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9.ppt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9.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6b5e8c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10.png)
波 义 耳
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做了 金属锡和金属汞在敞口容器中 煅烧的定量实验研究,得出了 质量增加的结果。
罗 蒙 诺 索 夫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 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 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 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 的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 后并没有发生变化 。
实验2:镁条燃烧
从微粒角度探析质量守恒的本质
P + O2 点燃 P2O5
Fe+CuSO4 Cu+FeSO4
狄仁杰的迷惑 1.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变小了呢? 2.为什么铁刀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呢?
查阅资料: 1.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铁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它会与空气中的氧 气、水反应,生成铁锈
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 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见书P94)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 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从微粒角度探析质量守恒的本质
狄仁杰的迷惑:
1.为什么蜡烛燃烧以后质量会减少? 2.为什么铁刀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
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
后物质的总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 或> 或=
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探究
设计实验
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
教学课件化学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01
![教学课件化学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上册5.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01](https://img.taocdn.com/s3/m/d7d5294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13.png)
知识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化学学反反应应的各物质的质质量量总总和和,等于反应后生
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①化学反应
关 键 ②参加 词 ③质量
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解释物理变化; 且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剩余的反应物、催化剂质量除外
只强调“质量”,不包括“体积”
④总和
不能漏掉气体和沉淀等物质
知识点3 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分析和微观解释
分析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化学反应前后 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数 相对质量
镁原子 氧原子
Mg O2 反应前
2
2
2
2
MgO 反应后
24×2+16×2=80
(24+16)×2=80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 组合生成新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或“<”)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实验过程】 方案一: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
气球先鼓起后变更瘪, 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反应前总质量(m1) 反应后总质量(m2)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按实际 按实际
Cu+O2 △ CuO
【装置分析】该实验装置中,橡胶塞的作用是__形__成__密__闭_体__系___, 小气球的作用是 _ _ _缓_ _冲_ 压_ _ 强_ _ _ _ ;如果没有它们,实验可能出现哪 些结果?__反__应__结__束__后__天__平__示__数__比___反__应__前__大___。
因此,反应前后
原子种类 原子个数 原子质量
不变
微观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不变
物质质量 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a223d3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f.png)
直击中考
1.(2023德州一模)我国科学家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分
别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
了新路径。下列有关合成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C.合成前后碳、氢、氧原子改变
D.该合成“粮食”的过程可节省化肥70%
2.(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O2通过臭氧发生器转化为O3 ,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B( )
4.(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纯净物甲是一种 绿色能源,相对分子质量为46。在一定条件下,一 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 5.4g丁和2.8g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 关说法错误的是(D )
A.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6g B.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3.2g
(3)气球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___红__磷__燃_烧__放__热__,__瓶_内__气__体__受__热_膨__胀__,____
_气__球_鼓__起__;__反__应_消__耗__了__氧__气_,__生__成__固__体_,__瓶__内__压__强_减__小__,__冷__却_后__气__球__变__瘪_
A.原子总数
B.分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物质的总质量
3.(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实验进行20min时,测得实验①、② 溶液中DMF的含量几乎为0,实验③、④溶液中DMF的含量略有下降。同 时测得四个实验中碳元素的去除率ac()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Al2O3可能对DMF有微弱的吸附作用 B.实验条件下,O2不能有效降解DMF C.实验①和②进行20min时,DMF部分转化为CO2逸出 D.实验④是为了排除实验①中O2的影响,实验④中O2可用N2代替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ppt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d7b89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d.png)
分裂
重新组合 原子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H
HH
O
+
HH
O
H H
H
氢气
氧气
(H2) + (O2)
水
(H2O)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 数目 、 质量 都不变。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物质总质量 变 元素质量
新课导入
1673年, 波义耳在密闭容器 中加热金属,发现反应后固体 的质量增加。他认为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
1777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 分解和合成时,发现化学反 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01 质量守恒定律
01 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问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 内容 导览
01 质量守恒定律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 的质量关系。 2.通过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 律解释一些化学反应的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体验科学探究 的基本过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 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科普片推荐 物质之谜 寻找元素01
简介:这部三集纪录片通过情景再现和专家的讲解的方式讲述了化学发展史上 最重要的位七科学家寻求识别、理解和组织物质的基本组成的故事。第一集讲前总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b1a58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c.png)
轻轻下推注射器活塞一小段距离后松手,若注射器活 _ 塞回到原刻度处,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合理即可) 。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粉末,注射器吸入少量过氧化 氢溶液。
③将装置放在天平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 平衡。 ④快速下推注射器活塞,使反应发生,此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锥形瓶中有气泡冒出,注射器活塞慢慢上移 。 ⑤反应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第2次称量,发现质 量没有发生变化,于是证明质量守恒。
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
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该反应生成物中“ ”与“ ”的个数比为 2∶1 。
(2)若“●”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2
H2O+O2 。
(3)由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原因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保持不变 。
5.[2023·河北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黏土烧制砖 的过程,如图为该过程中某反应的示意图(其中“●”“ ” 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微粒X中( B ) A.只含有 B.一定含有 和○ C.一定含有●和 D.一定含有●、 和○
▶限时:10分钟
6.碳酸氢钠(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之一。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其分解产物不可能有( A )
知识点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 A.水结成冰后质量保持不变 B.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木材的质量 减小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大 易错突破——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P70T1
10.氢气的储存是科研热点之一,某物质是一种储存氢气的
③将装置放在天平左盘,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 平衡。 ④快速下推注射器活塞,使反应发生,此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锥形瓶中有气泡冒出,注射器活塞慢慢上移 。 ⑤反应结束,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第2次称量,发现质 量没有发生变化,于是证明质量守恒。
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
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该反应生成物中“ ”与“ ”的个数比为 2∶1 。
(2)若“●”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2
H2O+O2 。
(3)由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
原因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保持不变 。
5.[2023·河北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黏土烧制砖 的过程,如图为该过程中某反应的示意图(其中“●”“ ” 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微粒X中( B ) A.只含有 B.一定含有 和○ C.一定含有●和 D.一定含有●、 和○
▶限时:10分钟
6.碳酸氢钠(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之一。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其分解产物不可能有( A )
知识点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 A.水结成冰后质量保持不变 B.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木材的质量 减小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大 易错突破——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P70T1
10.氢气的储存是科研热点之一,某物质是一种储存氢气的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94e45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5.png)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随堂检测
1.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高锰酸钾分解后固体质量变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只要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均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10 g食盐全溶于50 g水可得到60 g食盐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引燃密闭容器中的m g氢气和b g氧气,冷却后得到水的质量一定等 于(a+b)g
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课堂导学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
A.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 B.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木材的质量减小 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增大
【思路点拨】A.石蜡熔化前后是物理变化,故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而B、C、D的描述都是化学变化,故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
燃烧前后天平 平衡 .
色逐渐变成 浅绿 色,反应前 后天平 平衡 .
反应的符 号表达式
____P_+__O_2___点_燃____P__2O__5 _______
_F_e_+__C__u_S_O_4_―__→__C_u_+__F_e_S_O__4 ___
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实验结论
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课堂导学
知识点 探究哪些实验不适合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观 2:察教师演示上册课本P94实验5-1和5-2,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5-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 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反应生 实验5-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方案
有 气泡 产生,白色粉 实验现象 末 溶解 ,反应前后天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f7ac3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5.png)
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
不变
,所
化学反应前后
“622”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原子种类
元素质量
物质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不
变
改变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分子的种类
可能
分子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改变
【课堂练习】
1.(课本P98 第2题)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Fe3+----
黄色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提出问题】
这个规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反应都适用呢?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无数实验证明:
反应物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
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物
生成的各物质
分子种类
原子种类
分子总数
原子总数
反应物(H2O)
1种
2种
2个分子
6个原子
生成物(H2、O2)
2 种
2 种
3 个分子
6 个原子
得出结论:
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增减,
质量
宏观上,反应前后元素的
种类
没有改变,________
数目
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种类
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质量:
m1
点燃
=
五氧化二磷
5.1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1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598ef5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c.png)
现象
剧烈反应,产生大 量气泡
文字表达式
碳酸钠+盐酸→氯化钠+ 水+二氧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陶土网, 将它们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在陶 土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现象。将镁条燃烧后的产 物与陶土网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称 量结果。
2.将锥形瓶置于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锥形瓶冷却后再次称量,记录 所称的质量m2。
方案一: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玻璃导管上 现象 端的小气球先鼓起后变瘪
文字 表达式
铜+氧气
加热
氧化铜
反应前 总质量
m1
反应后 总质量
m2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不变
改变
化学反应的实质:
重新
分子 分裂 原子 组合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质量守恒的原因
宏观 微观
元素的种类、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五个 不变
原子的质量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 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物质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课堂教学展示 随堂练习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 现象 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文字 表达式
铁+硫酸铜
反应前 总质量
反应后 总质量
铜+硫酸亚铁 m1 m2
分析比较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锥形瓶
带玻璃管的橡皮塞
带玻璃管的橡皮塞
气球
剧烈反应,产生大 量气泡
文字表达式
碳酸钠+盐酸→氯化钠+ 水+二氧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陶土网, 将它们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在陶 土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现象。将镁条燃烧后的产 物与陶土网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称 量结果。
2.将锥形瓶置于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锥形瓶冷却后再次称量,记录 所称的质量m2。
方案一: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玻璃导管上 现象 端的小气球先鼓起后变瘪
文字 表达式
铜+氧气
加热
氧化铜
反应前 总质量
m1
反应后 总质量
m2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不变
改变
化学反应的实质:
重新
分子 分裂 原子 组合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质量守恒的原因
宏观 微观
元素的种类、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五个 不变
原子的质量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 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物质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课堂教学展示 随堂练习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 现象 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文字 表达式
铁+硫酸铜
反应前 总质量
反应后 总质量
铜+硫酸亚铁 m1 m2
分析比较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锥形瓶
带玻璃管的橡皮塞
带玻璃管的橡皮塞
气球
5.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18张PPT)---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5.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18张PPT)---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084a49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1.png)
九年级化学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史料
金属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然
后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发现
固体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波义耳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什么关系?
探究 实验 思路
1 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质量(m1)
2 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m2)
3 比较m1、m2 的关系
【提出猜想】
猜想1: m(反应前)大于m(反应后)
猜想2: m(反应前)等于m(反应后)
猜想3: m(反应前)小于m(反应后)
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方案一 加热铜粉
反应原理 铜+氧气
氧化铜
现象
铜粉由红色变为黑色, 气球先膨胀后收缩
实验前 实验后
质量
实验分析 铜+氧气
氧化铜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橡胶塞、气球 锥形瓶、橡胶塞、气球
C. O2
D. Fe3O4
逸散到空气中
反应产生气体,逸出到
解释 空气中,导致反应前后
质量不相等
结论 遵守质量守定律
【实验5-2】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会相等吗? 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
白色固体 在反应前,只称量镁条的质量,
解释 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白烟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结论 遵守质量守定律
在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 ①如果有气体参加的实验:在________(密闭/敞口)容器中进行 ②如果有气体生成的实验:在________(密闭/敞口)容器中进行
②佛山非遗铜箔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特制的铜箔上剪、刻而 成,(经称量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变) 不符合,无发生化学变化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史料
金属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然
后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发现
固体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波义耳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什么关系?
探究 实验 思路
1 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质量(m1)
2 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m2)
3 比较m1、m2 的关系
【提出猜想】
猜想1: m(反应前)大于m(反应后)
猜想2: m(反应前)等于m(反应后)
猜想3: m(反应前)小于m(反应后)
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方案一 加热铜粉
反应原理 铜+氧气
氧化铜
现象
铜粉由红色变为黑色, 气球先膨胀后收缩
实验前 实验后
质量
实验分析 铜+氧气
氧化铜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橡胶塞、气球 锥形瓶、橡胶塞、气球
C. O2
D. Fe3O4
逸散到空气中
反应产生气体,逸出到
解释 空气中,导致反应前后
质量不相等
结论 遵守质量守定律
【实验5-2】 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会相等吗? 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
白色固体 在反应前,只称量镁条的质量,
解释 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白烟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结论 遵守质量守定律
在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 ①如果有气体参加的实验:在________(密闭/敞口)容器中进行 ②如果有气体生成的实验:在________(密闭/敞口)容器中进行
②佛山非遗铜箔剪纸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特制的铜箔上剪、刻而 成,(经称量反应前后铜片质量不变) 不符合,无发生化学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PPT.优秀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925b9ee45c3b3566ec8bd7.png)
是质量守恒,其它方面如体积等不 一定守恒。
3.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应当包括各种物质,如气 体等。
4.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应当包括生成的各种物质,如沉淀、 气体等。
你会解释吗?
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为什么是守 恒的?
2.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m1
m2
探究实验:蜡烛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探究实验小结
在开放容器中 石蜡+氧气 点→燃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探究实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 前后质量测定
探究实验小结
在密闭容器中 石蜡+氧气 → 点燃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注意:
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最好在密 闭容器中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5:1 B.1:5 C.1:4
D.4:1
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
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0 8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0 10 x D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
A.50 B.40 C.10 D.70
硫酸铜 + 铁 → 铜 + 硫酸亚铁
m1 =
m2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 和
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
总和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
3.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应当包括各种物质,如气 体等。
4.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应当包括生成的各种物质,如沉淀、 气体等。
你会解释吗?
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为什么是守 恒的?
2.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m1
m2
探究实验:蜡烛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探究实验小结
在开放容器中 石蜡+氧气 点→燃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探究实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 前后质量测定
探究实验小结
在密闭容器中 石蜡+氧气 → 点燃 水 +二氧化碳
m1
=
m2
注意:
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最好在密 闭容器中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5:1 B.1:5 C.1:4
D.4:1
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
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0 8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0 10 x D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 )
A.50 B.40 C.10 D.70
硫酸铜 + 铁 → 铜 + 硫酸亚铁
m1 =
m2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 和
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
总和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7.ppt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7.ppt](https://img.taocdn.com/s3/m/56cc0fb5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c.png)
• (3)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 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或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相等
• 4、化学实验中使用天平还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 (1)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放_纸 上__,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 (2)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_玻璃器皿_里称量。
• 5.(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6.已知A、B两物质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 则1gA和9gB反应,一定能生成10gC吗?你判 断的依据是什么?
• 不一定。若二种物质都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C质量等于10g;若有一种物质没有完全反应, 则生成物质C质量小于生成10g。
讨论: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为例,分析 化学反应为什么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温馨提示
请拿出你的 导学案、双色笔, 还有你的学习激情!
•
•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 一、学习目标
•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 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常见化学反应 中的现象和问题。
小组长检查预习案完成情况
• 要求: • 1、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预习案完成情况,
没有完成的-2分。 • 2、小组讨论并完成预习案不会的内容 • (对学群学:A教C、B教D) 。 • 3、同学们站起来利用2-3分钟快速记忆预
再探究
天平 是否 平衡
文字表达式
分析为什么会 出现这种结果
探究案
• 3、(1)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P+O2 P2O5, 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的作用是 防止冲开瓶塞;玻璃管的作用是_引燃白磷_
• (2)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符号表达式Fe+CuSO4 FeSO4+Cu,现象是 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 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或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相等
• 4、化学实验中使用天平还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 (1)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放_纸 上__,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 (2)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_玻璃器皿_里称量。
• 5.(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6.已知A、B两物质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 则1gA和9gB反应,一定能生成10gC吗?你判 断的依据是什么?
• 不一定。若二种物质都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C质量等于10g;若有一种物质没有完全反应, 则生成物质C质量小于生成10g。
讨论: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为例,分析 化学反应为什么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温馨提示
请拿出你的 导学案、双色笔, 还有你的学习激情!
•
•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 一、学习目标
•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 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常见化学反应 中的现象和问题。
小组长检查预习案完成情况
• 要求: • 1、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预习案完成情况,
没有完成的-2分。 • 2、小组讨论并完成预习案不会的内容 • (对学群学:A教C、B教D) 。 • 3、同学们站起来利用2-3分钟快速记忆预
再探究
天平 是否 平衡
文字表达式
分析为什么会 出现这种结果
探究案
• 3、(1)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P+O2 P2O5, 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气球的作用是 防止冲开瓶塞;玻璃管的作用是_引燃白磷_
• (2)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符号表达式Fe+CuSO4 FeSO4+Cu,现象是 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现象 ②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反应前后 各物质质 量总和
相等(m1=m2)
分析
Fe+CuSO4 Cu+FeSO4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结20论21/3:/1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7
方案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 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①有大量气泡产生;②天平不平衡(变轻了)。
(m1>m2) 原因分析:反应产生的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
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是。(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
小结: ①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对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若要验证质量
守恒定律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2021/3/1
11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二、试用分子、原子的观 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2021/3/1
12
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适用范围.(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但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如: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不符合,这属于物理变化。
➢质量守恒。(不是体积或其它方面的守恒)
➢参202加1/3/1。(没有参加反应的不能算在内)
9
练习:
1、反应A+B=C+D中,已知2 g A和5 gB 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 g C,则有__3__g D 生成。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2021/3/1
1
广告
水变汽油!经济收入惊人!! 欢迎有识之士加盟! 联系电话:××× ×××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先生
同学们,假如你是老板,你会加盟吗?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一定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2021/3/1
2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 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有哪几种关系呢?
2021/3/1
4
实验方案
方案一
实验现象
①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反应前后
各物质质
相等
量总和
分析
P+O2点燃 P2O5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结20论21/3:/1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5
活动与探究二(分组):
Hale Waihona Puke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1、将天平调平。2、将盛硫酸铜溶液的 烧杯和铁钉放在托盘上一起称量得m1。3、取下烧 杯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4、一段时 间后,将盛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称量得m2。
Na2CO3+HCl→NaCl+H2O+CO2↑ 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是。
能改进实验方法吗?如何改进?
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2021/3/1
8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理解时注意: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忽略反应或生成的 气体、沉淀等)
氧原子
氢原子
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2021/3/1
13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微观
1、六不变: 一切化学反应中
原子种类不变
决定
原子数目不变
体现
原子质量不变
分子种类改变(微观) 2、两个一定变
物质种类改变(宏观)
分子的数目 (微观) 3、两个可能变
元素的化合价(宏观)
2克021/3氧/1 气参加了反应。
18
广告
水变汽油!经济收入惊人!! 欢迎有识之士加盟! 联系电话:××× ×××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先生
同学们,假如你是老板,你会加盟吗?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做出的选择是什么?
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
变。水中只含H、O元素不含C元素。故水不能变
作出假设: 大于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等于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小于
2021/3/1
阅读教材第92页一、二自然段:
了解“1774年拉瓦锡的实验”。
3
活动与探究一:
方案一:红磷(或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小气球的作用:防止反应放出的热使气体膨胀,将 塞子冲出,造成实验失败。 瓶底铺细沙的作用:防止锥形瓶炸裂。
A、XY2 B、XY3 C、X2Y3 D、X3Y2
2021/3/1
21
3、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细铁丝在氧气 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
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 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故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大。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 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已知反应A+B →C,有10gA和5gB反应, 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gA,B无剩余,则生成C的 质量为__12__g。
2021/3/1
10
活动与探究:镁条燃烧质量前后的测定
现象: ①发出耀眼的白光;②天平不平衡(变重了)。
原因分析: 有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增加了氧气 的质量)。
Mg+O2 点燃 MgO 改进方法: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方案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1、将天平调平。2、将盛有盐酸的小试
管和酸酸钠粉末的烧杯放在托盘上一起称量得m1。
3、取下烧杯将盛有盐酸的小试管中盐酸倒入小烧杯
中,观察现象。 4、一段时间后,将盛小试管的烧杯
放202回1/3/1托盘上一起称量得m2。
6
实验方案
方案二
①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宏观
元素种类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2021/3/1
14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元素质量
物质总质量 变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2021/3/1
15
2021/3/1
16
小结结
内容
质
量
守
原因
恒
定
律
应用
2021/3/1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成汽油。 2021/3/1
19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 有什么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一定有的元素:C,H
可能有的元素: O
2021/3/1
20
思考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X2+3Y2=2Z中,Z
的化学式用X、Y表示应是( B )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进行有关的计算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17
试试看:
1、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1).
24克镁与16克
则生成氧化镁
氧气恰好完全 反应。
的质量为
__4_0_克
(2).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1_6____
反应前后 各物质质 量总和
相等(m1=m2)
分析
Fe+CuSO4 Cu+FeSO4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结20论21/3:/1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7
方案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 后质量的测定
现象:①有大量气泡产生;②天平不平衡(变轻了)。
(m1>m2) 原因分析:反应产生的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
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是。(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
小结: ①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对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若要验证质量
守恒定律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2021/3/1
11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二、试用分子、原子的观 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2021/3/1
12
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适用范围.(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但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如: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不符合,这属于物理变化。
➢质量守恒。(不是体积或其它方面的守恒)
➢参202加1/3/1。(没有参加反应的不能算在内)
9
练习:
1、反应A+B=C+D中,已知2 g A和5 gB 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 g C,则有__3__g D 生成。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2021/3/1
1
广告
水变汽油!经济收入惊人!! 欢迎有识之士加盟! 联系电话:××× ×××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先生
同学们,假如你是老板,你会加盟吗?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一定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2021/3/1
2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 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有哪几种关系呢?
2021/3/1
4
实验方案
方案一
实验现象
①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气球先膨胀后缩小
反应前后
各物质质
相等
量总和
分析
P+O2点燃 P2O5
质量总和 质量总和
结20论21/3:/1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5
活动与探究二(分组):
Hale Waihona Puke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1、将天平调平。2、将盛硫酸铜溶液的 烧杯和铁钉放在托盘上一起称量得m1。3、取下烧 杯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4、一段时 间后,将盛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称量得m2。
Na2CO3+HCl→NaCl+H2O+CO2↑ 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是。
能改进实验方法吗?如何改进?
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2021/3/1
8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理解时注意: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忽略反应或生成的 气体、沉淀等)
氧原子
氢原子
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2021/3/1
13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微观
1、六不变: 一切化学反应中
原子种类不变
决定
原子数目不变
体现
原子质量不变
分子种类改变(微观) 2、两个一定变
物质种类改变(宏观)
分子的数目 (微观) 3、两个可能变
元素的化合价(宏观)
2克021/3氧/1 气参加了反应。
18
广告
水变汽油!经济收入惊人!! 欢迎有识之士加盟! 联系电话:××× ×××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先生
同学们,假如你是老板,你会加盟吗?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做出的选择是什么?
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
变。水中只含H、O元素不含C元素。故水不能变
作出假设: 大于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等于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小于
2021/3/1
阅读教材第92页一、二自然段:
了解“1774年拉瓦锡的实验”。
3
活动与探究一:
方案一:红磷(或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小气球的作用:防止反应放出的热使气体膨胀,将 塞子冲出,造成实验失败。 瓶底铺细沙的作用:防止锥形瓶炸裂。
A、XY2 B、XY3 C、X2Y3 D、X3Y2
2021/3/1
21
3、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细铁丝在氧气 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
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 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故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大。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 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已知反应A+B →C,有10gA和5gB反应, 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gA,B无剩余,则生成C的 质量为__12__g。
2021/3/1
10
活动与探究:镁条燃烧质量前后的测定
现象: ①发出耀眼的白光;②天平不平衡(变重了)。
原因分析: 有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增加了氧气 的质量)。
Mg+O2 点燃 MgO 改进方法: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方案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1、将天平调平。2、将盛有盐酸的小试
管和酸酸钠粉末的烧杯放在托盘上一起称量得m1。
3、取下烧杯将盛有盐酸的小试管中盐酸倒入小烧杯
中,观察现象。 4、一段时间后,将盛小试管的烧杯
放202回1/3/1托盘上一起称量得m2。
6
实验方案
方案二
①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宏观
元素种类不变 元素质量不变 物质总质量不变
2021/3/1
14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元素质量
物质总质量 变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2021/3/1
15
2021/3/1
16
小结结
内容
质
量
守
原因
恒
定
律
应用
2021/3/1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成汽油。 2021/3/1
19
2、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 有什么元素?可能会有什么元素?
一定有的元素:C,H
可能有的元素: O
2021/3/1
20
思考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X2+3Y2=2Z中,Z
的化学式用X、Y表示应是( B )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进行有关的计算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17
试试看:
1、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1).
24克镁与16克
则生成氧化镁
氧气恰好完全 反应。
的质量为
__4_0_克
(2). 6克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克,有_1_6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