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生物中考专题七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中考考点要求:
二.知识梳理: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
2.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
突起又包括树突;轴突。
树突:较多,粗而短;轴突:一般只有一条,细长而均匀。
3.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构成。
4.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
(1)脑:表层由神经元的细胞体密集组成,色泽灰暗,叫做灰质又称大脑皮质,大脑皮质上有许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皮质内部由许多神经纤维汇集,色泽白亮,叫做白质。
(2)小脑:小脑作用在于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用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3)脑干:人体呼吸、血液循环等重要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都在脑干,脑干有“生命中枢”
之称。
5.脊髓由白质和灰质组成。
外面白质,里面灰质,与大脑相反。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是反射弧里进行的。
反射弧是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它包括5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7.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天生就有的,比较低级的神经调节方式,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不容易消
退,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
条件反射:后天学习形成的,比较高级的神经调节方式,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完成的,容易消退,如“谈虎色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8.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对语言、文字产生的反射。
9.眼由眼球和眼球的附属结构组成,其中眼球是眼的主要结构。
眼球的附属结构包括眼睑、睫毛、结膜、泪器、眼肌等。
眼球附属结构对眼球有保护作用。
10.虹膜内色素的差异导致眼睛颜色不同;沙眼和“红眼病”的发病位置在结膜;黑眼球指虹膜,白眼球指巩膜。
11.眼球的基本结构:
(1)角膜:无色透明,光线容易通过,是眼睛窗户上的玻璃。
(2)房水: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营养和维持眼压的功能。
(3)虹膜:有色素,中央有个小孔叫瞳孔。
(4)瞳孔:是光线进入眼球的通道,能随光线的强弱调整大小。
(5)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对光线有折射作用。
(6)睫状肌:连接晶状体两端,能控制晶状体的凸度。
(7) 玻璃体:固定视网膜,对眼球起支撑作用。
(8)视网膜:上面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刺激。
(9)脉络膜:遮光作用,对视网膜有营养作用。
(10)巩膜:白色,坚固,具有保护眼球内部结构的功能。
12.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
13.近视眼: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体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造成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可以配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配戴凸透镜。
14.(1)人的眼睛离书本越近,晶状体凸度越大,睫状肌收缩越紧;
(2)瞳孔在黑暗的条件下扩大,在光线强的地方缩小。
15.物象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在大脑皮质上形成。
16.人体的激素调节主要依靠内分泌系统来进行的。
17.人体内的腺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导管的腺体,如汗腺、唾液腺等,这类腺体的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叫做外分泌腺;另一类腺体没有导管,其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再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各处发挥作用,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
18.胰腺既是内分泌腺能分泌胰岛素,又是外分泌腺能分泌胰液。
19.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分泌过多会造成甲亢,婴幼儿时期分泌过沙会造成呆小症。
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幼年时期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分泌过多会导致巨人症。
20.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使甲状腺肿大,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疾病”,俗称“大脖子病”。
21.人体是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协调统一体内各项生命活动和适应外界环境的。
22.按照行为对动物所起的作用,动物行为分为:
(1)觅食行为:动物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
狮子捕食羚羊,兔子吃草。
(2)防御行为: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
尺蠖的拟态,乌贼释放墨汁,动物的逃跑、静止不动、释放臭气、集体防御。
(3)繁殖行为:与生殖有关的行为。
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行为,孔雀开屏,雌雄青蛙抱对。
(4)社群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
如蜂群中有雄蜂、蜂王和工蜂之分。
(5)争斗行为:在动物界中,同种个体之间为了争夺食物、配偶等而发生的争斗,一方或双方以战斗的姿态攻击对方,这种行为叫争斗行为,又叫攻击行为。
23.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1)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一种行为。
(2)后天性行为则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所以又叫做学习行为。
24.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
(1)骨膜是骨表面一层坚韧的结缔组织膜,里面含有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骨折以后由于成骨细胞的作用使骨愈合。
(2)骨质包括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3)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
25.骨内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种成分,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
三.例题分析:
例1:(2007西安)下列动物中,不属于防御行为的是()
A.蝗虫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十分相似,有利于隐藏自己。
B.乌贼遇到天敌难以脱身时会释放墨汁,趁机逃脱。
C.两只蟋蟀争斗中,一只退却逃走
D.野兔发现天空中的鹰在盘旋时,立即飞跑逃回洞穴。
解析:防御行为是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这一行为往往发生在不同种动物之间,C项中两只蟋蟀的争斗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属于攻击行为,其他三项属于防御行为。
答案:C。
例2.(抗州)下列现象,属于人类特有的神经调节方式的是()
A.婴儿的吮吸动作
B.看见酸梅,分泌唾液
C.看见酸梅两字,分泌唾液 D.强光刺激,立即闭眼
解析: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语言中枢能对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刺激产生反射活动。
答案:C。
例3.放学后,饥肠辘辘的小张冲进厨房,抓起一个刚出锅的馒头,他当时的感觉和反应的先后顺序是()
A.先感觉烫后缩手
B.先缩手后感觉烫
C.缩手和感觉烫是同时的
D.没有一定的顺序
解析:这时的缩手不是因为感觉到烫,大脑控制把手缩回,而是触碰东西时下意识的缩手,这时一种非条件反射,依靠脊髓就能完成。
感觉烫是大脑皮层完成的,其路径要比脊髓长,反应也要比缩手反射慢。
答案:B。
例4.人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A.角膜
B.视网膜
C.视神经
D.大脑皮质的一定区域
解析:物象在视网膜上形成,而视觉在大脑皮质的一定区域形成。
答案:D。
例5.下列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根向地生长
B.含羞草的叶子合拢
C.打哈欠
D.草履虫逃避盐水的刺激
解析:本题考查反射的概念。
反射是指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参与,对内外界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判断一种行为或现象是不是反射活动,要看这一行为或现象是否属于“对外界作出的规律性反应”还要看该行为或现象是否在神经结构的
参与下完成,只有神经系统的参与才可能是反射活动。
A、B、D均无神经结构,答案C。
例6某人右侧半身不遂,这是由于大脑哪个部分受到损伤造成的()
A.左侧躯体运动中枢
B.右侧躯体感觉中枢
C.左侧躯体感觉中枢
D.右侧躯体运动中枢
解析:半身不遂意味着躯体运动出现障碍,躯体运动功能由大脑皮层中的运动中枢控制。
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分别支配躯体对侧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答案:A。
四.模拟精练:
选择题: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大脑
B.小脑
C.脑
D.神经元
2.大脑皮层的沟回与下列哪项无关()
A.增大大脑皮质的总面积
B.增加了大脑皮质上神经元的数量
C.使人体最高神经中枢面积扩大
D.增加了大脑的重量
3.神经元的生理功能()
A.接受兴奋
B.产生兴奋
C.传导兴奋
D.以上都对
4.下列不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幼儿见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害怕,哭闹
B.物体迅速接近眼睛时,眼睛会迅速眨眼
C.马戏团经过训练的小狗表演节目
D.老马识图
5.每当动物成功表演完节目后,训练员就会给它食物,这样做的目的是()
A.建立条件反射
B.改变条件反射
C.保持体力
D.强化已建立的条件反射
6.学习一段时间后,要更换学习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获得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B.勤于用脑,加大学习强度
C.防止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D.使思维更敏捷
7.下列现象不属于高级神经活动的是()
A.谈虎色变
B.望梅止渴
C.寒冷使人哆嗦
D.听到铃声进教室
8.白居易诗目:“须寅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这描绘的是燕
子的()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社群行为
9.如果要使蝌蚪在短时间内迅速发育成青蛙,可饲喂( )
A.含生长激素的食物 B.含性激素的饲料
C.含甲状腺激素制剂的饲料 D.大量昆虫
10.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的结构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1.下列那项不属于反射活动( )
A.因天气炎热而出汗 B.吃食物时分泌唾液
C.谈虎色变 D.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12.马蜂遭受到袭击时,蜂群共同向侵犯者发起进攻,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来看,其行为属于( )
A.攻击行为和社会行为 B.防御行为和社会行为
C.取食行为和社会行为 D.学习行为
13.条件反射不同于非条件反射的特点是()
①先天性反射②后天性反射③可以消退④不会消退⑤低级神经活动⑥高级神经活动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14.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动物“通讯”的是( )
A.蚂蚁根据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
B.长尾猴发现豹时会发出一种叫声
C.小动物闻到老虎气味纷纷逃避
D.乌鸦见到老鹰时大声呜叫
15.近几年来近视成为青少年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定时远眺是预防近视的有效
措施。
在由近及远的过程中,眼球内发生的变化是()
A.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B.睫状肌由收缩变为舒张,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C.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D.睫状肌由舒张变为收缩,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16.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
下列能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是()A.生长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素
17.视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A.物体反射的光线→晶状体→玻璃体→角膜→瞳孔→视网膜
B.物体反射的光线→瞳孔→玻璃体→角膜→晶状体→视网膜
C.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瞳孔→玻璃体
D.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18.壁虎遇到敌害后,会主动断尾,伺机逃脱。
这一行为是()
A.觅食行为 B.社群行为 C.防御行为 D.生殖行为
19.有一音像店的老板养了一只狗,天天听着腾格尔的《天堂》这首歌,渐渐地这只狗也会“唱”这首歌了,只要音乐响起就会仰起头,跟着节律高声嚎叫。
狗的这种行为属于()A.防御行为 B.领域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后天学习行为20.从《水浒传》中描写“武大郎’’的特征,可以推测出他()
A.幼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 B.幼年期缺乏生长激素
C.成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 D.成年期缺乏生长激素
21.下列有关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
B.条件反射只有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才能发生
C.条件反射是暂时的,可以消退
D.条件反射比非条件反射更重要
22.右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传导路线是①②③④⑤
B.③是该神经结构的中枢
C.甲处主要由神经细胞体构成
D.乙处主要由神经纤维组成
23.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象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大脑 B.大脑、视网膜
C.视网膜、视神经 D.视神经、大脑
24.如果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开。
下面关于该缩手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是简单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复杂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C.是简单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D.是复杂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
25.下列有关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最为科学的是()
A.如果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
B.如果长期生活在缺碘环境中易患肢端肥大症
C.如果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
D.食用加碘食盐,可有效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疾病
26.下图是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若③处损伤,则导致()
A.有感觉,不能缩手 B.有感觉,能缩手
C.无感觉,不能缩手 D.无感觉,能缩手
27.下面曲线表示人体血液内某激素的含量在一昼夜内变化情况,该激素是(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索
28.“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
A. 攻击行为,防御行为
B. 繁殖行为,繁殖行为
C. 防御行为,繁殖行为
D. 防御行为,防御行为
29.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的作用是()
A.形成视觉
B.产生神经冲动
C.调节眼球
D.形成物象
30.西方人眼睛时蓝色的,东方人眼睛是黑色的,两者区别在于()
A.视网膜
B.虹膜
C.角膜
D.房水
31.某剧组特型演员,多才多艺,虽然已经成年,但身高只有70cm,原因是()
A.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
B.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C.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32.某人出车祸,身体严重受伤,变成植物人,那么他的那个部位一定没受伤( )
A.神经
B.大脑
C.脑干
D.小脑
33.下面为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为感受器
B .②为传出神经
C .③为白质
D .④为传入神经
34.下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
引起图中d ~e 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 激素是( )
A .胰岛素
B .甲状腺激素
C .雌性激素
D .雄性激素
35.右图是小明同学的眼球成像示意图,请你判断出他的眼睛属
于( )
A.远视
B.近视
C.正常
D.斜视
e d
c 时间/h a b
血糖含量/g ·L -1
36.请结合眼球的结构示意图,指出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
A .结构1病变或损伤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
B .若结构2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物体
C .结构4能将物像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
D .结构2在成像过程中相当于凸透镜
非选择题:
1.右图是膝跳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当用手掌内侧边缘敲击E 处,产生的兴奋就沿着 E → 的结构顺序(用字母和箭头排列)传导,这一结构称为 。
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 内。
2.请根据人体眼球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请观察眼球结构示意图,写出各个部分的名称。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 F___________ ,G___________ ,H___________, I___________ ,J___________。
(2)人眼中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分别是指______和______。
(填编号)
如果把眼睛比做心灵的窗户,那么这扇窗户上的玻璃是 。
A B
C D E
F
G
H
I
J
(3)人体能看到外界物体的原因是:物体发射或者发射来的光线透过眼睛的____________, 通过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的折射,穿过玻璃体,落在__________上,形成物像,并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中枢,形成视觉。
(填编号)
(4)如果长期用眼疲劳,可能会引起近视眼,其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 可以通过佩戴_____ 透镜加以矫正。
(5)人在明处和暗处能看清物体,这是因为人的瞳孔大小可以调节。
请问瞳孔相当于显微镜的哪一结构?答: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6)某司机看到红灯立刻踩刹车,在大脑皮质的神经中枢中,至少有 和 参与了该反射。
3.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图中各个部分的名称: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完成该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____,请用字母和箭头排列好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被马蜂蛰后立即缩手,然后产生痛觉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____功能。
(4)如果某病人E 处损伤,则该病人 (“能”或“不能”)感受到刺激, (“能”或“不能”)收缩相关肌肉。
如果该病人C 处受损伤,则 (“能”或“不能”),感受到刺激, (“能”或“不能”) 收缩相关肌肉。
4.下图是人体某部分的神经模式图,请据图回
答:(在[ ]内填序号,在_____上填名称)
(1)图中1、2、3、4、5可以构成一个_________。
图中灰色部位主要由神经元的________构成。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
当针刺
入某人手背时,图中[ ]________受到刺激
A
B C D
E
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___________传到脊髓灰质里的[]________。
(3)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_______________,与动物相比人类特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中枢。
5.请回答下列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某人看到或听到不顺心的事,有时会出现情绪激动,心跳和呼吸明显加快现象,这是神经调节和调节协同作用的结果。
(2)乒乓球运动员灵巧动作的完成,除大脑皮层参与活动外,还需要起平衡协调作用。
(3)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是。
(4)某病人出现四肢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但他的全身感觉功能正常。
该病人的病变部位可能是上图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