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是体育地唯一出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化是体育的唯一出路
1、职业体育的现状和历程
职业体育最早出现于英国,盛行于欧美,给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5%,而职业体育在21个行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商业银行和证券市场。可以说,职业体育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体育本身,职业体育也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体育现象,它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国情特点直接或间接影响职业体育的发展路径。西方发达国家现既成的职业体育联盟形式和日韩等国的市场垄断型职业体育联盟形式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国情。完全摆脱政治干预的职业体育能否顺利实现并健康发展,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1.1职业体育的内涵
起源于西方的职业体育,在它诞生之初就带有私有制的烙印。职业体育又称商业体育,它不是与业余体育相对立的专业体育,而是与用经济发展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相对的,即以体育发展带动相关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一项商业化竞技活动。最初的竞技体育是以业余的形式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由“绅士体育”发展到“商业化体育”,最终确立了“职业体育”模式,竞技体育就实现了从业余形式向职业体育的过渡。有的国家的职业体育已具有上百年的历史,职业体育在发展演变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运行体制,并且被确立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以美国为例,体育产业居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第三位,而其中职业体育的贡献功不可没。由于发展较为完备,在西方国家,无论是俱乐部,还是职业联盟的产权都是明晰的。政府在职业体育中的参与主要表现为运用法律手段从宏观上间接地管理,而很少直接进行行政干预。
1.2我国职业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职业体育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程度不尽相同,在同一地区,不同的体育项目的职业化发展也有所不同。有人说,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体育。那么,与西方国家成熟的职业体育相比,我国的职业体育发展究竟还差多远?
中国的职业体育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1984-1993年)。企业以冠名作为回报,以广告赞助或出资合办的形式投资运动队。由于注重投资球队后所
产生的广告效应,企业主要将资金重点投放在群众影响较大的足球和篮球市场。小高潮时期(1993-1995年)。中国经济发展出现新的高潮,地方政府的政策干预使更多的企业再次将目光投向体育产业。在一段时期内形成了围绕企业和代言明星的群众运动热潮。低迷期(1996年至今)。中国职业体育由于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伪职业化”等现象频发,通过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发现我国的职业体育与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体育相去甚远。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职业体育发展更显得捉襟见肘:制度化水平、管理和运营的专业化水平、赛事水平、商业开发水平、服务媒体和球迷的水平、危机公关的水平、联赛社会责任担当等方面存在不足。但这不能说明中国现有经济体制下无法发展职业体育,中国不但需要发展职业体育,而且还应着力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因为职业体育是竞技体育发展的高级形态,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体育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谁抢占了职业体育的先机,谁就最有可能占领体育全球化的高地。如今我国体育的发展阶段和环境无一例外地要求把职业体育放置到改革与发展的宏观战略之中。
如何尽快使中国的职业体育发展起来?这需要的不是对西方国家现有发展模式的拷贝,因为我国的国情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不尽相同。如果一味坚持沿袭西方已有路线,“体育官员”掌握联赛管理大权、职业俱乐部缺少话语权、利益分配不合理等“伪职业化”的现象就会愈演愈厉,到那时中国的职业体育就真正无药可救了。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之路势在必行。
综上,适合中国的职业体育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要符合国情,就要把握市场,因为市场是职业体育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市场才能决定职业体育的最终走向。
2、体育项目在我国职业化发展的适合性分析
由于不同体育项目的性质和特征不同,并不是每个项目都有职业化的潜力,应该在有潜质的项目上多下功夫,它们是中国职业体育之路上的主力军。
2.1适合“职业化”的项目
目前,西方国家职业体育发展较好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橄榄球、棒球、网球、田径、拳击、赛马等项目上。足球、F1(世界一级方程式)、高尔夫、WPBF(职业拳击)这些项目的职业化发展道路尤为顺利。以美国为例,美国
职业体育实行合作管理模式(也称“联盟制”),即由参加联盟的各个职业队的老板组成业主委员会,他们具有对联盟竞赛和其它事宜的绝对领导权。业主委员会选聘联盟总裁,经营工作由联盟总裁负责,总裁对联盟的日常工作有决策权、惩处权和裁定权。在这种较为完善的机制下,美国的职业体育运行良好。NF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NBA(国家篮球协会)、NHL (国家冰上曲棍球联盟)等美国传统项目的职业化发展,加之女子NBA、全国足球协会等新兴队伍,美国的职业队伍已近千支。这些职业队伍最大限度的具有可观赏性、群众基础广泛性、资金易运转性等特征。既然职业体育具备鲜明的商业特征,就不能忽视上述项目所具备的商业潜质——受众广泛,易推广。无论是何种项目,作为职业体育的项目都应该是“多赢”的事业:俱乐部与职业选手可以凭借职业体育获得稳定的收益,广大体育迷能够消费比赛、购买相应的体育文化产品,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2.2不适合“职业化”的项目
在一部分项目光鲜的职业化发展的另一端,有一些项目似乎无缘职业体育,比如:举重、跳水、射击、柔道等。不适应职业体育发展的项目一般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可观赏性不强。由于女子比赛不及男子比赛的视觉冲击力强,观赏性自然不及后者,有的女性项目要比男性项目获得的经济收益低得多。同为足球,男足的比赛要比女足的比赛更容易获得观众的青睐。女足联赛的冠军大连队,获胜场次主力队员每人可以拿到1200元奖金,再加上不到3000元的月薪,年收入也就是5万元左右。其二,参与难度较大。举重、射击、跳水等项目的比赛过程较短,从开始到结束一蹴而就,观众的情绪没等到达高潮,比赛已经结束。此外,专业性过强也是原因之一。其三,全民参与性不强。柔道、举重等项目对运动员的体重有严格要求,射击、跳水的推广难度也较大。因此,具备上述特征的项目不太适宜作为职业体育的发展对象。
3、中国职业体育的影响因素
针对项目的适应性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应该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的职业体育项目和模式。中国职业体育模式的建构,主要应该考虑到政治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两方面原因,其中文化层面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3.1经济因素
我国职业体育的发展不应因竞技场上的胜利而被坚持,也不应因失败而遭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