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
如何鉴别中草药
![如何鉴别中草药](https://img.taocdn.com/s3/m/99041e0bccbff121dd3683d7.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如何鉴别中草药
鉴别中草药好坏需要望、闻、问、尝、查。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如何鉴别中草药的知识,欢迎阅读。
(1)望:
望杂质:灰、沙、泥。
容易误认的药物:矿物类、细粉类等
望成色:新鲜为上,陈腐为次,霉变、虫蛀不能用。
叶类:当年为青绿色,陈年为灰黄色;果类:以新鲜度判断
望特征:如钩藤、杜仲、鬼箭羽等
(2)闻:
闻香味:薄荷、藿香、当归、白芷、川穹等
闻臭味:墓头回、阿魏等
闻霉味:霉变的草药不能用
闻异味:化学防腐剂、油剂
(3)问:
问药名:核对所抓药物的名称是否名副其实,如野黄芩、野丹参等
问产地:如浙白术、淮山药、川贝母、藏红花、辽细辛等
(4)尝:
尝五味:辛-细辛(麻),干姜(辣),半夏、南星(刺喉);甘-D 参、龙
眼肉、甘草;酸-乌梅、山查、木瓜;苦-黄连、穿心莲、龙胆草、鸦胆子; 咸-大青盐
尝特性:粘性-黄精、玉竹、茯苓;吸舌-龙骨、天竺黄;苦而回甜- 牛黄、熊胆
(5)查:
水试法:川红花-水浸液呈金黄色,但花的红色不褪,而伪品则。
中药材水分测定
![中药材水分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caf5910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76.png)
记录与计算
记录供试品的重量,实验时的温度,时间, 检读的水量,计算和结果等。
计算 水分(%)=V/W×100%
式中 W为供试品的重量(g); V为检读的水量体积 (ml);
第三法
减压干燥法 测定水分
五氧化二磷和无水氯化钙为干燥剂,干燥剂应及时更换。
记录与计算
记录干燥时的温度,压力及时间,干燥剂的 种类,称量数据,计算和结果等。
计算
水分(%)=W1+W2—W3/W1×100%
式中 W1为供试品的重量(g); W2为称量瓶恒重的重量(g); W3(称量瓶+供试品)干燥后的重量(g);
第四法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分
计算时应扣除无水乙醇中的含水量方法如下对照溶液中实际加入的水的峰面积对照溶液中总水峰面积k对照溶液中乙醇峰面积供试品中水的峰面积供试品溶液中总水峰面积k供试品溶液中乙醇峰面积k无水乙醇中水峰面积无水乙醇中乙醇峰面积测定法取无水乙醇对照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15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记录与计算记录称量数据稀释体积溶剂种类和用量超声仪型号超声功率和频率超生和放置时间气相色谱仪型号色谱柱规格样温进样体积色谱峰面积等计算k值k无水乙醇中水峰面积无水乙醇中乙醇峰面积用外标法计算供试品中的含水量计算时应扣除无水乙醇中的含水量公式水分a样w标v标50a标w样v样25100式中a样为供试品中水峰面积a样供试品溶液中总水峰面积k供试品溶液中乙醇峰面积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2
本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测定法
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 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 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 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 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 连续两侧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 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用水试法判断中药材质量的几种方法
![用水试法判断中药材质量的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be9c3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6.png)
用水试法判断中药材质量的几种方法
将饮片放入水中浸渍,或加以搅拌、研磨,放入水中后立即观察药物在水中的各种变化,如水液颜色变化,药物体积变化,扩散现象,溶解度的大小,药物浮沉的状态等,以鉴定药物的真伪优劣。
此法常有以下几种:
1、溶解法
将样品置于清水中,观察溶解的现象和情况。
如将小粒熊胆投入清水杯中,可见逐渐溶解而盘旋,并有黄线下垂杯底而不扩散。
2、浸泡法
将样品置于清水中,搅拌或浸泡适当时间,观察药材沉浮程度、清水颜色变化、有无沉淀物、漂浮物,以及膨胀程度等。
如番红花浸入水中,水染黄色,水面无油状物飘浮,水底无沉淀等;蛤蟆油用水浸泡,24小时内体积应增大10~15倍等。
3、浮沉法
将药材置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进而鉴别其质量或有无掺伪。
如将青黛撒于水面,应浮水面而不应有下沉物;鉴别沉香的质量,则沉入水中者质量为佳。
4、加热法
将药材置于烧杯中进行加热,观察药材的变化现象。
如将菟丝子置水中煮沸,种皮破裂后会露出旋卷形的胚,形如吐丝。
5、研磨法
乳香粉加水共研成乳白色军袱液,没药粉加水共研成黄棕色乳状液。
才可直接用鼻子嗅闻。
如大黄、当归、白芷等。
6、滴水法
加将水滴在蟾酥表面,水滴处呈乳白色隆起。
水试火试荧光试验法鉴别中药经验-中国医药指引
![水试火试荧光试验法鉴别中药经验-中国医药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6bd3ba136c85ec3a86c2c505.png)
水试、火试、荧光试验法鉴别中药材简表白玉1沈雨青2沈靖才31 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荆门4480002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福建厦门3610003 湖北省公安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湖北公安434300【摘要】本文将收集和在工作中应用水试、火试、荧光试验等方法鉴别百余种中药材的资料进行整理成简表,供药学人员鉴别中药时查阅、应用参考。
【关键词】中药鉴定;水试法;火试法;荧光试验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B中药是我国的国粹。
其真伪优劣鉴别我国中医药工作者已总结出摸、看、嗅(闻)、尝、听、试等丰富经验。
现将收集和在工作中应用水试、火试、荧光试验等方法鉴别中药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成简表,具有方法简便快速、设备简单易行、结果直观实用、查阅方便快捷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基层药学人员鉴定中药时参考应用[1-5]。
1 水试法根据中药经过水浸泡后产生各种特殊的变化,如颜色改变、产生泡沫、黏性、滑腻、膨胀及其他(旋转、挂甲、漂浮)等现象,以确定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真伪优劣,见表1。
表1 水试法鉴别中药简表2 火试法利用火将中药样品燃烧或烘焙,观察产生的气味、颜色、烟雾、声响、膨胀、熔融及燃烧程度等其他(溶解或升华)变化现象,以鉴别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真伪优劣,见表2。
利用中药材所含有的某些成分可在紫外光或常光下产生一定颜色的荧光来鉴别中药材。
将样品置于暗处的365nm/254nm波长的紫外光分析仪(紫外光验钞机也可)进行观察即可,见表3。
吸附鉴别:如《吕氏春秋》“磁石召铁” 。
摩擦静电鉴别:“琥珀拾芥”。
陶弘景谓琥珀“惟以手心摩热拾芥为真”。
《雷公炮炙论》云:琥珀“如血色,熟于布上拭,吸得芥子者真”。
熔化试验:《本草汇编》载虫白蜡“以水煮熔,虑置冷水中,则凝聚成块亦”。
条痕鉴别:矿物在白色毛瓷板上划过后留下的粉末痕迹称为条痕,粉末的颜色为条痕色。
条痕是矿物和矿物药常用的鉴别方法。
如《雷公炮炙论》载滑石“其白滑石如方解石,色似冰白,画石上有白腻纹者,真也”。
水试法鉴定中药
![水试法鉴定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5e687b19b7360b4c2e3f64a6.png)
水试,又称为入水试验,就是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所产生的各种比较明显的或特殊的物理、化学现象以鉴别其品种的真伪优劣的一种方法。
根据水试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大体有:显色反应、旋转反应、沉降反应、膨胀反应、粘液反应、泡沫反应、乳化反应、气味反应、染甲透甲现象等,鉴别的中药材主要有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
青黛:将本品撒于水面,浮于水面而不下者为质优,若有沉淀或水液变色说明掺杂质或假冒。
苏木:取本品粉末加水反复振摇浸置,或将碎片置热水中浸泡,其浸液显桃红色,若在紫外线灯下,显黄绿色荧光,浸液加酸则变成黄色,再加碱则呈猩红色。
若为伪品小叶红豆,其浸液成淡黄棕色,置紫外线灯下显蓝色,浸液加酸变成淡黄色,再加碱则变成深绿色。
常山:取本品粗粉加水浸渍,其浸出液显蓝色荧光为正品,否则为伪品。
番红花:取本品少许浸于清水中,柱头膨胀成喇叭状,水被染成金黄色。
不得显红色,不得有沉淀,不得有油状物飘浮于水面。
厚朴花:用沸水泡开后,花瓣厚,手揉之显肉质为质优。
红花:将本品投入水中,水变成金黄色,而花本身不褪色。
玄参:取本品碎片或粗粉投入清水杯中,水浸液呈黄棕色,在日光下或紫外线下观察,浸液显碧蓝色荧光。
伪品核桃楸皮,水浸液显浅黄棕色,无荧光。
地榆:取本品粗粉浸入水中,水呈淡黄棕色。
楮实子:取本品粗粉少许,浸于水中,水液变红色。
菟丝子:将本品投入水中,加热煮沸,表面有粘性,当种皮破裂时,会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伪品无此现象。
牵牛子:取本品少许入水浸泡,种皮呈龟裂状,手捻有明显的粘滑感。
天仙子:取本品少许用清水浸泡,不膨胀不发粘。
伪品广天仙子,水浸泡后立即膨胀散开,粘性也大。
葶苈子:取本品少许加水浸泡后,用放大镜观察,北葶苈子透明状粘液层较厚,厚度可达种子宽度的1/2以上,南葶苈子透明状粘液层薄,厚度为种子宽度的1/5以下。
车前子:取本品1 g,加水5 ml,煮沸30 s,冷后即呈粘稠状。
胖大海:正品手摇无响声,用水浸泡后为海绵状,其体积可比干品大约3倍。
水、火试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探讨
![水、火试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1fc1229482fb4daa58d4bb5.png)
水、 火试 法在 中药 鉴 定 中的应 用探 讨
王 曼
( 宁省抚顺市药品检验所 , 宁 , 辽 辽 抚顺 ,106 13 0 )
近年来 , 因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现代 技术 手段 加工 掺伪 , 使伪质劣质中药有些 品种从 外观性状 和真药较难辨别真伪优
程度 的黄线下沉 , 2 h后水全部染成黄色或有不溶絮状物。 但 4
融, 发蓝色火焰 , 并有刺激性 的二氧化硫臭气 。
3 总 结
鉴别 中药 的水火试法是在长期 的实践 中总结和发展起来
的, 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 它不但能辨 别药物 的真伪 , 而且还 可
以判断药物 的品质和是否为道地药材 , 具有简便 、 易行 、 迅速 、 可靠 的特点 。随着技术 的进步 , 来越 多的高科技技 术在 中 越
常 用 , 实 践 中 应 充 分 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 挥 它 在 中 药 鉴别 中 的作 用 。 在 1 中药 材 的水 试 鉴 别 法
泡后体积膨大 1 ~ 5 , 0 1 倍 手摸之有油脂状润滑感为正品 。⑥
阿胶 : 1 加热水 1m , 取 g 5 l溶液 基本澄清 , 显黑 褐色或深棕 色 , 无异臭 , 品溶液呈混浊 , 伪 或乳 浊状 , 有异臭。⑦燕 窝 : 用水浸 泡, 呈银 白色 的晶亮透 明体 , 柔软而膨 大 , 以手轻压有弹性感 ,
药 鉴 定 中得 到 应 用 。
具 有粘 性。别 的矿石 则无此特性 。④ 熊胆 : 取少许 投入 清水
中, 即见熊胆旋转并 呈黄线 下沉 而不扩 散 , 静置 2 h 全部 溶 4, 解 出来 黄色色素布 于杯底 。伪 品猪 、 羊胆 , 牛、 虽然 也呈不 同
两手扯拉可伸缩而不断为正品。 2 材 的 火 试 鉴 别 法
水试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水试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93d9ea265ce05087632135c.png)
水试法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在没有高科技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下采用“水试法”,对部分掺假造假的中药进行鉴别。
方法:水试法。
结果:鉴别出真假伪劣。
关键词水试法;中药鉴定水试法是根据某些中药材遇水后会产生明显而特殊的反应现象,从而来鉴别其真伪和质量优劣的常用方法,来鉴别品种真伪优劣的常用方法[1]。
它具有快捷、简便、不受仪器限制等特点。
由于药材的成分不同,在水中会产生沉浮、黏性、膨胀、泡沫、颜色等不同现象,水试法能鉴别出中药材的真假伪劣。
以下是水试法的几种常见方法:1利用中药在水中的颜色变化进行鉴定某些中药材遇水后,因其含有水溶性色素或其它成分会使水变色,或由于某种成分的水解产物易被氧化从而使药材本身变色,还有些有色中药材投入水中,水不变色。
举例:①红花水浸液呈金黄色。
②苏木投入热水,水浸液呈透明的桃红色,逐步转为深红色,加酸液体变为黄色,加碱又变为红色。
③栀子水浸液呈鲜红色。
2利用中药水浸液的荧光反应进行鉴定某些中药材因含有荧光性物质,其水浸液常有荧光反应。
举例:①香加皮水浸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加碱显黄绿色荧光,借此可与五加皮加以区别。
②秦皮水浸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③白芷水浸液在紫外光下显蓝色荧光。
④常山水浸液显天蓝色荧光,在碱性溶液中荧光加强。
3利用中药水浸液是否产生泡沫进行鉴定某些中药材因含皂甙、蛋白质、树胶或其它高分子化合物,碎后加(热)水强烈振摇会产生泡沫,且在一定时间内不消失。
举例:远志、知母、柴胡、威灵仙、怀牛膝、皂角刺。
4利用中药遇水后产生的气味反应进行鉴定某些中药材本身无香气或臭气,遇水后则产生特殊浓烈的香、臭气,或者本身原有的气味加重。
举例:①苦杏仁数粒加水共研,会产生苯甲醛的气味。
②黄芥子研碎加水湿润,会产生强烈臭味。
③天麻隔水蒸后有臊臭味。
5利用中药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进行鉴定某些中药材投入水中,由于质地、比重的差异,润湿过程有快有慢,在一定的时间与温度下,这些中药材在水中或浮或沉。
水试法鉴别中药
![水试法鉴别中药](https://img.taocdn.com/s3/m/8dded85abe1e650e52ea99f2.png)
水试法在中药鉴定实践中的应用【关键词】水试法中药材鉴别随着中药研究在国内外迅速发展,一些现代高科技方法被应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及鉴定、鉴别工作中,如电子显微、高效液相色谱、分子鉴定等,在中药鉴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成本高、不易普及等缺点。
传统的中药鉴别方法,以其成本低、简单迅速等优点,为现代方法不可取代。
水试法是经验鉴别法中比较重要又较为科学的方法。
水试,又称入水,即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产生的各种比较明显或特殊的变化以鉴定其品种真伪、优劣的方法。
1显色反应1.1水溶液显色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所含水溶性色素或其它成分溶入水,使水溶液呈现特定的颜色。
1.1.1苏木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sappanL.的干燥心材。
取苏木块投入水中,水液呈现桃红色,后转为红色。
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呈猩红色,再加盐酸数滴使呈酸性后,溶液变为橙色。
1.1.2西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sativusL.的干燥柱头。
将西红花浸入水中,可见橙黄色物质呈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染成黄色,柱头膨胀呈喇叭状,内侧有一短缝,短时间内针拨不碎,无沉淀。
常见伪品有其它植物的花丝、花冠狭条或纸浆条片等染色后伪充,或西红花中掺有合成染料、其它色素、矿物油等。
鉴别西红花的真伪,应从其形状、水溶液呈现的颜色及是否漂浮油滴等方面进行鉴别。
1.1.3鸡血藤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suberectusDunn的干燥藤茎。
取鸡血藤块,投入沸水中,可见有似鸡血的红线散开。
1.1.4墨旱莲菊科植物鳢肠EchiptaprostrataL.的干燥地上部分。
遇水后茎叶显黑绿色,搓其茎叶水呈墨绿色。
1.2药材显色有些中药材遇水后,所含成分发生水解氧化,而使药材本身颜色发生变化。
1.2.1黄芩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
药材应为棕黄色或深黄色。
由于所含黄芩苷在黄芩酶作用下水解成黄芩素,黄芩素易被氧化,颜色由黄色变为绿色,影响药材质量。
水试法鉴别中药材
![水试法鉴别中药材](https://img.taocdn.com/s3/m/0d55935733687e21af45a92e.png)
水试法鉴别中药材方悦水试法主要是根据中药材经过水浸泡后产生各种特殊的变化,如颜色改变、产生泡沫、粘性、滑腻、膨胀及其它现象等等,用以确定中药材的真伪优劣。
现介绍如下:1.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2.番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泡于水中后,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水面应有油状物漂浮,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用棒搅动,不易碎断,否则是伪品。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树甙和七叶树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4.香加皮: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与含杠柳总甙有关),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绿色荧光(4-甲氧基水杨酸反应)。
而五加皮无此反应。
5.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液体,加酸(或醋)液体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水)液体又变红色。
6.姜黄:用热水或乙醇浸泡,呈鲜艳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或苏打水)液体变桃红色。
7.熊胆:其粉末投入水杯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有黄线下垂至杯底且不扩散。
8.小通草:水泡后手摸有粘滑感;干品嚼之亦有粘滑感。
9.南天仙子(水蓑衣):水浸时,毛膨胀竖立,蓬松散开,粘性甚大,味淡而粘舌。
而天仙子(茄科)无粘性,且味苦。
10.葶苈子、车前子:加水浸泡后,种子粘滑且体积膨大。
11.胖大海:热水浸泡后,体积膨大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团。
12.竹黄:天然竹黄沾到唾液后产生极强的吸舌力,而人工竹黄吸力较小且色泽多为纯一白色。
天然竹黄水浸液对酚酞指示剂不显碱性,而人工竹黄显碱性反应,呈紫红色。
13.乳香:加水研磨后成白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4.没药: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5.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16.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加热后,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儿茶素。
中药鉴定的四种方法及特点
![中药鉴定的四种方法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349b6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1.png)
中药鉴定的四种方法及特点
1. 来源鉴定:应用植(动、矿)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品种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常通过观察植物形态、核对文献资料、核对标本等步骤进行。
这种方法能够确保中药来源的准确性,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
2. 性状鉴定: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
性状鉴定的内容主要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火试等。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对鉴定者的经验要求较高。
3. 显微鉴定: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的特征,用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纯度。
显微鉴定常配合来源、性状及理化鉴定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当药材的外形不易鉴定,或药材破碎或呈粉末状时,此法较为常用。
这种方法需要鉴定者具有植物(动物)解剖的基本知识,掌握制片的基本技术。
4. 理化鉴定: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
包括密度、硬度、熔点、凝点、泡沫指数和溶血指数、折光率、旋光度、膨胀度等物理常数的测定,以及微量升华、荧光分析、电泳分析、化学定性分析、化学定量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化学指标的测定。
这种方法能够准确地鉴别中药的真伪和优劣,但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技能。
总之,这四种鉴定方法各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中药的鉴定。
常见中药材水试法鉴别法
![常见中药材水试法鉴别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609bc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f.png)
常见中药材水试法鉴别法中药是我国古代的珍贵宝藏,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而鉴别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对于保证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常见中药材的鉴别主要通过水试法进行,本文将介绍常见中药材水试法鉴别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水试法的原理水试法是通过观察中药材在水中的漂浮和下沉情况来鉴别其真伪和质量。
主要依据是中药材对水的吸湿性和比重的不同,真品和假品在水中的漂浮和下沉的速度和程度会有所不同。
二、水试法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将待鉴别的中药材样品准备好,并备好所需的试验用具,如容器、水等。
2. 天平称量:将待鉴别的中药材样品称取一定重量,通常是5克左右。
3. 添加水:将称取好的中药材样品放入一个容器中,添加适量的水,水的温度通常为室温。
4. 观察漂浮和下沉情况:观察中药材在水中的漂浮和下沉情况,真品通常会沉入水底,而假品则会漂浮在水面上。
5. 结果判断:根据中药材在水中的漂浮和下沉情况,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若漂浮在水面上的较多,可能为假品;若沉入水底的较多,可能为真品。
三、水试法鉴别法的适用范围水试法鉴别法主要适用于一些具有明显吸湿性差异的中药材,如滑石、车前草等。
对于那些吸湿性相近的中药材,水试法的鉴别效果可能不明显,需要借助其他的鉴别方法进行。
四、水试法鉴别法的优势与不足水试法鉴别法具有操作简单、容易实施的优势,只需通过观察中药材在水中的漂浮和下沉情况,即可初步判断真伪和质量。
同时,该方法无需使用特殊的试验设备和试剂,成本较低。
然而,该方法对于吸湿性相近的中药材效果不明显,需要结合其他鉴别方法来综合判断。
五、总结中药材的鉴别是保证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水试法鉴别法是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观察中药材在水中的漂浮和下沉情况,可以初步判断真伪和质量。
然而,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有限,对于吸湿性相近的中药材效果不明显。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综合运用多种鉴别方法,提高鉴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科学的鉴别方法,才能保证我们使用的中药材达到预期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材水试法鉴别汇总
![中药材水试法鉴别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0ca9aec6294dd88d0d26b25.png)
中药材水试法鉴别汇总:1.丁香:取样品入水中萼管垂直下沉,质优。
斜面下沉质次。
如果已提油的公丁香则浮于水面,不下沉。
可区别去油丁香。
2.小通草:水泡后手摸有粘滑感;干品嚼之亦有粘滑感。
3.山药:掺杂淀粉,其水浸后轻捻则成粉糊状。
淀粉或粮食粉末类制作,温水浸泡后,会溶化,正品不溶化。
4.川楝子:川楝子遇水显粘性感。
5.天花粉:掺杂淀粉,其水浸后轻捻则成粉糊状。
6.天竹黄:天竹黄吸水性强,入水中产生大量气泡,并发出响声,不溶于水,逐渐变为淡绿色或天蓝色。
天然竹黄沾到唾液后产生极强的吸舌力,而人工竹黄吸力较小且色泽多为纯一白色。
天然竹黄水浸液对酚酞指示剂不显碱性,而人工竹黄显碱性反应,呈紫红色。
7.天仙子:南天仙子(水蓑衣):南天仙子水浸时腺毛膨胀竖立,蓬松散开,且粘性很大,味淡粘舌。
而天仙子(茄科)无粘性,味苦。
天仙子:取本品少许用清水浸泡,不膨胀不发粘。
伪品广天仙子,水浸泡后立即膨胀散开,粘性也大。
8.白胡椒:掺杂淀粉,其水浸后轻捻则成粉糊状。
9.玄参:样品浸入水中,水应成黑色。
水呈墨黑色。
10.血竭:细粉成血红色,取少量粉末加水共振摇,与水共振摇时,血竭粉末不溶解而浮于水面,水亦不着色。
加热煮沸,软化而粘结成块者为正品,无此特征者为劣品或伪劣品。
血竭:取样品入杯中,加入沸水半杯,无松香味,水液不着色为正品。
血竭:取样品粉末少许,放在水中振摇,粉末不溶解,水不染色为真品,掺伪者色素溶于水,则水染成红色。
11.鹿茸之血茸片:正品血茸片骨质呈淡褐色,有裂隙,用开水浸泡不溶化,入水不变色;而用胶水、红色染料、锯末压制的"血茸片",仅锯口部"血"红色,切片无裂隙,用开水浸泡即溶解,水液被染成红色,套上去的皮毛脱落。
淀粉或粮食粉末类制作,温水浸泡后,会溶化,正品不溶化。
12.车前子:加水浸泡后,种子粘滑且体积膨大。
车前子:取本品1 g,加水5 ml,煮沸30 s,冷后即呈粘稠状。
“水试”和“火试”在中药材及混伪品快速鉴别中的应用
![“水试”和“火试”在中药材及混伪品快速鉴别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ef985c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d.png)
泡,体积膨大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 团。葶苈子,加水浸泡,种子黏滑且体积膨 大。车前子,加水浸泡,种子黏滑且体积膨 大,伪品荆芥子等不黏滑,体积不膨大。 1.5 粘液反应
菟丝子,用热水浸泡或煮,露出黄色 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有黏滑感。伪品无 黏滑感,不吐丝(十字花科芜青子)或吐丝 白色呈“C”状(苋科千穗谷),图1。小通草, 用水湿润,手摸有粘滑感。土茯苓,切面用 水湿润,正品有黏滑感;伪品土萆(土太)则 没有黏滑感。黄柏或关黄柏,切面用水湿 润,正品有黏滑感;伪品杨柳科山杨树皮 则没有黏滑感,图2。元胡,切面用水湿润, 正品没有黏滑感;伪品薯蓣科山药豆则有 黏滑感,图3。 1.6 泡沫反应
1 水试法鉴别 根据某些中药材在水中或遇水后会
产生明显而特殊的物理或化学现象,从而 来鉴别其真伪和质量优劣的一种常用方 法。反应现象:显色反应,如苏木;旋转反 应,如熊胆;沉降反应,如洋沉香;膨胀反 应,如哈蟆油、胖大海、葶苈子、车前子等; 粘液反应,如菟丝子、小通草、土茯苓等; 泡沫反应,如桔梗、人参、远志等;乳化反
马勃,置火焰上,轻轻抖动,即可见微 细的火星飞扬,熄灭后,产生大量白色浓 烟。 2.3 茎木类(含树脂类)中药材
沉香,烧之,冒出黑色浓烟,有油渗 出,并散发出浓烈的香气。降香,烧之,香 气浓烈,有油流出,烧完残留白色灰烬。 血竭,取粉末置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即 溶化,而无扩散的油迹,对光视呈现鲜艳 红色;以火燃烧则产生呛鼻的烟气。乳香, 用火烧,初遇热变软,火烧微有香气,冒黑 烟,并遗留黑色残渣。苏合香,取本品少许 置锡纸上烧,呈稀薄状;用针挑油液成丝 状,产生浓香气。 2.4 其他植物类中药材
图1 菟丝子和伪品菟丝子水煮后吐丝形状和颜 色 (左:菟丝子 右:千穗谷)
图2 关黄柏经水湿润有黏滑感,伪品杨柳科山 杨则没有黏滑感
鉴别中药的真假的水泡方法
![鉴别中药的真假的水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6d95835af1ffc4fff47ac45.png)
鉴别中药的真假的水泡方法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患者可能对一些中药材不熟悉,在购买中药的时候难以辨别真伪,专家研究提醒,鉴别中药的真假水泡方法很好用的,患者不妨试一试,以下是详细说明。
水试鉴别法,是一种简单的、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
有部分药商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择手段对中药掺假,甚至造假,而且手段高明,仅凭肉眼根本无法辨认其真假,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买到假劣药品。
在没有高科技设备和技术的情况下,采用水试法,可使部分掺假或造假的中药原形毕露。
水试法是根据某些中药材在水中或遇水后产生的特殊理化现象(如沉浮、膨胀、溶解、透甲、颜色等),以鉴别其品种真伪和质量优劣的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方法。
现将一些中药材通过水试法实验观察,并将这些药物遇水后产生的特殊变化介绍如下(以下皆为真品所发生的性状变化)。
1.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2.胖大海:热水浸泡后,体积膨大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团。
3.秦皮:加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4.熊胆:熊胆粉末投入清水杯中,即在表面旋转并呈黄线下沉而不扩散。
5.牛黄:取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俗称“挂甲”;入口则芳香清凉,味先苦而后微甜,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
人工牛黄入口后无清凉感,气微清香而略腥。
6.白芷:取粉末0.5克,加水3毫升,振摇后滤过,取滤液2滴,点于滤纸上,在日光下显蓝色荧光。
7.柴胡:取粉末0.25克放入试管内,加蒸馏水5毫升,冷浸20分钟后,滤过,取滤液强力振摇5分钟,有持久性泡沫产生,以此检查皂甙。
8.天麻:隔水蒸后有臊臭味(马尿味)者为真品,且野生者较家种品味浓。
9.阿胶、龟胶:取少许胶类药材用热开水溶化后,其溶液透明,有甜香味,无沉淀,无异味,无浮油星。
10.山药、茯苓:此类药材用粮食粉末伪造者较多,用热水浸泡后,粮食铸制者会溶化,正品不溶化。
中药煎前沸水泡,既缩短煎煮时间,又指望中药有效成分尽多溶出,这实际上是缺乏科学的认识误区。
水试鉴别法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
![水试鉴别法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https://img.taocdn.com/s3/m/116e733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c.png)
水试鉴别法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
毕桂宏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6(33)4
【总页数】2页(P465-466)
【关键词】中药材;鉴别;水试法
【作者】毕桂宏
【作者单位】辽阳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5
【相关文献】
1.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水试鉴别法 [J], 陈志勇
2.水试法和火试法在鉴别中药饮片真伪的应用 [J], 高文
3.水试法和火试法在鉴别中药饮片真伪的应用 [J], 艾拉努尔·巴吐尔;热西旦·阿布都克然木
4.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水试鉴别法 [J], 陈志勇
5.水试法、火试法在部分中药真伪鉴别中的应用 [J], 孔令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材水试鉴别
![中药材水试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eb2cd3fb0242a8956bece401.png)
中药材水试鉴别1. 苏木:取碎片投入热水中,水染成红色,并逐渐转为深红色,加酸变成黄色,再加碱液仍变成红色。
2. 西红花:少许入水,花色不退,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散出橙黄色色素,染水成黄色,而非红色。
3. 秦皮:正品秦皮水浸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4. 栀子:浸入热水中,水呈鲜黄色。
5. 芦荟:老芦荟水呈棕红色,新芦荟呈黄绿色。
6. 青黛:本身呈深蓝色,但入水后浮于水面,水液不显深蓝色。
7. 沉香:以入水下沉者为佳,半沉半浮者次之,完全上浮者更次。
8. 猪苓: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
入水不沉。
浮于水面者佳。
9. 海金沙:撒在冷水中则浮于水面,加热后逐渐下沉者为真品。
10. 黄连:以入水后先下沉后又上浮者为佳。
11. 乳香:与水共研,呈白色或黄白色乳浊液。
12. 没药:与水共研,呈黄棕色乳状液。
13. 胖大海:水浸后膨大呈海绵状,体积可增大6 倍。
14. 葶苈子:水浸后,粘滑而体积膨胀。
15. 车前子:遇水则粘,滑而膨胀,水煎液呈强粘稠性。
16. 黄芥子:与水共研,会产生强烈异臭。
17. 苦杏仁:与水共研,有苯甲醛的特殊香气。
18. 熊胆:投一小粒于清水,能迅速作盘旋状转动,并在转动中逐渐溶解,形成条如金丝样的黄色细线下垂至杯底而不扩散者为真品。
19. 琥珀:不溶于水,与水共煮,不溶化发软者为真品。
20. 血竭:不溶于水,水不着色,在热水中软化,粉末入沸水中则成团且发粘。
21. 阿胶:溶于水中,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有少量类白色物析出。
22. 鱼鳔胶:浸入水中即膨胀,煮沸则几乎全溶,浓厚的溶液冷却后凝成冻胶。
23. 蛤蟆油:浸泡后呈白色棉絮状,遇水膨胀,较快,体积可增至10~15 倍。
24. 蟾酥:小块入水后,可膨胀呈乳白色棉团状,并浮于水面,振摇浆汁,上面泡沫多而持久,下部呈乳状液。
25. 玄参: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水浸液为墨黑色。
26. 丁香:入水萼管垂直下沉者佳,半沉者次之。
27. 地黄:以水浸验之,浮者为天黄,半沉半浮者为人黄,沉者为地黄;以沉者为佳,半沉者次之,浮者不堪。
常用中药的经验鉴别技巧
![常用中药的经验鉴别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e1b7cb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d.png)
常用中药的经验鉴别技巧发布时间:2022-06-08T09:35:53.18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月1期作者:蒋丽[导读]蒋丽江油市第四人民医院 621702《本草衍义》记载“用药如用刑,刑不可误,误即于人命,用药亦同,误即便隔生死。
”中药鉴别之法有很多,常用的还是经验鉴别技巧,传统中药鉴别法为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耳听等等。
1眼看眼看即为肉眼观察中药的特点,通过形状、外表、大小、质地、断面和色泽来进行区分。
比如:①形状鉴别之法:三七药材其形状特征为有明显的“乳包”(顶端的茎痕和周围的溜关突起)、“钉头”(三七底部有明显的支根痕)、“铁皮”(三七表面呈现灰褐色和黄灰色)。
松贝药材其外形特点为“怀中抱月”,也就是松贝的外层鳞叶大小悬殊较大,是大瓣抱着小瓣,没有成瓣状的则为新月形状,松贝的形状特点可以与青贝、炉贝以及假的松贝药材进行区分。
味连积聚成堆,好似凤爪,有的节间表面很光滑,比如茎杆。
沙苑子长得像人的肾脏,细辛叶好似人的心脏,淫羊藿叶好像箭一样,佛手宛如人手,胖大海好似纺锤形。
②大小鉴别之法:指药材的体积大小、长短、粗制和细腻以及厚重或者薄。
如果观察比较多的药材样品,可以进行适当的测量进行判断,通过测量大小分辨药物的种类,若是测量的数据存在少许差异,可以允许其在适量的误差内。
又如很小的种子之类的药物,比如葶苈子、车前子、菟丝子等,则不好分辨和测量,应该将药物放置于放大镜下进行测量。
③颜色鉴别之法:黄连的颜色为黄色,丹参的颜色为红色,玄参的颜色为黑色,厚朴的表面呈现为紫色或是稍深的紫褐色,有明显的油性,故又称之为紫油厚朴,鸡血藤溢出树脂其颜色好像鸡的鲜血一样。
④表面特征的鉴别之法:主要是指药材的表面质地是光滑还是粗制,有无明显的皱纹,孔或者茸毛等等。
天麻药材的表面好似鹦鹉的嘴巴,这里主要是指呈现为红棕色的干枯芽孢的天麻,另外还有像极了人体的肚脐眼的天麻,是指母天麻脱落后的好像圆形的肚脐眼一样的疤痕,可以和马铃薯假天麻以及红薯假天麻进行区分。
常见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
![常见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2ef79abe23482fb5da4cb3.png)
常见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水试法鉴别中药材,主要是根据中药材经过水浸泡后产生各种特殊的变化,如颜色改变、产生泡沫、粘性、滑腻、膨胀及其它现象等等,用以确定中药材的真伪优劣。
此乃笔者十几年药检工作的经验总结,现介绍如下:1.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2.番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泡于水中后,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水面应有油状物漂浮,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用棒搅动,不易碎断,否则是伪品。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树甙和七叶树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4.香加皮: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与含杠柳总甙有关),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绿色荧光(4-甲氧基水杨酸反应)。
而五加皮无此反应。
5.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液体,加酸(或醋)液体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水)液体又变红色。
6.姜黄:用热水或乙醇浸泡,呈鲜艳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或苏打水)液体变桃红色。
7.熊胆:其粉末投入水杯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有黄线下垂至杯底且不扩散。
8.小通草:水泡后手摸有粘滑感;干品嚼之亦有粘滑感。
9.南天仙子(水蓑衣):水浸时,毛膨胀竖立,蓬松散开,粘性甚大,味淡而粘舌。
而天仙子(茄科)无粘性,且味苦。
10.葶苈子、车前子:加水浸泡后,种子粘滑且体积膨大。
11.胖大海:热水浸泡后,体积膨大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团。
12.竹黄:天然竹黄沾到唾液后产生极强的吸舌力,而人工竹黄吸力较小且色泽多为纯一白色。
天然竹黄水浸液对酚酞指示剂不显碱性,而人工竹黄显碱性反应,呈紫红色。
13.乳香:加水研磨后成白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4.没药: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5.青黛:取0.5g 加水10ml ,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16.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加热后,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儿茶素。
中药鉴定2.3
![中药鉴定2.3](https://img.taocdn.com/s3/m/ef851162af1ffc4ffe47acc3.png)
重点药材的鉴别1、人参:为五加科植物,(1)商品:①生晒参:直接晒干,如不除去支根晒干,则称“全须生晒参”。
②红参:蒸后晒干或烘干,称普通“红参”,其中芦长、体长(大于8.3cm)、带有较长支根者,称“边条红参”,支根及须根,称“参须”。
③白参(糖参):取洗净的鲜参,置沸水中烫3-7分钟,取出,用针将全体扎刺小孔,再浸入浓糖液中2-3次,每次10-12小时,取出干燥。
(2)粉末,淡黄色(生晒参)或红棕色(红参)。
①树脂道碎片易见,内含黄色块状分泌物;②草酸钙簇晶,棱角锐尖;③导管多网纹或梯纹;④淀粉粒众多。
(3)含量测定,HPLC测定,人参皂苷Re+Rg1≥0.30%,Rb1≥0.20%,高丽参与人参只是生长环境不同。
2、大黄:(1)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
(2)性状:根茎呈类圆柱形或块片状,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去外皮者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锦纹),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气清香,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3)粉末:①草酸钙簇晶多而大,棱角大多短钝;②导管多为网纹,非木化;③淀粉粒甚多。
(4)成分:①有理蒽醌衍生物: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为大黄的抗菌成分;②结合性蒽醌衍生物:游离蒽醌类的葡萄糖苷或双蒽酮苷,系大黄的泻下成分;③鞣质类,为收敛成分;④大黄苷,亦为泻下成分。
(5)含量测定:HPLC测定,含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总量不得小于1.5%。
(6)荧光区别大黄与土大黄,土大黄365nm紫外灯下显持久亮紫色荧光。
3、黄连:(1)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2)商品规格:通常分为味连、雅连和云连3种规格。
味连①多集聚成簇,形如鸡爪。
②表面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隆起、须根,有“过桥”。
③质硬,断面皮部橙红色,木部鲜黄色,放射状排列;④味极苦;⑤石细胞在皮层,中柱鞘。
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形如“蚕状”,过桥长,石细胞在髓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中药材的水试鉴别法
水试法鉴别中药材,主要是根据中药材经过水浸泡后产生各种特殊的变化,如颜色改变、产生泡沫、粘性、滑腻、膨胀及其它现象等等,用以确定中药材的真伪优劣。
此乃笔者十几年药检工作的经验总结,现介绍如下:
1.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2.番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泡于水中后,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水面应有油状物漂浮,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用棒搅动,不易碎断,否则是伪品。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树甙和七叶树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4.香加皮: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与含杠柳总甙有关),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绿色荧光(4-甲氧基水杨酸反应)。
而五加皮无此反应。
5.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液体,加酸(或醋)液体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水)液体又变红色。
6.姜黄:用热水或乙醇浸泡,呈鲜艳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或苏打水)液体变桃红色。
7.熊胆:其粉末投入水杯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有黄线下垂至杯底且不扩散。
8.小通草:水泡后手摸有粘滑感;干品嚼之亦有粘滑感。
9.南天仙子(水蓑衣):水浸时,毛膨胀竖立,蓬松散开,粘性甚大,味淡而粘舌。
而天仙子(茄科)无粘性,且味苦。
10.葶苈子、车前子:加水浸泡后,种子粘滑且体积膨大。
11.胖大海:热水浸泡后,体积膨大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团。
12.竹黄:天然竹黄沾到唾液后产生极强的吸舌力,而人工竹黄吸力较小且色泽多为纯一白色。
天然竹黄水浸液对酚酞指示剂不显碱性,而人工竹黄显碱性反应,呈紫红色。
13.乳香:加水研磨后成白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4.没药: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5.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16.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加热后,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儿茶素。
17.芦荟:芦荟的1∶100水溶液2ml,加等量饱和溴水,即有四溴芦荟混合甙的黄色沉淀生成。
18.牛黄:取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俗称“挂甲”;入口则芳香清凉,味先苦而后微甜,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
人工牛黄亦能“挂甲”,但入口后无清凉感,气微清香而略腥。
19.石膏:取粉末2g,于140℃烘20分钟,加水1.5ml搅拌,放置5分钟,呈粘稠固体。
因石膏加热失去一部分结晶水而成熟石膏,与水相遇,复变为生石膏而具有粘性。
别的矿石则无此特性。
20.银柴胡:正品水浸液无泡沫反应;而伪品山银柴胡水浸液有较强的泡沫反应。
21.板蓝根:板蓝根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
二者的鉴别点在于,菘蓝根的水煎液可显蓝色荧光;马蓝根的水煎液则无蓝色荧光反应。
22.远志:取粉末0.5g,加热水10ml,用强力振摇1分钟,即生成持续性泡沫,并在10分钟内不消失,以此检查皂甙。
23.白芷:取粉末0.5g,加水3ml,振摇后滤过,取滤液2滴,点于滤纸上,置紫外灯光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24.柴胡:取粉末0.25g放入试管内,加蒸馏水5ml,冷浸20分钟后,滤过,取滤液强力振摇5分钟,有持久性泡沫产生,以此检查皂甙。
25.重楼:因含甾体皂甙,其水浸液振摇后产生很多泡沫并且经久不散;而拳参含没食子酸而无皂甙之泡沫反应。
26.天麻:隔水蒸后有臊臭味(马尿味)者为真品,且野生者较家种品味浓。
另取天麻粉末1g,加水10ml,
浸渍4小时随时振摇,滤过,滤液加碘试液2~4滴,呈紫红色或酒红色反应。
27.阿胶、龟胶、鹿角胶:取少许胶类药材用热开水溶化后,其溶液透明,有甜香味,无沉淀,无异味,无浮油星。
否则即有假。
28.山药、茯苓、三七、贝母、虫草、鹿茸:此类药材用粮食粉末伪造者较多,用热水浸泡后,粮食铸制者会溶化,正品不溶化。
水试法鉴别中药材,主要是根据中药材经过水浸泡后产生各种特殊的变化,如颜色改变、产生泡沫、粘性、滑腻、膨胀及其它现象等等,用以确定中药材的真伪优劣。
此乃笔者十几年药检工作的经验总结,现介绍如下:
1.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色。
2.番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泡于水中后,柱头膨胀呈长喇叭状,水面应有油状物漂浮,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用棒搅动,不易碎断,否则是伪品。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树甙和七叶树素,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4.香加皮: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与含杠柳总甙有关),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绿色荧光(4-甲氧基水杨酸反应)。
而五加皮无此反应。
5.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液体,加酸(或醋)液体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水)液体又变红色。
6.姜黄:用热水或乙醇浸泡,呈鲜艳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或苏打水)液体变桃红色。
7.熊胆:其粉末投入水杯中,可逐渐溶解而盘旋,有黄线下垂至杯底且不扩散。
8.小通草:水泡后手摸有粘滑感;干品嚼之亦有粘滑感。
9.南天仙子(水蓑衣):水浸时,毛膨胀竖立,蓬松散开,粘性甚大,味淡而粘舌。
而天仙子(茄科)无粘性,且味苦。
10.葶苈子、车前子:加水浸泡后,种子粘滑且体积膨大。
11.胖大海:热水浸泡后,体积膨大至原来的数十倍且呈絮状团。
12.竹黄:天然竹黄沾到唾液后产生极强的吸舌力,而人工竹黄吸力较小且色泽多为纯一白色。
天然竹黄水浸液对酚酞指示剂不显碱性,而人工竹黄显碱性反应,呈紫红色。
13.乳香:加水研磨后成白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4.没药: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5.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16.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加热后,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儿茶素。
17.芦荟:芦荟的1∶100水溶液2ml,加等量饱和溴水,即有四溴芦荟混合甙的黄色沉淀生成。
18.牛黄:取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俗称“挂甲”;入口则芳香清凉,味先苦而后微甜,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
人工牛黄亦能“挂甲”,但入口后无清凉感,气微清香而略腥。
19.石膏:取粉末2g,于140℃烘20分钟,加水1.5ml搅拌,放置5分钟,呈粘稠固体。
因石膏加热失去一部分结晶水而成熟石膏,与水相遇,复变为生石膏而具有粘性。
别的矿石则无此特性。
20.银柴胡:正品水浸液无泡沫反应;而伪品山银柴胡水浸液有较强的泡沫反应。
21.板蓝根:板蓝根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
二者的鉴别点在于,菘蓝根的水煎液可显蓝色荧光;马蓝根的水煎液则无蓝色荧光反应。
22.远志:取粉末0.5g,加热水10ml,用强力振摇1分钟,即生成持续性泡沫,并在10分钟内不消失,以此检查皂甙。
23.白芷:取粉末0.5g,加水3ml,振摇后滤过,取滤液2滴,点于滤纸上,置紫外灯光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24.柴胡:取粉末0.25g放入试管内,加蒸馏水5ml,冷浸20分钟后,滤过,取滤液强力振摇5分钟,
有持久性泡沫产生,以此检查皂甙。
25.重楼:因含甾体皂甙,其水浸液振摇后产生很多泡沫并且经久不散;而拳参含没食子酸而无皂甙之泡沫反应。
26.天麻:隔水蒸后有臊臭味(马尿味)者为真品,且野生者较家种品味浓。
另取天麻粉末1g,加水10ml,浸渍4小时随时振摇,滤过,滤液加碘试液2~4滴,呈紫红色或酒红色反应。
27.阿胶、龟胶、鹿角胶:取少许胶类药材用热开水溶化后,其溶液透明,有甜香味,无沉淀,无异味,无浮油星。
否则即有假。
28.山药、茯苓、三七、贝母、虫草、鹿茸:此类药材用粮食粉末伪造者较多,用热水浸泡后,粮食铸制者会溶化,正品不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