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茶花诗歌忠君体国忧患意识
形容山茶花美的诗词

形容山茶花美的诗词1、“游蜂掠尽粉丝黄,落蕊犹收蜜露香。
待得春风几枝在,年来杀菽有飞霜。
”——苏轼《山茶》。
这首诗写出山茶花的娇艳与芬芳。
游蜂围绕,尽显山茶之美。
落蕊仍留余香,让人陶醉。
即使历经风霜,山茶花依旧美丽,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2、“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陆游《山茶》。
在风雨过后,桃李凋零,而山茶花却依然绽放。
它的耐久之美令人赞叹,绿色丛中数枝红,格外引人注目。
3、“似有浓妆出绛纱,行光一道映朝霞。
飘香送艳春多少,犹如真红耐久花。
”——白居易《山茶花》。
把山茶花比作浓妆女子,如绛纱般美丽。
其光彩如朝霞,香气四溢,为春天增添了不少色彩,且如真红耐久花般长久美丽。
4、“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贯休《山茶花》。
描绘出山茶花的艳丽色彩,风裁日染之下,如仙囿之花。
一朵堕阶前,引发人们的感慨,更显其美。
5、“山茶花开春未归,春归正值花盛时。
苍然老树皆谁种,照耀万朵红相围。
”——曾巩《山茶花》。
山茶花在春天将尽时盛开,万朵红花相围,十分壮观。
苍然老树衬托下山茶花更加美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6.唐代贯休《山茶花》“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赏析:此诗描绘山茶花在风中绽放,色彩鲜艳胜过百花。
一朵山茶花飘落阶前,让人联想到历史故事,增添了几分诗意。
山茶花之美,令人陶醉。
7.清代段琦《山茶花》“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
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
”赏析:山茶花在早春绽放,与梅花一起抗击风雪。
它那鲜艳的红色,如千古英雄的热血。
山茶花的勇敢与美丽,让人敬佩。
8.宋代苏轼《山茶》“游蜂掠尽粉丝黄,落蕊犹收蜜露香。
待得春风几枝在,年来杀菽有飞霜。
”赏析:诗中描写山茶花的花蕊被蜜蜂采尽,仍散发着蜜露的香气。
即使经历风雨,山茶花依然美丽。
它的坚韧与芬芳,让人喜爱。
9.明代沈周《白山茶》“犀甲凌寒碧叶重,玉杯擎处露华浓。
关于茶花的古诗

关于茶花的古诗1. 《山茶花》“花开满树红如霞,恰似美人披彩纱。
”你看那山茶花在枝头绽放,不就像一位娇艳的女子穿着绚丽的衣裳吗?就如公园里那株山茶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
2. 《赞茶花》“冬日茶花独自开,不畏严寒展风采。
”难道它不是在寒冷的冬日里给我们带来一抹亮色吗?想想那街边的茶花,在寒风中依然挺立,是多么勇敢啊!3. 《茶花韵》“茶花娇艳惹人怜,芬芳四溢醉心间。
”这山茶花的美丽和香气,不就像一个甜蜜的陷阱,让人深陷其中吗?就好像我家院子里的那棵茶花,总是让我陶醉不已。
4. 《恋茶花》“茶花如火燃枝头,热情似火暖心头。
”这不就像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一样吗?像那片茶园里的茶花,一片火红,给人带来无限的温暖和希望。
5. 《赏茶花》“静心观赏茶花美,烦恼皆抛心沉醉。
”当你欣赏茶花的时候,难道不会觉得一切烦恼都消失了吗?就像那次在花展上看到的茶花,让我沉浸在美的世界里。
6. 《茶花情》“茶花相伴岁月长,情意绵绵永难忘。
”它就像是一位长久陪伴我们的朋友,不是吗?就如同爷爷院子里那株古老的茶花,承载着我们许多的回忆。
7. 《梦茶花》“梦中茶花如仙子,翩翩起舞弄清影。
”这如梦如幻的茶花,多像那在仙境中舞动的精灵啊!比如那片梦中出现的茶花林,是那么的美丽而神秘。
8. 《思茶花》“茶花离去心思念,盼望重逢再相见。
”当茶花凋谢后,我们难道不会思念它吗?就像去年离开的那株茶花,我一直期待着它再次盛开。
9. 《忆茶花》“回忆茶花满枝头,美好时光心中留。
”那曾经满枝头的茶花,不就是我们心中美好的记忆吗?就像小时候看到的那棵茶花,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10. 《爱茶花》“深深爱着茶花美,一生相伴永不悔。
”我们对茶花的喜爱,难道不是这样坚定吗?就像我对那株最爱的茶花,会一直爱着它,陪伴着它。
我觉得茶花真的是太美太迷人了,让人忍不住为它倾心,为它沉醉。
有关茶花的诗词

有关茶花的诗词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有关茶花的诗词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有关茶花的诗词诗句一、翠翼高攒叶,朱缨澹拂花。
二、苍然老树昔谁种,照射万朵红相围。
三、玉皇整理还天上,便恐筠阳无此花。
四、几多轻敛态,月动夹窗纱。
五、花深嫌少态,曾入苏公评。
六、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
七、犹爱并山茶,开花一尺盈。
八、影薄谁停绣,香清似煮茶。
九、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
十、白茶亦数品,玉磬尤精明。
十一、迩来亦变怪,纷然着名称。
十二、山花山开春未归,春归正值花盛时。
十三、名誉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
十四、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十五、吐丝心抽须,锯齿叶剪棱。
十六、冷艳争春喜烂然,山茶按谱甲于滇)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
十七、来从山堑侧,开称画檐牙。
十八、花近东溪居士家,好携樽酒款携茶。
十九、浅为玉茗深都胜,大曰山茶小树红。
二十、山花又晚出,旧不闻图经。
二一、黄香开最早,与菊为辈朋。
二二、日丹又其亚,不减红带鞓。
二三、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二.描写茶花的诗句山茶花唐贯休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山茶宋苏轼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
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
能传岁寒姿,古来惟丘翁。
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
掌中调丹砂,染此鹤顶红。
何须夸落墨,独赏江南工。
红山茶明沈周老叶经寒壮岁华,猩红点点雪中葩。
愿希葵藿倾忠胆,岂是争妍富贵家。
山茶花清段琦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
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
山茶花担当和尚冷艳争春喜烂然,山茶按谱甲于滇。
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
三.描写“茶花”的诗句有哪些一.《茶花二首》朝代:宋代|:苏辙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
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
开落空山谁比数,烝烹来岁最先尝。
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二.《茶花二首》朝代:宋代|:苏辙黄蘖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
山茶花树诗歌

山茶花树诗歌
以下是一些关于山茶花树的诗歌:
1.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唐·贯休《山茶花》
2.玉洁冰寒自一家,地偏惊此对山花。
归来不负西游眼,曾识人间未见花。
——宋·俞国宝《山茶花》
3.翠翼高攒叶,朱缨澹拂花。
来从山堑侧,开称画檐牙。
影薄谁停绣,香清似煮茶。
几多轻敛态,月动夹窗纱。
——宋·张镃《山茶花》
4.花近东溪居士家,好携樽酒款携茶。
玉皇收拾还天上,便恐筠阳无此花。
——宋·俞国宝《山茶花》
上述只是提供的一个简略列表,符合的诗句可能还有很多。
关于茶花的诗句古诗词

关于茶花的诗句古诗词心肝肠胃皆条直,蔬饭茶花照胆寒.——《偈颂六十首其一》宋·释昙华漆叶云羞密,茶花雪妒妍。
——《赠别浙省黑黑左丞国宝自常州移镇徽州三十韵》元·王逢重来红紫随风雨,犹有野田黄茶花。
——《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桥四首其一》宋·方回今日闲愁为洞庭,茶花凝想吐芳馨。
——《已亥杂诗》清·龚自珍阶前山茶花,落英何其多。
——《庚子正月吴子往见过同访高存之于漆湖》明·归子慕春沟水动茶花白,夏谷云生荔枝红。
——《段正淳写与王夫人(段誉途中所补)》当代·金庸春沟水动茶花白,夏谷云生荔子红。
——《送惠纯上人游闽》宋·晃冲之山木轮囷古,茶花冷淡春。
——《同字子顺访茅庵道人凤凰麒麟不可见道人语也》宋·戴复古今日我来生善念,分明盏上见茶花。
——《题石桥》宋·蒋璨聊试茶花便归去,杖头挑得晚风凉。
——《题石桥》宋·贺允中筵开汤饼麦初熟,彩结茶花丝正香。
——《六叔父生朝三首其一》宋·项安世却逢大士开青眼,现出茶花五百瓯。
——《石桥煎茶》宋·郑伯英荐菊秋盈筐,酌茶花满瓯。
——《和卧龙招隐吟》宋·释道璨香雾团成盖,茶花白胜酥。
——《石洞二首其一》宋·李流谦为谁开,茶花满路。
——《水龙吟·燕云十八飞骑》当代·金庸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初识茶花》宋·陈与义青裙玉面如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段正淳写与王夫人(段誉途中所补)》当代·金庸中置短尾铫,细煮茶花熟。
——《黎伯英解元赠予一大缶封泥如法初谓酒也至乃》宋·郑刚中茶花晴带粉,蒲叶晓凝珠。
——《又寄》宋·徐玑雪几茶花雅,风炉柿叶香。
——《癸未至节以病晚起走笔戏书纪事排闷十首其一》宋·方回。
茶树 古诗

茶树古诗《茶诗三首》一、《山茶》 - 贯休原文: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一、衍生注释:1. “风裁日染”:形容山茶花经过风吹日晒的洗礼。
风如同裁缝一样对它进行塑造,日头的照射像是给它染上色彩。
2. “仙囿”:神仙的园囿,这里指山茶花生长的如同仙境般的地方。
3. “猩血谬”:说百花与山茶花相比,颜色如同死物,只有山茶花的红色如同猩血般鲜艳。
4. “孙秀”:这里可能是用了典故,暗指一些令人怨恨之人。
二、赏析:这首诗先描绘出山茶花生长的美妙环境,风与日共同作用下它绚烂地开放。
它的颜色是那么鲜艳,让百花都相形见绌。
而一朵山茶花堕落在阶前,诗人似乎赋予了它情感,好像它在怨恨着什么人,就像被孙秀那样的人迫害一样。
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把山茶花的鲜活与百花的黯淡对比,更突显山茶花的独特,也增添了一种幽愤的情绪。
三、作者介绍: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
他的诗多有奇思妙想,风格独特。
他一生游历多地,对世间百态有深刻的观察和感悟,他的作品往往在写景状物的同时,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看法或者自己内心的情绪。
四、运用片段:有一次我去朋友家的花园,看到一朵山茶花特别艳丽。
我就想到了贯休的这首诗。
我对朋友说:“你看这山茶花,颜色红得像要燃烧起来,就像贯休诗里写的‘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它在这园子里就像一个骄傲的公主,其他花都黯然失色。
”朋友听了,也不禁点头,说:“真的是呢,这山茶花好像真有一股傲气。
”我觉得贯休这首诗把山茶花的神韵都写出来了,看到山茶花就忍不住想到这首诗。
二、《咏贡茶》 - 林锡翁原文:百草逢春未敢花,御花葆蕾拾琼芽。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一、衍生注释:1. “百草逢春未敢花”:描绘出一种特殊的景象,春天万物复苏,百草却不敢轻易开花,这里是为了衬托贡茶的珍贵。
2. “御花葆蕾拾琼芽”:“御花”点明贡茶的身份,是供宫廷享用的。
“葆蕾”是说花蕾被精心保护着,“琼芽”形容茶芽如同美玉般珍贵。
用茶表示家国情怀有关的诗歌知乎

用茶表示家国情怀有关的诗歌知乎
下面是一首表达家国情怀的诗歌:
茶煮英雄志,苦涩透骨魂。
桀骜傲世情,山河悠悠存。
芳香潜百味,千年韵不曾。
一杯泡万象,自有国家间。
青山涤尘埃,碧水浸丹心。
故土落心间,国泰民安茗。
茶散世间德,家国悠长存。
韬光隐守望,舌尖上飞翻。
茶中有国韵,情怀尽四方。
千年自伸展,家国融心肠。
以茶咏国魂,怀念不曾幡。
诗中有茶意,情怀重神州。
这首诗歌通过茶来表达家国情怀,描述了茶的苦涩与韵味,以及茶所承载的国家间交流和历史传承的意义。
茶被视为家国情怀的载体,代表了国家的长存和人民的安宁。
诗歌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家国的祝福,通过茶的形象将情怀与国家相融合。
茶花五言律诗

茶花五言律诗【最新版】目录1.茶花五言律诗概述2.茶花五言律诗的历史渊源3.茶花五言律诗的艺术特点4.茶花五言律诗的现代意义正文【茶花五言律诗概述】茶花五言律诗,是指以茶花为题材的五言律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学形式。
茶花,又名山茶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花之一,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茶花五言律诗通过对茶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茶花五言律诗的历史渊源】茶花五言律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这一时期的茶花栽培技术逐渐成熟,茶花成为了诗人们喜爱的题材。
唐代诗人白居易、杜牧等均有茶花诗作传世。
到了宋代,茶花五言律诗更是达到了繁荣的顶峰,许多著名诗人如苏轼、陆游等都有茶花诗作。
此后,茶花五言律诗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仍然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
【茶花五言律诗的艺术特点】茶花五言律诗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茶花五言律诗形式上遵循五言律诗的格律,具有韵律美。
其次,诗人通过对茶花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茶花的美丽和坚韧品质,具有生动的形象描绘。
再次,茶花五言律诗往往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使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
最后,茶花五言律诗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
【茶花五言律诗的现代意义】虽然茶花五言律诗是古代文学作品,但是其所传达的情感和审美观念仍然具有现代意义。
茶花五言律诗让我们认识到,美好的事物是值得我们去赞美和珍惜的。
同时,茶花五言律诗也教育我们要有坚韧不拔的品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茶花一样顽强地绽放。
总之,茶花五言律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以优美的诗句描绘了茶花的美丽,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关于茶花的诗句

关于茶花的诗句在这个万物凋零季节,有一种花是开放的,这种花就是茶花。
茶花花姿丰盈,端庄高雅,是我国传统的观赏花卉,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非常深受广大花友们的喜欢,有着“人人皆言牡丹美,我道牡丹不及茶”之美赞。
郭沫若盛赞曰:“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
”山茶花,既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月占春风”的傲梅风骨,又有“花繁艳红,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
十首茶花的诗词,让茶花与你一起红红火火过新年!道中见茶花宋-严粲朝来露湿欲寒天,谁赏幽芳古道边。
风味十分留贡焙,浮花正自不须妍。
山茶花宋-金朋说严寒瑞雪正飘飘,布满乾坤似玉浇。
独见墙头倾赤艳,鲜红几朵破琼瑶。
茶花一朵宋-苏泂故里归来一幅巾,庙堂谁记此祠臣。
却将笔下黄麻意,自语山中白发人。
宋-陶弼浅为玉茗深都胜,大曰山茶小树红。
名誉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
山茶花宋-俞国宝玉洁冰寒自一家,地偏惊此对山花。
归来不负西游眼,曾识人间未见花。
茶花宋-释元肇茗有花难识,山中采得来。
试从枝上看,全胜盏中开。
绿叶微如桂,黄心大似梅。
晴窗澹相对,能遣睡魔回。
山茶花宋-张镃翠翼高攒叶,朱缨澹拂花。
来从山堑侧,开称画檐牙。
影薄谁停绣,香清似煮茶。
几多轻敛态,月动夹窗纱。
明-郭谏臣木落空山里,茶花照眼明。
经霜同菊傲,向日效葵倾。
气借阳坡发,英随雨后生。
枇杷亦何幸,独擅款冬名。
野茶花清-戴亨塞上牧马儿,采叶调酥酪。
空有珍珠花,随风自开落。
临江仙-茶花当代-谷海鹰一缕冰魂支艳骨,珊瑚影叠清流。
翠裙逐梦到红楼。
缘悭蜂蝶,冷淡不知愁。
别有异香延茗客,深丛半掩娇羞。
几番春讯叩云头。
出尘入世,自在两悠悠。
山茶花的古诗

山茶花的古诗
山茶花是花卉植物中的一种,具有优雅的外观和芬芳的香气,一直被誉为美丽的花朵。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山茶花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感慨,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
在唐代,山茶花就已经成为了一种著名的花,被称为“山花”,被广泛地种植和欣赏。
据记载,当时的诗人白居易曾经写下了《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其中就有“山花红似火”这句名言。
这句话不仅描述了山花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离别的不舍之情。
在宋代,山茶花更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花卉,广泛地用于诗歌创作中。
据记载,当时的诗人苏轼、黄庭坚等人都曾写下了关于山茶花的诗歌。
其中,苏轼的《题西林壁》中就有“山有色,花有香,此是佳人当”这句名言。
他的诗中将山茶花与佳人相融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感慨。
除了在诗歌中表达情感,山茶花在古代文化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据记载,在古代的节日和庆典中,山茶花常常被用作装饰品,用来
表达祝福和喜庆。
例如,在唐代的宴会上,山茶花就被用作装点,以显示宴会的隆重和热闹。
此外,山茶花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在古代医学中,山茶花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常被用来治疗创伤和外伤。
而在现代,山茶花则被用作美容养颜、清热解毒的保健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总之,山茶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在古代文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为诗人提供了表达情感的素材,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药用价值。
它在当代也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被广泛地应用于诗歌、文化礼品和美容养颜领域。
山茶花的诗情

山茶花的诗情若干年前,路经江西东乡县郊野,正逢山茶花开,农人劳作之时,竟大都低声而歌,奇趣非常。
坐下来向一老人讨杯茶喝,他便介绍起来:因为这山茶花,当地人都酷爱唱歌。
山茶本来是寒地之物,却在南方生长更多。
宋朝时,当地一位将军打仗,给士兵都配上茶花,后来战败,撤离时候,途经家乡,大片的山茶竟一夜开放。
我听这一番奇谈,兴致之余作有小诗一首:山茶不解花事长,始发寒地遍歌乡,心知迷荼终转瞬,但教痴人走茫荒。
一生风情皆无果,万里泥尘足下伤,将士过闻低语起,不怨车马无旧香。
要说古之茶花诗句,冠绝之辞,便属宋人王十朋:一枕春眠到日斜,梦回喜对小山茶。
道人赠我岁寒种,不是寻常儿女花。
岁寒种和儿女花,成了文人对花的两种审美情趣。
王十朋的故乡,温州乐清是茶花的发源地之一,瓯海大罗山化成寺旁,一株唐代茶花古树,竟已1300年历史,寿命为当代之最。
如此一来,所谓“今月古人”的诗文,用来感慨岁月流转,实在比不上这茶花,千多年来,一岁一荣华,一岁一零落,是多少世间心事的记录者。
故而陆游诗曰:学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
另有诗句:飘香送艳春多少,犹见真红耐久花。
亦道出时光——这一娇羞又恼人的事物——在其中的味道。
蜀汉张翊在《花经》中,列山茶花为“七品三命”,封作花中贵族。
此品格,大概是“真红耐久”的写照。
国人认定之贵气,并非高傲和艳丽,必定在“耐得住寂寞,经得住繁华”的格调里。
关于山茶,世人颇有误解。
一是认为和茶有关,《本草纲目》中载:“其叶类茗,又可作饮,故得茶名。
”可见和茶树无关,只是风俗之称罢了。
而茶之品格,世人皆以为君子,山茶脱俗,正与茶同;第二个误解:山茶又名曼陀罗花。
大谬!曼陀罗花产自印度,乃是毒物,山茶曾名曼陀罗树,故而常有混淆。
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因山茶花命名了曼陀罗山庄,只是一个错用。
不过,凡事则因错而妙:故事中所述之情,正是因爱而恨,渴望长久而不得厮守的人间之事。
莎翁在《奥赛罗》中曰:“曼陀罗花,罂粟花,世上所有的毒物,都不能再给你安睡。
山茶独殿众花丛——咏山茶花古诗词赏析(四)

山茶独殿众花丛——咏山茶花古诗词赏析(四)山茶独殿众花丛——咏山茶花古诗词赏析(四)川雪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浣溪沙·与客赏山茶,一朵忽坠地,戏作》,借赏花寄托忧国情怀:酒面低迷翠被重,黄昏院落月朦胧。
坠髻啼妆孙寿醉,泥秦宫。
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
瞥向绿珠楼下见,坠残红。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抗金将领,著名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
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此词是词人闲退时期的作品。
虽然写的是赏花的闲情,但其中也隐含着词人对国事的殷忧。
词的首句“酒面低迷翠被重”,描写山茶花色和花叶。
山茶花以红色为主,其粉红的颜色很像人们酒醉后脸上的红晕,因此词人称之为“酒面”。
后边“翠被”二字是写花叶的颜色,“重”字点出它茂密繁盛的状态。
那“酒面”后的“低迷”两字从何说起呢?词的第二句是最好的注脚:“黄昏院落月朦胧。
”因为时间是黄昏之后,月色朦胧之时,所以院中的山茶自然要“低迷”,看起来有点模糊了。
这第二句描写,不仅明确交待了词人赏花的具体时间,同时又使首句对山茶花的描写有了着落,实在是一举两得。
此后三、四两句,词人使事用典,以古代美人为喻,极言山茶花之美:“坠鬓啼妆孙寿醉,泥秦宫。
”孙寿是后汉梁冀之妻。
《后汉书梁冀传》载:“(朝廷)封冀妻孙寿为襄城君,……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唬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
……冀爱监奴秦宫,官至太仓令,得出入寿所。
寿在宫辄屏御者,托以言事,因与私焉。
”这里词人以孙寿之艳冶多媚来形容山茶花之美,而“孙寿醉”三字又正好与开头“酒面”二字相照应。
后边又用了“泥秦宫”三字,由秦宫为孙寿美色所迷来进一步表现山茶花的美艳动人,形象鲜明,引人入胜。
词的下片,词人笔锋一转,由上片描写山茶之美转而描写它凋落时的情状。
开头两句“试问花留春几日,略无人管雨和风”,含义颇深。
雪里开花到春晚——咏山茶花古诗词赏析(三)

雪里开花到春晚——咏山茶花古诗词赏析(三)雪里开花到春晚——咏山茶花古诗词赏析(三)川雪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着花不已》,赞扬山茶花的花期长: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陆游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因坚持抗金遭主和派排斥。
一生创作颇丰,有《渭南文集》50卷、《剑南诗稿》85卷(其中古近体诗9138首);《南唐书》18卷;《老学庵笔记》10卷等。
诗题就写得很明确,山茶花自冬至清明后仍然花开不已,诗人为之心动,写诗称颂。
“东园三日兼风雨,桃李飘零扫地空”,实际是以桃花、李花在风雨中飘零扫地作为衬托之笔,然后一句转折点题:“唯有山茶偏耐久”,突出山茶花花期长。
“绿丛又放数枝红”一句作结,形象鲜明。
山茶花盛开于冬末春晓,一朵茶花能开二十多天,甚至弥日不落,这首诗就是极力称赞山茶花“雪里开花到春晚”。
当桃花、李花在春风春雨中开花,又在春风春雨中飘零扫地枝头为之一空时,山茶花树却是花开不断。
这首诗前三句是为最后一句作铺垫。
通篇用赋体,直言道来,一目了然。
结末“绿”与“红”色彩相对有鲜明形象感,“放”字又给人以生机勃发的感觉,更突出了山茶花的可贵之处。
陆游向以爱梅、咏梅、以梅自喻著称于世,他的这首咏山茶花诗并没有以梅花来同山茶花比较。
陆游嘲桃李易凋落,赞山茶花之耐久,表明了山茶花在他心目中也占据重要位置。
陆游的另一首《山茶》诗,同样赞美山茶花花期“耐久”:雪裹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凭阑叹息无人会,三十年前宴海云。
前两句“雪裹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直接赞扬山茶花的花期长,在先一年的冬天开花,一直开到春晚,花期如此耐久,世间花中少有。
后两句“凭阑叹息无人会,三十年前宴海云”,诗人感叹如此好的花无人看重,三十年前在海云参加宴会,就见过此花。
隐含有自己抗金复国壮志无人重视之憾。
南宋诗人胡仲弓的《春晚山茶花数朵艳甚》,也赞美山茶花的花期长:万红彫落尽,留住隔年花。
山茶花诗句

山茶花诗句山茶花,是清秀的花朵,有着漂亮的花瓣,洁白如银,芬芳撩人,宛如一抹轻纱,把美丽点缀下,晶莹剔透。
古人最爱它,便有了一些关于它的诗句,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那古老的情怀:“素质如山茶花,熏香似碧云。
芬芳满百里,洒向秋风合。
”一句中流露着诗人对山茶花的热爱,以及它所带来的淡雅之美。
又如:“山楂红杏条,山茶初归时,清香引春草,烟花照芳枝。
”这句诗句描绘了一个春天的画面,山楂红杏开满枝头,山茶仿佛沐浴在春天的水润之中,洒出绵长的芬芳;春意萦绕山际,烟花绽放在空中,芳枝摇曳,为这个春天添上一缕晨曦,使这春光更加美丽迷人。
又如:“山茶花撒满川,满地春色香淳。
”这首诗句把山茶花的景致定格在春景中,描绘出一幅好的画面:山茶花在川河上撒满,春色香淳弥漫,清新宁静,把清秀的春光衬托的更加迷人。
这些诗句让我们了解到,古人把山茶花视为一种美德,追求素质、清纯,用一种极简的色调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情怀。
今天,山茶花依旧绽放在我们的身边,它把温馨的爱与满满的情添加到生活中,牵动着人们的心。
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使人放松、舒心的快乐,叫人身心放松,精神焕发,思维豁然开朗的情景。
山茶花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它的芬芳流淌出尘封的涟漪,激荡着我们的心灵,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当下的美丽,用心感受时间的流逝,享受眼前的美景。
用一种淡淡的情怀,去感受山茶花带来的美,把它藏在心里,犹如种下一颗种子,渐渐发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洒了满天春色灿烂的光芒,一抹绿色,在心里温暖如春。
山茶花是清秀纯洁的象征,它把温柔、温馨、灿烂的情怀带给人们。
不论是怎样的风暴,山茶花都会在最苍凉的地方绽放出绚烂的色彩。
所以,当你看到山茶花的时候,不要忘记它曾经给你的情怀,让它用它最纯洁的清香,陪伴你度过难关,走过艰辛困境。
山茶花,伴着它芬芳微暖的清香,将为我们带来无尽的美好,是满满的情感,把我们带到不可思议的星辰世界里,发现更多的美丽。
没有山茶花,我们的生活就会失去一种如花瓣般的柔美,一抹宁静的情感,一种暖意,一种不失经历力的温柔,一份犹如诗句一般的美景。
茶花的诗句

茶花的诗句雨花台上茶花香,满城醉,古井清;流水无声过绿衣,青竹影,玉关情。
把酒停杯,仰望青山;望无尽,明月幽梦,风花飘零,梦成古韵,激荡流光,世界空茫,山水迷思。
茶花美丽静婉,它的存在象征着清新,宁静,尊贵,细腻。
茶花伴随着山水景色,仿佛传承着夏朝古诗词中淡淡的爱恋之情,传扬着中国古文明的温馨内涵和传承。
它是一种淡淡的芬芳,一种舒适的感觉,一种令人折服的景色。
它汇集了传统文化,自然风景,文人墨客所带来的独特感受,让人们把自己的心灵打开,流连忘返,感受茶花的馥郁清甜。
很早以前,茶花就成为清文化的象征,因为它的香气淡雅,对人们来说既清新又优雅,而且有一种柔和而贵气的感觉。
《湘西水调歌头》中说,“若问风波西湖南,千峰翠染一茶香”,其中的“茶香”正是茶花的香气。
《西湖记》更是把茶花的传说和古典气质淋漓尽致地叙述出来,写出了茶花的清新、秀丽、婉转、内涵的美丽。
茶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它的象征意义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标志。
早在汉代的“茶乡”就已经诞生,它是每一位热爱茶花的人们嬉戏、放松、学习的乐园,传承着茶花之美。
茶花,它隐藏着无尽的诗句,每一片凝结着不同的情愫。
有人说,每一朵茶花都有一首唯美的诗,它把景色、情思和思绪完美融合,让人沉醉其中,就像在吟诵茶花之诗。
它令人心旷神怡,又令人沉迷其中,让人与自然交融。
每当夏日舒爽,满山的茶花朵朵绽放,清芬的茶花香气沁入心脾,那把传承的温暖,把写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诗句灌溉着茶花,它们又一次重新凝聚着一种淡淡的爱恋,让人感受到深邃的爱怜,美好的情思。
在茶花的引征下,文人墨客将它们的故事和情怀化作一首又一首的诗篇,记录着茶花之美,让它们永远被关注,被推崇,被珍藏。
诗人和画家们把茶花描绘得如此凝练精腻,仿佛为茶花画上了一份贺卡,他们的作品也是一种淡淡的记忆,都是无声的赞美。
从古至今,茶花的香气一直被珍藏,它们的清新精湛一直被称赞,它们的美丽雅致一直被推崇,它们所带来的情思一直被写成诗句,被传承。
茶花五言律诗

茶花五言律诗摘要:一、茶花的介绍1.茶花的定义2.茶花的种类与特点3.茶花在我国的种植历史二、茶花五言律诗的解读1.茶花五言律诗的背景与创作缘由2.茶花五言律诗的内容与主题3.茶花五言律诗的艺术特点与价值三、茶花的象征意义1.茶花的传统象征意义2.茶花在现代文化中的象征意义3.茶花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四、茶花的栽培与养护1.茶花的栽培方法2.茶花的养护技巧3.茶花的文化价值与生活应用正文:茶花,又名山茶花,是一种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为常绿阔叶小乔木。
茶花种类繁多,花色丰富,有红色、粉色、白色、黄色等多种颜色,花型有单瓣、重瓣等,被誉为“花中之王”。
在我国,茶花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其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具有药用、食用等多种用途。
下面我们来解读一首茶花五言律诗。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作者是著名文学家陆游。
诗中写道:“茶花照影新春时,浅浅匀红浅浅姿。
谁道此花非俗物,爱花人自得知。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以茶花为题材,表达了对新春时节茶花娇艳姿态的赞美之情。
诗人认为,虽然茶花看似平凡,但只有爱花之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美丽与高雅。
茶花在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我国,茶花象征着繁荣、幸福、吉祥、高雅,被誉为“瑞花”。
古人常以茶花寓意美好的事物和繁荣昌盛的景象。
在现代文化中,茶花依然被视为美好、高洁的象征。
此外,茶花还具有坚贞不屈的品质,寓意着人们面对困难时的顽强精神。
要栽培和养护好茶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择适宜的土壤,茶花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其次,注意浇水和施肥,茶花喜欢湿润环境,但不能积水,施肥要均匀;最后,要定期进行修剪和病虫害防治。
总之,茶花是一种美丽、高雅的花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茶花迎春的诗句

茶花迎春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茶花迎春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迎春花,山茶花,杏花,荷花的好词好句一、迎春花唐•白居易《玩迎春花赠杨郎中》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青花眼看。
宋•刘敞《迎春花》秾李繁桃刮眼明,东风先入9重城。
(.) 黄花翠蔓无人愿,浪得迎春世上名。
宋•韩琦《迎春花》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芳香。
二、山茶花邵伯梵行寺山茶(宋)苏轼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说似与君君不会,灿红如火雪中开。
山茶花(南宋)陆游东园3日雨兼风,桃李飘落扫地空。
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山茶花唐5代. 贯休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1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开元寺旧无花,今岁盛开宋苏轼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松杉守岁寒。
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头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蓿盘。
支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后更谁看?白山茶明沈周犀甲凌寒碧叶重,玉杯擎处露华浓。
何当借寿长春酒,只恐茶仙未肯容。
山茶清刘灏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空惊岁月非。
冰雪纷纭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稀。
三、杏花游赵村杏花〔唐〕白居易赵村红杏每年开,105年来看几回? 7103人难再到,今春来是别花来。
杏花〔唐〕韩愈居邻北郭古寺空,杏花两株能白红。
曲江满园不行到,看此宁避雨与风? 2年流窜出岭外,所见草木多异同。
冬寒不严地恒泄,阳气发乱无全功。
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山榴踯躅少意思,照射黄紫徒为丛。
鹧鸪钩輈猿叫歇,杳杳深谷攒青枫。
岂如此树1来玩,若在京国情何穷?今旦胡为忽惆怅?万片飘泊随西风。
明年更发应更好,道人莫忘邻家翁。
杏花〔唐〕李商隐上国昔相值,亭亭如欲言。
异乡今暂赏,眽眽岂无恩。
援少风多力,墙高月有痕。
为含无限意,遂对不胜繁。
仙子玉京路,仆人金谷园。
几时辞碧落,谁伴过黄昏。
镜拂铅华腻,炉藏桂烬温。
终应催竹叶,先拟咏桃根。
不是寻常儿女花—山茶当诗遇见花(陆游、明-沈周、宋-陈与义茶花诗作)

不是寻常儿女花—山茶当诗遇见花(陆游、明-沈周、宋-陈与义茶花诗作)《山茶》宋· 陆游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白山茶》明· 沈周犀甲凌寒碧叶重,玉杯擎处露华浓。
何当借寿长春酒,只恐茶仙未肯容。
山茶花:别称薮春、山椿、耐冬、晚山茶、茶花、洋茶,古名海石榴。
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
花语:可爱、谦让、理想的爱、了不起的魅力、奋斗胜利。
茶花花姿丰盈,端庄高雅,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
宋朝人喜爱山茶,苏东坡称其“灿红如火雪中开”。
张翊在《花经》中把山茶列为“七品三命”,封作花中贵族。
它开在山野,有对饮天地的独立和洒脱;落在庭院,也能坦然地参与进人间的花事里。
它能与至傲的梅和至艳的牡丹相邻而立,也能于无人的荒野和冷酷的冰雪相拥而眠。
茶花花期很长,自入冬开始,山茶披霜斗雪,花期能够绵延至早春,盛花期在1到3月份。
二十四番花信风里,小寒节第一侯梅花,第二侯即是茶花。
这份顽强的个性,也是受人喜爱之处。
在我国云南昆明,大理等地,街巷间一年四季都能遇到盛开的茶花。
昆明金殿公园和植物园每年都举办几次茶花展,千姿百态,大如碗口,小如硬币,红粉黄白,美不胜收。
古人常以茶花入诗,流传下来的也不少。
此刻写这篇小文,最先想起的竟然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引用的描写茶花的诗:青裙玉面如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九月,茶花也会开花。
《初识茶花》陈与义伊轧篮舆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一个初字改成如字,有一种故人重逢的感觉。
也是在这部小说里,金老说云南人管茶花叫曼陀花。
在云南许多年,竟没有听到过云南人这样称呼它。
有一种茶梅跟茶花很像,云南一位朋友说,茶梅区别于茶花,其一就是茶梅落花是花瓣一片片凋落,茶花是整朵整朵凋落!——大疫当前,不知道这位朋友是否安好。
张爱玲对茶花又爱又怕,她观察到过茶花的凋落:有一种花是令我害怕的。
它不问青红皂白,没有任何预兆,在猝不及防间整朵整朵任性地鲁莽地不负责任地骨碌碌地就滚了下来,真让人心惊肉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茶花诗歌的忠君体国的忧患意识摘要:忠君体国、忧国忧民是唐宋两代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唐代的安史之乱,宋代的南渡之乱,都发生在两个朝代的中期,在一定程度上打断了历史的进程,既给黎民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也给忠君体国、忧国忧民的诗人带来了广泛接触社会、关注民生的机遇,由此便形成了创作上的繁盛。
中国古代茶花诗歌从社会审美的意识指向呈现出来的便是恤民忧国的忧患意识和忠君悲怆的忧患意识。
关键词:古典诗歌茶花意象审美忧患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唐宋时期,面对阶级矛盾,统治者驱民于死地,诗人持反对战争的态度,对下层百姓倾注了一腔同情。
而面对民族矛盾,正统的忠君体国思想便处于突出地位,这一时期的诗歌流露出了伤乱时诗人在“国”与“民”之间,如何兼顾平衡的那种矛盾而痛苦的复杂心情:对君,忠而不无恨;对国,爱而不限哀;对民,则生命不息,其忧不止。
唐代的白居易从理论到实践,宣告和证明了他“惟歌生民病”的文学主张。
在理论方面,白居易的口号特别响亮。
他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为己任,强调文学“上以补察时政,下以泄导人情”的社会功能,明确指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在实践方面,白居易的精神特别可贵,他以“不惧权豪怒,亦任亲朋讥”的态度,创作了一序列反映民生苦难、抨击权豪势要的讽喻之作。
时至晚唐,宦官专权,朋党相争,藩镇割据,乱象丛生,下层百姓的生活日益艰难。
在这样的黄昏乱世中,如皮日休《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感而有寄》、陆龟蒙《奉和袭美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见寄次韵》通过“海石榴”的描述对民生疾苦一致投以关注的目光,他们以“诗旨未能忘救物”(杜荀鹤《自叙》)的情怀,发扬中唐新乐府派的优良传统,继续走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考察他们的创作实际可见,揭露阶级矛盾,反映赋税沉重,描写乱世残破,乃其重要的主题取向。
宋诗人处于外患威胁的时代,社稷之忧时时盘结于心,这样,忧患意识就成为唐宋诗重要的意识指向之一。
宋王朝文官政治的推行,极大地提高了士大夫的自尊心和责任感。
宋代儒学的复兴,则极大地振奋了士大夫负重致远的弘毅抱负。
因此,积贫积弱的国力与繁荣发达的文化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得宋人维护华夏正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比任何朝代的士人都显得更为强烈。
作为一种理论抽象的“宋诗”概念,似乎真具有某种超越时代的艺术素质,即为论者所公认的与“唐音”相对的“宋调”。
如果孤立地看这种素质,可以说有的唐诗下开“宋调”,有的宋诗嗣响“唐音”,归根结底是受到时代文化背景与社会心理的变迁,而诗人的审美意识和创作心理则是“文理”与“世情”之中介。
因此,“唐音”和“宋调”艺术素质的差异,乃在于唐宋诗学意识指向的不同。
宋代文化精神在制约宋诗的意识指向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宋诗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鲜明地体现出了立异于唐诗的自觉。
宋人欣赏乐易而不满悲哀,似乎与此忧患意识自相矛盾。
然而,宋人反对的悲哀怨愤,乃是个人性的一己之穷愁,此处所言忧患意识,乃是民族性的天下之忧,九州悲歌与秋虫孤吟,自有天渊之别。
就主题而言,宋诗学中的忧患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恤民忧国的忧患意识宋诗人作为文官政治的体现者,普遍对社会现实和平民生活表示强烈的关注,即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这种“忧”不仅表现为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往往还连带着对自身尸位素餐的沉痛自责。
如范成大的《玉茗花》、《梅花山茶》、《石湖诗集》卷二十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都旨在说明山茶具有色、香、姿、韵的品格。
玉茗,就是古代白山茶的名种,在宋代就有玉茗花并建有玉茗亭是一致的。
由于玉茗花为无二本的天下奇花,一是它“纯白得天真”(曾巩诗)、“格韵高绝”(陆游诗)。
汤显祖以此花为堂名,是以花喻品格,表示他要像玉茗花那样孤贞介洁,格韵高绝。
唐代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云:“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
”范成大当年由中书舍人出知广静江(即桂林)府时,曾撰著沿途纪行之书一卷,取韩愈诗意名为《骖鸾录》,因此这里又隐含着自比的意思。
“可”,适合、相称的意思。
天仙无意装束,鬓发飘拂,俊逸潇洒戴上一枝玉茗花,更显得神采标映,风韵遒上,姿容隽秀,真可谓花洁神清,纤尘不染。
宋人洪兴祖注屈原《九歌·大司命》说:“瑶花,麻花也,其色白,故比於瑶,此花香,服食可致长寿。
”晋人张华《游仙寺》也有句云:“列坐王母堂,艳体餐瑶华。
”这种浩白如玉、清香幽淡的仙花自然不易对见,而诗人却不仅寻得此花,而且还采折下一枝。
这高浩淡雅的白花自然理应送给淡妆素抹、冰清玉浩的女儿佩戴,但诗人却不能不为“折得瑶华付与谁”而发愁。
人间女子只知道借铅粉生色,无不涂脂抹粉,着意妆扮;怎晓得靠铅华修饰容貌最不顶用,矫饰造作非但不能增添秀美,反而掩蔽了天然的姿色。
“弄妆”,即修饰装扮;“迟”,延误。
既然人间无可脱俗者,哪儿能寻得出上这玉花的主人呢?仙花还宜人戴。
诗人在世间寻不出堪与玉茗花相配的人,只好把眼光移向天上。
“直须远寄骖鸾客,鬓脚飘飘可一枝。
”“直”,语气副词,“竟”或“真”的意思。
“直须”即“真应该”。
“骖鸾客”指仙人。
诗人在三十年的仕宦官生涯中,坚持正义,关心民瘼,忠心爱国,因此,他虽然也曾做过两个月的参政,达到过“宰执”大臣的仕宦高峰,但却屡遭排挤、两次落职。
棉队南宋王朝的腐败残破局面,他的诗作中过早地表现出孤独寂寞的情怀,悲感消沉的心境和洁身自好的品格。
在外患深重的时代,恤民的情怀必然会集中转化为对国事的忧虑。
这种“报国”、“许国”之志,是宋诗人重要的思想价值取向,而“忧”与“愤”是其最鲜明的特点。
刘克庄的《满江红》,表达了作者的爱花、惜花之情。
开头两句,自称“老子”,有愤世嫉俗的嘲弄意味;接下来称自己铁石心肠,语似诙谐,意实刚烈,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不妥协的精神。
刘克庄于灭亡在即的赵宋王朝,屡遭贬斥。
这开头几句虽是开场陪衬,却显现了作者的主导思想。
“尚一点”,笔锋一转,入题点明“爱花”。
“爱花”与“铁石心肠”,一软一硬,相映成趣,英雄豪气与儿女情长二者有机的统一。
接下四句具体描写“爱花”。
“懊恼”两句从正面写,语言通俗自然,情意细腻熨帖,惟妙惟肖地传达出“爱花”的一片痴情。
“奈暄风”两句是反写,现实无情,摧残鲜花,实在无奈。
这里的“无情”与上面的一片痴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了爱之深,恨之切!这里的怅惘与感慨,已为下片的描写作了过渡。
刘克庄的这首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脱略形迹,不对物象(即海棠花)作工致细腻的描画,而是重在情感的抒发,借花诉忧,借酒浇愁,全词气势奔放,慷慨悲咽。
刘克庄的《山茶》诗“性晚每经寒始拆,色深却爱日微烘。
人言此树尤难养,暮溉晨浇自课僮。
”该诗渲染了山茶花盛开的环境气氛。
在百花争妍之余,山茶花独自开放,更加光彩照人。
山茶性喜在寒冷时节吐花,“常共松杉守岁寒”;它花色深重,又爱承受温暖的阳光。
这种喜寒逐暖的秉性,正是诗人所称道的。
末尾二句诗人深情赞赏山茶花简朴平易的品格。
山茶甚美,却受责难。
一个“尤”字,更见责难之重。
而诗人为之申辩,点明只要及时指使仆童早晚浇灌水就行。
说明山茶花并非桀骜不驯之辈。
此句含义深刻,也表现了诗人对山茶的特殊爱护。
刘克庄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腐朽政治空气中,既不消沉,又敢于直言,与朝中主和派斗争。
他的诗词就反映了这种难能可贵的政治品格,如“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显示其忧国伤时的襟怀。
诗的实质已非对具体文物的外流而感到惋惜,而是对华夏正统文化的惨遭毁弃而“感激流涕”。
苏舜钦的《感兴》同样从文化角度表达了忧国情怀,诗中对宋仁宗的礼仪形式与辽国为伍的现象痛心疾首,这种维护华夏文化的忧患意识在南宋陆游那里表现得更为充分。
二忠君悲怆的忧患意识宋人的忠君意识不能简单理解为效忠封建专制君主,而更多地带有维系汉民族国家完整的意味,这在民族矛盾尖锐的社会背景下,自有其正面的意义。
宋代的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所费甚多;加上与辽、西夏、金或兵戎相见,或求和苟安,向对方输绢纳粮,导致国力空虚,人民的负担越来越沉重。
置身积贫积弱的社会环境,北宋文人与社会政治发生了多样的联系。
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直接投身政治革新,王禹、梅尧臣等满怀政治热情,献计献策,苏轼则面对革新运动,主张谨慎,反对冒进。
尽管在改革运动中,这些文人政见不同,但一致之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忠君体国、忧国忧民。
苏轼与欧阳修有所不同,在为官政绩、文学成就、人生态度诸多方面人们给予苏轼的赞誉均有所涉及。
“斯翁直是忧黎庶,到处仍看似里闾”(宋·陈藻《过黄州访东坡雪堂遗迹拟作》),这里主要肯定他与民分忧的儒者品格;“先生笔端侔造化,妙岁清名满天下。
久知富贵等浮云,已悟世情同啖蔗”(宋·张侃《东坡诗词》),这里是文章、声誉和人生境界一并推崇。
苏轼通过古诗词,有限的景观空间一头连接着晦暗阴沉的历史风云,一头通往人们无限广阔的精神世界,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批判历史,针砭弊政,表达爱憎情感,校正自我价值取向,进行着富有创作性的活动,使其作品的精神财富不断增值,不断丰富。
宋代梅尧臣的诗“腊月冒寒开,楚梅犹不奈”;苏轼的诗“散火冰雪中,能传岁寒姿”;明代沈周的诗“老叶经寒壮岁华,猩红点点雪中葩”都是以寒梅来衬托山茶花的美好,实则暗示,清贫的诗人宁愿与寒梅作伴,山茶这样的富贵花是担当不起的。
含蓄有致,富于情趣。
所以,宋人的“自适”、“娱心”之说,并未使宋诗流为轻薄浮浅的调笑,而常常是在外表的轻松幽默后面,透露出一丝苦涩和悲怆,展示出一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博大襟怀。
由于强调“心”的自主性,宋诗表现得重心显然由物质世界的美感经验转到内心世界的心理经验上来。
典型的“宋调”常常是情(意识)压倒景(物象)成为诗歌的主要成分。
在宋诗中,人生的各种经验和意志被揭示得纤毫毕现:苏轼岭海时期的诗作最有成就的不是其风格平淡的诗篇,仍然是那些最能表现他艺术个性、最能体现苏诗本色的豪放风格的诗篇。
这些诗篇放映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作者在儒家道义和气节的引导下激发起的对艰险环境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精神。
这些诗篇虽然不多,却最为杰出,它们往往产生于作者遭遇巨大变化和心情最激动之时,一反其岭海时期创作的作风,有时还再现了作者盛年时嬉笑怒骂的特色,愤激之语夺腔而出。
苏轼的《王伯扬所藏赵昌山茶》是一首赞美山茶花好到极点的程度,表现出了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
美不胜收的东湖自然景色,使他举觞豪饮,终日忘返;在这里他可以自由自在地任性醉酒,顾及不到暮色苍茫,而当他衣冠不整的归来时,夜鼓钟声已隐隐敲响了。
这是多么惬意的“乐乡”生活!诗人恍惚如屡仙境,在冲淡清闲中获得了高远自在的人生乐趣,这不是从他灵魂深处融汇成的“高风绝尘”的超脱风神又是什么呢?这种狂放不羁的“绝尘”生活,无疑会起到冲击、破坏封建黑暗社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