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行业类)生命科学专业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湿地生态系统:它处于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和草地)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深水湖和海洋)之间。换言之,湿地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细胞学说:
1、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新细胞总是由原来的细胞分裂产生;
3、所有细胞都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化学组成和代谢活性;
4、生物体总的活性可以看成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相关细胞的相互作用和集体活动的总和。
变性:当天然蛋白质分子受到某些物理因素(热、紫外线照射、高压和表面张力等)或化学因素(有机溶剂、酸碱、重金属盐等)的影响时,其生物活性丧失、溶解度降低、不对称性增高以及其他物理化学常数发生改变的现象。
胞质溶胶:细胞匀浆经超速离心除去所有细胞器和颗粒后的上清液部分。
微丝:又称肌动蛋白丝,参与形成肌原纤维、应力纤维和微绒毛,引起胞质流动或细胞的运动
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的管状结构,起支架作用、胞内运输作用和形成纺锤体。对低温、高压和秋水仙素敏感。
中间纤维:直径10nm左右,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围绕核成束成网分布,并扩展到细胞质膜,与质膜相连结,起支持和运动功能。
细胞连接:细胞紧密靠拢的组织中,细胞膜在相邻细胞之间分化而成特定的连接。胞间连丝:植物相邻细胞的细胞膜穿过细胞壁上的孔,彼此相连,两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也彼此相通,即成胞间连丝。直径约20~40nm。功能上与间隙连接类似,在相邻细胞间起通讯作用。
共质体: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彼此连成一片,称为共质体。
质外体:细胞壁连成一片,称为质外体。
生物膜:各种细胞器的膜和核膜、质膜在分子结构上一样.
酶:生物体内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辅助因子:酶分子中的非蛋白质部分,按与酶蛋白结合的松紧程度不同,分为辅酶(松弛)和辅基(紧密)。
酶的抑制剂:能使酶分子上的某些重要基团发生变化,引起酶分子活力降低或丧失的物质。
不可逆的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的必需基团以共价结合,不能用透析等物理方法使酶复活。
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结合,能用透析等物理方法除去抑制剂使酶复活。
同工酶:?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的一组酶。
核酶: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又称核酸类酶、酶RNA、类酶RNA。
扩散:分子从相对高浓度的区域移到低浓度的区域
渗透:水分子从高浓度一侧穿过膜而进入低浓度一侧的扩散。
主动运输:分子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的运输过程。
吞噬作用:细胞吞噬较大的固体颗粒,如细菌、细胞碎片等的作用。
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O2的释放和ATP及NADPH的生成。
暗反应:利用光反应形成的ATP和NADPH,将CO2还原为糖。
叶绿素是一类含镁的卟啉衍生物,其一个带羧基的侧链与一个含有20个碳的植醇形成酯。
光系统:由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组成的特殊功能单位。每一系统包含250-400个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分子,紧密结合在类囊体膜上。
光合磷酸化:由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的过程。光合链:定位于光合膜上的、一系列互相衔接着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光呼吸:植物在光照下,在光合作用的同时发生的吸收O2、释放CO2的呼吸。生长因子:一类通过与特异的、高亲和的细胞膜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生长与其他细胞功能等多效应的多肽类物质。
接触抑制:正常细胞在分裂时,只要和相邻细胞接触就停止分裂的现象。
染色质:细胞分裂间期细胞内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染色体: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丝卷曲、折叠而成的结构。端粒:线性染色体两端保证染色体正常复制的一段碱基序列.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个体的生殖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所进行的特殊分裂方
联会):同源染色体配对的过程。
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结构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一对染色体。联会复合体:联会过程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之间侧面紧密相贴形成了一种蛋白质的复合物。
细胞分化: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彼此间逐渐出现差异,发育成各形态不同、功能不同的成熟细胞的过程。
细胞凋亡: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
组织:由一种或多种细胞组合而成的细胞群体。根据形态、功能、来源(发生)划分为四大组织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系统:完成同一生命功能的各种器官的组合。
稳态: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胞饮作用:细胞吞入液体或极小的颗粒物质的过程
胞吐作用:包含大分子物质的小囊泡从细胞内部移至细胞表面,与质膜融合,将物质排出细胞之外的作用。
细胞的呼吸作用:细胞氧化有机物以获取能并产生CO2的过程。
电子传递链:一系列电子载体按对电子亲和力逐渐升高的顺序组成的电子传递系统。其中线粒体中的电子传递链是伴随着营养物质的氧化放能,又称作呼吸链. 氧化磷酸化:是指在ATP合酶的催化下,利用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自由能,由ADP和Pi生成ATP的过程。
无氧呼吸:无机物代替氧作为最终的电子受体进行呼吸。
发酵:厌氧细菌和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获取能量的过程。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或光合细菌在日光下利用无机物质(CO2、H2O、H2S)
合成有机化合物(C6H12O6),并释放氧气(O2)或其他物质(如S等)的过程。正反馈调节:一个系统的输出增加的信息传送到敏感元件引起这个系统的输出增加,可以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如:排便、排尿、分娩、凝血等。
负反馈调节:一个系统的输出增加的信息传送到敏感元件引起这个系统的输出减少,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如调节血糖、体温和其他稳态等。
营养素:食物中能够被异养生物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
代谢率:单位时间内人或动物所需要的全部能量。
维生素:凡是生物生长需要,但自己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的极少量的有机物质。
分泌内因子:由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
干细胞:未分化、分化程度低的细胞
心动周期:心房收缩后舒张,此时心室收缩;然后心室舒张,此时心房又开始收缩,此过程即为一个心动周期。
心搏:心脏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产生了心跳。心搏来自于心肌的收缩。
启博器:定期发出动作电位引起心博(窦房结、房室结)
窦房结—主要的启博器。位于右心房大静脉入口处的一小块特化的心肌组织,具有收缩性和传导性。
门静脉:主干的两端与毛细血管相连的静脉。如肝门静脉、肾门静脉和垂体门静脉。
排泄:机体将物质分解代谢的终末产物和它不需要的或过剩的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免疫:机体对自我物质和非我物质的识别;机体通过发动一系列(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生理学过程,排除非我成分保护自我成分,从而使机体达到稳定、平衡的状态;在保护机体的同时,也可能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损伤。
免疫系统:脊椎动物和人类的防御系统,主要指形成特异免疫应答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免疫分子。
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所有细胞。按功能分为免疫活性细胞、APC和炎症反应细胞。
免疫分子:免疫细胞产物,如抗体、补体、CK等。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抗原物质(如病原体、分子等)侵入机体后激发免疫细胞并使其活化、应答和效应的过程。
抗原: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诱导发生免疫应答,产生体液免疫的抗体和(或)细胞免疫的效应淋巴细胞,并在体内外与之反应的物质。
体液免疫:体内由B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
细胞免疫:体内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
抗体: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
克隆:由共同祖先经无性繁殖而产生的具有相同免疫能力的细胞群。
体液调节:就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H+、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至其他部位或细胞来调节动物的生命活动。