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贞丰水银洞金矿床

合集下载

贵州水银洞金矿构造蚀变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贵州水银洞金矿构造蚀变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贵州水银洞金矿构造蚀变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杨成富;刘建中;陈睿;王泽鹏;闫宝文;夏勇;莫荣思【期刊名称】《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年(卷),期】2012(31)4【摘要】水银洞金矿构造蚀变体(SBT)为产出于茅口租(P2m)和龙潭组(P3l)之间不整合面上的一套强硅化灰岩、灰岩角砾岩、硅化粘土岩组合。

采用ICP-MS测定钻孔岩芯中构造蚀变体样品稀土元素组成,对比研究SBT围岩、区域岩浆岩及现代海底热水系统流体稀土元素组成。

结果显示,SBT的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4.92~17.51,(La/Yb)N=5.94~38.37],曲线右倾型;轻稀土分异明显,曲线右倾程度大;重稀土分异不明显,曲线平坦;负Eu(0.61~0.94)、Ce(0.52~1.07)异常明显;SBT及围岩均具有明显W型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而不同于区域岩浆岩和现代海底热水系统流体,表明热液流体来源以壳源为主。

【总页数】10页(P404-413)【关键词】构造蚀变体;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水银洞金矿【作者】杨成富;刘建中;陈睿;王泽鹏;闫宝文;夏勇;莫荣思【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5地质大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73【相关文献】1.黔西南台地相区金矿构造蚀变体稀土元素特征 [J], 郑禄林;王兰香;王甘露2.应用ICP-MS研究黔西南地区构造蚀变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赵平;李爱民;刘建中;夏勇;严春杰;王泽鹏;杨刚;陈菊3.贵州水银洞超大型卡林型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王成辉;王登红;刘建中;邓一明;刘川勤;李建康;陈发恩;张金忠4.贵州泥堡金矿床构造蚀变体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J], 宋威方;王大福;刘建中;苏成鹏;王泽鹏;杨成富;李俊海;郑禄林;谭代卫;徐良易5.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刘建中;刘川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黔西南烂泥沟金矿水银洞金矿地质特征差异性

黔西南烂泥沟金矿水银洞金矿地质特征差异性

黔西南烂泥沟金矿与水银洞金矿地质特征差异性研究摘要:贵州烂泥沟金矿和水银洞金矿都是超大型的卡林型金矿,两矿床的地质特征有很大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两矿床地质特征的比较,得出了两矿床的差异性。

两矿床都有卡林型金矿的一般特征,如控矿构造、载金矿物、成矿元素组合等都相似,其中重点分析了造成两矿床金品位差异性的几个因素,主要包括构造变形强度的不同、岩石组合的不同和蚀变的不同。

关键词:卡林型金矿;地质特征;品位中图分类号:p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the diversity of geologic features between lannigou and shuiyindong golddeposit,southwest guizhouxie xi,he ming-you,peng xiu-hong,yang zhi,dai lun,han xue, xu bo(college of nuclear technology &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chengdu , 610059 , china) abstract:lannigou gold deposit and shuiyindong gold deposit are both of the supersized ka-lin type gold deposit,they have great differences,this paper compare the geologic features of them and get the diversity of them.they both have common features of ka-lin gold deposit,such as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gold bearing minerals,ore-formingelements associations and so on,they are semblable.this paper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several factors which engender the otehness of their grade,the factors mainly include the distinct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strength,rock association and alteration.keywords:ka-lin type gold deposit ;geologicfeatures ;grade0 引言烂泥沟金矿床和水银洞金矿床都位于贵州省贞丰县,其中烂泥沟金矿床位于贞丰县沙坪乡,水银洞金矿床位于贞丰县小屯乡。

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概述

贵州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概述

贵州水银洞金矿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现状摘要:水银洞金矿床为贵州20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成矿预测发现的层控型隐伏矿床,为中国第一个I勘探类型的卡林型金矿。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阐述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及其成因。

关键词:水银洞地质特征成矿模式成因地球化学特征一.基本地质特征1.区域地质背景简介黔西南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系2个I级构造单元的交汇部位,大部分地区属华南褶皱系右江褶皱带。

(图2-1)大致以云南个旧一贵州普定一广西宾阳3点连线的三角形区域,由区域性北东向弥勒一师宗深断裂、东西向个旧一宾阳深断裂、北西向南丹一昆仑关深断裂围限的三角形夹块,构成了滇黔桂“金三角”(图1)。

3条深断裂制约了泥盆系和三叠系围限盆地的发育和演化,具有同生断裂的性质。

区域出露地层以三叠系地层分布最广,其次是二叠系;主要岩浆岩为峨眉山玄武岩。

二.矿床基本特征1.矿体基本特征水银洞金矿床为赋存于二叠系龙潭组地层中,是以层状矿体为主、断裂型矿体为辅的复合型隐伏矿床。

层状矿体:按容矿岩石类型可分为碳酸盐岩型和强硅化角砾状粘土岩型。

碳酸盐岩型矿体受灰家堡背斜核部生物碎屑灰岩控制,矿体产出于灰家堡背斜轴两侧近300 m 范围内,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具厚度薄、品位富,走向上具波状起伏向东倾没、空间上多个矿体上下重叠的特点;强硅化角砾状粘土岩型矿体产出于构造蚀变体(Sbt )中,矿体形态与不整合面一致。

断裂型:矿体产出于背斜近轴部的断距很小的缓倾斜逆断层中,严格受断层破碎带控制。

2.矿石类型水银洞金矿的矿石,根据容矿岩性划分,有:碳酸盐岩型(不纯灰岩)、角砾岩型、钙质砂岩型(钙质砂岩、钙质粉砂岩)、泥岩型等类型。

其中,以碳酸盐岩型为主,产于生物碎屑灰岩或生物屑砂屑灰岩矿体中;角砾岩型次之,产于矿床底部和断层破碎带中;钙质砂岩型则产于小矿体中;泥岩型不是主要类型。

碳酸盐岩型:为矿床最主要的矿石类型,容矿岩石为硅化、白云石化、生物(碎屑)灰岩或硅化白云石化生物屑砂屑灰岩。

层控卡林型金矿床矿床模型——贵州水银洞超大型金矿

层控卡林型金矿床矿床模型——贵州水银洞超大型金矿
研 究 所 ( 阳 ) 贵 州 紫 金 合 作 项 目“ 贵 与 贵州 省 贞 丰县 水 银 洞 金 矿 成 矿 机 理 研 究 ”、 州 省 科 学 技 术 基 金项 目“ 林 型 金 矿 区 碳 酸 盐 脉 地 球 贵 卡
化学及其对 隐伏矿体 的指示作用 ” 编号 :10 联合资助. ( 20 ) 作者简 介: 刘建 中(9 6一) 男 , 16 , 高级工程师 , 从事矿床地质勘探工作 .
普定一 广 西宾 阳 3点连线 的三角形 区域 , 由区 域性北
东 向弥勒 一师宗 深 断裂 、 西 向个 旧一 宾 阳深 断裂 、 东
北西 向南 丹一 昆仑 关深 断裂 围限的三 角形 夹块 , 构成
了滇 黔桂 “ 三角 ” 图 1 。 金 ( )
2 产 出地 质 环 境
2 1 主要 控矿构 造 .
土 岩 、 岩及 煤线 组 合 , 别 是 顶 底 板 皆为 炭 质 粘 土 灰 特
收稿 日期 :0 8 4 7; 订 日期 :0 8 )-5 20 4 4 修 ) ) 2 0 442 .
基金项 目: 贵州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成矿特征及 金的超 常富集作用 ” 编号 :0 3 0 6 、 ( 2 0 3 5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 学
贵州 水 银 洞超 大 型金 矿
刘建 中 夏 勇 张兴春 邓 一 明。 苏文超 陶琰
1贵州省地质 矿产勘查 开发局 15地 质大队 , . 0 贵州 贵 阳
3 贵州 紫 金矿 业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州 贞 丰 . 贵 摘 5 2 0 62 0
5 0 1 508
2 中国科 学院地球 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重点 实验 室 , . 贵州 贵 阳 50 0 502

试论贵州水银洞金矿床中胶状黄铁矿的含金性

试论贵州水银洞金矿床中胶状黄铁矿的含金性
i o c n r t d i u e i g fp r g l e a d mi o n a o a o e a e r lp rt ,i e , t e As r h o t r sc n e ta e o tr rn s o y o ei n n r p tg n ld d c h d a y i n t e e . . h -i ue c zns o e .wh c e c n it n t h - i n w a d e s a e s ih a o sse twi t e AS r h a d l h r h c o r n s ra . Ke r s e lg y wo d :g o y,p r g l e h i i d n o d mi e h n e g i i o o y o e i ,S uy n o g g l n ,Z e fn Gu z u t n h
关键词 地 质学 ; 状 黄 铁 矿 ; 银 洞 金 矿 ; 州 贞 丰 胶 水 贵
文献标识码 : A 中 图 分 类 号 : 6 8 5 P 1.1
A e a i e d s u s o n g l o e ta f p r g lt n S i i o t nt tv ic s i n o o d p t n i lo y o e ie i hu y nd ng g l e o i ,Gu z u Pr v n e o d d p st iho o i c
Ab t a t s r c
Th h i i d n o d m i ed s o e e n r c n e r h n e g C u t y o o t we t ih u i r e e S u y n o g g l n i v r d i e e t a si Z e fn o n r f u h s z o a l g c y n S Gu s a o u e lr e d se n t n t p o d d p st r s p ra g i mi a i y e g l e o i.Go d m i e asi h sd p s r ls l ea e o p rt .Ge e i s o l n r l t i e o i a eco e y r lt d t y i n t e nt c mi e ao ia s u iso y i r m h s mi e s o t a y ie a e f u e e i t p ,n mey,s n e e i n r lg l t d e fp rt fo t i c s e n h w h t p rt s h v o r g n tc y e s a l ygnt c m e h n c l d me t t n y ge e i h m ia s d me t t n e d me t t n c n e o r n o swi o k ,a d c a i i n a i ,s n n t c e c l e i n a i ,s i n a i o t mp a e u t r c s n a s e o c o o h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S uii o g g l e o i b l n st o m e im e p r t r ( 6 7~ 2 0℃ ),l w a iiy (4 2 2 ± 2 2 0 h ynd n od d p st eo g o l w du t m e a u e 9 . 2 o s l t 1. 8 n . 6
黔 西 南 水 银 洞 金 矿 床 流 体 包 裹 体 研 究
陈本金 , 温春齐 霍 艳 曹盛远 宋发治 周 玉 , , , ,
1 .成 都 理 工 大 学 , 都 6 0 5 ; .贵 州 省 地 震 局 , 阳 5 0 0 成 1092 贵 50 1
摘 要 : 银 洞金 矿 床 是 黔 西 南 典 型 的特 大 型 卡林 型 金 矿 床 之 一 。 但 其 成 矿 流 体 来 源 尚 有 争 议 。 通 过 对 水 银 洞 金 矿 床 脉 石 水 英 和 方 解 石 中流 体 包 裹 体 的 温度 与压 力 、 盐度 与 密度 、 裹 体 成 分 和包 裹体 H 和 O 同 位 素 等 方 面 的研 究 , 出水 银 洞 卡 林 型 包 指 金 矿 床 成 矿 流 体 属 中低 温( 6 7 2 0 ) 低 盐度 ( C)0 6 5 ~ 9 8 1 , 均 值 为 4 2 2 - 2 2 0 、 9.~ 2℃ 、 Na 1 . 3 . 6 平 . 8 4 . 6 中等 密度 (. 2 ~ - 075 0 97g c , 均 值 为 0 9 0 . 6 /m。 ; 石 英 阶段 流 体 水 化 学 类 型 属 C 一 型 或 S . 7 /m。 平 . 1 ±0 0 1 c ) 脉 g 1 Na 0i — 1N 型 , 解 石 阶段 属 C一 a 方
i u rz a d c lie ic u in n v i ft o d d p st St d e u t ndc t d t tt r —o m i g fu d o h n q a t n act n l so si enso heg l e o i. u y r s lsi ia e ha heo e f r n li ft e

贵州金矿资源的可供性

贵州金矿资源的可供性

贵州金矿资源的可供性一、资源状况(一)资源禀赋与特点我省金矿资源比较丰富,已查明的资源储量居全国第9位,成为滇黔桂地区的黄金资源基地。

具以下特点:1、资源分布集中利于规模开发截至2004年底,全省共有金矿床(点)40余处,其中查明资源储量31处,累计资源储量为251230Kg,保有资源储量为233408Kg。

近95%的资源储量集中分布在黔西南的贞丰、兴仁、安龙和册亨等地,其余5%分布在黔东南的天柱和锦屏、丹寨、三都两县,以及梵净山区和盘县等地。

特别是黔西南的烂泥沟、水银洞、紫木凼和戈塘4个大型金矿床保有的资源储量180000Kg,占总量的79%。

2、矿床类型较多卡林型最重要我省金矿包括岩金和砂金两类。

前者占绝对优势,可分为卡林型,剪切带型(原称石英脉型)及构造蚀变岩型等;后者分为红土型和冲积型两种。

其中以卡林型的资源储量最多、最为重要,占全省总量的96%,其次是剪切带型。

3、独立金矿多伴(共)生金矿少我省已查明的金矿床中,独立金矿床25个,占总数的80.66%,且保有资源储量大,占总量的96%,是发展我省黄金工业最为主要的资源;伴(共)生矿床6个,占19.34%,保有资源量仅占总量的4%。

4、小型矿床多大型矿床少在全省查明和保有的金矿床中,大型矿床仅4个,中型3个,小型多达24个(图2),小型矿床个数多、分布散,占总数的78%。

5、难选冶矿多易选冶矿少占我省金矿资源储量绝大多数的卡林型金矿,90%以上为难选冶的硫化矿(包裹金),易选冶的氧化矿(游离金)仅有10%。

突破原生矿的选冶问题是发展我省黄金工业的关键所在。

6、成矿条件良好找矿潜力较大我省黔西南和黔东南金矿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初步预测在地表负500米勘探深度范围内,其资源量分别为250—350t和40—60t,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可望有新的发现和突破。

(二)开发利用现状我省金矿的开采是从黔东脉型金矿开始的,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以清代为盛。

贵州水银洞超大型金矿床矿石初步研究

贵州水银洞超大型金矿床矿石初步研究
( .贵 州省 地 质 矿 产 勘 查 开 发 局 一 。五 地 质 大 队 , 阳 5 0 1 ; 2 1 贵 5 0 8 .贵 州 紫金 矿 业 股 份 有 限公 司 ,贞丰 52 0 620 贵 50 3 3 中 国科 学 院地 球 化 学研 究所 ,贵 阳 5 0 0 ; 4 . 50 2 .贵 州大 学 资 源 与 环境 工 程 学 院 , 阳 5 0 0 ) 摘 要 通 过 对 水 银 洞 超 大 型金 矿 赋 存 于 S t构 造 蚀 变 体 ) 的 金 矿 石 初 步 研 究 , 明 该 类 型 矿 石 物 质 组 成 较 复 b( 中 表
和社会效 益。由于物质 组成较 复杂 , 品位相对 较低 , 矿 床范 围内赋存 于 S t b 中的 4 0余吨金资源 尚未能利用。
2 水 银 洞 超 大 型 金 矿 赋 存 于 S t中 的 b
矿 体
1 关于 S t b
研究认 为 : 水银 洞 金 矿 P 1 和 P f 积 间 2/ 7 , 沉
矿 床
。赋存 于龙 潭组 地层 中的碳 酸 盐岩 型 矿石
黄 化 、 矿 化 、 矿 化 等 。厚 度 5 0 锑 金 . 8~4 . 1m, 1 5 平
均厚 度 1 . 3m。为 一跨 时 的地 质 利 用 , 建 成 了 中 国第 一 座 原 生 卡林 型 金 矿 并 山—— 贵州 紫金水 银洞金 矿 , 产生 了 良好 的经济效 益
断 面间 的强硅 化蚀 变 岩石 为 区域性 构造 作 用形 成 的
并经 热 液 蚀 变 的 产 物 , 名 为 ¥ t 构 造 蚀 变 体 ) 命 b( 。 是沉 积作用 、 造作 用 和热 液蚀 变 的综合 产 物 , 含 构 包 了 P m顶 部灰 岩 和 P Z 部 粘 土 岩 两 部 分 , ,底 向下 依

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44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贵州省贞丰县水银洞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窦世荣,刘世川(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6)摘 要:水银洞金矿床是滇黔桂“金三角”成矿带上产出于EW 向灰家堡背斜轴部的特大型金矿床,探明金资源量达150余吨,目前该矿床所探获的金资源均产出于二叠系茅口组灰岩之上。

金矿化类型可分为层控型和断裂控制型两类,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岩浆作用形成的含矿热液,因此在二叠系茅口组灰岩及深部找矿尤为重要,是一个应引起重视的找矿勘查方向。

关键词:水银洞;金矿床;灰家堡;含矿热液;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20-0044-2收稿日期:2021-10作者简介:窦世荣,男,生于1985年,汉族,贵州贵阳人,本科,地质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

1 区域地质概况水银洞金矿床位于贵州省贞丰县西北部,地处滇黔桂“金三角”金矿成矿区的中心偏北位置,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江南地块与越北地块夹持的构造三角区(胡瑞忠等,1995;Cline et al.,2013),在三个陆块相互影响作用下,三角区的裂陷盆地周围的地质构造整体状态与陆块边缘处于平行,所形成的地质构造格架主要由北东向、北西向、东南向交互形成。

印支晚期向燕山期发展的过程中,水银洞金矿床各板块之间发生了聚合,而在聚合作用下矿床内部结构遭到挤压,地层褶皱变形、断裂构造由此形成,为滇黔桂“金三角”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研究区域周边大型的金矿床主要位于东北边缘的NW 向北盘江构造域中,诸如紫木凼、水银洞、烂泥沟等,均呈NW向展布。

图1 贵州西南部地质矿产简图1-三叠系;2-二叠系;3-峨眉山玄武岩;4-石炭系;5-泥盆系;6-燕山期偏碱性超基性岩类;7-燕山期基性碱性岩类;8-断层;9-岩相变化线;10-大型汞矿床;11-中小型汞矿床;12-铊-汞矿床;13-大型锑矿床;14-超大型金矿床;15-大型金矿床;16-中小型及金矿化点;17-金成矿区;18-锑成矿区;19-Sbt 分布区。

水银洞金矿水下矿体的开采

水银洞金矿水下矿体的开采

岩 类孔 隙水 。岩溶水 赋 存于 以碳 酸盐 岩 为主 的长 兴 组 ( ,)夜 郎 组二 段 ( 等 岩 层 中 ; 岩 裂 隙 水 Pc 、 TY) 基 富存 于 以碎 屑 岩 为 主 的龙 潭 组 ( 1 、 郎 组 一 段 )夜 ( 、 段 ( 等岩层 中 ; 散岩类 孔 隙水 富 存 T Y)三 Ty) 松 于结 构松 散 的第 四系残 破积 层及 冲淤积 层 中 。 水银 洞金 矿 中矿 段矿 体主 要赋 存在 富水 性较 弱 的基 岩裂 隙含 水层 龙 潭 组 中 , 其 上 部 存 在 有 富 水 但 性 强 的岩 溶含 水 层长 兴组 和夜 郎组 二段 。井 下矿 体 的开 采必 然会 对 原 始 岩层 造 成 扰 动 , 而产 生 冒落 从 带 和导水 裂 隙 。若 冒落带 和导 水裂 隙连 通 至富含 水 层, 岩溶 水涌 入井 下坑 道 , 则将 对井 下 生产 安全 构成 严 重 威胁 。因此 , 开采该 处 矿体 时 , 充 分考 虑上 在 需
S ra o 51 ei lN . 3




Jn ay 2 2 a u r . 01
M0RDE NI G N MI N
总 第 5 3期 1 2 1 年 1月 第 1期 02
水银 洞金 矿 水 下矿 体 的开 采
黄建 鑫
( 门紫金 工程设 计有限公 司) 厦


借 鉴煤 矿及 康 家湾矿 区水体 下 采矿 的 经验 , 水银 洞金 矿 中矿段 富含 水层 下 矿体 的 对
部 岩溶 含水 层 的影 响 。
L s动 态变 化 大 , /, 富水 性 弱 。 长兴 组 ( ) 主 要 分 Pc : 布 于 矿 区南 北 两侧 , 与最 上一 层 主矿 体 的垂 直 距 离 10~10 m, 异 溶 蚀 强 烈 , 下 水 流 量 0 O 3 5 差 地 . l~ 99 / , .0L s钻孔 遇此 层 时冲洗 液 全 部漏 失 , 附 近 的 于

(完整word版)贵州贞丰水银洞金矿床

(完整word版)贵州贞丰水银洞金矿床

实习五贵州贞丰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课程名称:矿床学指导老师:吕新彪班级:021102班级学号:20101002970姓名:管江涛目录一、地质背景 (3)二、矿体形状、产状及规模 (3)(一)矿床简介 (3)1地层及岩浆岩 (3)2构造 (5)3矿床规模 (5)(二)矿体特征 (6)(三)矿石特征 (6)三、成矿条件和成因分析 (7)一、地质背景水银洞金矿位于贵州省贞丰县小屯乡赵家坪村。

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右江褶皱带与扬子陆块的接合处,黔西南金矿集区灰家堡背斜的东段。

灰家堡背斜东起贞丰县者相,西至兴仁县大山,长20km,宽约6km。

背斜轴向总体近东西。

背斜翼部岩层倾角5~12,为两翼大致对称的宽缓短轴背斜。

轴线总体向东倾没,具波状起伏的特点。

波峰控制了金矿产出,太平洞高点控制了太平洞大型金矿床,水银洞高点背斜核部向两翼300m 范围内控制了水银洞特大型金矿的产出。

此外还有紫木函大型金矿床、大贝田中型汞矿床、滥木厂大型汞(铊)矿床等。

图灰家堡矿区矿床分布二、矿体形状、产状及规模(一)矿床简介1地层及岩浆岩矿区内大面积分布有下三叠统夜郎组及永宁镇组地层,上二叠统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仅零星出露于灰家堡背斜核部。

夜郎组和龙潭组为矿床中主要的含矿地层,容矿岩石主要为碳酸盐岩、不纯碳酸盐岩,次为碎屑岩。

矿田范围内无岩浆岩出露。

水银洞金矿体赋存于海陆交互相的上二叠统龙潭组地层中,为以层控型为主、断裂型为辅的复合型隐伏矿体(矿体埋藏于地表下150m以下)。

主矿体集中产出于龙潭组第二段中下部和第一段顶部,成层状、似层状产出于灰家堡背斜核部的生物碎屑灰岩中,顶板、底板为粉沙质粘土岩或碳质粘土岩。

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走向上具波状起伏向东倾没,空间上具有多个矿体上下重叠,品位高、厚度薄。

单个矿体储量大。

强硅化角砾状粘土岩型矿体产出于构造蚀变岩中,矿体形态与不整合面一致。

五个主要矿体储量高达45571.18kg,占查明储量的83.95%。

贵州水银洞金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金的迁移和沉淀

贵州水银洞金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金的迁移和沉淀
第3 卷 第l 4 期
物探化探 计算技术
21年1 02 月
文 章 编号 :1 0 — 1 4 ( 0 2 O ~ O 7 — 0 0 1 79 2 1) 1 03 7
贵 州 水 银 洞 金 矿 床 成 矿 物 理 化 学 条 件 及 金 的迁 移 和 沉 淀
肖德长 李葆华 顾雪祥 徐仕海 付绍洪。 , , , ,陈翠华 董树义 ,
结构 、 他形 晶粒状 结 构 、 聚晶结 构 、 含 晶或连 晶结 包
构等 。矿 石构造 主要 为 稀 疏浸 染 状 构 造 和微 脉 状
1 矿床地质特征
水银 洞 金 矿 床 大 地构 造 位 置处 于华 南褶 皱 系 右江 褶皱 带西 延部 份 , 与扬 子 准地 台西南 缘交 接部 位 的灰家 堡 背斜东 段 [ , 背斜 西段 的紫木 凼 和太 2与 ] 平洞 等金 矿 床一 同构 成灰 家堡 金 矿 田( 下 页 图 1 如
岩所夹 的生物碎屑灰岩 , 或生物 屑砂 屑灰岩 中和龙潭 组与茅 口组不整合界面的构造蚀变体 中。
中根据矿物包裹体研究 , 并借助 于热力学计算 , 对 成 矿溶 液 的主要 物 理 化 学 条 件 以及 金 的迁 移 形 式
和沉淀 机 制进行 了研 究 。
矿石结 构 主要 有莓球 状结 构 、 自形 ~ 自形 晶 半
化 学条 件方 面研 究 较少 , 且不 够全 面 。作者 在 本文
展布的纵向逆 断层 , 次为 N E向、 S 向断层及 近 N
层 间构造 。
矿床主要赋存于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地层中, 赋
矿岩石类 型主要为钙质细碎 屑岩及不纯灰 岩等 , 体 矿 围岩 主要为凝灰质生物碎屑灰岩 。矿体呈层状 、 似层 状、 透镜状产 出 , 产状与 围岩产 状一 致 。几个 主要矿 体赋存 于上二叠统龙潭组炭 质粘土岩 , 或粉砂质粘 土

贵州水银洞金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

贵州水银洞金矿床黄铁矿标型特征

W 图 ) 的多来 源特点 1; 由峨眉 山地 幔柱 提 供 热 源和 矿 银 洞 金矿产 于 E 向的灰家 堡背 斜 中( 1 。 ]④
收 稿 日期 : 2 0 — 9 0 0 90 — 6
作 者 简 介 : 张 立 中 ( 9 5 ) 男 , 建 龙 岩 人 , 士 研 究 生 , 国 地 质 大 学 ( 汉 ) 源 学 院 , 产 普 查 勘 探 专 业 。通 信 地 址 : 国 地 质 大 学 18 一 , 福 硕 中 武 资 矿 中
活 动 有 关 的 深 源 热 液 成 因E 9; 喷 流 沉 积 成 6]② -
因_ ③热 卤水 成 因 , 现 为 成 矿 物 质 与 成 矿 流 体 1 叩; 表
叠统 夜 郎 组 比较 发 育 。岩 性 以灰 岩 、 土 岩 为 主 。 黏
矿 区构造 主要 分为 E 向 、 W NS向 和 NE 向 3组 , 水
型进 行 研 究 , 现 黄 铁 矿 具 有 草 莓 状 、 粒 、 粒 、 物 碎 屑 状 、 状 等 5种 类 型 , 热 液 型 的 细 粒 、 发 粗 细 生 胶 且
生 物 碎 屑状 、 状 黄 铁 矿 具 有 较 好 的 含金 性 ; 铁 矿 成 矿 时矿 物 成 分 具 有 不 均 匀 性 , 矿 环 型 黄 铁 矿 发 育 有 多 层 性 质 各 异 的 环 带 , 一 步 证 实 了黄 铁 矿 具 有 “ 层 式 ” 征 ; 导 进 三 特 各
第 2 5卷 第 2期 21 0 0年 6月






Co rb i s t ol gy a i r lRe ou c s Re e r h nt i uton o Ge o nd M ne a s r e s a c

贵州水银洞超大型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再研究

贵州水银洞超大型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再研究
— =




20 0 7年第 2 4卷
= 、



_ 。 f: 丁
— — — — — — — — —
,, 『
二≥

l / / /
一 ,

— 一
\、 0 ; Z1 K l 7 K 2 7
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一 / ~ //
[ 摘
要 ]本 文研 究 了水银 洞金 矿床碳 酸 盐岩 型 矿 石 ,表 明含 金 黄铁 矿 具 “ 层 式 ” 结构特 三
点 ,金 赋 存 于沿 自形半 自形 沉积 型黄铁 矿 内核 生 长成 的含 砷 黄铁 矿 环 带 中 ,含 砷 黄铁 矿 环 带
中金 的含 量达 6 0×1 I 0 0 ¨~10 8 0×1 ¨ 高金 含 量 与砷 含 量 3 ~6 、 锑 含 量 0 0 5 ~ 0I , % % .2 % 0 0 5 、铜含 量 0 0 5 ~ . 7 % 、硫 含 量 4 % ~ 3 相 对 应 。T 含 量低 于检 出 限,看 不 .7 % .2 % 00 5 8 5% l
维普资讯
20 07年 2 4卷 第 3期 ( 总第 9 ) 2期




V L2 o3 ( o 9 ) 20 o 4N . T 1 2 0 7 .

GUI ZH0U GE0L 0GY
1 65 ・
贵 州水 银 洞 超 大 型 金 矿床 金 的赋 存 状 态 再 研 究①
出A u成矿 与 , 之 间有何 关 系。 I 1
[ 关键词 ]超 大型金 矿床 ;赋 存 状 态 ;水 银 洞 ;贵 州 [ 中图分类号 ]P 1.1 [ 685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0 54 (07 3— 15一 5 00— 93 20 )0 06 o 成 的并 经热 液蚀 变 的构造 蚀变 岩石 ,为 一套 深灰 色 中层 强硅 化灰 岩 、角砾 状 强硅化 灰岩 、硅 质岩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矿体数学特征及其勘查意义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矿体数学特征及其勘查意义

征 , 度 系数 为 62 偏 .。对 A u品位 值 对 数进 行 变 换 后 重新 作 图 , 发
现 矿石 品位 的频率 分布 曲线 为单
峰 的 正 态 分 布 ( 1 , 对 数 正 图 )在 态概 率 图上呈 直 线分 布 , 明 A 说 u 品位 服从对 数 正态分 布 。对呈 对 数 正 态 分 布 的 地 质 变 量 x 的 成 因解 释一般 有 以下三 种 ( 赵鹏 大 等 ,9 3 : 1 1 8 ) ( )影 响 该 变 量 的 多 个 因素 中某 个或 某些 因素对 其影
品 规 格 大 小 有 关 。 因 此 ,水 银 洞
( 3 2 。 目前控 制 的矿 体共 计 图 -) 2 3个 ,其 中 I 。IbI I 、 为 I 、I 、I 、I I I I I
d p st eoi
1 .前 言
研 究 了 水 银 洞 金 矿 的 矿 石 组 成 和
层 含矿岩 系对金 矿床 形成具 有 重 要 作 用 : 建 中 等 (0 6 通 过 控 刘 20 ) 矿 构造 、 液蚀 变 、 热 流体 包裹体 特
水 银洞 金矿 位 于贵州 省 贞丰 县, 是我 国 9 0年代 初发 现 的特大 型卡林 型金矿 。前 人 已对 该矿 床 的地质 特征 和矿床 成 因进 行 过详
响 显 著 突 出 . 时 变 量 x 将 由 于 这 不 满 足 中 心 极 限 定 理 而 趋 于 偏
郎组 及永 宁镇 组 ,主要岩 性 为生 物碎 屑灰 岩和 细碎 屑岩 。水银 洞 矿 区构 造 发 育 ,主要 有 东 西 向 、
南 北 向和 北 东 向 三 组 褶 皱 和 断 裂
JA I Xio-a g GUO — — -

贵州水银洞金矿区纳秧矿段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贵州水银洞金矿区纳秧矿段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第 3期
付芝康 ,等 :贵州水银洞金矿 区纳秧矿段逆 冲推覆 构造 特征 及其找矿意义
’1 9・ 8
图 1 水 银 洞 金 矿 区 地 质 略 图夜 郎组
Fg1 el i l kt f h i no ggl ief l i .G oo c ec o uy dn o mn e gas h S i d id 1 : - ̄ ( ln ;2 ( l) - KNN ̄r _ P c ) 一龙潭组 ( 3) 一地层界线 ;6 实测、推测正 T y ) 一 T y ;3 & ̄ f 3 +d ;4 t( P1 ;5 一
东控 制 了 普 子 垅 、皂 凡 山 、背 阴 坡 金 矿 点 的
产出。
区内构造较为发育 ,构造主要为由近东西向 灰家堡背斜及大致沿该背斜轴部展布的纵向逆断
层 组成 ,次为 北东 向、近 南北 向断层及 层 间构造
F0 断层 :发育于灰家堡背斜南翼近轴部 , 15 西起三家寨 , 倾角 4 。 5。 5~ 5 ,为一条倾 向南的逆
断层 。垂 直 断 距 1 0~ 5m,破 碎 带 宽 2~ 2m。 0 5
( 1 。根据 构造形迹及其交错、叠加之特点 , 图 ) 可以确定其形成先后关系,区内最早受南北 向挤 压 应力 作 用而形 成 了东西 向构造 ;次受东 西 向应
力 作用 而形 成 一系 列南北 向构 造 ;最后 东西 向构
断层及编号 ; 一实测及推测逆断层及编号 ; 一性 质不 明断层 ;9 7 8 一背斜 轴 ;l一 向斜 轴 ;“—金 矿床 ;l 一金矿点 ; O 2
l一 汞矿 床 ;l一汞矿点 ;l一 铊矿点 3 4 5
育 。锋带 外缘 受挤 压 和拉张力 的共 同作用 ,不 同

(完整word版)水银洞卡林型金矿

(完整word版)水银洞卡林型金矿

贵州贞丰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学院:资源学院班级:021102学号:20101001958姓名:文俊目录一、地质背景及地质条件 (3)二、矿区地质特色 (4)2.1矿区简介 (4)2.1.1地层 (4)2.1.2构造 (5)2.1.3岩浆岩 (6)2.2矿体特征........................................6 2.2.1矿体数量、分布、形态、产状 (6)2.3矿石特征 (9)2.3.1矿石类型 (9)2.3.2围岩蚀变 (11)2.4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12)2.5成因分析 (13)2.5.1成矿五要素 (13)2.5.2矿床类型、成矿方式 (13)一、地质背景及地质条件水银洞金矿床地处黔西南北部贞丰县境内,与紫木凼、太平洞、戈塘、板其、丫他、烂泥沟等许多大中小型金矿床组成黔西南金矿集中区,从目前金矿规模和数量以及探明储量等情况看,黔西南已成为滇黔桂“金三角”的主体(图1-2)。

黔西南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南褶皱系右江褶皱带的过渡带(即该区跨越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界线大致为商朗~白层~测阳~泥凼~线(王砚耕等, 1994),该线以北为扬子陆块,其南为右江造山带(图 2-1)。

从更大区域看,该区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复合部位。

1-扬子陆块;2-三江造山带;3-右江造山带;4-江南造山带;5-云开隆缘造山带;6-构造单元分界线;7-黔西南地区该区地壳包括结晶基底和沉积盖层两部分。

但南北两部分基底固结时间有差异,北部台地基底因晋宁运动强烈影响而固结,震旦纪以来的盖层主要为被动大陆边缘的浅水沉积;岩浆活动不强烈,主要是二叠纪大陆溢流拉斑玄武岩及岩床状辉绿岩,地壳表层构造变形比较强烈,主要变形期是燕山期。

南部右江造山带基底受加里东运动影响而固结,晚古生代以后的地层为沉积盖层。

其中,早三叠世主要是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中三叠世为陆源碎屑复理石盆地,该地区盖层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多期构造运动和局部岩浆活动的影响二叠纪有偏碱性基性岩浆活动。

矿床涌水量预测及防水措施初探

矿床涌水量预测及防水措施初探

对适合 的矿床 防水措施 。 关 键 词 : 银 洞 ; 文 地 质 ; 水 量 ; 水 疏 干 水 水 涌 防
中图分类号 :D 4 T 75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6 46 8 (0 0 1 -140 17 - 2 2 1 ) 0 0 -3 0 1
我 国大 水矿床 多 属 岩溶 充 水矿 床 , 类矿 床 由 此 于 含水层导 水性 和富 水性 极 不 均一 , 间 赋存 和 补 空 给条 件复杂 , 导致所 预 测 的涌 水 量 与实 际 情况 出入 较大 , 岩溶水 的突 发 性 和溃 人 方式 往往 也 是 人们 且 始料不及 的 , 给矿 山建设 和安 全生产 造成严 重后果 。 水 银洞 金矿 矿 层赋 存 于裂 隙含 水层 中 , 下均 上
因素 。 1 3 2 矿 区地 质构造 导 ( ) .. 富 水性
遗f 憋
j ]
一 、、 r
\。 雷打坟 丫 ) —

一 ’
唐 屋 家 基
, — ,



图例: 匿 分水岭 E 溪沟 团 泉眼 圈
暗河入[ J
图 1 贵 州 省 贞 丰 县水 银 洞 金 矿 区 水 系 分布 图
张 志 凌 ( 93一) 男 , 川 安 岳 人 , 理 工 程 师 ,6 06福 建 省 18 , 四 助 3 10
厦 门市 。 1 04
区内断层多 呈局部 导水 。其 中 F 横 穿矿 区东 西, 向东 切过 白坟水 库 , 矿 区与 白坟 水 库 相连 接 , 将
断层 带上 未见泉 出露 。钻探工程 在长兴 组灰岩 中揭
有 岩溶含水 层 , 有效 防止 水患 , 为 分析各 含水层 的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五贵州贞丰水银洞卡林型金矿床课程名称:矿床学指导老师:吕新彪班级:021102班级学号:970姓名:管江涛目录一、地质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矿体形状、产状及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矿床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地层及岩浆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矿床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矿体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矿石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成矿条件和成因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地质背景水银洞金矿位于贵州省贞丰县小屯乡赵家坪村。

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右江褶皱带与扬子陆块的接合处,黔西南金矿集区灰家堡背斜的东段。

灰家堡背斜东起贞丰县者相,西至兴仁县大山,长20km,宽约6km。

背斜轴向总体近东西。

背斜翼部岩层倾角5~12,为两翼大致对称的宽缓短轴背斜。

轴线总体向东倾没,具波状起伏的特点。

波峰控制了金矿产出,太平洞高点控制了太平洞大型金矿床,水银洞高点背斜核部向两翼300m 范围内控制了水银洞特大型金矿的产出。

此外还有紫木函大型金矿床、大贝田中型汞矿床、滥木厂大型汞(铊)矿床等。

图灰家堡矿区矿床分布二、矿体形状、产状及规模(一)矿床简介1地层及岩浆岩矿区内大面积分布有下三叠统夜郎组及永宁镇组地层,上二叠统龙潭组、长兴组、大隆组仅零星出露于灰家堡背斜核部。

夜郎组和龙潭组为矿床中主要的含矿地层,容矿岩石主要为碳酸盐岩、不纯碳酸盐岩,次为碎屑岩。

矿田范围内无岩浆岩出露。

水银洞金矿体赋存于海陆交互相的上二叠统龙潭组地层中,为以层控型为主、断裂型为辅的复合型隐伏矿体(矿体埋藏于地表下150m以下)。

主矿体集中产出于龙潭组第二段中下部和第一段顶部,成层状、似层状产出于灰家堡背斜核部的生物碎屑灰岩中,顶板、底板为粉沙质粘土岩或碳质粘土岩。

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走向上具波状起伏向东倾没,空间上具有多个矿体上下重叠,品位高、厚度薄。

单个矿体储量大。

强硅化角砾状粘土岩型矿体产出于构造蚀变岩中,矿体形态与不整合面一致。

五个主要矿体储量高达45571.18kg,占查明储量的83.95%。

断裂型矿体产出于背斜近轴部的断距很小的缓倾斜逆断层中,严格受断层破碎带控制,规模小。

主要的围岩蚀变类型有黄铁矿化、白云石化、硅化、毒砂化、雄/雌黄化、方解石化、辉锑矿化、萤石化、滑石化、辰砂化等。

硅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关系极为密切,凡金矿产出部位皆有这三化组合。

实习中观察到的围岩类型和蚀变围岩:SYD-Y-3 深灰色灰岩:深灰色,块状构造,属于围岩组分。

其上分布有方解石细脉,可观察到方解石颗粒。

方解石呈白色,玻璃光泽,有两组完全解理,半自行粒状,半透明。

图1 深灰色灰岩SYD-Y-1 灰黑色粉砂岩:灰黑色,块状构造,属于围岩组分。

主要由粒度小于0.05mm 的碎屑物质组成。

图2灰黑色粉砂岩SYD-SH-1 硅化砂屑灰岩:灰黑色,块状构造,属于蚀变围岩。

其上可见到方解石和细碎砂屑。

方解石呈现黑色,玻璃光泽,有两组完全解理,硬度低,呈半自行—他形粒状。

图3 硅化砂屑灰岩SYD-Y-2 青灰色灰岩:青灰色,块状构造。

其上可见矿物有黄铁矿和方解石。

黄铁矿颗粒细小,黄色,金属光泽,含量约5%。

方解石呈黑色,可见两组完全解理,玻璃光泽,半自行—他形。

图4 青灰色灰岩2构造区域内发育的断裂构造主要有东西向、近南北向和北东向三组。

沿背斜轴线附近发育有近东西向逆断层,控制了矿田内“层控矿”产出。

叠加的北东向构造主要控制了矿田内汞矿和铊矿的产出。

近南北向组构造则为成矿后期构造,对矿体起破坏作用。

此外,在深部P2m和P3l不整合界面附近发育有由构造作用形成的并经热液蚀变的构造蚀变岩,是重要的控矿构造之一,水银洞矿体即产于其中。

水银洞金矿体赋存于海陆交互相的上二叠统龙潭组地层中,为以层控型为主、断裂型为辅的复合型隐伏矿体(矿体埋藏于地表下150m以下)。

3矿床规模水银洞金矿体五个主要矿体储量高达45571.18kg,占查明储量的83.95%。

目前,紫金矿业对水银洞片区黄金原生矿进行开发,总投资1.5亿元,设计规模日处理矿石量900吨,年产黄金2.5~3吨。

其中总投资6000万元,日处理矿石300吨,年产黄金800公斤的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基本建设并投入生产运行,于2003年7月25日成功产出第一桶金。

水银洞金矿一期工程至2003年12月31日,已生产出562公斤黄金,交售540公斤,交纳税费600万元,存成品金22公斤。

2003年9月,投资9000万元,将生产规模扩大到日处理原生矿石900吨的水银洞金矿二期技改工程全面启动。

2004年1月至4月,贵州紫金水银洞金矿共产金380多公斤。

该金矿投产9个月便产金940多公斤,销售收入9100多万元,实现税收1100多万元。

(二)矿体特征水银洞金矿体赋存于海陆交互相的上二叠统龙潭组地层中,为以层控型为主、断裂型为辅的复合型隐伏矿体(矿体埋藏于地表下150m以下)。

主矿体集中产出于龙潭组第二段中下部和第一段顶部,成层状、似层状产出于灰家堡背斜核部的生物碎屑灰岩中,顶板、底板为粉沙质粘土岩或碳质粘土岩。

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走向上具波状起伏向东倾没,空间上具有多个矿体上下重叠,品位高、厚度薄。

单个矿体储量大。

强硅化角砾状粘土岩型矿体产出于构造蚀变岩中,矿体形态与不整合面一致。

五个主要矿体储量高达45571.18kg,占查明储量的83.95%。

断裂型矿体产出于背斜近轴部的断距很小的缓倾斜逆断层中,严格受断层破碎带控制,规模小。

(三)矿石特征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赤铁矿,以及辉锑矿(偶见)、辰砂(偶见)、雄/雌黄(偶见)等。

脉石矿物有石英、白云石、方解石、水云母、绢云母、高岭石、萤石、海绿石、沸石、有机碳等。

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

含金黄铁矿粒度主要在0.0005~0.05mm,成莓状、球状、皮壳状、环带状等。

黄体矿主要成浸染状分布,次成细脉状、条带状、透镜状分布。

沉积期黄铁矿多成自行立方体或五角十二面体晶型,粒度较大,多成条带状产出。

热液期黄铁矿明显表现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沿沉积期的不规则状或草莓状黄铁矿内核生长的砷黄铁矿环带;第二阶段为金沉淀后于砷黄铁矿环带外的黄铁矿生长表层。

金主要赋存于热液成因的砷黄铁矿环带中。

毒砂是仅次于黄铁矿的第二种金属硫化物,与黄铁矿多形成连晶或在草莓状黄铁矿上生长。

其含量多且颗粒细小(小于0.02mm),金与毒砂关系较明显,显示了较好的含金性。

实习中观察到的矿石特征:SYD-Y-3 生物碎屑灰岩型矿石:灰黑色,浸染状构造。

可以观察到的矿物有方解石和黄铁矿。

黄铁矿呈黄色,金属光泽,颗粒细小,含量约15%。

方解石呈白色,细脉状分布于矿石中,玻璃光泽,他形,硬度低。

证明矿石受到过热液蚀变。

矿石中还可见到少量生物碎屑。

图5 生物碎屑灰岩型矿石SYD-K-1 砂屑灰岩型矿石:灰黑色,块状构造,可以观察到的矿物有方解石和黄铁矿。

黄铁矿颗粒细小,均匀分布于矿石中。

方解石呈白色,玻璃光泽,硬度低,他形。

图6 砂屑灰岩型矿石SYD-K-2 砂页岩型矿石:灰黑色,浸染状构造,矿石可以观察到具有由颜色而分出的层理(条带),黄铁矿主要集中于深黑色条带中。

可见矿物有黄铁矿和方解石。

黄铁矿黄色,颗粒细小,含量约为20%。

方解石呈黑色,有两组解理,玻璃光泽,硬度较低。

图7 砂页岩型矿石三、成矿条件和成因分析水银洞金矿床属于卡林型金矿,该种金矿成矿区域内具有强烈构造活动,矿区内岩浆岩不发育,矿化分布明显受构造控制,主要赋存与碳酸盐岩、含钙的细碎岩、硅质岩中,少量赋存于火山岩中。

成矿元素组合以au-as-sb-hg-tl-u组合为特征。

其成矿时代跨度大。

水银洞地区发育有一套大面积分布的细碎岩、碳酸盐岩和硅质建造,为成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板块边缘活动带,提供了成矿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根据矿床构造、围岩蚀变、矿石结构构造和矿物共生组合及其相互关系等可将水银洞金矿成矿作用划分为两个成矿期:沉积成岩期和构造-热液期。

构造热液期划分为三个阶段:石英-白云石-黄铁矿阶段、自然金-黄铁矿-毒砂-石英阶段、雄黄-辰砂-石英-方解石阶段。

二叠纪中晚期的海相盆地边缘淡化区沉积,为水银洞金矿床准备了岩性条件,即容矿岩层(生物屑灰岩或粉砂岩)和有利的封闭岩层(粘土岩)。

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的构造运动,伴随着深大断裂和岩浆活动,为深部成矿物质提供了来源和通道。

古地温的高异常,为成矿热液提供了热力和热动力条件。

矿石黄铁矿Pb同位素组成分析,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造山带,以幔源为主,并有上地壳物质混入。

成矿流体显示中低温热液特点;包裹体氢氧同位素显示,流体可能主要源于大气降水成因的地下热水。

热液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由于与深部作用和富含长石的岩区有关,而具有正Eu异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