾害: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地面通讯和磁场产生影响。

气象灾害:台风、干旱、寒潮、沙尘暴等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等

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海啸等

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等

【高清课堂自然灾害概述】

自然灾害的特点

1、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2、具有突发性和渐发性

①突发性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台风等。发生过程较短,破坏性较强

②渐发性自然灾害:如旱灾,土地荒漠化。持续时间长,积累持续,更严重

3、发生种类、频率具有区域性

4、连锁发生-关联性-灾害链

①串发性灾害链:如寒潮一低温一霜冻。

②并发性灾害链:如地震并发滑坡、崩塌、海啸、火灾。

③串发—并发性灾害链:如台风诱发海水污染、泥石流和内涝等灾害。■

【典型例题】

例题1 在图3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关联性,根据图示的因

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地震(①)导致崩塌(②或③)、

滑坡(③②),崩塌物、滑坡体受暴雨影响形成泥石流(④),暴雨

影响下的崩塌物、滑坡体和泥石流进入河道,河流受阻形成堰塞湖。

答案:C

例题2 济南市某校“地理社团”在2011年暑期用一周时间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研究了该时间内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下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