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较全版

合集下载

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名词解释汇总

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名词解释汇总

1饲料指一切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物质。

2游离水存在于饲料表面和细胞间隙中的水,加热时易蒸发逸出,也称为自由水。

3结合水:与糖和盐类通过化学键结合的水,一般不会挥发,被称为结晶水。

4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的醛、酮或其简单衍生物以及能水解产生上述产物的化合物的总称。

5蛋白质氨基酸(AA)通过酰胺键组成的一类含氮化合物,由18种AA和2种酰胺组成,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少量含Fe、P、S。

6脂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不溶于水,但溶于多种有机溶剂的一类物质的总称。

7营养物质饲料中能够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化学成分,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或营养素。

8动物营养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9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摄入、消化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与生命活动、动物生产关系的一门科学。

10总能是指饲料中有机物完全氧化成水、二氧化碳和其他氧化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也叫粗能化学能11能值单位饲料完全燃烧所释放出的能量称为饲料的能值12消化能消化能是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即:DE=GE-FE (也称为表观消化能也称为表观消化能ADE)式中,FE为粪中养分所含为粪中养分所含的总能,称为粪能。

13 代谢能、代谢能是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

ME=DE-(UE+Eg)=GE-FE-UE-Eg14 净能是饲料中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的代谢能扣去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15 维持净能:指饲料能量用于维持生命活动、适度随意运动和维持体温恒定部分,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发掉16 生产净能是指饲料能量用于沉积到产品中的部分,也包括用于劳役做功17 代谢粪能 1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2消化道分泌物和经消化道排泄的代谢产物3消化道黏膜脱落细胞这三者称为粪代谢物,所含的能量为代谢粪能18 内源尿能、尿中能量除来自饲料养分吸收后在体内代谢分解的产物外,还有部分来自于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后者称为内源尿能19 热增耗 HI又称为特殊动力作用或食后增热,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20 必需脂肪酸:是指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需由饲粮供给,在体内具有明确的生理作用,是对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不可缺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益生名词解释动物营养学

益生名词解释动物营养学

益生名词解释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在不同生理状态下,通过摄入、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科学。

它涉及了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消化系统的功能、饲料的配制和营养评价等方面。

举例来说,动物营养学可以研究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和消化吸收情况。

通过科学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可以确定不同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并进一步研究蛋白质在消化系统中的降解和吸收过程。

这有助于合理配制饲料,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总之,动物营养学对于了解动物的营养需求、饲料利用效率以及饲养管理的科学性非常重要。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2016较全版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2016较全版

表观消化率:DA=(养分的采食量-粪中该养分的回收量)*100% /养分的采食量表观消化能=总能-粪能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需经由饲料供应的氨基酸。

高等动物丧失了合成部分氨基酸的能力,必需氨基酸种类是由动物遗传特性决定的。

必需脂肪酸:机体不能合成,必需由饲料提供;或虽然能合成,但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

半必需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取代或节省部分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

标准奶(乳脂校正乳):为了方便计算产奶的营养需要,将乳脂含量不同的产奶量统一换算为乳脂率4%时的产量。

补偿生长:生长肥育畜禽若前期由于营养供给不足,生长受到限制;后期供给充足的营养,表现出高于同龄正常饲养动物生长速度的能力。

常量矿物元素:动物体内含量高于0.01%的矿物元素,以%表示。

(Ca、P、Na、K、Cl、Mg、S)动物营养: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整个过程。

动物生产:将人类不能直接利用或利用价值较低的饲料资源,通过动物转化为具有较高经济或使用经济价值的可利用畜产品的过程。

代谢能:能经过体内代谢释放或保留的能量,表示消化能扣除代谢产物含能后的剩余部分。

代谢能=总能-粪能-尿能-发酵气体能代谢粪能(FmE):粪便中除未被消化的饲料残渣外,还有消化道脱落细胞,分泌物和微生物菌体。

其中所含能量,属于动物内源损失,并非来自饲料,因同粪便一道排出,称代谢粪能。

代谢粪氮:由采食引起的动物消化道上皮组织脱落,分泌消化酶和肠道微生物随粪排出的氮。

碘价:100g脂肪或脂肪酸所能吸收碘的克数。

反应脂肪的不饱和度。

蛋白质周转:为维持动物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体内蛋白质在不断分解和合成循环中得到更新的动态过程。

蛋能比:日粮中粗蛋白含量(g/kg)与有效能(MJ/kg)之间的比例。

氮平衡:动物摄入氮(蛋白质为主)与排出氮(粪与尿中含氮化合物)之间的差值。

非必需氨基酸:并非动物不需要,而是动物可以合成,不需要一定由饲料供给。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较全版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较全版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较全版表观消化率:DA=(养分的采食量-粪中该养分的回收量)*100% /养分的采食量表观消化能=总能-粪能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需经由饲料供应的氨基酸。

高等动物丧失了合成部分氨基酸的能力,必需氨基酸种类是由动物遗传特性决定的。

必需脂肪酸:机体不能合成,必需由饲料提供;或虽然能合成,但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

半必需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取代或节省部分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

标准奶(乳脂校正乳):为了方便计算产奶的营养需要,将乳脂含量不同的产奶量统一换算为乳脂率4%时的产量。

补偿生长:生长肥育畜禽若前期由于营养供给不足,生长受到限制;后期供给充足的营养,表现出高于同龄正常饲养动物生长速度的能力。

常量矿物元素:动物体内含量高于0.01%的矿物元素,以%表示。

(Ca、P、Na、K、Cl、Mg、S)动物营养: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整个过程。

动物生产:将人类不能直接利用或利用价值较低的饲料资源,通过动物转化为具有较高经济或使用经济价值的可利用畜产品的过程。

代谢能:能经过体内代谢释放或保留的能量,表示消化能扣除代谢产物含能后的剩余部分。

代谢能=总能-粪能-尿能-发酵气体能代谢粪能(FmE):粪便中除未被消化的饲料残渣外,还有消化道脱落细胞,分泌物和微生物菌体。

其中所含能量,属于动物内源损失,并非来自饲料,因同粪便一道排出,称代谢粪能。

代谢粪氮:由采食引起的动物消化道上皮组织脱落,分泌消化酶和肠道微生物随粪排出的氮。

碘价:100g脂肪或脂肪酸所能吸收碘的克数。

反应脂肪的不饱和度。

蛋白质周转:为维持动物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体内蛋白质在不断分解和合成循环中得到更新的动态过程。

蛋能比:日粮中粗蛋白含量(g/kg)与有效能(MJ/kg)之间的比例。

氮平衡:动物摄入氮(蛋白质为主)与排出氮(粪与尿中含氮化合物)之间的差值。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动物营养学一、名词解释1.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统称为营养物质(nutrients),亦称为养分或营养素。

2.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

3.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

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4.饲料: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准确定义)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凡是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5. 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或养分完成一定营养或营养生理功能的能力大小。

5.蛋白质互补:由于各种饲料所含EAA种类、含量、限制的程度不同, 多种饲料混合可起到AA取长补短的作用。

互补作用也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饲喂的多种饲料中,但随间隔时间增长,互补作用减弱。

6.IP(理想蛋白):指日粮中各氨基酸含量与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吻合,动物可最大限度的利用饲料蛋白质。

AA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理想蛋白中各种氨基酸(包括NEAA)具有等限制性,不可能通过添加或替代任何剂量的任何氨基酸使蛋白质的品质得到改善。

7.维生素:一类动物代谢所必需而需求量极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提供或者提供先体物。

8.蛋白质的周转代谢:动物体内,老组织不断更新,被更新的组织蛋白降解为氨基酸,而又重新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周转代谢。

9.常量元素: 动物机体内含量大于或等于0.01%的元素.主要包括Ca.P .Na .K .Cl .Mg. S等7种。

10.微量元素:通常指生物有机体中含量小于0.01%的化学元素,目前查明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锌铜锰碘硒钴钼氟鉻硼等12种,铝钒镍锡砷铅锂溴等8种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含量非常低。

11.CP(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绪论1.营养: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2.营养学:是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3.动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资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科学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动物的食物2.养分(营养物质):饲料中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3.粗灰分:是饲料样品在550~600°C高温炉中,有机物质全部燃烧氧化后剩余的残渣4.粗蛋白质(CP):是指饲料样品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和5.粗脂肪(EE):是饲料样品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6.粗纤维(CF):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7.无氮浸出物(NFE):饲料有机物中除去脂肪和粗纤维的无氮物质8.酸性洗涤纤维(ADF):植物材料或含有植物材料的饲料中,不溶于酸性洗涤剂的碳水化合物9.中性洗涤纤维(NDF):植物材料或含杠物材料的饲料中不溶于中性洗涤剂的那部分物质10.概略养分分析法: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

分别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1.消化:指饲料在消化道内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把结构复杂、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吸收:饲料中营养物质经过动物消化道的无力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过程3.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的能力4.消化性:饲料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第三章蛋白质营养原理1.蛋白质周转代谢:蛋白质降解的氨基酸进入体内的氨基酸代谢库,一部分又被重新用于蛋白质的合成,这个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周转代谢。

2.必需氨基酸(EAA):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3.非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能够合成满足需要,不需要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4.限制性氨基酸(LAA):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动物营养学术语

动物营养学术语

术语查询饲料:动物为了生存,生长,繁衍后代和生产,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

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ADF:酸性洗涤纤维,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之一。

NDF:中性洗涤纤维,将饲料进行中性洗涤剂处理,得到中性洗涤纤维,同样是评定饲草中纤维类物质的指标之一。

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成分。

概略养分分析法: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

分别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N浸出物和粗灰分。

纯养分:饲料中最基础的、不可再分的营养物质叫纯养分,包括蛋白质中的AA,脂肪中的脂肪酸,C.H2O中的各种糖、各种矿物元素、维生素等。

粗蛋白质(CP):饲料中一切含N物质的总称,包括饲料非蛋白质含N物,如AA、酶、某些V、尿素、氨、无机含N盐。

数值上,CP等于N×6.25。

粗脂肪(EE):所有脂溶性物质叫粗脂肪,用乙醚浸提,又叫醚浸出物,包括真脂肪及其他脂溶性物质。

粗纤维(CF):饲料中的纤维性物质,理论上包括全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而概略分析中的粗纤维是在强制条件下(1.25%碱、1.25%酸、乙醇和高温处理)测出的,其中,部分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被溶解,测出的CF值低于实际纤维物质含量,同时增加了无N浸出物的误差。

粗灰分:饲料完全燃烧后的残渣,主要是矿物元素及其盐类,有时有少量泥砂。

饲料的可消化性:饲料被动物硝化的性质或程度。

动物的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

饲料中某养分的消化率:是衡量饲料的可消化性和动物的消化力这两方面的统一指标,它是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计算公式如下。

饲料的可消化养分=食入饲料中养分—粪中养分饲料中某养分的消化率=食入饲料中养分—粪中某养分/食入饲料中养分*100%饲料中某养分的真消化率:食入饲料中养分—(粪中某养分—消化道来源物中某养分)/食入饲料中养分*100%抗营养物质:指饲料本身含有,或从外界进入饲料中的阻碍养分消化的微量成分。

动物营养学(上一年的资料)

动物营养学(上一年的资料)

名词解释:(10个*3=20分)营养: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对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以及机体摄食、消化、吸收、转运、利用和排泄物质的过程。

动物营养: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物理以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蛋白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由核酸编码的α氨基酸之间通过α氨基和α羧基形成的肽键连接而成的肽链,经翻译后加工而生成的具有特定立体结构的、有活性的大分子。

限制性氨基酸: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必须氨基酸: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非必须氨基酸:人或动物机体能自身合成,不需通过食物补充的氨基酸,共12种。

理想蛋白质: AA(氨基酸)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主要由碳、氢、氧所组成。

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

脂肪额外能量效应:禽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当植物油和动物脂肪同时添加时效果更加明显,这种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

维持需要: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

分别为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N浸出物和粗灰分。

维生素: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

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

水溶性维生素:B1、B2、B6、B12、烟酸、泛酸、生物素、叶酸、胆碱、VC。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

消化能: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代谢能: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的能量。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

《动物营养学》1、营养:就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与生产的全部过程。

2、养分:食物中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

3、饲料: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4、动物营养学: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名词解释:CP、CA、EE、CF、ADF、NDF、NFE、NPN。

粗蛋白质(CP):就是常规饲料分析中用以估计饲料、动物组织或动物排泄物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指标,它包括了真蛋白质与非蛋白质含氮物(NPN)。

粗灰分(CA):就是饲料、动物组织与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脂肪(EE):就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粗纤维(CF):粗纤维就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无氮浸出物(NFE):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与淀粉等可溶性多糖的总称。

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非蛋白质含氮物(NPN):用饲料常规分析法获得的饲料粗蛋白质还含有部分非蛋白质性的含氮物,称NPN。

2、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3、简述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概况性强、简单使用。

尽管分析中存在一些不足,特别就是粗纤维分析尚待改进,目前世界各国仍在使用、4、简述饲料营养物质的功能?答:1)作为动物体的结构物质2)作为动物生存与生产的能量来源3)作为动物机体正常机能活动的调节物质4)形成产品——附属功能5、动植物化学组成的差异?答:一:动植物元素组成的差异:1)元素种类基本相同,数量差异大;2)元素含量规律异同:相同:均以氧最多、碳氢次之,其她少。

不同:植物含钾高,含钠低;动物含钠高,含钾低;动物含钙、磷高于植物。

动物营养学考试经典总结

动物营养学考试经典总结

动物营养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 饲养标准:根据动物种类,性别,年龄,生理状况,生产性能,根据科学理论及通过生产实践饲养确定的一套动物营养成分的需要量作为生产标准。

2.RDP:英国的降解与非降解蛋白质体系中,瘤胃降解蛋白质为微生物所降解的蛋白质,80%-100%可合成菌体蛋白。

3.妊娠合成代谢:妊娠母猪即使饲喂与空怀母猪相等的维持日粮,除能满足一窝仔猪和乳腺组织增长的需要外,母体本身仍可增重。

这种现象为“妊娠合成代谢”。

4.代谢能:指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及消化道可燃气体的能量后剩余的能量。

5.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6.生长实验:生长实验也常称饲养实验是通过饲喂动物已知营养物质含量的饲料或饲粮。

出现的程度,来确定动物对养分的需要量或比较饲料或饲粮的优劣。

7.温热环境:温热环境包括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动、辐射及热传递等因素,他们共同作用于动物,使动物产生冷或热、舒适与否的感觉。

8.绝食代谢:饥饿代谢或空腹代谢,动物绝食到一定时间,达到空腹条件时所测的能量代谢叫绝食代谢。

动物绝食代谢的水平一般比基础代谢略高。

9.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通过体内特定的先体物质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10.真消化率:在表现消化率基础上,扣除粪便中的内原部分所得的消化率。

11.理想蛋白:是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必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

12.热增耗:过去又称为特殊动力作用或食后增热,是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粮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它以热的形式散失。

13短期优饲:是指在配种前10~14天开始,供给动物能量相当于维持的130~200%,增加排卵数。

14动物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适宜环境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

☐消化(Digestion)是指饲料在消化道内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作用,把结构复杂、难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可溶性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物理消化(physical digestion):又称机械性消化,指动物通过采食、咀嚼(mastication)和胃肠蠕动,把饲料磨烂,并和消化液混合,形成食团、推动食物后移,最后将消化后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化学性消化是指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变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是高等动物主要的消化方式,不同动物酶消化的特点不同。

☐瘤胃微生物消化的概念:指瘤胃微生物对饲料营养物质进行消化的过程。

反刍动物瘤胃中存在大量的纤维分解菌,这是反刍动物能大量利用粗饲料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瘤胃的存在,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也有许多特点。

☐吸收(absorption)指饲料经过消化道各种方式的消化后,营养物质被分解成可溶性的小分子,这些小分子通过肠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吸收后的营养物质被运送到机体各部位,供机体利用。

☐消化率: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程度,通常用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数表示☐必需氨基酸:指动物不能由体内代谢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动物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半必需氨基酸:是指机体内以必需氨基酸作为前体合成的氨基酸,反应是不可逆的,饲粮中补充半必需氨基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对应的必需氨基酸。

☐条件性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在某一生长阶段或生理状态下,内源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

☐限制性氨基酸是指饲粮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需要量相比,差距较大的氨基酸。

☐理想蛋白质模式:理想蛋白质中最重要的是必需氨基酸之间比例,为了便于推广应用,通常把赖氨酸作为基准氨基酸,其相对需要量定为100 ,其它必需氨基酸需要量表示为赖氨酸需要量的百分比,称为必需氨基酸模式或理想蛋白模式。

☐非蛋白氮化合物(NPN):粗蛋白中除了真蛋白质外,还包括游离氨基酸、肽、酰胺、生物碱、有机碱、氨、尿素、尿酸和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统称非蛋白氮(NPN)。

动物营养学 名词解释

动物营养学 名词解释

1.过瘤胃蛋白:就是将一生蛋白质经过处理,避免在瘤胃内被发酵、降解而直接进入小肠后再被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目的。

提高饲料中过瘤胃蛋白质数量、减少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降解率的方法。

:1加热处理蛋白质补充料可降低瘤胃液中氨的生成速度。

2 用甲醛处理蛋白质补充料可降低其在瘤胃的降解率,而对饲料的消化率无影响。

2.尿素循环:即“乌氨酸循环”。

是机体对氨的一种解毒方式。

肝脏是尿素循环的重要器官,这一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氨、CO2和乌氨酸缩合成瓜氨酸。

2、瓜氨酸再与氨结合脱去水,生成精氨酸。

3、精氨酸在肝脏精氨酸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尿素和乌氨酸。

每循环一次可将2分子氨和1分子CO2变成1分子尿素和1分子水。

3.体增热:犬采食饲料后伴有热增加现象,这种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称为体增热。

4.基础代谢率:在自然温度环境中,人体在非活动的状态下(包括消化系统,即禁食两小时以上),维持生命所需消耗的最低能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和体重的降低而降低,而随着肌肉的增加而增加。

而人体在清醒而极端安静的情况下,不受精神紧张、肌肉活动、食物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能力代谢率就是基础代谢。

5.脂溶性维生素:由长的碳氢链或稠环组成的聚戊二烯化合物。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和K,它们都含有环结构和长的、脂肪族烃链,这四种维生素尽管每一种都至少有一个极性基团,但都高度疏水的。

某些脂溶性维生素并不是辅酶的前体,而且不用进行化学修饰就可被生物体利用。

这类维生素能被动物贮存。

6.几丁质:节肢动物体表外骨骼的主要成分。

由碳水化合物和氨分子组合而成。

几丁质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可再生自然资源,广泛存在于海洋中,其降解产物具有多种用途。

几丁质又称甲壳素或架桥质,是大多数真菌的细胞壁成分,也是真菌病害有效防治的限制因子之一。

由于几丁质酶对真菌细胞壁物质有降解作用,故对于真菌病害的防治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几丁质酶的种类有微生物几丁质酶、植3物几丁质酶和动物几丁质酶。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

动物营养学名词解释、问答题、论述题

名词解释1、生长停滞:动物因某些原因(如疾病、营养不良等)所引起的生长减慢、零生长及负生长的现象称为;1、生长补偿消除了影响动物生产停滞的因素之后,动物在短期内的生长速度超过正常值的现象称之。

2、真实消化率公式为:真实消化率=3、非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能合成的,一般情况下不需从饲料中供给的氨基酸称之。

4、酸价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5、白肌病动物缺乏维生素E、微量元素硒所引起一种以骨骼肌损伤为特征的疾病,表现为肌肉仓白,收缩无力等。

1、妊娠合成代谢妊娠母畜的体增重(或对饲料养分的利用率)高于同等日粮水平的空怀母畜的现象称之。

2、表观消化率食入饲料养分减去粪中排出的总养分(未扣除内源性养分)再与食入饲料养分之比(%)。

公式为:表观消化率=3、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的,或虽然能合成但合成的速度和数量都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需从饲料中供给的氨基酸。

4、碘价100克的脂肪或脂肪酸吸收碘的克数称之。

5、佝偻病幼年动物因缺钙、磷及维生素D所引起的以骨骼的病变为特征的疾病。

1、不饱和脂肪酸:碳链中含有双键的脂肪酸称之。

2、代谢体重:以千克为单位的自然体重的0.75次方:W0.75(kg)。

3、无氮浸出物:=100-(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水分+粗纤维)4、短期优饲:母畜在配种前的7~14天增加养分的饲养方法称之。

5、瘤胃氢化作用:不饱和脂肪酸经过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变成饱和脂肪的现象。

1、理想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符合动物需要的蛋白质称之。

2、热增耗也称为体增热,是由于动物采食、消化饲料所增加的产热量。

等于动物采食前后产热量之差。

3、营养需要动物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称之。

4、软脂肉含有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猪肉称之。

5、脂肪的酸败脂肪在适当的条件下(如氧气、适宜温度、水分、微生物、金属离子等到)发生氧化,生成醛、酮、酸并有异味的现象称之。

七、简答题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为:(1) 作为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2) 作为修复机体损伤的重要物质;(3) 作为能源物质;(4) 作为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观消化率:DA=(养分的采食量-粪中该养分的回收量)*100% /养分的采食量
表观消化能=总能-粪能
必需氨基酸: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需经由饲料供应的氨基酸。

高等动物丧失了合成部分氨基酸的能力,必需氨基酸种类是由动物遗传特性决定的。

必需脂肪酸:机体不能合成,必需由饲料提供;或虽然能合成,但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

半必需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取代或节省部分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

标准奶(乳脂校正乳):为了方便计算产奶的营养需要,将乳脂含量不同的产奶量统一换算为乳脂率4%时的产量。

补偿生长:生长肥育畜禽若前期由于营养供给不足,生长受到限制;后期供给充足的营养,表现出高于同龄正常饲养动物生长速度的能力。

常量矿物元素:动物体内含量高于0.01%的矿物元素,以%表示。

(Ca、P、Na、K、Cl、Mg、S)动物营养: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整个过程。

动物生产:将人类不能直接利用或利用价值较低的饲料资源,通过动物转化为具有较高经济或使用经济价值的可利用畜产品的过程。

代谢能:能经过体内代谢释放或保留的能量,表示消化能扣除代谢产物含能后的剩余部分。

代谢能=总能-粪能-尿能-发酵气体能
代谢粪能(FmE):粪便中除未被消化的饲料残渣外,还有消化道脱落细胞,分泌物和微生物菌体。

其中所含能量,属于动物内源损失,并非来自饲料,因同粪便一道排出,称代谢粪能。

代谢粪氮:由采食引起的动物消化道上皮组织脱落,分泌消化酶和肠道微生物随粪排出的氮。

碘价:100g脂肪或脂肪酸所能吸收碘的克数。

反应脂肪的不饱和度。

蛋白质周转:为维持动物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体内蛋白质在不断分解和合成循环中得到更新的动态过程。

蛋能比:日粮中粗蛋白含量(g/kg)与有效能(MJ/kg)之间的比例。

氮平衡:动物摄入氮(蛋白质为主)与排出氮(粪与尿中含氮化合物)之间的差值。

非必需氨基酸:并非动物不需要,而是动物可以合成,不需要一定由饲料供给。

粪能(FE):饲料不可消化残渣中所含的能量,
随粪便排出体外;粪中的能量对动物没有生物学
价值。

肥育:肉用畜禽生长后期经强化饲养,而使其瘦
肉和脂肪快速沉积,实现转化功能的阶段。

净能:饲料中能被动物用于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
的能量。

净效率:畜产品所含能量与扣除维持需要后的饲
料有效能量之比。

绝食代谢:动物绝食一定时间达到空腹后,单位
时间内的能量产生(消耗)量。

(要求:动物健
康,室温,空腹状态,消耗自身能量储备,安静
和放松生活状态,活动量尽量少)
阶段饲养:前期限制饲喂,后期强化饲养。

理想蛋白: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正好与动物所需
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比例一致的一种蛋白质
理论模型。

也称理想氨基酸配比(模式):理想
蛋白的利用率为100%
尿能:尿氮的能值。

内源尿氮:动物在维持状态下,体内蛋白质最低
限度净分解经尿排出的氮。

母体效应:初生动物体重与生长肥育期的生长速
度和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关系,多胎动物尤其明
显。

强化饲养:整个肥育期供给高水平营养。

日粮纤维:不能被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消化的
饲粮组分,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类
物质和木质素等。

日粮电解质平衡:日粮中矿物质的相对酸碱性,
以及可能产酸或产碱养分之间的平衡关系。

日粮精粗比:草食动物日粮中精饲料和粗饲料的
干物质重量比。

酸价:中和1g脂肪所消耗的KDH的毫克数。


应脂肪酸含量与脂肪氧化程度。

饲料报酬:生长动物体重每增加1kg需要消耗的
饲料量(kg)。

饲料转化系数:每饲喂1kg饲料所能引起动物体
重的增加量(kg)。

饲养水平:动物日摄营养物质的量相当于其维持
需要的倍数,一般指能量和蛋白的供应水平。

条件必需氨基酸:在特定条件下,合成量不足,
必须由饲料补充氨基酸。

体表氮损失:维持状态下,皮肤细胞和被毛脱落
损失的氮。

体增热/热增耗(HI):绝食动物采食饲料后短时
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能
量。

外源养分进入代谢途径前消化(消化腺的分
泌)、吸收(主动运输)、转化(肝脏的初步加工)
和激活(VFA)过程所消耗能量的产热部分。

微量矿物元素:动物体内含量低于0.01%的矿物
元素,以mg/kg(ppm)表示。

(Cu、Zn、Fe、Mn、
I、Se、Co、Mo、F、Cr、Si、B)痕量:铝、钒、
镍、锡、砷、铅、锂、溴。

维持:动物保持体重不变,体组织成分恒定,即
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消化率:可消化养分占饲料中该养分的百分比。

消化能(DE):可消化养分中所含的能量,表示
饲料总能中能被动物吸收进入体内的部分。

析因法:将动物对某种养分的总需要量按用途分
为维持需要和生产(产奶、妊娠和生长等)需要,
分别确定各部分,然后相加的研究方法。

限制性氨基酸:在一定饲料或饲粮中,由于某种
氨基酸的缺乏,限制了其他氨基酸的利用或蛋白
质的整体代谢效率。

这种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
酸。

营养物质/养分:动物形成机体或维持正常生理
功能所必需的化学成分。

营养价值:饲料中养分的组成、含量和利用程度
的综合评估。

营养需要量:某种动物在适应环境条件下,保持
身体健康、正常发育和获得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
养分的最低需要量。

真消化率:DT={养分的采食量-(粪中该养分的
回收量-粪中该养分的内源排泄量)}*100% /
养分采食量
真消化能=总能-(粪能-代谢粪能)
总能:饲料中的有机物在体外完全燃烧,生成能
量最低的稳定氧化物,释放出的全部能量用于衡
量饲料中的总能量含量,这些能量并不是都能被
动物利用。

总效率:畜产品所含能量与摄入饲料的有效能之
比。

综合法:将动物作为一个完整地生物反应器,在
一定条件下将其生产性能看作是对饲料养分供
应的反应,根据反映曲线确定适宜的供给量。

皂化价:1g脂肪完全水解所消耗的KDH的毫克
数。

反应脂肪酸碳链的长度和可皂化脂肪的含
量。

脂肪的额外热效应:饲料中添加过量脂肪后,动物可利用能量高出所添加脂肪含有能量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