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教育应成为大学生在校教育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商教育应成为大学生在校教育的内容我国的就业形势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在艰难中增加了几分惊险。除了考查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笔试,面试对于当前的企业或单位才是最终无数高“智商”学子的拦路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了高校学子机遇的同时,也是给普遍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群跳出龙门制造了挑战。对于刚出茅庐的大学生,尤其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很难成为最终致胜的法宝,往往无意间的一些细节成了被企业或单位录用的惟一标准,而这些细节更多的就是一个人情商的体现。这对高校培养出合格的、受企业或单位欢迎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校情商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教育相对于高中、初中等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风气:没有高中时期众多考试的压力,淡化了初中时期的青涩,更没有小学时期的烂漫;有的是成人的独立和自主,有的是对事业和情感追求的付出,有的是所谓社会中人的人情世故。本文作者认为,高校校园就是社会的精简版,是学生社会化角色的中转站,是普通大学生走入社会的缓冲区。经过高考的筛选,同一年进入同一所高校的普通学生在成绩上都非常接近,至少能说明他们在学习能力、认识辨别能力和对事物的看法是比较接近的。简单说是,物以类聚,精英和精英在同一片蓝天下,普通人和普通人就在同一个屋檐下。我们都认可这样一个观点,只有跟比自己更强大的对手做敌人才能逼迫自己走的更远。高校里的优秀辅导员和教授,高校良好的教育政策的长
期实施所形成的具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和风气就是精英学校超过精
英的对手,就是普通高校远胜普通人的精英。所以,良好的高校教育是高校软件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部分。
二、高校情商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教育体系开始反思传统教育模式,尤其是应试教育,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情绪、情感教育长期处于我国学校教育的空白区。据相关报道,1997年6月,武汉情智学校创办,以“情商智双向开发、素质特长全面培养”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开发青少年心智,开了我国情商教育的先河。而在此之前,其它一些大专院校也已经陆续开设了一些和情商教育有关的课程。2002年一篇题为《马年招聘新特点不只求学历更看重“情商”》的新闻得到社会的认同。2004年初发生的“马加爵事件”及其类似的一些血的教训,也表明我国高校情商教育的薄弱。
在高考魔术棒的指挥下,高等教育之前,大部分学校教育对于所谓的情商教育根本无从谈起。进入到了大学,接受情商教育形式多样化:社团教育、学生干部教育、就业指导等。然而,真正形成了教学体系,得到高校普遍认同的却少之又少。2002年3月25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服务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适应广大青年学生成长、就业创业的迫切需要,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决定在部分高校联合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工
作。
三、扩大受教育对象,情商教育课程成校本
推行高校情商教育不仅仅是普通高校里的某个学院(心理学院)或者某个部门(大学生素质拓展或心理教育基地)的工作任务,更不是某些所谓问题学生的必修,它应该成为全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每一个在校大学生都应该重视情商教育课程,必须选修其中的主要课程。这是从理论角度上普及情商教育知识。
另外为弥补校本课程可能造成学生任务重的缺陷,高校教育体系也可以考虑将情商教育融入既有的公共课程,如思想道德教育、公共关系教育、社会学等。
(一)提升高校辅导员情商水平,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辅导员的情商内涵包括较强的认识和妥善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识他人情绪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营造良好的育人情绪环境能力等。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出于各方面考虑,往往有意识地培养一批又一批的留校毕业生作为新生辅导员,这些辅导员呈现了这样的特点:年龄普遍在二十几岁,各方面还不够成熟,且地位低、工资低、工作辛苦费力。另外还有些特殊情况,如一些留校辅导员是迫于无奈,因而缺乏职业自豪感,缺乏敬业精神。同时,部分新生因独生子女可能在大学初期某些方面表现偏激,辅导员就简单认为这样的学生是娇生惯养、自私自利、难以管教,导致对教育学生缺乏耐心、爱心,不主动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最终致使师生关系紧张。更有甚者,认为辅导员实际上就是学生的保姆,
并不需要很高的理论素养,故而干工作就是得过且过。
(二)做实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提高大学生情商
为了增加大学生情商,最好的方法并不是加开一门两门这方面的课程,而是应该让学生经过实践,从参与中学习,通过模仿学习。这也正是当前我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单位的主要内容,为在校学生提供全面的素质训练,帮助学生利用学生社团、项目合作、暑期实习等各种机会,培养情商等方面的潜质,让学生学会思考、沟通和参与团队合作的基本技能,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学生社团是很好的培养机制,但是应该让这些社团作为为了学生存在的团体为前提,而不是为了校领导,鼓励所有的学生参与,而不是把奖励、机会都给了学生干部,这样就会把竞争思维带入了社团,违背初衷。在这个身体力行的环境中,老师必须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作为学生的楷模,老师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设立情商奖学金计划,激励大学生参与高情商培养
学校通过启动新的奖学金预算,避免分减传统奖学金金额。主要用于奖励那些表现突出的高情商同学,如在运动会中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的同学、经常在各种歌唱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等等。然而评选规则应该细化、量化,包括对评选者的性格、特长等的考察。另外,情商奖学金获得者应该避免与传统奖学金混选。当然,对于情商奖学金的评选也不可能完全抛弃专业的成绩标准,应该将其层次化。
参考文献:
[1] 姜娟关于情商教育的几点思考[j].沈阳: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3).
[2] 袁平论高校情商教育的方法[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2008.6.
[3] 雷体翠李文华大学生情商教育内容新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
[4] 李素芳,王淮庆,杨世英高校素质教育呼唤高情商辅导员
[g].工会论坛,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