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_健康相关行为理论.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引起对象的注意
对象要将观察的行为保持在记忆中
对象需要具有语言和动作能力 对象要有适当的动机
在实施正确的行为后加以强化
强化
根据给予强化的主体分类,分为三种类型: a.直接强化 (作为操作条件) b.共鸣性强化(作为一种观察学习) c.自我强化(作为自我控制) 社会认知理论进一步把三种强化形式整合: a.外部强化:通过他人的反应或其他环境因素来 实现 b.内部强化:来自于个人的经验或自身的价值观。
1)利用促进信念建立的方法,如增加信息的权威性、增强传播效能、 或是利用“恐惧”因素。适时、适当的利用这些因素,有助于态度 的转化。 2)利用信息接受者身边的实例,强化对行为已改变者所获效益的宣传, 特别有助于那些半信半疑、信心不足者的态度转变。 3)针对那些“明知故犯、知而不行”者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强化 行为干预措施。 4)对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则可依法采取强制手段促其态度的转化。
过程。
此过程包括五个阶段。
行为转变分成五个阶段:
1.无改变打算阶段 2.打算转变阶段 3.改变准备阶段 4.改变行为阶段 5.行为维持阶段
无改变打算阶段
这一阶段的人,没有在未来六个月中改变自己行为的考虑 或意欲坚持不改。
特点:不喜欢阅读、考虑或谈论有关这些高危行为的题 目,甚至还有另外一套理论来抵制,也不打算参加健康促

内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主观的愉快感 受,如吸烟所致愉悦感 外部回报:实施有害健康行为所带来的某种客观“好处 ”,如吸烟所致交往便利

行为改变阶段模式
(stages of change model, SCM)
将变化解释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有五个
阶段逐渐推进的过程。 该模式注重个体的内在因素,认为人们修正 负向行为或采取正向行为,实质上是一个决策

在理性行为理论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知觉行为控制 因素。 知觉行为控制因素是指个人对于完成某行为的难 易程度的信念。 计划行为理论确定行为意向由三个因素来决定: 态度、主观行为规范、知觉行为控制。


综合行为模式
综合行为模式认为在一种特定行为发生时需具备: 1、一个人对实施一项行为具有很强的意愿并具 备相关知识和技能。 2、不存在严重的环境约束使得行为无法实施。 3、行为是明显可见的。 4、行为主体预先实施过这种行为。
“行”—— 基于“知”和“信”的行为、行动。 就是我们将已经知道、并且相信的东西 付之实践。
知信行过程分解
信息传播→觉察信息→引起兴趣→感到需要→认真思考→相 信信息→产生动机→尝试行为→态度坚决→动力定型→
行为确立

KAP 模式认为行为的改变有两个关键步骤:
确定信念
改变态度
促进态度改变的方法:

举例
青少年戒酒干预项目: 对青少年饮酒实施干预(1)教室内讲解饮 酒的危害(2)律师讲解饮酒的案例(3)同 伴间交流(4)亲子互动(5)社区禁止向青 少年售酒(6)开展戒酒为主题的舞会类活 动(7)社区条幅及展板宣传 1年后效果评估:效果显著
改变行为阶段
此阶段,在过去六个月中目标行为已经有所改变,行动 往往会被视作行为改变,但在行为阶段变化模式中,不是 所有的行动都可以看成行为改变(必须符合科学家或专家 的判断,已达到足以降低疾病风险的程度)。
行为维持阶段
此阶段的人已经维持新行为状态长达六个月以上,
已达到了预期目的。
处于行为转变不同阶段的对象无疑有不同的需要,因此要 根据各阶段不同的特点和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促使对象 由上一个阶段向趋向成功的下一个阶段转变。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指行为者对自己实施或放弃某行为能力的自信, 即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和判断,相信 自己一定能通过努力成功地采取一个导致期望结 果的行动。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 即使别人反对我,我仍有办法取得我所要的 对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到目的是轻而易举的 我自信能有效地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事情 以我的才智,我定能应付意料之外的情况 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的难题 我能冷静的面对,因为我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面对一个难题时,我通常能找到几个解决办法 有麻烦的时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应付的方法 无论什么事情在我身上发生,我都能应付自如
(二)知信行模式的局限性

假定:

传播健康信息给对象,可以改变其信念和态度,从而 改变其行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局限性:

缺少对对象需要、行为条件和行为场景的考虑 实际工作中难以指导对对象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 入分析
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 HBM)
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重要理论模
式。它以心理学为基础,由刺激理论和认知理论综合而
成,在1950年美国公共卫生部的“公众肺结核预防计划”
中最早得到应用和发展。
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要接受建议而采取某种有益健康的 行为或放弃某种危害健康的行为,需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 认知:
知觉到危害性 perceived severity 知觉到易感性 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知觉到益处 perceived benefits 知觉到障碍 perceived barriers 自我效能 self-efficacy
知觉到严重性及知觉到易感性统一称为知觉到威胁

知觉到益处 (perceived benefits)
指行为者对于实施或放弃某种行为后,能否有效 降低患病的危险性或减轻疾病后果的判断,包括 能有效预防该疾病或减缓病痛及减少疾病产生的 社会影响等。

知觉到障碍 (perceived barriers) 指行为者对采纳医生所建议行为的困难的认识, 包括有形成本及心理成本。 对困难有足够认识,并且相信克服这些困难、 采取医生建议的行为值得时,才有可能改变行为 并巩固持久。
交互作用
环境、行为、个人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因素:人的思想、情绪、期望、信念、自我 知觉、目标和意向、生物学特性与人的行为等。 环境与个人特性的双向作用表现为人的期望、信念 和认知能力的形成和改变要受到环境中社会因素与 物质因素的影响,反过来,人对社会环境同样产生 影响。
观察学习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过程和结果而获得的 行为的过程,即人们观察其他人的行为,了解 如何进行这种行为,并且模仿其他人重复这种 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一些条件:
第二节 应用于人际水平的理论
应用于人际水平的理论 (一)社会认知理论 (二)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 (三)紧张和应对互动模式
社会认知理论
主要观点:
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并不是简单地接 受刺激,而是把外界刺激组织成简要的、有意义 的形式,并把已有的经验运用于要加以解释的对 象,在此基础上决定行为方式。



维持阶段


帮助其建立支持不吸烟的社会网络 给予鼓励
SCM模式认为行为改变中的心理活动包括了认知层面 和行为层面
认知层面
1. 2.
提高认识:发现和学习新事物、新思想,向行为健康方向努力。 情感唤起:知觉到如果采取适当的行动,可减低不良行为带来的负 面社会影响。 自我再评价:在认知与情感上对自己的健康风险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认识到行为改变的重要性。 环境再评价:在认知与情感上对自己的健康风险行为对社会环境产 生的影响进行评价。 自我解放:在建立行动信念的基础上作出要改变行为的承诺。 社会解放:意识到有一个尊重个人及有利于健康的社会环境在支持 健康行为。
行为变化阶段

干预策略

无改变打算 打算改变
普及吸烟的危害 提高对其严重性的认识 帮助他们意识到在所处环境中,吸烟已是不受欢迎的行为 帮助参与者尽快行动 慢慢来,清晨第一支烟延迟30分钟 增加信心,帮助他们更好的准备开始戒烟





准备改变 行动阶段


营造有利于戒烟的环境 要求其履行戒烟的承诺 了解其困难和阻碍,给予帮助和支持 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三章 健康相关行为理论

个体水平的理论
人际水平的理论 人群和社区水平的理论


第一节 应用于个体水平的理论

知信行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 行为改变阶段模式 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知信行模式 ( KAP模式)
(一)知信行模式的基本内涵
行为改变——目标 知识和学习——基础 信(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动力
“知”——是指受传者接受知识的过程。
掌握的知识越深,实行的倾向性越强。
对受传者 来说,学习是一种外在行为,也是包括 其思维活动的内在心理行为。 对改变已有落后观念的学习,包括两个步骤, 分别是:去除过去旧观念的影响、重新学习。
“信”——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
信念的转变在“知信行”中是个关键。
深刻稳定,可以将感情和意志融合在一起支配 我们的行动。
进或防治项目。
打算改变阶段
该阶段的人打算在未来六个月内采取行动,改变疾病危险 行为。 该阶段已经意识到自身的行为问题,也已经意识到行为改 变后的好处,但同时也意识到一些困难与阻碍。
改变准备阶段
进入“准备”阶段的人,会在30天内改变行为。
这种人在过去一年已有所行动,例如参加一些有关课程或
购买需要的资料等。
SCM在不同阶段应采取的措施 1、2阶段---促使他们进行思考,认识到危险行为 的危害、权衡改变行为的利弊,从而产生改变行 为的意向和动机
3阶段---促使他们做出决策,尽快开始改变危害健 康的行为 4、5阶段---改变环境来消除或减少诱惑,通过自 我强化和学会信任来支持行为改变
针对戒烟不同阶段采取的干预策略
3.
4.
5. 6.
行为层面
1. 2. 3. 4.
反思习惯:认识到不健康行为习惯的危害,学习一种健 康的行为取代它。 强化管理:增加对健康行为的奖赏,反之实施处罚,使 改变后的健康行为不断出现。 控制刺激:消除诱发不健康行为的因素,增加有利行为 向健康方向改变的提示。 求助关系:在健康行为形成过程中,向社会支持网络寻 求支持。


知觉到危害性 (perceived severity) 指行为者对罹患某种疾病、暴露于某种健康危险 因素或对已患疾病不进行治疗的严重性的看法 (生物学后果、社会性后果)。

知觉到易感性 (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指行为者对自己罹患某种疾病或陷入某种疾病状态的可能 性的判断。 虽然行为者知道某种疾病严重,但如果认为自己绝无罹患 的可能,则不会采取相应的预防保护措施。
HBM在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摒弃危害健康行为的实 践中遵循以下步骤:

充分让人们对他们目前的不良行为方式感到害怕(知觉 到威胁和严重性) 让人坚信一旦他们改变不良行为得到非常有价值的后果 (知觉到效益),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中可能出 现的困难(知觉到障碍)
使人们感到有信心、有能力通过长期努力改变不良行为 (自我效能)
理性行为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
理性行为理论:

决定某行为是否发生的心理过程中,最直接的因 素是人们是否打算实施这一行为,即有无行为意 向。

决定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素是个人对此行动的态 度和主观行为规范,前者是由个人对预期行为结 果的相信程度和对结果的价值判断来决定的,后 者是由个人信仰来决定的。
计划行为理论:
自我效能--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内容。它对行为的形成、改变 至关重要。
自我效能是一种信念,即相信自己能在特定环境中恰 当有效的实施行为。是对能力的自我认识。
自我效能不是天生就有的,在行为实践中,在能力训 练和强化刺激下,自我效能会逐渐增强。

情绪---在行为形成和转变的过程中会有很 多情感性的问题出现,包括心理性的防御 机制,如不愿改变的惰性,或者感到紧张 ,有压力等。 环境---环境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也在 潜在的影响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人们 对环境的主观意识会促使或限制他们的思 想和行为的改变。


保护动机理论

鉴于目前生活方式疾病(Life Style Diseases)危险因素 的作用时间长且多能给行为者带来某种“收益” ,因而 近年发展起来的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在健康信念模式基础上增加了两个抵御健康 相关行为改善的因素,以更好地解释健康相关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