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果树栽培技术
适用专业:园艺技术
课程定位:园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开设学期:园艺技术专业三年级第一学期
课程学时:72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果树栽培技术》是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园艺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适应果树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果树栽培技术》是实现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就业方向的主要课程之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果树栽培技术》学习领域基于果树生产过程开发,定位于高等职业教育,紧扣任职岗位要求,强化果树育苗、果园建立、果园管理“三果”技术培养,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考核,及时融进新观念、新理论、新技术,呈现课程的职业性、实用性和开放性。

《果树栽培技术》课程的前导课程为《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农业气象》等,后续课程有《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市场营销》等。

通过《果树栽培技术》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果树栽培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按照果树产业相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综合素质和技能。

掌握培育果树苗木、建立果园、进行果园综合管理的技术,能够
培育果树的嫁接苗和扦插苗;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果园规划设计并付诸实施;能够根据果树树种和环境等具体情况,进行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果品生产;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敢于动手,善于表达,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职业素质,达到取得高级果树工技能证书的要求,为就业奠定基础。

1.2课程设计
1.2.1课程设计理念
《果树栽培技术》课程设计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进行改革过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4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岗位需求和高级果树工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果树行业专家、生产单位人员相结合,学校与果树行业合作共同开发为途径;基于果树生产过程开发学习项目和教学内容,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校内实训室、校园果树资源、校内实训果园和校外实训基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2.2课程设计思路
1.2.2.1根据园艺技术专业岗位要求,明确课程的任务
在调查研究和分析河南省以及国内果树产业行业对人才需求,以及听取学生反馈意见的基础上,明确了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定位。

园艺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适应果树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果树生产的任务是生产出优质、丰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多种果品,满足国内外市场对干鲜果品及其加工制品的需要,《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主要环节。

1.2.2.2剖析果树生产工作过程,确定学习领域
通过对果树生产工作过程进行剖析,筛选出对于完成生产任务和课程任务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系统性的技术,作为课程学习领域。

果树生产终年进行;果树种类繁多,各地都有代表性树种;果树生产工作过程:培育果木——建立果园——果园管理——收获果实,生产过程是一步步进行的,前一项为后一项打基础,但在生产中培育苗木、建园后管理可以分别进行,建园后要进行若干年的果园管理,所以也是相对独立的。

果树生产第一个环节是培育苗木,苗木是生产的基础。

目前生产上要求采用无性繁殖苗,绝大部分果树采用嫁接苗,少数几种果树采用扦插苗,不提倡用种子实生繁殖,选择有代表性的树种进行嫁接苗和扦插苗培育学习,培育苗木的任务就能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果园建立各树种大同小异,重点是结合当地生态条件,选择有代表性的树种进行。

果园管理是果树生产的重点,常年进行,内容繁杂,有的反复进行,但多数管理各树种大同小异,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树种进行,唯有整形修剪,树种各有特色,需要完成当地主栽树整形修剪,方能
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1.2.2.3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学习情境
1.2.2.4以工作任务为基础,整合教学内容
按照“以能力为主线,以典型的工作为载体,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依托,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设计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开发教学项目。

如果树育苗,每种果树都要育苗,春夏秋冬都须管理,生产上苹果、梨、桃等大部分果树用嫁接苗,培育过程大同小异,葡萄等少数树种用扦插苗。

设计果树砧木种子的处理、果树砧木种子的播种、果树砧木苗管理、果树苗木嫁接、果树嫁接苗管理、果树插条的采集和贮藏、果树扦插、果树扦插苗管理7个项目,通过7个项目的学习,掌握果树育苗的技能。

以教学项目为工作任务,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融入任务前后的工作过程和必要的理论知识,使任务重点突出,又前后衔接,有基本知识支撑,有充分理论根据,实践与理论一体化。

1.2.2.5实行全面考核,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
《果树栽培技术》学习评价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考核,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实行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试卷考核与工作完成结果成绩评定相结合,教师检查和学生互评相结合,技术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2.课程培养目标
2.1技能目标
序号技能目标
1 能正确识别常见果树树种和品种,掌握树体结构及生长特点
2 能培育实生砧苹果嫁接苗、葡萄扦插苗
3 能建立苹果、葡萄、桃园,掌握建园程序、步骤及方法
4 能进行土壤改良,土壤管理,施肥,灌水和排水
5
能进行苹果苹果整形、四季修剪,葡萄葡萄整形、生长季植株管理、冬季修剪,桃主要树形的整形修剪
6 能确定树体的负载量,进行疏花疏果操作;能进行果园放蜂、人工辅助授粉操作;能进行花疏果、套袋、摘叶、铺反光膜、转果、采收、果实采后处理操作
7 能进行冻害、霜害、抽条、日烧的预防和遇害后的救治
8 能分析并解决生产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9 能独立搜集、分析与组织果树生产领域中的新信息
2.2知识目标
序号知识目标
1 果树与果树栽培的概念,果树栽培的意义和特点
2 明确果树的类型,能对主要果树的进行归类
3 掌握果树树体组成、生长周期和生长发育特点
4 明确种子层积的原理
5 掌握主要果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6 掌握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生产的条件要求
7 掌握主要果树整形修剪的生物学基础
8 明确果树授粉、疏花疏果、套袋、摘叶、转果、采收的原理
9 明确冻害,霜害,抽条,日烧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原理
2.3情感目标
序号情感目标
有学农、爱农、干农的职业素质,有振兴果树事业的信心和责任1

2 有吃苦耐劳和敬业创业精神
有健全的人格,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团结协作,善于与人相处3
和沟通
4 树立崇尚科学、求实创新的态度
有自知之明,能分析自己的成功与不足,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5
并采取正确解决措施
3.果树栽培技术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3.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植物与植物生理》、《农业气象》、《土壤肥料》、《植物生长调节
剂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等。

3.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园艺产品贮藏加工技术》、《市场营销》等。

4.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4.1教学内容的选取
4.1.1教学内容根据岗位任职需要选取
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和分析当地果树行业职业岗位(群)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组织由果树行业和企业技术与管理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专题研讨,根据果树行业发展的需要,分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确定了果树育苗、果园建立、果园管理的具体载体树种、工作任务和具体操作内容,通过学习能够胜任果树工作岗位。

4.1.2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核和行业标准接轨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充分考虑了学生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果树工等证书)的要求,充分考虑了果树行业的有关行业标准,如“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规程”等,将相关内容有机的融入课程之中,同时注意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的融合,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4.1.3教学内容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进行组织
基于工作过程的《果树栽培技术》课程内容的选取,全部围绕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操作项目进行,以实践技能为主线,围绕工作任务,将相关知识、理论融入其中,使理论和实践不脱节,实现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一体化。

4.1.4教学内容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和学生认知规律
4.1.4.1具有系统性
以实际技能为主线的教学内容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以便能够掌握生产果品的全面技术。

而不是学科体系或理论体系。

4.1.4.2具有典型性
果树种类繁多,操作技术复杂。

课程内容的选取以通用典型性的技术为主,能够代表能力水平,掌握后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配合高新技术、区域性实用技术;以当地主栽树种、能承载此项技能的树种、一般公认的典型树种为载体。

多个季节都能进行的项目,可以根据其他项目的多少,任选一个季节进行。

4.1.4.3具有实用性
选取的教学内容能够应用于生产,在专业岗位发挥作用。

《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果树生产的各个方面,适合园艺技术专业学生系统学习。

每一个或几个项目又是相对独立的模块,其他不同区域、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选学不同的模块。

4.1.4.4具有可行性
选取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实现,条件允许,收到好的效果。

4.1.4.5具有开放性
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课程内容的选取要给他们留有时间和空间。

课程结构是静态的,教学载体是动态的、开放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载体,课程是开放的,可以更新,吸纳新理论、新技术。

教学内容及实验实训学时分配
内 容学时数
理 论62
绪论 2 第一章我国果树种类及地理分布 6
第二章果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 2
第三章 果树器官的生长发育 12
第四章生态环境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2
第五章果树育苗 10
第六章 果园建立 4
第七章果园土、肥、水管理 6
第八章果树整形修剪 12
第九章花果管理 6 各论穿插于总论中讲解
实验实训10
项目一主要果树树种的认识 2
项目二果树树体结构与枝芽类型的认识 2
项目三主要果实类型及其构造的认识 2
项目四果树苗木的繁殖 2
项目五果树整形修剪 2
合计72
5.学习资源的选用
5.1教材选取的原则
目前我们使用的《果树栽培技术》教材是郗荣庭主编.《果树栽
培学》总论,各论穿插于总论中介绍,以我省主栽果树代表种类为主,
分别讲授其生物学和栽培学上的个性,特殊规律和具体的栽培技术。

为农业部规划教材,由于是按本科体系编写,与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我们正组织教师新编《果树栽培技术》教材,新编教材应以方便教师教和学生学为宗旨,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知识与开发智力结合、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结合。

根据高职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坚持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对素材进行取舍,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入繁、以实用为主旨、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来组织编排内容,注意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体现实用性;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及经验总结,体现现代性;采用模块结构,方便因专业而灵活选择模块内容;为方便学习,各章开头有学习目标,章尾有小结、复习题,便于学习有方向和目标。

5.2参考教学资料
[1]束怀瑞主编。

苹果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章文才主编. 果树研究法(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3]陶勤南主编. 肥料试验与统计分析.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4]马国瑞主编. 园艺植物营养与施肥.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5]束怀瑞主编. 果树栽培生理学.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6]束怀瑞主编. 苹果综合标准. 青岛:青岛出版社,1993
[7]廖明安主编. 果树培训教材(中级本).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8]廖明安主编. 果树栽培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9]章镇,王秀峰主编. 园艺学总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0]华中农业大学主编. 果树研究法(第二版).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11]骆建霞,孙建设主编. 园艺植物科学研究导论.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2002
[12]中南林学院主编. 经济林研究法.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13]赵振元著. 科学的方法.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14]陈国达著. 怎样进行科学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15]张才骏主编. 科学研究概论与科技论文写作. 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16]宋健主编.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7]李光晨主编. 园艺植物栽培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8]万蜀渊主编. 园艺植物繁殖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9]沈兆敏主编. 中国果树实用新技术大全(常绿果树卷).中国农业
出版社,1999
[20]董启凤主编. 中国果树实用新技术大全(落叶果树卷). 中国农
业出版社,1998
[21]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卷),科学出版社,1993
[22]Norman F.Childers. Modern Fruit Science. Somerset Press(U.S.A),1983
[23]Jules Janick. Horticultural Reviews, V olume 1~6, The Publishing Company Inc.(U.S.A),1980
[24]Raymond P. Poincelot. Horticulture: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 London. 1980.
主要专业期刊
[1].Acta Horticulture
[2]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3].Abstract of Horticulture
[4] 果树学报
[5] 园艺学报
[6] 园艺文摘
[7] 中国果树
[8] 中国南方果树
5.3学习网站
(1)果树- 栽培技术 - 中国种植技术网
/zhongzhi/guoshu/zaipeijishu/zhongzhi_119_2 3.html
(2)中国水果网/
(3)果树- 栽培技术 - 视频
/v?ct=301989888&rn=20&pn=0&db=0&s=8& word=%B9%FB%CA%F7%D4%D4%C5%E0%BC%BC%CA%F5 (4)农业技术---果树栽培- 视频
/w88/album-aid-4634396.html
(5)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6)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
6.教师要求
专任教师,要求一直工作在职业教育第一线,积极承担教学、科研、基地建设、技术服务等工作任务。

为“双师型”教师。

兼职教师,请一线专家或企业技术骨干人员专题授课或专题作报告。

7.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园艺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集教学、科研、生产、技术推广“四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

果树教学基地是“园艺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是《果树栽培技术》课程现场教学、实验实训、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教师进行科研、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的主要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为《果树栽培技术》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部分教学项目能在实训基地完成,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果树栽培技术》实验室是园艺植物栽培实验室的一部分。

《果树栽培》课程以实训、现场操作、模拟现场教学为主,以生产的工作过程为导向,同生产的工作过程紧密相连,室内实验较少。

实验室主要有果树标本及必要的常用仪器设备,提供标本进行果树种类识别,进行果实分类(解剖)、种子质量鉴定、种子生活力鉴定、育苗嫁接练习学习项目。

8.考核方式与标准
《果树栽培技术》学习评价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考核,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实行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试卷考核与工作完成结果成绩评定相结合,教师检查和学生互评相结合,技术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9.课程的特色
9.1理论实践一体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体现“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

教学实习内容、方式和方法创新,培养基本技能、应用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9.2教学方法灵活化
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法以启发引导、自学式、精讲式、讨论式、互动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式教学模式。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倡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9.3项目教学基地化
按照项目教学的要求,建立了以实习果园为主体校内教学基地,学习过程绝大多数在生产场地进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一致。

所有项目都在真实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园艺教研室
2011-07-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