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确诊后感染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确诊后感染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艾滋病感染者确诊后,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艾滋病感染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2009年6月来我院咨询检测的50例艾滋病感染者。
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对感染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感染者护理前、护理后的感染者的自我心理满意率、对护理的满意率进行分析,探讨艾滋病感染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
结果艾滋病感染者护理前患者的自我心理满意率为53%,护理后患者为90%,护理后感染者的自我心理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艾滋病感染者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率为97%,总体护理效果良好。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促进患者积极的面对生活、配合检测、治疗,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克服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障碍,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艾滋病感染者;心理;护理干预
艾滋病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HIV病毒主要对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破坏作用,从而使患者免疫功能丧失。
人体免疫功能丧失后,极易感染各种疾病,最后因感染其它疾病而丧失生命[1]。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艾滋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艾滋病给患者不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更多地是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障碍[3]。
有研究发现,艾滋病患者的自杀率比普通人的自杀率高出26倍[4]。
因此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探讨艾滋病感染者确诊后,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艾滋病感染者的临床效果,本试验选取2006年1月~2009年6月来我院咨询检测的50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研究,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6年1月~2009年6月来我院咨询检测50例艾滋病感染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32例。
感染者的年龄16~6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6±4.5)岁。
其中,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的感染者例数为1例,吸毒感染者例数为9例,性传播感染者例数为39例,母婴传播感染者例数为1例。
所有感染者均经确诊为艾滋病感染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1.2方法
1.2.1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关系作为医护人员,除了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外,还应要具备有心理知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高度的责任心,用关爱的心来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给予感染者心理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帮助,只有对感染者不歧视、不恐惧、真诚关爱,才能取得感染者的信任,才能与感染者进行深入的沟通。
从感染者的角度和利益着想,才能取得感染者的信任,给予感染者最需要的帮助,消除感染者的不良心理,帮助感染者树立乐观的生活心态,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
有效的干预这些感染者的不良行为,正确的接受艾滋病的咨询、检
测和治疗,提高感染者的生活质量,保护他人,防止艾滋病的再次传播。
1.2.2尊重艾滋病患者的隐私医护人员要注重自身的素质教养,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设身处地为感染者着想,尊重感染者的人权和隐私。
首先要尊重感染者想保护自己隐私的想法,并让感染者认识到医护人员会对感染者的隐私进行保护。
使感染者能够真正愿意说出自身的真实情况和内心想法,能够更好地给予感染者病情治疗的方法和心理问题的疏导,有助于感染者心理和病情的缓解。
1.2.3个性化心理护理疏导患者的过激情绪根据每个艾滋病感染的具体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依据不同感染者的病情和心理问题,能够做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有的指导和干预措施,使感染者的自我心理护理能力不断增强。
注意感染者在心理上的一些自卑、受歧视、自罪、恐惧等心理的变化,采用循序渐进的护理方法。
引导感染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预防感染者的过激情绪,使感染者能够自我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过激情绪,以免出现伤害别人和自己的行为。
1.3数据处理数据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数据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艾滋病感染者在治疗前,自我心理的满意率为53%,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护理干预后,感染者的自我心理满意率达到了90%。
护理后感染者的自我心理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感染者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率为97%,总体护理效果良好。
3 讨论
艾滋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绝大多数的感染者不仅是身体承受着很大的痛苦,而且在心理上有着很大的压力。
有研究发现,与感染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感染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是治疗感染者心理问题的关键[5]。
感染者由于自身的一些恐惧、害怕、自罪心理,很容易出现一些不良情绪,也容易做出一些伤人伤己的事情。
因此感染者的医护人员更应该密切的注意患者情绪上的变化,与感染者诚恳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自身的专业知识来指导患者的心理问题[6]。
本试验通过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艾滋病感染者的临床效果,采用与感染者保持良好的关系、尊重艾滋病感染者的隐私、个性化心理护理疏导感染者的过激情绪的方法来进行护理干预,感染者的自我心理满意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对护理的满意率较高,总体效果较好。
总的来说,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良好,能够促进患者积极的面对生活、配合治疗,有助于克服艾滋病感染者的心理障碍,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景辉,王中战,邹俊什,等.什邡市大众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现状调查[J].首都公共卫生,2009,3(1):17-19.
[2]Glick P,et al.Scaling up HIV 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 in Africa:what can evaluation studies tell us about potential prevention impacts[J].Evil-Rev,2005,29(4):331-357.
[3]張宗云.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心理护理要点[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7):810-812.
[4]许日波.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J].内科,2010,05(2):200-201.
[5]孙耀海.对27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4(22):72-73.
[6]殷红,俞敏华.43例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23(10):32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