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认知偏差问题辅导
• (一)社会认知偏差 • 1、社会认知偏差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认知者
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 • 2、首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和近因效应等
社会心理规律是使学前儿童产生社会认知偏差的 重要影响因素。
Leabharlann Baidu
(二)性别认知偏差
• 1、性别认知偏差,是指个体对自身性别的认识、 行为与自己本身的性别特点相反 。
二、以游戏为载体
• 1、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能够为学前儿童 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和意志 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满足学前儿童的各种心理需 要。
• 2、将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融合于游戏中, 既能够发挥游戏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 又能够使心理健康辅导的效果更加显著。
• 3、不同形式的游戏辅导可针对学前儿童的不同心 理问题发挥着作用。
• 2、辅导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具有新颖性。
• (三)安全性
• 学前儿童的器官稚嫩,发育尚未成熟,心理上好 奇、好动、好模仿,以及其生活经验不足,往往 会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过高的估计,在心理健康辅 导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地保障学前儿童的人身安 全,避免其受到伤害。
二、发展性原则
• (一)适应学前儿童年龄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 (二)注重个体差异性
三、家园同步辅导
• 1、幼儿园要将促进家长素质的提高放在家长工作 的首位,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改进教育 方式。
• 2、家长和教师保持紧密沟通,成为学前儿童心理 健康辅导伙伴。
• 3、家长和老师之间要取得共识,形成互相制约、 互相促进的心理条件,避免学前儿童心理和行为 的表现出现不一致。
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辅导
• 1、父母与教师的不恰当教育方式常会引起学前 儿童的自卑心理。
• 2、要改善学前儿童自卑心理需要父母和教师的 大力配合,努力让孩子树立自尊、自强、自信的 个性。
• (二)羞怯
• 1、羞怯是一个自我防御心理过强的结果。
• 2、要改善学前儿童的羞怯心理,需要通过父母 和老师引导其进行有意识的调节。
(三)猜疑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原则
• 一、可操作性原则
•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和操作性,确保心理健康辅导的切实可行。
• (一)游戏性 •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它能使学前儿童
的各种感知能力在游戏时得到充分发挥,是对 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良好载体。
(二)趣味性
• 1、学前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不长,对学 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时应为其提供舒适、明 亮的辅导场所和丰富、新颖的辅导玩具。
二、情绪障碍问题辅导
• (一)学前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 1、当学前儿童与其依恋的人离别或有可能离别时, 出现的某种焦虑现象是正常的。
• 2、只有当这种发生于童年早期的分离恐惧成为焦 虑中心,并使儿童的离别焦虑在严重程度上、持 续时间上远远超过正常儿童的离别情绪反应和社 会功能也受到明显影响时,才诊断为分离性焦虑 症。
四、行为不当问题辅导
• (一)心理性问题行为
• 心理性问题行为即是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问题行为。
• 1、由矛盾心理原因引起的神经性行为。
• 2、由过度焦虑、恐惧等情绪所引起的神经质式的 敏感、多虑、害怕、烦躁;由偏执、爱发脾气、 粗暴或过分胆怯、退缩、孤独的性格引起的问题 行为等。
(四)产生原因及治疗策略
• 1、学前儿童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多与心理因素和 易感素质有关。
• 2、在对学前儿童情绪障碍问题进行辅导治疗时, 多采用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 原则。
• 3、心理治疗主要有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治疗、 行为治疗及游戏治疗等方法。
三、人格缺陷问题辅导
• (一)自卑
• 3、优化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学前儿童健康心理的 形成。
• 4、提高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前儿童营造一个 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良好幼儿园环境的创设
• 1、为学前儿童创设清新、直接、丰富和优美的生 活物质环境。
• 2、为学前儿童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和平等 的心理环境。
• 3、为学前儿童营造互相尊重理解、信任、关爱和 文明的语言环境。
• 三、渗透性原则
•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应渗透于他们的日常生活 之中。
• 四、个性化与社会化相适应的原则 • 五、认知辅导与行为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途径
•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
• (一)温馨家庭环境的创设
• 1、父母应与孩子间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其 人格健全发展。
• 2、父母要时刻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防止自己的 不良言行传染给孩子,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 2、对性别认知偏差学前儿童的辅导主要可从三 个方面入手:
• (1)从小培养儿童正确地进行性别角色认同, 父母切不可凭自己的喜好随意打扮自己的孩子。
• (2)如果是因为教育环境不良而导致学前儿童 性别认知偏差的,应尽可能地改善其教育环境。
• (3)如果学前儿童性别认知偏差问题较为严重, 可采用行为疗法矫治,如正强化法、消退法等。
(二)学前儿童学校恐惧症
• 学前儿童学校恐惧症是指儿童对幼儿园环境或到幼 儿园上学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而在与 上学无关或非幼儿园环境(如家中)言谈自如。
• (三)学前儿童抑郁症
• 1、儿童抑郁症是指以情绪抑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 疾病。
• 2、表现为对游戏没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 哭泣,退缩,活动减少。
• 1、好猜疑的学前儿童往往对人对事敏感多疑,同 伴关系紧张。
• 2、当学前儿童出现猜疑心理时,要对其思想观念 进行正确的辅导。
• (四)急躁
• 1、急躁是学前儿童中常见的不良人格品质。
• 2、使儿童学会克服急躁,需让其认识到思先于行 的重要性;通过改变行为的方式督促其细心、认 真行事;学会控制发怒,时时提醒自己遇事冷静。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 1.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原则。 • 2.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的方法与途
径。 • 3. 熟知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相关辅导
技术。
本章目录
•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原则 •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途径 • 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辅导
• (一)社会认知偏差 • 1、社会认知偏差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认知者
和被认知者总是处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状态。 • 2、首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和近因效应等
社会心理规律是使学前儿童产生社会认知偏差的 重要影响因素。
Leabharlann Baidu
(二)性别认知偏差
• 1、性别认知偏差,是指个体对自身性别的认识、 行为与自己本身的性别特点相反 。
二、以游戏为载体
• 1、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能够为学前儿童 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和意志 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满足学前儿童的各种心理需 要。
• 2、将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融合于游戏中, 既能够发挥游戏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 又能够使心理健康辅导的效果更加显著。
• 3、不同形式的游戏辅导可针对学前儿童的不同心 理问题发挥着作用。
• 2、辅导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具有新颖性。
• (三)安全性
• 学前儿童的器官稚嫩,发育尚未成熟,心理上好 奇、好动、好模仿,以及其生活经验不足,往往 会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过高的估计,在心理健康辅 导过程中,要小心谨慎地保障学前儿童的人身安 全,避免其受到伤害。
二、发展性原则
• (一)适应学前儿童年龄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 (二)注重个体差异性
三、家园同步辅导
• 1、幼儿园要将促进家长素质的提高放在家长工作 的首位,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改进教育 方式。
• 2、家长和教师保持紧密沟通,成为学前儿童心理 健康辅导伙伴。
• 3、家长和老师之间要取得共识,形成互相制约、 互相促进的心理条件,避免学前儿童心理和行为 的表现出现不一致。
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辅导
• 1、父母与教师的不恰当教育方式常会引起学前 儿童的自卑心理。
• 2、要改善学前儿童自卑心理需要父母和教师的 大力配合,努力让孩子树立自尊、自强、自信的 个性。
• (二)羞怯
• 1、羞怯是一个自我防御心理过强的结果。
• 2、要改善学前儿童的羞怯心理,需要通过父母 和老师引导其进行有意识的调节。
(三)猜疑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原则
• 一、可操作性原则
•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和操作性,确保心理健康辅导的切实可行。
• (一)游戏性 •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它能使学前儿童
的各种感知能力在游戏时得到充分发挥,是对 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良好载体。
(二)趣味性
• 1、学前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不长,对学 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时应为其提供舒适、明 亮的辅导场所和丰富、新颖的辅导玩具。
二、情绪障碍问题辅导
• (一)学前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 1、当学前儿童与其依恋的人离别或有可能离别时, 出现的某种焦虑现象是正常的。
• 2、只有当这种发生于童年早期的分离恐惧成为焦 虑中心,并使儿童的离别焦虑在严重程度上、持 续时间上远远超过正常儿童的离别情绪反应和社 会功能也受到明显影响时,才诊断为分离性焦虑 症。
四、行为不当问题辅导
• (一)心理性问题行为
• 心理性问题行为即是由于心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问题行为。
• 1、由矛盾心理原因引起的神经性行为。
• 2、由过度焦虑、恐惧等情绪所引起的神经质式的 敏感、多虑、害怕、烦躁;由偏执、爱发脾气、 粗暴或过分胆怯、退缩、孤独的性格引起的问题 行为等。
(四)产生原因及治疗策略
• 1、学前儿童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多与心理因素和 易感素质有关。
• 2、在对学前儿童情绪障碍问题进行辅导治疗时, 多采用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 原则。
• 3、心理治疗主要有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治疗、 行为治疗及游戏治疗等方法。
三、人格缺陷问题辅导
• (一)自卑
• 3、优化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学前儿童健康心理的 形成。
• 4、提高父母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前儿童营造一个 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良好幼儿园环境的创设
• 1、为学前儿童创设清新、直接、丰富和优美的生 活物质环境。
• 2、为学前儿童营造一种温暖、关爱、民主和平等 的心理环境。
• 3、为学前儿童营造互相尊重理解、信任、关爱和 文明的语言环境。
• 三、渗透性原则
•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应渗透于他们的日常生活 之中。
• 四、个性化与社会化相适应的原则 • 五、认知辅导与行为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途径
•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
• (一)温馨家庭环境的创设
• 1、父母应与孩子间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其 人格健全发展。
• 2、父母要时刻地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防止自己的 不良言行传染给孩子,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 2、对性别认知偏差学前儿童的辅导主要可从三 个方面入手:
• (1)从小培养儿童正确地进行性别角色认同, 父母切不可凭自己的喜好随意打扮自己的孩子。
• (2)如果是因为教育环境不良而导致学前儿童 性别认知偏差的,应尽可能地改善其教育环境。
• (3)如果学前儿童性别认知偏差问题较为严重, 可采用行为疗法矫治,如正强化法、消退法等。
(二)学前儿童学校恐惧症
• 学前儿童学校恐惧症是指儿童对幼儿园环境或到幼 儿园上学产生的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而在与 上学无关或非幼儿园环境(如家中)言谈自如。
• (三)学前儿童抑郁症
• 1、儿童抑郁症是指以情绪抑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 疾病。
• 2、表现为对游戏没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 哭泣,退缩,活动减少。
• 1、好猜疑的学前儿童往往对人对事敏感多疑,同 伴关系紧张。
• 2、当学前儿童出现猜疑心理时,要对其思想观念 进行正确的辅导。
• (四)急躁
• 1、急躁是学前儿童中常见的不良人格品质。
• 2、使儿童学会克服急躁,需让其认识到思先于行 的重要性;通过改变行为的方式督促其细心、认 真行事;学会控制发怒,时时提醒自己遇事冷静。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 1.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原则。 • 2.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的方法与途
径。 • 3. 熟知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及相关辅导
技术。
本章目录
•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原则 •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辅导途径 • 第三节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