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代码:[867]--研究生专业理论综合考试大纲初试(完整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67] 考试科目名称:专业理论综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一)音乐美学 60分
(二)各理论专业
1、音乐教育学 90分
2、复调与作曲 90分
3、视唱练耳 90分
4、中国音乐史 90分
5、西方音乐史 90分
4)题型结构
(一)音乐美学
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论述题: 1小题 24分
(二)各理论专业
1、音乐教育学
名词解释题 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复调与作曲部分
a: 复调写作, 30分
b: 作曲,60分
3、视唱练耳部分
A、名词解释题 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B、简答题 3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C、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20分,共35分
4、西方音乐史部分
谱例辨析题: 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论述题: 2小题,每小题 25分,共50分
5、中国音乐史部分
a: 填空题, 10题,每题1分,共10分。

b:名词解释, 5题,每题3分,共15分。

c:文献解析题,5题,每题5分,共25分。

d:论述题, 2大题,每题20分,共4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音乐美学
考试目标:
1 系统掌握音乐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 能运用音乐美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音乐活动及其问题
考试内容:
一音乐美学概述
音乐美学的概念;音乐美学与其他音乐学科的关系;音乐美学的研究方
法。

二音乐的感性材料
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音乐感性材料的现实基础。

三音乐的形式
音乐形式的构成;基本要素、组织手段、形式美的法则;音乐形式的存在方式;音乐形式的规律;音乐形式的相对独立性。

四音乐的内容
音乐内容的原本含义;音乐中音乐性的内容;音乐中非音乐性的内容;音乐与感情。

五音乐创作
音乐创作的本质;音乐创作的过程;音乐创作的源泉与动力;音乐创作灵感。

六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的本质与作用;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音乐表演中的投情;音乐表演中的紧张心理;音乐表演中的直觉与想象。

七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的性质和特点;音乐欣赏的方式;音乐欣赏心理。

八音乐的功能
音乐功能产生的条件与过程;音乐功能的三个层次;音乐功能的历史持续性与可变性。

九音乐的美与审美
音乐美的本质与特征;音乐美的形态与范畴;音乐审美的若干问题考试要求:
1 系统掌握音乐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 能运用音乐美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音乐活动及其问题
(二)各专业理论
1,音乐教育学
考试内容
一音乐教育学概述
音乐的起源;音乐教育的功能;音乐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音乐课程
音乐课程的历史变革;课程的概念;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与内容
三音乐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概念;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国外几种著名的教学模式。

四音乐教学活动
音乐课外活动;活动课程;综合艺术实践。

五音乐教育评价
音乐教育评价的概念;音乐教育评价的形式和方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音乐教育评价。

六音乐教师
音乐教师的地位与作用;音乐教师的素养;音乐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七音乐教育技术
现代多媒体音乐教育技术的运用
考试要求
1、系统掌握音乐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能运用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分析和解决中学音乐教育的现实问题。

主要参考书
张前王次炤著《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年版
朱咏北王北海主编《新编音乐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2、复调与作曲部分
复调部分考试内容:
(1)二声部基本对位
(2)二声部单对位对比复调
(3)二声部复对位对比复调
(4)二声部模仿复调
(5)二声部复对位模仿复调
(6)卡农曲
(7)创意曲
复调部分考试要求
能够根据给定的动机创作一首30小节左右的二声部复调小品,可以是模仿性的也可以是对比性的。

要求至少用到一种以上的二声部复对位手法,旋律流畅且复调特征明显,具有良好的终止手法。

作曲部分考试内容:
(1)旋律音高的写作
(2)节奏、节拍的构思
(3)对位化的声部思维
(4)和声的运用
(5)音乐织体形态的运用
(6)曲式结构的构思
(7)钢琴小品的写作
作曲部分考试要求
根据指定的音乐片段创作一首钢琴小品。

要求:规模为前奏曲规模;曲式可以是单二部或单三部曲式;织体应用得当;音响布局富有逻辑性;紧密结合所给材料的风格;具有完整的统一性。

参考书目
于苏贤著:《复调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

林华、叶思敏著:《复调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年。

赵晓生著:《传统作曲技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姚恒璐著:《作曲的基础训练》,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

3、视唱练耳
考试内容:
一、视唱练耳学科概述
视唱练耳学科的起源与发展;视唱练耳学科教育的性质;视唱练耳学科教育的内容、目的与任务。

二、中外视唱练耳唱名法的发展历史与变革
西方唱名法的发展历史与变革;我国唱名法的发展历史与变革。

三、视唱练耳教学法
我国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法;国外四大视唱练耳教学法;几种视唱练耳教学模式。

四、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准备
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大纲的研究;视唱练耳教材的选择原则;视唱练耳教材内容的组织原则;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总体布局。

五、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实施
旋律音程的教学;和声音程的教学;和弦及其连接的教学;节奏的教学;旋律的教学;视唱的教学。

六、视唱练耳教师的素质
视唱练耳教师的地位与作用;视唱练耳教师应该具备的的素养;视唱练耳教师的培养。

七、视唱练耳现代教学技术
现代多媒体音乐教育技术的运用。

二,考试要求
1、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视唱练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能运用视唱练耳学科的基本理论指导和解决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三,参考书目
1、陈雅先著《视唱练耳教学论》
2、尹正文编著《视唱练耳教学法》
3、王光耀著《视唱练耳教学法论集》
4、奥斯特洛夫斯基著《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法论文集》
5、熊伟编著《视唱练耳普修教程》(上下册)
4、西方音乐史
考试内容:
一、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
概述:古希腊文化艺术的繁荣期和音乐的成就
(一)古希腊音乐的特点
(二)常用乐器
(三)音乐理论
(四)古罗马后期基督教音乐的兴起
二、中世纪音乐
概述:中世纪的时期划分,与古代文明的联系,对中世纪的认识。

(一)格里高利圣咏
定义,特征,分类,运用,调式,扩展
(二)复调的兴起
从9世纪末的奥尔加农到13世纪的经文歌
(三)中世纪方言歌曲
法国游吟诗人(时间、地点、名称、构成、音乐特征,题材)
(四)十四世纪“新艺术”
定义,特征(三个方面),马肖的创作(三种体裁,以三类世俗歌曲为主)
意大利十四世纪音乐(三种体裁和兰迪尼)
三、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概述:文艺复兴的时期划分和定义,人文主义,对音乐的影响。

(一)文艺复兴早期
英国音乐的影响
勃艮第地区的音乐,法-佛兰德作曲家(时间,地点,人物,迪费和若斯坎的风格特点)
(二)世俗音乐的发展
意大利牧歌(定义、特征、三个时期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人物)
其他国家的世俗音乐及器乐
(三)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
定义,众赞歌(定义、来源、发展形态),帕莱斯特利那的风格和历史贡献
(四)威尼斯乐派*
定义,代表人物,创作体裁
四、巴罗克时期的音乐
概述:时期的划分和词源,总体特征。

(一)巴罗克音乐的特点
两种常规,通奏低音,单声歌曲
(二)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的发展
定义,从第一部歌剧的诞生到那不勒斯学派,英法德的早期歌剧(三)器乐的发展
弦乐器为主的器乐曲,科雷利、维瓦尔第
键盘乐器为主的器乐曲,布克斯特胡德、F·库普兰
(四)巴罗克晚期的几位大师
拉莫*,D.斯卡拉蒂,亨德尔,巴赫
五、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概述:时期的划分,音乐风格的归纳。

(一)前古典时期的歌剧
(1)格鲁克和他的歌剧改革
历史地位,改革的基本原则,改革的主要措施(六点),代表作
(2)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
定义和特点,意大利喜歌剧,法国喜歌剧,德奥歌唱剧,英国民谣剧(二)前古典时期的器乐
奏鸣曲和奏鸣曲式,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
(三)维也纳古典乐派
(1)海顿和莫扎特
海顿生平要点,创作要点,莫扎特生平要点,创作要点
(2)贝多芬
生平要点,创作分期(三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作),创作要点:交响曲
六、浪漫主义音乐
概述:时期划分,与古典主义的关系,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一)七个最典型的浪漫主义作曲家
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
柏辽兹,勃拉姆斯
体裁:艺术歌曲、钢琴曲、标题交响曲、交响诗、标题性序曲、无标题交响曲
(二)浪漫主义歌剧
德国:韦伯、瓦格纳
法国:大歌剧、谐歌剧、抒情歌剧、比才的《卡门》
意大利:罗西尼、贝利尼、唐尼采蒂、威尔第、马斯卡尼、普契尼
(三)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产生的原因,基本特点,与浪漫主义的关系。

俄罗斯:格林卡、强力集团、柴可夫斯基
捷克:斯美塔纳、德沃夏克
挪威:格里格
(四)世纪之交的两个流派
法国印象主义:德彪西,拉威尔
德奥晚期浪漫主义:马勒,R.施特劳斯
七、20世纪音乐
概述:与19世纪的联系,时代特点,两次高潮,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表现主义,定义,特征,勋伯格:三个时期,作品举例
贝尔格与韦伯恩:各自特点,作品举例
2.新古典主义,特征,斯特拉文斯基:三个时期,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
兴德米特,六人团
民族主义:定义与特征
巴托克,席曼诺夫斯基,亚那切克,沃安·威廉斯,科普兰和格什温
苏联音乐,英国音乐,微分音音乐与噪音音乐
第二阶段:
序列音乐:定义,梅西昂
偶然音乐:定义,凯奇
电子音乐:定义,三个阶段,施托克豪森
新音色:定义,五个作曲家
第三阶段:总的特点,四个流派:简约派、第三潮流、新浪漫主义、拼贴考试要求:
《西方音乐史》是音乐学方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全面掌握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还应具备分析音乐历史发展规律、探讨历史事件发生及变化的深层原因的能力。

根据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要求,《西方音乐史》课程的考试是为了综合考查考生对西方音乐历史发展规律掌握程度以及对历史现象、重要作品及风格流派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自己看法的能力。

主要参考书
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学院2001年版
凌宪初、崔斌主编:《西方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普修教程》,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版。

5、中国音乐史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一、远古及夏、商时期
二、两周时期
1.西周时期的音乐
2.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
三、秦汉时期
1.乐府
2.鼓吹乐
3.相和歌
4.百戏
5.器乐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1.民间音乐
2.文人音乐
3.各民族乐舞的相互传播交流4.乐律理论与音乐思想
五、隋、唐、五代时期
1.宫廷雅乐
2.宫廷燕乐
3.梨园与教坊
4.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六、宋、元时期
1.城市音乐
2.歌曲
3.说唱音乐与戏曲音乐
4.器乐
七、明、清时期
1.戏曲音乐的繁荣
2.说唱音乐的繁荣
3.器乐
4.乐律理论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
一、传统音乐的发展
1.民歌
2.说唱音乐
3.戏曲音乐
4.民族器乐
二、学堂乐歌
1.沈心工
2.李叔同
三、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音乐
1.学校音乐教育
2.音乐社团
3.工农革命运动中的音乐
4.萧友梅
5.黎锦晖
6.赵元任
四、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音乐
1.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2.青主
3.黄自
4.聂耳
5.冼星海
6.其他革命音乐家
五、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的中国音乐
1.沦陷区的中国音乐
2.国民党统治区的中国音乐
3.解放区的中国音乐
4.重要的音乐家
考试要求:
考生必须掌握中国古代音乐史和近现代史横纵两方面的知识,对不同时期的音乐文化史实、音乐文化现象、音乐种类、风格流派、音乐形态、传承方式和音乐文化交流等领域有清晰认识,并能常常关注到中国音乐史学界关于音乐史中的人物、事件、文献、乐器、乐谱等多方面的讨论和研究成果,对音乐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亦须多加研究和思考,对中国音乐历史发展总体脉络和阶段性发展特点有一定理解,对特定历史时期音乐现象、音乐体裁、音乐特征有较强解析能力,能独立思考和回答一些综合概括性问题。

四、参考书目:
[1]喻意志编著. 音乐考研复习精要中国音乐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
[2]杨荫浏著.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
[3]汪毓和著.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
以及其他相关史学论著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