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合集下载

英汉谚语里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英汉谚语里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英汉谚语里动物词汇的文化内 涵对比分析
目录
01 英汉谚语中动物词汇 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03 二、方法
02 一、引言 04 三、结果
05 四、讨论
07 参考内容
目录
06 五、结论
英汉谚语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 对比分析
谚语是各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动物词汇在英汉谚语中扮演着不 可或缺的角色。通过对英汉谚语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 深入了解英汉文化的异同点以及动物词汇在两种文化中的不同含义。
有些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存在误解。例如,“狗”在英语 中常常被用来形容忠诚的朋友,而在汉语中,“狗”有时候被用来形容卑劣的人 或行为,这可能是由于历史和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
三、研究方法
研究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语料分析法:收集英语和汉语中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分析它们的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形象和寓意为人们所喜爱。这些谚语不 仅反映了人们对动物的认知和情感,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汉两种语言 中,动物谚语的存在和含义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对英汉动物谚语文化内涵 进行对比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首先,英语中的动物谚语大多源自西方文化传统,其中涉及的动物种类和象 征意义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例如,“when the cat is away, the mice will play”(猫儿不在,老鼠成精)这条谚语中,猫被用来象征权威或纪律,而老鼠 则代表了顽皮或懒散。在西方文化中,猫和老鼠的关系通常被用来形容社会中不 同阶层或群体之间的关系。
参考内容二
随着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英语和中文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传承方面的 差异日益突出。本次演示将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跨文化对比分析,旨在 探讨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异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 化。

中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

中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

中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动物词汇的含义和联想往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两种文化对动物的不同看法,以及这些看法如何被用来传达和解释人类与动物世界的关系。

在中文中,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物词汇。

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视为力量、智慧、繁荣和好运的象征。

这种看法源自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他们认为龙是皇权和神权的象征,因此与之相关的词汇往往带有尊贵和威严的内涵。

例如,“龙颜大怒”这个成语就表达了皇帝的愤怒和威严。

而在英语中,龙(dragon)则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西方文化中,龙通常被描绘为一种邪恶的生物,代表着暴力、狡诈和罪恶。

这种看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欧洲,当时人们相信龙是邪恶的象征,需要英雄来对抗。

因此,与龙相关的词汇往往带有贬低的含义。

例如,“draggle tail”这个短语就用来形容一个懒散、不修边幅的人。

另一个例子是“狐狸”(fox)这个动物词汇。

在中文中,“狐狸”常常被用来形容狡猾的人或事。

但在英语中,“fox”并不具备这种贬低的含义,反而经常被用来形容机智、聪明和有策略的人。

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狐狸被视为一种狡猾的动物,而英国人则更倾向于将狐狸视为一种机智和聪明的动物。

中英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反映了两种文化对动物的看法和用法的不同。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了两种文化的独特性,也揭示了人类与动物世界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理解和比较这些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

法语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语言,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动物词汇在法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这些词汇不仅具有各自的含义,还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背景。

本文将探讨动物词汇在法语中的文化内涵,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法国文化。

在法语中,许多动物词汇拥有多重含义。

例如,“le lion”一词,字面意思是“狮子”。

然而,它在成语“être comme un lion”中,却被用来形容勇敢的人。

英汉动物类词语的文化内涵浅析

英汉动物类词语的文化内涵浅析

英汉动物类词语的文化内涵浅析【摘要】表达同一事物的词汇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这是由于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文章通过分析和对比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让读者体会英汉文化的异同,强调了词汇文化内涵的重要性。

【关键词】英语词汇汉语词汇动物文化内涵对比基金项目:宝鸡文理学院院级重点项目“恩格斯宗教哲学思想新论”(编号:ZK0944)阶段性成果。

引言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地域的差异会形成生活习惯和民情风俗的不同,由于每个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就形成了每个民族特有的能够反映这个民族文化特色的国俗语义,这是语言的语义具有民族性的体现。

所以由于生活环境、、心理因素和思维定势等方面的影响,不同民族对相同词汇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异,使得其语言内涵具有明显的民族性。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人们曾把动物当作神来崇拜,比如说中国文化中人们祈求下雨时就会拜“龙王”,而且中国文化中还有十二生肖,英语中也有“Love me,love m y dog”(爱屋及乌),所以英汉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有着深深的民族文化的烙印。

文章简要分析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文化内涵之间的异同。

英汉语言中同一种动物词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虽然英汉语言的使用者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但人类生活的外部大环境存在着种种共性。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人们之间交流的日益密切,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也会逐渐趋同。

不同民族的人对于同一种动物的基本属性会有共同的认识,这就使得同一动物的名称在英汉语言中具有了相同的文化内涵。

“猪”作为一种常见的动物,和英语中的pig有着相同的文化内涵,集“懒、笨、蠢、馋”于一身,肮脏又丑陋,即使小说《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也是一个又脏又懒、又蠢又笨的形象,英语中pig也有“greedy,dirty and bad-m annered”之义,eat like a pig来比喻贪婪地大吃大喝,不顾及形象;you greedy pig(你这个贪吃的家伙)等。

自-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自-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英汉两种语言是发达的语言,词汇极为丰富,其中与动物有关的词汇极多。

动物词汇指表示动物的单词和包括这些单词的短语和其他成语。

这些词汇不仅能形象地表现某种品质﹑性格,还可以简洁地描述某些事件及传达某种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动物词汇由于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经常被人们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语言,已被融入到各民族的语言中,为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

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动物被赋予的各种寓意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英汉语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就存在很大差异,体现了其所属群体的文化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中,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一种动物的概念意义(referentialmeaning)完全相同,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相互矛盾甚至相反。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从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以及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方面分析英汉同一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对等现象。

ﻫ(一)因历史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差异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

在我国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够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它集蛇、鸟、马、鹿、鱼、鹰等八种动物于一身,因而它具有这八种动物的本领,能上天,能入地,能在路上走,能在水里游,能在空中飞。

中国人都以龙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并以“龙的传人”而自豪。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龙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一直作为封建专制权力的象征。

龙的勇猛和不屈精神也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

正是对“龙”精神的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崇尚正直的道德观念,从而构成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和道德规范。

因此,在汉语中有关龙的成语就特别多。

例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等许多褒扬之词。

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是邪恶的象征。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及翻译启示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及翻译启示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及翻译启示英语中pig的喻义也基本一样,可用pig比喻a greedy,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 (贪婪、肮脏、粗野之人),如: eat like a pig (大吃大喝)make a pig of oneself (吃得过多)1.2动物词的文化意义在英汉中的异同点由于两国文化的差异,在有些情况下,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大庭相径。

下文以dragon(龙)、dog(狗)为例。

龙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

中文的“龙”是吉祥尊贵的,而英文中dragon 是邪恶凶残的,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封建社会中“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

时至今日,龙在人们心中仍是至高无上的。

中国人把自己的国家称作“东方巨龙”,龙被看成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汉语中有许多关于龙的成语,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却认为dragon 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头军师、” “丧家之犬、”“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

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被视为爱畜。

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mot learn m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或者以狗比人,如a top dog (优胜者);a gay dog(快活人);a sea dog(老练水手);a water dog (水性好的人) 等等。

浅谈动物名称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差异

浅谈动物名称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差异

浅谈动物名称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差异浅谈动物名称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差异内容简介:浅谈动物名称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差异一、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文化的差异动物与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朝夕相处,密不可分。

人类通过与动物的长期接触,逐渐了解了各种动物的天性和生活习性,并把与动物的感情反映在自己的语言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浅谈动物名称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差异一、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文化的差异动物与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朝夕相处,密不可分。

人类通过与动物的长期接触,逐渐了解了各种动物的天性和生活习性,并把与动物的感情反映在自己的语言中。

然而,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对同一种动物的理解和情感却有着很大的差异,下面以英汉两种语言中对几种动物的不同理解为例。

1 、龙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动物之一。

它象征着君王,体现着权利,在人们心中是最神圣的。

因此自古以来皇帝穿的是龙袍,祝福自己的孩子成功就叫望子成龙,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等等,这些词都是褒义词。

相反,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认为dragon 是一种凶残的动物,是邪恶的象征,因此大多数都做贬义词来使用,比如凶悍的女人就是a dragon of oman 。

而在英语文学作品中,龙又象征着邪恶凶险,在圣经中,把Satan 比作是the great dragon 。

2 、老虎一词在汉语语言文化中一直是英勇威武的象征,因此我们常说卧虎藏龙虎将等,然而在英美文化中,常常用狮子lion 一词来表示勇猛,成为百兽之王,英国甚至将狮子当作国家的象征,British Lion 是英国的别称。

3 、猫头鹰在汉语文化中被看作是不祥的征兆,尤其是害怕看到或者听到猫头鹰的叫声。

然而,在西方社会中,ol (猫头鹰)却象征着智慧。

在婴幼儿的故事中,ol 的形象是个裁判,非常严肃,并且有头脑。

二、动物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1 、历史条件不同的原因以狗为例,西方尤其是美国最早以渔猎、畜牧为主,主要食用牛羊,狗在当时是人类的帮手,所以西方将狗看成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英汉语中都有大量的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有褒义有贬义。

通过对各类动物在英汉语言中字面意义相同,文化内涵相似或相同、不同、空缺以及字面意义不同,文化内涵相似或相同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文化对词汇的影响,揭示中英文化差异,有助于语言学习。

本文以蝙蝠、猫头鹰、牛、熊四词为例,对它们在英汉翻译中字面意义相同、文化内涵差异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一、bat(蝙蝠)汉语中蝙蝠的“蝠”与“福”同音,常出现在年画上。

画五只蝙蝠飞入大门,即五福临门,表示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画蝙蝠和鹿一起,代表福禄;画蝙蝠爬在一个圆圆的铜钱上,即福在眼前;红蝙蝠是大吉兆,因为洪福或鸿福。

传说千年的蝙蝠是白色的,吃了它还能长寿。

西方的bat却是一种与魔鬼和黑暗势力有联系的不祥之物,常让人联想到丑陋、凶恶、瞎眼、吸血动物等特征。

这也许是因为吸血蝙蝠的缘故。

凡英文中带有bat 的习语都含有贬义,如as blind as a bat视力差、有眼无珠,as crazy as a bat发疯,have bats in the belfry异想天开,come to bat面临严峻考验等。

许多人还认为bat与巫婆有关,他们相信bat 闯入私宅是死亡的凶兆。

二、owl(猫头鹰)猫头鹰也称夜猫子,专门夜间活动,叫声凄厉,在中国常被看作不祥之兆,如“夜猫子进屋,全家都哭”“夜猫子进宅,好事不来”。

有人甚至迷信地认为看到猫头鹰或听到它的叫声都要倒霉。

而西方人却把owl看作智慧的象征。

在希腊神话里,雅典守护神雅典娜是智慧女神,猫头鹰即是她的化身。

在儿童读物和漫画中,猫头鹰的形象是睿智、公正。

动物间的争端要请猫头鹰来裁决,紧要关头要向猫头鹰请教。

因此,英语中有as wise as an owl (象猫头鹰一样聪明)的习语。

而owlish形容一个人聪明、严肃。

由于猫头鹰夜间活动,owl可喻指常熬夜的人,这点与汉语中的夜猫子相吻合。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1.地理环境差异:由于英语和汉语所使用的地理环境不同,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动物种类和对动物的认知等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英语是以英国为母语的语言,而中国则位于亚洲,两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种类不同,因此对一些动物的认知和习惯词汇就会有所差异。

2.文化传统和习俗差异: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对动物的重视程度和称呼方式也存在差异。

以英语为例,由于历史、宗教和文化的原因,英语中对狗、牛、马等动物的词汇相对较多,而对猪、鸡等被视为普通食物的动物的词汇较少。

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猪、鸡等动物在饮食和农耕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对这些动物的认知和相关词汇较为丰富。

3. 宗教和意象差异: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意象也会影响对动物的称呼和赋予的文化内涵。

例如,英语中的“lion”(狮子)在宗教和文化意象中常被认为是勇敢和权威的象征,而在汉语中,“狮子”在文化中更多的被用来指代狮子舞和娱乐表演中的形象,其象征意义相对较少。

总的来说,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习俗、宗教和意象等因素。

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对动物的观念、重视程度和用途的差异,也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动物内涵的不同理解和评价。

英汉动物词汇内涵意义对比

英汉动物词汇内涵意义对比

英汉动物词汇内涵意义对比词的内涵意义表示词的概念意义的属性,在日常谈话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很大的作用,并且因民族而异。

动物词汇作为语言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同一个词语承载的内涵意义也是不相同的。

下文就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内涵意义的异同作以比较和说明,以期对两种语言和文化进一步理解和学习。

一、同一词汇内涵意义相同英汉两个民族对一些动物的相同认识,使得这些动物词汇在中西两种文化背景下能够引起他们的类似联想,赋予了这些动物词汇相同的内涵意义。

驴(ass )在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指一种耳朵长,比马小的哺乳动物。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笨驴”、“蠢驴”这样的说法,用来形容反应迟钝的愚笨之人。

同样在英语中“ass ”这个单词也有“ a stupid person ” 这样的意义,衍生出类似“ to make an ass of oneself (犯傻)”,“ as dull as an ass (蠢得像头驴)”,“ an ass in a lion 's skin (冒充有智慧的人)” ,“play the ass ”(做糊涂事,出洋相)等一些习语。

类似的还有狐狸(fox )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奸诈、狡猾的动物。

人们常用“他是只老狐狸”来形容那些诡计多端的狡诈之人,同时,也将那些使用各种媚人手段来勾引男性的女性称作“骚狐狸” 或者“狐狸精”。

那么在英语词典中,“fox ”这个单词也有以下两种意思:(1)a person who is clever and able to get what they want by influencing or tricking other people (狡猾的人;老滑头)(2)an attractive young woman (漂亮的年轻女子)。

由之在英语中产生一些如同“ as cunning as a fox (像狐狸一样狡猾)”、“ He is sly as a fox (他狡猾得像只狐狸)” 这些常见的表达方式。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英汉动植物词汇在两种语言的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意义和联想,其中蕴含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

本文将对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语言对动植物的理解和赋予的文化内涵。

1. 动物词汇在英语中,动物词汇常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特点或行为方式。

英语中的“lion”指的是狮子,而在英汉文化中,狮子通常被认为是勇敢和强大的象征。

当英语中用“lion-hearted”来形容一个人时,是在赋予他勇敢和强大的意义。

而在汉语中,动物词汇更多地与文化传统和神话故事有关联。

“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神明的化身,象征着权力和威严。

当汉语中用“龙的传人”来形容一个人时,是在赋予他高贵和崇高的意义。

在英语中,植物词汇经常被用来形容事物的外观或品质。

“rose”是玫瑰花的意思,在英语中常用来形容美丽和纯洁的女性。

而“oak”指的是橡树,在英语中常用来形容坚强和稳固的特质。

在汉语中,植物词汇则更多地与哲理和情感扯上关系。

“竹”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崇高的品格和洁身自好的象征,因此常常被用来比喻儒雅和淡泊的品性。

而“梅”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不畏严寒的品格,因此常常被用来比喻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在英语文化中,动物词汇常常被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特点或行为方式。

英语中的动物词汇多用于描述个体的特性,比如“A fox”指的是狡猾的人,“A wolf”指的是凶恶的人。

“A lion”指的是勇敢的人,等等。

这些词汇反映了英语文化对动物的理解和诠释,也反映了英国人对个体品质的关注和评价标准。

而在汉语文化中,动物词汇更多地与文化传统和神话故事有关联。

汉语中的动物词汇常常被用来象征着某种特定的品质或形象,比如“龙”則象征着权力和威严,“凤”则象征着美丽和高贵,“虎”则象征着勇猛和精神。

这些词汇反映了中国人对动物的神秘和崇拜,也反映了中国人对品质和形象的注重和追求。

而在汉语文化中,植物词汇则更多地与哲理和情感扯上关系。

动物词语在英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动物词语在英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动物词语在英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同情、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情感,人们也常常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感情,所以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

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差异,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英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 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每个词除了具有字面意义(denotation) 外,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cultural connotation) ,即该词所隐含的附带的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褒义和贬义等。

许多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其语词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例如:中国生产的“山羊”牌闹钟质量好, 畅销国际市场。

可是在英国却无人问津,原因就在于商标用的词语上。

在中国“山羊”可代表博学之人,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老山羊爷爷很有学问;而goat在英语中含有“好色的不正经的男子”的文化内涵。

由此可见,同一动物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

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之异同,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也生动地揭示出中英两种文化间的差异。

一、同一动物词在中英文化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大致相似,中英两国人民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相同的文化内涵。

比如: 英国人说:“He is a fox.”中国人的理解是“他这个人非常狡猾。

”可见英语中也常用狐狸来形容人奸诈、狡猾。

又如,as cunning as a fox(象狐狸一样狡猾)。

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语言文化赋予了“狐狸”相同的文化内涵。

具有相同文化内涵的同一动物词还有很多。

羊(sheep )在中西文化中均被视为一种性情极驯服、温顺的动物。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
一、英汉动物词汇的异同点:
1. 动物象征意义的不同:英汉文化环境和历史传统不同,动物在两
种语言中的象征意义也有所不同。

比如,在英语中,狮子(lion)象征着
勇猛和威严;而在中国文化中,狮子则有瑞兽之称,是吉祥和庄严的象征。

2. 动物命名的差异:英汉动物词汇的命名会因为自然环境、民族文
化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比如,在汉语中,虎叫“大虫子”,龙叫“水兽”,而在英语中,它们的命名则直接使用了“tiger”和“dragon”这两个词。

3. 动物文化带的不同:动物的文化寓意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也不相同。

比如,象征忠诚的动物,在中英文化中有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狗被视为
忠诚的象征;但在英文中,dog却有贬义的含义。

二、英汉动物词汇的共同点:
1.动物词汇的继承:英汉两种语言都继承了古代文化对动物象征意义
的理解。

例如,虎在两种语言中都被视为力量和威严的象征。

2.动物词汇的多样性:无论是英文还是汉语,动物词汇都非常丰富多样。

除了常见的动物词汇外,还存在大量比喻性的动物词汇,用来形容人
的特征和行为。

总结起来,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有一些异同。

这些差异和共同点
反映了英语和汉语在历史、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差异。

了解这些异同可以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动物词汇,并进一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
差异与共通之处。

从文化角度简析英汉动物词汇的内涵

从文化角度简析英汉动物词汇的内涵

从文化角度简析英汉动物词汇的内涵
英汉动物词汇的内涵可以从以下文化角度来简析:
1.宗教信仰:英汉动物词汇中的一些词汇可能与宗教信仰有关。

例如,在英语中,天鹅是纯净和美丽的象征,与天使和神圣力量相关联;而在中
国文化中,龙是象征着皇权和吉祥之物。

2.神话传说:动物在英汉文化中经常与神话传说相关。

在英语中,独
角兽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具有神秘和纯洁的象征意义;而在中国文化中,
凤凰是吉祥、幸运和重生的象征。

3.象征意义:英汉动物词汇中的一些词汇具有象征意义。

例如,在英
语中,狡猾的狐狸代表着机智和欺诈,而中国文化中的马被视为勇敢、自
由和行动力。

4.祝福寓意:动物词汇在英汉文化中经常用于表达祝福和吉祥的寓意。

例如,在英语中,兔子代表着幸运和繁荣,常在复活节和其他庆祝活动中
出现;在中国文化中,鱼象征着富贵和年年有余,常在春节期间使用。

5.社会文化背景:英汉动物词汇的内涵还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例如,在英语中,牛常被用来形容人的固执和勇敢;而在中国文化中,鸡
是良好婚姻和家庭团聚的象征。

总之,英汉动物词汇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包括宗教信仰、神话传说、
象征意义、祝福寓意和社会文化背景等。

通过了解这些内涵,我们可以更
好地理解和解读英汉动物词汇的含义和文化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o ee ( 自 己 出洋 相 、 蠢 事 ) f nsl 使 o f 干 。此 外 , 西 文 化 中象 征 意 中 国进 贡来 的 , 们 对 狮 子 并 不 太 熟 悉 。相 反 , 虎 在 中 国倒 是 常 人 老
出现 。“ 空缺 ” 是指原语 所载文化信 息在译语 中无“ 对等语 ” 。
3 1 同一 动 物 词 在 英 语 中有 丰 富 的文 化 内涵 , 汉 语 中 没 有 . 在
或生性残忍 而贪婪 的人 。如汉语中有“ 狼狈 为奸” “ 、 狼心狗肺 ”
狮子 (i )在 西方狮 子的形象是 勇敢 、 气势 、 严 , 1n , o 有 威 在引 申到 等成语 或俗语 。在英语 中 w l也 表示 贪婪 , 忍 , o f 残 凶狠 的人 , 如 人 时 也 是 如 此 。A leayl n意思 是 文 学 界 的 名 人 。 T el n S t r i ir o h i o a reya o 像狼一样 贪婪) s ed s w l g a f( 。鹦鹉 ( art是 一种会 模 sae pr ) o hr 是指最大 的份 额。从这些 例 子可 以看 出 ln在英语 中的 i o 仿人发音的鸟 , 在汉语和英语 中都用 来指那些人 云亦云 , 没有独 积极 意义 。在西方文学作 品中 , 狮子成了勇士的象征 。所 以, 英 立见解的人。驴子(s) as 在英汉语 中都 用来形容那 些愚蠢 、 没有 语 中就出现了这 样 的表 达 : jsca al n 像狮 子一样雄 s a ma t o ( eis i 头 脑 的 笨 蛋 。 H te a s 他 简 直是 头蠢 驴 ) mae nas 伟) l n— er d 勇敢 的) eir h r nas( sa ; k s a ,o h at ( i e 。而在 中国最早 出现 的狮子是从外

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文化内涵的异同

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文化内涵的异同

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文化内涵的异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动物词汇在不同语言中的内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不同,反映了各自文化的差异和特点。

本文将从动物词汇在英语和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动物象征意义、习语及俚语等方面进行探讨,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的异同。

一、动物词汇在英语和汉语中的文化内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1. 英语中的动物词汇英语中的动物词汇往往有其象征性和情节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例如,狮子被视为野心勃勃和具有领袖气质的象征,狐狸则经常被用来形容狡猾和欺骗行为,而猴子则被用来表达嬉笑怒骂的情感。

动物词汇还可以表达另一种文化内涵:即文化隐喻。

例如,“兔子”在英语中既可以指小动物,又可以表示快速移动的对象,还可以表达胆怯和害羞的情感;“熊猫”虽然既是一个被保护的物种,但也可以被用来形容表情柔和、安详的样子。

2. 汉语中的动物词汇汉语中的动物词汇同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与英语中的有所不同。

例如,“鱼”在汉语中被赋予了多种意义,既可以表示物质生活上的需要(吃鱼),又可以表达人生哲理(求鱼),还可以表示人的智慧(鱼跃龙门)。

在汉语中,“马”是一种特别的动物,被视为战争和草原文化的象征,脍炙人口的成语“马到成功”也来源于此;而“鸟”则被赋予了纯洁和自由的象征意义,例如“一叶知秋”、“有志者极高”等成语都用到了鸟这个词。

二、动物象征意义动物词汇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不仅有其本身的生物学意义,也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反映着特定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以下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常用的动物象征意义:1. 狮子狮子是一种充满力量和雄壮,被视为英勇和正义的象征。

在英语中,狮子被广泛用来形容领袖和强者,如“狮子王”、“狮子般的勇气”等;在汉语中,“狮子头抬得高”、“狮子大开口”、“狮子下山”等成语都用到了狮子这个动物。

2. 熊熊是一种温顺、有力和威猛的动物,被视为勇猛和坚定的象征。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动植物词汇在各国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既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动植物词汇的意义和文化联想往往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自然界的理解与感悟。

本文将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植物词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文化联想意义上的差异。

一、对动植物的命名英汉两种语言对动植物的命名方式有所不同。

在英语中,很多动植物的名称直接以它们的特征或习性来命名,如“butterfly”(蝴蝶)就是“butter(黄油)”和“fly(飞)”的组合,而“caterpillar”(毛虫)则来源于希腊语中“kata”(下)和“pillar(毛毯)”。

这种基于外貌和行为特征的命名方式,反映了英语国家对动植物的直观认知和注重实用性的特点。

在汉语中,动植物的命名往往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

很多动植物的名称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桃花”、“杜鹃”、“梅花”等,都成为了表达感情和审美情趣的象征。

汉语中很多动植物的名称还与传统的神话故事、寓言和民间传说相关联,如“白龙马”、“猴子”等,这些名称既是对动物特征的形象描绘,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与延伸。

二、对动植物的象征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动植物词汇的象征意义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在英语中,很多动植物被赋予了象征性的含义,如“owl”(猫头鹰)象征着智慧,“dove”(鸽子)象征着和平,“snake”(蛇)象征着诡计和狡诈。

这些象征意义的建构往往与宗教、神话和文学作品相关联,反映了英语国家人民对于自然界的精神追求和情感表达。

而在汉语中,动植物的象征意义更多地融入到了文化传统与哲学思想之中。

“鱼”在汉语中常常象征着富裕和吉祥,“虎”象征着英勇和威猛,“鹤”象征着长寿和高贵。

这些象征意义的建构与中国传统文化、民俗习惯以及道家、儒家、佛家等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界的审美情怀和人生态度。

三、对动植物的文化联想动植物词汇还常常成为各国文化中的联想书写的载体。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
两种语言 中有些 动物词汇含有相 同或相似 的文化 内涵 ;
的传人 , 有 关龙 的成语非 常多 , 且 含有褒义 , 如“ 望子成
而另一方 面 , 由于受 历史 、 习俗 、 价值观念 、 宗教信 仰等 龙 ” “ 龙凤呈祥 ” “ 龙腾 虎跃 ” 等。 而 西方的龙是长 着一对 诸方面文化 因素 的影响 , 导致有些动物词汇 所反映的文 巨大 的 蝙蝠 翅膀 , 身体 粗壮 , 而且有 巨爪 , 会 喷火焰 的 化 内涵有所差异 。作为教师 , 在教学 中应指 导学生充分 怪物 ; 是喜 欢收集财 宝 和美女 , 是邪 恶 、 黑暗 、 残暴 的象 考虑这些动物词 汇所承载的文化 内涵的异 同, 以便学生 征 ,也用 来形 容 凶狠 、跋 扈形 象 的妇女 。如 t h e g r e a t 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 际。下面 , 本人将从三个方 面对英 d r a g o n ( 指恶 魔撒旦 ) , t l l e o l d d r a g o n ( 魔鬼 ) , a d r a g o n o f a 汉动物词汇文化 内涵的异 同进行分析 。
二、 所指动物相 同 。 文化 内涵不同或相反
影 响 ,导致 有些动物词语所 反映文化内涵不 同或相 反。
在 中西 两种文 化 中, 由于受生 活习俗 、 思维 方式等 内涵进行 了粗 浅的分析 , 不同的文化 内涵体现 了其 不同
最具有代表性 的是中西方对狗和龙的态度。
西方人 把狗视为人类 的忠实朋友 , 既可以用来看 门
在英汉 语言 中运用 的异同要求 我们要尽 可能多 地 了解 翻译 时 , 我 们要 注意两种语 言 的文 化差异 , 妥善 处理动
或 打猎 ,也 可 当做 人 的伴 侣和宠 物 。英语 中许 多带有 其语义上 的异 同 , 了解其所 承载的文化 内涵 。在理解 和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

英汉动植物词汇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动植物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在英汉语言中,动植物词汇丰富多样,反映了两种文化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将对英汉动植物词汇的文化联想意义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揭示两种文化对自然的不同认知与理解。

一、动物词汇1. 猫英文中,“cat”是指家猫。

猫在英文中通常被认为是温顺的、亲近人类的动物,因此“cat”在英文中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温顺、亲近人类,例如“as curious as a cat”(像猫一样好奇)。

在中国文化中,猫被视为独立、神秘的动物。

古老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常常引用猫作为象征性的意象,例如《宋词》中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里的“故国”在平时也给人华丽失落的感觉)。

所以即使是现代的中国文化,我们依然能从这样的例子看到,猫在中国人心中象征着一种特殊的品质。

2. 狗在英文中,“dog”通常是指家狗。

狗的形象在英文中通常被用来比喻忠诚、友好等品质,例如“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

“dog”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无赖行为,例如“he is a real dog”(他是个真正的坏蛋)。

在中国文化中,狗被视为忠诚、勇敢的动物。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狗常常被用来象征财富、吉祥和忠诚。

在中国的十二生肖中,狗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并且“旺财”、“旺福”的象征符号。

在英文中,“flower”通常指花朵。

花在英文中通常被用来形容美丽、芬芳的品质,例如“as pretty as a flower”(像花一样美丽)。

英文中也有一些常用的与花相关的习语,例如“flower power”(花样力量)。

在中国文化中,花常被视为美好、幸福的象征。

中国文化中,花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牡丹花被视为富贵吉祥的象征,菊花被视为品德高尚的象征。

在中国文化中,树木被看做是连接天地的重要纽带。

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

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

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动物是人类最亲近的生物之一,自然界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是生命力的象征,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中文和英文中,有许多相同或类似的动物词语,但也有很多差异。

本篇文章将对中英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进行介绍。

一、哺乳动物1、熊中文中代表勇气和力量,被喻为神圣动物之一。

英文中的bear同样象征着力量和勇气,也象征森林及其自然环境。

2、狗中文中代表着忠诚和忠心,被喻为人类最好的朋友。

英文中,dog也象征着忠诚和忠心。

3、猫中文中代表着灵敏和机智,被喻为守护者。

英文中,cat除了具有灵敏和机智的特点外,还象征着独立和隐蔽。

4、鼠中文中常被视为某些神话或传说中的生灵,其形象多次出现在中餐文化中。

英文中,mouse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象,特别是在文学作品中,它往往被视为小家伙的象征,如Stuart Little和Mickey Mouse等。

二、鸟类1、鸽子中文中代表和平、爱情和友谊。

英文中的pigeon也代表和平和友谊,但在文学作品中,也有被描述为传递信息的角色。

2、鸡中文中代表着勤劳和灵活性,被视为祭奠仪式中的典型祭品。

英文中,chicken也象征着勤劳和灵活性,同时也被视为食品。

3、鸟中文中代表着自由和美丽,常被描绘为翱翔在天空中的形象。

英文中,bird同样象征自由和美丽,但同时也表达了野性和野蛮的一面。

4、鸭中文中代表着和善、和谐和祝福。

英文中的duck同样具有和善的品质,但也被视为黑色幽默和恶作剧的代表。

三、爬行动物1、龙中文中被认为是神圣、敬畏的生灵,常与中国文化和文明紧密联系。

英文中,dragon 同样被视为神秘的生物,常被用于文学作品或幻想故事中。

2、蛇中文中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同时也被人类视为较为危险的动物之一。

英文中,snake 的形象也比较危险,常被用于描述邪恶,毒害或偷偷摸摸的行为。

3、鳄鱼中文中被视为野性和古老的象征,常被描绘为危险而可怕的生物。

英文中,alligator同样具有危险的特性,常被用于描述野兽,怪物或邪恶的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词汇学》期末考核论文2014-2015-1论文题目浅析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班级英语1401班姓名南宫芊芊不爱我学号**********任课教师蓝天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浅析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南宫芊芊不爱我摘要:词汇意义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收到人们所属群体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动物被赋予的各种寓意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英汉雨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就存在很大差异,体现了其所属群的文化背景。

全文从地域文化、习俗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角度探析了中英两种文化体系下汉英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旨在促进英语教学,推进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动物词汇;英汉语言;文化内涵;文化差异Abstract: Lexical meaning, influenced and limited by the group culture it belongs to, marks the width and depth people’s cognition of the external word. The implied meaning of animal words that they are endowed with have strong national cultural traits and profound social historical origins. There exist the striking differences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words, embodying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group they belong to. This thesis is trying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words under the two cultural system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such as regional culture, custom culture, religious culture and na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promote English teaching and push forward the cultural cross the cultural cross communication.Key words: animal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cultural connot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一、引言任何语言都是文化的基石。

一种语言既反映一种特定的文化,又受这种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因素,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状况。

词汇意义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收到人们所属群体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不同的文化群体(社会或国家)因为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的不同,对相同事物或概念可能具有表现为个人爱憎的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

这种导源于文化背景的内涵意义,我们称之为词汇的文化内涵,即“文化附加义”,它是除基本意义或字面意义以外的各种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等文化所赋予的文化含义。

动物词汇指表示动物的单词和包括这些单词的短语和其他成语。

这些词汇不仅能形象地表现某种品质、性格,还可以简洁地描述某些事件及传达某种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动物词汇由于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经常被人们用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语言,已被融入到各民族的语言中,为人们接受并广泛使用。

由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动物被赋予的各种寓意都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的社会历史渊源,英汉语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就存在很大差异,体现了其所属群体的文化背景。

本文试从地域文化、习俗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角度来探析中英两种文化体系下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

二、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1、因地域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差异英汉两个民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各属于不同的文明体系,中国属于黄土文明,英国属于海洋文明,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英汉两个民族对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赋予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耕国,“牛”在悠久的中国农业史上作为主要农耕工具具有重要作用,是人们劳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因此,牛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形象,人们对牛的情感也反映在语言上。

在汉语中有很多带“牛”字的成语都富有褒义色彩,如汗牛充栋、老牛舐犊、卖剑买牛、牛角挂书、亡羊得牛等等。

另外,人们还经常用“牛”来形容或比喻人,例如,用“壮实如牛”形容人身体健壮,用“牛劲”形容人力气很大,用“像老黄牛一样地辛勤工作”形容任劳任怨,甚至说某人喝很多水也用“牛饮”来形容。

英语国家的人们则不以“bull(牛)”为“农家宝”,而是将其视为“盘中餐”。

在他们的眼中,“bull(牛)”满身都是缺点,如a bull in a china shop指鲁莽闯祸的人;1ike a bull at a gate指狂怒凶悍throw the bull则是指胡言乱语。

John Bull(约翰牛)是英国人的绰号,这个词在John Arbuthnot(1667-1735)的笔下第一次出现时指的是一个名叫John Bull的英国人,此人心直口快,行为鲁莽,躁动不安,滑稽可笑。

在英语中,calf(牛犊)、cow(母牛)、buffalo(水牛)的文化内涵也都是贬义的,如calf比喻呆头呆脑的年轻人;cow 比喻肥胖丑陋的女人;to buffalo sb. 指哄骗某人。

与中国不同,英国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加上它是一个岛国,所以渔业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的地位。

因此,horse(马)”和“fish(鱼)”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最大。

“horse(马)”不仅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动物,也是骑士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皇家饲养、御用的动物。

因此,汉语中的“壮实如牛”英语用“as strong as a horse”来形容,“牛劲”用“horsepower”表示,同样,“work like a horse”指“像老黄牛一样的辛勤工作”,另外,英国人也喜欢用“fish(鱼)”来比喻人:Not knowing a foreign language, he felt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 among so many foreigners. (他连一种外语都不懂,同那么多外国人在一起,他感到很不自在。

)The new teacher is a cold fish. He does not talk much with people.(新老师是一个冷漠的人,不太与人交往。

)甚至说某人“牛饮”还可说成“to drink likea fish”。

2、因习俗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差异由于生活习性不相同,各民族的习俗文化也存在很大差异。

英汉两民族由于各自的习俗文化,对同一种动物也有着不同的爱憎褒贬象征。

比如,西方英语国家的人们一直以来好养宠物,而且以“dog(狗)”为甚。

他们养狗不仅是为了用来打猎、看家,而且常常是为了做伴,他们把狗当作是“man’s best friend”。

有的人无儿无女,便拿狗来代替,他们的狗能得到相当多的“优待”和“特权”。

它们不仅有吃、有穿、有户口,还有专门的墓地,而且有音乐家专门为之谱“狗曲”,甚至有些主人在过世前就立下遗嘱把财产留给自己的狗。

当它们得病时,可请兽医,还可请心理学家、专科医生来治疗。

当主人外出度假时,它们还可以享受“最好的’假期’待遇”。

比如,可以住在装有空调设备的“高级狗旅馆里”。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英语中有很多带“dog(狗)”的褒义的短语和句子了。

比如,“Love me, love my dog”指爱屋及乌,“A luck dog”指幸运的家伙,“Every dog has its day”意为“凡人皆有得意日”,“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指有功者应受奖赏,“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指雪中送炭,助人于危难之中,等等。

与西方英语国家的人们更看重狗的聪明性和忠实性不同,中国人则更在意狗的奴性和使役性。

中国人养狗的目的主要是用来看门,因而在中国,狗的地位比起英语国家的同类来说要低得多了。

中国人对狗所持的这种态度,自然而然地在词汇中反映出来。

汉语中以“狗”为喻体的成语、谚语几乎无一不带贬义。

例如,“走狗”、“丧家之犬”、“狗腿子”、“狗急跳墙”、“狐朋狗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狗头军师”、“狗眼看人低”、“狼心狗肺”等等。

有趣的是,中国人与西方英语国家的人们对猫的喜好情感恰好与狗相反。

中国人更习惯于把猫视为宠物。

因为它活泼可爱,既会陪伴主人,又会抓老鼠,颇具实用价值。

汉语中猫的文化内涵一般是指其温顺、可爱、精灵的特性。

宋代大诗人黄庭坚、明代大文人文征明都写过《乞猫》诗,表现了人们对猫的喜爱。

当形容一个小孩或小女子楚楚可怜的模样时,人们常常会说“像小猫咪一样惹人怜爱”。

汉语习语中虽然找不到很多含有猫的赞美之词但猫也不像狗背负了那么多的臭名。

可在西方英语国家的人们眼中,同样乖巧也能捕鼠的猫,却是整天不务正业、到处乱窜,只知道惹事生非的家伙,以下的习语就生动地体现了他们眼中的这一形象“No room to swing a cat(形容地方狭窄)”、“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形容像热锅上的蚂蚁)”、“The cat shuts its eyes when stealing cream(指掩耳盗铃)”、“The cat out of the bag(指泄漏秘密)”。

尤其是黑猫在英美国家更是不受欢迎。

如果行人看见一只黑猫向它走来或从面前窜过,便预示着此人会遭遇不幸。

因此,在英美国家几乎没有人把猫当作宠物来养的,他们更习惯,也更喜欢养狗。

3、因宗教文化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内涵差异一个民族的文化追溯其根源,与其宗教信仰不无紧密关系。

中国人信奉佛教和道教,相信神魔鬼怪的存在,相信炼丹求佛,追求长生不老;而英美国家的人们信奉基督教,相信上帝主宰着一切。

许多的民间传说、童话故事、寓言都由宗教信仰的角度衍生出来,这也导致了汉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所含文化内涵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