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柜事故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气储柜事故案例
案例一、唐钢5万m3转炉煤气柜爆炸事故
关键词:置换不彻底
2003年9月15日17时20分,陕西省某钢铁企业50000m3煤气发生爆炸,造成5人当场死亡,1人抢救无效死亡,3人受伤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
1、事故概况
2003年9月14日14时30分左右,该公司机动厂煤气站职工在例行检查时,发现煤气柜顶部距离中心放空管lm处有1条3m多长的裂缝,沿径向分布,煤气泄漏严重,立即进行了报告。公司接到报告后,非常重视,研究确定了以胶粘方法进行检修补漏的方案。当晚11时50分,煤气站做完了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将煤气柜中节I、n和钟罩部分高度降至零位;给煤气柜煤气入口管道加了盲板;封了进出口水封;打开了旁路,使煤气不再进入煤气柜,直接供给用户;打开了煤气柜顶部的放空阀门;连接了蒸汽管道,打开了蒸汽阀门,通人蒸汽进行吹扫。
9月15日9时多,公司有关领导及职能部门、机动厂的领导再次到现场进行了查看,又发现了几处小漏点。之后,由机动厂负责补漏检修工作。机动厂安全科负责同志用袖珍式CO监测仪检测了小漏点处的CO含量,公司安全环保部的技术人员在放空口处取样用防爆筒做了爆发试验,均未发现超标现象。检修人员即用角向磨光机对泄漏点表面做打磨清理,另1人用强力胶加玻璃纤维布在清理后的金属表面进行粘接。这样修补了三个漏点后,已是n时多,上午工作结束。
下午上班后,大约14时30分,机动厂检修车间副主任安排6个人分成3组,按照上午的方法进行打磨粘接修补,检修工作进展正常。17时左右,分厂领导带领2名车间领导上到柜顶进行检查。17时20分,爆炸事故发生。爆炸将煤气柜钟罩顶板近1/3部分炸翻,造成6人落人气柜内5m多深的水中,3个被冲击波和气浪冲到气柜顶部周边致伤。6名落水人员中5人溺水死亡,1人受伤。另3人中,1人因烧伤医治无效死亡,2人受伤。
案例二:三万煤气柜爆炸事故
关键词:气柜气囊不合格煤气进入气柜燃爆事故
事故当天煤气柜值班人员8点接班后检查设备和仪表信号,一切正常。当时柜高19m,柜容30000m3,煤气柜后的3号加压机运行时出口压力5.8kPa,向用户送出量1.6×104ma/h。8时30分对煤气柜出口取样化验,O2体积分数为l%、CO体积分数为40%、CO2体积分数为23.8%,气柜内煤气成分在合格范围内。煤气柜值班人员接班后通知炼钢厂要求回收煤气,但柜高、柜容显示始终呈下降趋势,9时25分柜容下降至1.0×104m3报警,接着柜高5m的下限报警,为防止活塞着床,值班人员调整煤气加压机出口压力,由5.8kPa降至2.4kPa,煤气送出量减至6000m3/h,并通过公司总调要求炼钢厂抓紧回收煤气,柜容最低达到5000m3。9时33分值班人员看见柜高显示呈上升趋势,确认炼钢厂开始回收煤气。9时40分当柜容升到8000m3,值班人员感觉到地在震动,接着听到轰的一声巨响,煤气柜爆炸事故发生了。与此同时柜高显示23m多,柜容在3.0×104m3以上,瞬间又降至10m多,柜容在1.8×104m3左右。值班人员跑到操作室外,发现煤气柜顶一股烟尘冲向天空,气柜配重块有的掉下。
2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值班人员迅速通知炼钢厂停止回收煤气,紧急停止煤压机运行,关闭气柜进出口阀门,封柜前u形水封,切断气柜与煤气系统的联系。并通知相关领导和主管部门,做好事故应急处理,对气柜周围环境进行煤气检测和警戒。
事故后连续3次取样化验柜内煤气成分O2体积分数为零,CO体积分数分别为22.8%、23%、23%,C02体积分数分别为29%、29.6%、29.8%。
气柜爆炸后对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约70多万元。经检查、气囊胶帘未有大的破损,转炉煤气无大量外泄,未造成人员中毒和柜外燃爆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3事故原因
根据现场勘查和事故前后柜高、柜容记录数据以及煤气进出口煤气成分分析结果,可以证明此事故为转炉煤气燃爆事故,燃炸点发生在气柜气囊内。
(1)发生事故时,现场值班人员反映,听到柜内沉闷轰响,柜高由5m(柜容8000m3)突然上升到23m 多(柜容3×103m3。以上),然后又降至l0m多,事故是在转炉煤气回收过程中,柜容由5000m3。上升至8000m3。时发生的。事故后检查发现,在气柜内壁高23m处有严重自下而上的刮痕,深度为lmm,刮
掉的油漆还垂直悬挂在上面,相对应活塞部位也残存有漆皮,说明爆炸时气柜活塞是由下往上运动,爆炸发生在气囊内。
(2)事故发生后,曾连续3次取气柜内煤气样化验,CO体积分数为23%左右,氧含量未检出,事故前气柜出口O2体积分数为l%,CO体积分数为40%,说明气囊发生了2CO+O2=2CO2:的化学反应,O2被消耗掉,CO体积分数下降.属化学件爆性。
(3)柜内检查发现,对着煤气柜进出口附近的气囊有过火现象,胶帘大面积鼓包和烧损,有的胶皮烧掉露出尼龙线,离开此范围烧损情况减缓,损坏的煤气进口管上波纹节也有过火现象,这些都说明气囊发生了爆炸。
(4)气柜的损坏,是由于气囊内发生燃爆,气柜活塞高速上升,活塞至柜顶空间,空气急剧压缩,造成柜顶在薄弱部位的物理性爆炸,同时活塞的不均衡向上运动,造成52条地脚螺栓中有47条滑扣脱落,4个螺杆拔起,1个螺杆折断,柜底与基础分离裂缝约100mm。
(5)气囊爆炸的原因
①气柜内回收运行的介质是转炉煤气,转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是有毒的可燃气体,CO体积分数为60%~70%的转炉煤气爆炸极限18.22%~83.22%,爆炸范围宽下限偏低,危险性大。
②氧化剂系气柜内转炉煤气回收过程中产生的,由于炼钢厂在回收煤气过程中没有O2,CO在线连续自动监测分析,致使O2含量超标达到爆炸范围的不合格转炉煤气进入气柜。
③激发能源是煤气管道内的焊条头、焊渣、焊瘤等异物的摩擦碰撞和煤气中低燃点的硫、磷、化学性强的FeO的存在。通过对气柜内更换下的煤气管道和除尘风机出口等处取样分析,确认转炉煤气灰尘中含有硫、磷和FeO。在空气中能自燃的磷往往成为点火源。硫易燃,化学活性强的氧化亚铁还能降低点燃能量。根据有的钢厂介绍,转炉煤气灰尘见空气后能冒烟自燃,并发出刺鼻的SO2气味。根据气囊过火现象分析,胶帘被高温灼烧,鼓包脱皮的严重部位对着气柜煤气进口范围,可以判断燃爆的激发能源诱发点在气柜煤气进口附近。
案例三:一起煤气柜爆炸事故分析
关键词:氧含量超标
2002年3月7日21时30分左右,湖北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兴利华公司煤气柜发生爆炸,将煤气柜钟罩顶盖全部掀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5万元,所幸无人伤亡。
一、事故经过
2002年3月7日凌晨5时,夜班停3# 造气炉进行处理,5时30分,炉气化验合格后开始送气。7时50分,早班接班后停3# 造气炉。9时25分,调度通知合成工段加大用气量,造成造气工段需加大造气量,故开3#炉,11时10分又停3#炉换开1#炉,11时45分停2#炉改开3#炉,14时45分又停3#炉,改开1#炉。15时20分,调度通知开3# 炉,3台造气炉同时运行至交班。整个早班没有对3#炉进行清炉处理。中班接班时,早班主操向某对中班主操交班说:对不起,因为不知道下午会加大供气量,你们把1#炉处理一下,1# 炉的氧气喷嘴有问题。16时30分左右,中班开始处理1#炉。17时,3# 炉气出口温度276ºC。当时化验工较忙,没有对炉气的氧含量进行分析,当班操作工误认为是炉结焦引起的,未进行处理。18 时,3# 炉炉气温度下降至178ºC的正常操作温度,20时,下降至145ºC,21时,下降至126ºC。在此期间,主操作工韩某、副操作工施某均以为是炉内结焦下塌,炉内工作已正常,没有做分析处理。21时30分左右,煤气柜发生爆炸。事故发生后,车间副主任张某迅速带领当班2名操作工关闭了氧气供应、脱硫进出、气柜进出等阀门,阻止了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二、事故原因
1.3# 造气炉从凌晨5时30分化验分析合格开始供气到事故发生,期间开开停停长达16 个小时没有进行一次清炉,白班和中班操作工都没有对3# 炉炉气进行化验分析。白班没有准确地掌握好生产情况,交班不清,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中班在运行中发现炉气温度异常时,因学艺不精,缺乏操作经验,疏忽大意,误认为是正常情况,致使3# 炉内焦炭耗尽,氧气从3# 造气炉直接进入煤气柜,导致煤气柜内的氧含量超标引起爆炸,是造成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调查中发现,兴利华公司一氧化碳造气工艺操作规程不完善,对造气炉炉气温度工艺指标众说不一,不能提供一份完整的工艺文件;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一味放在合成工段开车上,疏忽了对造气工段的安全管理;自始至终没有对造气炉化验分析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检查监督,是造成本次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本次事故如果严格执行规程,每半小时对炉气进行一次化验分析,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3.当班调度、车间值班人员责任心差,上班不看生产记录,不研究生产运行状况,没有及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