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及其历史演变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观及其历史演变探析
摘要: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内核所在。二战以来,发展观经历了几个演变阶段:“经济增长”的发展观、“经济增长+反恩变革”的发展观、“合理+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社会综合发展”的发展观。从50多年来发展观演变的逻辑轨迹可以看出,人类对发展观的认识越来越拓展、深化,实现了从注重物到注重人的转变,人的发展已成为发展的中轴目标。
关键词:发展观;历史演变;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1-0007-02
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内核所在,它作为对发展实践的一种理解与反映,以其时代精神、价值取向和实践理性,引导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潮流,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实践。20世纪中叶,发展问题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出现在西方,二战结束后,发展观经历了若干演变阶段。梳理发展观历史演变的逻辑轨迹,对于制定各种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观的基本意蕴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意义和要求的最本质的认识和体悟,是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揭示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也是指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
理性揭示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把握,是制定各种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在发展问题中居于灵魂和核心的地位,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不仅包括要发展,而且还包括为什么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一定的发展观是与之相应的发展理论的内核所在,它作为对发展实践的一种理解与反映,以其时代精神、实践理性和价值取向,引导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潮流,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实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在不同的时期,源于各国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的差异性,其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也就不同。
二、发展观历史演变的逻辑轨迹
20世纪中叶,发展问题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出现在西方,它的兴起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密切相关。发展作为一种最为迫切的实践问题,不仅是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且也成为联合国国际事务的关注重点。二战结束后,发展观经历了几个演变阶段。
第一阶段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20世纪50年代以后,当时大多数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是要尽快地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水平,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首要地是要解除贫困状态,增强综合国力,从而普遍把发展进程理解为走向工业化或技术化的过程,强调经济增长,并几乎把发展等同于经
济增长和物质财富积累,将发展的评判标准归结为国内生产
总值(GDP)。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观,以“GDP崇拜”作为其特征。“GDP崇拜”的实质,就在于把发展视为一种单纯经济现象,把现代化过程理解为物质财富增长的一维过程,就是独尊经济指数或唯效率主义的发展取向,反映了当时对于发展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极具历史局限性的理解。体现这种发展观的典型例子,可以在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1960-1970)规划中看到。这一规划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率应达到5%的目标。可见,这种发展观所强调的只是经济指数,而没有注意社会指数和其他方面的指数。经由这种“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加速,然而,却导致了诸多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甚至有的国家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甚至“负发展”的情况,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社会福利、就业保障、国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生态环境等与群众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发展领域,被当作所谓“经济增长的代价”而受到漠视、弱化和损害,正是这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逐步引发了人们对以往发展观的深刻反思。
第二阶段是“经济增长+反思变革”的发展观。?正是基于对以“GDP崇拜”为特征的发展观的反思与检讨,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工业化进程,人们逐步放弃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在肯定经济增长发展的基础
上,更多地注意到发展中社会系统各种质的变化,认为发展不单纯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且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从而逐步将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虽然这一发展观没有考虑到后代的发展空间问题,但它比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无疑更加全面、成熟。它表明人们的发展观由片面性向全面性、由单一性向多元性的转变。
第三阶段是“合理+可持续”的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全球性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经济发展失衡、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和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合理的持久均衡发展”等核心概念,强调以未来社会的持续发展规范现在的行为,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认识上和实践中更加注重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提出并逐步提升了可持续发展观。它表明人们的发展观在多元性、全面性的基础上又得到进一步深化。
第四阶段是“以人为中心+社会综合发展”的发展观。20世纪80年代,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撰写了著名论著《新发展观》,可以称作为新发展观的奠基之作,强调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所谓“整体的”,就是要不仅考虑人类整体的各
个方面、各个环节,而且要承认和兼顾各个方面的差异性。所谓“综合的”,就是要把发展的各种方面和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形成相互联系紧密依存的整体结构。所谓“内生的”,就是强调一个国家的内部力量和资源及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为了纠正传统发展观“见物不见人”的偏向,佩鲁强调发展不仅只包含数量上的增长,而且还包括社会收入结构的合理、文化条件的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和社会福利待遇的改进;发展体现为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全面进步与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步进行;发展应以尊重人的人格尊严、实现和追求人的价值、理解和满足人的需要、激发和发挥人的潜能为中心,促进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每位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按照这种发展观,对经济发展的最终检验,不是普通的物化性指标,而是人的发展程度和发展价值,从而就必须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种关注重心由客体移向主体,标志着发展观上的一个质的转变。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著名报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观。这些发展观虽然提出“以人为中心”,但含义不够清晰。尽管如此,总的来说已经比较接近科学发展观了。正是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步将发展看作人的基本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一社会发展观念在全球取得共识。作为可持续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上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