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法分析中国葛根研究状况
基于CNKI数据库分析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基于CNKI数据库分析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f9b19f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48.png)
基于CNKI数据库分析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张玉梅;杨丽霞;孟祥云【摘要】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方法:从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葛根素\"\"糖尿病\",纳入篇名为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全部文献,然后从文献的年度分布、发表类型、学科分布、基金类型分析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文献特征;从文献的发表单位、作者、疾病分布分析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结果:经过文献检索,发现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开始于1997年,截止2017年9月,共有487篇文献.其中432篇文献发表在学术期刊上,19篇硕士论文,5篇博士学位论文,24篇国内会议论文,7篇国际会议论文.从学科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内分泌疾病(185篇)、中药学(137篇)、中医学(97篇)、心血管系统疾病(10篇)等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篇,各省自然科学基金13篇,各省教委基金7篇,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篇;省、直辖市其他基金资助10篇.从研究机构来看,研究最多的机构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1篇,其次是娄底市中心医院20篇,北京中医药大学16篇,河北医科大学14篇,苏州大学12篇,牡丹江医学院10篇.研究内容主要针对糖尿病糖脂代谢异常96篇,糖尿病肾病95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3篇,临床研究(339篇)和动物实验(132篇)均有涉及,且以临床研究为主.结论: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已有20年的历史,药理作用广泛,可以治疗糖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尤其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显著.【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9(032)006【总页数】3页(P57-59)【关键词】CNKI数据库;葛根素;糖尿病;文献【作者】张玉梅;杨丽霞;孟祥云【作者单位】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甘肃兰州 730060;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省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是临床常用中药材,具有发表解肌、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功效。
我国葛根相关专利现状分析
![我国葛根相关专利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c0269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15.png)
我国葛根相关专利现状分国1990~2008年葛根相关研究专利的数量、时间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专利的年限分布、学科分布、授权情况及申请人分布等,旨在揭示我国对葛根研究相关专利的保护现状.
作 者:陈耀辉 袁金凤 巫自勇 李福英 傅海渊 陈全斌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2009 ""(14) 分类号:SS67.23+9 关键词:葛根 发明专利 分析
葛根的研究与开发现状
![葛根的研究与开发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2b73918964bcf84b9d57bfe.png)
1 葛根的资源与品种 葛属植物全 世界约 20 种, 我国 共有葛属 植物
11种, 其学 名、资源情况等见表 1。野葛是 分布最 广、产量最高和资源最多的品种。 11种葛属植物除 粉葛以人工栽培为主外, 其余均以野生为主。中国 药典 ( 1990年版 )收载了野葛和粉葛两种葛属原植 物。
素和大豆甙元 - 4, 7- 二葡萄糖甙等异黄酮类化合 物 [ 2] , 其结构如下:
其 中, 不同 基因所 对应的 不同 物质见 表 2。除 这 4 种主要的黄酮物质之外, 日本学者柴田承二等 还 从葛属 植物 P . thunberg iana Ben th等品 种分 离 得 到葛 根 素 - 7 - 木 糖 甙; Bhutain 等 从 葛 属 植
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葛根; 营养; 保健; 开发; 研究
中图分类号: Q949. 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8376( 2006) 02- 0024- 03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 P ueraria lobata (wild)Ohwi或甘 葛藤 Pueraria thomsonil Benth的干燥根, 甘葛藤又习称为 粉葛。葛根为常用中药, 具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 泻的功效, 多用于治疗外感发热、头痛、项强、消渴、麻疹不 透、热痢、泄泻、高血压等症[ 1] 。近年来, 国内外对葛根的资 源与品种、化学成分分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在保健
收稿日期: 2006 - 03- 06 作者简介: 郑皓, 男 ( 1984- )本科生
物 P . Tuberosa 中分离 得到 另 一种 新的 异 黄酮 类 物质 ) ) ) 4, 6- 二乙 酰 基葛 根素 ; 野 原 稔 弘等 还 首次从葛根中分离鉴定出金雀黄素 - 8 - 芹糖 基 - 葡萄糖甙和大豆黄素 - 8 - 芹糖基 - 葡萄 糖甙 两种异 黄酮物 质。
中药葛根的研究现状
![中药葛根的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50f825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4.png)
中药葛根的研究现状
王西成;张效蓬
【期刊名称】《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年(卷),期】2004(011)003
【摘要】葛根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及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块根,具有解肌发表,退热生津,辛凉透疹,升阳止泻的功效。
葛根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黄酮类物质:大豆素、大豆甙、大豆素-4,7-二葡萄糖甙、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甙、葛根醇、葛根藤素及异
【总页数】2页(P256-257)
【作者】王西成;张效蓬
【作者单位】安徽金蟾药业集团有限公司,235000;安徽金蟾药业集团有限公
司,2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对葛根素与葛根黄酮体内动力学关系的探讨--兼论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J], 杜力军;邢东明;炎彬;卢弘;赵玉男;谢伟东;雷帆;陶佳林
2.葛根及葛根异黄酮的研究现状 [J], 高靖;陈继红
3.基于CNKI数据库分析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J], 张玉梅;杨丽霞;孟祥云
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制剂葛根汤颗粒中葛根素含量的研究 [J], 游贵君;姜建伟;陈碧
5.山西省科技攻关课题“中药葛根与葡萄糖耐量因子(GTF)分子水平相湏配伍产品研究——中药复议葛根胶囊研究”通过省级鉴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葛根科研报告分析
![葛根科研报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a78c3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3.png)
葛根科研报告分析摘要:近年来,葛根的药用价值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葛根科研报告的分析,总结了葛根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相关研究成果。
葛根的药理活性、化学成分以及其在药物研发、抗氧化和抗炎等方面的应用潜力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本文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葛根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1.引言葛根,即葛条,是一种源自于葛亚科(Leguminosae)植物的根及根茎。
长期以来,葛根在传统药物学中被广泛应用,其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降压等药理活性,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由于其潜在的药用价值,近年来葛根的研究在不断增加,很多科研项目针对葛根进行了深入探究。
2.葛根的化学成分葛根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异黄酮类化合物。
异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的多酚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能。
此外,葛根中还含有黄酮苷、黄酮、多酚类物质等。
这些化学成分为葛根赋予了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
3.葛根的药理活性葛根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中包括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
研究表明,葛根提取物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尤其对常见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有明显抑制效果。
此外,葛根的抗炎作用也备受关注,其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
另外,葛根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在肿瘤领域,葛根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4.葛根的应用潜力基于葛根的药理活性和化学成分,其在多个领域具备潜在的应用价值。
首先,葛根的药理活性为其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其次,葛根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望用于预防和治疗一些慢性疾病。
此外,葛根还可以用作保健品的原料,用于调节免疫功能和延缓衰老。
除此之外,葛根在食品工业中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防腐剂。
5.结论综上所述,葛根作为一种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植物材料,其药理活性和化学成分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葛根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这为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前景。
葛根研究进展
![葛根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b190142767f5acfa1c7cd1e.png)
陈文杰(山东省东阿县人民医院药剂科,东阿 252201)
关键词 :葛根;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综述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 或甘葛藤(粉葛)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根,始 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解肌退热、透发麻疹、 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系统、免 疫系统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下面就将葛根及其 主要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理作用及临床 应用综述如下。 1 资源探讨
第 7 卷第 1 期 总第 69 期 二〇 〇九年元月·己丑年
物的结果。据报道,黄豆甙元排泄途径主要有三: 静脉及口 服24h后尿 排泄量分别为71.2%及34.3%; 粪 排 出 17.4% 和 34.3% ; 胆 汁 排 出 量 为 47.4% 及 39.1%。在代谢研究中, 葛根素与甙元在大鼠体内 代谢,无论是胃肠吸收还是分布形式及排泄途径等 在质方面基本一致,但在量的方面有差异。葛根素 在组织中代谢及排泄均较甙元快,可能与血浆蛋白 结合率不同及结构不同有一定关系 [7]。 4 药理作用 4.1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 4.1.1 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①[8] 葛根对正常和高血压动物均有一定的降压作用,静 脉注射葛根浸膏、总黄酮、葛根素及其脂溶性部分 PA和水溶性部分PM,均能使正常麻醉狗的血压短 暂而明显的降低,口服葛根水煎剂[2g/2kg]或酒浸 膏 (2g/2kg)或总黄 酮和葛 根素对高 血压狗 也有一 定的降压作用[9]。PM2 引起正常狗血压升高[10],说 明 葛根除 含有降 压物质 外,还 含有升 高血压 的物 质,葛根醇浸膏、总黄酮、PA3 、PA5 的降压作用不 受阿托品的影响。而PM5 的降压作用为阿托品所阻 断,葛根浸膏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升高。实 验表明,葛根素能完全抑制肾上腺素对腺苷酸环化 酶的 激活作用。有人据此认为, 葛根是β-受体阻 滞剂 ,降压作用是β受体阻滞 的结果。②葛根还具 有减慢心率的作用。葛根黄酮和葛根素使正常和心 肌缺血狗心率明显减慢;③葛根总黄酮和葛根素引 起血压降低,心率减慢,总外围阻力减少,左心室 压力和右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降低,从而降低了 心肌的耗氧量;同时又使冠脉血管扩张,冠脉血流 量增加,阻力降低而增加氧的供给,氧的供求平衡 得到改善。临床上用于心绞痛有一定效力。 4.1.2 扩张冠状血管,改善正常和缺血心肌的代谢
文献计量法分析中国葛根研究状况
![文献计量法分析中国葛根研究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85f554d8050876323112125d.png)
文献计量法分析中国葛根研究状况摘要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近几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葛根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揭示中国葛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葛根;文献;计量分析葛根(Radix Pueraria)又名葛藤、葛条、甘葛,是豆科蝶叶形花亚科葛属(Pueraria DC.)的块根,性平,味甘辛。
中国葛属资源相当丰富,主要分布于西南、华南、中南地区[1],其中野葛和粉葛产品的开发利用比较广泛。
野葛所含葛根素及黄酮量显著高于本属其他品种[2],药学价值高;粉葛富含淀粉,广西是其主要产地之一,以栽培食用为主[3]。
葛根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纤维素、黄酮类物质等,药食两用[4]。
其功效主要为清热解肌、生津止渴、醒脾解酒、透疹和升阳止泻[5]等。
现在葛根及其制品已经跨越了传统清热解表的功效,在心血管系统、抗癌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免疫、雌激素等医药学临床等方面显示了多种药理活性[6-9],有“亚洲人参”之美誉[2]。
近年来,葛资源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葛种资源、药理药化、临床应用、食品保健、异黄酮等有机成分提取纯化工艺上。
较为新的研究还将葛根淀粉视为富有潜力的绿色能源燃料乙醇的原料。
另外,葛藤扎根后可防水土流失。
可见葛根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10,11]。
笔者对中国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葛根的文献类型、学科分布和期刊分布等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以揭示中国葛根研究发展的文献分布情况,为今后中国葛根的研究提供参考。
1文献收集2008年12月,笔者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葛根”为“篇名”检索有关葛根的研究文献。
通过逐一查阅,剔除无关数据,共收集到1999~2007年有关葛根的957篇文献,这些文献反映了中国葛根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2文献分析2.1中国葛根文献计量分析葛根文献1999~2007年每年发表数量分别为67篇、51篇、75篇、87篇、99篇、120篇、119篇、181篇、158篇。
葛根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葛根的研究进展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2b526bca6137ee06eff9186c.png)
$%’
葛根淀粉的研究
葛根的另一重要成分是淀粉, 该淀粉具有糊化温
度低, 淀粉糊透明度高, 黏度、 稳定性强等特点。石小 琼 (9::D 年) 报道了葛根经选料、 润料、 漂洗、 碾碎、 过 滤、沉淀和干燥提取出 A=> 的淀粉。车振明等 8A=== 年 < 报道了将水浸提后的葛根滤渣经碾磨、过筛、 静 置、 洗涤、 漂白和离心, 得到湿淀粉, 下层为洁白的高 纯度淀粉, 上层呈灰白色, 称为油粉。孙庆杰等 (A==A 年) 采用工业连续化生产工艺, 通过筛分、 离心等工艺 制取葛粉, 日 产 葛 粉 可 达 9=G 以 上 , 回 收 率 可 达 :=> 以上, 比传统洗粉的效率和回收率都高。 HCI%J%+89:;= 年 < 研究发现, 葛根淀粉含支链淀粉 A9> 。包先进、 王 光慈等 89::/ 年 < 研究了野葛根淀粉的流变学特性, 结 果表明, 葛根淀粉表现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 KL! 对葛 根淀粉黏度影响小, 且相对稳定; 凝胶性和剪切强度 首次报道了糖和无机 都比较强。李洪军等 (9::; 年) 得出: 蔗糖 盐对葛根淀粉#亲水胶体互相作用的影响, 和葡萄糖浓度增加, 葛根淀粉#亲水胶体 (羧甲基纤维 素和海藻酸钠) 的黏度增加; 氯化钠等五种无机盐均 增加葛根淀粉的黏度,却降低葛根淀粉 # 亲水胶体的 对葛根淀粉的酶法水解及 黏度。熊义国等 (A==A 年) 其水解产物的流变学特性进行了报道。 这些研究为葛 根淀粉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关理论依据。
8A=== 年 < 报道了以 .=> 乙醇为 溶 剂 、 .=B 、 .& 的 优 化
工艺条件下,采用逆流萃取法从葛根初粉中提取黄 豆甙和葛根素, 产率分别为 =C,/> 和 9CD> , 纯度分别 (A==A 年 ) 采用超声 为 :;C-/> 和 :9CA/> 。 张 尊 听 等 法 用 :/> 乙 醇 、 甲醇、 在不同 -=> 乙 醇 和 水 为 溶 剂 , 时间水平从野葛根中萃取异黄酮, 结果表明, 选甲醇 效果最佳, 提取率达 A=C.> , 总黄酮 超声萃取 D=E4’ , 质量分数为 /=C=D> 。该法有节约能源、速度快的优
葛根药理研究近况
![葛根药理研究近况](https://img.taocdn.com/s3/m/870ac6196edb6f1aff001f41.png)
葛根药理研究近况校合香(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0)摘要:总结报道了近年葛根药理研究的新进展,葛根不同成分,在抗氧化;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等方面的作用较为显著。
葛根素对神经细胞还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葛根; 葛根素; 抗氧化; 血液粘度; 神经细胞; 眼内压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0)12-1141-01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 uer ar ia lo bata(W illd)Ohw i或甘葛藤P.tho msonii Benth.的块根。
有效成分为大豆甙元(daidzein)、大豆甙(daidzin)、葛根素(puerar in)等;葛根味甘、辛,性平。
具有解肌退热、发表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功能。
主要用于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麻疹初起,温病口渴、泄泻、痢疾、高血压、冠心病等[1]。
近年药理研究表明葛根有如下显著的药理作用:1 抗氧化作用通过葛根异黄酮对动物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产物L PO含量和超氧化物坡化酶SOD活性研究探讨了葛根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自由基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葛根异黄酮10~1000 g/ml可明显抑制小鼠肝、肾组织及大白兔脑组织匀浆在振荡温育条件下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 DA)的升高,并呈剂量效应关系。
体内实验表明,大白兔经液氮冷冻致脑伤成脑水肿后,葛根异黄酮对降低血、脑组织中L PO含量有明显作用,而且对提高血、脑组织中SO D活性有极显著作用[2]。
2 对血液粘度、血栓形成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实验研究证明葛根总黄酮500~1000 g/kg,连续Po7d,能显著降低大鼠血粘度、血不上板粘附率,抑制血栓形成及AD 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还能明显抑制A DP诱导的小鼠体内血小板血栓形成。
提示葛根总黄酮对高粘高凝血症有一定防治作用[3]。
3 葛根素对谷氨酸损伤的小鼠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通过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神经细胞乳酸胱氢酶(L DH)的漏出,研究葛根素(P ue)对谷氨酸钠(G LU)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的收稿日期:2000-06-15; 修订日期:2000-07-10作者简介:校合香(1966-),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现任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所药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药剂研究.作用。
我国葛根相关专利现状分析
![我国葛根相关专利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2ccd745acfa1c7aa00cc6b.png)
我国葛根相关专利现状分析摘要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1990~2008年葛根相关研究专利的数量、时间及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专利的年限分布、学科分布、授权情况及申请人分布等,旨在揭示我国对葛根研究相关专利的保护现状。
关键词葛根;发明专利;分析中图分类号s567.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4-0359-02葛根(pueraria)是豆科葛属多年生草质落叶藤本,形似红薯。
葛根是常用的传统中药,同时又是保健食品,是国家卫生部认定的药食两用植物。
世界粮农组织等权威机构预测,葛根有望成为世界第6大粮食作物。
而我国是葛属植物分布的中心地带,资源丰富,目前发现9个品种和2个变种,分布于全国大部分省区,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湖南省、山东省等地。
葛根发明专利申请主要在食品及保健品[1-4]、生产加工工艺[5-7]、制备提取技术[8-10]、种植技术[11-12]、医学应用及药用[13-18]、鉴别[19]等方面。
笔者对1990~2008年期间葛根发明专利申请在我国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1专利搜集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网”为检索源,在专利检索栏“名称”处输入“葛根”,时间限定为1990~2008年,共检索到与葛根相关的专利256项,其中发明专利23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19项。
其中发明专利占到91.4%。
2专利分析葛根的发明专利在3种专利类型中所占比例最高,并且应用价值最高。
因此,本文仅对发明专利进行统计分析。
2.1葛根发明专利分析本文把葛根发明专利分为6个类型,把1990~2008年分为6个时间段进行统计分析。
由表1可见,在1990~1999年这3个年区间段中,对葛根的研究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只有24项,授权量有9项,占申请量比例为37.5%;而在2000~2005年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18项,授权量为53项,占申请量44.92%;2006~2008年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为92项,授权量为3项,占申请量3.26%。
葛根研究进展
![葛根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752da5b3b3567ec102d8a1a.png)
葛根研究进展王臻 张丽 王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药剂科 上海 200127)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7)10-0464-03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或干葛藤的干燥根,干葛藤又可称为粉葛。
葛根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
具有发表解肌、开阳透疹、解热生津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就其在药代动力学、药理作用、药剂学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1 药代动力学杜力军[1]将采用新工艺制备的葛根黄酮给小鼠口服,5~15m in后血中即可检测到,T max在0.6~1.6h之间,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5.91%。
葛根黄酮为一级动力学代谢,呈二级模型分布。
主要分布于肾、脾、心、肝等脏器,脑组织中浓度虽然较低,但代谢缓慢。
该药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5.22±1.280)%,主要从肠道排泄。
郭建平[2]以EC/ PEG为混合载体,用固体分散技术制成葛根黄酮胶囊,与愈风宁心片做了体外释放度比较,30m in药物释放分别为: (65.51±13.63)%,(27.86±13.07)%。
10h药物释放为:(95.70±6.10)%,(76.42±3.3)%。
经方差分析,胶囊与愈风宁心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
2 药理作用2.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静脉注射葛根素能使犬中度缺血区心肌血流量明显增加,进入缺血区的侧支血流增多,但严重缺血区的心肌血流量无明显改变。
腹腔注射200 mg/kg葛根素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有明显改善作用,采用犬低温体外循环下模型,用电镜观察,从形态学方面证明葛根素对停搏140m in的全心缺血心肌的超微化物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采用全细胞钳制技术发现葛根素能抑制大鼠脊根神经节细胞河豚毒素不敏感性钠内流(TTxr),心肌细胞存在TTxr,可能是葛根素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的电生理基础,它对脑缺血是否有保护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3]。
中药葛根的传统利用度研究
![中药葛根的传统利用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f05bb27ed630b1c59eeb5fc.png)
关于葛根记载具有发表 解肌 ,开阳透疹 ,解热 生津等功效 , 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 口渴 ,消渴 ,麻疹不透 ,热 痢 ,泄泻 。现 代研 究证 实,葛根 素等 异黄酮 类化 合物是 葛根 中的主要有效 成分 ,对高血 压 ,心血管 系统和 免疫系 统 的疾病 有较好 的治疗 效果 。 目前我 国对 中药葛 根的利 用 一个重 要方面就 是用葛 根提取 淀粉 ,制成葛 粉 ,作为保 健食 品销售 。现利 用高效 液相 图谱法对 我 国利 用 中药材葛
根 的传统 工艺 中的利用度 进行研 究 ,为中药 葛根 的利用提 供理论依据 。 1 葛根的传统制作工艺流程 葛根主要分 布于 亚热带和 温带地 区 ,我 国葛属 植物分
取供 试 品溶 液 ( 号样 品 )连 续 进 样6 ,测 得葛 根 1 次
含 量 分 别 为 : 5 6 % 6 0 % 6 2 % 5 5 % 6 2 % .7、 .9 、 .7 、 .8 、 .1 、 5 9 % S% 4 7 % . 1 ,R D 为 . 9 。 3 1 3 加样 回收率 : ..
A lnt10 s ie l0 高效液相色谱仪 :安捷伦 科技有限公司 ; 甲醇 :色 谱 纯 ; 乙醇 :优 级 纯 ;去 离 子 水 ;葛 根 素标 准 品:中国药 品生物制 品检定所 ;葛根 :河 南信 阳关门山。 2 2 色谱条件: . 色谱柱为ZrxXBC8(.m x20m X uI g ln obaD-, 46i 5m ,5 ,A ie t n l l
公司 );流动相 为 甲醇一 ,梯度洗 脱 ,O 6 m n 水 - 0 i 甲醇浓 度 由2 % 5 上升到1 0 ;流速 为0 5 L m n 0% .m / i ;检测波长 为2 0 m 5u ; 进样量为2 L O ;柱温 2 ℃;所有组分在6m n 5 0 i 内出完 。
葛根素在重大慢性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探索研究
![葛根素在重大慢性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探索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d10258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e.png)
葛根素在重大慢性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探索研究
田赵威;刘晨风;王琛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卷),期】2024(30)3
【摘要】葛根素是近年来中医药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之一。
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梳理了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年发表的与葛根素相关的文献,通过关键词及热点突现分析,结合图谱内容解读,得出以下结论:葛根素在重大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等的临床前模型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其主要作用机制与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等相关,但不同作用机制间的相互关系尚不完全清楚;葛根素在糖尿病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肠道菌群紊乱等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有较高的潜力,相关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葛根素联合用药的协同作用愈发被关注,但其生物利用度低、高质量临床试验缺乏等问题日益凸显。
总的来说,葛根素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相关作用机理及其关系仍需深入挖掘,相关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亦值得关注和重视。
【总页数】8页(P522-529)
【作者】田赵威;刘晨风;王琛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
【相关文献】
1.葛根素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红景天和葛根素对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研究
3.应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的临床研究
4.深吸气量在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7~2012年我国葛根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
![2007~2012年我国葛根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66c42e2f60ddccda38a040.png)
we r e g a i n e d a n d a n ly a z e d b y b i b i l o me t r i c me t h o d . Th e r e a r e 1 1 0 1 p a p e m o n Pu e r a r i a l o b a t a r e s e a r c h i n t o t a 1 . Th e a mo u n t s o f p a p e m i s s u e d
容 林 李创珍 王爱勤 何龙飞
( 广西大学农 学院 ,广 西 南宁 5 3 0 0 0 4 )
【 摘 要 】为 了解我 国葛根研 究现状 , 采用文献计量 法, 对我 国 2 0 0 7 — 2 0 1 2 年发表 的学术论 文和学位论 文资料进行 统计分
析 。经资料收 集 ,剔除无关数据 ,得到有 关葛根 的研 究文献资料 共 1 0 1 1 篇 ,发表在 医药类刊物最 多,占 4 7 . 9 7 %,其 中 《中国
Me ic d a . Th e s e p a p e r s we r e i n v o l v e d i n if d e r e n t r e s e rc a h i f e l d e s p e c i a l l y i n me ic d i n e a n d p h a r ma c y wh i c h a r r i v e d a t 5 2 . 1 3 %a n d t h e r e s e rc a h o f P u e r a r i a l o b a m i n c i l n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wa s mo s t p o p u l a r .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s t r e n g t h t h e r e s e a r c h e s o n c u l t i v a r b r e e in d g , f ur t h e r p r o c e s s i n g , e f e c t i v e c o mp o n e n t e x t r a c t i o n , e n e r g i z a t i o n u d i l z a i t o n ,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u t i l i z a i t o n e t c . Ke y wo r d s : P u e r a r i a l o b a t a ; r e s e a r c h p r o g r e s s ; b i b i l o me t r i c me t h o d ; s mt i s i t c l a a n a l y s i s
葛根芩连汤临床观察类文献质量分析
![葛根芩连汤临床观察类文献质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19733e83c4bb4cf7ecd1c0.png)
分 文献 8 4篇 , 2分文献 4篇 , 3分 文献 7篇 , 4分文献 l 篇, 5~ 7分文献 0篇 。结论 : 纳入研 究的文献质量普遍 较低 , 临床研 究的
标准化和规 范化有待进 一步的提 高。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 质量分析 ; 文献研究 ; 循证医学
Qu a l i t y A n a l y s i s o f C l i n i c a l Re s e a r c h P a p e r s i n r e l a t i o n t o Ge g e n Qi ii n a n D e c o c i t o n Z h a o S i j i a , F u Y a n l i n g , Z h a n g L i n
摘要 目的: 评价使用葛根 芩连汤为干预措施进行 临床疗效观察 的非个案 类 中英文文献质 量。方法 : 系统检 索中国学术期 刊全
文数据库 ( C N K I ) 、 中国生物 医学文献数据库( C B M) 、 中文科技期 刊全文数据 库 ( V I P ) 、 万方数据库 、 P u b Me d 、 E m b a s e , 同时辅 以 手工检 索以补充 以上数据库之不足 , 检索从 以上各数据库建库 日起截止到 2 0 1 2年 4月。结果 : 全部 2 1 6篇 文献 中, 应 用随机 的 文献 1 0 2篇 , 占4 7 . 2 2 %; 使用 对照的文献 占5 6 . 9 4 %; 仅 4篇 文献使用 了单盲法 , 占1 . 8 5 %。文献质 量评分 : 0分文献 2 7篇 , 1
y i s n o t o f h i g h q u a l i t y i n g e n e r l ,e a f f o r t s 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o u l d b e d i r e c t e d t o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a n d r e ul g a t i o n o f c l i n i c l a r e s e a r c h .
基于Citespace的粉葛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粉葛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975d9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0d.png)
基于Citespace的粉葛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康家和;段志程;唐雪珂;吴文婷;刘远朋;施平丽;王爱勤【期刊名称】《辽宁农业科学》【年(卷),期】2024()1【摘要】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以“粉葛”和“甘葛藤”为主题词,将采集到的1993~2022年377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文献的发文量、作者、发文机构、期刊分布、等进行信息挖掘,并通过关键词聚类图谱、时间图谱、突现词分析等方法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表明,粉葛相关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20以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从事粉葛研究的主要机构包括江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等,合作单位和合作团队呈现明显的“地缘”和“学缘”特征。
目前,粉葛相关文献40%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其中,中医药类和食品加工类期刊收录的粉葛相关文献较多。
研究内容从理论走向实践,研究热点从粉葛品质鉴定、粉葛栽培技术转向粉葛生药学、产业经济调研等;目前,淀粉、产量、多糖等成为突现关键词;关键词时区图结果显示葛根素、总黄酮、HPLC等关键词贯穿整个粉葛研究阶段,成为该领域的研究基石,反应了粉葛研究存在的一定问题。
【总页数】7页(P28-34)【作者】康家和;段志程;唐雪珂;吴文婷;刘远朋;施平丽;王爱勤【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农学院;贵州财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3【相关文献】1.生鲜农产品物流研究进展及热点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和Ucinet的可视化分析2.基于老年人视角的绿色空间近十五年国际研究进展与启示——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3.绿色金融研究进展和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4.国内外“漂绿”研究进展比较分析(2002—2022)(上)--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5.国内外“漂绿”研究进展比较分析(2002—2022)(下)——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葛根分析报告
![葛根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49cb3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9.png)
葛根分析报告1. 概述本报告旨在对葛根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其植物特征、药理学特性、临床应用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葛根,学名为Pueraria lobata,是豆科植物葛属下的一种草本植物。
其主要产地在中国,特别是长江流域地区。
葛根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不仅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的生产中,还被用于食品、饮料等领域。
2. 植物特征葛根为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具有密生绒毛的茎和叶片。
其茎可长达10米以上,具有红褐色或银色的毛,能够攀附在其他植物上生长。
叶片为三片小叶组成的掌状复叶,小叶长圆形,边缘有粗锯齿状。
葛根在夏季开花,花朵为紫色至紫红色,聚集成圆锥花序。
果实为扁平的荚果,种子为黑褐色。
葛根的根部粗大,呈纺锤形,有分枝。
3. 药理学特性葛根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异黄酮类物质。
异黄酮在葛根中的主要代表物质为大豆苷元。
研究发现,大豆苷元具有多种药理学特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脂、扩张血管等作用。
葛根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多糖等成分,这些成分赋予了葛根一定的营养价值。
研究发现,葛根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肠道健康、抗衰老等功能。
4. 临床应用葛根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治疗饮食积滞、胃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另外,葛根还被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此外,葛根还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葛根还可以改善皮肤状况,被用于治疗湿疹、疮疡等皮肤疾病。
5. 市场前景葛根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的提高,对天然草本植物的需求也在增加。
葛根具有多种药理学特性和临床应用,加上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使其在保健品、中药制剂、食品等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葛根已经在市场上推出了多种产品,包括葛根胶囊、葛根饮料、葛根粉等。
这些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
然而,葛根产业在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葛根科研报告分析
![葛根科研报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5a5a0fb4daa58da0114a9c.png)
武汉轻工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报告题目:葛根果冻制作工艺的研究学生姓名:吴倩学号:1201070617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班级:食安1201班指导教师:伍金娥二零一六年一月1. 目的与意义目前,全国各地的葛根品种,主要为野葛及粉葛。
野葛分布广,资源丰富,所含的葛根素及黄酮量显著高于其属其它植物;粉葛则主要产于广西和广东,以栽培为主,现有甘葛藤和麻葛藤两个栽培品种,粉葛块根中淀粉含量较高,适用于葛粉加工[1]。
葛根是常用的传统中药,异黄酮类化合物、淀粉和膳食纤维是葛根中所含的三种主要成分。
葛根的有效成分中,最受关注的是葛根素、大豆苷元等[2]。
葛根素能扩张冠状动脉血管,降低血脂,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防治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疼痛[5]。
大豆素具有抗乙酰胆碱作用,被认为是葛根主要功效之一解痉作用的有效成分[6]。
大豆素、大豆苷、葛根素都能抑制人体对酒精的吸收,而前两者效果更加显著。
大豆素、大豆苷、葛根素、金雀花异黄素、鹰嘴豆芽素具有抗氧化、抗癌及抗炎作用[7]。
本研究根据葛根的一系列功能,研究发酵葛根果冻的制作工艺,以开发利用葛根的保健功能,同时有效的改善葛根水分含量高不利保存的缺点。
把实验室的研究与企业的实际生产操作工艺结合,以使之投入企业生产。
2.研究现状目前对葛根的开发利用,主要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从葛根中提取淀粉,直接食用,或作为其它保健食品的加工原料;另一类是从葛根中提取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作为药品或保健品的功能因子添加到食品当中[9]。
2.1葛根保健食品的研究保健食品、功能食品已成当今世界主要发展方向,葛根总黄酮已成为世界认可的保健营养品[10]。
以葛根中分离出来的淀粉和黄酮物质为原料,可制成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功能的清热解毒食品和“葛根果品”、“粉葛挂面”、“葛根松化牛肉干”、“葛根软糖”、“葛根果冻”、“葛根晶”、“葛根保健凉粉”、“葛奶”等大众化食品[11],另外目前技术含量高的葛根制品也不断在问世,如江西粮油科学技术研究所研制出葛根口服液,绿野公司的葛根黄酮茶,江西横峰皇同有机葛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皇同葛参茶,重庆葛恩生物科技开发公司研制开发的葛根低聚糖填补了国内空白[12]。
葛根的调研报告
![葛根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57f46c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3.png)
葛根的调研报告
葛根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丰富的营养成分。
本次调研目的在于对葛根的产地、采收、贮藏、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一、葛根的产地及采收
葛根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地区,如湖北、安徽、江苏等省份。
调研结果显示,湖北葛根产量最大,品质也好于其他产地。
葛根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夏末秋初的凉爽时节是最佳采收时间。
二、葛根的贮藏
葛根在采收后需要进行适当贮藏,以保持其药效和品质。
调研数据显示,葛根在通风、干燥、避光的环境下贮藏效果最佳。
贮藏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过长时间的贮藏会导致葛根的品质下降。
三、葛根的药理作用
葛根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
调研数据显示,葛根中的活性成分大部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此外,葛根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
四、葛根的临床应用
基于葛根的药理活性,葛根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调研结果显示,葛根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且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葛根还可以用于美容养颜和抗
衰老。
综上所述,葛根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在今后的研究中,还有待进一步揭示葛根的药理机制和开发更多的应用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计量法分析中国葛根研究状况摘要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近几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葛根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揭示中国葛根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葛根;文献;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6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5-0356-02
葛根(radix pueraria)又名葛藤、葛条、甘葛,是豆科蝶叶形花亚科葛属(pueraria dc.)的块根,性平,味甘辛。
中国葛属资源相当丰富,主要分布于西南、华南、中南地区[1],其中野葛和粉葛产品的开发利用比较广泛。
野葛所含葛根素及黄酮量显著高于本属其他品种[2],药学价值高;粉葛富含淀粉,广西是其主要产地之一,以栽培食用为主[3]。
葛根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纤维素、黄酮类物质等,药食两用[4]。
其功效主要为清热解肌、生津止渴、醒脾解酒、透疹和升阳止泻[5]等。
现在葛根及其制品已经跨越了传统清热解表的功效,在心血管系统、抗癌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免疫、雌激素等医药学临床等方面显示了多种药理活性[6-9],有“亚洲人参”之美誉[2]。
近年来,葛资源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葛种资源、药理药化、临床应用、食品保健、异黄酮等有机成分提取纯化工艺上。
较为新的研究还将葛根淀粉视为富有
潜力的绿色能源燃料乙醇的原料。
另外,葛藤扎根后可防水土流失。
可见葛根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10,11]。
笔者对中国近年来发表的有关葛根的文献类型、学科分布和期刊分布等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以揭示中国葛根研究发展的文献分布情况,为今后中国葛根的研究提供参考。
1文献收集
2008年12月,笔者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葛根”为“篇名”检索有关葛根的研究文献。
通过逐一查阅,剔除无关数据,共收集到1999~2007年有关葛根的957篇文献,这些文献反映了中国葛根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2文献分析
2.1中国葛根文献计量分析
葛根文献1999~2007年每年发表数量分别为67篇、51篇、75篇、87篇、99篇、120篇、119篇、181篇、158篇。
葛根文献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2006年达到顶峰。
2.2葛根研究文献在期刊分布情况
在刊载数量方面,表1中分别列出了文献分布的核心区、相关区和离散区。
3个区的平均载文密度的比例是22.80、9.96、1.53。
可见,葛根文献的核心效应相当明显,分布相对集中。
从刊载的期刊类型看,医药类刊物刊载的文献占总文献比例高达44.1%,可见葛根在医学研究方面的重要价值。
此外,在食品开发研究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但同时,其他类型的文献占了超过50%的比例,表明葛根在其他方面的研究也是相当广泛的。
2.3葛根研究学科分布
葛根的研究范围广泛,从一般性研究到生产经营研究、医药学研究;从传统药用研究到现代临床医学研究、功能性食品开发;从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表2中可知,葛根在医药学研究方面的学科分布最为集中,占到总文献量的76.5%。
其中也有若干文献研究葛根制剂在有关方面引起不良反应或致病的例子[12],表明葛根在医学中也有负面的作用,需要慎用。
2.4葛根主要化学成分研究的文献分布
葛根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和葛根异黄酮,另外还有少量的脂肪、果胶、鞣质和生物碱等[10]。
有效成分是葛根异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豆甙、黄豆甙元、葛根素、葛雌素、氨基酸等成分[1]。
经统计分析,研究异黄酮类物质的文献占到87.2%,其中葛根素占此项的比例最高,为98.74%。
葛根素是本属植物的特有成分,也是最主要的有效成分,药用价值非常高,是葛根及其制剂的评价指标[1]。
同时,其他主要有效成分如纤维、淀粉等的研究相对比较少,
主要集中于它们的理化性质研究和初级阶段的生产加工,没有形成系列的产品,经济效益比较低。
葛资源综合利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葛根制药和淀粉生产过程普遍分离,葛根纤维没有得到广泛的利用,造成了葛根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2];生产葛根淀粉的废水的处理得不到重视,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5];葛根淀粉作为推广乙醇燃料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葛根资源能源化缺乏相应的技术集成系统,难以产业化[10]。
3建议
纵观文献的计量分析可知,近年来,中国葛根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并且正朝着广度和深度的方向不断发展。
当前,中国相关科研工作者除了在医药病理学的方面继续深入研究外,还应该进一步发掘培育新型优良的品种资源,重视葛根质量评价特别是其药用评价;同时,加强总黄酮和葛粉的同时提取研究,更重视功能食品的开发,提高经济效益。
还应加强地方“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充分利用当地分布广泛的葛根资源,实现葛根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和优势产业,对促进地方经济、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参考文献
[1] 杨永红,韦建荣,李崇,等.葛根研究进展[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8(3):71-74.
[2] 陈元生,柳雪芳.我国葛种资源的研究与开发[j].长江蔬菜
(学术版),2008(5b):6-9.
[3] 尹巍,王帅.葛根淀粉分离纯化及其药用价值现状分析[j].粮食加工,2008,33(1):84-86.
[4] 胡晓云,赖艳丽.葛根药食两用开发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7):65-67.
[5] 陈全斌,陈定奔,余丽娟,等.磨浆法从葛根中提取黄酮的研究——生产葛根淀粉废水的综合利用[j].食品科
学,2004,25(191):91-93.
[6] 岳红文,胡小琴.葛根素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6):382-384.
[7] 杜德极,杨薇,叶玉兰,等.葛根的抗肿瘤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临床,1994(2):16-20.
[8] 苏勇,李忠海,钟海雁,等.葛根膳食纤维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1(4):110-111.
[9] 梁国兴,王立琴,李钦孝,等.前列地尔加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1):5-7.
[10] 付小红,陈洪章,汪卫东.葛根资源能源化生态产业链的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z1):78-80.
[11] 张鹤山,刘洋.葛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安徽农学通报,2008, 14(5):69-70.
[12] 邓培媛,李群娜,朱玉珍.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及相关因
素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1):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