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在写作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训练在写作中的应用
语文考试中,经常见到这样一些考生,一到写作文就紧皱眉头,无从下笔,几经苦思冥想,方才挤出只言片语。完成一次作文题,仿佛经历了一次艰难的跋涉。有些同学写作速度似乎并不慢,但由于思路狭窄,写出的内容平淡、干瘪,写来写去就是那么几件司空见惯的事,使人读后有“千篇一律”的感觉。那么,能否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文章充实、具体又富有新意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知道,对同一事物,如果视角不同,认识程度、方式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印象,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这个道理。对作文题意的理解也是如此。同一个命题,往往能挖掘出不同的内涵。例如2013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目是《好奇》,一方面“好奇”,本身是一个动词,意思为指的是对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发生兴趣。因此在文章中一定要写出“我”好奇什么,或者什么引发了我的好奇!另一方面,材料中提到“好奇,会使你有很多新的发现,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在整篇文章中还要体现出我因“好奇”收获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有哪些感悟!处理好文章的详略。在主题设置上,这个题目给了我们多样选择的机会。材料中:有人对星空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观察探究,是对于自然的感悟;有人对“小人国”的故
事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读《格列佛游记》,是对于知识的感悟;有人对身边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就去了解这变化的原因,是对于社会生活的感悟;而中考作文的要求是考生要通过文章写出对于社会、人生、和自然的感悟,而从这个材料中所给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生活与人生的感悟是比较好写的。可见,考场作文,虽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然有许多个立意取向供我们选择。
任何文章,都是写作者思维品质的形态表现,所以要打开思路,就要尽可能地变换思维角度,强化纵向思维、横向思维的训练。纵向思维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来进行联想的思考方式,横向思维则是根据空间的变换来联想同该命题有关内容的思考方式。这两种思维能力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考生打开思路,进而在众多立意取向中选择最恰当写作切入点,也有助于考生最大限度地从生活积累中挖掘写作材料,丰富文章内容,曾强文章的感染力。
由此可见,思维能力的训练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只要能够经常进行这种训练,考生们就能在考场上奋笔疾书,写出立意新颖、内涵丰富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