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语文课件- 一个苹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苹果》教学设计
巨星小学陈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曾经有过口渴的感受吗?能说一说你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吗?(学生自由交流,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
2.教师小结,引导交流:假如你几天喝不到水,又会是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
用上表示干渴的词语进行交流。
)
3.板书课题:一个苹果,学生齐读课题。
4..质疑课题: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只有一个苹果?围绕一个苹果发生了什么事情?)
5.教师解题:一个苹果对于我们来说再普通不过了,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在几天没有一口水喝仍坚持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们眼中,它就显得特别珍贵了。
围绕这一个苹果战士们间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文,进行了解。
二、诵读课文,初步探究。
(一)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学习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和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检查初读情况。
(1)课件出示文中的词语,指名读,指名领读,学生齐读。
黄昏防炮卸完封锁轻易捡到嗓子润润喉咙固执沙哑嘴唇眼眶出神通讯沉静面颊晶莹擦掉运输员一瞬间战火纷飞烟熏火燎翻来覆去(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3.集体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事情。
)
4.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抗美援朝时期的背景资料。
(2)图片资料: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多幅表现战斗惨烈和志愿军战士顽强战斗、互相关心的感人的照片。
(二)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试着按课文描写的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
2.全班交流,理清顺序,划分段落。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描写了战士们让一个苹果的故事。
)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写五连派来的火线运输员在送
弹药的同时拿来了一个在半路上捡到的苹果。
第二部分:(第6~13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写这个苹果在防炮洞里的八个十分渴的战士的手中转了一大圈还是剩下了大半个。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是事情的结果,同时也是事情的高潮,主要写我看见小李面颊上的泪珠,内心激起了强烈的感情,我也流下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
三、品读欣赏,质疑再探。
1.渲染情景,激发情感。
(1)战士们在防炮洞内坚守阵地,激烈的战斗使他们已经几天几夜没喝上一口水,水成为战士们最大的需要。
就在这个时刻,五连派来的火线运输员卸完了身上背着的弹药,随手递给我一个苹果。
(2)同学们,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战士,在连续作战,身体极度疲乏,急需水来补充体力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也许会毫不犹豫地几口把它吃掉。
)而防空洞内的战士们是怎样做的?难道他们不渴吗?难道他们不需要这个苹果吗?(3)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此时此刻,每一个人都无比需要这个苹果?请你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2.理清思路,感悟结果。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个苹果在战士们中间传递了几次?每次传递的顺序是怎样的?
(2)小组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①这个苹果共传递了两次。
②第一次的顺序是:火线运输员——连长——步话机员小李——伤员小蓝——司号员——卫生员——连长。
(结果是谁也没有吃,苹果又回到了连长的手里。
)③第二次的顺序是:连长——步话机员小李——小胡——小张……(结果是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
3.体会过渡:对防炮洞里的八个战士来说,你认为谁最需要吃这个苹果,最想吃这个苹果呢?(都需要,都想吃。
)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教师导言,引导探究:让我们再一次怀着对八位战士的崇敬之情细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找出文中描写每个战士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的句子,思考从哪些
地方能看出他们都需要水,都需要苹果。
2.学生自由阅读并进行圈画。
(1)课件出示:“不,我在路上可以喝凉水。
”他非常固执,说什么也不肯吃。
其实谁都知道,通往后方的1500米路之内,是一滴水也找不着的。
你体会到什么?(火线运输员是想把苹果让给连长吃。
)
(2)课件出示:说实在的,我们已经几天没喝过一口水,喉咙早就干得烟熏火燎似的。
我对他说:“你太辛苦了,还是你吃了吧。
”
“烟熏火燎”是什么意思?(嗓子干渴得快冒烟了。
)你从这个词语体会到什么?(几天没喝过一口水的连长非常需要这个苹果。
)
(3)课件出示:
这时候,我身旁的步话机员小李正用沙哑的声音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
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几道口子,脸上挂满灰尘,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小李,这个苹果你吃了吧,好润润喉咙。
”我把苹果递给了他。
小李出神地望着我,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
他接过苹果,转手给了小蓝。
从“他的嘴唇……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
”你读出了什么?(小李的身体严重缺水,他非常需要这个苹果。
)从“小李出神地望着我……转手给了小蓝”你体会到什么?(他关心战友胜于关心自己的伟大品质。
)
(4)课件出示:小蓝是通讯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炮弹打断了右腿。
他的脸黑黄黑黄的,嘴唇干得发紫。
小蓝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突然向周围望了望,立刻把嘴闭住了。
他发现,原来只有一个苹果。
“连长,您几天没喝水了。
您吃吧,吃了好指挥我们打仗。
”小蓝把苹果递给了我。
从“黑黄黑黄、嘴唇干得发紫”你体会到什么?(小蓝的身体严重缺水。
)从“拿起苹果,张开嘴正要吃……立刻把嘴闭住”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小蓝干渴难忍,非常需要补充水分,但发现只有一个苹果,他要把苹果留给战友们。
)
5.教师小结:看来每个人都很需要这个苹果,吃了这个苹果,连长的喉咙不再会干得烟熏火燎;吃了这个苹果,步话机员小李沙哑的嗓子会得到缓解;吃了这个苹果,通讯员小蓝干裂的嘴唇会得到一丝滋润。
但是这个苹果在战士们的手中转
了一圈,却谁也没吃一口,这是为什么呢?(在这种艰苦的情况下,每个人的心里想的都是别人,他们都找到了比自己“更需要”苹果的人。
)
6.谈话过渡:这是多么可爱的八位战士,残酷的战争没有击垮他们顽强的意志,反而把他们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凝聚成一股更强大的战斗力。
当谁也不肯吃这个苹果的时候,连长只得带头大家分吃一个苹果,感人的一幕再次发生了。
6.课件出示:再这样传下去是没有用的。
我说:“同志们,我们能够赶走敌人,夺回阵地,难道我们就不能吃掉这个苹果吗?来,一人吃一口!”说完,我先咬了一小口,把苹果传给步话机员小李。
学生阅读,引导交流。
(1)苹果在战士们之间转了第二圈,结果怎样?(这样一个挨一个地传下去,转了一圈,苹果还剩下大半个。
)
7.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进一步体会志愿军战士之间互相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
8.课件出示:我刚想命令大家把苹果吃掉,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
(1)学生朗读感悟,交流感受。
①防炮洞里格外沉静,此时,战士们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②“一瞬间,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
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战友间的关怀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
“强烈的感情”指什么感情?(是一种在艰苦环境中一心只想着别人的阶级感情。
)
怎样理解“幸福的泪”?(“幸福的泪”,是指为生活在战友的阶级友爱中而感到幸福。
)
怎样理解“骄傲的泪”?(“骄傲的泪”是指为有在困难的时候关心别人的战友而感到骄傲。
)
(3)“在这战火纷飞的夜晚,我被这种战友间的关怀激动着,迸出了幸福的骄傲的泪花。
”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是作者内心感情的直接抒发,是全文的总结,点明了中心。
)
(4)教师小结并引读: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战士们拿到苹果时,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战友),因而,没有一个人去吃那个苹果;分吃苹果时,战士们又不约而同地想到自己少吃一点,让战友多吃(一点)。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假如你就是防炮洞里的一位战士,此时此刻,你会想些什么呢?你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少年,聆听了他们的故事后,你会对这些可爱的战士们说些什么呢?
2.把自己想到的,想说的用简洁的语言写下来。
六、课外作业。
1.继续搜集抗美援朝的故事。
2.积累本课的词语和好的句段。
【板书设计】
一个苹果
第一次传递谁也没有吃(详)
第二次传递还剩大半个(略)
(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的革命情谊)
【课后反思】
《一个苹果》教学反思
《一个苹果》是西师大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
文章记叙了在抗美援朝时期,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中,尽管干渴得很厉害,却舍不得吃完一个苹果的感人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
这是一篇情感性很浓的课文。
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进行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三者达到共鸣。
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第一步: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自己质疑,说说看了课题后想知道什么。
通过质疑,打开学生的思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充满情趣中自主学习。
第二步:交流资料,整合信息,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背景,努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走进当时的情景中,体会到当时条件的艰苦,为后面理解战友间的情谊做好了基奠。
第三步:把时间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感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学习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读书的方法。
今后改进的方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距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文章,学习课文前要引导学生很好地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