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水资源的环境保护问题
成都市水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利用对策_李晓峰
![成都市水资源现状和可持续利用对策_李晓峰](https://img.taocdn.com/s3/m/9d0160552e3f5727a5e96255.png)
·!"·#$$#%&’%#!水资源概况成都市地处川西水网区腹部,境内主要河流有()条,总长度约!*$$+,。
成都市河流属长江上游岷江、沱江及青衣江三大水系,水能蕴藏量较丰富。
研究表明,本地水资源量为-(%#"亿,(,过境水资源量为!)(%."亿,(,水资源总量为#..%$#亿,(。
人均占有量约为#)$$,(,与四川省人均占有量大致相当,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可见,成都市的水资源并不富裕,属于我国缺水城市之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逐年大幅度增加,从!-)"年到#$$$年,成都市总用水量以每年平均约(亿,(的规模递增,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成都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瓶颈”。
成都市水资源具有以下属性:0!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分带性。
由于受季节气候的影响,全年有"$/2.*/的降水量集中在每年的"2-月份,常常带来洪涝灾害;而需水量最多的*月份,降水量则偏少,仅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因而常常又造成干旱灾害。
从水资源空间分布来看,成都市平原区最为丰富,西部山区次之,东部台地及丘陵地区相对缺乏;0#1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性。
从成都市水资源遥感解释图上可以明显看出,广大平原腹地浅层地下水交替循环积极,补给来源充分,富水性良好,地下水资源丰富。
东西部丘陵低山广大红层砂泥岩地区,地下水资源相对较少。
西北部中—高山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多以泉流出露;0(1水资源总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恶化,降水量下降,致使成都市水资源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
其主要表现在:岷江上游的来水量呈下降趋势;大部分湖泊面积正在逐年缩小,尤其以白塔湖、宝狮湖的面积减少最多,其面积!---年与修建时相比减少了!3(左右。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截止#$$$年,成都市共建各类水利工程($#*-处。
成都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成都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63a61c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79.png)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经济发展的成都也积极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本文将从成都的生态环境现状出发,结合经济发展状况,提出关于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成都的生态环境现状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成都的生态环境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成都的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空气质量、水质污染、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等问题依然存在,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1. 空气质量成都作为一个大型城市,工业发展和汽车尾气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
尤其是冬季取暖季节,燃煤污染也日渐严重。
成都的空气质量问题亟待解决,对居民健康和城市形象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2. 水质污染成都地处长江上游,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由于工业排放、生活污水等原因,成都的水质也面临严重挑战。
部分江河水质下降,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3. 土地资源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片的农田和绿地被城市建设所取代,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二、成都的经济发展现状在生态环境问题的成都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作为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成都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GDP总量持续增长,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1. 产业结构成都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日益壮大,成为了城市经济的支柱。
现代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持。
2. 城市建设成都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城市建设水平也不断提升。
地铁交通、城市功能区划、产业园区建设等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思考与建议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是成都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推动经济发展,以下是本文对此问题的一些思考与建议:1.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成都水资源调查报告
![成都水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2b19e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5.png)
成都水资源调查报告中国水资源现状不容乐观。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
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国水资源量评估20世纪80年代初,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展了第一次水资源评估工作,并根据1956-1979年的水文气象资料,对全国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1)降水总量。
1956-1979年间的平均年降水总量为6.2万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
受气候与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mm。
(2)河川径流量。
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
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立方米,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
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780亿立方米, 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立方米, 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立方米。
(3)土壤水通量。
根据陆面蒸散发量和地下水排泄量估算,全国土壤水通量约为4.2万亿立方米,其中约有16%通过重力作用补给地下含水层,最后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基流量,其余3.5万亿立方米消耗于土壤和植被的蒸散发。
成都水资源调查报告
![成都水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6369a5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5.png)
成都水资源调查报告成都水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成都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作为一座发展迅猛的大都市,成都的水资源问题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成都市的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成都的水资源概况成都地处四川盆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根据统计数据,成都市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0毫米,年均径流量超过200亿立方米。
此外,成都市境内还有多条河流和水库,如嘉陵江、岷江、青城山水库等,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的水源。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成都的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城市化带来的大规模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三、水资源利用与管理1. 农业用水成都市农业占用了大量的水资源,尤其是灌溉用水。
农业用水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是解决成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
2. 工业用水成都市的工业用水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用水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加强工业用水管理,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3. 居民用水居民用水是城市水资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市的居民用水主要来自自来水和地下水。
然而,由于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用水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加强居民用水管理,提倡节约用水的生活方式,对于缓解水资源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水资源保护与治理1. 水资源保护保护水源地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环节。
成都市应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建立健全的水源地保护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2. 水污染治理水污染是成都市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成都市应加大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推行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加强水污染监测和执法力度,确保水环境的健康。
3. 水资源调度成都市应加强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推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调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成都污染调查报告
![成都污染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064c6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e.png)
成都污染调查报告成都污染调查报告一、引言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成都市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揭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大气污染成都市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在冬季,煤烟、工业废气等排放物的增加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成都市的PM2.5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的限制值。
这不仅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还影响了城市形象和旅游业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严格控制废气排放。
同时,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燃煤和汽车尾气的排放,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三、水污染成都市的水污染问题主要集中在河流和湖泊。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化肥等污染物的排放导致水质恶化。
一些河流已经成为了“黑臭水体”,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力度,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的净化程度。
同时,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四、土壤污染成都市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工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理、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等都导致了土壤的污染。
这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还对人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土壤的监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土壤修复计划。
同时,加强对工业废弃物的处置和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五、噪音污染成都市的噪音污染问题主要来源于交通、工地和商业区。
车辆喇叭声、机械设备噪音以及商业广告音量过大等都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困扰,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噪音污染问题,政府应加强对施工现场、交通路段和商业区的噪音监管,制定相应的噪音控制标准。
同时,鼓励使用低噪音设备和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噪音减排水平。
六、结语成都市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成都市地表水近年水质变化趋势
![成都市地表水近年水质变化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b4f3bccc1c708a1284a4441.png)
指数 、 五 日生化需 氧量 、 氨氮、 石油类 、 酚、 汞、 铅、 镉、 阴离子 表 面活性剂 、 铬( 六价 ) 、 氟化物 、 总磷 、 氰化物 、 硫化 物 、 砷、 化学需 氧量 、 铜、 锌、 硒 。其中超过 Ⅲ类水质标准 的指标为断 面污染指 标, 取超标倍数最大 的前三项为主要污染指标 。
二、 数 据 分 析 近 } 一 川 琵爪 幔
8 0
妞
2 。 0
.
年份
图1 2 0 0 6年一 2 0 1 6年 I 一 Ⅲ类 水 质 断 面监 测 点所 占比例
本文所选 取的成都 市 1 3个省 控及 以上监 测 断面 中, 黎 明 村断面监测点和都 江堰 水文站监测点为岷 江入境监测 点 , 岳 店
科技风 2 0 1 8年 1 月
环 境 科 学
D O I : 1 0 . 1 9 3 9 2 / j . c n k i . 1 6 7 1 - 7 3 4 1 . 2 0 1 8 0 1 1 1 2
成 都 市 地 表 水 近年 水质 变 化 趋势
巫升平
四 川 省成 都 市 武侯 高 级 中 学 2 0 1 5级 1 7班 四 川 成都 6 1 0 0 4 3
子 断面监测点 为岷 江( 外江 ) 出境监测点 , 黄龙溪断面监测点 为 岷 江( 内江 ) 出境监测点 ; 金堂县 2 0 1医院断 面监测点是沱 江北 河成都入境 断面 , 金 堂县 五 凤断 面 监测 点为 沱 江成 都 出境 断 面, 金堂县清江大桥断面监测点为沱 江 中河成都 入境断面 。永
摘 要: 成都市如今 已被列为 中国缺水城市之一 , 人均水 资源 占有量仅 为世界人均 占有 量的 3 0 % 。如何保护成都 市现有地表 水 水资源, 便 成为 了摆在人 民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 问题 。本 文依 据近十余 年来地表 水水质情况 , 分析 了成都 市地表水 水质 变化 规律 , 为如何保护成都市地表水资源提 供 了理论依 据。 关键词 : 地表水 ; 水质 ; 变化趋 势 两千多年来 , 成都平原得都江堰 之利 , 地表水 充足 , 地下水 丰富 , 素有水旱从人 、 不知 饥馑 的“ 天府之 国” 之美誉 。近半个 多世纪来 , 随着人 口增长 、 经济社 会以及工业 的发展 , 成都市需 水 量不断增大 , 水资源供需 矛盾 日益突 出。根据 ( 2 0 1 3年成都 市水 资源公报 》 显示 , 成都市全 市 2 0 1 2年水 资源 总量为 8 2 . O 1 亿立 方米 , 人均水资源量为 6 9 8 . 9 4立方米 , 已远远 低 于国际规 定的 1 7 0 0立方米/ 人的严重缺水警戒 线。2 0 1 0年 , 成都人 均水 资源仅为 6 6 0多立方米 , 约 占全 国人均水资源的 1 / 3 , 不足 世界 人均 的 1 0 %, 且仍有逐年降低趋势 。成都 市已被列 入全 国 4 0 0 个 缺 水 城 市 之 一 。在 成 都 市 水 资 源 中 , 影 响 最 大 的 是 地 表 水 资 源, 在水 资源如此 匮乏 的情况 下 , 如 何保 护成都 市现有 地表水 水资源 , 是 一个 相当重要 的问题 。 成都市地表水 资源主要来源于岷江和沱江两 大水 系 , 这两 大水系均为长江支流 , 在成都市共 分布有 4 0多条大小河 流 , 水 域面积不到 8 0 0平方公 里 。岷江 发源 于阿坝 藏族 自治州 的岷 山弓杠岭 , 岷江成都段分为外 江和内江两大水 系。外 江包括金 马河 、 斜江河 、 南河等等 。内江水 系流域系指 以龙泉 山为底 部 、 都江堰宝 瓶 口为顶 点 的冲积扇 区域 , 包括 江安河 、 锦 江、 府河、 南河和沙河等等。沱江 发源 于四川 西北 九顶 山是 长江 的一级 支流 。沱江成都段 主要 包括 了沱江干流 、 湔江 、 蒲阳河 、 毗河和 驿马河等。 本文 依据近十余年来地 表水 水质 情况 , 分 析了成 都市地表 水水 质变化规 律 , 为 如何 保 护成 都市 地表 水 资源 提供 了理 论 依据 。 数 据 来 源 和 数 据 说 明 本文 中水 质监测断面选取 了黎 明村 断面监测点 、 都 江堰水 文站 断面监 测点 、 永安 大桥 断面监测点 、 黄龙溪断面监测点 、 岳 店子 断面监测点 、 二 江寺 断面监测点 、 老南 河大桥断面监测点 、 2 0 1医院断面监 测 点 、 清江 大桥断 面监 测点 、 三 皇庙 断 面监 测 点、 毗河二桥断面监测点 、 三 邑大桥 断面监 测点 、 临江 寺断面监 测点 和五凤鸣 阳断 面监测点共 l 3个断面监测点 。本 文数据来 源于成都市环境保护局官 网( h t t p : / / w w w . c d e p b . g o v . c n / c d e p b — w s / We b / i n d e x . a s p x ) 所发表的历年来成都市 环境质量公报 。本 文从 中提取并筛选 了省控及 以上河 流水 质检测类 别 和主要 污 染指数 , 制成 E x c e l 图表 , 并据此来分析近年来成 都市地表水水 质变化 。 地表水 水 质 分 类 遵 从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G B 3 8 3 8 — 2 0 0 2 ) ,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 和保护 目标 , 按 功能高低依次 划 分 为 五类 , 其 中 本 文所 涉 及 的 断 面加 测 点 的 水 之规 定 值 见表 。 表 1断面监测点水质规 定值 断面 水 黄 二 老南 清 一 毗 = 一 临 五 监测 黎 部江 安 江 2 0 1 江 二 河 邑 凤 点名 明 堰水 大 龙 江 河大 医院 大 皇 — — 大 鸣 称 村 文站 桥 溪 寺 桥 桥 庙 桥 一 桥 寺 阳
成都环保整改措施
![成都环保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84ce3f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8.png)
成都环保整改措施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城市,也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
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成都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成都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整改措施。
本文将就成都市政府在空气、水质、垃圾处理和绿化等方面的整改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成都作为一个工业城市,空气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成都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首先是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对重污染企业进行整改,并加大对违法排放企业的处罚力度。
其次是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
另外,成都还加强了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管理,通过引入新能源汽车和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等措施,减少了空气污染。
其次,成都市政府也重视水质问题。
成都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都江堰和密云水库等水源地,为了保护水源地的水质,成都市政府加大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
首先是严控水源地周边的工业和农业排污,建立了严格的监测和处罚制度,对超标排污企业进行处罚。
其次是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推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另外,成都还加大了对水环境的治理和改善力度,建设了一系列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有效减少了污水对水质的影响。
垃圾处理也是成都市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成都面临着日益增多的垃圾产生和处理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成都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政策。
首先是推广垃圾分类,成立了垃圾分类推广办公室,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和建立垃圾分类系统,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其次是加大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扩建力度,增加焚烧厂和填埋场的处理能力,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水平。
另外,成都市政府还鼓励发展垃圾处理产业,通过引入私人资本和技术,推动垃圾资源化和能源化利用。
此外,成都市政府也注重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
为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成都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绿化和生态保护的政策。
四川成都市岷江水污染严重呼吁加大环保力度
![四川成都市岷江水污染严重呼吁加大环保力度](https://img.taocdn.com/s3/m/18c987c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0a.png)
四川成都市岷江水污染严重呼吁加大环保力度尊敬的读者:岷江是四川省成都市流经的重要河流,然而近年来岷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为了保护岷江的水质与生态环境,我们迫切需要加大环保力度。
本文将就岷江水污染的现状与影响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一、岷江水污染现状岷江是成都市的母亲河,流域面积广阔,水量丰富,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用水,也为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岷江的水质逐渐恶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废水排放: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岷江,其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严重破坏了水质。
2. 农业面源污染:许多农田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会通过径流进入河流,导致岷江水中农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
3. 生活污水排放:城市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岷江中,其中悬浮物和有机废弃物等也是导致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
4. 河道砂石采矿:一些商贩和非法采砂者在岷江河床非法开采砂石,这导致了水体淤积和河床下降等问题,加剧了岷江水的污染。
二、岷江水污染的影响岷江水污染严重,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影响,具体表现如下:1. 生态破坏:水体中长期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导致许多水生生物无法生存,破坏了岷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2. 健康威胁:岷江水被广泛用于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而其中的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长期饮用受到污染的水源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3. 水资源短缺:岷江的水资源被大量污染和浪费,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加剧了城市的用水难题。
三、呼吁加大环保力度的必要性鉴于岷江水污染的严重程度和对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影响,加大环保力度势在必行。
只有坚决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岷江水污染问题,确保水体质量的持续改善。
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措施建议:1. 加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增加处理能力和覆盖率,确保工业和生活污水得到彻底处理后再排放,减少对岷江的污染影响。
成都水资源调查报告
![成都水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62fcc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e.png)
成都水资源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是在对成都市水资源现状的全面调查基础上进行的总结性报告。
通过对水资源的供需情况、分布情况、质量状况及利用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成都市未来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成都市,水资源,供需,分布,质量,利用,未来对策一、研究背景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四川西部主要农业区之一,其特定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特征,导致该地区的水文环境变化迅速,水资源开发利用成为防洪、供水、灌溉等经济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研究方法1.实地调查法:在成都市13个行政区域及周边山区共开展了239个取样点的水文、地质和水质现场调查,并且对每个取样点的状况进行了描述记录。
2.实验室分析法:对采集的不同水源中包括溶解物质、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三、研究结果1.供需情况:成都市水资源总量为361.2亿立方米,年供水总需求量280.9亿立方米。
到2020年,成都市城市居民人口预计将达到2400万人,需求量大概为330亿立方米。
2.水资源分布情况:成都市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陡峭的山地和流经城市的河流中,地下水亦是重要水源之一。
3.水质状况:成都市主要接受5条河流和127个水库的水源,其中有一部分水体存在水体污染、水质低下等情况,威胁到整个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4.利用情况:现代化水利枢纽、中型水库等成为成都市现在支撑城市的主要供水点;其次为供水水井、重力输水管道等。
四、对策建议1. 增加水资源储备量和开发利用水平。
2. 完善水资源仓储系统,加强水资源调配和供应体系的技术改造和恢复。
3. 加强水环境治理,保护水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4.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政策法规,提高全社会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5.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城市下水道的有效利用,做到可再生循环利用。
结论:本报告在对成都市水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以期在实现城市建设和水资源保护中实现双赢,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和谐发展。
沱江(成都段)水环境问题诊断及水质目标管理建议
![沱江(成都段)水环境问题诊断及水质目标管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5c0473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d.png)
沱江(成都段)水环境问题诊断及水质目标管理建议刘畅伶(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水环境与城建工程分公司,成都611130)摘要:沱江是四川省内污染严重河流,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文选择沱江一级、二级支流和干流的水质断面数据,分析了水质现状和演变趋势,对污染来源进行解析,提出沱江流域重污染支流水质目标管理的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沱江流域(成都段)的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 5)、总氮、总磷浓度自2018—2020年总体表现为逐步降低趋势,部分断面COD 、总磷在2020年显示上升趋势;COD 和氨氮以生活源为主,城镇污水贡献率超过50%;而总磷以畜禽养殖贡献为主,占57%,农业面源污染为第二大贡献因子,占26.6%。
从污染的空间分布来看,彭州市、简阳市和金堂县是污染物的主要排放区域。
沱江流域(成都段)水污染状况已经有较好改善,但部分区域水污染仍然较重。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建议在沱江流域重污染支流开展水质目标管理,为沱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和流域管理提供支撑。
关键词:沱江流域(成都段);COD ;氨氮;总磷;水质目标管理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2347(2022)01-0034-08收稿日期:2021-09-23作者简介:刘畅伶(1993—),女,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环境监测研究。
E-mail :*************************引用格式:刘畅伶.沱江(成都段)水环境问题诊断及水质目标管理建议[J].三峡生态环境监测,2022,7(1):34-41.Citation format:LIU C L.Aquatic environmental diagnosis and water quality target management suggestion for the Tuojiang basin (Chengdu section)[J].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Three Gorges ,2022,7(1):34-41.三峡生态环境监测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Three Gorges2022年3月Mar.2022第7卷第1期V ol.7No.1DOI :10.19478/ki.2096-2347.2022.01.05Aquatic Environmental Diagnosis and Water Quality TargetManagement Suggestion for the Tuojiang Basin (Chengdu Section)LIU Changling(Water Environment and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Branch of China Power Construction Group Chengdu Survey,Design andResearch Institute Co.,Ltd.,Chengdu 611130,China)Abstract:Tuojiang river is a severely polluted river in Sichuan Province,and it seriously constraints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Based on the section data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grade branch of Tuojiang river and its main stream,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tates and the evolution trend of its water quality,and its pollution sources.The suggestion of water quality target management was recommended for the severely polluted tributaries in the basin.The results show a decreasing trend for allthe analyzed parameters,including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 5),total nitrogen (TN),and to⁃tal phosphorus (TP)in Tuojiang basin (Chengdu section),except for a rising trend in 2020for both COD and TP in part of tributar⁃ies.More than 50%of both COD and ammonia was from domestic sewage,while 57%of TP came from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followed by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accounting for 26.6%.In spatial scale,the contribution from Pengzhou city,Jianyang city,and Jintang county is the major pollutant emission regions.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water quality in Tuojiang was greatly improved,but it is severaly polluted in some sections.Thus the strategy of water quality target management was recommended for further water pollution mitigation and watershed management in the future.Key words:Tuojiang basin (Chengdu section);chemical oxygen demand;ammonia;total phosphorus;water quality target management□环境质量评估与评价第7卷第1期35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
沱江流域成都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沱江流域成都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c0f75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6.png)
沱江流域成都段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一想到沱江流域成都段,那水清沙白的画面就浮现在眼前。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沱江流域成都段的水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恢复和保护这一重要的水资源,我们制定了一份详细的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1.目标定位我们要明确目标:确保沱江流域成都段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工作原则(1)源头治理:从污染源头上解决问题,切断污染途径。
(2)系统治理:采取综合措施,整体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
(3)长效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治理成果得到巩固。
3.工作重点(1)加强污染源治理①对企业排放进行严格监管,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②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治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
③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提高污水处理率。
(2)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①加强生态修复,恢复植被,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②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③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鱼类种群。
(3)优化水资源配置①合理调配水资源,确保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
②加强水资源节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①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水环境污染问题。
②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对治理成果进行评估。
4.工作步骤(1)第一阶段:污染源治理(2023-2025年)①对重点污染源进行排查,制定治理方案。
②实施污染源治理工程,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
(2)第二阶段: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2026-2028年)①加强生态修复,恢复植被。
②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③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鱼类种群。
(3)第三阶段:长效管理机制建设(2029-2031年)①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
②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③加强水资源节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成都市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
![成都市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a157479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e.png)
成都市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水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成都市为了保护三岔湖水环境,制订了成都市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
一、三岔湖简介成都市三岔湖位于成都市东北部,距离市区仅有五十公里,占地面积约两千六百八十亩。
三岔湖地势平坦,湖水是成都市东北部一级水源。
三岔湖周边地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涵养着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成都市一处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二、三岔湖取水的重要性成都市三岔湖是成都市的重要水源地,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生态保护、水源保障、旅游开发等多重功能。
成都市水利部门每天从三岔湖取水达到24万立方米。
三、成都市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的内容2018年5月,成都市贯彻“水为先、保护为重、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订了环保意识强、保护措施严格、治理效果突出的“成都市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
该条例规定了如下内容:1、加强监管:设立专职水质监测人员,保持三岔湖的水质监测全覆盖。
准确掌握三岔湖水质情况,建立三岔湖水环境监测数据中心,用于追溯重大事件的源头和过程,以及水质监督执法。
2、加强保护:明确划定保护范围,禁止沿岸工业企业和渣土站的设立,对沿岸建筑和河道面积实行严格限制,严格禁止未经准许的采矿和乱占草木等现象。
保障三岔湖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能够得到持续的保护。
3、加强治理:鼓励采用生态环境友好型技术,推进水污染治理、垃圾分类、河道修复等生态治理工作。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三岔湖。
四、成都市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的意义成都市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的出台,将对三岔湖水环境保护工作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条例的制定标志着成都市对水环境保护问题更加重视,成为了全国水环境治理的典范。
从长远性来看,草拟三岔湖水环境保护条例的目的就是为保护水源、守护环境、保护生态、维护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福祉。
成都市水污染防治条例
![成都市水污染防治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434137b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9.png)
成都市水污染防治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10.10•【字号】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8号•【施行日期】2025.01.01•【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8号《成都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已于2024年8月28日由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24年9月29日经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10月10日成都市水污染防治条例(2024年8月28日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24年9月29日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监督管理第三章水污染防治措施第四章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第五章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第六章区域协作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维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水污染防治、水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法律、法规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等特殊区域的水污染防治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水污染防治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社会参与、共治共享、综合治理、区域协作、损害担责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四条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内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将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水污染防治的财政支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水环境。
成都市岷江水质下降加强水资源保护
![成都市岷江水质下降加强水资源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8487482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0.png)
成都市岷江水质下降加强水资源保护近年来,成都市岷江水质下降的问题日益凸显,对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岷江水质下降的原因分析、影响及对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加强对岷江水资源的保护。
一、岷江水质下降的原因分析岷江水质下降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引起的。
首先,工业污染是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成都市的工业化进程加快,许多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有机物和工业废弃物,直接导致岷江水质恶化。
其次,农业活动也对岷江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不当、农田灌溉方式的滥用以及农作物残留物的随意丢弃,都会导致农业污染物进入岷江,污染水质。
另外,城市生活污染也是岷江水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城市污水处理不彻底、市民乱倒垃圾等行为,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对水体造成污染。
二、岷江水质下降的影响岷江水质下降对成都市的经济和居民生活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一方面,岷江水质下降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
岷江作为成都市的重要水源地,供应着城市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并经过水处理后成为饮用水。
如果岷江水质继续下降,将给成都市居民的饮用水源造成严重威胁,可能会引发水源感染疾病的爆发。
另一方面,水质下降也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岷江是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质下降会直接影响到沿岸湿地、鱼类和水生动物的繁殖和生存环境,进而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
三、加强岷江水资源保护的对策为了全面有效地保护岷江水资源,应从源头控制污染、完善水环境监测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要加强岷江流域的污染源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支持力度,确保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其次,在水环境监测方面,应加强对岷江水质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掌握水质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是加强岷江水资源保护的基础。
成都水源调查报告
![成都水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906935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23.png)
成都水源调查报告成都水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成都的水源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水源调查,并撰写了本报告,旨在为成都市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以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
二、背景成都地处四川盆地,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成都的水源进行全面调查,以了解其供水能力和可持续性。
三、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对成都的水源进行调查。
首先,我们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地方政府的报告、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的统计数据。
其次,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团队,对成都市内外的水源进行实地考察和取样分析。
最后,我们还采访了一些相关的专家学者,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意见。
四、水资源现状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成都市目前的主要水源包括江河湖泊水、地下水和人工水库水。
其中,江河湖泊水是成都市最主要的供水来源,占总供水量的70%以上。
然而,由于水污染和水质恶化的问题,江河湖泊水的可用性逐渐下降。
地下水虽然储量丰富,但开采过度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受到了威胁。
人工水库水虽然规模较小,但在缓解供水压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五、水资源管理挑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水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成都市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其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尤其是在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方面,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
此外,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土地利用变化也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六、建议与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首先,成都市政府应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法规和政策制定,确保其科学性和及时性。
其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节水宣传力度,鼓励农业和工业部门采用节水技术和设备。
此外,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合理布局水源保护区和水资源利用区。
水资源: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关于成都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调查与思考
![水资源: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关于成都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调查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2907ad3ad51f01dc381f104.png)
日益 严 峻 ,被 列 为 缺 水城 市 之 一 ,敲 响 的 问题和 矛盾
了成都因水而困的警钟 .水资源紧缺成
1 时空分 布不均 。夏季 雨量集中 . 治后 的府 南河 水环境。因水污染 .现有
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突出问题。 冬春 雨量稀 少 .平均水量丰沛 .丘陵 山 自来 水三 厂 、 四厂 关 闭 .几 年 之 后 .水 年降水 的7 %基本上集中 二 厂 、 厂 将 因取 用河 水水 源 受 污 染 而 0 五 成都水资源主要 是域外来 水 .域内 区水量缺乏 . 更为严峻的是关 系到成都 生命线 - 月 因缺 少 大 型 蓄水 工 程 . 无 停产 . 地 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构成 。一是外 来 在 每 年 6 8 . 水 。来 自岷江 、沱江和青衣江等河流流 法调节径流蓄丰济枯 .平衡水 量。 经成都 . 年水量 147 8 .亿立方米;二是地
水。年 可开采量 3 .亿 立方米 成 都水 度 受 到 污 染 。部分 河段 受 污 严 重 .水 源 增加到 8 0平方公里 。 1 4 0 资源总量为 3 47 亿 立方米。 0 .2 水质令人堪忧 ,已经影响到成都市生命
3
、
供水水源 紧缺 。 成都供水主水源
l :SX0/ 0 6 J 6 07 X 2
2
、
的水六废水 . 生活污 供水 。不仅地表水受污染 .而且地下水
也难 逃污 染 厄 运 。受 污 范 围 从 城 区 扩 大
表水 。 全市 1 4 . 万平方公里规 划区域内 . 水 . 2 未经处理 . 以有机 物为主的污染水 .
年 均 降 地 表 水 5 .亿 立方 米 ;三 是 地 下 大 量直排江 河 。 58 几乎全市河流都不 同程 到 郊 县 . 污 面 积 已 由六 百 多 平 方 公 里 受
成都市新都区锦水河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
![成都市新都区锦水河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1a99ee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8.png)
成都市新都区锦水河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摘要:一、引言二、锦水河水资源概况1.地理位置与流域范围2.水资源总量及分布3.水资源利用现状三、锦水河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1.水资源质量评价2.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3.水资源保护措施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存在的主要问题2.对策与建议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
成都市新都区锦水河作为当地重要的水资源,其调查评价成果对于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成都市新都区锦水河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对其水资源概况、存在问题及建议进行详细阐述。
二、锦水河水资源概况1.地理位置与流域范围锦水河位于成都市新都区境内,发源于龙门山脉,流经新都区的主要城镇和农村,最终汇入岷江。
锦水河流域总面积约为500平方公里。
2.水资源总量及分布根据调查评价成果,锦水河水资源总量约为1.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占80%,地下水资源量占20%。
水资源总量在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5月至9月,占全年水资源总量的70%。
3.水资源利用现状目前,锦水河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方面。
农业灌溉为主要用水途径,约占水资源总量的80%,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占15%和5%。
三、锦水河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1.水资源质量评价根据评价成果,锦水河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符合国家Ⅲ类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较差,部分区域受到污染。
2.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锦水河水资源利用潜力较大,主要表现在农业节水、工业用水优化和雨水收集利用等方面。
3.水资源保护措施为保护锦水河水资源,应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施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保障水资源安全。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存在的主要问题(1)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
(2)水资源利用效率低,节水意识不强。
(3)水污染问题严重,治理能力不足。
2.对策与建议(1)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监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3期经济发展成都水资源的环境保护问题王明涛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成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从西部城市开发和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加强水资源保护的几项措施,和成都市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框架。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优化管理中图分类X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42(2001)03-28-03成都是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的西部内陆城市,自古有/天府之国0的美称。
成都市区的地面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岷江支流徐堰河、柏条河、金马河,流经市区的沙河、府南河、清水河、摸底河都源自这几条河。
丰富的水量,优良的水质,给世世代代成都人民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用水条件,也给成都平原带来了良好的耕作条件。
但近年来,成都逐渐沦为一个缺水城市,成都市的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一、成都水资源的环境现状及保护的意义成都北面的沙河,是成都市自来水二厂和自来水五厂的水源,这可以说是成都市民的生命河,它承担成都近一半的自来水供应任务。
成都市目前每天生活用水为105万立方米,自来水二、五厂出水水量为45万立方米。
然而,当我们从两个自来水厂取水口附近的沙河河岸经过时,面对刺鼻的气味和污浊的河水,不由得自问,这样的水能喝吗?的确,由于严重的污染,这两个水厂不但水处理成本日渐增长,且出水量也日渐减少,正面临着在不久的将来不得不停产的危机。
再看西面的清水河,由她的名字可以想象她曾是多么清澈透明,但如今却正向/垃圾河0发展,一到枯水期就成为污水沟。
我们成都的/母亲河0)))府南河,虽然经过成都市政府耗费巨资得以改造,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两岸有着优美景色的府南河景观却没有清澈见底的河水,其河水浊度和色度较高,处于缺氧状态。
水利部水环境监测评价研究中心在通报/2000年1月全国重点水域水质的概况0中,岷江眉山段、府河成都段的水质均为V类,属于中度污染水质。
水质的污染不仅恶化、败坏了我们的居住环境,而且严重威胁着广大成都市民的健康和生命。
成都市水资源环境的恶化,显然是近年我国一味加速工业化进程而环境保护不力的一个缩影。
它以水质、大气等被严重污染了的恶果向人们发出痛心的警示,要求人们对城乡结合部的生活污水排入和养殖废水的直接排放,对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的迅速增长,对城乡结合部垃圾类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在河流两岸的随意堆放等现象加以高度的重视,并呼吁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整治。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中心城市,成都必须在建设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以获得成都城市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水环境是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成都的水资源,减少对河流的污染,改善水体环境,从而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吸引更大的商机,将有利于推动成都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改革,有利于西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人口比重的扩大,我国城市缺水将成为头号问题。
成都平原处于岷江上游,其河流大多为岷江支流,系长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总体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地区。
成都的水环境保护对整个长江的水资源保护、对于我国的/南水北调0工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收稿日期:2000-11-04作者简介:王明涛(1974-),男,成都市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工程师。
##28二、保护成都水环境的具体措施根据成都的水污染来源,要彻底改变现有的水环境,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应该加强产业结构调整,搬迁沿线/三废0工厂和车间,建设规模大、污水处理设施完备的自来水工厂,逐渐减少直至根除无处理工业废水的排放量。
第二,市政府应加大对城乡结合部的市政管网设施建设,以形成污水管网,将生活污水引进污水处理厂,同时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扩大现有的污水处理规模,最终达到生活污水全部经处理后排放。
第三,加强对河流沿线的垃圾、废渣等的管理,禁止在河岸一定范围内堆放垃圾,建立完善的市政设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改善对垃圾的处理方法,让垃圾得到妥善处置,根除垃圾对地面水体和地下水的侵害。
第四,制订并实施居住小区发展规划,逐步加快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进程,建立配套设施完备的生活及卫生服务性小区,彻底解决城郊流动性人口的生活污水、养殖污水和垃圾对水环境的破坏。
第五,推广节水意识和水环境保护的意识,让广大市民意识到节水和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加以体现,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真正做到/大家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水环境0。
进行大规模的环境保护和建设将需要巨额的资金。
作为西部开发的重要政策,国家已明确提出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同时地方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引进资金来进行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成都市政府应该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建立明确优惠的政策来吸引资金,从多种投融资体制来解决环境保护所需巨额资金缺口,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投资未来,利国利民、福及子孙的产业来发展。
当然,在经费困难的实际情况下,一时难以在短期内实施这么大的工程,针对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加强对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的管理。
根据国家水资源保护的有关法规,对于污染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相结合的原则,由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审核后,对一些污染物排放企业,可在一定浓度控制下发给排污证,并征收排污费。
但对水源保护区,则应禁止排放任何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
对于印染、电镀、造纸等污染严重的行业,要求必须对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国家出水水质的要求才能批准排放。
(二)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管理。
虽然,我们目前没有足够的资金对城乡结合部进行完整的规划建设,彻底改变这些地区的污水排放问题,使污水全部进入市政污水管网,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易行的办法。
如可以通过几户人家合力建设一个小型的化粪池来处理厕所污水,可以通过简单的沉淀池来处理洗涤污水,这样花钱不多,可以使生活污水的污染减小许多。
对于生活垃圾,则需要市政府加大力度进行监督管理,严禁乱倒垃圾,同时设置垃圾筒等市政设施,让垃圾远离河岸,减少对河流的污染。
(三)采取一定的强制节水措施,以减少人们对水资源的浪费。
如成都市可以进一步按行业类别与生活用水分别提高水费,这样既可以让人们注意节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又可以将多收的水费用于水环境的保护。
应推广无水洗车,既可以减少洗车用水,又可以减少洗车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市政府可以加强立法,用一定的地方法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促使人们逐步建立起环保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
三、成都市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框架城市要发展,水资源需要保护,怎样才能做到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不破坏水资源呢?本文就此提出一个优化管理的思路,以供有关部门研究、采纳。
众所周知,水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是,如果超过某一污染限度,在一定的环境内,水质就得不到自然的恢复。
所以,我们称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水体在给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量为水环##29境容量。
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污染的最低控制目标应小于水环境容量。
但是,仅考虑水资源自身是不够的,还应考虑经济发展等问题。
参照世界银行对于国家财富的计算方法,财富分为三项内容:一是自然资源,即土地、水资源、木材、矿产资源等;二是创造资本,即机器、工厂、建筑、水利系统、公路铁路等工业产出;三是人力资本,即国民的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等。
如果自然资源减少了,创造资本和人力资本没有得到足够的提高,其财富就减少了,对一个地区来说也是这样。
因此,在利用水资源时,必须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财富三者的最佳平衡关系与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管理目标应该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三者的综合效益最大。
设影响综合效益的决策变量为X(T)=x1(T)、x2(T)、x3(T)、,,x n(T),是时间段的函数(x1、x2、x3分别指水量、水质等级、水利用率等),Ec(X(T))、S(X(T))、E N(X(T))分别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函数,则综合效益函数可表示为:Z(T)=[Ec(X(T))、S(X(T))、E N(X(T))],所以水资源管理目标函数形式为:maxZ(T)=maxf[Ec(X(T))、S(X(T))、E N(X(T))].为了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考虑以下约束条件:(1)环境容量约束。
要求满足环境容量的要求,因为按照环境容量的定义来量化表达这一约束条件比较困难,所以一般采用其中某一种主要因子作为控制指标,以达到满足环境容量的目的。
对于成都市的水系统来说,其污染源主要来自乡镇工业污染物排放、城乡结合部的生活污水排放、城乡结合部养殖废水的直接排放、城乡结合部垃圾类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在河流两岸的随意堆放等。
因此控制指标可以采用COD值进行控制。
根据成都市市区实际情况,采用约束方程为COD(T)[15。
(2)水量约束。
对水资源的利用首先要满足本市的最小需水量Q1(T)的要求,同时不大于最大可利用水量Q2(T)。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变化,Q1(T)、Q2(T)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要先预测两个量的变化。
所以,水量约束的约束方程为:Q1(T)[Q(T)[Q2(T)。
(3)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约束。
对于成都城市来说,主要是受人口、生产力水平、工农业发展、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污水处理系统及能力等的约束。
(4)发展可持续性的约束,为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发展的地区综合财富(综合效益)函数值不断增加,因此约束条件为:Z(T2)\Z(T1)(T2\T1)。
(5)水量~水质内在结构关系约束。
把水量水质关系纳入管理模型当中,作为约束条件之一,以反映水资源系统的变化关系。
上面的目标函教式以及五个约束条件构成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
这是个复杂的非线性优化模型。
求解该模型最优解的常用方法是迭代法,因本文旨在提出成都水资源环境的治理观念及措施,不便展开论述。
总之,成都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如果不加以很好地保护,将导致城市生活用水的严重污染,并可能逐渐产生缺水危机,希望成都市各级地方政府和广大市民能够共同关心、重视和维护成都的水资源环境,让成都远离水贫困,根除水污染。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