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章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章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学要求

1.重点掌握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2.熟悉城市的形成发展前提条件和区域基础。

3.了解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主要内容:城市的起源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城市产生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时期。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熟悉城市形成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城市形成发展的历程

(1)距今12000——10000万年前,农业逐渐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人类完成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分离)——原始聚落

这些早期的原始聚落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印度河、黄河、长江等农业文明发达的地区。(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遗址,约公元前4000年)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又与农业分离,形成许多手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地。市集逐步成为城市,导致城市雏形形成。(公元前4000年——3000年)城市出现。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和商人从农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城市才具有了完备的职能,具有了相当的规模。正真意义上的城市出现。

(4)机器大工业替代工场手工业,才产生人口向城市的迅速集聚,出现了现代化大工业城市、现代大都市、大都市区、大都市带。掀起城镇化的世界浪潮。定居是城市形成的外部因素,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因素是城市形成的内在因素。

因此,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制约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因素是社会生产方式,而不是地理条件。

(1)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大的历史阶段,完全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所制约。(2)在同一历史阶段的城市的兴衰受到整个社会、政治和经济兴衰的制约。

(3)处于同一历史阶段不同地区城市的分布和发展状况的差异与地理条件有较大的差异。

关于早期城市的界定,学术界有很多的标准。

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V.G.Child)在1950年发表的《城市革命》一文中提出了10条标准:

(1)大型居住区;(2)人口构成和功能与任何村庄都不同;(3)剩余财富的集中化;(4)巨大的公共建筑;(5)从事非体力劳动的统治阶级;(6)文字;(7)立法学和数学;(8)专职艺术家;(9)对外贸易;(10)以居住区而不是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组织。

苏联一些学者根据对古代东方和拉丁美洲古代文化的研究,突出古代城市形成的标准和特点为:

(1)出现了统治者及其王室居住的宫殿群;(2)出现了宏达的寺庙和圣所;(3)供电、寺庙等建筑群与平民的房舍隔开;(4)圣区和住宅区明显不同;(5)具有奢华的王陵和墓葬;(6)产生了大型艺术品;(7)有了文字(碑铭石刻);(8)数量上的标志是:大型广场、大量住宅和公共房屋、较密集的居民点。

中国城市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代。在《皇帝内经》、《世本》、《淮南子》、《吴越春秋》等古籍中都记载了皇帝筑城或“作城郭”。

20世纪30年代山东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中首次发现了完整的古城,距今有4000年之久。1994年,湖南城头山发现屈家岭文化中期古城遗址,距今有4800年之久。

二、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原因

1. 城市起源理论

现代社会科学家、考古学和历史学家提出了有关城市起源的理论。

(1)灌溉农业论。城市是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而发展的。

只有在土地和气候适宜并且能创造出剩余农产品的地区,城市文明才能产生;剩余农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灌溉的结果;灌溉导致特殊形式的劳动分工,它强化了耕作,促使人口集中,而且灌溉使大规模合作成为必要,导致管理体系的形成。(2)市场论。市场贸易高度集中导致了城市的兴起。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具有重要的商业功能。

(3)防御据点论。城市是人们为了满足寻求保护的需要而兴建起来的。

古老的著名的都城都存在坚固的防御工事。

古汉语中,“城”是指在一定地域上用作防卫而围起来的墙垣。《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管子.度地》“地之守在城”。《吴越春秋》“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4)宗教论。由于宗教活动促进了城市的产生。

原始社会处于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祖先的崇敬,需要在一定固定的地方进行祭祀。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以祭坛为中心或基础形成了城市。

2. 城市形成的条件

(1)优越的地理环境:降雨、水源、土地等自然条件;接近其他自然资源(交通线、矿床、建材及军事防御)

(2)农业创新——经济基础(剩余产品、灌溉、食物储存以及建筑技术)(3)劳动分化

(4)政治组织出现

(5)社会阶层分化

3.传统社会城市的特点:

(1)规模小,数量少,发展速度慢。

(2)依赖周围腹地(hinterland)所提供的货物——商品交换的中心。

(3)围绕着一个精英集团集中,是正统文化的中心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简单:四周城墙,城市中心是庙宇、宫殿。主干道从中心向几个门延伸。内部分区不是很明显。

(5)城市职能以政治、军事为主,经济职能不明显。

第二节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区域基础

1. 主要内容: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熟悉城市发展的区域自然条件和区域经济条件。

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是城市产生发展的基础,形成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即从总体上影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城市群体分布(城镇体系)的面貌。

如:江苏的苏北和苏南两个样。四川盆地内部和边缘差异显著。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不断削弱。

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

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比小城镇要紧密得多,因此大城市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

1. 纬度与城市分布

大城市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纬方向缓慢移动,尤其在北半球。

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其平均纬度在上世纪20年代初是44°30′,在50年代初是36°20′,70年代初是34°50′。

在低纬度的大城市有两种主要区位类型

(1)坐落在海拔较高的气候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

例如南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被称为是地球的中心(南纬0o13ˊ)海拔2818m。各月平均气温都在13o左右,一年四季,凉风习习,丝毫没有气候灼人的酷热。哥伦比亚的波哥大(4o36ˊN)海拔2556m,玻利维亚的拉巴斯(16o30ˊS、海拔3632m),墨西哥城(19o24N、海拔2259m)等。

(2)分布在低纬度地带能接受海洋调节的滨海低地

如新加坡(1o11′N)印尼雅加达(6o10 ′S)智利利马(12o03′S)等,少数低纬度城市则两种条件兼而有之。

如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10o30′S、H1000米)的山谷,北距加勒比海很近,既避免了酷暑,又可享受热带海滩的乐趣。

在高纬度的城市一般分布在气候上能得到暖流影响的地区

如奥斯陆(5 9o55N)斯得哥尔摩(59o20N)赫尔辛基(60o10N)圣彼得堡(59o58N)以及更靠北的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64o09N)和世界纬度最高的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及不冻港摩尔曼斯克(68o58N)都受惠于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

2. 气候与城市分布

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纬度地带。在中低纬度地带又明显集中于降水量400mm以上的半湿润、湿润地区。而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区,则很少有城市分布。

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在我国分布在半干旱区的特大城市只有兰州、乌鲁木齐、包头、西宁。

3. 地形地貌与城市分布

地形平坦的平原、盆地、丘陵,海拔多在0—2000m之间

1981年世界197个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80%以上(160个)分布在海拔不足

200m的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其中又以位于海拔100m以下的居多。

我国三级地形阶梯与城市分布(大城市多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我国设市的城市分布在地形的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上的比例大致分别是1%、32%和67%(1983)。

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热带湿热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高寒地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地区。

我国不同地形类型与城市

(1)滨海城市:多依托优良的港湾或便利海运条件而形成发展。城市所在的滨海平原极为狭长,背靠低山丘陵。厦门、青岛、大连、连云港、天津、上海。

(2)三角洲平原城市:城市距海远近与三角洲大小有关,一般距海较近。周围平原广阔,水网密集、土肥人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3)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排灌良好。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外侧沿燕山南麓、太行山东麓、淮阳丘陵北麓、鲁中南丘陵山地外缘。

(4)平原与低山丘陵邻接城市:处于狭窄平原和低山丘陵的交接地带。城市本身是平原地形,都临河,因平原狭窄、间有残丘起伏或周围一侧地形破碎。镇江以上长江中下游平原边缘的城市。

(5)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多位于河谷、临河。河谷平原较宽阔时,城市地形较平坦;河谷平原较狭窄时,城市则有山城特点。河谷平原呈盆地时,城市均是靠盆地边缘。多分布于江南丘陵区。

(6)平原中腹城市:城市位于广阔的平原,不临海、不靠山,地势低平。(7)高平原上的城市:分布在开阔、平坦,海拔在1000m左右的蒙古高原面上。数量少。

(8)中山谷地城市:在海拔500—3000m的中山地区,相对高差较大,城市一般位于狭窄的河谷平原,十堰,攀枝花。

(9)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城市:在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的高原上,城市多集中于相对低平的山间盆地或谷地,并濒临河流。

(10)高山谷地城市:3000m以上的高山河谷区,城市极少。拉萨。

通过表3—1(P41)可以看出:

我国平原地区的城市多于低山丘陵地区,中山、高山地区数量极少;除了大

平原中腹和三角洲平原外,城市选择两种地形过渡或交接的部位形成发展非常普遍;除了平原城市要濒临江河湖海以外,丘陵、山地区的城市多趋于河谷,临水也是普遍特点。

平原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原因为: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农业发达利于提供各种产品。人口分布集中,有利于组织交通有利于向四周扩展,节省建筑投资。

城市选址对地形及环境的要求因时代而异。

在古代,出于防卫,城市多选在丘陵或河川围绕的位置上。

在近代,从产业上的便利考虑,多在三角州、扇状地带等平坦地带发展。考虑交通上的需要,城市多在沿海沿江地带发展。必要时选择在山麓地带。从贸易、水利角度,选择谷口镇城址。矿山城市,开始接近原料产地。由于煤田、矿产品等接近内陆产地而发展起来。后来又接近市场,多向冶炼和运输方便的海岸发展。

近年来,由于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的改善,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科学城、研究园区和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产业城市大量出现,它们要求适宜的气候条件、优美的风景、充足的清洁的水资源、相对平坦而景观不单调的地形、舒适的住宅和方便的生活服务等,从而良好的环境和生活居住条件成了科学城区位的重要影响因素。

4. 河流与城市区位

在历史上,沿河设城是普遍规律。即使今天河流对于城市仍不失为一项重要的区位因素。

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直接影响——提供城市用水、运输条件、利于安全防卫。

间接影响——河流、河谷区农业发达,易产生城市。

河流入海口:上海、广州

干支流交汇处:宜宾、重庆、武汉、九江、梧州

优良海港:青岛、香港、大连

山前平原、绿洲

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是区域经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建设条件、劳动力资源、历史条件、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等发展生产和基础建设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称。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评价指从生产发展和布局的要求,评定自然条件对生产发展和布局的适宜性和保证程度,分析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为确定地区的上产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依据。

1. 自然资源禀赋及其组合

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自然条件向经济利用的衍生转化。

自然资源的禀赋及其组合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经济效益

(数量、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以煤炭为基础的——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我国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等。

以石油为基础的——英国的阿伯丁,我国的大庆、玉门、东营、克拉玛依等。

以铁矿为基础的——鞍山、包头、攀枝花等。

以金矿开采为基础的——约翰内斯堡、招远等。

以木材加工为基础的——伊春等。

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黄山、张家界等。

港口或边境,形成口岸城市:丹东

交通枢纽:石家庄、郑州、株洲等铁路枢纽城市(邯郸)。

一个地区交通条件发生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发展。如扬州。

交通干线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

尤其是大城市,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可形成城市轴线。

政治文化因素

古都—雅典、罗马、西安、洛阳等。

新建的政治中心城市—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伊斯兰堡等。

历史上的军事要地和军港—新加坡等

宗教城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梵蒂冈、耶路撒冷、拉萨等。

科技和旅游成为新的城市区位因素,如筑波、牛津、剑桥、硅谷;黄山市、张家界市等城市的形成。

2.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1)区域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

(2)区域经济特色及优势(产业结构特色、产业布局特色)

(3)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

农业:无锡为历史上重要的稻米集散地,发展成当时我国四大米市之一。

工业:工矿业是城市形成的重要因素如大同、阳泉等煤炭城市;大庆、玉门等石油城市;锡都个旧、盐城自贡,锑都冷水江等。我国新设市中采矿城市占60%。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

东部经济发达,大城市数量多

(4)市场化水平

市场对经济活动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是促进区域优势发挥、增强区域专业化协作,促成区域具有个性特色的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持续及经济合理性

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3.区域文化背景分析

区域文化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分割、风速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区域历史基础

区域历史沿革

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社会历史事件

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

4. 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

道路交通、通讯

5.区域的政策制度条件

区域政策目标、工具、效应(制度创新)

三、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综合作用

1. 区域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总量指标(GDP )、单一指标(人均GDP、人均纯收入)

相对指标(恩格尔系数、霍夫曼系数)

2. 区域投资环境

第三节城市的地理位置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主要内容:城市地理位置的概念类型及与城市产生发展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地理位置的概念、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熟悉和理解地理位置的概念和类型。

一、地理位置

1.位置

区域所在地与周围的自然和社会实体的空间相互关系的总和。

2. 地理位置:数理位置、政治位置、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

(1)自然地理位置:与山地、平原、江河、海洋的空间关系

(2)经济地理位置:与交通线、进出口岸和已有大城市的空间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地理区位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香港、深圳、澳门)

3. 地理位置的影响和作用

(1)影响城市联系区域的范围大小

(2)确定城市的专业化市场和优势产业部门

4. 城市地理位置

指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相结合,有利的城市地理位置,必然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亦反。

特征:唯一性

特殊性——职能特殊性、规模特殊性:深圳、香港

城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往往决定了城市职能的特殊性和规模的特殊性。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位于北纬31°13′至32°36′,东经118°19′至119°24′,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中部,长江下游,是中国“T”字形两大发展带(东部沿海开放带和长江流域经济带)的交汇部,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和通信枢纽。

兰州,甘肃省省会城市,西北第二大城市。位于北纬36°03′,东经103°40′,依黄河而建,世界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是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是我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

西安,陕西省省会城市,西北第一大城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

南邻秦岭。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

二、地理位置的类型

1. 从不同空间尺度来分:大、中、小位置

(1)大位置是城市对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大城市才有大位置。

(2)小位置是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大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

有时可以从大小位置之间分出一种中位置。

例如:兰州位于我国版图的中心,地处内陆,是重要的化工能源和原材料基地。是黄河上游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随着新的亚欧大陆桥的开通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通往中亚、中东、欧洲的重要通道,随着我国东西部交流和合作的加强,承东启西,联南济北的作用更加明显。

天津

大位置――位于中国北部海域渤海湾的顶端。对内它在西北高原与华北平原联系通道的交点上,华北、西北通过天津出海,陆上距离相对近便。对外在海运上则不一定比周围诸港方便。优势不如上海。

中位置――位于海河流域的九河下梢。海河流域是它的直接腹地。腹地内的农产品在丰度上不如长江三角州地区,而腹地内丰富的盐、铁煤、石油、建材等资源则为上海所不及。

小位置――位于河运发达的卫运河入海河处,海河远没有浦江宽深,天津可跨河在两岸均衡发展而上海则一直偏于浦西一侧。

2. 根据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分: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

(1)中心位置: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

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汇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城市的发展。太原、贵阳、合肥、郑州

有利于区域的内部联系和管理

(2)重心位置: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均不在各省的中心位置,却都接近于省域的重心位置。(优势区域、总联系距离最短)

(3)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

渔港要求邻近渔场,如舟山的沈家门,广西的北海;矿业城市要求邻接矿区,如煤城淮北、鸡西;耗能工业要求接近廉价电源地等。

(4)门户位置:一种特殊的邻接位置可叫门户位置或出入口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河口港是最典型的门户位置。位于闽江口的福州就是在能控制福建省整个闽江流域商品集散的地理基础上发展成省会城市的。

有利于区域与外部的联系

3. 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

所有城市原则上都要求依托一定的对外交通设施。

(1)沿河城市区位类型

航运端点、梯级中转点河流交会点河曲位置过河点位置(渡口)河口

河运是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从中国城市发展史来看,大部分城市都是沿江湖河海交通要道发育壮大起来的。

随着航运技术的发展,船型不断加大,吃水不断加深,河口港城市向下游出海口方向推移是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到近现代,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在我国如广州向黄浦、天津向塘沽、福州向马尾、宁波向镇海和北仑、上海向宝山。

(2)海港城市的区位:海湾(大连、青岛)

海岛(香港、厦门)

陆连岛(澳门)

陆岬(开普敦、直布罗陀)

开普敦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汇点--好望角北端的狭长地带,濒大西洋特布尔湾。

直布罗陀是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的城市和港口。在直布罗陀海峡西端的北岸,是大西洋同地中海的交通要道,南对非洲的摩洛哥的丹吉尔市。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战略地位加强。是重要的要塞和海空军基地。

(3)沿铁路线(铁路促进近代城市发展)

枢纽位置通过位置端点位置

沿公路线

从以上三个方面所述可知,城市地理位置的特点千变万化,难以概括出分析的固定套路。不过以下几点应给予注意:

不要忽视对城市自然地理位置的关注,并要赋予它经济意义。

对外交通运输是城市与外部联系的主要手段,因此城市地理位置的核心是交通位置。重视城市所在地域或城市直接腹地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经济特征的分析。如德州和连云港交通位置很好而没有等到理想的发展,主要原因是腹地小。

城市地理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加以分析。

对若干城市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加深对某城市地理位置特点的理解。

第四节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主要内容: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中心地型城市、交通枢纽城市、专业化城市的形成及特点。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掌握中心地型、交通枢纽型城市的形成和特点。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观点出发,将城市分成三种类型。

1. 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市

形成动因:商品农业

功能:满足农村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

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

类别:集镇、城镇、县城

发展基础:农村向城市提供产品的种类、数量

(粮食、副食品、原料、剩余劳动力)

农村对城市的需求(生产、生活资料、科学文化行政服务)

发展前景:城镇的行政等级、服务范围大小以及服务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本身的发展条件。

2. 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交通地理位置

功能: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

类别:铁路沿线、铁路枢纽、渡口、河海港、边境和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特点:职能较单一,发展起伏较大

发展的基础:优越的交通位置

发展前景:经济腹地——发展基础。腹地越大、越富饶,转运要求越大,城市发展规模就可能越大。

后方输运系统——发展生命线。后方输运系统越完善,城市规模越大。

城市建设条件——保证。建设条件越好,城市规模越大。

3. 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

功能: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

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内容单一,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

类别: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城等

发展前景:资源数量、种类、质量等

市场的需要

受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的制约

规模经济:

指某一生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生产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有可能上升,以至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

集聚经济:

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徐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4. 三种职能之间的关系

任何城市都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承担某种或某几种职能,如承担的职能数量少,服务范围小,其人口规模就小,在区域城市系统中的等级低;而大城市往往承担多种职能,服务范围广,所以其人口规模大,城市等级高。

单一的职能只能形成采矿基地、集镇和渡口等小聚落,唯有身兼两种或两种以上职能的才有条件形成较高级的聚落。大城市之所以能形成,乃是身兼三种职能,并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结果。

第五节技术进步(信息技术革命)与城市发展

一、技术进步与城市发展相互关系的历史演变

技术进步是推动着人类社会进步,使人类经历了农业和工业社会,现正进入信息社会。

1. 新石器革命——农业发展方式。城市产生,其职能主要是作为商品交换的场所,发展慢,规模小,影响范围亦小。

2.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18世纪中叶蒸汽机发明为标志),以机械代替人力,使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发展方式主导的时代。城市称为商品生产中心,规模增大,发展加快,影响范围扩大。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组织形式逐渐演变为大企业公司,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生产和销售在空间上发生分离,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模扩大,为获得集聚效益和规模经济,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城市逐渐成为区域的中心,规模扩大。

4. 20世纪以来,高科技迅猛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科技竞争时代,经济战争取代了过去以武力来争取殖民地的方式。

城市之间的交流频繁,城市化区域扩大,区域城市体系形成。

5. 1960年代以来,西方工业社会又爆发了信息革命。

信息革命的核心: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创新。

生产组织主要表现形式:国家和大公司(跨国公司)

新的技术组织范式的特点:

(1)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增加

(2)创新扩散的速度和频率加快

(3)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2. 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

(1)生产领域,一方面,大公司进行的是大规模生产和中心化管理,其运作本身产生大量信息流。另一方面,知识成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因素。(资本、劳动力)

(2)消费领域,买卖双方距离增大,需要公司进行特殊销售和有效分配,从而产生了庞大的信息流系统和服务传递机构,使信息部门的就业职位增加。

(3)通讯和交通领域,信息网络形成,生产过程全球分散,贸易市场全球化。(4)国家干预

通过控制和操纵所有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流网络来进行。

(5)劳动力就业结构

农业需求减少,服务业、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产业就业增加。

二、信息技术革命与新产业空间的形成

地理学者关注的是对社会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出现一种新产业空间的形成。

1. 信息技术产业的区位表现出两个明显趋势:

(1)集中区位,专门进行信息技术产品从构思、设计、样本制作、实验性生产以及产品的关键零部件生产,形成了一些新的增长中心和核心区。如美国以生产半导体和计算机为主的硅谷和波士顿,以生产航天航空器原件为主的达拉斯-沃思堡、休斯.

集中区位发展条件

①一流的研究大学或研究与开发机构

②组织完善的金融网络和大量富有家庭

③国家和国际电子通信网络和航空运输网络中的节点,形成网络化的生产环境

④较高的生活质量,吸引大量高质量劳动力

⑤)研究与开发往往同军事合同有着密切关系。

(2)分散区位,主要进行装配工序生产,分散在较大区域范围内。如美国华盛顿州、俄勒冈州、新墨西哥州进行半导体装配设备的生产,英国苏格兰、威尔士、

北部标准区进行的信息技术产业中以装配工序为主的活动。

分散区位发展条件

(1)宽松的投资环境

(2)接近发达的交通和通信网络

(3)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2. 信息服务业的区位表现出两个明显趋势:

(1)集中区位:由决策、管理、协调、金融、保险、法律、经纪等构成的高层次职能。

(2)分散区位:由文秘、实际操作等为高层次职能服务的辅助职能。

3. 其他现代技术产业的区位表现出两个明显趋势:

(1)集中区位:以知识为基础的设计、试验生产。趋向与高质量劳动力集中的地区。

(2)分散区位:装配测试工序。需要大量低技能劳动力。

4. 新产业空间格局

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强大的交通通信网络的支撑下,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产业相对集中分布,装配工序相对分散;高层次的信息服务业高度集中,低层次服务业广泛分散。

三、信息革命时代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

一定的产业空间格局形成一定的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是产业空间组织的表现形式。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产业空间组织开始跨出国界,走向全球。城市体系由单一国家的城市体系走向跨国城市体系乃至世界城市体系。

1. 跨国网络化城市体系

物质基础:跨国高速道路网络发达的电子通信设施

特点:(1)大都市区——重新城市化现象(人口经济再集中)

(2)经济活动内容:制造业为主——服务业为主

(3)城市日趋专门化。(工业城市、服务业城市、旅游城市)

(4)空间极化趋势渐趋明显

2. 世界城市体系

20世纪90年代,进入第五次工业革命。

信息网络成为影响城市体系发展的基本因素。

国家层次的信息网络正在结成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世界信息网络。

城市体系由跨国城市体系——世界城市体系。

特点:

(1)世界城市体系由世界各国城市组成,并有明显的等级结构。

等级结构:

最高等级:全球经济控制和管理中心,资本集聚的主要场所,跨国公司总部高度集中地

第二级:大量的区域性金融、管理和服务中心。其作用是协调上下级关系。

第三级:大量具体进行生产和装配的城市。

(2)空间极化和城市职能专门化趋势将进一步强化。

空间极化过程

许多决定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活动和职能仍在大都市集中发展——优势吸引大量高质量劳动力——强化大都市的支配地位

(3)传统的国家和区域城市系统将直接或间接地从属于世界城市体系。

过去在国家城市系统中居统治地位的大都市可能失去在国家的重要性

一些位于对外开放边界地带的城市可能获得较快的发展,地位上升

过去处于衰落状态的边缘城市可能进一步衰落。

思考题:

1. 影响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2. 如何综合评价城镇发展地理条件?

第三章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

第三章城市发展战略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城市发展的相关经济学支撑、营销导向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作用和措施;理解:城市发展战略观:从资源到营销、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学习型政府的内涵和特征、建立学习型政府的作用和意义、学习型政府的构建; 掌握: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城市发展战略的制订过程要点、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营销的内涵、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潜在重点。 第一节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和内容 一、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 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依据、战略愿景(战略目标)、重点战略、战略措施和战略反馈五个部分组成。 (一)战略依据 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发展条件,包括城市发展的环境,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禀赋情况和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等,它们需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来确认,这也是定位城市性质的基本依据。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历史分析方法、优劣机威(SWOT)分析方法,政经社技(PEST)分析方法和竞争—合作分析方法获取。 (二)战略愿景 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在总体的战略愿景之下,城市发展战略还可以形成一定的发展目标体系,一般表现为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经济发展指标;(2)社会进步指标;(3)生活质量指标;(4)生态环境指标。 (三)重点战略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展望 打开中国的政区地图,全国现有设市城市655个。按照行政区划,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包括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县级城市368个(包括63个省辖的县级市)。此外,有建制镇19 234个。以不重复计算为原则,这655个城市的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52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4.3%。《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指出,全国的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为2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显示,全国655个城市的城区建成区面积为3.5万平方公里,全国的县城镇和同类居民点建成区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其余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为2.84万平方公里;城区、县城镇和其余建制镇合计,共有建成区面积7.74万平方公里。由此可知,中国的城镇建成区占国土总面积的0.8%,中国的乡村和独立工矿用地占国土面积的2.0%。 从现实的国情出发,按照行政许可,这655个城市市长的服务和管理,应能统筹城乡。为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城乡规划,应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以往那种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管理制度和建设实施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0年来,我国城市数量的发展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较快发展阶段,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上升到1982年的245个,平均每年增加13个;二是快速增长阶段,1996年城市总数达到666个,平均每年增加30个;三是平稳调整阶段,1997年的城市总数为668个,之后至2008年末,全国共有城市655个。近年来城市数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了“撤(县级)市设(市辖)区”的行政区划调整。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由于量大面广,我国广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人口总量仍将继续高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同时,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各大城市也将继续成为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接纳地。城市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单元,其“撤县设区”、“撤乡设镇”和“乡镇合并”等行政区划调整仍将继续,县级市的数量还会减少,部分县级市将有可能“升格”为省辖市。在某种程度上,这一调整反映出地方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的强烈意愿,以及由上一级行政单位统一协调区域城乡发展、争取优质资源的态势。 2 中国的城镇化 中国的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在工业化推动下,通过城镇数量增加和城镇规模扩大,所导致的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中国的城镇化长期滞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可以预计,在2020—2030年期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会跟上世界的步伐。与此同时,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大量、广泛的人口流动,正在模糊经典的西方城市化概念,重

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一)中国城市发展历程 中国城市化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1950年代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特别是农业生产能力的相对落后,国家采取了“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政策导向,实行城乡分治,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1950~1978年中,虽然工业化水平增加了27个百分点,但城市化水平仅增加了7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城市化明显加速。改革开放初期,返城人口激增,城市化提速,1978~1985年的8年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启了城市发展的新时代,大量城市就业机会的增长吸引了巨大数量的农民工群体,15年中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又提高了12个百分点。进入21世纪,国家通过户籍、社会保障一系列改革,城市化进一步加速,至2006年城镇化率达到43.9%,6年间提高了6.28个百分点。 1.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受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封建制度的影响,中国近代城市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沿江地区,1949年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达6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调整城市区域布局政策,工业和城市布局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东部地区城市人口占总城市人口比重1978年下降到47.9%,19851985年进一步下降到47%。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发展优势突出,也得到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倾斜,城市发展迅速,至2004年东部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达到52.1%。21世纪初,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加速,其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由1998年的15.8%上升到2004年的18.3%。 2.城市规模结构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特大城市发展迅速,其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比重由1949年的36%上升到1965年的44.9%,小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则由25.5%下降为15.6%。文化大革命十年,特大城市服务业功能萎缩,人口相对减少,到1978年其人口所占比重下降到37.5%。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上山下乡人员返城,特大城市人口出现了恢复性增长,所占城市总人口比重到1985年达到39.3%。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经济活跃,与农村连接紧密的小城市也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其占城市总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14.1%上升到1985年的17.0%。但是由于贯彻限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镇方针,到1998年特大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下降到36.6%。21世纪以来,国家对大城市的限制政策放松,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再次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心。1998~2004年大城市、特大城市占城市总人口比重分别提高了3.3和2.9个百分点。 3.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 旧中国城市多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文化中心或殖民半殖民地经济中心,共同特点是生产能力低下,寄生性和消费性强,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发展生产,国家对部分城市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上海等特大城市过剩的消费服务功能被转移到内地城市,其他城市也加强了生产性建设,城市工业生产加强。1950年代后期,城市建设受“左倾”思想影响,城市的生产性功能进一步被强调,消费功能被进一步削弱或取缔,城市工业也进一步重工业化,形成畸形的产业结构;各城市之间也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纷纷建立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以达到自我供给、自我平衡,导致城市功能单一、产业结构趋同。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各行各业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市场作用日益扩大,城市经济也逐渐由

城市产生与发展.

城市产生与发展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产生与社会分工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分工,即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们脱离了土地的束缚,寻求一些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利于交换的地点集中定居,以其手工产品与农牧民进行交换,从而在地域上出现了一种以产品交换为目的的新型居民点。 世界各地的城市由于其产生的历史时代不同,区位地点各异,因而具有不同的起因。我国古代的“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指四周筑有围墙,用以防卫的军事据点;“市”则指交易市场,是商业和手工业的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城”是人口渐多,也出现了商品生产和交换,“市”便在“城”或“城”郊出现,“城”与“市”逐渐结合为一个统一的聚合体——城市。 在西方,城市作为一个明确的新事物,开始出现于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的社区中,原始城市是圣祠、泉水、村落、集市、堡垒等基本因素的复合体,这些复合体几乎都是由密闭的城墙严格封围着。王权制度的出现使分散的村落经济向组织化的城市经济进化,四周以城墙圈围的城堡便在村庄中出现。城墙的最初用途或许是军事上下班的防御,或许是宗教上的标明范围。但不管怎样,出现这样的城堡是以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品的剩余为前提的。 纵观世界各地城市的历史起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农产品有了剩余;二是农业劳动力剩余。也就是说,当农业生产力创造的农产品,除了第一产业从难从严业者及其实用性所需的份额以外还有剩余时,城市的兴起才有可能;仅有农产品的剩余尚不足以导致城市的产生,还必须要有剩余的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因此,早期的城市大多起源于农业发达的地区,如两河流域、尼罗河下游、印度河流域以及黄河流域等。这一过程,可用下列简单的框图表示: 现代城市,无论其职能、成分抑或形态,都已大大复杂化、多样化,城市拥有更丰富的内涵,因而城市的定义也多种多样。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城市,都存在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城市自产生至今已经历了5000多年漫长历程。根据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功能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常将城市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古代、近代及现代三个时期。 (一)古代城市发展 自城市产生至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着统治地位,农业和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很小。古代城市发展经历的时间最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左右。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城市的功能主要是军事据点、政治和宗教中心,经济功能极其薄弱,主要是手工业

[2020年](发展战略)第三章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精编

(发展战略)第三章社会经 济发展方向

3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3.1社会发展预测 3.1.1人口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根据目前开化县域人口增长的特点,综合比较各种人口预测的模型,开化县人口的预测规模为:2005年为34.43万人,2010年为35.12万人,2020年为36.54万人;城市化水平预测值为2005年为33%,2010年为43%,2020年为55%。 3.1.2城市化发展战略 1、县域中心:城关镇; 2、市级中心镇:华埠镇、马金镇; 3、县级中心镇:池淮镇、村头镇、桐村镇、封家镇、杨林镇、苏庄镇、齐溪镇等7个城镇。 开化县域城镇等级及规模结构规划分别见表3.1、表3.2。 表3.1开化县域城镇等级结构规划(至2020年) 表3.2开化县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至2020年)

●县域中心城市职能 城关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以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生态旅游为重点的生态经济,促进房地产业、旅游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努力建设成为风景园林式的、具有生态特色的城市、开化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市级中心镇职能 ①华埠镇:开化县域南部经济中心镇、交通重镇、边贸重镇,是浙西地区的重要商贸城市,也是县域内重要的工业基地,在产业发展方向上重点突出边界贸易,发展第三产业。 ②马金镇:开化县域北部经济中心镇、西北区人流物流集散中心、旅游服务基地、边贸重镇。 ●县级中心镇职能 ①西北部特别生态保护区(以苏庄镇、齐溪镇为中心,包括何田乡、霞山乡、长虹乡、张湾乡): 该区以保护为重,切实把源头生态屏障作用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产业发展以森林、水力、特产资源开发型为主。 ②南部生态建设区(以池淮镇、桐村镇、杨林镇为中心,包括青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

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复习资料 古代: 1.我国古代城市是如何产生?产生的时期、基础、条件是什么? 产生:城市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而从一般的居民点分化出来的。 产生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早期 产生条件:(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基础)(2).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原因)(3).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4).频繁的战争 2.对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形成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城市需具一定的规模。(2).需具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3).需具有一定的手工场所和交换场所(4).需具有的城市基础设施(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3.促进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分封诸侯。(2)周王朝自身追求适中位置加强都城建设 4.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哪本书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周朝的《周礼.考工记》主要内容:与井田制有关的经纬道路左祖右社旁三门宫城居中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 影响:关于城市规划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5.秦汉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及分布的主要特点,并阐述分布特点的原因 特点:(1).郡县制的推广、行政中心城市特别是县城镇得到大量发展;(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兴起:(4).国际贸易城市有了发展;(5).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的是多宫制 分布特点的原因:经济重心集中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还未发展 6.我国在西汉时期形成了哪些城市经济区、并阐明各经济区包括的地理范围及中心城市 (1)关中区:陕西全境四川巴蜀甘肃东部长安; (2).三河区:河东(山西西南部)、河内、河南(河南北部); (3).燕赵区域:燕在河北北部,赵在河北南部; (4).齐鲁区域:山东、泰山之阳为鲁临淄为中心; (5).梁宋区域:豫之东北、鲁之西南、苏皖(安徽)西北以定陶和商丘为中心; (6).颍川、南阳:河南中部、西南部; (7).三楚区域:西、东、南楚含长江怀阳衡城江陵长沙苏州淮北湖南长沙江南一带淮河长江流域; .南越区域:珠江流域 7.西汉时期长安城的规划建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城市居民住宅开始按闾里制修建,都城实行多宫制 8.我国魏晋至隋唐时期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并阐明特点形成的原因? 发展特点 (1).城市发展和分布上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沿大运河、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步形成 (3).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 (4).城市规模的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 (5).出现了最早的“镇” 形成原因:(1).北方长期战乱;(2).经济重心南移;(3).大运河沟通,沟通南北,经济恢复

2016年下半年河南省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地形成与发展精彩试题

2016年下半年省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城市设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是。 A:控制性详细规划 B:总体规划 C:修建性规划 D:中心规划 E:综合治理 2、空间数据对事物最基本的表示方法是点、线、面和三维表面。所谓点是。A:该事物有确切的位置,但大小、长度可忽略不计 B:该事物的面积可以忽略不计,但长度、走向很重要 C:该事物具有封闭的边界、确定的面积,一般为不规则的多边形 D:该事物在一定地理围边界比较模糊 E:经济政策 3、铁路的的位置既要方便旅客,又要提高铁路运输效能、并应与城市的布局有机结合。 A:中间站 B:区段站 C:编组站 D:客运站 E:综合治理 4、河谷地带和海岸线的城市,由于海洋及山地和丘陵的限制,城市布局多呈分布。

A:集中式 B:分散式 C:组团式 D:狭长带 E:综合治理 5、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作品中,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各项原则。 A:凡尔赛宫总平面 B:卢浮宫东立面 C:水晶宫总平面 D:圣彼得大教堂 E:经济政策 6、城市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它是以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 A:自然环境 B:人造物 C:人文景观 D:人造物和人文景观 E:综合治理 7、由于土地市场中出售的是使用权,这就需要设定一个使用年限,现在国家的基本规定是居住用地和工商业用地分别为。到年限后或政府将土地收回,或再续签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居住用地也可能自动续期(相关办在制定中)。 A:50年;70年 B:70年;50年 C:50年;20年 D:20年;50年 E:经济政策

第三章城市发展战略管理重点辅导

第三章城市发展战略管理重点辅导 2005-04-09 学习完本章的内容后需要:了解:城市发展的相关经济学支撑、营销导向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作用和措施;理解:城市发展战略观:从资源到营销、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学习型政府的内涵和特征、建立学习型政府的作用和意义、学习型政府的构建;掌握: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城市发展战略的制订过程要点、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营销的内涵、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潜在重点。 第一节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和内容 一、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 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依据、战略愿景(战略目标)、重点战略、战略措施和战略反馈五个部分组成。 (一)战略依据 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发展条件,包括城市发展的环境,城市的经济、社会资源禀赋情况和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等,它们需要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来确认,这也是定位城市性质的基本依据。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历史分析方法、优劣机威(SWOT)分析方法,政经社技(PEST)分析方法和竞争—合作分析方法获取。 (二)战略愿景 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在总体的战略愿景之下,城市发展战略还可以形成一定的发展目

标体系,一般表现为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经济发展指标;(2)社会进步指标;(3)生活质量指标;(4)生态环境指标。 (三)重点战略 重点战略是作用于对实现战略目标具有关键、主导意义而目前发展又比较薄弱,需要特别加强,且在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经济环节、产业部门或管理领域的战略举措。 (四)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是针对实现战略过程中的矛盾所采取的策略和具体措施。 (五)战略反馈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多阶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009-07-05 22:46:45|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给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巨大冲击,这也是当前城市史这门新学科所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当前城市史的研究,着重还是研究其理论、方法,怎样进行城市化?怎样使得中国近代城市化更彻底?而在城市化过程中对于如何保护传统文化这样艰巨的任务并不是建设城市中的重要议题,更多注重的是利润,给人的形象;尤其是曾经让我们骄傲的那些古建筑,会被冠以丑陋的形象而被遭以拆除代之以现代化的外观展现在我们面前。因此,本文最主要的是浅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保护城市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现状问题改革开放 前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一直在进行工业化、城市化这样一场伟大的革命,可以说,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因此,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行,城市史的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西方国

家相比,我们缺乏更多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借鉴,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失策,以至城市发展更多是在破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的城市建设并不同于西方,与西方相比,中国封建社会城市的形成基础不同,特色也不同,形成了独特的体系。特别是秦汉以后,在中国封建集权的体制下,从都城到地方州县以及集镇等,有着较为严整的体系。①中国的历史有着较好的传承性,因此在进行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应该有独特的发展模式,然而,我们的城市化更多的是效仿西方,在摧毁旧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协调或不协调的所谓现代化的都市,我们在欢呼我们也是现代化之下的城市人的时候,也发现了我们连一处净化我们的心灵,休憩的场所都没有了,让我们为之骄傲的传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消失殆尽。在我们的眼前,到处是一片高楼林立,千篇一律的“现代化都市”,这些超现代化的,千篇一律的大小都市呈现出耀眼的光芒,世界上大小国家著名的城市,景区哑然都集中到中国,每个大都市里的那些大小洋楼,花园如曼哈顿,加州,巴黎······显得格外耀眼,而中国本身的城市遗产被冠以不安全的,丑陋的矗立在不该存在的地方,尤其是在城区,生怕被外国人瞧见而被说成是太古板,太封建,不管怎么样,建筑师也得想办法或 是掩盖或是拆除,同时也还可以得到利益上的享受。因此,中国本身的城市文化真正属于中国的城市已经被铲除而只有当人们发现我们传统文化的价值时才重新复制出已不再是我们为之骄傲的城市文化,当欧美国家旧城保护范围可以达到80%乃至100%的时候,中国有资格完整城史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在整个神州大地上竟然只有丽江和平遥。(《绝版中国:受伤的城市和它们的文化孤本》) 一、城市史的研究现状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重点辅导

第三章城市发展战略管理重点辅导 2005-04-09 学习完本章的内容后需要:了解:城市发展的相关经济学支撑、营销导向城市发展战 略的主 要作用和措施;理解:城市发展战略观:从资源到营销、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学习 型政府的内涵和特征、建立学习型政府的作用和意义、学习型政府的构建;掌握:城市发展 战略的涵义、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城市发展战略的制订过程要点、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 营销的内涵、新形势下我国 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潜在重点。 第一节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和内容 一、城市发展战略的涵义 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 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 预测出发, 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 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 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 二、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 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依据、战略愿景(战略目标) 馈五个部分组成。 、重点战略、战略措施和战略反 一)战略依据 城市发展战略的依据就是城市制定发展战略时的基础和发展条件,包括城市发展的环 境, 城市的经济、 社会资源禀赋情况和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等, 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来确认, 据主要通过历史分析方法、优劣机威( 竞争—合作分析方法获取。 它们需要 这也是定位城市性质的基本依据。 城市发展战略依 SWOT )分析方法,政经社技(PEST )分析方法和 二)战略愿景 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在总体的战略愿景之下, 城市发展战略还可以形成一定的发展目标体系, 市现代化目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一般表现为城 1)经济发展指标; (2)社会进步指标; (3)生活质量指标; ( 4)生态环境指标。 三)重点战略

城市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城市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城市的起源从根本上来说,有因“城”而“市”和因“市”而“城”两种类型,因“城”而“市”就是城市的形成先有 城后有市,市是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类型的城市多见于 战略要地和边疆城市,如天津起源于天津卫;而因“市”而“城”则是由于市的发展而形成的城市,即是先有市场后有城市的形成,这 类城市比较多见,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质上是人 类的交易中心和聚集中心。城市的形成,无论多么复杂,都不外乎 这两种形式。 1、城市的形成过程: 早期:以农业和狩猎为生,生产生活空间是农村 后来:随着人口的集聚和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城市 城:以行政职能为主 市:以商贸职能为主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功能 2、城市起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A.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产生剩余产品 B.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3、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的影响,还要受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经济因素的 影响。

4、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主 要是因为这里有肥沃的土壤、便利的灌溉条件、平坦的地形,适宜 的气候等有利条件。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也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农耕时代,人类开始定居;伴随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崛 起和城市文明开始传播。其实在农耕时代,城市就出现了,但作用 是军事防御和举行祭祀仪式,并不具有生产功能,只是个消费中心。那时城市的规模很小,因为周围的农村提供的余粮不多。每个城市 和它控制的农村,构成一个小单位,相对封闭,自给自足。学者们 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如13世纪的地 中海沿岸、米兰、威尼斯、巴黎等,都是重要的商业和贸易中心;其 中威尼斯在繁盛时期,人口超过20万。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化进程 大大加快了,由于农民不断涌向新的工业中心,城市获得了前所未 有的发展。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国 绝大多数人口都已生活在城市。这不仅是富足的标志,而且是文明 的象征。 随着城市的林立而起,其象征力便没了以往的深刻而吸引人,这似乎也暗合了“道”,也许城市与乡村本就无本质上的区别,正像 是人的安居乐所与勤奋工作一样,顺其自然(生产力的发展)而交替 着自身的位置。 城市对人类文明进程是如此的重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应当成为每个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未 来城市应倡导低碳、节能、便利;倡导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使每位市民、每位来访者都充分享有现代文明带来的丰硕成果。 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等众多大中小城市。 ①优势条件:毗邻港澳,改革开放起步早,经济发展速度快,目前已形成一个比较集中而且发达的大、中、小城市群,市场化程度高,人才、产业链、外经贸环境都具优势,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前沿 阵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我国城市发展战略指标体系

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绩效指标手册 联合国人居署福冈办事处 金京焕 首席顾问 韩国汉城Sogang大学经济学教授 兼 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 房地产与城市土地经济学客座教授 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感谢Young-Joon Park对此项研究工作的协助

目录 一.前言 (3) 二.城市发展战略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 (3) 2. 1 指标的概念 (3) 2. 2 政策性指标体系范例 (5) 2. 3 开发绩效指标体系: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 (5) 三.指标列表及指标定义 (6) 3.1 选择标准:城市发展战略项目的重点 (6) 3.2 指标列表 (7) 3.3 指标定义 (12) 四.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与数据应用指南 (37) 4.1 数据收集 (37) 4.2 展示和分析数据 (38) 4.3 指标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38) 参考文献 (39) 附件 (41)

一.前言 世界银行已经通过“城市联盟”,对长沙地区(包括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和贵阳市的城市发展战略(CDS)拟定工作提供了援助。城市发展战略是当地的利益相关各方共同制定并拥有的一种过程,旨在通过全民参与的过程,制定本地城市的发展远景。这一过程包括描述和分析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确定投资和发展援助的重点,通过基于合作的方法实施这一发展远景。因此,它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产品,旨在提高各自城市的竞争力、适于居住性、管理和银行可贴现性。通过先前的联合国人居署“可持续的沈阳”项目和正在实施中的欧盟“可持续沈阳城市规划项目”以及后来在此基础之上的联合国人居署的“城市管理项目”,沈阳市(辽宁省)也接受了类似的援助。 这些城市的发展战略拟定工作使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决策人和管理人意识到,需要对照明确的发展目标对城市管理加以监控,以便在城市发展形势发生变化时能够对城市的投资政策和发展战略作出适当的调整。除此之外,发展战略决策界越来越认识到,在制定城市战略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必须更深入地理解并重视开发和应用绩效指标的程序。 由“城市联盟”资助的城市发展战略指标项目的目标是帮助长株潭城市群、贵阳和沈阳开发一套绩效指标,启动指标的应用,并且为这一指标体系建立一套长期的机制。这项支持工作旨在推动一种基于需求的方法,针对通过这些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程序而确定的优先战略和运作问题,开发并使用相应的指标。该项目的重点是帮助这些城市考察他们当前在确定和衡量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方面的实践以及城市管理中关键领域的表现。此外,该项目还要求对这些指标作为一种工具在帮助城市管理人员调整其政策、计划、项目投资计划和管理实践,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确定的预期目标方面所具备的价值进行论证。. 本手册是该项目的两大成果之一。本手册旨在介绍绩效指标的概念框架,作为管理工具的指标体系的开发程序,并且为指标体系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提供指南。除前言部分外,本手册共包含四章。第二章介绍了城市发展战略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第三章提供了指标列表以及各指标的定义。第四章解释了有关指标的数据收集程序、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程序,以及这些指标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程序。 二.城市发展战略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 2.1 指标的概念 指标一词源于阿拉伯文的“点”一词。它是一种衡量标准,可用作进行比较的参照或标准。作为一种指示器,指标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我们在哪里,我们想到哪里去,以及我们如何到达那里。指标与数据、统计和指数是关联在一起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以下图1“数据三角”所示。数据是指实际信息。它们可以是历史信息,也可以是经计算或实验得出的信息(Fairfax 2002a, ii)。统计是大量数据的集合。指数则是由不同指标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数字。例如,联合国人居署的城市发展指数指的是五个分指数(城市产值、基础设施、废物、健康与教育)的简单平均数,其数值范围是0至100。每一个分指数又是数个指标的集合。(Auclair and Karl 2002)

论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个阶段

论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三个阶段 关于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意见:一种观点认为,“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是统治阶级——奴隶主、封建主——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并认为:夏代“是古代城市开始时期”。“…夏鲧作城?,虽是一种传说,但是揆诸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这个传说却是与实际相符合的。”同时还指出:“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周以前的城市还是不多的。中国古代城市的大量兴起,主要是在封建时代。”〔1〕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文明时代之前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早已存在”,“我国古代城市的出现应该在原始社会后期。”〔2〕 此外,还有学者则认为:“我国的城,最初见于早商时代”〔3〕;有的说:“邑在殷末已在成立过程中”〔4〕;有的说中国古代都市“周代始有之”〔5〕;也有人认为:我国古代“完全意义上的城市兴起,从春秋初年开始”〔6〕。 上述有关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时间为什么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异呢?我们认为:其关键就在于对“城市”概念的理解与认定有较大的出入。事实上,在探讨城市的历史时能否有一个科学、明确而大致相同的概念,是客观地揭示城市起源、尤其是中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基本前提条件。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定型的渐进变化过程。城市的产生也是如此。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时期。 一般说来,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本质上讲,城市主要是就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作用而言,尤其是指一种不同于乡村生活方式的经济生活。因此,城市的本质特征既不与“城”相同,绝不是专指城墙建筑;也与“市”相区别,不仅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但从其基本特点来看,它又与“城”和“市”有内在的联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真正的城市只是在特别适宜于对外贸易的地方才形成起来。”〔7〕因此,他还进一步指出:“真正的城市存在本身和那些简单的许多独立家庭当然有所区别,这里全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8〕很明显,马克思所指的“真正的城市”,其标志是通过其特有的不同于乡村的经济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的。可以认为,中国古代的城市形式,必须基本满足下列四个基本要素,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即:有环绕居民区能够起防御作用的墙垣设施;有相对集中的非农业人口;有进行经常性的商品交换的场所;在地域上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中心作用。在这几个要素中,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达,城墙对于现代城市来讲,虽然是可有可无,但对中国古代城市而言,则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维护城市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根据古今城市的本质和特点来看,可以认定:城市是一个人口集中、非农业各类产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与文化的中心。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城市还以四周环绕有城墙为其基本的标志。如果说,这个“城市”概念从其内涵与外延来讲,是基本上反映了城市的本质和特点而较客观、科学的话,那么这样的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5)01-0011-05 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 谢守红 宁越敏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都市区这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都市区将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同时也对传统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分析了中国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和空间演变特征,阐述了中国都市区现象的出现及其发展前景,并对中国都市区的概念、界定标准以及都市区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城市;城市空间;都市区;都市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 C912.81 〔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口日益向城镇集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大城市的发展更为迅速,城市经济实力和辐射扩散能力大大增强,地域范围不断扩张,与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并出现了都市区这种新的城市形态。与一般的城市概念相比较,都市区是特指那些集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扩散发展具有相当规模,并开始由集聚为主的阶段转向扩散为主的阶段的大的城市区域。都市区在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是城市面向未来的发展目标和重要空间形式,承担着带动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作用,并为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和条件。进入新的世纪,中国面临城市化进程的跨越,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产业跨越发展相对应,中国也处于以都市区化带动城市化的新城市时代,都市区将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组织单元和城市化的重要模式。 一 中国大城市发展趋势 11中国大城市数量的增长 建国以来,我国50万人口及以上的城市数量,除个别年份外,都是不断增加的。1949年,我国仅有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8个。到1960年,特大城市数增加到15个,大城市增加到24个。但此后20年间,我国由于实行严格限制农村人口流动和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政策,使得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十分缓慢。到1980年,我国的特大城市数为15个,大城市数为30个,与1960年相比,特大城市没有增加,大城市仅增加6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大城市的数量和人口开始出现迅速的增长。到2000年,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数量分别达到40个和54个,比1980年分别增长116倍和018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同期中、小城市的发展更加迅速,导致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不升反降,从1980年的6315%下降到1990年的5412%,再到1995年的4918%(表1)。此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比重有所上升,2000年为5312%。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同时放宽了设市的条件,对中、小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作为行政单位的“县”和“市”在政治地位、财政拨款以及吸引外资能力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不同,所以有的县便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撤县建市,形成了  总第123期城市问题2005年第1期

2016年北京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考试题

2016年北京注册城市规划师: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对于元大都采用的基本格局,错误的是。 A:三套方城 B:宫城居中 C:方格路网 D:轴线对称 E:综合治理 2、对镇域规划主要内容,概括错误的是。 A: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 B:提出镇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C: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划定镇域空间管制分区,确定空间管制要求 D: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明确规划强制性内容 E:综合治理 3、在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设施的技术规定中,草皮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小于或等于。 A:0.5 B:1.0 C:1.5 D:2.0 E:经济政策 4、在公共设施开发的阶段,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城市规划中所确定的各项公共设施分步骤地纳入到各自的建设计划之中,并予以实施,尤其是对于发展性公共设施开发。 A:项目设想 B:可行性研究 C:项目决策 D:项目实施 E:综合治理 5、在城市规划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难以定量分析又必须量化的问题,对此可采用找出其规律性。 A:因果分析法 B:比较法 C:层次分析法 D:系统评价法 E:综合治理 6、适用于一般平面十字交叉口的组织方式是。 A:无交通管制 B:实施交通指挥 C:采用渠化交通

D:设置立体交叉 E:经济政策 7、既是一项技术性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的是。 A:修建性详细规划 B:城市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 D:总体规划 E:综合治理 8、城市道路一条车道的小汽车理论通行能力为每车道辆/h。 A:1 000 B:1 200 C:1 800 D:2 000 E:经济政策 9、城镇体系规划按行政等级和管辖范围划分的类型中,不包括规划。 A:全国城镇体系 B:省域城镇体系 C:市域城镇体系 D:县域城镇体系 E:综合治理 10、对周边受本规划建筑物日照影响的住宅、医院、学校和幼托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满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要求,属于。 A:场地现状建筑情况分析 B:区位条件分析 C:城市发展研究 D:建筑日照影响分析 E:综合治理 11、在城市工程管线的分类中,地埋管线属于按进行的分类。 A:不同性能和用途 B:不同的输送方式 C:敷设方式 D:弯曲程度 E:经济政策 12、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区位及规划要求 B:用地规模 C:场地及环境条件 D:经济性 E:综合治理 13、城市发展主动、主导的促进因素是。 A:城市基本职能 B:城市非基本职能 C:经济发展目标 D:社会发展目标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真题总结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 1、论述中国古代城市产生的基础及条件。(2009、2017) 我国上古社会发展到原始社会后期所以能产生城市,这不是偶然的。它是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大分工,导致剩余产品不断增加和私有制出现,以及社会成员大分化、精神文化的发展和掠夺性战争的频繁发生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城市得以产生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发展并与农业相分离,发生了社会第二次大分工。 (2)其次是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这是城市产生的直接原因。两次社会大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的劳动产品除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以外,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的交换也就日益频繁和扩大,于是产生了私有制,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现象也就出现了。一些公社的首领们为了保护自已人身及财产安全,就在他们居住地的周围建筑专门的防卫设施—城郭沟池,于是产生了城市。(见我国古籍《礼记·礼运》中的记载。)(3)第三、精神文化相应地繁荣发展起来,特别是成组文字和新颖的宗教,以及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对城市的产生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它使城市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 (4)第四,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 此外,夯筑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城池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 2、试论述西周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2013) 1.城市数量较前增加,分布范围扩大,但城市规模普遍较小。西周初年的分封制度,推动了周代筑城高潮的兴起。各地诸候纷纷大兴土木,筑城修室,使中国城市数量大增。除中原地区外,在山东、河北及长江流域等地的诸候方国也纷纷建城。然而由于城邑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城市规模普遍较小。 2.形成三级城邑网。即周天子所居王都——诸候国国都——卿大夫都(采邑城)三级。3.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工商业发展受到限制,经济功能不强。 4.建设城市有了一定的规制,并对我国后来的城市尤其是国都的建设布局产生较深远影响。此外,建筑材料也有了发展。周人发明了瓦,使西周建筑脱离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况。 3、论述西周时期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及其影响。(2010、2011、2017) 春秋战国时写成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这一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一规划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天子为中心,强调都城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青岛城市形成与发展研究

青岛城市形成与发展研究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差异研究 王琦琦 (地理与规划学院地理科学2011级本科20112613935) 摘要:青岛、烟台两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旨在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区位条件、城市发展史、领导政策等方向分析其差异所在,具体从工商业、交通、旅游、城市产业集群、市民的开放性、城市包容度等思考。确定城市的性质定位和功能分区,根据已有的城市规划发展战略,比较城市间各方面的差异和不足。 关键词:青岛,烟台,城市发展史,发展战略, 青岛、烟台同处齐鲁大地,均为港口城市,是山东半岛对外开放的门户。但在城市发展上烟台的却不敌青岛,青岛有诸如海尔青啤等国际化大品牌,并形成产业集群;但烟台却没有,过分注重引进外资,缺乏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没有形成凝聚力。但烟台的农村城镇化做得很好,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我们要从青岛烟台两市的各个方面对其城市发展差异进行研究。1 1 青岛烟台城市发展过程和现状概述 1.1 青岛、烟台的区位条件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千米,辖六区四市,人口766.36万。全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66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50种,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产的64.1%;在经济方面,青岛逐步形成港口、开放、品牌、旅游、海洋科技和奥运城市的鲜明特色。近年来,积极推进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