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课件第9章 气体动力循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ηc=1-T0/T1是以燃气为高温热源、环境为低温热源 时卡诺循环的热效率; ηt是与实际循环相应的内部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ηo=ηt/ηc,称相对热效率,反映该内部可逆理论循 环因与高、低温热源存在温差而造成的损失;
ηT称为循环相对内部效率,是循环中实际功量和 理论功量之比,可反映内部摩擦引起的损失。
• 优点: • 理论上工质可以完全膨胀; • 体积小,功率大; • 速度高,运转平稳,连续输出功 ; • 启动快,达满负荷快 ;
• 缺点: • 燃气轮的叶片长时间工作于高温 下要求用耐高温、高强度材料; • 压气机消耗了燃气轮机产生功 率的绝大部分,但重量功率比 (specific weight of engine)仍较大
1
cv (T4 cp (T3
T1) T2 )
1
1 k
T1
(
T4 T1
T2
(
T3 T2
1) 1)
T1 T2
( v2 )k1 v1
1
k -1
T3 v3
T2 v2
T4 ( v3 )k k
T1 v2
t, p
1
k 1 k( 1) k1
定压预胀比
T4 ( v3 )k k的推导
T1 v2
T4 p4 T1 p1
p4 ( v3 )k (定熵)
p3
v4
p2 ( v1 )k(定熵)
p1
v2
p2 p3 (定压)
v4 v1 (定容)
( v3 )k k
v2
t, p
1
k 1 的分析 k ( 1) k1
, t, p
• 柴油机 一般为16~22
• 柴油机压缩的是空气,不会发生爆燃, 比汽油机大; • 柴油机燃烧采用压燃,只有达到一定大的 才能在压缩终
2)分析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偏离程度,找出实际损失的 部位、大小、原因及改进办法。
三、分析动力循环的方法
以热一律为基础,以能量的数量为立足 ●第一定律分析法: 点。从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来评价循环
的经济性,以热效率为其指标
●第二定律分析法: 综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作为 依据,从能量的数量和质量来分析, 以“作功能力损失和效率”为其指标
利用熵分析法对做功能力损失进行评价:
ΔAL=T0ΣSgi Sgi为工质流经整个热力循环第i个子系统的熵产。 采用做功能力损失与循环最大做功能力之比ηA 表示损失的大小:
ηA=ΔAL/Wmax Wmax =(1-T0/T1)Q1是热源Tl与环境T0间的动力循环能输出 的最大功。 效率ηex综合考虑循环最大做功能力中获得的有效做功能 力的实际情况,从能量的质和量两方面分析气体动力循环的不 可逆损失与评价热力系统热力学完善程度,即:
T2
(
p2
)
k 1 k
T1 p1
T3
(
p3
)
k 1 k
T4 p4
又: p3 p2
p1 p4
T2 T3 T1 T4
引入 增压比 p2 ,
p1
则:
T2
(
p2
)
k 1 k
k 1
k
T1 p1
故:
t
1
1 (k 1)/ k
可见,燃气轮机循环热效率仅与增压比 有关
t
一般为3~10
燃气轮机装置的定压加热实际循环
定量分析 (空气为工质)
q1 cv (T2 T2 ) cp (T3 T2 )
q2 cV (T4 T1)
令 v1
v2
,v3
v2
,p2
p2
t ,c
1
1
k1
(
k
1) k
1
(
1)
当 1时,上式即为定压加热循环的热效率
公式;当 1,则是定容加热循环的热效率公式。
例题 9.1
实际气体循环:
● 工质主要是燃气,且在不同部位成分不同 ● 燃气与空气的物理性质相似,理论分析是空气标准假 设不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 假设仅仅试用于气体动力循环,分析蒸汽动力循环不 可用
考虑了温差传热及摩阻对循环经济性的影响,实际 动力循环做功量和循环加热量之比为其内部热效率ηi表 示为: ηi=ηtηT=ηcηoηT
•三种循环排出的热量都相同, •循环的热效率的比较
在相同的热强度和机械强度下,定压加热理想循环的 热效率最高,混合加热理想循环次之,而定容加热理 想循环最低。
9-4 燃气轮机装置循环 Gas turbine cycle
燃气轮机(gas turbine)装置
• 燃气轮机装置是一种以空气及燃气为工质的
ηex=有效 /提供的 当然,对有效 和提供的 的理解不同,可能会对同一 过程的描述产生差异。
9–2 活塞式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简化
一、活塞式内燃机(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简介
{燃 料
煤气机 ( gas engine ) 汽油机 ( gasoline engine )
柴油机 ( diesel engine )
T1 T4
T1
上式可改写为:
i
T
T3
T4
1
cs
T2
T1
T3
T1
1
cs
T2
T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k 1) / k T
1
cs
1
(k 1) / k
1
1
cs
分析上式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l)循环增温比τ越大,实际循环的热效率越高。由于温度T1 取决于大气环境,故只能借提高循环最高温度T3 以增大τ。但 T3受限于金属材料的耐热性能,目前正在研究用陶瓷材料部 分甚至全部取代金属材料,以达到更大的增温比;
了产生高温、高压点燃油雾;
• 也不能过大 受机器机械强度限制
•预胀比 表示工质在燃烧过程中比容增长程度,决定于喷
油量。
机器负荷 喷油量
t, p
9.3.3混合加热理想循环(dual combustion cycle)
现代高速柴油机并非单纯的按定压加热循环工作,而是按照一 种既有定压加热又有定容加热的所谓混合加热循环工作。
T2 ( v1 )k 1
T1
v2
T3 ( v4 )k 1 T4 v3
v3=v2 , v4=v1
T2 T3 T1 T4
t ,V
1 T1 T2
1 1
( v1 )k 1
1
1 k -1
v2
:压缩比
t ,V
1
1
k -1
的几点说明
●压缩比 ,表示工质压缩行程的压缩程度;
●压缩比愈高,内燃机热效率愈高;
p4 p1
317
2.58 0.98
835K
按绝热膨胀过程3-4参数间关系,得:
k 1
T3
T4
v4 v3
835 7.50.4 1870K t3 1597 ℃
②循环热效率 按可逆绝热过程1-2参数间关系,得:
T2
T1
v1 v2
k 1
317 150.4
935K
则循环热效率ηtp为:
8
三、平均有效压力mean effective pressure MEP Wnet Vh
9
四、活塞式内燃机循环(汽油机)的简化
实际循环的理想化假设
●假设系统没有吸气、排气、燃烧过程,而用工质定容加热 和定容放热过程来代替燃烧及排气过程; ● 假设没摩擦; ● 假设与外界没有热交换;
实际循环的理想化
则循环效率ηt为:
t
1
q2 q1
1
cv (T3
cv (T3 T2 ) T2 ) cp (T4
T3 )
0.7181300 907 1 0.718590 400 1.004728.05 590
45.2%
9.3.4活塞式内燃机理想循环的比较1
具有相同压缩比和吸热量时的比较
1-2-3-4-1为定容加热理想循环; 1-2-2‘-3’-4‘-1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 1-2-3“-4”-1为定压加热理想循环。
旋转式热力发动机。
组成: 燃气轮机(gas turbine) 压气机 ( compressor ) 燃烧室 (combustion chamber)
• 工作原理
理想化
• 理想工作循环过程
Brayton cycle
1-2 等熵压缩(压气机内)
循环增压比 — pressure ratio p2
p1
第9章 气体动力循环 Gas power cycles
9-1 气体动力循环概述
9.1.1气体动力循环分析方法
一、分析动力循环的目的
分析循环能量转化的 经济性,寻求提高经济性的方向及途径。
二、分析动力循环的一般步骤
1)实际循环(复杂不可逆)抽象、简化 可逆理论循环
分析可逆循环 影响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和可能改进途径 指导改善 实际循环
●两种方法所揭示的不完善部位及损失的大小不同 ●两种方法各有侧重,不能偏废
9.1.2 气体动力循环经济性分析
空气标准假设(the air-standard hypothesis)
● 假定工质是一种理想气体; ● 假设它具有与空气相同的热力性质;
● 将排气过程和燃烧过程用向低温热源的放热过程和自 高温热源的吸热过程取代。
理想化
实际工作循环图
定容加热循环图
9–3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9.3.1定容加热理想循环(Otto循环)
} q1 cV (T3 T2 )
q2 cV (T4 T1)
t ,V
1 q2 q1
1
cV
(T4
T1 )
1
T1
(T4 T1
1)
cV (T3 T2 )
T2
(T3 T2
1)
1-2、3-4 是定熵过程
内燃机定压加热循环的p-v及T-s图如图9.3所示。 循环初始状态p1=0.98bar,t1=44℃,压缩比ε=15,绝 热膨胀比v4/v3=7.5,膨胀终压力p4=2.58bar,工质可视 为空气。试计算:①循环最高温度;②循环热效率。
[解]①循环最高温度
按定容放热过程4-1参数间关系,得:
T4
T1
2-3 定压吸热(燃烧室内) 3-4 等熵膨胀(燃气轮机内)
4-1 定压放热(排气,假想换热器)
• 热效率分析
q1 cp (T3 T2 )
q2 cp (T4 T1)
t
1
q2 q1
1
cp (T4 T1) cp (T3 T2 )
1
T1
(
T4 T1
1)
T2
(
T3 T2
1)
1-2、3-4 定熵过程:
tp
1
(T4 T1) k(T3 T2 )
1 835 317 1.4(1870 935)
0.604
例题9.2
一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p1=0.1MPa,t1=90℃, t2=400℃,t3=590℃,t5=300℃(参见图9.4)。试利用定 值比热容计算t4、循环效率。
[解]取定比热容

• 不可逆因素 ,主要考 虑压缩过程和膨胀过 程存在的不可逆性 。
• 虚线1-2/即为压气机中 的不可逆绝热压缩过 程,3-4/为燃气轮机中 的不可逆绝热膨服过 程。
循环内部热效率为:
i
w/ net q1/
T
h3 h4
1
cs
h2 h1
h3
h1
1
cs
h2 h1
当工质的比热容为定值并注意到 T2 T3 (k1)/k , T3
{ 点火方式
点燃式 ( spark ignition engine ) 压燃式 compression ignition engine
{ 冲 程 数
二冲程 ( two-stroke ) 四冲程 ( four-stroke )
二、 活塞式内燃机循环特点
{ 开式循环 ( open cycle ) 燃烧、传热、排气、膨胀、压缩均为不可逆 各环节中工质质量、成分稍有变化
•各循环放热量的比较
•三种理想循环热效率比较
能否得出定容加热循环最好,定压加热循环 最差的结论?
活塞式内燃机理想循环的比较2
具有相同的最高压力和最高温度时的比较 •实际上是热强度和机械强度相同情况下的比较。
1-2-3-4-1为定容加热理想循环; 1-2‘-3’-3-4-1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 1-2“-3-4-1为定压加热理想循环。
●但 不能任意提高 T2 过高 爆燃
● 值
汽油机:6~9 柴油机:16~22
9.3.2定压加热理想循环
● 理想化: 工质为空气 1-2 定熵压缩 3-4 定熵膨胀
2-3 定压吸热 4-1 定容放热
● 定量分析,求热效率
q1 cp (T3 T2 ) q2 cv (T4 T1)
t, p
1
q2 q1
(2)保持循环增温比τ以及ηcs、ηT一定,随循环增压比的提高 循环内部热效率有一极大值。当增温比τ增大时,和内部热效 率的极大值相对应的增压比的值也提高,因而可进一步提高 内部热效率。故从循环特性参数方面说,提高T3 是提高循环 热效率的主要方向;
(3)提高压气机的绝热效率和燃气轮机的相对内效率,即减 小压气机中压缩过程和燃气轮机中膨胀过程的不可逆性,内 部热效率随之提高。目前,一般压气机绝热效率在0.80~0.90 之间,而燃气轮机的相对内效率在0.85~0.92之间。
p4
T3 T2
p2
p5
T5 T1
,p1 代, 入
k 1
T4
T5
p4 p5
k ,整理可得:
k 1
T4
T5
T3T1 T2T5
k
T5 T1
1.41
573.15
863.15 363.15 673.15 573.15
1.4
673.15 1001.2K 363.15
t4 728.2 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