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国建设新农村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这一概念。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的念,其中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十一五”时期是
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而十六届
五中全会时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
中,在全理念指导下的又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建设社会义新
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三农”问题一贯战略想的继承和发
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的重大部署,为未来农村改
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提法,为我国广大农村
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是使农民、农村、农业能够得到协调发
展的必然要求。
1.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农村建设必须走新农村建设的道路。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各发面有待发展,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决定我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但目前农
业却成为滞后我国经济建设的薄弱环节,农村地区历史积累的问题非
常复杂,深层次的矛盾非常突出,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没有彻底清除。
农业发展滞后,农村面貌亟待改善,绝大多数农民生
活水比较低或者和世界上很多国家农民生活水平相比处于很低的水
平。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经之路。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历来占绝大多数,农村人口有9亿,接近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
人口达7亿,占全国产业人口的50.1%。
20世纪末我国城镇和乡村的
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加大,同时加剧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兼并
问题,使相当一部分农民转化成流动人口到城镇谋生,从而将问题也
带到了城镇。
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三农”问题不断扩大而成为
全国性的社会现象。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
了举世瞩目成就。
但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并
未根除。
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保持增收困难还很大。
比
如,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由于人口众多而使农业资源相对贫乏,资
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污染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供给;农村
富余劳动力过多,劳动力转移困难,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不容易;包
干到户曾经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而今却增加了我国发展农业集约经营的难度。
同时在工业化、产业
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在市场的作用下农村的生产要素加速外流,农
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必须得到城市、工业的大力支持,将政策和资金投入于新农村
的建设,致力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大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只有如此,“三农”问题才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重大步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全国全社会的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的进程明显落后于城镇。
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巨大反差,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反差,城乡基础设施和面貌存在巨大反差,城乡公共资源分配存在巨大反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求协调利益矛盾,消除过大差异,维护社会公正,保持安定有序。
如果农村的面貌不能切实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不能真正提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点在于坚持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潜力和出路都在农村。
中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在农村,富裕农民、繁荣农村、发展农业,既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持久的动力,又有助于创造对工业品原材料的大量需求,更好地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顺利完成“十二五计划”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中共中央关于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依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立为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新农村建设再次成为我国经济建设新时期的主流。
基于上述四点,“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