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
学困生, 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学习上出现困难, 不能完成学业,
而又在个性上反映特别, 被老师和同学不理解的一部分学生。
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学校中不应被忽视的群体, 与学困生相伴的心理特征也
应受到老师的关注。
对于这个问题, 我从心理学的角度, 进行了分析, 在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教育对策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并取得了成效。
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心理失调。
这些人通常表现为> 情绪波动、通事易怒、任性、自卑、多疑、考试怯场、嫉妒、厌学等。
二是心理出现障碍, 出现一些非正常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
这类学生一般表现为> 忧郁—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热情? 焦虑—因一
些小事而过分焦虑、烦躁不安、担惊受怕? 多动—注意力严重涣散, 做事丢三忘四? 恐怖—对事物的现象和情况一出现便产生一种十分
强烈的恐怖感受? 强迫—反复出现并不愿意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 虽想摆脱, 但又身不由己地重复出现, 从而表现出焦虑和不安? 歇
斯底里—具有高度的情绪强度与易变性, 高度的受暗示性和自我显
示感。
上述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影响是较大的, 往往使学困生心理承受
力差, 直接影响学业, 甚至可能诱发罪错行为。
针对学困生的心理问题, 我在教学中着重做了以下工作,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一、注重对学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一般学生的差异。
由于学困生已形成了生理、心理、态度上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在对这些人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 着重以讲述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现象为主, 尽量避免生硬的说教。
根据学困生的不同需要,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某一方面的专题教育, 使他们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 并逐渐培养出他对健康心理的认同和心理自助能力。
学生心理平衡了, 学习自然也就上去了。
第二、关注学困生的特殊的心理要求。
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教
学存在着无视学困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的缺陷, 从而使学困生的教育
方法缺少探索。
例如,我们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取得好成绩, 教学中盲目地赶进度, 布置大量的作业, 进行频繁的考试, 教学的
难度和速度超过了学困生的接受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困生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接受教育这一事实, 甚至把心理惩罚当成教育学困生的手段, 这是极端错误的。
我班有个姓李的学生, 是有名的后进生, 学习成绩差, 作业拖拉, 个人卫生也差, 同学们都看不起他。
在我刚接手这个班时, 在一次学校大扫除时, 我看他端垃圾特别卖力, 就表扬了他。
他见我不嫌弃他, 就几次向我汇报了班里的情况, 还提出了在放学路上有些同学做不安全的活动的事和要怎样改正的
问题。
我看他很想为班上服务, 就安排他当了路段长。
自此, 这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明显地主动了, 作业也按时完成了。
我第一次到他家去做家访, 却吃个闭门羹。
原来是他父母害怕老师告状, 说他孩子成绩差、表现差, 让邻居知道会丢面子, 于是躲起来了。
过了几天后, 我再次进行家访, 这次, 当我列举到他们儿子进步时, 其父母都从心
里笑了。
于是我又委婉地提到了他们孩子不大注意个人卫生的事, 要
请家长配合和督促一下, 他们却乐意地接受了。
一个学期下来, 我没有因为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差而冷落他, 他在我的期待中慢慢地进步了, 两学期后由倒数第五名变成了顺数第六名。
第三、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学困生进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我认为, 学困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除了直接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外, 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
调查分析表明,造成学困生心理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家长和同学对他们的不理解、不尊重、不宽容、不接纳所造成的。
作为教师只要在教育实践中和日常生活中用自己敏锐的思维力和观察力, 时刻关注他们, 让他们有积极向上的情感与和平的心境, 有开朗健康的性格, 并用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们, 可以起到说教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为学生营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让学生有积极向上的心理支撑, 他们是容易走出“学困生”的阴影的。
又如, 我班有个姓刘的学生, 他的性格极其内向, 一次课间操他不小心跌倒了, 额上碰了一个包, 他不愿把这事告诉老师, 也要同学为他隐瞒。
上课时戴了顶帽子, 并老低着头, 其目的是怕老师发现。
但这并没逃过我的眼睛。
放午学后我叮嘱他一定要找医生看看。
晚上, 我仍放心不下, 又打电话询问, 这次接电话的竟是这个学生。
他听到我的问候, 非常感动。
就是这么一件小事, 改变了他性格的内向, 也愿意和同学及老师交往了。
以后, 上课的时候, 只要我要求的, 他都会认真地去做, 而且力争做好, 我知道, 他的进步从这时开始了。
小学毕业时,他出乎意料地以优异的成绩考人了初中。
根据学困生的心
理特征, 对症下药地进行心理教育, 是转变他们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