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样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里木油田
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 )
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目次
一、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井控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井控装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钻开油气层和井控作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井喷失控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防火、防爆、防H2S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井控技术培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井控工作九项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为了贯彻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 确保塔里木油田井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防止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 特制订本细则。

一、总则
第一条井控技术是保证石油天然气钻井安全的关键技术。

做好井控工作, 有利于发现和保护油气层, 有效地防止井喷、井喷失控及着火事故的发生。

第二条井喷失控是钻井工程中性质严重、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

一旦发生井喷失控, 将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 使油气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造成环境污染, 还易酿成火灾、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甚至油气井报废。

第三条井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塔里木油田的勘探、开发、钻井、技术监督、安全、环保、物资、装备、培训以及钻井承包商和相关服务单位, 必须高度重视, 各项工作必须在本细则规定内有组织地协调进行。

第四条本细则包括井控设计、井控装备、钻开油气层前的准备工作、钻开油气层和井控作业、防火防爆防H2S措施和井喷失控的处理、井控技术培训以及井控九项管理制度等十个方面。

第五条本细则适用于塔里木油田钻井井控工作。

二、井控设计
第六条井控设计是钻井地质设计、钻井工程设计中的必要组成部分。

钻井生产应先设计( 包括补充设计和设计变更) 后施工, 坚持无设计不施工的原则。

井控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以井口为中心、2km为半径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进行勘查并在钻井地质设计中注明, 必须标注清楚诸如煤矿等采掘矿井坑道的分布、走向、长度和距离地表深度, 并在钻井工程设计中明确相应的井控措施。

2.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它永久性设施应≥75m; 距民宅应≥100m; 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应≥500m。

如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降低井控安全风险。

3.钻井地质设计提供全井段的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地层破裂压力梯度预测、地层坍塌压力梯度曲线; 本区块地质构造图( 包括全井段的断层展布) 、邻井井身结构、水泥返高、固井质量及周围井注采层位和分层动态压力; 浅气层、浅部淡水层的相关资料, 提供含H2S地层及其深度、预计H2S含量。

4.满足井控要求的钻前工程及合理的井场布局。

井场布局应满足放喷管线的安装需要, 放喷管线应接到放喷池; 一般不允许道路从后场进入; 含H2S地区井场布局应考虑H2S防护的需要; 对这类油气井井位周边3km 范围内的居民、工业、国防及民用设施、道路、水系、地形地貌等进行细致的描述, 并在井位详图上明确标注其具体位置。

也必须考虑套管、井口的腐蚀问题, 钻进气层前钻柱中必须安装内防喷工具。

5.一般油气井井口间的距离应≥5m, 高压、含H2S油气井井口间距离≥8m。

6.使用适合地层特性的钻井液体系和密度, 储备合理的重钻井液、加重剂和其它处理剂。

钻井设计中明确加重材料和重钻井液的储备量。

预探井在安装防喷器之后储备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 评价井和生产井在钻开油气层验收前7天储备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

预探井和评价井储备比井浆密度高0.15g/cm3以上的重钻井液80m3以上, 加重材料储备100t以上; 生产井储备比井浆密度高0.10g/cm3以上的重钻井液40m3以上, 加重材料储备50t以上。

对于钻井液密度在1.80g/cm3以上或者远离基地井, 要加大重钻井液和加重材料的储备。

对预计喷空后关井压力超过50MPa的油气井, 重钻井液储备160m3以上, 加重材料储备100t以上, 并配套使用自动加重装置。

含H2S井的防硫材料储备5t以上。

对于距离泥浆站常规路100km或沙漠路40km范围内的井, 能够依托泥浆站作为压井应急重钻井液的支撑, 并在钻井工程设计中明确。

7.在井身结构设计中, 套管及下深应满足井控要求。

表层套管下深应满足封固浅水层、疏松地层、砾石层的要求, 且套管鞋坐入稳固岩层应≥10m, 固井水泥应自井底返至地面; 一般在油气层顶部要下一层技术套管, 原则是同一裸眼井段不应有两个以上用同一钻井液密度无法兼顾的油气水层; 新区块第一口预探井的井身结构设计要留有余地, 至少备用一层套管;
8.固井设计中应考虑水泥浆失重、气窜及地层流体侵入对井控的影响; ”三高”油气井中的喷、漏、塌、卡地层以及断层、大斜度井段
的水泥胶结质量应达到良好水平; 各层套管均应进行固井质量测井评价, 以保证施工安全和油气井寿命。

9. 套管柱应按SY/T5467- 《套管柱试压规范》的要求进行试压。

采用注水泥后立即试压的套管柱试压值为套管抗内压强度值、浮箍正向试验强度值和套管螺纹承压状态下剩余连接强度最小值三者中最低值的55%, 稳压10min, 无压降为合格; 采用固井质量评价后试压的套管柱, 套管直径小于或等于244.5mm( 9 5/8in) 的套管柱试压值为20MPa, 套管直径大于244.5mm( 9 5/8in) 的套管柱试压值为10MPa, 稳压30min, 压降小于或等于0.5MPa为合格。

10.选择满足井控需要的井控装备, 并明确井控装备的配套、安装和试压要求。

预探井目的层安装70MPa及以上压力等级的井控装备; 其它井目的层根据预计最大关井压力P关, 即井筒内钻井液喷完的关井压力, 来选择井控装备, P关≥70MPa的, 选用105 MPa压力等级的井控装备; 35MPa≤P关<70 MPa的, 选用70MPa及以上压力等级的井控装备; 14MPa≤P关<35MPa的井, 选用35MPa及以上压力等级的井控装备; P关<14MPa的井, 选用14MPa及以上压力等级的井控装备。

11.高含H2S区域的井、新区第一口探井、高压气井的钻井作业中, 从固技术套管后直至完井全过程应配套使用剪切闸板。

12.根据井的类型, 进行井控风险识别, 并制定相应的井控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

13.设计中应有地层破裂压力试验及低泵冲试验的要求; 对于加深钻进的井, 加深设计中须提供已钻井段有关的井控资料。

14.预探井在安装防喷器开钻之日起开始做低泵冲试验, 其它井在钻开油气层验收后开始做低泵冲试验; 钻井队在钻进、循环作业时每日做低泵冲试验并记录。

15.地破压力试验最高压力不得大于井口设备的额定工作压力和井口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两者之较小值。

1)每次下套管固井后, 在钻出套管鞋进入第一个易漏层, 做一次地破试验, 绘出泵入量~压力曲线。

2)地破压力试验最高当量密度为本井段设计所用最高钻井液密度附加0.50g/cm3, 地破压力试验控制当量密度一般不超过2.30g/cm3; 特殊井可根据下部施工所需钻井液密度提高地破压力试验值。

3)对于在碳酸盐岩地层进行的地层漏失试验, 试验最高当量密度为预计下部施工中作用在井底的最高压力相当的密度。

4)压力敏感性地层可不进行地层破裂压力试验和地层漏失试验。

5)试验完后应标出地破压力( 地层漏失压力) 等, 并记录在井控工作月报和井控工作记录本上。

6)实施空气钻井的井段可不做地破试验。

16.施工过程中, 地质情况或施工条件出现较大变化以及井控设备暂时低于设计规格时, 由业主单位提出变更报告, 包括对井控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制定出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报油田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17.”三高”油气井一般应由具备甲级资质的队伍施工, 若确需乙级队伍施工时, 应由管理作业队伍资质的资质初审领导小组和业主单位的钻井技术部门共同批准方可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