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脑膜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性脑膜炎
包括:①急性细菌性脑膜炎;②结核性脑膜炎;③真菌性脑膜炎
一、急性细菌性脑膜炎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为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3~5/10万。迄今细菌性脑膜炎仍为成人及儿童中的严重感染性疾病。尽管目前已有众多有效的抗菌药物用于临床,但据报道其病死率仍可达25%~30%。因此早期诊断,正确的抗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
【诊断及鉴别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需根据流行季节、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诱发因素和脑脊液检查结果。凡患有肺炎、中耳炎、发生颅脑外伤或进行颅脑手术者,同时出现发热、头痛、神志改变、脑膜刺激症,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者, 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可基本确立。
各种病原菌所致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仿,因此在未获病原菌前,需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并根据流行病学、诱发因素等推测可能的病原菌。起病于冬春季节、突发高热、寒战、头痛,体检发现皮肤粘膜瘀点、瘀斑者,需考虑脑膜炎奈瑟球菌引起的脑膜炎。继发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者以肺炎球菌脑膜炎多见。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鼻窦炎,尤其体弱儿童,需高度怀疑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缺陷和颅脑手术后行脑室引流者,较可能发生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如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沙雷菌属或铜绿假单胞菌脑膜炎,耐药葡萄球菌属,尤其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或表葡菌(MRSE)也并不少见。
(一)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
1.尽早进行脑脊液检查由于引起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菌种类繁多,尽快检出病原菌是细菌性脑膜炎治疗成功的关键,必须立即进行脑脊液和皮肤瘀点的涂片革兰染色以及血培养,同时尚需进行脑脊液的常规及生化检查。同时结合病史和体检资料、患者年龄、伴发疾病等开始经验治疗,获阳性培养结果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2.选用杀菌剂中枢神经系统为人体防御免疫功能的薄弱区域,白细胞数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显著降低,且缺乏特异抗体,因此应采用杀菌剂。氯霉素虽为抑菌剂,但脂溶性强,脑膜渗透好,高浓度时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具杀菌作用,故可用于上述细菌所致的脑膜炎,但对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仅能起抑菌作用,所以不宜用氯霉素治疗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脑膜炎。
选用有效敏感的抗菌药物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起病急,病情危重,在未获知细菌药敏结果前应根据感染的部位、场所、尤其本地区或本院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选用有效抗菌药物。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是细菌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菌,体外药敏结果显示,我国上述细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低,故青霉素或氨苄西林仍可作为首选。近年来流感嗜血杆菌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明显增多,可选用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第三代头孢菌素;引起颅内感染的金葡菌多发生在医院内,多数为甲氧西林耐药株,应选用去甲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抗菌药物均应静脉内给药。
选用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除取决于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及抗菌活性外,药物能否透过血脑屏障及其在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也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抗菌药物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与药物的本身特性如脂溶
性、离子化程度、分子大小、蛋白结合率、脑膜炎症程度等有关。抗菌药物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参见第一篇。
中枢神经系统局部用药应尽量避免鞘内给药应尽量避免,因可由于脑脊液内药物浓度过高而导致惊厥、昏迷等不良后果,而且通过腰穿给药药物亦不易分布至脑室系统。目前已有许多抗菌药物能很好地透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内达到有效浓度,故鞘内给药现已很少采用。在少数情况下,如选用的药物脑膜通透性较差时,可同时予以鞘内注射。
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治疗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时应大剂量静脉给药,务必使脑脊液中药物浓度长期超过药物对致病菌的较低杀菌浓度(MBC)。给药后脑脊液中的药物峰值超过MBC的10倍时可使脑膜炎治愈率达到90%以上。感染得到控制,炎症减轻。但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也随之减低,进入脑脊液的药量亦随之减少,因此,脑膜炎患者病情好转后不应立即减少药物剂量。有条件者应在疗程中多次测定血清及脑脊液中的杀菌滴度(脑脊液至少按1:8稀释后其中的药物浓度仍能超过MBC),但必须首先获得病原菌。
疗程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疗程因不同病原菌而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疗程一般为5~7天,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在热退至正常后继续用药10~14天。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复发率高,疗程至少4周,继发于心内膜炎的链球菌属和肠球菌属脑膜炎疗程需4~6周。
(二)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经验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仔细进行各种病原检查,包括脑脊液和淤点涂片、培养、血培养、血清学等。以确立病原诊断。在获知病原菌前,应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作出初步临床诊断,立即开始抗菌药物经验治疗。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较常见的致病菌为脑膜炎奈瑟球菌、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可采用大剂量氨苄西林或氯霉素的联合治疗,或头孢呋辛;婴幼儿患者宜选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新生儿脑膜炎的病原菌以B组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多见,可选用氨苄西林联合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医院获得性脑膜炎,如免疫缺陷者或颅脑手术后发生的脑膜炎,较可能由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如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沙雷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等引起,可选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第三代头孢菌素。颅脑手术后行脑室引流者,耐药葡萄球菌较多见,尤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或表葡菌(MRSE),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三)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治疗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即脑膜炎奈瑟球菌脑膜炎,发病率为0.6~0.9/10万,死亡率为3%~13%。较常见于儿童和年青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发于冬、春季节,以每年的2~4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菌国外大多为B组和C 组;我国A组和C组均可引起流行,以A组多见。
青霉素为治疗脑膜炎奈瑟球菌脑膜炎首选单用药物,成人剂量800万~1200万u/天,儿童每日20万~40万u/kg,新生儿每日10万~15万u/kg,分3~4次静脉滴注,氨苄西林亦可选用,成人剂量为6g~12g/天,儿童每日150mg~250mg/kg,新生儿每日100mg~150mg/kg,分次静脉滴注。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氯霉素,但因其具有血液系统毒性反应,且新生儿不宜应用,故目前应用渐趋减少,但青霉素过敏者及经青霉素治疗无效患者,或系青霉素耐药株(MIC≥0.1mg/L)所致感染,可选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治疗,成人剂量前者为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