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下固定资产的帐务处理
固定资产盘盈新会计准则
![固定资产盘盈新会计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30310a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a.png)
固定资产盘盈新会计准则一、固定资产盘盈的概念。
固定资产盘盈是指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时,发现实际拥有的固定资产数量多于账面记录数量的情况。
这一现象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例如之前的入账疏忽、未及时入账的捐赠资产或者自建固定资产完工后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等。
二、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
(一)会计分录。
在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进行处理。
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1. 发现盘盈时。
借:固定资产(按照重置成本确定其入账价值)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 计算应缴纳的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 - 应交所得税(按照盘盈固定资产的价值乘以适用税率计算)3.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结转到留存收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 - 法定盈余公积(按一定比例,如10%提取)利润分配 - 未分配利润。
(二)原因分析。
1. 作为前期差错处理的原因。
-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中,固定资产的核算应该是严谨的。
出现盘盈情况,往往意味着之前的会计核算存在失误,可能是在入账环节出现了遗漏或者错误。
例如,企业购入一项固定资产,由于手续传递问题,财务部门未收到相关的购置凭证而未入账,但实际上该资产已经投入使用并由企业实际控制。
这种情况下,将盘盈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有助于调整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使得财务信息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 按照前期差错更正的方法处理,能够追溯调整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使各期财务数据具有可比性。
如果不将其作为前期差错处理,而简单地将盘盈固定资产计入当期收益,会导致当期利润虚增,歪曲企业的经营成果,并且不能正确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历史情况。
2. 采用重置成本入账的原因。
- 由于盘盈的固定资产在之前未入账,无法确定其原始的取得成本。
而重置成本能够反映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重新取得相同或类似固定资产所需的成本。
例如,企业盘盈一台旧设备,通过评估该设备的当前市场价值、成新率等因素确定其重置成本,以此作为入账价值,能够较为合理地反映该固定资产的价值,为企业后续的折旧计提、财务分析等提供合理的基础数据。
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固定资产处理的异同
![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固定资产处理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a22573e8524de518974b7d0c.png)
第10卷第4期2008年5月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G U I Z HOU UN I V ERS I 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 ence E diti on)(Bi mont hl y) Vo l .10No.4May .2008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固定资产处理的异同谢梅辉(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长沙410007)摘 要:将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中涉及固定资产处理的规定进行全面归纳,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一方面,由于税收必须依赖会计资料,税法在固定资产确认、计量属性、计量方法等方面表现出与会计协同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税法与会计服务的目的不同,税法在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等具体操作方面又与会计有很多差异。
税法突出强调确定性和权威性,税法规定比会计更加明确、具体。
而会计为了体现经济业务的实质,更加强调企业的个性和自主性。
关键词:固定资产;会计准则;所得税法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09(2008)04-0021-03 我国分别于2007年3月16日和2007年11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两者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07年1月1日起已在上市公司实施“1+38”的新会计准则体系。
固定资产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产,笔者将会计与税务有关固定资产的规定进行了对照,发现两者既相互协同,同时由于会计与税务的目标不同,两者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
本文涉及到有关固定资产的相关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以下简称“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以下会计准则的简称方式与此相同)、《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法核算差异
![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法核算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71bcd702763231126edb1179.png)
新税法下如何把握固定资产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一、固定资产的范围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
差异分析:虽然会计与税法对于固定资产定义的表述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两者的实质应当是一致的。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一)计量原则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实施条例》规定,固定资产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
其中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
差异分析:由此可见,会计和税法对于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
(二)外购固定资产新准则规定,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实施条例》规定,外购的固定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差异分析:在一般情况下,外购固定资产的会计成本与计税成本是一致的。
但对于"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税法对于固定资产的计税成本的确定并无特殊规定,因此,对于会计确认为当期损益的部分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此时,企业应当记载固定资产会计成本与计税成本之间的差异,再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或者处置出售固定资产时,相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07f3dd376baf1ffd4fadb5.png)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从会计的角度划分,固定资产一般被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固定资产的税务和会计怎么处理。
一、新准则下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流程在固定资产的处置中,除固定资产盘亏是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其余的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出售、报废、投资、捐赠、抵债、调拨都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即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然后再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进行转出,而新准则将不再像旧准则一样全部按账面价值分别转入“营业外收(支)”(出售、报废、捐赠)、“长期股权投资”(投资)、“应付账款”(抵债)、资本公积“(调拨)等科目,对一些特殊事项,倒如,将以固定资产抵债、用固定资产投资等事项,在符合一定条件下采用”公允价值“转入相关的科目。
由此将产生会计与税法上新的差异。
二、所得税方面1、以固定资产抵债,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新准则最大的“亮点”就是债务重组业务交易价格的变化。
即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低偿债务的过程实际上是两个过程,首先是债务人将非现金资产按公允价值进行处置,以确定转让收益;再以处置所得(公允价值)偿付债务,同时据此确认债务重组损益。
这表明债务重组交易最终以公允价值作为交易价格。
【例1】A企业与B企业达成债务重组协议,A企业将其一条生产线(原价10万元,累计折旧4万元,公允价值7万元)偿还B企业的债务8万元。
假定以上资产未计提减值准备。
A企业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清理 60000累计折旧 40000贷:固定资产100000债务重组收益:8万-7万=1(万)资产转让收益:7万-6万=1(万)借:应付账款8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60000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收益 10000——债务重组利得10000纳税分析:由于新准则采用了等同于税法上的使用的销售价格——“公允价值”,并将债务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了“利得”——“营业外收入”账户,不再像旧准则一样计入“资本公积”账户,这样,新准则下以固定资产抵债,在所得税方面不再产生财税差异,勿需进行纳税调整。
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大修的账务处理
![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大修的账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609e6a4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9.png)
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大修的账务处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大修的账务处理1. 引言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固定资产大修的会计处理方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界定上有了新的规定。
新会计准则无偿移交固定资产账务处理
![新会计准则无偿移交固定资产账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6fa63b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10.png)
新会计准则无偿移交固定资产账务处理在谈论新会计准则下的无偿移交固定资产时,咱们先来捋一捋这个“无偿移交”到底是个啥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某个企业把固定资产送给另一个单位,完全不收钱。
这种情况在实际运营中可常见了,企业之间合作、资源共享的情况越来越多。
想象一下,一个公司可能有多余的设备,不用闲着,干脆就送给需要的小伙伴,简直是“物尽其用”,一举两得。
可问题来了,这样的移交在账务上可不能马虎,得按照新会计准则来走,才能避免后续的麻烦。
首先啊,账务处理的时候,企业得先评估这些固定资产的价值。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有原始成本和累计折旧,咱们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算出目前的净值。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是无偿移交,那是不是就不需要计入账务呢?嘿,错了!虽然是免费的,可账面上的操作还是得走流程。
就拿设备来说吧,假如原本值个十万,经过几年折旧后,可能剩个五万的净值。
这个五万可得好好记录下来,避免到时候闹笑话。
接下来呢,咱们还得把这些资产从出让方的账簿中移除,乍一看好像简单,可要把它的原始成本、累计折旧都一并处理掉,这里可得留心了。
有人可能会觉得麻烦,但别忘了,这可是关系到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你要是把这些账处理不好,年底一看,财报上的资产数目就会让你笑不出来。
对方收到的那一方,也得把这笔资产记账,一旦收到了,就得按照规定开始折旧了。
这就像一个接力赛,交接得流畅才行。
在这个过程中,还得注意法律法规。
移交固定资产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事,国家的税务机关也得盯着,特别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假如资产价值比较高,涉及的税费就得认真计算,得提前做好预算,万一到时候税务查账,你可就尴尬了。
要知道,税务局可不像朋友,能给你打个折扣。
他们可是一点都不留情,查起来可真是不留活口。
不过,话说回来,固定资产的无偿移交其实也有不少好处。
比如说,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占用,节省存储成本,还能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展现企业良好的形象。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注重环保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企业能参与这些,真的是大势所趋。
浅谈新会计准则关于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若干变化
![浅谈新会计准则关于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若干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72a2ba85cc22bcd126ff0c57.png)
财会研究
浅谈新会 计准则 关于 固定资产会 计处理 的 部 陈 小梅
 ̄ 27 i 1: 0 年 1 1日 0 月 我国开始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 新准则与原有的准则相比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 , 其 中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固定资产》 号~ 不论是从体例上还是从 内容上都有很大的改进 , 本文比较详细的阐
述了 固定资产准则的变化, 希望对企业新准则的施行有所帮助。
关 键词 : 新会计准则 固定资产 变化
租 入 资 产 的 入 账 价 值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变化 1新 准 则规 定 , . 固定 资 产 应 当按 照 成 本 进 行 初 始 计 量 , 新 6企业 合 并 取 得 的 固定 资 产 。新 准则 规 定 , . 对企 业 合 并 取 准 则 为 防 止 企 业 操 纵 利润 。 出 了公 允价 值 的 概 念 , 规 定 了 提 并 得 的 固定 资 产 的计 量按 《 业 会 计 准 则 第 2 企 0号一 企 业 合 并 》 不 同情 况 的 计量 依 据 :1 ()外 购 固定 资 产 的成 本 ,包 括 购买 价 准 则 来 确 定 .而 旧 准则 不 涉 及 企 业 合 并 中取 得 的 固定 资 产 的 款、 相关 税 费 、 固定 资产 达 到 预 定 可 使 用 状 态 前 所 发 生 的可 初 始 计 量 。合 并 准 则对 固定 资 产 的计 量 采 用 了两 种 不 同 的方 使 归 属 于 该项 资产 的运 输 费 、 卸 费 、 装 费 和 专 业 人 员 服 务 费 法 : 装 安 同一 控 制 下 的企 业 合并 . 固定 资 产 按 照 合 并 日的 账 面 价 值 等 :2 自行 建 造 固定 资产 的成 本 , () 由建 造该 项 资 产 达 到 预定 可 计 量 ; 同一 控 制 下 的企 业 合 并 , 用 公 允 价值 计 量 。 非 采 使 用状 态前 所 发 生 的必 要 支 出 构 成 投 资 者 投 入 固 定 资 产 的 成 7借 款 费用 。新 准 则 规定 , 计 人 固 定 资产 成 本 的借 款 费 . 应 本 。 当按 照 投 资 合 同 或协 议 约 定 的价 值 确 定 , 合 同 或 协 议 用 , 照《 业 会计 准 则 第 1 应 但 按 企 7号一 借 款 费用 》 理 。由于新 准 则 处 约 定价 值 不公 允 的 除外 。另 外 , 准则 对 于 以一 笔 款项 购 人 多 扩大 了借 款费 用 可 以资 本 化 的 资产 范 围 , 项 规 定对 有 些 制造 新 这 实施 新 准则 将 会 提高 该 企 业 的业绩 。 项 没有 单独 标 价 的 固定 资 产 , 定 要按 照各 项 固 定 资产 公 允 价 业企 业 来说 是 有 利 的 , 规 值 比例 对 总成 本 进行 分 配 . 分别 确 定 各项 固定 资产 的成 本 。 二、 固定资产后续 计量的变化 1固 定 资产 折 旧 . 2新 准 则 对 企 业 采 用 赊 购 方 式 购 买 固 定 资 产 , 价 款 超 . 且 新 准 则 规 定 了 固定 资 产折 旧 的 计算 , 增 加 的 固定 资产 对 过 正 常信 用 条 件 延 期 支 付 情况 的处 理 进 行 了规 定 。 当 购买 的 固 定 资产 价 款 超 过 正 常 信 用 条 件延 期 支 付 , 具 有 融 资 性 质 , 开 始 计 提 折 旧 的时 间 未 作规 定 ,只规 定 固定 资 产应 当按 月计 则 并 旧 按 照 “ 质 重 于 形 式 ” 原 则 , 定 资 产 的入 账 价 值 应 考 虑 货 提 折 旧 , 根 据 用 途 计 人 相 关 资 产 的 成本 或者 当期 损 益 。 准 实 的 固 还 企 币 的时 间价 值 , 购 买 价 款 的 现 值 确 定 , 固定 资 产 的成 本 计 则 除上 述 规 定 外 , 规 定 , 业 在 实 际计 提 固 定 资 产 折 旧 时 , 按 使 当月 增 加 的 固 定 资 产 , 月 不 提 折 旧 , 下 月 起 计 提 折 旧 ; 当 从 当 量更加客观 。 当月 仍 提 折 旧 , 下 月 起 停 止计 提折 旧 。 从 3新 准 则 增 加 了特 殊 行 业 弃 置 费 的会 计 处 理 。新 准 则 规 月 减 少 的 固定 资 产 , . 2计 量 原 则 的 调 整 . 定 “ 定资 产 预 计 的处 置 费 用 应 计 入 固定 资 产 的 成 本 , 提 折 固 计 新 准 则将 固定 资产 发 生 后 续 支 出 的确 认 原 则 与 初 始 确 认 旧 , 金 额 为 折 现 值 。” 一 规 定 要 求 特 殊 行 业 对 特 定 固定 资 其 这 产 进 行 初 始 计 量 时 . 预 计 弃 置 费 用 这 体 现 了 我 国对 企 业 社 固定 资 产 的原 则 标 准统 一 起 来 ,所 发 生 的 固定 资 产 后 续 支 出 要 会 责 任 的 重 视 , 相 关 行 业 的 固定 资产 计 量 更 加 准确 , 反 映 确认 为 固 定 资 产 需 要 满 足 两 个 条 件 :该 固定 资 产 包 含 的 经 济 使 所 该 当 的后 续 各 期 的 经 营成 果 也 更 切 合 实 际 .使 相 关 报 表 使 用 者 能 利 益 很 可 能流 人 企 业 ; 固 定 资 产 的成 本 能 够 可 靠 地 计 量 。 然 . 种 变 化 更 多 的 是 文字 表述 方 面 的改 变 , 形 式 上 却 使 得 这 在 客 观 评 价企 业 业 绩 。 在 4对 投 资 者 投 入 固定 资 产 的 限 制 。旧准 则 规 定 , 资 者 投 新 准 则更 加 简 洁 , 会 计处 理方 面没 有 实 质 性 的改 变 。 . 投 3 后 续 支 出 的确 认 . 入 的 固 定资 产 , 投 资各 方确 认 的价 值 , 为 人 账 价 值 。 新 准 按 作 新 准 则 规 定 与 固定 资 产 有 关 的 后 续 支 出 ,符 合 上 述 确 认 则 表 述 为 : 资 者 投 入 的 固定 资产 成 本 . 当 按 照 投 资 合 同 或 投 应 协 议 约定 的价 值 确 定 , 合 同或 协 议 约 定 价 值 不 公 允 的除 外 。 条 件 的 , 当计 人 固定 资 产 成 本 ; 符 合 规 定 确 认 条 件 的 , 但 应 不 应 符 应 这 表 明 。 准 则 在 强 调 了 固 定 资 产 的公 允 性 . 现 了依 法 、 新 体 公 当在 发 生 时计 入 当期 损 益 。 合 后 续 支 出确 认 条 件 的 , 将 发 生 的 固定 资 产 后 续 支 出 计人 固定 资产 成本 的 ,应 当 终 止 确 认 平 、 正的原则。 公 5非 货 币性 资 产交 换 、 务 重 组 、 资 租 赁 取 得 的 固定 资 被 替 换 部 分 的账 面 价 值 。而 旧 准则 规 定 : 固定 资 产 有 关 的后 . 债 融 与 如果 使 可 能流 人 企 业 的 经 济 利 益 超 过 了原 先 的估 计 , 产。 由于 非 货 币 性 资产 交 换 、 务重 组 和 租 赁 j 项 新 准 则 和 旧 续 支 出 , 债 或 或 准则 相 比发 生 了较 大 变 化 .因 此相 关 固定 资产 的计 量 也 发 生 如 延 长 了 固定 资 产 的 使 用 寿命 , 者 产 品 质 量 实 质 性 提 高 ,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规定新旧对比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规定新旧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492d497a31b765ce0508143a.png)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规定新旧对比(一)新旧规定差异1.固定资产的定义发生了变化。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引用了“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的说法来代替原来的“单位价值较高”的说法,相比之下用词更准确。
在固定资产范围内确认方面,由过去以国家硬性规定为主,逐步向企业依据一定标准自主确定转变,从而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2.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新旧差异。
(1)对企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或其他相关规定来确定。
而以上新准则与旧准则最大的区别是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改变了旧准则下的以账面价值入账。
(2)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将分期付款购入的固定资产,采用现值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从而将使固定资产价值更准确。
旧准则中没有涉及对延期支付的规定。
(3)新准则对于特定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比如石油天然气企业油气井及相关设施的弃置、核电站核废料的处置等,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旧准则中没有涉及这一方面。
案例:宏达公司为一般纳税人,2008年发生的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事项如下(单位为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1.年初购置一套办公设备,单位价值在1900元,使用期限超过1个会计年度。
2.2008年1月1日从立仁公司购入新型机器作为固定资产使用,该机器已收到。
购货合同约定,机器的总价款为1000万元,分3年支付,2008年12月31日支付5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支付3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支付200万元。
假定3年期银行借款年利率为6%。
3.2008年2月13日,宏达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26万元,增值税税额为4.42万元,支付的装卸费为0.3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并当月投入使用。
固定资产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及差异
![固定资产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及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4889925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6f.png)
固定资产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及差异固定资产在财务会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资产,会计准则中有关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式也是企业财务报告中必须要遵循的规定。
在我国,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受到新旧两套会计准则的影响,即2024年实施的旧会计准则和2024年实施的新会计准则。
下面将就固定资产方面,对比旧、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异进行详细阐述。
1.资产确认的差异:旧会计准则中,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确认主要依据的是实物的取得与使用,只有取得和使用实物才能确认为固定资产。
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无偿获得固定资产时,应按照公允价值确认资产。
另外,新会计准则还要求企业在购买固定资产时对合同中的买方控制条件进行评估,只有满足买方控制条件才能确认资产。
2.成本核算的差异:旧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在成本核算中采用实物原价计量,包括固定资产全过程中的直接成本和合理的间接费用。
而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确认固定资产时应包括购买价格、税费及其他直接与购买或投入使用有关的费用,并且还要计入固定资产的可变现成本。
3.计提折旧的差异:旧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采取平均年限法,即将固定资产的价值除以折旧年限,确定每年的折旧额。
而新会计准则规定折旧计提应采用本期使用量与资产的成本或残值之间的差额,以反映资产的期间耗用情况。
4.资产减值的处理差异:旧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主要是根据资产所在单位和固定资产的使用长期性进行计提,不涉及具体的计算过程。
而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每年应该按照可发生减值的固定资产组确定预计模型,根据预计模型计算资产减值准备。
5.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的差异:旧会计准则中,固定资产报废时,企业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企业损益,形成固定资产处置损益。
而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处置时,企业应将资产原值、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进行结转,计入固定资产处置损益。
除了上述的差异外,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不同,比如旧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的评估与转固定资产的废旧品管理不是很明确,而新会计准则在这方面有了明确的规定。
固定资产在新会计准则下的税务处理差异
![固定资产在新会计准则下的税务处理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dd4da460561252d380eb6eab.png)
一
设备的物品 , 不论其单位价值是否在 2 0 00 元以 ,只要使 用寿命 超过一 个会计 年 【 关键 词 】 度 ,按 照新 准 则 规 定 ,企 业 根 据 其生 产 经 固定 资 产 ;新 会 计 准 则 ;税 务处 理 营管理的需要 ,都有可能将其作 为崮定资 产 核 算 。 而税 法 定 义包 括 “ 属 于生 产经 不 新 固 定 资 J 准 则与 悦 泫规 定 相 比 ,存 营 主 要 没 备 的物 品 , 位价 值 在 2 0 元 以 ’ 1 r : 单 00 内容 、 处理 ‘ 等 方面 都 有 所 小 同 ,两 者 上 , 且使 厍期 限 超 过 两年 ” 一 标 准 。 法 ‘ 丌 j 这 显 卞要 仔 以 下 等 异 。 然 ,企 业 作 为 固 定 资产 核 算 的 范 围火 于 税 法规定 的范 围,企业确认为固定资产的 , 固定 资产减 值准 备 的差异 税 法 规 定 不一 定 确 认 为 固 定 资 产 。两 者在
固定资产在新会计准 则下的 税务处理 差异
王丛珊 长 春市住房公积 金管理 中心 铁路分 中心 1 0 5 01 3
【 文章摘要】
新 固 定 资 产 准 则 与税 法 规 定相 比 , 由于 两 者 分别 遵 循 不 同 的规 则 ,规 范 了 不 同的 对 象 ,对 固 定资 的 税 务处 理 产 生 括 灭 价 款 、相 关税 费 、使 蚓定 资产 达 到 预 定可 使 用状 态 前 所 发 生 的可 归属 于 该 项
了较 大 变化 ,并且 与现 行 阐述 五 个 方
面 ,揭 示 新 固 定 资产 准 则和 税 法 处 理 的 差 异 ,对 企 业正 确 处 理 会 计核 算 和 税 法
趟 过 ・ 计 年度 。税 法 规 定 , 固定 资 产 个会 是 指 使 用 期 限超 过 … 年 的 房 屋 、 建 筑 物 、 饥 器 、机械 、运 输 工具 以及 其 他 与牛 产 经 营有 关的设备、器具 、工具 等。不属于生 产 经营 丰 要 设 备 的物 品 , 位 价 值在 2 0 单 00 元 以上 ,并 ¨使 用 期 限超 过 两年 的 ,也应 当 作为 同定 资 产 。差 异 分析 :新 准 则 对 固 定 资产 定 义 中取 消 了 “ 位 价值 较 高 ”这 单
固定资产清理该怎样进行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清理该怎样进行账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2f8ef89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6.png)
固定资产清理该怎样进⾏账务处理新的会计准则及税法,对于09年1⽉1⽇后购⼊的固定资产可进⾏增值税抵扣,同时对于事后变价处理也有相应的规定。
但是如果固定资产报废,是否还需要转出税⾦呢?具体税务与会计上怎么处理?店铺⼩编为你解答。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70号)第五条规定:纳税⼈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发⽣条例第⼗条(⼀)⾄(三)项所列情形的,应在当⽉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税率本通知所称固定资产净值,是指纳税⼈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计提折旧后计算的固定资产净值。
2、条例第⼗条内容如下:下列项⽬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于⾮增值税应税项⽬、免征增值税项⽬、集体福利或者个⼈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三)⾮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消费品;(五)本条第(⼀)项⾄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
3、《中华⼈民共和国增值税暂⾏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条例第⼗条第(⼆)项所称⾮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4、会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银⾏存款(发⽣的清理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借:营业外⽀出贷:固定资产清理发⽣收益转⼊营业外收⼊以上便是⼩编为⼤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店铺进⾏律师在线咨询。
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下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残值
![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下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残值](https://img.taocdn.com/s3/m/7279382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c9.png)
根据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残值的计算方法和以往可能会有所不同。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下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残值的相关规定。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残值是根据资产的使用寿命、报废价值和折旧方法来确定的。
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分类有所调整,分为不同类别,并规定了不同类别的折旧年限和残值。
首先,根据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电子设备及通信设备;其他设备设施等多个类别。
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残值各不相同。
例如,房屋、建筑物的折旧年限一般为20-30年,残值一般为10%;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的折旧年限一般为10-15年,残值一般为5%。
其次,新会计准则还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常用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等。
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按照固定折旧年限进行等额分摊,年折旧费用相等;年数总和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然后逐年按比例计提折旧费用,年折旧费用随年数增加而递减;工作量法是指按照资产实际工作量进行折旧,即资产在不同年度的折旧费用与使用量成比例变动。
新税法下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残值:首先,根据新税法,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电子设备及通信设备;其他设备设施等多个类别。
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各不相同。
例如,房屋、建筑物的预计使用寿命一般为20-30年,折旧年限一般为20-30年;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一般为10-15年,折旧年限一般为10-15年。
其次,新税法也规定了固定资产的残值。
根据新税法的规定,固定资产的残值是预计在使用寿命结束时的价值,也称为报废价值。
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的残值各不相同。
例如,房屋、建筑物的残值一般为10%;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的残值一般为5%。
需要注意的是,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残值规定是基于一般情况下的预计值。
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下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残值【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下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残值【会计实务经验之谈】](https://img.taocdn.com/s3/m/05a443f4551810a6f52486cd.png)
新会计准则和新税法下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残值【会计实务经验之谈】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与2007年颁布新企业所得税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残值的规定总结一下。
一、会计方面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残值在新会计准则下和企业会计制度下存在一些差异,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第十五条和第十七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但是,符合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但是,符合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
因为企业选用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同,将影响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期间内不同时期的折旧费用,因而对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由企业自身一经确定下来就不得随意变更。
而新准则对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没有明确的年限规定,各企业根据自己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但同样是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固定资产第十九条规定的除外。
固定资产第十九条规定如下: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二、税法方面将于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五十九条和第六十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新会计准则关于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几点变化
![新会计准则关于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几点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7fda3cd58f5f61fb7366624.png)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涉税处理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涉税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d5f69cad5bbfd0a795673a6.png)
公 司 该设 备 发生 减 值 及 对 折 旧与 所 得 税 的影 响 会 计 处 理 如 下 : 1 0 2年 1 1日至 2 0 .0 2 月 0 4年 1 2月 3 1日, 甲公 司 每 年计 提 折 旧 金 额 为 135(3 0 6 ) O万 元 , 2 . 10 — 5/ ] 『 l 3年 累计 折 旧金 额 为 3 05万 元 。其 7.
每 年 会计 分 录 为 :
借 : 造 费 用 制
借 : 得税 所 贷 : 交 税 金一 应 交 所 得 税 应
30 3 397 5 0. 0
递 延 税 款 2 .9 02 5 上 述 会 计 处 理 表 明 ,04年 1 20 2月 3 日因 计 提 固 定 资 产 减 值 准 1
例说明如下 :
1 5万 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 净残值始终 为 6 预计 5万元 , 计 使 用 寿 命 没 法 规 定 折 旧额 而转 回 可 抵 减 时 间 性 差 异 6 . 元 ,影 响 的 所 得 税 金 预 有 发 生 变 更 。 简 化 计 算 过 程 . 假 定 按 年 度 计 提 固 定 资产 折 旧 。 甲 为 并 则 额 为 2 . 5 6 . 3 %) 02 ( 1 x 3 万元 , 每 年会 ; 固定资产; 涉税 处理
《 定资产》 则规 定 , 业应 当于期末对 固定资产进行检查 , 固 准 企 如
果 固 定 资 产 的可 收 回金 额 低 于 其 账冠 价 值 , 业 应 当按 可 收 回 金 额 低 企 于 账 面 价 值 的 差 额 计 提 固 定 资 产 减值 准备 , 计 人 当 期 损 益 。 已计 提 并
备 而 产 生 的递 延 税 款 借 项 1 205万 元 , 2 0 4. 6 在 0 5年 至 2 1 0 1年 间每 年 1 35 2. 转 回 2 . 5万 元 . O2 9 7年 已全 部 转 回 120 5万 元 。 4 .6 贷: 累计 折 旧 13 2. 5 2 0 4年 1 .0 2 2月 3 1日. 不 考 虑 计 提 减 值 准 备 因 素 情 况 下 计 算 确 在 《 定 资 产 》 则 规 定 , 果 有 迹 象 表 明 以 前 期 间 据 以计 提 固定 资 固 准 如 使 定 的 固定 资 产账 面净 值 为 9 95 10 — 7 .) 元 ; 收 回 金 额 为 4 9 产 减 值 的 各 种 因 素 发 生 变 化 , 得 固 定 资 产 的 可 收 回金 额 大 于其 账 面 2 .(30 3 05 万 可 9 万 元 。 因 此 ,该 公 司应 计 提 固定 资产 减 值 准 备 金 额 为 4 05 (2 . 价 值 . 以 前 期 间 已 计 提 的 减 值 损 失 应 当转 回 , 转 回 的 金 额 不 应 超 3 . 9 95 — 则 但 49万元 , 会计分录为 : 9) 其 借: 营业 外 支 出一 计 提 的 固定 资 产 减 值 准 备 4 05 3 .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会计的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会计的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33e761cb33d4b14e8524688c.png)
的折旧范围变大了。 固定资产折旧,是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 移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价值的补偿。固定资产磨损和损耗包括固定资 产的实物损耗、自然损耗和无形损耗。旧准则规定需要计提折旧的固定 资产具体范围包括:房屋和建筑物、在用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运输 工具、工具器具;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根据旧准则的 这一规定,不用的机器设备是不提折旧的。但新准则规定,机器设备不 管用或不用,均提折旧。此外,旧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寿命及折旧方法 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但新准则强调会计期末对固定资产的预期寿 命、净残值和折旧方法重新估价,必要时可予以调整。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会计的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论文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处理变化 论文摘要:2006年 2 月 15日财政部颁布了包括 1 个基本准则和 38个 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核 算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通过新旧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会计处 理的比较,来分析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变化,以期对固定 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更加准确的操作。 2006年 2 月 15日财政部颁布了包括 1 个基本准则和 38个具体准则在 内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要求上市公司于 2007年 1 月 1 日起率先执行, 中央国有企业于 2008年年底之前全面执行。新准则在固定资产的确认、 计量、核算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通过新旧会计准则对固定资 产会计处理的比较,来分析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变化,以 期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更加准确的操作。 1固定资产的定义发生了变化 2001年 11月 21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 称旧准则)对固定资产所下的定义是: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 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需要而持 有的;(2)使用年限超过一年;(3)单位价值较高。而 2006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新准
新旧准则对“固定资产”会计处理规定的对比
![新旧准则对“固定资产”会计处理规定的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1e8158ceaa00b52acfc7ca5d.png)
值》 来界定。而根据《 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 的
规定 , 企业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并规定资产减值损 失一经确认 ,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旧准则规定减值可 以转回, 转回金额不得超过已计提数。 ( 新《 三) 企业会计准则第 4号——固定资产》 对与固定 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 规定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
l - 一…¨¨ t J ”l _ ‘ - …| ……・ , - } ・ “ 。 ・ “ 一。 一
¨ …
‘ 。
¨ *。 . l l “¨ | ’ l . 。¨ - I 。 j ‘ . _ …+ ¨ _ …1
l’ -’ 一
资产A 。 导致采用生产型增值税比采用消费型增值税多确 T, 认“ 购建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支付的现金” 目的 项 金额为 :T。 A
一” 。 ’
账面价值人账。 ( ) 企业会计准则第 4 二 新《 号——固定资产》 将分期付 款购人的固定资产,采用现值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 从 而将使固定资产价值更准确。1准则中没有涉及对延期支付 日
的规定 。
-‘
l 1 l¨ 。 I一。 - 。 - ‘ ¨ ・ l 一J …l
二、 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差异
( ) 一 对企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方式 取得的固定资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 《 企业会计准则第 7 号—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 和《 2 债务重组》 或其他相关规定来确定。而以上新准则与旧准则
最大的区别是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 . 改变了旧准则下的以
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三、 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新旧 差异
( 对折旧方法及预计净残值的调整 , 企业会计准 一) 新《 则第 4 号—— 固定资产》 规定应每年至少复核一次。使用寿 命预计数及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有差异, 应当进行相应调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处理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49be2b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3.png)
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的处理首先,在确认固定资产方面,根据新会计准则,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确认为固定资产:(1)预期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进行计量;(3)企业具有该资产的实际控制权;(4)企业有能力支配该资产的产生的经济利益。
确认为固定资产后,需要计量其成本。
在计量固定资产的成本方面,新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置成本、建造成本和自行研制的固定资产的成本。
购置成本包括购买价格、与购买有关的税费、运输费用等;建造成本包括建设费用、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等;自行研制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研制费用和直接费用等。
同时,对于自建固定资产,还应将资本化利息进行计量。
计量固定资产的成本时,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核算,不能使用不合理的估计。
在资产减值方面,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发现固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企业需要根据测试结果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减值测试时,需要将固定资产与相关产生的经济利益进行比较,如果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预期可收回金额,则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此外,在固定资产报废或者出售的情况下,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收益净额等信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出售后,企业需要根据出售收入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固定资产的披露方面,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有关固定资产的信息。
包括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残值和折旧方法等。
总体而言,新会计准则下的固定资产处理更加注重实际成本的计量和准确披露,同时要求企业进行减值测试和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固定资产情况。
企业应当密切关注新的会计准则要求,合理处理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工作,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法对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增值税政策规定
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无论售价超过 原值与否,按照是否抵扣过进项税额来判定是按一般方式征收,还是按 简易方式征收增值税: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不属于 增值税条例第十条规定,抵扣了进项税),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方可以抵扣进项税;
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 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 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
❖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
税劳务;
❖ (二)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 (三)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 (四)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 (五)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 不包括既用于增值税应税项目(不含免征增—值—税《项增目值)税也暂用行于条非例增》值第税十应条税项
17
1、转型历程
2、增值税转型的改革内容
•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全量抵扣新购进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
政策依据:
1、新《增值税暂行条例》
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第(一)项 规定购进固定资产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在新修订条例 中删除了这一条款,这一条款的删除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 转变。
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属于增 值税条例第十条规定),因属于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 再销售时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开具普通发票,购买方不能抵 扣进项税;
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 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 率减半征收增值税,购买方不能抵扣进项税;
序 准则名称 号
14 非货币性交易
颁布/修 订
时 间
2001.01.18
实施 时间
2001.01.01
重新颁布 时
间
同上
15 中期财务报告
2001.11.02 2002.01.01 同上
16 存货 17 固定资产
2001.11.02 2002.01.01 2001.11.02 2002.01.01
同上 17
6
中国会计规范的变迁(四)
新准则体系2006年2月发布,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 实施 • 会计、审计准则两大体系 • 1项企业会计准则 • 38项具体会计准则 • 2个应用指南(金融/非金融企业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 48项审计准则
序
准则名称
号
1 企业会计准则 2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
易的披露 3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
一、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会计处理
1 购进固定资产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例1:甲企业于2009年5月5日,购入一台生产用设备, 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2800000元,增值税476000元,支 付运输费200000元。固定资产无需安装,且运费取得了 增值税合法抵扣凭证,以上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1 购进固定资产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2007.01.01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12
我国会计准则一览表(续)新增会计准则22项
编号 准则名称
颁布/修订时间 实施时间
27号 30号 33号 34号 35号 37号 38号
石油天然气开采 财务报表列报 合并财务报表 每股收益 分部报告 金融工具列报 首次执行企业会 计准则
同上 同上 2006.2.15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新会计准则与新税法下 固定资产的帐务处理
我国会计核算规范的变迁 新税法和实施条例背景介绍 增值税转型与流转税改革 新条例下固定资产增值税帐务处理
点击添加标题
我国会计核算规范的变迁
中国企业会计规范的变迁(一)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 建立统一会计制度
4---2 全量抵扣税金的固定资产包含的内容
(1)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和实物投资,下同) 固定资产;
(2)用于自制(含改扩建、安装,下同)固定 资产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3)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缴纳增值税的固定 资产;
(4)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运输费用。
4---3 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
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转 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不动产在建工程。
5
中国会计规范的变迁(三)
1997年1月1日起《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逐项颁布实施 1998年1月财政部颁布《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1999年10月九届人大十二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会计法》,明 确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 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发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规范与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0 现金流量表 2001.01.18 2001.01.01 同上
11 债务重组
2001.01.18 2001.01.01 同上
12 投资
2001.01.18 2001.01.01 同上
13 会计政策、会 2001.01.18 2001.01.01 同上 计估计变更及 会计差错更正
9
我国会计准则一览表(续)
项 4 收入 5 建造合同 6 或有事项 7 无形资产 8 借款费用
我国会计准则一览表
颁布/修订 时间
1992.11.30 1997.05.22
实施 时间 1993.07.01 1998.01.01
1998.05.12 1998.01.01
1998.06.20 1998.06.25 2000.04.27 2001.01.18 2001.01.18
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
非正常损失,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正常损耗外的损失,包括: (一)自然灾害损失; (二)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窃、发生霉 烂变质等损失; (三)其他非正常损失。
税的摩托车、汽车、游 艇,其进项税额不得从 销项税额中抵扣。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法字【1993】第038号
点击添加标题
65000
4 债务重组取得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例4 甲企业2009年2月10日赊销一批商品给乙企业,价 税合计100000元,当即收到一张面值100000元的商业承 兑汇票。2009年8月10日乙企业发生财务困难,经双方 协商拟进行债务重组。乙企业以设备抵债,开出增值税 专用发票,该设备公允价值78000元,增值税额13260元。 甲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下:
点击添加标题
增值税转型与流转税改革
增值税转型与流转税改革
2008年11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 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 行条例》。新修订的三个条例将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2008年12月1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三个令,公 布修订后的三个《实施细则》,随三个《暂行条例》一起于 2009年1月1日起实施。
新条例下,由于自建固定资产发 生的进项税额同样可以抵扣,所 以原材料进项税额不再需要转出
原材料 30000
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固定资产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例3 甲企业用一批材料换入新设备一台。该材料售价 7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表明增值税额11900元,该材 料的实际成本为65000元。换入的新设备公允价值80000 元,增值税专用发票表明增值税额13600元。甲企业支 付补价11700元。假定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 实质,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10
我国会计准则一览表(续)新增会计准则22项
编号
3号 5号 8号 9号 10号 11号 16号 18号
准则名称
投资性房地产 生物资产 资产减值 职工薪酬 企业年金基金 股份支付 政府补助 所得税
颁布/修订时间
2006.2.15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实施时间
2007.01.01
《国营企业统一会计报表格式及说明草案》 《国营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说明草案》 分部门、分行业统一会计制度
财政决定财务 计划经济集中统一 照搬苏联模式
中国会计规范的变迁(二)
1992年起, “两则、两制”的发布实施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财务通则》 分行业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为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创造了条件 初步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模式从适应传统的计划经济 模式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
1999.01.01 1999.01.01 2000.07.01 2001.01.01 2001.01.01
重新颁布 时间
2006 .02 .15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8
我国会计准则一览表(续)
序 准则名称 号
颁布/修 订
时 间
实施 重新颁布
时间
时间
9 租赁
2001.01.18 2001.01.01 2006 .02 .15
目、免征增值税(以下简称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 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 (2000元标准)
4—3 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
个人消费包括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
❖ 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 (一)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 税劳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