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基础工程学讲义4-柱下条形基础及十字交叉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当不满足本条第 1 款的要求时,宜接弹性地基梁计算;
3、对交叉条路基础,交点上的柱荷载,可按静力平衡条件及变形 协调条件,进行分配。其内力可按本条上述规定,分别进行计算。
1、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1/14)
一、 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方法 计算原则:应同时满足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的共同作用条件
目前提出的计算方法(三种):
(1)倒梁法只进行了基础的局部弯曲计算,而未考虑基础的整体弯曲。实际上在荷 载分布和地基都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地基往往发生正向挠曲,在上部结构和基础刚 度的作用下,边柱和角柱的荷载会增加,内柱则相应卸荷,于是条形基础端部的基 底反力要大于按直线分布假设计算得到的基底反力值。为此,较简单的做法是将边 跨的跨中和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按计算值再增加20%。(规范为此规定) (2)当柱荷载分布和地基较不均匀时,支座会产生不等的沉陷,较难估计其影响趋 势。此时可采用所谓“经验系数法”,即修正连续梁的弯矩系数,使跨中弯矩与支 ql2 座弯矩之和大于 ,从而保证了安全,但基础配筋量也相应增加。经验系数有不 8 1 1 同的取值,一般支座采用 ,跨中则采用( 1 1 ) ql 2 . ( ) ql 2 10 14 10 16
源自文库、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3/14)
二、简化计算法
采用基底压力呈直线分布的假设,这要求基础相对于地基有很大的 刚度,一种判断方法是当下式条件时,认为基础是刚性的:
式中:l 条形基础的柱距; 文克尔地基上梁的特征 参数。
常用方法有静定分析法和倒梁法两种。
l 1.75
1、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4/14)
1. 倒梁法
将地基反力视作为作用在基础梁上的荷载,将柱子视作为基础梁的支座,这 样就可将基础梁作为一倒置的连续梁进行计算,故称为倒梁法. 计算步骤: (1)按柱的平面布置和构造要求确定条形基础长度L,根据地基承载力特征 2 值确定基础底面积A,以及基础宽度B=A/L和截面抵抗矩 W BL 。 6 (2)按直线分布假设计算基底净反力:
1、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5/14)
(3)确定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简图如图示,系为将柱脚作为不动铰支座的倒 连续梁。基底净线反力和除柱轴力以外的其它外荷载(柱传下的力矩、柱 间分布荷载等)是作用在梁上的荷载。
(4)进行连续梁分析,可用弯矩分配法、 连续梁系数表等方法。 (5)按求得的内力进行梁截面设计。 (6)翼板的内力和截面设计与扩展式基 础相同。
1、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7/14)
(1)首先根据支座处的柱荷载Fi和支座反力Ri求出不平衡力△Ri △Ri=Fi-Ri (2)将支座不平衡力的差值折算成分布荷载△q,均匀分布在支座相邻两 Ri 跨间,分布范围为: 对边跨支座 △ q i= l (l 0 i ) Ri 3 对中间跨支座 △q i= ( li 1 li )
3 3
式中: △qi—不平衡力折算的均布荷载,kN/㎡; l0—边跨外伸长度,m; li-1、li—支座左右跨长度,m 。
1、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8/14)
(3)将折算的分布荷载作用于连续梁,再次用弯矩分配法计算梁的内力, 以及支座处的弯矩△Mi与剪力△Vi,并求出调整分布荷载引起的支座反力并 将其叠加到原支座反力Ri上求得新的支座反力R/i; (4)重复(1)~(3)步骤,直至不平衡力在计算允许精度范围内,一般 取不超过柱荷载Fi的20%。 注:
1.简化计算方法:采用基底压力呈直线分布假设,用倒梁法或静定分 析法计算。 满足静力平衡条件,是最常用的设计方法 适用于柱荷载比较均匀、柱距相差不大,基础对地基的相对刚度较大, 以致可忽略柱间的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的情况。
1、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2/14)
2.弹性地基上梁的计算方法:将柱下条形基础看成是弹性地基上的梁, 采用合适的地基计算模型(地基模型应结合地区经验进行选择),考 虑地基与基础的共同作用,即满足地基与基础之间的静力平衡和变形 协调条件,建立方程。 可以用解析法、近似解析法和数值分析方法等直接或近似求解基础内 力。 适用于具有不同相对刚度的基础、荷载分布和地基条件。 没有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计算结果一般偏于安全。 3.考虑上部结构参与共同工作的方法: 最符合条形基础的实际工作状态,但计算过程相当复杂,工作量很大 通常将上部结构适当予以简化以考虑其刚度的影响,例如等效刚度法、 空间子结构法、弹性杆法、加权残数法等 目前在设计中应用尚不多。
1、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6/14)
基底反力局部调整
按此方法求得的支座反力Ri一般与柱荷载Fi不相等,不能满足支座静力平 衡条件,原因是在计算中假设柱脚为不动铰支座,同时又规定基底反力为 直线分布,两者不能同时满足。 对不平衡力进行调整:即将不平衡力(柱轴力与支座反力的差值)均匀分 布在支座附近的局部范围(一般取1/3的柱跨)上再进行连续梁分析,将结 果叠加到原先的分析结果上,如此逐次调整直到不平衡力基本消除,从而 得到梁的最终内力分布。
1、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9/14)
2、静定分析法
因为基础(包括覆土)的自重不引起内力,故可根据基底的净反力来作 内力分析。求出净反力分布后,基础上所有的作用力都已确定,便可按静 力平衡条件计算出任一i截面上的弯矩和剪力,选取若干截面进行计算,然 后绘制弯矩、剪力图。
高等基础工程学讲义4-
柱下条形基础及十字交叉基础
1、柱下条形基础内力计算 2、十字交叉条形基础内力计算
关于柱下条形基础及十字交叉基础内力计算的《规范》规定
1、在比较均匀的地基上,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较均匀, 且条形基础梁的高度不小于 1/6柱距时,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 条形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此时边跨跨中弯矩及第一内支 座的弯姐值宜乘以1. 2 的系数;
Pn max Fi M i Pn min A W 式中: 合时, 上部结构 Fi、 M i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 作用在条形基础上的竖 向力(不包括基础和回 填土的重力) 总和,以及对条形基础 形心的力矩值总和。 当为轴心荷载时, Pn max Pn min P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