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分析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师分析之--
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
Church of light
“清水混凝土诗人” 普利策建筑奖获得者 东京大学的终身特别荣誉教授
wenku.baidu.com 目录
• 安藤忠雄简介
• 光之教堂建筑概况 • 光之教堂CAD图 • 光之教堂模型图 • 总结
没文化的“鬼才”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日本大阪人, 日本建筑师。 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 车司机及职业拳手(成绩:23战13胜3败7平手),其 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 安藤忠雄在大阪府立城东工业高校毕业后,前往 世界各地旅行,并自学建筑。1969年创立安藤忠雄建 筑研究所。1976年完成位于大阪府的住吉长屋,是两 层高的混凝土住宅,已显现其设计风格。其后获得日 本建筑学会赏。1980年代参与关西周边地区(神戸北 野、大阪心斋桥)的商业建筑设计,1990年代以后, 参与公共建筑、美术馆建筑等大型计划接连发表了以 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业建筑,引起风潮和讨论, 名声也开始快速累积,从博物馆、娱乐设施、宗教设 施、办公室等,作品的领域宽广,通常都是大型规模 的建筑。但也有人认为失去了安藤早期的小型建筑特 有的魅力。 1995年,安藤忠雄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 奖,他把10万美元奖金捐赠予1995年神户大地震后的 孤儿。
结构分析
该教堂以一个素混凝土矩形体量为主体。 这一矩形体量包含了三个直径为5.9m的球 体,同时被一片完全独立的墙体以15。切成 大小两部分,大的为教堂,小的则为主要人 口空间。人们经过这片墙体上高5.35m、 宽1.6m的开口,就进入了教堂,地面处理 成台阶状,由后向前下降直到牧师讲坛。讲 坛后面便是在墙体上留出的垂直和水平方向 的开口,阳光从这里渗透进来,从而形成著 名的“光的十字”。
环境分析
光之教堂环境---封闭的 教堂+空十字缝+自然光
功能分区
在安藤忠雄的观念里,建 筑师人与自然的中介空间。那片 独立的以15°角斜插进教堂矩 形体量的L型墙体,不仅为教堂 的空间感增加了“看点”,而且 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了基地和工 程的所有难题。教堂的基地靠近 道路,除了面向内院的西墙,其 他墙开窗洞是不合适的。L型斜 墙不仅分割了空间,而且把柔和 的阳光反射渗透进教堂室,是室 内空间神秘化,神圣化,同时也 遮蔽了现存内院之中的牧师住宅, 净化了教堂周边的视觉环境。而 且,还隔离了喧嚣的外部环境, 维护了教堂庄严神圣、静谧的氛 围。
朗香教堂是1950年所建,设计者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1887年生于瑞士,没有受过正规的学院派教育,先后在贝瑞、贝 伦斯学习、工作。他曾参观过地中海一带的古代建筑和民间建筑, 受风格派、法国纯净主义、立体主义绘画及密斯巴塞罗那馆抽象 均质空间的影响,从“新建筑”走向追求表现力度的建筑构成和 实在触感的建筑而独成一体。 有人说朗香教堂是柯布西耶建筑思想的另一转变,没有初期 现代建筑的迹象、也没有机械美学的五点特征。该教堂“每个角 落都隐藏着光辉……”也有人解释为其理性主义工业到塑性主义浪 漫的转变。但其中的另一说法却令我感触尤深,据日本“边缘派” 建筑师今井兼次的考察,柯布西耶曾在设计朗香教堂前,两次回 故乡瑞士参观斯泰纳的唯一建筑作品高忒馆(Goethe)。作为哲 学家的斯泰纳,其作品 “灵的空间”的建筑实感存在着,并被今 井的“佐贺大隈纪念馆”借鉴。这样的建筑,有人评论为“生命 体的建筑”,是人类最早的“掩蔽体”,是“洞窟”,是人类潜 意识中温暖、柔软、阴暗的母体。从这个概念出发去体会朗香教 堂,可以从精神的角度理解、感知其内在的联系;从建筑的形体 塑造、墙体与屋顶的交接处理,去体味钢筋混凝土的柔化;从墙 体镂窗形成的神秘氛围、光与影的阴柔“洞窟”去体味对上帝之 光的崇尚和敬畏。它抛开传统宗教建筑和巴洛克的手法,墙上却 开着与圣卡罗教堂壁龛和凹间有几分相似的洞窗,虽没有强调圣 坛的做法,但其内在氛围的塑造却有着西方宗教神学的神秘与空 灵,地中海的地域文化和斯泰纳的“灵的空间”都完全体现在建 筑的固有氛围之中。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依然在建筑本身传承的哲 学意识和文化底蕴当中,母体的庇护和对神的冀望使整个空间变 得灵动,虔诚的祷告和赋予力量的复出成为教堂不变的宗旨。
“鬼才”之 作
沃夫兹堡现代美术馆
霍姆布洛伊美术馆 神户兵库县立美术馆
教堂三部曲(风、水、光之教堂)
建筑概况
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 水之教堂、光之教堂)中最为著名的一座。位 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日丘一片住宅区的一角, 光之教堂的设计的重点不是外部而是内部。空 间以坚实的混凝土墙所围合,创造出绝对黑暗 空间,阳光从墙体上留出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 开口渗透进来,从而形成著名的“光的十字 架”——抽象、洗练和诚实的空间纯粹性,达 成对神性的完全臣服。沉溺于安藤神话的想象 与忏悔,置身其中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
在万神庙单纯几何形体的垂直空间与日本建筑非几何学水平 意象的对峙中,安藤的观点是: ①场所是支撑建筑的大前提; ②纯粹的几何学是支撑建筑的骨架;③人工化的自然,从自然 中抽象出秩序,抽象出光、水、风。在欧洲征服自然和日本传 统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中,他“构筑了一种自然与人类之间保 持紧张感且相互对峙的建筑,只有保持这种紧张感,人类才能 觉醒自身,实现自我。自然并不是理性的对抗物……” 光之教 堂的设计,对自然要素“光”的表现,正是他所谓对自然进行 抽象化的作业。 在该设计中,没有欧洲传统宗教建筑的空间和形式,也没 有西方神学的空灵与征服,只是通过对场所的应用、初期现代 建筑几何形体的运用、宗教“十”字符号的抽象引用和在此基 础上的自然“光”抽象形成其独特的建筑形式。这是宗教建筑 的另一种静寂的平和与秩序,表象了日本传统水平空间的过渡 和融通。特别是在一、二期建筑期间,在室内外空间的处理上, 都体现了亚洲传统哲学和建筑观。在教堂单纯几何形体中,光 “十”字抽象化的无窗混凝土盒子教堂,体现了西方宗教的神 秘及其与自然的对峙。建筑的混凝土没有做任何柔化处理,强 调了与自然的紧张和对峙,而整个场所空间的渗透和过渡,又 体现了与自然相融的一面,这是在自然平等大前提下的对峙, 是传承哲学意识和文化底蕴下所形成的建筑观。 两位建筑师的年代、地域相差甚远,但也有其共通点。一 是都没有受过正规的学院派教育,也就没有了学院派思想的束 缚;二是均以初期现代建筑为开端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 三是设计之初均考察研究了欧洲古建筑,后对地域性建筑进行 探索,形成自己的建筑观和地域性建筑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