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对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与对联
摘要:对于《红楼梦》的研究文章已经很多。作者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红
楼梦》,即对其中二十五幅对联进行了评析。作者认为《红楼梦》中的对联不仅仅是作品行文的需要,而且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当时时代风貌的具体反映。其“按头制帽”的表现手法以及“谶语”式的暗示艺术在对联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红楼梦》对联赏析
绪论
《红楼梦》是我国最伟大的一部古典小说。这部小说,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是作出了许多新的创造性的贡献。它不但在中国文学史上达到古典白话小说创作成就的顶峰,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也是罕见的杰作。
《红楼梦》一书写成于乾隆年间(约公元1745——1763),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从清代统治最的所谓“康乾盛世”行将走向总崩溃的前夕。小说一出世,人们便争相传抄,“不惜重金购求”,以至“一时风行,几于家置一集”。当时社会上流行着这样的话:“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可见,这部小说受到何等的尊崇和热爱。
一部《红楼梦》,融入了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除小说的主体文字本身,其他如诗、词、歌、曲、谣、谚、赞、诔、偈语、辞赋、对联、书启、灯谜、酒令、骈文、拟古文等第,应有尽有,真正的做到了“文备众体”。而这些“文备众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是为故事情节渲染铺陈需要,更重要的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拿掉这些东西,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用意和作品的深刻寓意。
一部《红楼梦》包括后四十回,共有对联二十五副,我们仔细地品评这些对联,无不为作者的匠心独具和才艺所折服。
本论
一、时代风貌的具体反映
对联是一种文学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艺术。始于唐代,宋元间得到发展,至明清而大盛,历久不衰。清代是对联发展的鼎盛时期,几乎到了事事都可以用对联表达的地步。而这种社会的时尚和文化生活在一部《红楼梦》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醿_
《红楼梦》通过赋诗、填词、题额、拟对等情节的描绘,多方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封阶级的文化精神生活。书中描绘了大观园儿女们结社做诗、猜拳行令、制谜题额的种种盛况,无一不是当时文化精神生活的反映。
对联始于唐代。它的前身是“桃符”。桃符是用来辟邪的,一般在桃符上书
写“神荼”“郁垒”二神名。到了五代,对联开始流行。孟把“新年纳余庆,佳节好长春”写在桃符上,说明“岁处”题联之风在当时已经开始。到了明代,由于朱元璋的提倡,桃符开始变成红纸墨书的春联了。自明代始创作对联蔚为社会风气。人们用于互相赠勉、自勉、喜庆、哀挽之联也层出不穷。到了清代,这种风气更为盛行,后被称为“乾隆遗风”。
受时代潮流的影响,在明清小说中骋才答对的活动也有所反映。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就有《苏小妹三难新郎》即苏小妹在新婚之夜出对联考新郎秦少游的故事,虽非历史事实,但文学作品中出现这种试才斗智的联语,就说明了对联在当时流行的程度。这一风俗,在《红楼梦》中就有了更充分的体现。第十七回专写“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从这一回的情节描写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对于对联的热爱以及对联盛行的程度。在第十八回中,还有元妃省亲时给大观园题对联的描写,进一步说明了当时上层社会乃至皇宫对于对联的喜爱,以及这种风气的上行下效是何等盛行。
在《红楼梦》中,还有散见各处的对联。如智通寺的“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探春房内联“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崖”,以及宗寺、秦可卿卧房、荣国府正堂等,这些对联除了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表现上的需要外,也正是当时社会无论家舍、庙堂、名胜、宗祠无处不对联的真实写照,是当时时代风貌、文化精神生活在作品中的具体反映。
二、文备众体的有机组成
说“文备众体”《红楼梦》当之无愧。《红楼梦》除了描写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层次,展现了一幅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长篇画卷外,作品中还充分体现了曹雪芹的多才多艺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除了《红楼梦》外,作者几乎没有什么别的文字保存下来。但是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能文会诗,工曲善画,博识多见,杂学旁收,三教九流,无所不晓,无所不精。
自唐宋传奇以来,“文备众体”成为小说体裁的一大特点。但大多数文字只是对于情节的渲染和铺陈。如果去掉那些文字,对于情节的理解丝毫没有损害。但在《红楼梦》中,我们不能拿掉任何一首诗词、一幅对联,乃至酒令、灯谜等,它们与小说的情节、人物的命运、故事的发展结局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非是多余的文字。
《红楼梦》中有各种文体几十余种,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各种文体。虽然对联在古代文学中并不占多大席位,但在《红楼梦》中却有精到的描述,也正体现了当时的文化习俗。如果单单没有对联,这部小说会留下遗憾。
《红楼梦》对联共有二十五幅。分别在第一回二幅,第二、三回各一幅,第五回五幅,第十七回六幅,第十八回二幅,第三十八、四十回各一幅,第五十三回二幅,第一百一十六回三幅。其中二十二幅为曹雪芹所作,第一百一十六回三幅为高鹗续书作。
《红楼梦》对联按内容可分景物联十五幅,门庭联七幅,咏怀联一幅,题画联二幅。其中有拟作者的有十三幅:为贾雨村咏怀一,秦太虚题画一,颜真卿一,清客二,贾元春一,孔继宗一,御笔二,贾宝玉四幅,其它均为注明作者。
《红楼梦》对联按字数分,共有五字联二幅,长联十一字共四幅,其余十六幅全为字联。(参见《红楼梦》对联一览表)。
三、《红楼梦》对联语言风格
说《红楼梦》“文备众体”,除了其诗词歌曲等无一不是精品外,我们不能不谈一谈其对联的语言艺术特色。
首先,我们来欣赏他的谴词炼字的功夫。如题“沁芳”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其意是:水光澄碧,好像借来堤上杨柳的翠色,泉质芬芳,仿佛分得两岸花儿的香气。“绕堤”、“隔岸”是写水,“三篙”说水的深度,“一脉”,从溪形上说水,但全联写水却不着一个水字,显示出高超的炼字技巧。又如题“潇湘馆”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全联写竹,却不写一个“竹”字,用“指犹凉”、“烟尚绿”表达翠竹掩映,所以疑有绿烟,浓荫生凉,所以手指觉冷。这正与“潇湘馆”窗户外竹影映入纱窗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相吻合。
同样的手法在“稻乡村”联中表现更突出:“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上联写田庄背临水却不着“山”、“水”,下联写杏花如“好云”而不写杏字。
又如在第一回贾雨村的咏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因贾雨村姓贾名化,表字时飞,“求善价”通“求善贾”,对联表达了贾雨村“求取功名”不甘“久具人下”,一心想飞黄腾达的野心。这里的“玉”“钗”又指“黛玉”、“宝玉”和“宝钗”。由此可见作者运用语言“机带双敲”的艺术功力。
“太虚幻镜”联:“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以及续书中的“假去真来真胜假,无为有是有非无”,充分运用了顶针与回文的技巧。还有“智通寺”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则是流水对。
以上就《红楼梦》对联的语言表现手法上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析。如果我们只着于对联本身的语言风格上,还远远不够。
四、《红楼梦》对联艺术特色
(一)“接头制帽”的表现手法
“接头制帽”(清张新之语)是《红楼梦》诗词曲赋的一大特色。有人曾认为曹雪芹把自己平时创作的诗,用故事情节串起来的,以使传世,那是不正确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命运、思想修养、文化素质的不同,而使之说出的话,写出的诗甚至于猜拳行令的话语都不相同,使得诗如其人,这便是他超出以往任何小说的最显著的重要的特色之一。
同样“接头制帽”的表现手法也应用于对联的创作。至于对联的“接头制帽”,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特征:一是根据人物的个性、特点、修养等量身定作的联语;另一则是根据此情此景以及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出的联语。
首先,我们来看根据人物而拟作的联语。这一点在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表现最为突出的。大观园工程告竣,只待各处题上匾额对联,使景物生色,便可恭迎元春省亲了。贾政引众清客进园观看,一路暂拟题咏,因闻宝玉专能对对联,便命他同往,以试其才情。因而才有宝玉“绕堤柳借三高翠,隔岸花分一脉香”、“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等绝好对联(前文已经分析过)。而贾政一面批贾宝玉“胡说”,自己又作不出对联。还有一批附庸风雅的清客,也是窘态百出。在“蘅芜苑”,清客便对了“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三径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的对联。这两联,讽清客不顾具体环境,全无诗情只会凑泊俗套。连宝玉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