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评价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用药评价制度
1、合理用药是指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当性。
安全性:不是一个药品有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大小这类绝对的概念,而是强调用药者承受最小的药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有效性:通过药物的作用达到预期的目的。临床有效性指标有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等,预防用药有疾病发生率、降低死亡率等。
经济性:考量用药的成本和效益,即以尽可能少的药费支出换取尽可能大的治疗收益,合理使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减轻患者和社会的药费负担。
适当性:是实现合理用药的重要指标。适当的适应证,适当的药物,适当的用药方法(给药时间、剂量、疗程、途径),适当的患者,适当的信息,适当的观察。
不合理用药的表现:种种违背上述合理用药要求的现象。
2、医院要经常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教育,从思想上认识到不合理用药的危害。
3、制订保障合理用药的规定和措施,并积极落实执行。
4、定期组织专家对医院各科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并总结通报。
5、利用HIS系统对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从流程上予以控制。
6、评价合理用药的形式和内容:通过查病历和处方,做到普查与专项相结合,一般与重点相结合,具体包括以下10个方面:
6.1药品使用是否符合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
6.2抗菌药物使用是否符合各级“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的规定。
6.3特殊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使用是否符合各级“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
6.4医保病人用药是否符合各级医保部门药品目录的使用规定。
6.5药品的临床使用与“药品说明书”“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的符合程度。
6.6对经常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品种进行重点检查,分析。
6.7对特殊人群(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和肝肾功能障碍等)患者用药重点监测。
6.8药剂科每月对药品用量金额进行排序,对排序靠前、增长过快的品种上报,由医务科组织专家进行重点检查,分析。
6.9对在合理用药检查中问题较多的科室和医生重点检查。
6.10对有医疗纠纷的病人用药进行重点检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