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文学(25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汉文学(25课时)
第二编秦汉文学(25课时)
龙文玲编撰
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使修学者全面了解秦汉文学发展的基本面貌和特点,对秦汉时期重要的文学样式汉赋和史传散文、及其他文学体裁和文学现象、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有较深入的认识,培养理解、分析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李斯、贾谊、晁错的政论文;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的大赋;司马迁、班固的史传散文;汉乐府民歌等的文学成就。
教材: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绪论(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秦汉文学发展的基本态势
2.把握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2.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情况
三、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秦汉历史回顾
一、时代特征
秦的统一,是为第二次历史巨变:中央集权制国家的确立,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二、秦代(前221-前207)
政治上,实现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文化上,“以吏为师”;统一文字给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西汉(前206-8年)
政治制度上,汉承秦制;文化政策上,汉初黄老思想治国,汉武帝之后,独尊儒术。
四、东汉(25-220)
经学内部分化,造纸术发明对学术文化的促进。
第二节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
作家群体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汉代社会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一、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
1.《诗经》解读
3
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五经为主,其中就有《诗经》这部文学作品。
因此,师生在诵读五经的过程中,自然受到文学方面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所谓经典之“经”,即“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刘勰《文心雕龙》),解读《诗经》等经典,在汉代人看来,目的是“经世致用”。
2.楚辞解读
西汉时期,解读楚辞是一种专门学问。
严助向武帝推荐他的同乡硃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
”(《汉书·硃买臣传》)硃买臣同时向汉武帝讲解《春秋》和楚辞,因此得到提拔。
武帝还令淮南王刘安为《离骚》作注解,“初,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使为《离骚》传。
”(《汉书·淮南王传》)宣帝修武帝故事,“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
”
东汉,出现了王逸《楚辞章句》这样的专门
4
楚辞解读著作
二、献纳辞赋的风气
帝王提倡文人献赋
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淮南王刘安。
“汉兴,高祖王兄子濞于吴,招致天下之如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夫子之徒兴于文、景之际。
”(《汉书·地理志》)投奔吴王刘濞门下的文士有枚乘、邹阳、严忌,他们都擅长辞赋。
后来吴王谋反,枚乘、邹阳等人见刘濞不听劝谏,一意孤行,就离开吴地而投奔梁孝王。
梁孝王待他们为上宾,司马相如也弃官前往梁国,宾主相得,过着文酒高会的生活。
参加梁园唱和文人还有羊胜、路乔如、公孙诡、韩安国等。
“而淮南王安亦都寿春,招宾客著书。
”(《汉书·地理志》)流传下来的《淮南子》就是出自刘安的宾客之手。
《汉书·艺文志》著录淮南王赋82篇,淮南王群臣赋44篇。
显然,淮南王群臣不但著书立说,而且还是一个从事辞赋创
5
作的群体。
汉初几位诸侯王以文才取士,聚集在他们周围的辞赋家则是以文会友,他们置酒高会,游赏唱和,汉初作家群体首先在几位诸侯王那里生成。
西汉武、宣、元、成诸帝都是文学爱好者,其中武帝还有诗赋传世。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们出于本身的兴趣,大量招揽文士,许多人就是因为有文才而得以在朝廷任职。
因擅长文章辞赋而被录用的著名作家,武帝朝有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宣帝朝有王褒,成帝朝有扬雄等。
有些人虽然不是靠文学创作才能而进入仕途,但是,他们成为朝廷命官之后,在天子的倡导下也加入了辞赋创作的行列。
自武帝起,创作辞赋成为西汉朝廷一大雅事,许多高官显宦都参与其间,由此形成了向天子进献辞赋的制度。
东汉光武帝、明帝都不好辞赋,但是,兴起于西汉的进献辞赋之风依然在东汉延续,基本上保持了它的连贯性,许多文人就是因文才出众而倍受青睐。
6
三、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
乐府-诗赋东观-校雠与唱和
鸿都门学-辞赋书画
两汉某些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经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乐府是西汉长期设置的机关,它的职能是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同时也组织文人创作诗歌,司马相如等几十名作家曾经为乐府写过诗赋。
后汉的洛阳东观也是文人荟萃之处,许多著名作家曾在那里供职。
东观是文人向往的地方,“是时学者称东观以为老氏臧室、道家蓬莱山。
”(《后汉书·窦融列传》)东观任职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校雠经书,不过,既然众多作家汇集在一起,当然少不了诗文唱和之类的活动。
鸿都门学是灵帝光和元年(178)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专门学习辞赋书画。
学生由州郡选送,一度多达千人。
灵帝下诏,为在鸿都门就学的乐松、江览等32人图像立赞,用以激励学者。
这种专门培养文学和艺术人才的学
7
校,在历史上是首创,是汉代作家群体生成期的一件大事。
四、游学游宦的兴盛
游宦文人-汉代作家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代时断时续的游宦风气,也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注入了活力。
西汉早期,文士的游宦活动主要是在诸侯王之间进行的。
武帝朝至东汉初期,游宦之风稍衰。
东汉中、后期,游宦又成为社会时尚。
“自和、安之后,世务游宦,当途者更相荐引。
”(《后汉书·王符列传》)有些文人通过游宦进入仕途,相当一部分成为侍从文人、幕僚文人。
而那些不能入仕的文人则是大量的,绝大多数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他们或滞留太学,或穷居野处,和侍从文人、幕僚文人鼎足而立,是汉代作家群体的重要成分。
第三节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
一、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以巨丽为美)
汉朝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疆域的扩展,使那个时代的作家充满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情
8
怀。
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的万事万物都要置于自己的观照之下,加以艺术的再现。
司马相如说过:“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揽人物。
”(《西京杂记》卷二)
司马迁称,他撰写《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
汉代文学的巨丽之美,体现的是对大一统帝国辉煌业绩的充分肯定,它的表现对象、领域和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二、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君理想
这是封建帝国上升阶段文人特有的思想风貌。
汉王朝处于历史的上升期,文人生活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普遍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
他们追求人生的不朽,希望能够青史留名,为实现人生理想,他们可以忍辱负重,不惜牺牲。
正因为如此,汉代文学作品中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扬高昂的格调。
9
三、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
这是君主专制下的必然产物。
王褒的《圣主得贤臣颂》:“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
”
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扬雄:“遇不遇命也”(《汉书·扬雄传》)。
四、批判与赞颂的更迭
汉初文学的“过秦”思潮:陆贾《新语》、贾谊《过秦论》;武帝时期司马相如的《哀二世赋》、司马迁的《史记》,都贯穿着对历史的批判精神。
昭、宣时期:罪武。
从武帝开始,思想界由对历史的批判转入本朝理论体系的构筑,与此相应,文学也由对历史的批判转入对现实的关注,歌功颂德、润色鸿业成为西汉盛世文学的主要使命,大赋是这种使命的得力承担者。
班固《两都赋序》:“或以抒下情而通讽
10
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
”
从东汉开始,文学界的批判潮流再度涌动。
从王充、王符等人的政论,到郦炎、赵壹、蔡邕、祢衡等人的诗赋,批判精神日益强烈。
批判的对象极其广泛,涉及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鬼神迷信、社会的黑暗腐朽,以及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等。
五、文人的独立和依附
与汉代文学所走过的批判--赞颂--批判的发展道路相一致,汉代文人的地位也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依附、再到独立的演变过程。
君主专制下,独立是相对,依附是必然六、从浪漫到现实
汉代文学和先秦时期的楚地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汉代文学从一开始就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西汉时期的文人一方面对现实世界予以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又幻想到神仙世界
11
去遨游,以分享那里的欢乐,许多作品出现了人神同游、人神同乐的画面,人间生活因和神灵世界沟通而显得富有生气。
进入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浪漫色彩逐渐减弱,而理性精神日益增强。
把司马相如、扬雄的辞赋和班固、张衡的同类作品相比,把《史记》和《汉书》相比,都可以看到浪漫和现实的差异。
当然,东汉文学的浪漫气息远逊于西汉。
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并没有使东汉文学走向虚幻,相反,它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作品的现实性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辞赋创作中,出现了像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蔡邕的《述行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现实性很强的作品。
文人诗歌创作也罕见虚幻成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诗发展到顶峰。
至于像王充《论衡》那类以“疾虚妄”为宗旨的政论,在东汉也问世了。
七、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
诗歌史传小说
12
汉代文学的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都呈现兴旺的景象,二者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汉代文学的发展。
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互渗互动,在汉代诗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两汉时期存在采诗制度,通过采集民间歌谣用以充实乐府的乐章,有时也用来考察政治上的得失及民风民俗。
五言歌谣大量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辞。
这种新的诗歌样式对文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意的加以模仿,于是出现了文人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乐府诗中也有文人的作品。
民间五言诗在文人五言诗的影响下,又日益走向成熟。
除诗歌外,汉代史传文学也留下了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相融汇的痕迹,《史记》、《吴越春秋》都把许多民间传说写入书中,增加了这两部作品的传奇色彩。
第四节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
一、作家群体中的经师儒士
经学昌明——作家通经
二、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的解经习气
13
汉赋——章句之学
三、文学的重摹拟和经学的固守师法家法
四、文学和经学的从繁到简
今文经学古文经学
五、经学与汉代文学思潮
经世致用讽喻教化
第五节汉代文学样式的嬗变与分期
一、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
两汉是文学体裁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许多重要的文学样式都在这个阶段孕育产生,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学景观。
(一)赋的多源性
古诗之流拓宇于楚辞诸子散文俳优隐语民间说唱
——综合型文体
14
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二)辞赋的分工与合流
楚辞体作品的创作在汉代没有新的发展,许多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意摹拟屈原的《离骚》、《九章》,有些则只是袭取楚辞体的形式。
西汉刘向曾编集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人摹拟之作,署名《楚辞》。
其中被收录作品的汉代作家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王褒、刘向。
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又附加了自己的《九思》。
除此之外,扬雄、冯衍、蔡邕、赵壹等人也有楚辞体作品传世。
汉代盛行解读楚辞的风气,许多文人对屈原一往情深,因此,许多楚辞类作品都依傍于屈原,和新体赋形成了大体明确的分工:新体赋主要用于正面的赞颂讽谕,而楚辞类作品重在咏物抒情,而且抒发的多是抑郁之情,格调和《离骚》相近。
在发展过程中,楚辞类作品逐渐与新体赋合流,总称为辞赋,楚辞
15
类作品称为骚体赋,有时也以赋命名,贾谊的《吊屈原赋》即是其例。
(三)从《史记》到《吴越春秋》
叙事散文有较大发展
两汉叙事散文在文体上有较大发展。
司马迁的《史记》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也开辟了传记文学的新纪元。
《汉书》继承《史记》的体例,并且使之更加完善。
《吴越春秋》则进一步强化史传作品的文学性,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
东汉时期大量出现的碑文,是品核人物风气推动下走向成熟的新文体。
至于马第伯的《封禅仪记》,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游记。
(四)汉诗的发展
先秦的主要诗歌样式是四言,这种体裁在汉代继续沿用,但已不再居于主导地位。
汉代产生了新的诗歌样式--五言诗。
这种诗体西汉时期多
16
见于歌谣和乐府诗,文人五言诗在东汉开始大量出现,班固、张衡、秦嘉、蔡邕等人对五言诗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都有这类作品流传下来。
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叙事诗有《孔雀东南飞》这样的长篇钜制,《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乐府诗也有许多五言名篇。
西汉时期,七言句子大量出现在镜铭、识字课本等载体中,有的已是标准的七言诗句。
汉代辞赋中往往参杂七言诗句或七言段落,有些已可视为首尾完整的七言诗。
附属于汉赋的七言诗通常是句句用韵,反映了早期七言诗的特点,后来曹丕的《燕歌行》采用的就是这种诗体。
二、汉代文学的分期
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
第二时期: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
第三时期:从元帝到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
第四时期:从安帝到灵帝是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也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
17
【思考与练习】
一、谈谈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与帝王的关系。
二、谈谈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情况。
三、谈谈汉代文学样式的嬗变情况如何?汉代文学主要分几个时期?分别有何特点?出现了哪些代表作家?
【阅读书目】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出版;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出版;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出版;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
第一章秦汉政论散文
一、教学目标:
18
1.把握秦汉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作品
2.把握秦代散文的文学成就
3.把握两汉政论散文的文学成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战国策士遗风对秦汉政论文的影响
2.两汉散文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秦代政论散文
一、《吕氏春秋》
1.生平
吕不韦(?-前235),战国末卫国濮阳人,后为秦富商。
在赵国遇秦质子子楚(异人),为其入秦活动,使子楚回秦为王,是为庄襄王。
吕不韦为相,封文信侯。
秦始皇即位,尊不韦为仲父,主政。
后被罢官,流放四川,自杀。
《史记》有传。
2.成书过程、体例与目的
吕不韦集合门客编纂,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左右。
融汇百家,兼容并包——展现诸子思
19
想合流趋势
十二纪八览六论
吕不韦《序意》:“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
上揆之
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
可不可无所遁矣。
”
——为秦统一天下进行理论准备
3.《吕氏春秋》的文学成就
(1)平实畅达的文风
(2)丰富多彩的寓言
二、李斯
1.生平
秦代唯一可以称为作家的人物是李斯(?-前208)。
李斯,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人。
从荀卿学,
入秦为秦相吕不韦舍人。
因说秦王并六国,拜为
客卿。
秦始皇统一六国,李斯为丞相。
定郡县制、
20
统一六国文字,下令焚书。
始皇死,从赵高谋,杀公子扶苏,立胡亥为帝。
后被赵高诬为谋反,腰斩于长安市。
《史记》有传。
(P153注释6)2.李斯的文学成就
(1)李斯散文的代表作是作于秦始皇十年(前237)的《谏逐客书》。
3.分析《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属于奏议文。
第一,写作背景。
李斯是战国末楚国上蔡人,游说秦国献统一之计,拜为客卿。
适值韩国苦于秦国征伐,乃使水工郑国说服秦国开凿水渠,企图耗费秦国人力而不能攻韩。
事被发觉,秦国的宗室大臣认为,那些外来人大抵都是各诸侯国派来游说和离间秦国的,建议秦王把一切来自外国的客人都驱逐出境,李斯也在被逐之列,因此他写了这封信上书秦王。
第二,文章结构。
文章先叙述秦自穆公以来皆以客致强的历史,
21
说明秦若无客的辅助则未必强大的道理;然后列举各种女乐珠玉虽非秦地所产却被喜爱的事实作比,说明秦王不应该重物而轻人: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22
这一段,语辞泛滥,意杂诙嘲,语奇字重,兔起鹘落,可谓骈体之祖。
末尾作结,指出秦人“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的危害,有极强的理论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谏逐客书》,辞采华美,排比铺张,音节流暢,理气充足,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丽,为后世奏疏的楷模。
(2)体制独特的刻石文
李斯还为秦始皇作过许多刻石表功的碑铭,文辞整饬简洁,气度宏伟对后世碑铭文字影响甚巨。
第二节西汉政论散文
一、贾谊的政论散文
(一)陆贾与《新语》
开西汉政论散文“过秦”主题的先河。
(二)贾谊与《过秦论》
1.生平与著述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
西汉初期的政
23
论家、文学家。
年18即以诗文闻于世人。
公前179年受文帝征召入朝,立为博士。
一年之中,又被破格晋升为太中大夫,力主改革,被贬。
改任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堕马而死,自伤无状,忧愤而死。
其所著文章58篇,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专题政论文,如《过秦论》;一类是就具体问题所写的疏牍文,如《陈政事疏》(亦名《治安策》)、《论积贮疏》;还有一些是杂论。
刘向编为《新书》十卷,已散佚不全。
明人辑有《贾长沙集》,今人王洲明、徐超有《贾谊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2.《过秦论》讲析
第一,写作背景与创作动机
汉初承战乱之弊,百废待兴。
统治者乃约法省禁,推行黄老无为之治,与民休息,以期安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经济。
汉初文人有感于春秋以来战乱频仍、秦朝暴政亡国的惨痛教训,抚今追昔,对国家的统一,倍感珍惜。
故汉初的文章,大都
24
反思历史,指切时弊。
因社会经济亟待恢复,统治者无暇顾及文治,兼之去战国未远,所以这时的文章大多能畅所欲言、纵横驰骋,具有铺张壮大的风格。
贾山、贾谊、晁错等人政论而兼史论的文章,是这一时期散文的代表。
第二,《过秦论》艺术特色
A.情感充沛、铺陈排比、渲染比衬,有战国文章的气势
文章开头两大段,概括地回顾了秦国由弱到强、最后统一天下达到强盛顶点的过程。
为了衬托秦国的强大,作者先夸饰六国强大,不仅人才济济,并且“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功秦。
”而秦竟“无亡矢遗镞之费”,使得六国“强国请伏,弱国请朝”。
为了突出秦朝的暴政亡国,作者又极写陈涉义军的势单力薄“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但是“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通过多层对比衬托,文章波澜跌荡、生气盎然。
作者极善骋词造句,象“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25
“御宇内”、“亡诸侯”、“制六合”;“鞭笞天下”、“威震四海”等。
再加上大量的排比对偶句,整篇文章气势恢宏,畅快淋漓。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论及汉代艺术的美学特征时说:“一往无前的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
”这个特点在《过秦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B.谋篇严密、说理至切、发言警醒,集汉初论说文之大成
《过秦论》共三篇。
上篇讲始皇过失,中篇、下篇依次讲二世和子婴之过,条理清晰、主旨明确。
各篇虽有侧重:始皇“遂过而不变”、二世是“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是“孤立无援,危弱无辅”。
总之,“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但三篇又统一在一个主题之下:“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不仅对秦王朝进行全面总结,实际上也是对汉初统治者的劝戒。
上篇从孝公写起,按照秦王的先后顺序,列举史实,
26
备述秦朝由弱渐强、盛极而衰的全过程,通过史实的叙述,全篇的主旨水到渠成揭露出来。
但是,作者又极注意运笔的繁简,重点截取秦灭六国、始皇暴政失天下两事浓墨重彩、纵横铺排,有力凸现主题。
贾谊生于汉初,抚今追昔,对当时社会的统一与安定倍感珍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文帝时“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出于这样的政治热情,发而为文,不免危语激切、用意深远。
C.兼文学与政治,溶史论于政论,为后代史论文之范本
作为全面探讨秦亡教训的史论文,《过秦论》博引史事,但又不拘泥于史实,说理建立在丰富的史实之上,翔实透彻。
同时注重夸张渲染,不仅以理服人,更以情动人。
史论而具有强烈的现实目的,政治与文学的完满结合,宏大的气势与热诚情感的充分展露,这样的艺术风格成为后代作家创作的标准。
左思在《咏史》诗中曾自许: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