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南城县绿色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二是 积极 引进 新 技术 新 品种 发展 规 模生 产 。通 过招商 引资 引进拥有 新技术 、 品 新
品种 、 养产业 。逐 步提高全县绿色食品加工 业的组织化、 规模化、 市场化进程 , 以拉动整
工 业 做 大做 强 。 ◆ ( 约编 辑 : 国昕 ) 特 刘
龙”“ 、引外龙”“ 、育新龙” 等多种形式 , 外引内
工原 料专 业 生产 基地 。 围绕 以上 六 类产
品 建基地 扩 大生 产 规模 ,实 行标 ; 隹化生
产 , 加工 企业提供 优质 、 富的原材 料。 为 丰
联, 培育一批辐射力强、 牵动面广 , 具有带动
水 平 ,提升产 品科技含量 , 高市场竞 争 提
力, 创立产品品牌 , 打响绿 色品牌 。应加 大 对 我县 创品牌工 作的投入 ,充分利 用各种 媒体和 多种 形式进行 宣传 , 可设立食品节 ,
举 办 交 易 会 、 销 会 、 贸 洽 谈 会 , 立 高 展 经 建
4壮大龙头企业。将麻姑 实业、 、 洪门集 团、 丰食品、 锦 阿颖淮 山等一批企业打造成
等相 关产业 的发展 。
点对粮食、 蔬果、 畜禽、 水产、 由 中草药六大 菊 、 类主导产业及其它特色产业作出详细加工计
划 , 目标 , 明确 制订措 施 , 绿色 食品 加工企 引导 业 向园区聚集 , 成产业集 群。成 立县 绿色食 形 品加 工产 业领 导 小组 , 企业 发 展 品牌 、 在 科技
攻关等方面给予更大的奖励扶持。 2 创建原料基地 。 、 建立我 县主 抓品种 的生 产基 地 。一 是确 保 建立传 统 农 产 品 粮食 、 蔬果 、 畜禽 、 水产 、 茶油 、 中草 药等加
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意见

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意见1998年以来,我县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颇具潜力的增长点。
但根据县委安排,农业产业结构调研组,进行全面调研后,就总体而言,农业生产发展还不能适应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质量较低,专门用于加工的农产品不足,产加销各环节联结不紧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不健全、加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仍比较突出。
为切实抓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全面完成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实现县第十次党代会和第十四届人代会审议通过的实施“农业稳县”战略,将“八大”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的切入点。
现提出建设意见,望认真研究落实。
一、充分认识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的重要意义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并开展农产品加工,可以促进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转化增值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及加工,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科技进步,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在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逐步实现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关注农产品供给向关注农民增收转变;从短期经营农业向注重可持续发展转变;从依靠政府行政手段推动工作向依靠市场营造环境的转变。
(二)发展目标。
经过5年的发展,形成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并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建立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重要农产品加工制品质量安全标准;使农产品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农业总产值年递增3%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5%,达到2050元。
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方案范文一、基地建设的目标。
咱为啥要搞这个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呢?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种出、养出那些超级健康、环保、美味的农产品,让大家吃得放心,吃得开心。
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具体时长]内,把咱们这个基地打造成一个在本地响当当,甚至在外面也有点名气的绿色农产品供应地。
不仅要产量可观,而且质量得是杠杠的,符合各种绿色标准,就像那些参加选美比赛还能拿冠军的农产品一样优秀。
二、基地选址。
1. 环境要求。
这个地方啊,得是那种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就像世外桃源一样。
周围不能有那些污染企业,什么冒黑烟的工厂啊,排污水的作坊啊,统统都不能有。
空气得清新得像刚下过雨的森林里一样,土壤要肥沃得像巧克力蛋糕一样松软(不能真的是巧克力味啦),水源呢,得干净得像从深山里冒出来的矿泉水。
2. 交通便利性。
虽然咱们要找个环境好的地方,但也不能太偏僻。
路得好走,这样咱们的农产品才能顺利地运出去,就像运动员在跑道上冲刺一样顺畅。
要是路不好,农产品运出去都颠坏了,那可不行。
最好是离大路近一点,方便大卡车进出,就像给咱们的农产品准备了一条高速公路直达市场。
三、种植和养殖规划。
1. 作物选择。
咱得种那些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的作物。
比如说,如果咱们这儿阳光充足,那就种些需要大量阳光的果蔬,像西红柿、辣椒之类的。
这些作物就像小太阳一样,在地里茁壮成长。
而且要多种一些受欢迎的品种,不能种那些大家都不认识、没人吃的东西,不然种出来只能自己看着发愁。
2. 养殖种类规划。
要是搞养殖呢,也要选那些好养又受欢迎的动物。
比如说鸡,那可是大家餐桌上的常客。
咱们就养那种散养的土鸡,让它们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跑来跑去,吃虫子、吃草籽,这样的鸡下的蛋肯定又大又营养,鸡肉也特别香。
再比如养鱼,可以养草鱼、鲫鱼这些大众爱吃的鱼,把池塘弄得干干净净的,让鱼儿在里面欢快地游来游去。
四、绿色生产技术与管理。
1. 土壤改良。
土壤就像农作物的床一样,床不舒服,农作物怎么能长得好呢?咱们得给土壤加点“营养套餐”。
2024年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计划(二篇)

2024年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计划为大力发展特色高效优质农业,促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可追溯、监控评估预警体系,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新跨越,特制定本推进计划。
一、基本原则(一)产业化原则。
充分发挥我县特色农产品优势,以建设产业链为纽带,培育主导产业,推动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二)标准化原则。
以农产品龙头企业为重点,按照目标市场的技术标准和规程,建设一批能按照良好农业规范(gap)操作、有效控制并合理使用农业化学投入品、实行种植养殖过程全程监管的农产品示范基地。
(三)品牌化原则。
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认证步伐,积极申请农产品商标注册,培育我县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
(四)市场化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我县农产品现状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快发展一批外向度高的出口农产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任务目标力争到____年,全县各类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____万亩,优质林产品生产基地____万亩,优质肉蛋奶总产量达到____万吨,优质水产品生产基地达到____万亩;全县新增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____个,"三品"认证____个,新增认证基地面积____万亩,新注册商标____个;新增专业村____个,新增专业乡镇____个,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____个。
三、工作重点(一)调查摸底。
对全县现有优质农产品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龙头企业需求基地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明确基地位置、面积、作物种类等内容。
(二)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既要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又要发展新的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大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
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市的建议

如下是一篇关于“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市的建议”的文章: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特别是对于农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更是关注备至。
如何打造绿色、有机的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市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此,笔者将就此主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现状分析在我国,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传统的耕作方式和养殖方式由于缺乏先进技术和管理,出现了很多隐患。
农畜产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担忧。
打造绿色、有机的农畜产品输出地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建议1. 推广绿色有机生产模式推广绿色有机生产模式,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从源头上确保产品的绿色有机。
2. 建设绿色有机示范基地在先行示范市中选取一些地区,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基地,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和培训,使这些基地成为绿色有机生产的模范。
3. 强化农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对农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产品追溯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增加消费者宣传和教育通过增加农畜产品的宣传和消费者教育,提升消费者对绿色有机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增加对这类产品的需求。
5. 政府支持和扶持政策政府应给予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者相应的扶持政策和财政支持,鼓励更多的生产者投身到这一产业中来。
四、总结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我们有望打造出具有代表性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市。
这不仅将有利于提高农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也有助于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市,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和管理上的工程,更是一项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
只有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产业,才能实现农产品的高质量、高效益的生产和供应。
县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县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县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为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收入,我县拟实施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
本项目旨在打造一批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的生态农庄,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生态旅游服务,提升我县农业竞争力。
二、项目范围本项目涵盖我县20个乡镇的农田和农庄。
具体包括:1. 农田改造和管理:对农田进行绿化、整治和管理,确保土壤质量和农作物品质。
2. 农庄建设:建设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的农庄,包括农产品加工厂房、会议室、陈列室、餐饮区、休闲区等。
三、项目目标1. 建设一批农田绿化示范区,提供优质的农产品供应。
2. 打造一批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的生态农庄,提供生态旅游和休闲服务。
3. 培育一批富有农业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农民,增加农民收入。
四、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阶段(6个月):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报批。
招聘项目管理团队,制定工作细则。
建立项目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限。
2. 农田改造和管理阶段(12个月):对所有农田进行土壤改良和绿化。
引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建立农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农田管理数字化。
3. 农庄建设阶段(18个月):设计和规划农庄的建筑和景观。
建设农庄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
选购必要的设备和工具。
4. 农庄运营和管理阶段(持续):开展农产品生产和加工。
实施农庄经营管理,包括销售、宣传、会员管理等。
开展生态旅游和休闲服务。
五、项目风险分析1. 自然灾害风险:特别是洪涝和干旱等灾害对农田和农庄的影响。
2. 市场需求风险:如果市场对绿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需求不足,项目的经营收入可能不稳定。
3. 技术风险:如果项目中引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不适用或操作不当,可能会影响农作物质量和生态农庄的运营效果。
六、项目经费和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估计为5000万元,其中包括土地改造、农庄建设、设备采购等各项支出。
资金筹措主要通过政府拨款、信贷贷款、社会投资等方式。
关于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一点建议

关于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一点建议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优质农产品基地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还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
但是目前我国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农产品基地规模不足、管理不规范、技术不到位等。
为了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第一,加大对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
目前我国农产品基地建设还存在投入不足的情况,很多地方基地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农业部门补贴,这导致基地规模小、装备落后、技术水平低。
需要加大对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吸引各类投资主体,促进基地建设的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
第二,强化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规划和管理。
当前很多地方农产品基地的规划和管理存在不规范的情况,一些基地的规划和布局不合理,管理混乱,导致基地内种植面积不大,配套设施不全,管理水平低下。
需要加强对农产品基地的规划和管理,做好基地规划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基地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提高农产品基地的技术水平。
当前很多农产品基地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依靠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模式,导致产量和质量无法保证。
为了提高农产品基地的技术水平,需要加强对基地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提高基地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第四,加强农产品基地的品牌建设。
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品牌建设对于提高基地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当前很多农产品基地仍然处于无品牌、小品牌的状态,产品销售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需要加强对农产品基地的品牌建设,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宽产品销售的渠道和范围。
第五,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生产环节,还需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方案范文一、基地建设背景。
咱都知道,现在大家对吃的东西要求越来越高啦,都想吃绿色、健康、无污染的农产品。
可是市场上那些打着绿色旗号的产品,鱼龙混杂的。
咱们就想着,干脆自己建个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给大家提供真正的绿色好货。
二、建设目标。
1. 产品质量目标。
咱们基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那得是一等一的好。
就像参加选美比赛的冠军一样,不仅外表水灵灵的,内在品质也要杠杠的。
农药残留?不存在的!重金属超标?想都别想!咱的目标就是达到国际最严格的绿色农产品标准,让消费者吃着放心,安心,舒心。
2. 产量目标。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咱也不能小气。
要让基地的产量能满足市场的一定需求。
这就好比是开饭店,菜得好吃,还得够大家吃才行。
初步计划,在基地建成后的[X]年内,逐步提高产量,达到每年[具体产量数字]的农产品产出。
三、基地选址。
1. 土壤条件。
找块好地儿可不容易。
这土壤就像孩子的床,得松软、肥沃、透气性好。
我们得找那种土壤酸碱度适中,富含有机质的地方。
就像给农产品找个舒服的家,这样它们才能茁壮成长。
经过一番考察,[具体地名]那块地就不错,土壤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都很符合咱们绿色农产品的生长需求。
2. 水源条件。
水可是农产品的生命源泉啊。
水源要充足,还得干净无污染。
咱们可不能让农产品喝脏水,就像咱们自己也不愿意喝脏水一样。
那地方附近有个天然的小湖泊,经过检测,水质清澈,富含矿物质,是非常理想的灌溉水源。
3. 周边环境。
周边环境也很重要。
不能挨着那些有污染的工厂,周围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最好是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就像住在风景区一样。
这样的环境下,农产品也能吸收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
四、生产规划。
1. 农作物种植种类规划。
咱们得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来选择种啥。
比如说,当地气候比较温和,适合种蔬菜,那咱就种些受欢迎的绿色蔬菜,像西兰花、菠菜、生菜之类的。
再种点特色的瓜果,像香甜可口的草莓、水分十足的西瓜。
县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县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绿色农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本县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旨在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建设目标在未来X年内,建成X个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涵盖蔬菜、水果、粮食、畜禽、水产等主要农产品品类。
基地农产品全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部分达到有机食品标准。
通过基地建设,带动本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建设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标准化原则按照国家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基地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规模化原则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建设规模化的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4、产业化原则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销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5、农民主体原则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农民成为基地建设的主体,共享基地建设成果。
四、建设内容1、产地环境优化(1)对基地的土壤、水质、大气等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符合绿色农产品生产要求。
(2)采取土壤改良、水资源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措施,优化产地环境。
2、生产设施建设(1)建设标准化的农田、果园、养殖场、鱼塘等生产设施,完善灌溉、排水、道路、电力等配套设施。
(2)推广应用温室大棚、滴灌、喷灌、智能化养殖设备等先进生产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3、品种选育与推广(1)选育适合本地种植、养殖的优良品种,引进推广国内外优质绿色农产品品种。
(2)建立品种繁育基地,保障基地用种的质量和供应。
4、生产技术应用(1)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进一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进一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措施及建议农业绿色发展是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场效益的一种发展模式。
在当前环境变化迅速、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建议。
首先,从政策上加强支持。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法规,鼓励和支持农民采取生态友好的耕作方式,如有机耕种和无农药种植。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农民参与绿色农业生产。
其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发新型有机肥料、生物农药、节水灌溉等绿色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
保护耕地资源,减少土地的过度开发利用,加强土壤保护措施,防止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同时,积极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保护天然湿地和植被,维护生态平衡。
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适当减少传统种植业、畜牧业的规模,引导农民转变种植结构和养殖方式,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在乡村兴学、兴医、兴文化等方面下大力气,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加强政府监管和执法。
对非法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和个人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加强对化肥农药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污染环境。
建立健全农业绿色发展的激励机制。
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绿色技术创新和环保项目投资,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建立激励机制来推动绿色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宣传生态环保理念,提高广大农民对绿色发展的认识度和参与度。
制定规范的绿色产品标准与认证制度。
建立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标准与监督机制,促进绿色产品产业发展。
总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关于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一点建议

关于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一点建议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建设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包括供水、供电、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需求,优化布局,确保基地内各项设施的完善和顺畅。
二、加强土地整理和治理。
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需要具备优质的土地资源作为基础保障,因此需要对土地进行整理和治理,包括清理农田中的杂草、疏通灌溉渠道、改良土地肥力等。
要加强土壤监测和管理,保证土壤的质量和健康。
三、提供优质的种苗和良好的种植技术支持。
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建设需要有良好的种苗供应,保证种植的品种和品质。
还需要提供优质的种植技术指导和支持,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咨询、培训等,协助农民提高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
四、加强科技创新支持。
在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中,应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的力量,开展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提升。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高效、环保的农业生产模式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五、加强市场监管和质量监控。
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制度和质量监控机制,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的监督和检测。
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落实农产品的溯源标识,提供消费者可信赖的农产品。
六、促进农产品流通和营销。
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不仅需要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还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流通渠道和营销网络,将农产品推向市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可以引入物流企业、电商平台等,提供农产品的物流、打包、销售等一条龙服务。
七、加强与相关政策的对接。
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需要与相关政策进行对接,包括财税政策、土地政策、农业补贴政策等。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机会。
八、加强农民培训和扶持。
农产品基地建设需要农民的主体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扶持。
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示范推广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经营能力,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关于推进农村农业特色发展的建议

关于推进农村农业特色发展的建议1. 深入挖掘地方资源:各级地方政府需对地方特色农业资源和文化传统进行系统梳理,提炼出具有市场潜力的农业品牌,以此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持续引进和培育高品质农作物品种,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确保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稳步提升。
同时,要注重农业生态保护,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交通、水利和电力设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农业特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依托当地自然景观、农业资源和文化传统,科学规划乡村旅游项目,提升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还有助于传播地方文化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5. 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特色发展的政策措施,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为农业特色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6.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特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7. 开拓农产品市场:引导和支持农民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交易会等活动,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要积极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利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手段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8.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将农业特色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推动农业与城市产业的深度融合。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集聚,促进农业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9. 加强品牌建设:各级政府和企业应注重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助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10. 保护生态环境:在推进农业特色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采取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确保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关于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一点建议

关于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一点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工作之一,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也成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不仅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建设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
针对基地所在地的气候、土壤等特点,可以进行灌溉设施、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加强对农作物的科学管理,选用优质种子、施用科学化肥等,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科技支持,提高农产品品质科技是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加强科技支持对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三、加强品牌建设,打造优质农产品优质农产品基地要建设与之匹配的品牌形象,推广当地的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举办农业展览、开展农产品宣传等活动,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优质农产品,并形成对农产品品牌的认可和信赖。
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管,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升消费者的信心和满意度。
四、加强市场开发,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需要加强市场开发,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可以通过设立农产品专卖店、开展网络销售等方式,将农产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
加强与超市、餐饮企业等的合作,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出有利于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政策措施,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保障。
通过加强对农产品基地的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到优质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中来,推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步伐。
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思考

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思考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思考近日,我们就如何加快我县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进行了一次调研,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供领导参考。
旨在全面提升我县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使我县特色、优势农产品顺利打入国际、国内市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意义和有利条件(一)绿色食品的概念及现状。
农产品质量档次是按一般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与有机农产品逐步递增的。
绿色食品是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绿色食品由农业部门推广、认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的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简称IFOAM)”成立,专门负责组织生产、加工、监制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食品。
现已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700多个团体加入该组织。
5月,农业部成立了专门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科研机构一一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
截止到底,全国共有1217家企业的2400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其中A级产品2347个,AA级产品53个。
据调查,目前我县能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有山货、茶油、高山四季豆、板栗、部分茶叶等,但除苏仙石其鹏茶叶获有机茶认证证书外,其它都未进行申报认可认证,因而,得不到市场的认可。
(二)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意义。
首先它是农产品市场新要求的需要。
从国际市场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出口之路并不平坦,如日本针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设置了歧视性的“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的检测指标已达近百项,同时对不合格产品实行就地销毁。
对食品添加剂除他们认可的388种之外,其余实行全部退货。
以来,国外的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给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非常大。
关于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一点建议

关于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一点建议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乡村经济的繁荣。
为此,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建设和改进,下面我将提出一些关于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建议: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基地的产出效率要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首先需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基地的产出效率。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农田布局,实施土地整治和流转,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还可以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率。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地的生产条件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需要健全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道路、水利、排水、供电、通讯等方面的设施建设。
特别是在山区、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需要加大投入,提高基地的生产条件。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基地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和流通,增加基地的经济效益。
三、推动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提升基地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过程中,需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模式,通过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组织形式,实现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和产业链延伸,提升基地的经营管理水平。
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基地管理中的应用,提高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保障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增长。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基地的生产技术水平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还需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基地的生产技术水平。
通过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基地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品质,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特别是在种植结构调整、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基地的综合竞争力。
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现状及建议

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现状及建议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特色农产品基地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品质优良的农产品,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一、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现状1、品种丰富多样特色农产品基地涵盖了众多品类,如水果、蔬菜、茶叶、中药材等。
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培育出具有独特品质和风味的农产品。
例如,某些地区以优质的苹果闻名,而另一些地区则以特色的茶叶或中药材受到市场青睐。
2、规模化经营初现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一些特色农产品基地逐渐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品牌建设意识增强不少特色农产品基地开始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注册品牌、进行质量认证等方式,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些知名品牌已经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4、销售渠道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批发市场销售,特色农产品基地还积极拓展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渠道。
这不仅拓宽了销售范围,还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5、产业融合趋势明显特色农产品基地不再仅仅局限于种植和生产环节,而是逐渐向加工、旅游等领域延伸。
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开展农业旅游,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二、存在的问题1、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特色农产品基地位于偏远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农产品的运输和灌溉,增加了生产成本。
2、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基地的种植技术仍然较为传统,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手段,导致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不稳定。
3、资金短缺特色农产品基地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
但由于农业产业的风险较高,融资渠道相对狭窄,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基地发展的重要因素。
调研报告:绿色农产品供给地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调研报告:绿色农产品供给地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x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绿色农产品发展决策部署,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三大特色产业,大力开发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不断扩大GAP认证、出口创汇、绿色认证基地规模,累计完成绿色标准化果品基地认证x万亩,出口创汇基地认证x万亩,GAP基地认证x亩。
但受县域自然条件、种植效益、物流运输、品牌创建等多重因素影响,绿色农产品供给基地建设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问题一是种植标准不够统一,优质产品较少。
从实际情况来看,除规模较大的苹果示范园区、蔬菜种植基地外,大部分绿色农产品种植标准不够统一。
一方面,个别群众没有充分考虑区域实际气候、水土等条件,随意引进或种植作物品种,致使玉米等粮食类作物种源呈现出多、杂、乱的现象,优质种源规模优势不明显。
另一方面,个别种植户未严格落实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仍沿用传统方式种植,对农药、化肥使用及土壤监管还不够科学,产品质量不高。
二是精深加工水平较低,产业链条较短。
绿色农产品覆盖范围广泛,既包括初级农产品,也包括精深加工农产品。
从目前全县在售的农产品来看,绝大部分还是以卖鲜果或简包农产品为主,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保鲜贮藏、精深加工、产品销售的龙头企业数量较少,示范带动作用不够明显,拉动农产品发展的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弱,制约了绿色农产品的长足发展。
三是物流体系不够完善,及时配送困难。
除小麦等粮食作物外,大部分绿色生鲜果蔬产品受时令节气的影响,保质期较短,采收后需要第一时间精准配送到位。
从全县范围内冷链仓储基地分布、车辆和运行路线来看,仓储基地、车辆依然较少,部分农产品由种植户自行运输到乡镇等集中点再进行冷链配送,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还有困难,致使部分绿色农产品在外运过程中出现损坏变质,增加销售成本。
四是品牌效应还不明显,市场开发不足。
虽然个别企业申请认证了一批绿色食品认证品牌,但目前在售的农产品品牌优势不明显,没有特色优势农产品,且销售市场开发不够,在出口贸易等大范围市场内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外销品牌优势。
农村优质农产品培育基地规划和建设方案

农村优质农产品培育基地规划和建设方案在当前社会中,农村优质农产品的培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对于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推动农业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规划和建设农村优质农产品培育基地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展开,提出农村优质农产品培育基地规划和建设方案。
一、选址定位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是农村优质农产品培育基地规划和建设的首要问题。
优质农产品培养基地应尽量选择土壤肥沃、气候宜人的地区,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二、规划设计在选址定位的基础上,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
规划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种植结构、设施建设等因素,确保各项措施有机结合,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科学种植科学种植是农村优质农产品培育基地的重中之重。
合理选择作物种植方式、施肥、灌溉等措施,确保作物生长过程中无农药残留,从而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质化。
四、设施建设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建立配套的灌溉设施、温室大棚、采摘包装车间等设施,提高作物保鲜能力和产品附加值。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产品培育基地的核心问题。
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和保障措施,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宣传推广农产品的宣传推广是农产品培育基地的又一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品牌形象、推出市场营销策略等手段,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销售范围。
七、合作联盟建立合作联盟是推动优质农产品培育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
与农业企业、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八、环保可持续在农产品培育基地规划和建设中,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倡导绿色种植、节约资源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九、培训教育农产品培育基地还应注重农民培训教育工作。
通过培训农民的种植技术、市场营销知识等,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经营能力,推动农产品培育基地稳步发展。
十、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农产品培育基地建设的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推进我县优质绿色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建议和措施县委、县政府:近日,我们农业局获悉县政协提出的《关于我县优质绿色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局领导非常重视,按着鲁县长、徐县长的批示,对报告的内容做了大量分析和研讨,并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充分发挥我县的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深入挖掘地域特色内涵,突出重点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项目开发,为解决我县农产品就地生产、加工、转化、销售的瓶颈问题;保障满足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加工原料的问题;打造农产品高端品牌、提高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延伸产业链、降低市场风险、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的问题;组建农民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产品基地规模化生产经营,解决流转后劳动力再就业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一、提高认识,合理规划我县农产品基地区域布局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到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是农民增收的最佳途径,因此,合理调整农产品种植业的结构,科学规划农产品基地布局,是实现我县农产品加工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一)从全县优质绿色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现状出发,要发挥本地优势,依据自然资源、生态状况进行合理布局,突出地方特色,发展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
重点实施“一园带六区”的思路,即以桦南县工业园区的绿色食品产业园为中心,带动水稻、玉米、白瓜、大豆、畜禽养殖、林下经济蔬菜产业六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园区建设。
1、依托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金宇米业、鑫海阳物流建立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园区,面积50万亩,主要分布梨树乡,大八浪乡,闫家镇,土龙山镇。
2、依托宏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绿色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园区,面积50万亩,主要分布在桦南镇、土龙山镇、明义乡孟家岗镇、阎家镇五个乡镇46个村。
3、依托新曙光牧业、黑龙江家和食品有限公司、腾达食品有限公司建立绿色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园区,面积50万亩,主要分布在大八浪乡,闫家镇,桦南镇,孟家岗镇、明义乡,金沙乡,土龙山镇,驼腰子镇八个乡镇55个村。
4、依托隆发饮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10万亩绿色白瓜标准化生产基地园区,主要分布在大八浪乡,闫家镇,桦南镇,孟家岗镇、明义乡,金沙乡,驼腰子镇,石头河子镇。
5、依托新曙光牧业集团、绿健畜禽专业合作社,天生乳业有限公司建立畜禽养殖园区,养殖绿色生猪300万头,奶牛5,000头;建设肉鸡小区50个,养殖肉鸡1,500万只,主要集中在桦南镇,土龙山镇,大八浪乡,桦南县种畜场,驼腰子镇等地。
6、依托孟家岗镇正方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黑龙江家和食品有限公司、小兴安岭山葡萄酿酒公司、桦南县蜂蜜协会建立林下经济蔬菜园区,发展食用菌万袋;绿色人工经济林5万亩;山葡萄基地1万亩;养蜂箱年产蜂蜜公斤。
主要分布在石头河子镇、驼腰子镇、孟家岗镇、林业局、金沙乡,建立绿色瓜菜基地5万亩,主要分布在大八浪乡、桦南镇、土龙山镇和梨树乡。
(二)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对具有一定基础规模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要进行统一规划,规划要符合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的要求。
如: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对接的梨树乡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
(三)对区域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统筹规划,发展订单农业,实现种养殖业专业化布局。
如:驼腰子镇的大榛子种植基地、大八浪乡新村的山葡萄种植生产基地。
(四)大力提倡“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各乡镇根据自己地域内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规划,每个乡镇要拿出本乡镇的主导产业和“一村一品”的重点产业。
如:孟家岗镇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大八浪乡的绿色甜瓜生产基地。
二、注重实效,努力提升我县农产品基地生产水平我县三、加快流转,不断扩大我县农产品基地生产规模(一)强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市场运作手段,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转让给种田能手或龙头企业,提高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奠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引导龙头企业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建立以企业自建基地为核心圈,不断向周边区域延伸和扩展的规模化生产基地。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增强科技兴农意识,注重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种养大户代表的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发挥起他们在产业化经营中的先导作用,提高发展农业生产基地的科技支持。
四、加大扶持,助推壮大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五、完善体系,增强我县农产品基地技术管理支撑六、打破瓶颈,切实解决我县农产品发展制约因素七、塑造品牌,提高我县农产品消费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调动企业自觉提高管理水平,争创各种农业品牌。
建立创名牌奖励机制,将一定比例的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用于龙头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产品质检中心,筹措专项资金用于奖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农业类、科技成果、产品质量认证和国际国内名牌的龙头企业,鼓励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合作组织开展品牌经营,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努力建设农产品品牌大县。
支持龙头企业申报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积极开展农产品原产地、地理标志、著名商标等注册。
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仿冒品牌,维护好品牌信誉,尤其要积极发展好维护好我县的干红酒等地域品牌。
调整利益分配,使农民在品牌创建中得到实惠,增强农民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自觉性。
八、招商引资,拓宽我县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中心环节,其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规模、稳定性和成效。
抓好企业晋档升级,充分发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115项目行动”,重点实施好14个县级标志性项目,扶持发展前景大、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龙头作用明显的企业。
针对我县农业产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和县本级财政投入,逐步拓展农业产业链条。
九、促农增收,建立健全我县农产品产业化新机制我县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产业化发展方面的差距,实际上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的差距。
新时期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要建立六项新机制。
(一)建立以工业思维抓农业的机制。
工业化理念是指现代工业科学的工艺流程、企业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等等,是现代先进生产力在工业上的具体运用和表现;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使农业与工业日趋融为一体。
运用现代工业来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与现代工业的有效对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
要以组织现代工业的方式和方法来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加速形成与现代工业相一致的经营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协作网络。
(二)建立大产业机制。
城乡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各产业形成交融发展格局。
必须把农业产业置于整个产业系统发展之中,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在整个结构调整和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三)建立一体化机制。
农业产业化是一体化、系统化的经营,其内涵是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济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这几化不可缺少任何一化。
要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大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利于农民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延伸拓宽,纵向上使农民能够参与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链条,横向上使农民能够参与一、二、三各个产业领域。
(四)建立外向型、质量型发展机制。
用超越的、发展的眼光探索研究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律,走外向型、质量型路子,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培育做大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五)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
充分挖掘和保护传统农业的生态功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提升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创新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六)建立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机制。
积极引进县外资金、技术、优良品种、先进开发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建好农业产业化招商项目库,拓宽产业的领域;采取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吸引国内外大型龙头企业来我县从事开发型农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发展一批规模大、技术起点高、外向程度高的出口创汇龙头企业,提高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
依托园区做大产业文章,努力促进生产要素和项目向优势产业集聚,打造整体竞争优势,提升强县富民的“加速度”。
通过不断的“蓄水”和“放水养鱼”,全县六大工业园区内,已初步形成以30家重点骨干工业企业为龙头的、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四大特色产业集群,即以华夏、朗格斯、地王、茅台为龙头的酒葡萄深加工体系;以玉龙淀粉、顶大食品、神腾粉丝、四季雪面粉为龙头的粮油食品加工体系;以禄权水产、团林水产公司为龙头的海产品加工体系;以金山、利国为龙头的缝纫机零件加工体系。
在黄金海岸工业园和东部工业园内,已形成了以干红酿造为龙头,以索坤玻璃、嘉好印业、朗格斯橡木桶为产业链的干红生产基地;后双缝纫机零件工业园区入驻企业30家,年创产值1.3亿元,已初具产业集群规模。
专业合作社问题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多类型、多层次、多领域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突出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跨区域经营,壮大自身实力,增强服务功能,扩大经营规模。
以农产品主产地为依托,完善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引导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规范的运行机制,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以质取胜,注重农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在合作社内部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同类产品的不同合作社之间要互相协调、互相沟通,逐渐形成良好的价格运行机制。
培育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并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