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汪曾祺(课堂PPT)

合集下载

《五味》课件汇编

《五味》课件汇编

汪曾祺散文的特色: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 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在 《夏天的昆虫》中,他向读者介绍了蝈蝈、蝉、蜻 蜓、螳螂的品种、习性和孩童捕捉昆虫的情形。如 他说:“叫蛐子(蝈蝈的俗称)是可以吃的。得是 三尾的,腹大多子。扔在枯树枝火中,一会儿就熟 了。味极似虾”。说北京的孩子在竹竿上涂上黏胶 捉蝉。作者小时候用蜘蛛网捉蝉"选一根结实的长 芦苇,一头撅成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大蜘蛛 网就一绞,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很黏。瞅准了一只 蝉,轻轻一捂,蝉的翅膀就被粘住了。"读到此处, 不觉会心一笑,好像说的就是我自己童年的情形。
细品六味

除了“酸”,还有一种可以提振食欲、并且在中餐菜谱上 经常和“酸”字合并使用的味道,那就是“辣”,辣也可 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开朗、坚韧、果断。
• 1、上海有专门卖辣椒的铺子 • 2、云南爱吃辣 • 3、四川出名的爱吃辣,而且是麻辣
细品六味

不管是甜蜜,还是苦涩,能够调和着一切的就是咸,咸的味觉来 自盐,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维持着体内水量的恒定,也激 发和平衡着每道菜里的各种味道。
主要作品:
文集:《汪曾祺自选集》(1987年); 《汪曾祺文集》(共四卷,《小说卷》《 散文卷》《文论卷》《戏曲剧本卷》 1993年,江苏文艺出版社社);《汪曾 祺全集》(共八卷,《小说卷》《散文卷 》《戏剧卷》《其他卷》1998年,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汪曾祺》(共五卷, 《说戏》《五味》《谈师友》《文与画》 《人间草木》,山东画报出版社)。
《我为什么写写作》 ——汪曾祺
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 小到大,数学不佳。
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 中文系、看书很杂。

《五味》教学课件

《五味》教学课件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第一,取材于生活中的琐细小事,写得有滋
有味,妙趣横生。比如对五味的爱好,山西
人爱吃酸,四川人爱吃辣,广东人爱吃甜,
这些我们都知道,但到了作者笔下,就化为
写作的素材。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第二,语言朴实平淡,雅致而含蓄。品读汪
多味杂陈: 菜 名
臭豆腐 臭苋菜杆 臭豆腐乳
产 地
长沙
味 道

江苏、湖南 北京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火宫殿臭豆腐
臭豆腐乳
臭苋菜杆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课堂拓展· 悟情感、论五味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思考:作者写的五味不仅是饮食中的五
味,更是人生中的五味,那么作者是怎样 在课文中表现生活气息的呢?
老友面
酸菜羊肉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多味杂陈: 菜 名
炒鳝糊
夹沙肉 芋头扣肉
产 地 味 道
江苏无锡
四川 广西

芝麻糊、绿豆沙、 广东 番薯糖水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芋头扣肉
夹沙肉
炒鳝糊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多味杂陈:
菜 名
折耳根 苦瓜、蕹菜、苣荬


课堂导入· 忆童年、知五味
知人论世· 识作者、知京味 整体感知· 通字词、感五味 深入分析· 析文理、品五味 课堂拓展· 悟情感、论五味
课堂小结· 得结论、念五味
课后作业· 明得失、思五味

19《五味》课件30张2024

19《五味》课件30张2024

烹饪时可根据个人口味和食材 特点调整辛味调料的用量和种
类。
辛味调料可用于腌制、炒、炖 等多种烹饪方式,增加菜肴的
风味和口感。
使用辛味调料时应注意火候和 时间,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导
致营养成分损失。
06
咸味特点及作用
咸味物质来源与种类
其他咸味物质
海盐、岩盐、湖盐、井盐等
加工食品中的咸味添加剂
谷氨酸钠、酱油等
辣椒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辣椒素,具有 增强食欲、促进消化、温中散寒等作
用。

具有杀菌消炎、降血脂、预防心血管 疾病等作用,同时也是重要的辛味调 味品。
花椒
具有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 等功效,是川菜等地方特色菜肴的重 要调料。
辛味在烹饪中应用技巧
01
02
03
04
辛味调料在烹饪中应适量使用 ,避免过量导致口感过于刺激
腌制食品
甘味可以中和腌制食品中的酸味和咸味,使 口感更加柔和。
调味
甘味可以作为调味品使用,如制作糖醋汁、 番茄酱等。
05
辛味特点及作用
辛味物质来源与种类
01
辛味物质主要来源于香辛料和某 些植物成分,如姜、蒜、辣椒、 花椒等。
02
辛味物质种类繁多,包括挥发油 、辣味成分、香味成分等,赋予 食物独特的辛辣、芳香气味。
指导
根据个人体质、年龄、性别和劳动强 度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合理安排餐次和食量。
案例分析:五味调和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家常菜烹饪
通过调整食材搭配和调味品使用 ,使家常菜具有五味和谐、营养
丰富的特点。
餐厅菜品设计
餐厅在菜品设计中注重五味的搭配 与平衡,以满足不同顾客的口味需 求。

2024年度新实用汉语第五册五味ppt课件

2024年度新实用汉语第五册五味ppt课件

词汇运用
结合例句和语境,讲解词 汇的具体用法和注意事项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 力。
12
句型结构分析及举例
句型结构
举例说明
详细分析各类句型的结构特点,包括 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帮助学 生掌握句子构造的基本规律。
结合具体例句,讲解句型的用法和表 达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句型。
句型转换
礼仪规范
中餐礼仪较为随意,但尊重长辈和主人是基本原则;西餐 礼仪则相对繁琐,包括餐具使用、敬酒等细节都有严格规 定。
25
中西节日庆祝方式探讨
2024/3/24
春节与圣诞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注重家庭团聚和拜年;圣诞节则是西方基督教国家的重大 节日,以互赠礼物、举行庆祝活动为主要形式。
中秋节与感恩节
五味禁忌
了解五味的禁忌和注意事项,避免 不当搭配和过量食用对身体造成损 害。
10
03
词汇拓展与句型练习
2024/3/24
11
重点词汇讲解与拓展
01
02
03
词汇分类
将重点词汇按照主题、词 性、用法等进行分类,便 于学生系统学习和记忆。
2024/3/24
词汇拓展
通过近义词、反义词、词 组搭配等方式,帮助学生 拓展词汇量,提高表达能 力。
2024/3/24
17
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
2024/3/24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听力材料或相关话题展开讨论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分享环节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锻炼学生的公众演讲能力 和自信心。同时,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拓宽学生的源自野和 思路。1805
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培养

五味汪曾祺ppt课件

五味汪曾祺ppt课件
“五”是“多、杂”的意思(类似成语“三番五 次” )。
“五味”,泛指各种味道。
2.在写“酸甜苦辣咸臭”六味时,作者有没有平均 用力?他是如何注意详略处理的?
详写“酸”、 “辣”、 “臭” ,
略写了“甜”、“苦”、“咸”。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字词检测
汆汤 cuān 蕹菜 wèng 蘸盐水 zhàn 涮涮辣 shuàn
焐酸 wù 苣荬 qǔ mǎi 趋之若骛 wù 腌咸菜 yān
浏览课文: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几味?
初识六味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置好PP管及配件,用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生活百态
吴盐胜雪:多用来形容女子皮肤白皙无瑕。这里的吴盐
并非指真正的实物的盐,而纯为形容胜雪之意。该成语
吴 中字面上虽然讲的是吴地的盐纯白要胜过皑皑白雪,但
盐 实际上并非要说明称赞吴地的盐雪白胜雪,而是通过吴
胜 雪
盐雪白来委婉地表达对女子皮肤白皙的赞美之意。 北 宋词人周邦彦的《少年游·感旧》中,开头第一句: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此处的吴盐胜
民俗画卷
有个同学,是 台州人,到铺子里 吃包子,掰开包子 就往里倒酱油。
细品六味
民俗画卷
一个同志为爱人从南京带臭 豆腐干回家,在火车上引起一 车厢的人强烈抗议。
生活百态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
西 南

五味课件ppt

五味课件ppt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初识六味
浏览课文: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哪六味?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说说你家乡的小吃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作者简介
汪曾祺 (1920—1997), 江苏高邮人,当代作 家。其小说多写童年、 故乡,写记忆里的人 和事,在浑朴自然、 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 的意趣。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细品六味

科学证明,吃甜食能让我们感到快乐,所以全世 界几乎都用甜来表示喜悦,“甜滋滋”“甜甜 的”“sweetheart”…….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初识六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细品六味

有一种神奇的味道,不仅舌头能感觉到,而且,我们的 鼻子对它也十分敏感。它可以增进我们的食欲,促进消 化,这种味觉就是酸味。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五味公开课定稿PPT课件

五味公开课定稿PPT课件

的一声。活泼生动、有形有声、富生活气息、令人遐想
第7页/共30页
自主探究
1.作者凭着他丰富的人生 见识、深入的饮食体验和本色的 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中华大地多 样的饮食文化。看起来东拉西扯, 但有一根线贯穿起来,这根线是 什么?表面上只是谈吃,但有何 深意隐藏其间?
第8页/共30页
这根线是“生活”,
贵州人喜欢吃带有 强烈生鱼腥味的鱼 腥草。
四川人腌咸菜还坚 持用自贡产的井盐 。
江苏高邮很多人家 都有个臭坛子。
二、细品食物滋味
课文对哪种味道的描述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让你觉得最新奇?
第6页/共30页
比较• 阅读除:臭豆腐干外,面筋、百
叶(千张)皆可臭。蔬菜里的 莴苣、冬瓜、豇豆皆可臭。冬 笋的老根咬不动,切下来随手 就扔进臭坛子里。——我们那 里很多人家都有个臭坛子,一 坛子“臭卤”。腌芥菜挤下的 汁放几天即成“臭卤”。臭物 中最特殊的是臭苋菜杆。苋菜 长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 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入
第23页/共30页
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整齐的 句子。散句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 的句子。两种句式具有不同的风格,使 用整句有整齐之美,使用散句则有错落 之美。例如:
①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整 句) ②天空布满了乌云,到处都是灰蒙蒙的 一片,一时大雨倾盆。(散句)
第24页/共30页
臭坛,臭熟后,外皮是硬的,
别直接放在大牙间咀嚼,应用
里面的芯成果冻状。噙住一头,
门牙挤出梗内的肉,这时,你
一吸,芯肉即入口中。这是佐 粥的无上妙品。我们那里叫做 “苋菜秸子”,湖南人谓之 “苋菜咕”,因为吸起来“咕”
会觉得,有股奇异的鲜味入得 齿间,那是一种让人回味悠长 的强烈鲜味,清咸爽口的滋味, 使人食欲为之一振。

五味汪曾祺(课堂PPT)

五味汪曾祺(课堂PPT)
25
大白菜主义也就是大白菜文化,之所以要被打倒,就 在于他的保守和封闭。看来,随着国际化潮流的到来,北 京人自己也会从这种保守、独尊的封闭形态中走出来,北 京人在口味上的开放,便能说明。
17
2、21-29节:
(1)文中举周作人、闻一多为例,有什么好处? 周作人、闻一多都是大作家,文化名人,选择他
们来写,既增加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又增加了文化 含量。通过周作人的口说出家乡人爱吃咸,时间上 是“整体”,程度上用两个“极”,食物为“咸菜 ”和“咸鱼”,选材极富典型性和表现力,也为下 文写浙东人铺垫。
中表现生活气息的?
(1)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 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 行前称了二斤白糖,说她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既写了食物的滋味,也写了生活的滋味:清贫的 生活之中温暖的人情味,既有温情,也有生活的无奈 和辛酸。
(2)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酸菜缸多 ,说明家底子厚
9
细品六味
作者在课文中提到的菜名有近四十 种,请用圈点的方法找出这些菜名,并 与同学合作,按照菜名、味道、产地三 个方面列出一个表格。
10
味道
饮食
产地
民俗
酸 甜 苦 辣 咸 臭
11
味道 酸

苦 辣 咸 臭
饮食 酸菜 酸菜白肉火锅 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酸笋 酸饭 炒蟮糊 夹沙肉 芋头扣肉 番薯糖水 苣荬菜 则尔根 牛肉粉 涮涮辣 麻辣 咸鱼 臭豆腐 苋菜秸子(苋菜咕)
4、行文如行云流水,语言冲淡而有味
23
主旨
本文叙写了全国各地的不同味道,作 者饶有兴趣地介绍了全国各地美食。地 域不同,食物的味道不同,表达了无限 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

五味PPT幻灯片课件

五味PPT幻灯片课件

B
C
突出原则
根据菜品的特点和风味需求,可以适当突出 某一味道,以增强菜品的特色。
创新原则
在遵循传统五味搭配的基础上,可以勇于创 新,尝试新的味道组合,创造独特的菜品风 味。
D
五味在不同菜系中的运用
中餐菜系
中餐注重五味调和,以咸、甜、酸、辣、苦为基础,通过烹饪技巧 和调料的运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菜品风味。
辣椒
大蒜
具有抗菌消炎、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 病的作用。
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同时具有镇 痛、抗炎作用。
02
01
胡椒
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 疗胃寒腹痛、呕吐等症状。
04
03
辛味在烹饪中的应用
辛味食物在烹饪中常用作调 料,能增加菜肴的香气和口 感。
在烹饪肉类时加入辛味调料 ,能去除腥味,增加食欲。
苦味在烹饪中的应用
调味平衡
在烹饪中,苦味可以与其 他味道相互平衡,如与甜 味、酸味或咸味搭配,创 造出丰富的口感。
增加层次感
适量添加苦味食物可以为 菜肴增加层次感和深度, 提升整体风味。
烹饪技巧
对于苦味较重的食物,可 以通过焯水、腌制或搭配 其他食材等方式减轻苦味 ,使其更易于接受。
04
甘味
甘味的特点与性质
五味过量损害健康
虽然五味对人体健康有益,但过量摄入也会损害健康。例如,过量摄入酸味食物可能导致 胃酸过多和牙齿损伤;过量摄入咸味食物可能导致高血压和水肿等问题。因此,在摄入五 味食物或药物时,应注意适量原则。
02
酸味
酸味的特点与性质
酸味是基本味之一, 主要来源于醋、柠檬 汁等调味品。
酸味能刺激唾液和胃 液分泌,增进食欲, 帮助消化。

五味汪曾祺PPT课件

五味汪曾祺PPT课件

北京人说的臭豆腐指臭豆腐乳。过去是小贩沿街叫卖的:“臭豆腐 ,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
臭豆腐就贴饼子,熬一锅虾米皮白菜汤,好饭!现在王致和的臭 豆腐用很大的玻璃方瓶装,很不方便,一瓶100块,得很长时间才 能吃完,而且卖得很贵,成了奢侈品。我很希望这种包装能改进, 一器装5块足矣。
我在美国吃过最臭的“气死”(干酪),洋人多闻之掩鼻,对我说 起来实在没有什么,比臭豆腐差远了。
细微差别,有机会请都去尝
.尝吧。
14
安徽臭鲑鱼
臭鲑鱼俗名臭级鱼, 流行于徽州地区(今 黄山市一带),是一 道皖南地区汉族传统 名肴,作为徽州名菜, 制法独特,食而得异 香。别有一方风味, 吃过的人都会留下很 深的印象。臭桂鱼属 于徽菜菜谱,主要原 料是桂鱼;工艺是腌, 制作简单。
.
15
叫“涮涮辣”,与川北吊在灶上的辣椒大概不相上下。
四川不能说是最吃辣的省份。川菜的特点是辣面而且麻,--搁很 多花椒。四川的小面馆的墙壁上黑漆大书三个字:麻辣烫。麻婆豆 腐、干煽牛肉丝、棒棒鸡,不放花椒不行。花椒得是川椒,捣碎,
菜做好了,最后再放。
周作人说他的家乡整年吃咸极了的咸菜和咸极了的咸鱼,浙东人确
.
8
除臭豆腐干外,面筋、百叶(千张)皆可臭。蔬菜里的莴苣、冬瓜 、豇豆皆可臭。冬笋的老根咬不动,切下来随手就扔进臭坛子里。 ——我们那里很多人家都有个臭坛子,一坛子“臭卤”。腌芥菜挤 下的汁放几天即成“臭卤”。臭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苋菜杆。苋菜长 老了,主茎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许小段,入臭坛,臭 熟后,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冻状。噙住一头,一吸,芯肉即 入口中。这是佐粥的无上妙品。我们那里叫做“苋菜秸子”,湖南 人谓之“苋菜咕”,因为吸起来“咕”的一声。

五味汪曾祺课件

五味汪曾祺课件
五味汪曾祺课件
目录
• 汪曾祺及其作品概述 • 五味汪曾祺:独特的美食描写 • 五味汪曾祺:人物形象塑造 • 五味汪曾祺:语言艺术魅力 • 五味汪曾祺:文化内涵与思想价值 • 五味汪曾祺:跨媒介传播与接受
01 汪曾祺及其作品概述
汪曾祺生平与文学成就
1920年出生于江苏高邮,中国 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
地域特色
作品中融入了大量地域性 的语言元素,展示了丰富 多彩的地域文化特色。
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的表达技巧
幽默诙谐
汪曾祺善于运用幽默诙谐 的笔触,将生活中的点滴 趣事呈现得淋漓尽致,令 人捧腹大笑。
讽刺时弊
他的作品在幽默中透露出 对时弊的讽刺与批判,让 人在笑声中反思社会现象 。
细节描写
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细腻 刻画和生动描绘,使得作 品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 胜。
融合传统与现代
汪曾祺的作品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既保留了传 统文化的精髓,又注入了现代意识的新鲜血液,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 机融合。
对人性、生活、社会的深刻洞察
人性的揭示与探讨
汪曾祺的作品中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 性格、命运的深入挖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生活的观察与描绘
语言个性化
汪曾祺注重语言的个性化运用,根据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等特点, 运用不同的语言风格进行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04 五味汪曾祺:语言艺术魅 力
朴实自然、流畅通达的语言风格
01
02
03
平易近人
汪曾祺的作品语言平实, 贴近大众,不矫揉造作, 让人读来倍感亲切。
流畅通达
他的文字如行云流水,自 然顺畅,无晦涩难懂之处 ,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 体验。

《五味》教学课件

《五味》教学课件
认识。
模拟法
模拟实际情境,让学生进行角 色扮演或操作流程,加深对知
识的理解。
项目法
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实际项目, 培养团队协作和实践能力。
学生参与式教学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培养合作精 神。
课堂演讲
学生自主选择主题,进行课堂演讲,增强口头表 达能力。
学习共同体
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究问题,互相帮助提 高。
五味的科学
讲解五味在生理学、心理 学、营养学等方面的科学 依据。
03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
讲授法
通过教师讲解、板书、多 媒体等手段,系统地传授 知识。
问答法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 思考回答,增加互动性。
案例法
引入实际案例,帮助学生 理解理论知识。
实践教学
实验法
在实验室或现场进行实际操作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感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建议与展望
建议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使学生全面了解五味理论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其与人体生理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中医养生 、食疗等相关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 创新思维能力。
学习体验
学生认为《五味》课程的授课方式生动有趣, 教师能够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建议与意见
部分学生建议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和小组讨论的 时间,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教师评估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五味》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和欣赏 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师评估 认为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知识点并能够应 用到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中。

中医五味ppt课件(2024)

中医五味ppt课件(2024)

苦味食物在烹饪过程中可适当搭 配其他食材以减轻其苦味,增加 口感和营养价值。
15
04
甘性食物特点及功效
2024/1/24
16
甘性食物种类举例
粮食类
水果类
蔬菜类
坚果类
大米、糯米、面粉、燕 麦等。
红枣、葡萄、甘蔗、柿 子等。
山药、南瓜、胡萝卜、 土豆等。
莲子、桂圆、栗子、核 桃等。
2024/1/24
食用注意事项
部分苦味食物含有一定的毒性成 分,如苦杏仁中的氢氰酸,过量 食用可能导致中毒,因此应控制 食用量。
适宜人群:热性病症患者,如口 渴喜饮、烦躁不安、大便秘结等 。
2024/1/24
苦味食物多属于寒凉性质,过量 食用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导致食 欲不振、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因此脾胃虚寒者应慎食。
2024/1/24
食用注意事项
辛味食物多属热性,过量食用可能导致 上火、口腔溃疡等症状,因此应适量食 用。
23
06
咸味食物特点及功效
2024/1/24
24
咸味食物种类举例
01
02
03
04
海带
富含碘元素,有助于调节甲状 腺功能。
紫菜
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维 生素,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虾皮
富含钙、磷等矿物质,有助于 强筋健骨。
开胃消食
适量食用辛味食物可以刺激胃液 分泌,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2024/1/24
22
适宜人群和食用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体内有寒气、湿气的人以及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可以适量食用 辛味食物。
辛味食物可能会影响药效,因此在服药 期间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对于患有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人 ,应谨慎食用辛味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

《五味》课件

《五味》课件
过量摄入的危害 长期过量摄入咸味食物可能导致高血 压、水肿、肾脏负担加重等健康问题。
常见咸味食物介绍与食用方法
食盐
食盐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咸味物质,可用于调味和腌制食 品。建议每日摄入量不超过6克。
海产品
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等含有丰富的钠元素,同时也具 有独特的鲜味。在烹饪时可以适当减少食盐的用量,以突出 海产品的原汁原味。
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如咸菜、咸肉、咸鱼等含有大量的盐分,食用时应 注意适量,避免过量摄入盐分。
调味品
一些调味品如酱油、豆瓣酱、味精等也含有较高的盐分,使 用时应注意控制用量。
07
五味调和与健康饮
食建议
五味调和原则和方法
原则
五味调和应遵循“五味相济”的原则,即在饮食中合理搭配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以保持味觉平衡和满 足营养需求。
咸味对人体影响及功效
调节体内水分平衡 咸味食物中的钠离子可以吸引水分子,
有助于维持体内水平衡和血压稳定。
促进消化液分泌 适量的咸味可以刺激口腔和胃黏膜, 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
化吸收。
参与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 钠离子和氯离子在神经传导和肌肉收 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维持 身体的正常运动功能。
人工甘味物质
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 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 和烹饪中。
甘味成分
甘味物质主要由糖类化合 物组成,如单糖、双糖和 多糖等。
甘味对人体影响及功效
提供能量
甘味食物中的糖分是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 能迅速补充体力。
滋养作用
甘味食物对脾胃有滋养作用,有助于改善消 化和吸收功能。
调和药性
在中药中,甘味药物具有调和药性的作用, 能缓解其他药物的烈性。

大学语文第八讲汪曾祺ppt课件

大学语文第八讲汪曾祺ppt课件
4
在《我的故乡》中,汪曾祺深情地写道: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及,
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
格。”而让汪曾祺魂牵梦绕的高邮湖,在他的笔下又是那
么地独特:“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这样一片大水,
浩浩淼淼,让人觉得有些荒凉,有些寂莫,有些神秘。黄
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
37
汪曾祺擅长过滤生活,无论是他自己 的现实人生境遇,还是他笔下人物生 存的虚拟世界,他把苦的、丑的、恶 的过滤掉了,剩下的就是纯、善、美。
38
四、1980年60岁的汪曾祺迎来了迟到的创作高峰。 从1980年到1983年这三年的时间中,有如神助,汪 曾祺创作出了包括《异秉》、《受戒》等大部分的 杰作。汪曾祺的这些小说几乎就是40年代《鸡鸭名 家》风格的延续,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汪曾祺不应 该是“大器晚成”,而是因为“时代的耽误”才使 他本该在40年代写出来的作品延后了30多年才以厚 积薄发的方式表现出来。
他看得清他们的愚昧与权衡他也看得清自己在他们心中的下三烂位置但是陈小手不在乎这些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他依然每天风尘仆仆行走在他人生的道路上做他勇敢的敬业的医术高超的淡泊的产科医生62就价值评判而言陈小手是一个好人可是这样一个好人他不招我们那个地方的人待见不久他的厄运就来临63有一年有一个孙传芳手下的团长因为军务来到了我们那地方
36
如此人生,都远远超出他少年时期的人生 经验。这个善良斯文清纯如水的书生,一 次次被这粗暴的事件颠来颠去,但却使他 获得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平淡品质。既不会 毫无风度地叫苦连天,也不会因为幸福而 泪水盈眶。正如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名士— —徐渭诗云“乐难顿段,得乐时零碎乐些; 苦无尽头,到苦处休言苦极。”

《五味》教学课件

《五味》教学课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并传承和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五味的 定义与分类、历史与文化背景、与健 康的关系以及实践应用。每个部分均 包含相应的知识点和案例分析。
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划用时4周,每周2次课,每 次课2小时。具体上课时间将根据学校 教学安排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春季
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以助阳气的 升发,如韭菜、香菜等;忌食 酸涩收敛之品。
长夏
宜食健脾祛湿之品以应对湿邪 侵袭,如山药、扁豆等;忌食 生冷寒凉之品。
冬季
宜食温补助阳之品以抵御寒冷 ,如羊肉、桂圆等;忌食生冷 寒凉之品。
05
经典案例分析与实操练习
经典菜肴制作过程展示
01
02
03
麻婆豆腐制作
展示选料、切配、烹调等 步骤,强调麻、辣、鲜、 香、酥、嫩、烫、整八字 箴言。
五味在烹饪中的应用
调味原则与方法
调味原则
根据食材本身的特点和烹饪需求,选择合适的调味品和调味 方法,以达到增香、去腥、提鲜、和味的目的。
调味方法
包括腌制、焯水、过油、烹汁等多种方法,根据食材和菜品 的需要灵活运用。
菜肴口味搭配技巧
单一味搭配
突出食材本身的味道,如清炖、 清蒸等烹饪方法,以保留食材的
《五味》教学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五味基础知识 • 五味在烹饪中的应用 • 五味与健康养生关系 • 经典案例分析与实操练习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五味》内容概述
五味的定义与分类
五味与健康关系
介绍五味(酸、甜、苦、辣、咸)的 基本概念及其在饮食文化中的分类。

五味汪曾祺专题知识讲座课件

五味汪曾祺专题知识讲座课件

THANK YOU
汪曾祺通过美食描写,展示了中 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 特魅力,强调了饮食文化的传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发扬。
地域文化的体现
他的美食描写还体现了不同地域的 文化特色,通过美食展现了各地的 历史、民俗和风情,加深了人们对 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人文关怀的体现
汪曾祺的美食描写还充满了人文关 怀,他关注普通人的饮食生活,通 过美食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 性的关怀。
江南水乡的美食
北方大地的饮食文化
汪曾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 的美食,如鲜美的鱼虾、软糯的糕点 等,展现了江南饮食的精致和清雅。
汪曾祺还关注北方大地的饮食文化, 如老北京涮羊肉、东北酸菜白肉等, 展现了北方饮食的粗犷与厚重。
西南边陲的风味
他对云南、贵州等地的特色美食也有 深入的描写,如过桥米线、酸汤鱼等 ,呈现了西南边陲独特的风味和民族 特色。
文学作品改编
将汪曾祺的经典作品改编 为电影、电视剧、话剧等 ,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展 现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影视创作
以汪曾祺的生平、创作历 程为题材,创作纪录片、 传记电影等,让更多人了 解这位文学巨匠。
戏剧表演
将汪曾祺的作品搬上戏剧 舞台,通过演员的表演和 舞台呈现,让观众更加直 观地感受其作品内涵。
02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 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 等名家学习写作。
03
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 文联干部、《北京文艺 》编辑、北京京剧院编 辑。
04
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 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 艺也有深入钻研。
主要作品及风格特点
主要作品
《受戒》、《晚饭花集》、《逝水》 、《晚翠文谈》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出了山西特别是雁北的人对于“酸”的厚爱与钟
情,一句“什么都拿来酸”就形象地刻画出他们嗜酸
如命的特点。在概括描述之后,作者又从一个细节,
即有人给自己的姑娘说亲,当妈的判断对方家底厚薄
的依据,就是“酸菜缸”的多少,既活泼生动又风趣
幽默。
14
(3)我们吃辣是在昆明练出来的,曾跟几个贵 州同学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烧烧,蘸盐水下 酒。
“辣”与作者结缘,源于昆明的岁月,这 也就把饮食的口味与人生的回忆紧密连在了一 起。 (4)北京人说的臭豆腐乳……器装五块足矣。 饱食之中饱含生活的满足感和对民生的关怀。
3、作者凭着他丰富的人生见识、深入的饮食体验 和本色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中华大地多样的饮食文化。 看起来东拉西扯,但有一根线贯穿起来,这根线是什么? 表面上只是谈吃,但有何深意隐藏其间?
9
细品六味
作者在课文中提到的菜名有近四十 种,请用圈点的方法找出这些菜名,并 与同学合作,按照菜名、味道、产地三 个方面列出一个表格。
10
味道
饮食
产地
民俗
酸 甜 苦 辣 咸 臭
11
味道 酸

苦 辣 咸 臭
饮食 酸菜 酸菜白肉火锅 羊肉酸菜汤下杂面 酸笋 酸饭 炒蟮糊 夹沙肉 芋头扣肉 番薯糖水 苣荬菜 则尔根 牛肉粉 涮涮辣 麻辣 咸鱼 臭豆腐 苋菜秸子(苋菜咕)
2.在写“酸甜苦辣咸臭”六味时,作者有没有 平均用力?他是如何注意详略处理的?
详写“酸”、 “辣”、 “臭” ,
略写了“甜”、“苦”、“咸”。
8
3、说说文章结尾“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 也,敢说堪为世界之冠”对全文的意义。
“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敢说 堪为世界之冠”抒写了对中国饮食文化 丰富多彩的赞美之情。这句话对全文起 着收缩、总结作用,把文章的内容熔铸 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深化主题,有卒章 显志之效。
大白菜主义也就是大白菜文化,之所以要被打倒,就 在于他的保守和封闭。看来,随着国际化潮流的到来,北 京人自己也会从这种保守、独尊的封闭形态中走出来,北 京人在口味上的开放,便能说明。
17
2、21-29节:
(1)文中举周作人、闻一多为例,有什么好处? 周作人、闻一多都是大作家,文化名人,选择他
产地 雁北 辽宁 北京 福建、广西 延庆 无锡 四川 广西 广东 北方 贵州 越南 云南佧佤族 四川 浙东 湖南长沙 江苏、湖南
民俗 山西人特别喜欢吃酸,嫁女要先 看对方家有多少酸菜缸。
延庆人喜欢在夏天把好好的饭焐 酸了吃。
贵州人喜欢吃带有强烈生鱼腥味 的鱼腥草。 四川人腌咸菜还坚持用自贡产的井盐 江苏高邮很多人家都有个臭坛子。
这根线是“生活”。 作者借用了“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这一俗语 的顺序。 在看似东拉西扯的不经意的叙述中,以形散神聚的 表达方式,充分表现中国人口味的“杂”,特别是文 章所表现的平民化的饮食趣味,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 感染力。
16
重点段落赏析
1、12-17节:文中有“北京人很保守”“北京人在口 味上开放了”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这样的句子,有什么含义?
治馔的美文就有十五六篇之多。其中《故乡的食物
》《故乡的野菜》等名篇把食物、吃喝和故乡的风
俗人情或直接或间接地糅合在一起,写得睿智形象
,情趣盎然。而《五味》《四方饮食》等文则把全
国各地的饮食习惯,古今国人的口味变化,写得娓
娓生动,意味绵长。
4
字音
调羹 Tiáo gēng 汆汤 cuān
焐酸 wù
趋之若骛 wù
3
背景分析
汪曾祺在中国文坛被公认为当代名家中最后一位
风雅独殊的文人美食家。在其别有情趣别具一格的 散文中,谈论吃喝美食的文章占有特殊的地位。他 不仅吃过各种佳肴美食,还喜欢亲自下厨烹制颇有 特色的菜肴美食,更能以其丰富的学识修养和生花 妙笔描写各种佳肴美食,表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 精深。
仅收入《汪曾祺文集》(散文卷)中谈论美食
五味
汪曾祺
作者简 199介7汪)曾,祺现(代1作92家0—,江苏
高邮人,京派小说的传人, 有“短篇圣手”之称。20 岁开始发表作品。年轻时 受西方现代派的影响较深。 晚年作品渐趋平实。提倡 “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 实主义”。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 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京剧剧本 《范进中举》、《沙家浜》等。此外还发表过 散文、文学评论及诗歌等。汪曾祺的小说受沈 从文的影响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善于 描写富有情趣的地方风习与世态人情,故事性 不强,散文式的笔致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 具有乡土的、抒情的特征。他的作品曾多次获 奖。京剧剧本《范进中举》于1956年获北京市 戏曲会演剧本奖,短篇小说《受戒》获1980年 北京文学奖,短篇小说《大淖记事》获1981年 北京文学奖和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评论《沈 从文和他的〈边城〉》获《芙蓉》文学奖。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 国戏剧家协会北京分会理事。
12
问题探究
1、作者围绕“五味”,选择的材料有什么 特点? 取材于生活中的琐细小事,写得有 滋有味。比如对五味的爱好,山西人爱 吃酸,四川人爱吃辣,广东人爱吃甜, 这些我们都知道,但到了作者笔下,就 化为写作的素材。
13
2、作者写得五味不仅是饮食的五味,更是人生
中的五味,结合语段举例说明作者是怎样在课文
蕹菜 wèng
苣荬 qǔ mǎi
蘸盐水 zhàn 腌咸菜 yān
涮涮辣 shuà
n
干煸 biān
莴苣 Wō jù
豇豆 jiāng
5
浏览课文: 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几味?
初题探究
1.文章明明写了“酸甜苦辣咸臭”六种味道, 可作者为什么取名为“五味”?说说你的理解。
“五味”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固定词语,含义是 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又泛指各种味道。文章以 “五味”为题,既实指生活中的五味,又虚指五味 的生活。以“五味”为题既显得活泼灵动,守中有 变,又赋予其丰富含义。
中表现生活气息的?
(1)我家曾有老保姆,正定乡下人,六十多岁了, 她还有个婆婆,八十几了。她有一次要回乡探亲,临 行前称了二斤白糖,说她婆婆就爱喝个白糖水。
既写了食物的滋味,也写了生活的滋味:清贫的 生活之中温暖的人情味,既有温情,也有生活的无奈 和辛酸。
(2)山西人还爱吃酸菜,雁北尤甚。……酸菜缸多 ,说明家底子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