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之迷专题解读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科技之迷专题解读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正如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所指出的:“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板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所以,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这数百余字,把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与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融为一体。因此,了解、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人文精神和文化艺术的熏陶,有助于拓宽我们的知识视野,以史为鉴,温故知新,从中汲取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把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科学遗产继续发扬光大;有助于我们树立敢超前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积极投身到创新实践中去,勇于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有助于我们把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以适应21 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使中华民族雄居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第一节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一科学、技术的内涵是什么?

(一)什么是科学?

1.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即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并且是发展着的知识体系。

2. 科学是认识活动,是人类认识自然与社会的一种方法。科学就是事实和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自然界各种自然现象所遵循的客观规律的一种正确认识,同时又是人类认识自然与社会的一种方法。

3. 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是随着科学的日益快速发展而逐渐显示出来的。

4 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1561 —1626)明确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新工具》)

马克思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 992年在南方讲话)

(二)什么是技术?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对“技术”一词的内涵就已有所论述。《考工记》中指出: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这里的“工有巧”就是指工匠们优美的工艺设计和精湛的制作技能,即现在通常所说的“技术” 。就“技术” 一词而言,在1615 年美国出现了“ Technology ”一词,它源自于希腊语“ Thechhe”和“ logoye ”,原意为完美而实用的技艺。这个词中文译为工艺学或技术学。

技术:一个由客观的物质手段和主观的知识、工艺技能等组合而成的规则体系

“技术”至少应包含有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手段、方法和动力

(三)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

科学的特点:

客观性、实践性、自然性、系统性和发展性

科学的两个“特殊”:特殊的意识形态;特殊的生产力。

技术的两大特征:

技术是最直接的生产力

技术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区别成果形式不同科学成就表现: 新气象、新规律、新法则的发现技术成就表现: 工具、设备、工艺生产方法的发明和改进。科学知识: 只有正确与谬误之分,科学的答案在世界各国都是唯一的,它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用实践验证其是否合乎客观实际;技术活动: 结果存在多样性,它不能用正确与否来评价,只能从实用和不实用,有效、效果不大或无效来评价。

广西灵渠—长江-湘江-漓江-珠江的水运通道, 公元前219年开凿灵渠工程示意图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北京师范大学郑师渠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在中国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文化,但是传统文化的发端和形成过程,却是经历了漫长岁月,可以说它与中华民族一样古老。

华中科技大学的张岂(kai)之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由中国古代的精神(观念)文化、历史文物和中国制度文化三部分组成。“文化是有思想的人创造的。有系统的思想理论被称之为观念文化,这是各种文化形态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观念文化主要是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除观念文化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历史文物。文物含器物,如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金银器、漆器、铜镜、古钱;含艺术品,如书法、绘画,还有古建筑、陵墓、古代服饰等。除文物外,传统文化还含有社会制度,即所谓的制度文化,以及关于文学、史学、医药养生、农学、天文历算等古代书籍。”

确实,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而且都深深地蕴藏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历史文物之中,凸现在全国各地的古代建筑、古代水利设施之中。因此,中国传统文化除了人文精神、伦理道德、社会制度等显著特征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天人合一思想,即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辨证统一。可以说,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经、史、子、集等文献资料和数目众多的历史文物,无一不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有关,无一不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科学技术的产物。

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观念)文化中有没有科学内涵?

“一部《易经》阐发辨证思想,论述了‘变化'是一切事物根本规律的道理;一部《道德经》以玄学观念来阐述宇宙万物的演变;一部《论语》论述了孔子以

‘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这三部经典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架。自此以下,历代思想家不断产生创造性思想,逐渐构成中国精华文化的传统思。” 他们的这种提法是否科学合理?我们姑且不论。就他们所说的三部著作而言,这三部著作都是我国先秦时期对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结果的总结,它们都是以“天”、“地”、“人”为主要命题进行论述的。这就是说,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为一体,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由此可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的思想已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精神(观念)文化之中。第二节儒家的中庸之道——欹器之谜据考证,“儒”这个名称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什么是儒家?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术士之称。”那么,何谓“术士”?所谓的“术士” 就是指那些有知识、有才艺的人,尤其那些是精通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之士。这六艺可以说无一不与科学技术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