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
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
晨晨是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平时喜欢玩游戏,更爱踢足球,但课堂听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搞小动作,学习成绩一直较差。
家长想尽了各种办法:批评教育,严格管束,看医生吃药,结果不但没有医好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还给孩子吃出了面部抽搐的后遗症。
后来家长采取体罚孩子静坐以此来训练其注意力,结果仍是收效甚微。
其实,ADHD孩子的身上除了存在“注意力缺损”外,还缺少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听讲能力或称听知觉能力。
众所周知,上课基本上是一个听讲的过程。
有专家曾做过统计,小学生50%上课时间是在听老师讲话。
但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儿童:上课不能长时间专心听讲,注意力分散;常常充耳不闻,无法理解老师课堂讲授的知识;记不全或记不住老师口头布置的作业和事情;复述老师所讲内容时语无伦次……孩子的这些问题常常困
扰着家长。
听觉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儿童的注意力水平,提高听课质量。
听知觉学习能力是有结构的,它包括听觉辨别力、听觉记忆力、听觉编序力、听觉理解力、听说结合力等五个方面。
1.听知觉落后的五个具体表现
(1)听觉辨别力的落后。
听觉辨别力是指接受和辨别各种声音的能力。
一般而言,对声音或语音差别较大的听觉刺激,儿童较易分辨。
如果声音接近,差别较小,则较难分辨。
儿童听觉分辨力低下,就会对相差不大的语言或语音产生混淆,从而使语言的接收出现错误。
如,儿童发音不准,却无生理原因;孩子听不清或记错了老师的作业;对声音反应迟钝,很难听清环境中的声音。
(2)听觉记忆力的落后。
听觉记忆力是指儿童能保持并复述所听到的信息。
记忆力是学习的基础,而听讲是儿童上课的主要活动。
因此听觉
记忆力将直接关系到儿童学习的效果。
听觉记忆力差的孩子,往往表现在听觉记忆的广度小,记不全较长的信息;不能复述以前听到的信息,如,忘记老师口头布置的家庭作业;由于忘得快,儿童不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因此,理解力水平低,学习成绩差。
(3)听觉编序力的落后。
听觉编序力是指儿童将过去听觉获得的资料以详细的先后顺序回
忆出来,以及将听觉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有意义的能力。
它对儿童将所学的知识有系统、有组织地保留下来是非常有帮助的。
听觉编序力是以听觉记忆力为基础的。
儿童听觉编序力低下主要表现在说话缺少逻辑,常常丢三落四,语无伦次。
(4)听觉理解力的落后。
听觉理解力是指儿童辨识声音以及了解说话的能力。
有些儿童虽然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具备了听课能力,但对教师讲课内容听而不闻,原因之一就在于听觉理解力差。
听觉理解力差的儿童往往听不懂词意、句义,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很难确定两个听觉概念之间的关系,如:草是绿的,天是蓝的。
(5)听说结合力的落后。
听说结合力是指儿童能听懂别人所说的,并做出较复杂而有意义的语言反应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听、说总是密不可分的,听说结合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涉及到儿童对词汇的联想、推理及判断等多种能力。
因此,听说结合力差的儿童往往缺少基本的口述技能,经常是话到嘴边却不知如何表达,词汇贫乏,常用动作、手势来替代说话,人际沟通困难。
如何帮助听知觉能力落后的ADHD多动症儿童走出困境呢?我们不妨通过以下五个方面的训练来提高这类儿童的听知觉能力。
2.听知觉训练
(1)听觉辨别力的训练。
训练儿童听觉的分辨力,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儿童克服在课堂上“听不清”的情况,还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倾听习惯。
经常让儿童辨别不同的音调、音色、声源的方向以及相近的声音,可以增强儿童听觉的分辨力。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在孩子的房间中藏些发声物品,让儿童辨别声源方向并将物品找出来;还可以让儿童听声音找图片等等。
凡是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声音皆可有选择地
录下来,让儿童听音辨别。
如;钟表声、乐器声、交通工具声、人的说话声……儿童倾听的声音多了,自然也会提高对声音的反应速度。
让儿童分辨相近音的大小、快慢、长短的区别;识别相似语音,如,眼睛/眼镜,K/G等等。
在语音识别过程中,耍注意儿童视、听、动的结合。
(2)听觉记忆力训练。
听觉记忆力训练,不但可以加强儿童听觉的记忆力和听知觉的广度,减少儿童对较长的听觉信息无法记全等情况的
发生,还可以促进儿童对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产生联想,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力。
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儿童感兴趣、难度适当的语句让其听并模仿
说,以提高听觉记忆力。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家长可以说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让儿童跟着重复,然后逐渐增加词句的长度。
一定要从简短的词汇或短句开始让儿童进行即时仿句的训练。
训练儿童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来回忆并准
确复述先前听到的信息,即延时仿说的能力。
培养儿童背书的能力。
(3)听觉编序力的训练。
让儿童听故事并复述,顺背倒背数字,可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将训练材料从短的篇幅逐渐拉长,并且反复听;训练之初利用视觉线索引导儿童认识材料的先后顺序,并教学生学会使用一些编序用语,如开始、然后、再、最后……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帮助儿童认识材料可以编成先后顺序的道理,告诉他们一些编序的常见词汇,如“下一个”、
“先”、“再”、“最后”等,然后联系一些简单的句子。
利用视觉线索引导儿童注意听觉刺激的顺序,如对照故事发展的图片来听故事或者在听完一个故事后,练习将有关故事的图片排成正确的顺序等。
进行数字的顺背、倒背训练。
给儿童听一串数字,如75486,让他说出这串数字中的第三个数字是几;或者给儿童布置顺序性强的任务,让儿童依次说出每个任务。
故事重新排序或者续编、复述故事。
将故事的顺序打乱读给儿童听,让儿童进行编序;或者告诉儿童故事的开头部分,让儿童自己通过想象将故事补充完整。
背诵短小精彩的文章。
(4)听觉理解力训练。
我们可以多与儿童交谈,多让儿童接触各种声音,多充实与儿童生活相关的词汇,以增强儿童听觉理解力。
在听觉刺
激的同时配以动作、图画,要求儿童对词句、故事做判断;口头布置任务让儿童完成等方法,均有助于提高儿童听觉理解力。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帮助孩子建立倾听的态度。
如变化声音的高低、速度以引起孩子的注意,或要求孩子服从口令并指出所听到的指令中的错误等。
将所听信息与图画、动作配合起来,使意义更清楚。
充实儿童的词汇,增强词汇理解。
可以选择那些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较为密切的词汇,把它们混合进儿童容易理解的句子中,用日常生活对话的形式进行交流。
通过让儿童将他人未说完的话补充完整、听故事回答问题、续编故事等方法来训练孩子思维的逻辑性和变通性。
(5)听说结合能力的训练。
现实生活中,不会听讲的孩子,说话往往语无论次。
听说结合能力也是听知觉的重要内容。
我们通过学说同义词、反义同,听音乐进行联想,将句子补充完整,听故事自编故事结局等形式来训练儿童这方面
的能力。
在家长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将听觉辨别力、听觉记忆力、听觉编序力、听觉理解力、听说结合力等五个方面结合在一起进行系统的训练。
家长可以设计类似的任务进行听力训练,训练的内容和难度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
数字和字母的复述任务。
让儿童认真听数字和字母后,按照要求作答。
如:245,清按照倒序的顺序将听到的内容写下来;876,清写出听到的倒数第2个数字;Poc,清按照正序将听到的内容写下来;Qvd,请写出最后一个字母等。
字词辨别训练。
请选出你听到的字词:“好”,A抱、B高、C刀、D好;“非”,A费、B肥、C 背、D非。
听力理解训练。
让儿童仔细听一段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此外,家长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一些听觉训练来提高孩子注意力,防止孩子注意力分散,比如,家长在给孩子布置任务后,要求孩子按顺序先复述任务内容,然后再按要求来完成。
上述方法是克服孩子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一个方面,愿上述方法能够为那些注意力分散儿童带来真正的收益。
核心提示:有些孩子总是忙忙碌碌的,没有片刻停息,虽然他们也有兴趣爱好,但对感兴趣之事也无法集中注意力。
这时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是孩子的共性。
年龄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时间越短,比如1~2岁左右的孩子的注意力最多不会超过3分钟。
这类孩子具有注意力分散度较大的气质特点,应该及早给予帮助,否则到学龄时期就会出现多动症症状。
对于这类孩子,挑选讲故事作为训练注意力的项目之一,具体操作方法:讲故事前,先与孩子面对着面手拉着手坐好,再开始有声有色地为孩子讲故事,并经常用眼神和体态、语言与孩子交流,还可以用提问形式让孩子参与讲故事。
直到发现孩子的注意力实在无法坚持集中时,
立即宣布“今日故事讲到这里,明日继续。
”随着听故事时间的延长,注意力的提高,可以发展到让孩子收听电台里的故事。
其它活动形式也可按类似方式进行。
在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1、刚开始训练时,可能孩子并不合作,这时切忌打骂是关键,否则他们会对训练产生厌恶情绪,导致训练无法深入进行。
2、训练内容一定要围绕着“玩”字,切忌认字、写字或课堂式教育。
3、练时间长短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与特征决定,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与要求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