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优质课《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本节共安排三个课时,第1课时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第2课时为元素周期律,第3课时为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本节课为第二课时。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中学化学是从元素周期律开始,系统的研究微观世界和元素性质的关系。它帮助学生整合以往零散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使元素化合物知识从无序到有序,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对学习选修3的相关内容也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材处理
将本节课设计成两个板块,板块一:探究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这一部分内容由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自主学习。板块二:探究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这部分内容在课堂进行探究式学习。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碱金属、卤族元素的部分知识,具备一定记忆化学的知识基础;
2、学生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具备一定理论基础;
3、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验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资料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为本节的学习提供了能力基础;
4、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前微课的学习,能运用符号表征元素的性质,认识元素周期律的内涵,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2)认识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以及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
2、评价目标:
(1)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探究,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元素周期律本质的认识进阶和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
(2)通过对元素金属性递变规律的实验探究与实验创新设计,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水平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
难点:设计实验探究钠、镁、铝金属性强弱
五、教学思路:
本节教学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课前微课:让学生自主探究原子半径、化合价、原子核外电子数周期性变化;二是课堂上探究性学习:探究元素金属、非金属性周期性变化,三是课后的延续学习。
六、教法学法
教法:微课导学、问题导向与合作探究
学法:小组讨论、实验探究、演绎推理、归纳总结。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设计时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课程标准为指导,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积极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认识思路的结构化,实现“教、学、评”活动有机结合,合力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板书设计:
二、元素周期律
1、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的性质 原子半径
决定 呈周期性变化
主要化合价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3、元素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元素周期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