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_论舍伍德_省略_小说_鸡蛋_中_父亲_的悲剧命运_杨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 “人不 可 貌 相”, 或 许 在 “父 亲” 其 貌 不 扬 的外表下,隐藏 着 他 的 一 番 雄 心 壮 志 呢? “父 亲 ” “对他所处的地位是相当满意的”,他完全 “没有要 在这个世道上向 上 爬 的 念 头”。 即 便 还 是 一 个 农 场 雇工,所拥有的不过是 一 匹 马 的 时 候, “父 亲” 未 曾有过 “向上爬的念头”——— “父亲” 是一个满足
杨静
(暨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01632)
摘 要:《鸡蛋》 是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它讲述了 “父亲” 两次奋 斗却都惨遭失败的悲惨命运。从小人物角度入手,探讨了 “父亲” 的小人物典型性,从 “父亲” 小人物性格、西西弗斯神话与存在主义对 小 人 物 命 运 的 影 射 ,剖 析 了 “父 亲” 这 一 小 人 物 悲 剧 命运的必然性。希望可以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篇优秀的短片小说。 关键词:小人物;悲剧命运;存在主义;西西弗斯神话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6X (2010)06-0736-04
— 738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9卷 (第6期)2010年
巨 石 向 上 爬 , 结 果 ——— 巨 石 还 是 和 上 次 一 样 , 滚 回 了山底。
“父亲” 两次期望通 过 勤 奋 的 工 作 和 努 力 奋 斗 创业,结果都以失败告终。他自己反思屡遭失败的 原因是自己 “不 够 开 朗”, 没 能 以 乐 观 进 取 的 态 度 对待生活。但从希腊古老的神话中,从西西弗斯的 身上我们看到了 “父亲” 这种无力抵抗的小人物的 命运。当面对命运,不论是西西弗斯还是父亲都根 本是无足轻重的, “父 亲” 的 两 次 奋 斗 经 历 简 直 就 是西西弗斯无效无望劳动的副本。从西西弗斯神话 中,我们看到了小人物命运与西西弗斯命运的相同 之处,都是一样的无助、无效与无望,这也便注定 了 “父亲” 的奋斗注定会失败,注定只是重复这种 推石的劳动,注定拥有悲剧命运。从古老的希腊神 话人物西西弗斯身上,我们看到了 “父亲” 这一小 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父亲” 没 有 极 为 “重 要” 的 工 作, 不 过 是 一 个农场雇工;没有太多的财产,顶多就是那匹马; 仅有的生活爱好,大概就是每个周末到镇上的酒吧 里与朋友一起喝两杯啤酒。文章开头这段简洁却十 分生动的描述告诉我们:父亲是一个我们日常生活 中典型的 “小人物”。
罗丹说过: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 心中的感情,体 形 表 现 他 内 在 的 精 神。[3]人 的 外 在 特征常常会显露出一个人内在的精神特征。那 “父 亲” 的形象如何呢?在 年 轻 的 时 候, “我 父 亲 头 上 还有两小片头发,正 好 长 在 耳 朵 的 上 方”; 但 经 营 了这十年惨淡的养鸡 场 后, “父 亲” 已 然 “成 了 秃 顶”, “人 也 有 点 发 福 了 ”, 而 且 “变 得 沉 默 寡 言, 变得沮丧了”。显然,“父亲” 并没有被意图塑造为 一个潇洒、胸有成竹的成功者形象,而就是一个外 表普普通通的中年男人。因此,从 “父亲” 并不出 众的外表中,我们可以 看 出, “父 亲” 是 一 个 普 通 的小人物。
The Inevitability of Small Potatoes'Tragic Fate———Analysis of" Father's" Tragic Fate in Sherwood Anderson's The Egg
YANG Jing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2,China) Abstract:The Egg is one of the best short fictions of Sherwood Anderson.It talks about" father's" two failed experiences of establishing his own business.This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 small potatoes" ,tries to analyze the inevitability of" father's" tragic fate with some ideas of ex- istentialism,so that it can provide a different view to understand this great fiction. Key words:Small potatoes;Tragic fate;Existentialism;The Myth of Sisyphus
舍伍德·安德森 (1876~1941) 在美国现代文 学史中占据着十分特殊的地位。或许他称不上美国 文坛中一流的文学大师,但他却被福克纳奉为 “我 们这一代作家之父”,[1]被马尔科姆·考利誉为 “作 家的作家,是他那一代讲故事者中对后一代的风格 和视野都造成影响的唯一一位”。[1]他曾深刻地 影 响 过海明威和福克纳两位大师,曾从他那里获得或启 发和灵感的作家还有斯坦贝克、卡森·麦卡利锡以 及弗兰尼·奥康纳等等。安德森对美国现代小说做 出了开创性 的 贡 献, 是 一 大 批 美 国 现 代 小 说 “巨 匠” 的 “导师”。
三 、 “父亲” 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上面 我 们 已 经 讨 论 了 一 些 “父 亲 ” 的 内 在 性 格,他是一个容易满足、没有太大进取心的人,是 一个典型的小人物。他的种种小人物性格也加剧了 他的悲剧命运。
首先, “父 亲” 是 消 极 态 度 和 投 机 心 理 的 受 害 者。乐观通常是伟人以及成功人士必不可少的优秀 品质。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失败、挫折是无可避 免的,就像 《鸡蛋》 中提到的华盛顿、林肯、加菲 尔德,他们 的 成 功 背 后 也 有 着 无 数 次 的 失 败 与 挫 折,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被失败打倒,而是抱着乐观 的精神态度,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从头来过,才成 就了他们一 个 个 令 人 赞 颂 的 伟 业 与 传 奇。 那 “父 亲” 呢?第一次奋斗失败,他就是已经 “变得沉默 寡言,变得 沮 丧 了”。 抱 着 这 种 消 极 的 态 度, 怎 么 可能 取 得 奋 斗 的 成 功? 相 反, 它 只 是 助 长 了 “父 亲”的投机心理。在养鸡场里瘟疫、死亡不断的情 况下, “父 亲” 不 是 着 力 于 寻 找 治 疗 方 法, 却 对 “grotesque chicken”———那 些 孵 化 出 来 的 怀 胎 鸡 极为着迷:
一、“父亲” ———一个典型的小人物
文学的功用性决定了小人物在文学艺术中存在 的必要性。小人物通常指的是那些生活在社会中下 层、过着极为平常生活的劳动者。他们每天早起, 上班,下班, 回 家, 到 了 周 末, 约 几 个 朋 友 吃 吃 饭,聊聊天,重复着这种简单而平实的生活。他们 可能是一个小职员,一个小官员,或者一个勤劳的 农民。《鸡蛋》 中的 “父亲” 正是这样一个小人物:
二 、西 西 弗 斯 神 话 ——— 古 老 神 话 的 启 示
阿尔贝· 加 缪 (1913~1960), 法 国 著 名 的 哲 学家和存在主义学者,曾在他的作品中向人们讲述 了 那 个 十 分 有 趣 的 希 腊 神 话 ——— 西 西 弗 斯 神 话 。 西 西弗斯因为得罪了河神和死神,众神惩罚他把一块 巨石推上山顶,由于自身的重量,巨石很快又滚落 下来,循环往复,永无休止。在神看来,再也没有 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西西 弗斯是一个凡夫俗子,完全没有能力反抗众神,只 能重复着推石这一劳动,无法解脱,只能接受他的 悲剧命运。
如果说第一次的经历是由于运气不佳,那么第 二次小饭馆的经营取得成功了吗?答案恐怕依旧。 “在皮 科 尔 维 尔, 父 亲 和 母 亲 像 往 常 那 样 努 力 干 活 ”, 甚 至 24 小 时 营 业 , 但 小 饭 馆 的 生 意 不 过 平 平 淡淡。 “父 亲” 又 决 心 殷 勤 接 待 客 人, 表 演 小 把 戏 讨他们欢心,反而弄巧成拙招来了客人的嘲笑,愤 怒、失态将 “父亲” 一步步逼近了崩溃的边缘。如 西西弗斯的又一次上山, “父 亲” 和 “母 亲” 怀 着 对生活的希望,又一次尝试着推动他们期许的奋斗
收 稿 日 期 :2010-09-10 作者简介:杨静 (1986-),女 (汉),山西太原人,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及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 。
杨静:小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论舍伍德·安德森小说 《鸡蛋·安德森这篇小说的研究中, 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它 的 象 征 意 义、 “美 国 梦” 的 破 灭以及现代工业文明冲击下人性的扭曲,本文则尝 试从小人 物 的 角 度 和 存 在 主 义 的 一 些 观 点 来 分 析 “父亲” 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安德森出生于美国南部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 迫于生计,他曾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正是这些工 作,为他接 触 生 活 在 社 会 底 层 的 小 人 物 提 供 了 机 会,也为日后奠定他文学盛誉的小说 《俄亥俄温斯 堡》 以及短篇小说集 《鸡 蛋 的 胜 利》 积 累 了 素 材。 他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孤独而愤懑的小人
DOI:10.13842/ki.issn1671-816x.2010.06.011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9卷 (第6期) 001359
J.Shanxi Agric.Univ.(Social Science Edition)No.6 Vol.9 2010
小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论舍伍德·安德森小说 《鸡蛋》中 “父亲”的悲剧命运
“我相 信 父 亲 天 生 就 是 一 个 快 活、 和 善 的 人。 他当过农场雇工,为俄亥俄州比德维尔镇附近一个 名为托马斯·巴特沃斯的人干活,一直干到三十四 岁。那时他自己有一匹马。星期六晚上,他总要骑 着它到镇上去,跟旁的雇工们一起聊上几个小时。 在镇上,他总泡在本·黑兹酒吧间里,喝上几杯啤 酒 … … ”[2]
物,一个又一个被现实和功利主义扭曲的小人物, 一个又一个只能以悲剧命运结尾的小人物。这些失 意悲惨的小人物反映出机器文明入侵美国乡镇田园 生活的社会现实和时代特征,也成为了美国文学中 一个独特的群体。
《鸡蛋》 是 安 德 森 1921 年 发 表 的 短 篇 小 说 集 《鸡蛋的胜利》 中 最 为 优 秀 的 一 篇。 它 以 一 个 男 孩 忧郁的口吻讲述 了 “父 亲” 两 次 失 败 的 奋 斗 经 历。 天性开朗的 “父亲” 与当小学老师的 “母亲” 结了 婚。在 “母亲” 的鼓动下,为了 “我” 的未来,放 弃了农场的工作,开起了养鸡场。十年来,他们辛 勤劳动却在经营上不断失败,一贫如洗,最后不得 不关闭鸡场搬至另一个小镇,在靠近车站的地方开 了一家小餐馆。为了招 揽 客 人, “父 亲” 使 尽 浑 身 解数用鸡蛋为客人表演小把戏,但表演失败,招来 了客人的嘲笑。终于,恼羞成怒的 “父亲” 用鸡蛋 向客人砸去。
“父亲” 的命运又何 尝 不 类 似 于 西 西 弗 斯 的 命 运呢?与无力反抗众神的西西弗斯一样,父亲不过 是乡下农场里的一个小小雇工,根本无力改变自己 的命运,无力改变小人物在社会中的生存法则。他 所能做的就是更加辛勤的劳动。在 “母亲” 的鼓动 下, “父 亲” 开 起 了 养 鸡 场。 十 年 来, 他 们 尽 心 尽 力地经营鸡场,但那些鸡还是会 “得传染病,霍乱 和其他一些疾病”,然后 “死 亡”。 “父 亲 额 头 的 汗 水”得到的回报是养鸡场以失败告终;当举家搬迁 时,“我想 我 们 看 上 去 一 定 很 惨, 跟 从 战 场 上 逃 出 来的难民相去无几”。 与 难 民 相 去 无 几! 他 们 这 十 年来的辛勤劳动不像西西弗斯的一次无效推石劳动 吗?他们使尽全力推着养鸡场这块巨石,想要登上 “美好生活” 的山顶,但到头来,他们得到的只是: 这块巨石又滚回了 “贫穷” 的原点。
而快乐的人。他没有多大的抱负,对于他而言,现 在的生活已经足 够。 知 足 者 常 乐,“父 亲 ” 就 是 这 样一个乐观的小人物。
无 论 是 外 表 还 是 内 在 , 或 是 生 活 方 式 , “父 亲 ” 都是一个日常生活中无处不见的典型小人物。小人 物普通,小人物常乐,但大多数情况下,小人物也 是无助、失意的,他们无力改变自己的现状,无力 与自 己 的 悲 剧 命 运 对 抗。 下 面, 我 们 来 分 析 “父 亲”这一小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杨静
(暨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01632)
摘 要:《鸡蛋》 是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它讲述了 “父亲” 两次奋 斗却都惨遭失败的悲惨命运。从小人物角度入手,探讨了 “父亲” 的小人物典型性,从 “父亲” 小人物性格、西西弗斯神话与存在主义对 小 人 物 命 运 的 影 射 ,剖 析 了 “父 亲” 这 一 小 人 物 悲 剧 命运的必然性。希望可以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这篇优秀的短片小说。 关键词:小人物;悲剧命运;存在主义;西西弗斯神话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6X (2010)06-0736-04
— 738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9卷 (第6期)2010年
巨 石 向 上 爬 , 结 果 ——— 巨 石 还 是 和 上 次 一 样 , 滚 回 了山底。
“父亲” 两次期望通 过 勤 奋 的 工 作 和 努 力 奋 斗 创业,结果都以失败告终。他自己反思屡遭失败的 原因是自己 “不 够 开 朗”, 没 能 以 乐 观 进 取 的 态 度 对待生活。但从希腊古老的神话中,从西西弗斯的 身上我们看到了 “父亲” 这种无力抵抗的小人物的 命运。当面对命运,不论是西西弗斯还是父亲都根 本是无足轻重的, “父 亲” 的 两 次 奋 斗 经 历 简 直 就 是西西弗斯无效无望劳动的副本。从西西弗斯神话 中,我们看到了小人物命运与西西弗斯命运的相同 之处,都是一样的无助、无效与无望,这也便注定 了 “父亲” 的奋斗注定会失败,注定只是重复这种 推石的劳动,注定拥有悲剧命运。从古老的希腊神 话人物西西弗斯身上,我们看到了 “父亲” 这一小 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父亲” 没 有 极 为 “重 要” 的 工 作, 不 过 是 一 个农场雇工;没有太多的财产,顶多就是那匹马; 仅有的生活爱好,大概就是每个周末到镇上的酒吧 里与朋友一起喝两杯啤酒。文章开头这段简洁却十 分生动的描述告诉我们:父亲是一个我们日常生活 中典型的 “小人物”。
罗丹说过:一个人的形象和姿态必然显露出他 心中的感情,体 形 表 现 他 内 在 的 精 神。[3]人 的 外 在 特征常常会显露出一个人内在的精神特征。那 “父 亲” 的形象如何呢?在 年 轻 的 时 候, “我 父 亲 头 上 还有两小片头发,正 好 长 在 耳 朵 的 上 方”; 但 经 营 了这十年惨淡的养鸡 场 后, “父 亲” 已 然 “成 了 秃 顶”, “人 也 有 点 发 福 了 ”, 而 且 “变 得 沉 默 寡 言, 变得沮丧了”。显然,“父亲” 并没有被意图塑造为 一个潇洒、胸有成竹的成功者形象,而就是一个外 表普普通通的中年男人。因此,从 “父亲” 并不出 众的外表中,我们可以 看 出, “父 亲” 是 一 个 普 通 的小人物。
The Inevitability of Small Potatoes'Tragic Fate———Analysis of" Father's" Tragic Fate in Sherwood Anderson's The Egg
YANG Jing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2,China) Abstract:The Egg is one of the best short fictions of Sherwood Anderson.It talks about" father's" two failed experiences of establishing his own business.This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 small potatoes" ,tries to analyze the inevitability of" father's" tragic fate with some ideas of ex- istentialism,so that it can provide a different view to understand this great fiction. Key words:Small potatoes;Tragic fate;Existentialism;The Myth of Sisyphus
舍伍德·安德森 (1876~1941) 在美国现代文 学史中占据着十分特殊的地位。或许他称不上美国 文坛中一流的文学大师,但他却被福克纳奉为 “我 们这一代作家之父”,[1]被马尔科姆·考利誉为 “作 家的作家,是他那一代讲故事者中对后一代的风格 和视野都造成影响的唯一一位”。[1]他曾深刻地 影 响 过海明威和福克纳两位大师,曾从他那里获得或启 发和灵感的作家还有斯坦贝克、卡森·麦卡利锡以 及弗兰尼·奥康纳等等。安德森对美国现代小说做 出了开创性 的 贡 献, 是 一 大 批 美 国 现 代 小 说 “巨 匠” 的 “导师”。
三 、 “父亲” 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悲剧命运
上面 我 们 已 经 讨 论 了 一 些 “父 亲 ” 的 内 在 性 格,他是一个容易满足、没有太大进取心的人,是 一个典型的小人物。他的种种小人物性格也加剧了 他的悲剧命运。
首先, “父 亲” 是 消 极 态 度 和 投 机 心 理 的 受 害 者。乐观通常是伟人以及成功人士必不可少的优秀 品质。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失败、挫折是无可避 免的,就像 《鸡蛋》 中提到的华盛顿、林肯、加菲 尔德,他们 的 成 功 背 后 也 有 着 无 数 次 的 失 败 与 挫 折,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被失败打倒,而是抱着乐观 的精神态度,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从头来过,才成 就了他们一 个 个 令 人 赞 颂 的 伟 业 与 传 奇。 那 “父 亲” 呢?第一次奋斗失败,他就是已经 “变得沉默 寡言,变得 沮 丧 了”。 抱 着 这 种 消 极 的 态 度, 怎 么 可能 取 得 奋 斗 的 成 功? 相 反, 它 只 是 助 长 了 “父 亲”的投机心理。在养鸡场里瘟疫、死亡不断的情 况下, “父 亲” 不 是 着 力 于 寻 找 治 疗 方 法, 却 对 “grotesque chicken”———那 些 孵 化 出 来 的 怀 胎 鸡 极为着迷:
一、“父亲” ———一个典型的小人物
文学的功用性决定了小人物在文学艺术中存在 的必要性。小人物通常指的是那些生活在社会中下 层、过着极为平常生活的劳动者。他们每天早起, 上班,下班, 回 家, 到 了 周 末, 约 几 个 朋 友 吃 吃 饭,聊聊天,重复着这种简单而平实的生活。他们 可能是一个小职员,一个小官员,或者一个勤劳的 农民。《鸡蛋》 中的 “父亲” 正是这样一个小人物:
二 、西 西 弗 斯 神 话 ——— 古 老 神 话 的 启 示
阿尔贝· 加 缪 (1913~1960), 法 国 著 名 的 哲 学家和存在主义学者,曾在他的作品中向人们讲述 了 那 个 十 分 有 趣 的 希 腊 神 话 ——— 西 西 弗 斯 神 话 。 西 西弗斯因为得罪了河神和死神,众神惩罚他把一块 巨石推上山顶,由于自身的重量,巨石很快又滚落 下来,循环往复,永无休止。在神看来,再也没有 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西西 弗斯是一个凡夫俗子,完全没有能力反抗众神,只 能重复着推石这一劳动,无法解脱,只能接受他的 悲剧命运。
如果说第一次的经历是由于运气不佳,那么第 二次小饭馆的经营取得成功了吗?答案恐怕依旧。 “在皮 科 尔 维 尔, 父 亲 和 母 亲 像 往 常 那 样 努 力 干 活 ”, 甚 至 24 小 时 营 业 , 但 小 饭 馆 的 生 意 不 过 平 平 淡淡。 “父 亲” 又 决 心 殷 勤 接 待 客 人, 表 演 小 把 戏 讨他们欢心,反而弄巧成拙招来了客人的嘲笑,愤 怒、失态将 “父亲” 一步步逼近了崩溃的边缘。如 西西弗斯的又一次上山, “父 亲” 和 “母 亲” 怀 着 对生活的希望,又一次尝试着推动他们期许的奋斗
收 稿 日 期 :2010-09-10 作者简介:杨静 (1986-),女 (汉),山西太原人,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及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 。
杨静:小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论舍伍德·安德森小说 《鸡蛋·安德森这篇小说的研究中, 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它 的 象 征 意 义、 “美 国 梦” 的 破 灭以及现代工业文明冲击下人性的扭曲,本文则尝 试从小人 物 的 角 度 和 存 在 主 义 的 一 些 观 点 来 分 析 “父亲” 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安德森出生于美国南部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 迫于生计,他曾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正是这些工 作,为他接 触 生 活 在 社 会 底 层 的 小 人 物 提 供 了 机 会,也为日后奠定他文学盛誉的小说 《俄亥俄温斯 堡》 以及短篇小说集 《鸡 蛋 的 胜 利》 积 累 了 素 材。 他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孤独而愤懑的小人
DOI:10.13842/ki.issn1671-816x.2010.06.011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9卷 (第6期) 001359
J.Shanxi Agric.Univ.(Social Science Edition)No.6 Vol.9 2010
小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论舍伍德·安德森小说 《鸡蛋》中 “父亲”的悲剧命运
“我相 信 父 亲 天 生 就 是 一 个 快 活、 和 善 的 人。 他当过农场雇工,为俄亥俄州比德维尔镇附近一个 名为托马斯·巴特沃斯的人干活,一直干到三十四 岁。那时他自己有一匹马。星期六晚上,他总要骑 着它到镇上去,跟旁的雇工们一起聊上几个小时。 在镇上,他总泡在本·黑兹酒吧间里,喝上几杯啤 酒 … … ”[2]
物,一个又一个被现实和功利主义扭曲的小人物, 一个又一个只能以悲剧命运结尾的小人物。这些失 意悲惨的小人物反映出机器文明入侵美国乡镇田园 生活的社会现实和时代特征,也成为了美国文学中 一个独特的群体。
《鸡蛋》 是 安 德 森 1921 年 发 表 的 短 篇 小 说 集 《鸡蛋的胜利》 中 最 为 优 秀 的 一 篇。 它 以 一 个 男 孩 忧郁的口吻讲述 了 “父 亲” 两 次 失 败 的 奋 斗 经 历。 天性开朗的 “父亲” 与当小学老师的 “母亲” 结了 婚。在 “母亲” 的鼓动下,为了 “我” 的未来,放 弃了农场的工作,开起了养鸡场。十年来,他们辛 勤劳动却在经营上不断失败,一贫如洗,最后不得 不关闭鸡场搬至另一个小镇,在靠近车站的地方开 了一家小餐馆。为了招 揽 客 人, “父 亲” 使 尽 浑 身 解数用鸡蛋为客人表演小把戏,但表演失败,招来 了客人的嘲笑。终于,恼羞成怒的 “父亲” 用鸡蛋 向客人砸去。
“父亲” 的命运又何 尝 不 类 似 于 西 西 弗 斯 的 命 运呢?与无力反抗众神的西西弗斯一样,父亲不过 是乡下农场里的一个小小雇工,根本无力改变自己 的命运,无力改变小人物在社会中的生存法则。他 所能做的就是更加辛勤的劳动。在 “母亲” 的鼓动 下, “父 亲” 开 起 了 养 鸡 场。 十 年 来, 他 们 尽 心 尽 力地经营鸡场,但那些鸡还是会 “得传染病,霍乱 和其他一些疾病”,然后 “死 亡”。 “父 亲 额 头 的 汗 水”得到的回报是养鸡场以失败告终;当举家搬迁 时,“我想 我 们 看 上 去 一 定 很 惨, 跟 从 战 场 上 逃 出 来的难民相去无几”。 与 难 民 相 去 无 几! 他 们 这 十 年来的辛勤劳动不像西西弗斯的一次无效推石劳动 吗?他们使尽全力推着养鸡场这块巨石,想要登上 “美好生活” 的山顶,但到头来,他们得到的只是: 这块巨石又滚回了 “贫穷” 的原点。
而快乐的人。他没有多大的抱负,对于他而言,现 在的生活已经足 够。 知 足 者 常 乐,“父 亲 ” 就 是 这 样一个乐观的小人物。
无 论 是 外 表 还 是 内 在 , 或 是 生 活 方 式 , “父 亲 ” 都是一个日常生活中无处不见的典型小人物。小人 物普通,小人物常乐,但大多数情况下,小人物也 是无助、失意的,他们无力改变自己的现状,无力 与自 己 的 悲 剧 命 运 对 抗。 下 面, 我 们 来 分 析 “父 亲”这一小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