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粮食经济与粮食贸易(1953-199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粮食经济和粮食贸易(1953-1995)
1) 粮食贸易概况观察
2) 几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3) 制度背景和贸易决策程序
4) 决定因素和数量分析
5) 几点总结性评论
20世纪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角色发生了深刻变化。

解放前中国是一个重要的粮食进口国,20-30年代进口高达200-300万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是粮食(特别是大米)的净出口国。

然而到六十年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成为了粮食净进口国。

八十年代,中国平均每年粮食进口量为900万吨。

另外80年代中期以来,在净出口和净进口地位上多次改变。

——粮食贸易从不同方面成为研究和政策议题(潜在需求量、贸易方向和数量改变等)。

由于受经济环境、制度和政策因素影响,新中国粮食贸易经历了多次巨大变动。

第一阶段:净出口时期
(50年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大规模粮食出口。

出口量从1950年122万吨增至1951年200万吨。

到50年代中后期,年平均出口量一直高于200万吨。

主要是大米和大豆的出口,占1953至1960年粮食出口总量的83%。

这一时期粮食进口量一般较少。

工业化初始阶段急需外汇注入,粮食净出口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估计,这时期粮食净出口所得外汇占国内总出口所得外汇的12%——19%。

第二阶段:饥荒和恢复时期
(1960年——1965年)
1959至1961年饥荒,同时标志中国粮食贸易转折点:从50年代粮食净出口国转变为饥荒后的粮食净进口国。

从1960/61年开始,只得大幅度减少出口并同时大幅增加进口。

这段时期粮食平均年进口量为590万吨。

进口主要为小麦,占粮食进口比重从1961年的约2/3上升至1963年的93%,且在1965至1966年间有了更大涨幅。

据估计,这段时期粮食净进口所需外汇支出占总进口外汇支出的13%。

第三阶段:大米换小麦
(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政治斗争和极左派意识形态盛行,但是在粮食贸易政策上却采取了务实的政策。

表现为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结构特点,发展了大米换小麦贸易模式。

背后经济原理是国际粮食市场上大米价格通常为小麦的两倍,但是两种粮食作物每物理单位所含热量相似。

这一时期,中国在实物量上仍是粮食净进口国,年均进口量约为220万吨,然而进口额几乎与出口额相等,在外汇价值量上使粮食贸易基本保持了平衡。

第四阶段:政策调整时期
(1977年——1984年)
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是粮食进口的巨大涨幅。

粮食净出口量在1977至1982年六年间连创新高。

进口总量于1982年升至最高——1600万吨。

正是粮食进口的大幅增长使得中国成为国际粮食市场中的重要一员。

第五阶段:剧烈波动时期
(1985年以后)
首先是粮食进出口的剧烈波动,其振幅远高于前段时期。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净进口国和净出口国间的角色转换。

80年代前期粮食产量急剧上升,使我国1985年成为粮食净出口国,这是自1960年以来第一次。

同年(1985年)国内粮食大量减产,使中国在1987至1991年再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大国。

1992年至1994年间,中国又一次成为净出口国。

然而到1995年,粮食出口锐减至近乎为零,而进口又创2000万吨新高。

但是近年我国再次成为净出口国。

——不到20年间,净贸易方向改变5次之多。

经验观察提出的问题:
1)60年代初成为粮食净进口国,主要原因显然是1959-61年饥荒。

但是1959年粮食产量锐减,为什么没能在1959-60年净进口粮食,反而出口大量粮食?
2)1965年后粮食产量已恢复至饥荒前水平,为什么没有很快恢复50年代粮食净出口国地位单卂牀腪⼀汁⁴⤨⼍⁁⁛〳‵‰⁛⁛㸍‾攍摮扯൪〲‱‰扯൪㰼ഠ匯⼠䔣⌶䑁䄣⌳㙅㤣⌶㜸ഠ䌯⼠䔣⌶䑁䄣⌳㙅㤣⌶㜸ഠ倯⁛㤱〠删ഠ䬯㌠‷⼍⁛㠲‶‰⁛㸍‾攍摮扯൪〲′‰扯൪㰼ഠ匯⼠䔣⌶䑁䄣⌳㙅㤣⌶㜸ഠ䌯⼠䔣⌶䑁䄣⌳㙅㤣⌶㜸ഠ倯⁛㤱〠删ഠ䬯㌠‸⼍⁛㠲‶‰
⁛㸍‾攍摮扯൪单䍂牀腪က€⠊Ȁçက ⌶㜸ഠ䌯⼠䔣⌶䑁䄣⌳㙅㤣⌶㜸ഠ倯⁛㈲〠删ഠ䬯〠ഠ倯㈠㘸〠删ഠ㸾ഠ湥潤橢㈍㐰〠漠橢㰍‼⼍⁛⌯㙅䄣⍄㍁䔣⌶㘹㠣‷⼍⁃⌯㙅䄣⍄㍁䔣⌶㘹㠣‷⼍材㈠′‰⁛⼍⁛‱⼍⁛㠲‶‰⁛㸍‾攍摮扯൪〲‵‰扯൪㰼ഠ匯⼠䔣⌶䑁䄣⌳㙅㤣⌶㜸ഠ䌯⼠䔣⌶䑁䄣所垄断。

第二,政府最高部门参与了粮食进口计划的制定。

粮食贸易的决策程序
很少有关于粮食进口的政策制定过程的记录。

通过采访相关政府官员和研究员,可以看到80年代后期有关决策的大致程序。

涉及这一过程部门名称和其它细节不同时期所有变化,但基本原则具有某种稳定性。

第一阶段,为粮食贸易准备计划草案。

一般由商务部粮食局综合部门负责,主要依据国内粮食供需平衡表信息。

对外经贸部门通过提供国际市场形势信息,也参与计划草案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计划草案提交国家计划委员会,从宏观经济角度审察计划可行性和适当性。

两个问题会受到重点评估,一是不同部门对外汇资源存在竞争性需要,计委需要从外汇分配角度加以评估。

二是粮食进口通常需要政府补贴,因而还需要从预算角度加以考察。

第三阶段,计划初稿由计委、商业部、外经贸部呈报国务院,在国务院例行会议上做最终审批,也可能在年底召开的国家粮食工作会议上讨论并做最后决议。

经国务院审查批准后,对粮食进口最终决定将送至外经贸部,作为指令性计划下达给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执行。

90年代前期发生某些变化。

例如,为打破中国粮油进出口垄断,引进了配额分配体系。

其他国有公司经配额分配体系的许可,有权从事粮食贸易。

第二,中央政府希望通过粮食储备政策,在稳定粮食市场中扮演积极角色。

因而于1991年建立了国家粮食储备局。

这个新机构已积极致力于粮食贸易政策的制定。

可见决策过程有几个基本特点:一是年度粮食计划框架;二是高度垄断;三是政府高层部门直接参与计划形成过程。

进口数量决定因素及其特点
影响粮食进口因素可分三组。

第一组是所谓结构性因素,如相对成本,国际市场价格,外汇可获得性。

第二组因素包括国内粮食产量、人口和收入增长、粮食库存变动等因素。

解释发展中国家粮食贸易模型通常要考虑这些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