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业的创新与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作业的创新与改革
[摘要] 英语课外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而且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新作业设计,以便让学生在课外有效地学习英语。
本文根据笔者的一些学习、思考,结合教学中的体会,谈一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布置中学英语课外作业。
[关键词] 新课程英语课外作业原则形式
英语新课程提出了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体验的过程。
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课外作业的设计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大大滞后于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不过是老调常谈,抄抄写写、背背以及固定的一本同步的作业本。
这样的作业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也不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那么如何设计英语课外作业呢?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自我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通过有意识的摸索,进行了初中英语作业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一、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马克思曾说过:“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地发展”。
我们要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因此,课外作业不能一刀切,要采取
“分层作业”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照顾到个别差异。
如学习了七年级上unit 3《this is my sister》的内容之后,我设计了三种作业:第一种是用简笔画画出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等,并在背面写上英文的称呼;第二种是把画好的画用英文向他人做简单的介绍,并在背面写上这些句子;第三种是从家里找出一张全家福,向你的好朋友写一封信,介绍照片上的人物。
要求选择其中适合自己的一种作业。
在第二天课前的作业反馈中,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都想把自己的作业展现给大家看。
学生们对于这样的作业兴趣盎然。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类作业,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其积极性,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我能做,我会做,我想做”,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设计任务型作业,体验学习语言的乐趣
英语新课程改革倡导任务型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能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活动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学会用英语做事,体验学习语言的过程。
如学习了like doing something / doesn’t like doing something 的句型后,可以让学生做一个调查表,调查身边的人或
是动物的一些兴趣爱好。
其中某些话题,如“how does your mother / father go to work ?”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调查面扩大到家庭中,让学生通过调查本家庭成员或好朋友的家庭成员的交通习惯,了解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水平等更深层面的生活知识。
这类型的任务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与人交流,培养学生学习如何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促进了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而且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精神很有帮助。
这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任务型作业,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设计创新型作业,培养创新思维
一种美味反复食用也会厌烦,同样的道理,长期使用单一的作业形式学生也会感到乏味。
要真正发挥作业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流能力”的促进作用,就要力求作业类型多样化,用新颖有趣的作业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动用多种感官,全面发展语言能力。
如学完《ann’s birthday》一课后, 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boys and girls,our classmate—zhang jing’s birthday is coming near.i’m sure she is looking forward to it. so let’s buy a birthday cake and some fruits. let’s celebrate her birthday. but remember you must speak english asmuch as possible. 这种有趣的活动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会使他们产生憧憬与期盼的心理,并且可以在无忧无虑的欢乐气氛中尽情地表达,把课堂和课本中学到的英语真正和生活结合起来,锻炼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既做到了学以致用,又符合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四、设计生活化作业,营造英语氛围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
的确,生活中处处有英语,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英语教育资源。
因此,我把课外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课外作业。
平时可经常布置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学习英语知识,做一个学习的有心人。
如摘抄生活中所见到的英文,学生兴趣很大,几乎每个人都能自觉地去完成。
有了准备,有了内容可讲,学生在课堂上自然有了强烈的表现欲。
自从有了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成了生活的有心人。
他们找到的食品名称有hot dog(热狗)、hamburger(汉堡包)、pizza (比萨饼)等;饮料名称有robust(乐百氏)、coca cola(可口可乐)、sprite(雪碧)等;商品名称有jeans west(真维斯)、nike (耐克)、sportsman(斯波兹曼)等;还有各种卡通人物,如mickey mouse(米老鼠)、donald duck(唐老鸭)、snow white(白雪公主)等,从中领悟了英美文化,感受到了异域风情。
如果用一个本子随时记录下来,长期积累,收获可观。
学生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兴趣,增长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自觉学习意识。
同时,教师在布置听力作业时,还可以将听力作业与口语作业
结合起来,采取“小小模仿秀”等方式,让学生将看到的或者听到的英语小故事、英语歌曲、英语歌谣等模仿并表演出来,进行一些竞赛活动或者直接与学生的英语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这一作业,学生为自己能发现并学到这么多身边的课外英语而十分欣喜。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发现身边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在这种“自我发现”式的学习中,发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英语,由此感受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想学好英语的心理。
这样,由间接兴趣入手培养了学生的直接兴趣,诱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机。
实践证明,把课外作业由机械单调的抄写变为灵活多变的应用,由教师的同一布置变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把课外作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创造性的语言学习。
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认真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情绪、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英语程度等,结合科学的理论依据,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拓展视野,从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等多角度、多方位着眼,从培养想象和创新意识等多种能力出发,发展学生思维、想象、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巧妙设计形式多样的英语作业,让作业成为每个学生和教师间心与心的对
话,使英语家庭作业的布置更具合理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丽娜《如何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基础英语教育》2004.4)
2.鲁风英《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口语课外作业设计中的运用》(《教学揽胜》2004.11)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藻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