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思维通透的思与行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1、经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过程,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结合操作活动,提高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学生的质疑:

任意三条边一定能摆成三角形吗?

怎样的三条边才能摆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关系?

学生的探索活动准备:

8个小组,每组准备好剪刀和5cm、9cm的小棒以及男生准备(一红一黄)两根一样长的小棒,女生准备(一红一黄)两根不一样长的小棒。

片段一:想——创作中思考;片段二:通——活动中质疑;

片段三:悟——拓展中渗透;片段四:获——分享中积累。

(师)“同学们,三角形创作的图案可爱吗?巧虎也想搭一个三角形创作图案,可他只有两根小棒,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变多一根吗?”

1.剪一剪、摆一摆,引入课题

预设:男生组——有的摆成了,有的没摆成;女生组——大部分摆成,个别没摆成。

揭示课题:三角形边的关系。

2.想一想、猜一猜,提出疑问

学生可能会质疑:

问题一:为什么男女生能否摆成三角形的差异那么大呢?

问题二:为什么同一组小棒,有的剪出来的三条边能摆成三角形,有的的却不能呢?

问题三:能摆成的三角形跟它的边有什么关系?

<爱因斯坦曾感慨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通过学生自己先质疑,为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埋下伏笔。>

3.说一说、理一理,解决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男女生能否摆成三角形的差异那么大呢?

学生不难发现:因为男女生小棒的差异,导致剪摆的差异。

问题二:为什么同一组小棒,有的剪出来的三条边能摆成三角形,有的的却不能呢?

(男生组)针对第一种情况,有的学生会这样摆,突破摆三角形要首尾相连。

也有的学生会这样摆,传递新教材相对于旧教材所凸显的:数学的科学严谨以及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

得出结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摆不成一个三角形。

(女生组)针对第二种情况,学生可能会这样摆:

(1)(2)

(师)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请把你的发现跟同学说一说。

剪短小棒,得出: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摆不成;剪长小棒,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那剪长小棒,真的就一定能摆成三角形吗?”“不一定。”

分析后得出判断方法:三角形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问题三:能摆成的三角形跟它的边有什么关系?

回归情境结合数据分析,两根小棒长度分别是5厘米和9厘米。

有了前面的探索,学生会记录如下(PPT表格)。

从而明确三角形边的本质特征: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 巩固:巧虎想搭一个三角形创作图案,他去买小棒,文具店里有3cm、5cm、8cm和12cm的小棒,请你帮他选一选。

2.运用:巧虎选了5cm、8cm的小棒,他还可以在文具店定做哪一种规格的小棒?(取整厘米数)

3.升华:巧虎只有一根12cm的的小棒,打算剪成三段用。怎么剪?最长的一根不能超过多少厘米?(取整厘米数)

课后思考:巧虎发现小棒不够了,他要去文具店买小棒,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彰显数学的大教育观。

“同学们,如果请你当小老师,你会怎样跟三年级的弟弟妹妹们分享你今天的学习呢?”

整个过程,围绕巧虎搭三角形创作图案的情境,以学生的“想——通——悟——获”为主线,通过学生的思与行建立起知识的联系,推进学生思维从“混沌”到“清晰”再到“通透”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学习所追寻的不只是知识的结论,更是知识形成过程的思与行。

六、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